期刊文献+
共找到4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近代甘南地区的基督教传播 被引量:15
1
作者 陈声柏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58-64,共7页
甘南地区是连接内地与西藏的交通要道,是以藏族为主体的多民族聚居地区,基督教也曾到这里传教。本文以分析地方志的文献为基础,结合实地调查,勾勒出西方传教士这段鲜为人知的传教历史。分析了西方传教士来甘南地区传教的原因,从传教过... 甘南地区是连接内地与西藏的交通要道,是以藏族为主体的多民族聚居地区,基督教也曾到这里传教。本文以分析地方志的文献为基础,结合实地调查,勾勒出西方传教士这段鲜为人知的传教历史。分析了西方传教士来甘南地区传教的原因,从传教过程、传教方式和传教效果三方面介绍了近代甘南地区的基督教传播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南地区 基督教 传教
下载PDF
蒙元统治者选择藏传佛教信仰的历史背景及内在原因 被引量:11
2
作者 才让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1期49-56,共8页
蒙元王室选择藏传佛教信仰与藏传佛教在中国西部地区具有广泛影响是密切相关的 ,同时也是蒙、藏民族双方关系互动以及藏传佛教密法与其社会文化相适应的结果。蒙元统治者与藏传佛教之间存在着多层面关系 ,西夏境内藏传佛教的兴盛、藏传... 蒙元王室选择藏传佛教信仰与藏传佛教在中国西部地区具有广泛影响是密切相关的 ,同时也是蒙、藏民族双方关系互动以及藏传佛教密法与其社会文化相适应的结果。蒙元统治者与藏传佛教之间存在着多层面关系 ,西夏境内藏传佛教的兴盛、藏传佛教界对蒙古王室的积极传教及藏传佛教密法的特色等对蒙元统治者选择藏传佛教信仰具有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传佛教 藏传佛教密法 传教 藏文化 元朝统治者 佛教信仰
下载PDF
清末民初圣母圣心会甘肃传教述论(1878—1922) 被引量:7
3
作者 汤开建 马占军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92-98,共7页
介绍了圣母圣心会在甘肃①传教的三个时期:韩默理主教时期、陶福音主教时期、费达德主教时期,较为全面和系统地梳理了该会清末民初在甘肃40余年的传教活动。
关键词 清末民初 圣母圣心会 甘肃 传教
下载PDF
从《教务杂志》看近代西方传教士对中国穆斯林的传教活动 被引量:5
4
作者 徐炳三 《贵州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38-144,共7页
近代西方传教士来华以后,发现中国存在着一个庞大的、对基督教传播可能构成威胁的穆斯林群体,于是他们开始了针对该群体有计划有组织的传教活动。这种传教活动无疑具有一定的文化侵略意味,从总体上看也是不成功的,但在客观上对两种宗教... 近代西方传教士来华以后,发现中国存在着一个庞大的、对基督教传播可能构成威胁的穆斯林群体,于是他们开始了针对该群体有计划有组织的传教活动。这种传教活动无疑具有一定的文化侵略意味,从总体上看也是不成功的,但在客观上对两种宗教在文化交流和文明互动方面仍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代 西方传教士 中国穆斯林 传教
原文传递
清末民初美南浸信会在广西的传教活动 被引量:3
5
作者 吴宁 汤开建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15-122,共8页
广西省是基督新教在中国进入最晚、布道区最少的省份之一,清末民初才有基督新教大规模进入广西。此前,广西境内天主教活动得较为频繁,是法国天主教巴黎外方传教会传教士主要的传教地。基督教在广西广泛开展的传教活动对广西的社会生活... 广西省是基督新教在中国进入最晚、布道区最少的省份之一,清末民初才有基督新教大规模进入广西。此前,广西境内天主教活动得较为频繁,是法国天主教巴黎外方传教会传教士主要的传教地。基督教在广西广泛开展的传教活动对广西的社会生活产生了很大影响,其传播的历史是广西近代城市发展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颇值得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末民初 美南浸信会 广西 传教
下载PDF
简论近代欧洲在东南亚殖民扩张中的宗教政策与传教活动 被引量:4
6
作者 施雪琴 《南洋问题研究》 2003年第4期50-59,共10页
本文简单考察了近代几个主要欧洲殖民强国西班牙、葡萄牙、法国、荷兰与英国在东南亚扩张活动的宗教政策与传教活动,比较了早期欧洲列强在殖民扩张中的特点与差异。
关键词 欧洲殖民扩张 宗教政策 传教活动
下载PDF
近代中国教会医院发展概述 被引量:5
7
作者 高洁 陈丽云 《中医文献杂志》 2015年第1期60-64,共5页
在中国近代史的长河中,西方教会为了传教布道,在中国各地兴办了大量教会医院,开启了中国西医近代化的先河,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西医在中国的传播。
关键词 西医 近代中国 传教 医院
下载PDF
近代英国圣公会在浙江的传教活动 被引量:3
8
作者 谷雪梅 《历史教学(下半月)》 CSSCI 2009年第4期48-52,共5页
英国圣公会于鸦片战争后派遣传教士来浙江传教,此后浙江便成为英国圣公会在华传教的发轫地区。英国圣公会传教士在浙江开展布道、学校教育、医疗等活动,其传教活动对浙江近代社会和文化生活都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从检索史料入手,首次... 英国圣公会于鸦片战争后派遣传教士来浙江传教,此后浙江便成为英国圣公会在华传教的发轫地区。英国圣公会传教士在浙江开展布道、学校教育、医疗等活动,其传教活动对浙江近代社会和文化生活都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从检索史料入手,首次系统地对英国圣公会在浙江百年的传教活动进行梳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国圣公会 近代浙江 传教
原文传递
再论外国传教士近代来甘南的传教活动 被引量:2
9
作者 陈改玲 《甘肃高师学报》 2005年第1期52-53,共2页
联系甘肃近代社会的特点 ,论述近代外国传教士在甘南各地的传教活动及基督教没有在甘南广泛传播的几个原因。
关键词 外国传教士 甘南 传教活动
下载PDF
明清“邪教”传教手段剖析 被引量:4
10
作者 刘平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67-75,共9页
所谓邪教,是与“正教”相对应的一个概念。明清邪教传播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家族性传教。追求经济利益是邪教首领创教传教的主观因素,要达到这一目的,除了不择手段地制造教主崇拜之外,还必须通过一定的手段,其中包括类似宗教信仰的“修... 所谓邪教,是与“正教”相对应的一个概念。明清邪教传播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家族性传教。追求经济利益是邪教首领创教传教的主观因素,要达到这一目的,除了不择手段地制造教主崇拜之外,还必须通过一定的手段,其中包括类似宗教信仰的“修道”内容,这是“信仰”的一面,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必须以世俗利益诱惑,包括教内互助,许诺日后封官进爵、给予地亩钱财,以及最常见的传授气功和行医治病;还有就是利用巫术、谶语等“左道惑众”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秘密宗教 邪教 传教手段 明清
下载PDF
评析民国前期基督新教的大发展 被引量:3
11
作者 葛壮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36-148,共13页
民国前期与基督新教在华获得大发展的所谓"黄金时期"相重合,这种长足的发展不惟体现在信众群体扩大和教堂数量增多上,也反映在从事宣教活动的教会组织机构和教职人员的增加上,更表现于基督新教的外在形象在民国转型社会期间... 民国前期与基督新教在华获得大发展的所谓"黄金时期"相重合,这种长足的发展不惟体现在信众群体扩大和教堂数量增多上,也反映在从事宣教活动的教会组织机构和教职人员的增加上,更表现于基督新教的外在形象在民国转型社会期间的改观上。基督新教在文化上所蕴涵的内在张力,通过联合其它社会团体反对尊孔教为国教的斗争而得到最大的释放,教会人士的自信心由此大增。而"中华归主"所导引下的相关运动,其实质无非就是一场动员全教会力量的大传教运动。但它不久即招致来自中国社会各界,主要是知识阶层的杯葛,声势浩大的"非基运动",正是在教会大规模宣教运动刺激下孕育乃至最终爆发的直接后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国前期 基督新教 形象改观 宣教事业 “中华归主运动”
下载PDF
晚清圣母圣心会在阿拉善旗的传教活动 被引量:3
12
作者 张彧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2008年第2期108-112,共5页
晚清时期,圣母圣心会传教士在阿拉善旗的传教活动获得很大进展。传教士的成功在于其传教方法得当。教会的传教活动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同时也加深了地方社会的半殖民化程度。
关键词 圣母圣心会 阿拉善旗 传教
下载PDF
传教士的角色紧张与中美文化交流
13
作者 李秉奎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42-145,共4页
美国新教传教士来华进行传教活动之初,为了克服中国社会的信仰阻力,乃援引了医疗、办学等手段以便广布福音。此时的传教活动,只是一个明显的借助手段,其真实的功用主要是为了吸引来自中国社会下层的信徒,后来传教事业的发展也证明这一... 美国新教传教士来华进行传教活动之初,为了克服中国社会的信仰阻力,乃援引了医疗、办学等手段以便广布福音。此时的传教活动,只是一个明显的借助手段,其真实的功用主要是为了吸引来自中国社会下层的信徒,后来传教事业的发展也证明这一手段的效用。但很有意味的是,这种传教手段与其传教事业本身的张力却也日渐凸显。对于传教士而言,其职业身份存在着某种角色上的紧张,在“职业传教士”与“文化传播者”之间日渐出现着明显的冲突,正是这种紧张与冲突逐渐导引着其传教手段与其宗教目的发生了背离,这种背离为中美文化交流提供了机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教士 文化交流 工具性 张力
下载PDF
剖析明清“邪教” 被引量:2
14
作者 刘平 《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6期63-66,共4页
中国历史上的民间宗教、秘密宗教、邪教 ,不管其显露的政治倾向如何 ,其教首创教传教的原始动机一般都是利益的驱动。以血缘关系为纽带 ,以宗法制度为基础 ,以“宗教信仰”相号召 ,是明清邪教家族性传教的基本形式。明清时期难以计数的... 中国历史上的民间宗教、秘密宗教、邪教 ,不管其显露的政治倾向如何 ,其教首创教传教的原始动机一般都是利益的驱动。以血缘关系为纽带 ,以宗法制度为基础 ,以“宗教信仰”相号召 ,是明清邪教家族性传教的基本形式。明清时期难以计数的大小邪教教主会首借传教以致富 ,大肆攫取现世利益 ,其财产之积累 ,甚至富埒王侯公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秘密宗教 邪教 教主 传教 敛钱
下载PDF
圣母圣心会清末民初在陕蒙交界的传教活动 被引量:2
15
作者 张彧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3期137-141,共5页
清末民初,圣母圣心会在陕蒙交界的传教活动取得了巨大发展,对当地的社会进程产生了重要影响。
关键词 圣母圣心会 陕蒙交界 传教
下载PDF
基督教的起源及在我国迅速传播的原因 被引量:1
16
作者 刘义 《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9年第1期31-33,共3页
在我们的教育里,从来没有谈到神在我们生活中的地位问题,即使有也只是批判,或者视为愚昧的表现。那么,为什么现在越来越多的人会去信仰耶酥基督呢,且还是源于西方的神?究其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基督教本身具有向外扩张、传播的因素;二... 在我们的教育里,从来没有谈到神在我们生活中的地位问题,即使有也只是批判,或者视为愚昧的表现。那么,为什么现在越来越多的人会去信仰耶酥基督呢,且还是源于西方的神?究其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基督教本身具有向外扩张、传播的因素;二是普通民众因文化素质偏低,导致对该教的认识肤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督 信仰 传教 扩张
下载PDF
马礼逊在华传教事业与美国之关系 被引量:2
17
作者 谭树林 《南京财经大学学报》 2010年第2期96-100,共5页
马礼逊是第一位来华的英国基督教新教传教士,但其在华事业却与美国有着密切关系,以往学界对此鲜有论及。本文从马礼逊来华、居留以及在华传教事业的开展等方面,论述了美国政府、基督教界以及美商对马礼逊在华事业的襄助。
关键词 马礼逊 传教事业 美国
下载PDF
拉卜楞寺著名高僧相顿·丹巴嘉措事迹述略 被引量:1
18
作者 扎扎 《西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0年第3期41-47,共7页
相顿·丹巴嘉措修通教理 ,名扬藏蒙地区 ,招徒讲经 4 0余载 ,曾为土观呼图克图等成百上千活佛、僧人之师。他传经弘法 ,致力善业 。
关键词 相顿·丹巴嘉措 拉卜楞寺 高僧 生平事迹
下载PDF
利玛窦传教的文化透析
19
作者 疏仁华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1期37-40,共4页
利玛窦在华传播天学获得成功, 归功于其“基督教中国化”的策略, 即从物质文化到精神文化两个层面, 趋合中国儒家文化, 求得华人在文化心理上的认同。他的传教充分展示了两种异质文化在交流中互动、趋同的规律, 昭示着儒学与西方文化的... 利玛窦在华传播天学获得成功, 归功于其“基督教中国化”的策略, 即从物质文化到精神文化两个层面, 趋合中国儒家文化, 求得华人在文化心理上的认同。他的传教充分展示了两种异质文化在交流中互动、趋同的规律, 昭示着儒学与西方文化的交流、互补、融合与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玛窦 传教 文化
下载PDF
利玛窦的宗教传播与中西文化交往的实现
20
作者 李佩环 《肇庆学院学报》 2011年第4期6-9,45,共5页
宗教传播是文化交往的重要实现机制。明末耶稣会士利玛窦的宗教传播活动,不仅在形式上认同了中华文化,而且在内容上会通了当时占主导地位的中西文化,促成了中西文化交往的实现。这一史实为全球化时代的文化交往实践提供了一面"历... 宗教传播是文化交往的重要实现机制。明末耶稣会士利玛窦的宗教传播活动,不仅在形式上认同了中华文化,而且在内容上会通了当时占主导地位的中西文化,促成了中西文化交往的实现。这一史实为全球化时代的文化交往实践提供了一面"历史之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玛窦 宗教传播 文化交往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