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EC组织错配修复蛋白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
- 1
-
-
作者
黄启梅
李志芳
潘陶强
喻朝霞
-
机构
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安庆第一人民医院病理科
安庆市立医院妇产科
-
出处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23年第3期99-104,共6页
-
文摘
目的 探讨子宫内膜癌(EC)组织错配修复蛋白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2016年1月至2021年5月在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安庆第一人民医院就诊的EC患者152例,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观察MLH1、PMS2、MSH2和MSH6蛋白表达情况,根据MMR蛋白表达缺失情况,将患者分为微卫星稳定(MSS)组及微卫星不稳定(MSI)组,随访1年记录患者复发情况,分析MMR蛋白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关系。结果 EC患者中MMR蛋白表达总缺失发生率为27.63%,单一MLH1、PMS2、MSH2、MSH6缺失发生率分别为1.97%、1.32%、1.32%、2.63%,MLH1+MSH6、PMS2+MSH2、PMS2+MSH6共同表达缺失发生率分别为9.21%、6.58%、4.61%。MSS组和MSI组在肌层侵犯深度、淋巴脉管侵犯、累及子宫下段、脉管内癌栓、肿瘤家族史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6.911、8.163、19.229、5.811、15.514,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肌层侵犯深度≥1/2、存在淋巴脉管侵犯、累及子宫下段、存在脉管内癌栓、存在肿瘤家族史与EC患者MMR蛋白表达缺失相关,OR(95%CI)值分别为2.675(1.437~4.979)、2.413(1.467~3.970)、2.040(1.131~3.680)、2.085(1.374~3.166)、2.863(1.448~5.664),P<0.05。术后1年,MSS组、MSI组复发率分别为17.27%、19.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MR蛋白表达缺失与EC患者存在淋巴脉管侵犯、累及子宫下段、存在脉管内癌栓相关,MSI与EC患者短期预后无明显关系。
-
关键词
子宫内膜癌
错配修复蛋白
微卫星不稳定性
临床病理特征
预后
-
Keywords
endometrial carcinoma(EC)
mismatch repair protein(mmr)
microsatellite instability(MSI)
clinicopathological characteristic
prognosis
-
分类号
R173
[医药卫生—妇幼卫生保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