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误读的思维模式 被引量:1
1
作者 潘雅琴 《广东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00年第2期77-81,共5页
误读在审美接受活动中具有普遍性。本文运用审美心理学和现代阐释学理论 ,通过对具体文本审美接受活动中误读现象的梳理与分析 ,对误读的四种模式进了理论归纳与阐释。
关键词 误读 审美心理 文艺美学 求同一顺应式模式
下载PDF
英语世界的苏轼《赤壁赋》研究
2
作者 杨玉英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第1期14-18,46,共6页
英语世界学者对苏轼文赋的研究和题画诗的研究,不如对苏轼其他文学成就的关注那么广泛和深入。本文从英语世界的苏轼《赤壁赋》研究概述、"赤壁赋"的英译、《赤壁赋》的英译注释与评论、苏轼《赤壁赋》原文本的解读等方面对... 英语世界学者对苏轼文赋的研究和题画诗的研究,不如对苏轼其他文学成就的关注那么广泛和深入。本文从英语世界的苏轼《赤壁赋》研究概述、"赤壁赋"的英译、《赤壁赋》的英译注释与评论、苏轼《赤壁赋》原文本的解读等方面对英语世界学者对苏轼《赤壁赋》的译介做了梳理,并对译介过程中出现的误读、误释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语世界 《赤壁赋》 误读 文化过滤
下载PDF
中西文学中龙的隐喻及文化误读 被引量:2
3
作者 李蓉 《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7年第4期95-99,共5页
本文例举了中西方文学中有关龙的典故、故事,并相应阐释了典故、故事中龙的隐喻与象征意义。通过比较分析中西文学中"龙"的隐喻与象征意义的异同,探寻中西"龙"文化相异的哲学根源。西方以主客体二元论的思维方式为... 本文例举了中西方文学中有关龙的典故、故事,并相应阐释了典故、故事中龙的隐喻与象征意义。通过比较分析中西文学中"龙"的隐喻与象征意义的异同,探寻中西"龙"文化相异的哲学根源。西方以主客体二元论的思维方式为主,而中国以天人合一的一元论的思维方式为主。思维方式的不同导致了对"龙"的隐喻的不同,从而也导致文化误读。解决误读的方法有两个,其一是将"龙"在西语中的对应语改作"loong",以此来替换原有的对应语,如英语及法语中"dragon";其二是采用更开放的心态,对待文化差异,宣传中国"龙"的文化内涵,打造"龙"的多元形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喻 比较文学 主客二元论 天人合一一元论 文化误读
下载PDF
俄国现代主义在中国的艰难旅行 被引量:1
4
作者 林精华 《外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30-140,共11页
自五四新文化运动伊始,中国便兴起了俄国文学热,却少有来自现代主义的热度。象征主义、阿克梅主义和未来主义等乃俄国现代主义文学发展中的重要现象,现代中国对此并非不知晓,同时,中国并不排斥欧洲现代主义。造成这种矛盾的原因,除了俄... 自五四新文化运动伊始,中国便兴起了俄国文学热,却少有来自现代主义的热度。象征主义、阿克梅主义和未来主义等乃俄国现代主义文学发展中的重要现象,现代中国对此并非不知晓,同时,中国并不排斥欧洲现代主义。造成这种矛盾的原因,除了俄国现代主义文学本身的复杂性及其和现实主义、左翼文学之差别等之外,更重要的是中国知识界译介俄国现代主义过程本身出了问题。本文依据知识考古学方法,还原俄国现代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过程,以求冷静呈现俄国现代主义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在中国艰难传播的基本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俄国现代主义 俄国现实主义 欧美现代主义 现代中国 误读
原文传递
“温馨”风俗背后的苦涩与悲凉——也谈沈从文抗战前小说中的风俗描写 被引量:1
5
作者 范家进 《浙江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3期16-19,共4页
本文以沈从文抗战前的乡土小说为考察对象 ,对其间为人们所乐于称道的风俗描写进行了新的分析与开掘 ,着重揭示了在那“温馨浪漫”的边地风俗背后所隐含的悲凉、凄惨和辛酸、无奈 ,并以此对“新时期”以来沈从文研究中的误读现象提出了... 本文以沈从文抗战前的乡土小说为考察对象 ,对其间为人们所乐于称道的风俗描写进行了新的分析与开掘 ,着重揭示了在那“温馨浪漫”的边地风俗背后所隐含的悲凉、凄惨和辛酸、无奈 ,并以此对“新时期”以来沈从文研究中的误读现象提出了批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沈从文 风俗描写 误读 乡土小说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