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伤寒论》中的小方
1
作者 穆雪平 李泉红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4年第1期53-56,共4页
《伤寒论》是汉代张仲景所写的中医经典临床著作,其组方精炼,疗效显著。前人曾比喻中医用药如用兵,兵不在多,独选其能,因此小方具有研究意义。《伤寒论》中小方的具体治法有和法、寒法、温法、汗法、吐法和下法。作者根据小方治法的不同... 《伤寒论》是汉代张仲景所写的中医经典临床著作,其组方精炼,疗效显著。前人曾比喻中医用药如用兵,兵不在多,独选其能,因此小方具有研究意义。《伤寒论》中小方的具体治法有和法、寒法、温法、汗法、吐法和下法。作者根据小方治法的不同,对比、总结《伤寒论》中的小方条文、药性、组方分析及临床应用,有助于学习仲景组方思路,使临床应用更加得心应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寒论》 小方 张仲景 经方 异病同治
下载PDF
张仲景小方配伍特点 被引量:4
2
作者 傅梦杰 朱凌云 《河南中医》 2016年第1期1-3,共3页
仲景小方配伍方式丰富,大体上有三大类:七情配伍、阴阳配伍、气味配伍。七情配伍有相须为用以增强原有药物的功效;相使为用以提高主药的功效;相畏或相杀为用以降低药物毒副作用。阴阳配伍有寒热并用以达到去性取用之功,防止药物之格拒;... 仲景小方配伍方式丰富,大体上有三大类:七情配伍、阴阳配伍、气味配伍。七情配伍有相须为用以增强原有药物的功效;相使为用以提高主药的功效;相畏或相杀为用以降低药物毒副作用。阴阳配伍有寒热并用以达到去性取用之功,防止药物之格拒;升降相因调整脏腑的升降失调;散收结合以不伤正、不留邪;走守相合以增强药力;润燥相随以不伤阴、不助湿;表里兼顾以兼顾表里;刚柔相济以相互调节。气味配伍中有辛甘相配使补中有散,而不致呆滞;辛苦相配能除寒热,开通气机;酸甘相配使下而不伤正,补而不助邪;甘苦相配使阴液得复,筋脉得养。因药物有其气、味、性、用,此次论述药物之配伍则体现药物的某一方面,或取其气,或取其味,或取其性,或取其用。而在临床制方中,并非只有一种配伍方式,常为几种配伍方式的综合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寒论》 张仲景 小方 七情配伍 阴阳配伍 气味配伍
下载PDF
叶天士运用小方的特点 被引量:1
3
作者 傅梦杰 朱凌云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6年第5期947-950,共4页
叶天士为清代著名医家。叶氏之方药味虽少,但其理颇深。小方药味精简,便于研究。叶氏运用小方具有"学有根柢,效法仲景""博采众长,善用古方""论药处方,尤重气味""重视脏腑,分经用药""病有... 叶天士为清代著名医家。叶氏之方药味虽少,但其理颇深。小方药味精简,便于研究。叶氏运用小方具有"学有根柢,效法仲景""博采众长,善用古方""论药处方,尤重气味""重视脏腑,分经用药""病有套法,辨证施治"等特点。叶氏处方中以6味者居多,其次为8味,用药达10味及10味以上者不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天士 小方 医案
下载PDF
小方运用的渊源
4
作者 傅梦杰 《亚太传统医药》 2021年第12期197-199,共3页
小方之说最早源于《内经》,根据《内经》中"小方"的条文,后世医家的理解不尽相同。为便于归纳,以药味分大小,认为5味及以下的方即为小方,从而讨论小方运用的渊源。"小方"的最早运用可追溯到《内经》;其后有《武威... 小方之说最早源于《内经》,根据《内经》中"小方"的条文,后世医家的理解不尽相同。为便于归纳,以药味分大小,认为5味及以下的方即为小方,从而讨论小方运用的渊源。"小方"的最早运用可追溯到《内经》;其后有《武威汉代医简》方,是小方运用的重要过渡阶段,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相近时期的《居延汉简》《居延新简》方,此书中药物组成、服用方法与《伤寒论》相似,为张仲景《伤寒杂病论》的产生奠定了基础,也为研究仲景小方提供线索;仲景集先辈大成,博采众方,辨证论治,将小方运用自如。从《内经》到仲景,小方的应用趋于成熟,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发展过程,并非一蹴而就。小方运用渊源悠长,为临床应用小方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方 运用 渊源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