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aCO_(3)矿化装饰薄木的制备及其阻燃性能
1
作者 何叶 卢钰鑫 +3 位作者 刘琼瑶 屈熙 方露 唐启恒 《林业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7-54,共8页
装饰薄木的易燃性限制了其在家具饰面、室内装饰等领域的应用。为了提升装饰薄木的阻燃性能,采用仿生呼吸法将氯化钙(CaCl_(2))溶液与碳酸氢钠(NaHCO_(3))溶液分段浸渍于薄木中以制备矿化装饰薄木。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环... 装饰薄木的易燃性限制了其在家具饰面、室内装饰等领域的应用。为了提升装饰薄木的阻燃性能,采用仿生呼吸法将氯化钙(CaCl_(2))溶液与碳酸氢钠(NaHCO_(3))溶液分段浸渍于薄木中以制备矿化装饰薄木。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环境扫描电镜(ESEM)对矿化产物进行了分析,并且采用宏观燃烧试验、热重分析法(TG)与锥形量热仪(CONE),对改性处理后薄木的阻燃性能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矿化处理后薄木表面与内部均原位生成了方解石型CaCO_(3),且CaCO_(3)的生成量随着浸渍溶液浓度增大而增加。附着于薄木表面的CaCO3具有防火屏障功能,当浸渍溶液浓度由0.2 mol/L增加到1.0 mol/L及以上时,矿化薄木的着火时间得到明显延长。CaCO_(3)能催化纤维素热解,有利于产生稳定焦炭,TG结果显示,当浸渍溶液浓度为1.8 mol/L时,矿化薄木残炭率为28.05%,与未处理薄木相比提升了81.55%,阻燃效果最佳。CONE测试结果显示:与未处理薄木相比矿化薄木的热释放速率、有效燃烧热大幅降低,阻燃性能显著提升;但是矿化薄木的横向抗拉强度随浸渍溶液浓度增大而减小,对后续使用存在影响。综合考虑认为采用1.0 mol/L浓度的浸渍溶液对薄木进行矿化处理,可以使其获得良好的阻燃性能,同时保持一定的横向抗拉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饰薄木 阻燃改性 原位生成法 矿化木材
下载PDF
分子筛矿化木的制备及其阻燃性能 被引量:2
2
作者 杨文丽 张少迪 王明枝 《林业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50-58,共9页
木材固有的易燃性限制了其在建筑、装饰等方面的应用,利用无机物对木材进行矿化处理是一种生态友好的阻燃处理方法。在常温下调配LTA分子筛前驱体,通过真空加压浸渍法处理东北青杨(Populus cathayana),干燥后制得分子筛矿化木。利用扫... 木材固有的易燃性限制了其在建筑、装饰等方面的应用,利用无机物对木材进行矿化处理是一种生态友好的阻燃处理方法。在常温下调配LTA分子筛前驱体,通过真空加压浸渍法处理东北青杨(Populus cathayana),干燥后制得分子筛矿化木。利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等手段表征了矿化木的形貌和化学结构,并利用极限氧指数仪、热重分析仪和锥形量热仪考察了矿化木的热稳定性和阻燃抑烟性能。结果表明:LTA分子筛呈三维花状沉积在木材细胞腔中;矿化木的极限氧指数(LOI)从未处理材的26.1%提高到52.9%,阻燃性能得到极大提升;矿化木的热解速率较未处理材明显降低,残炭量大幅增加至33.46%,热稳定性提高;矿化木具有优异的阻燃性能,且抑烟效果较好,矿化木的第1热释放峰值(HRR_(pk1))和第2热释放峰值(HRR_(pk2))较未处理材分别降低了52.31%和59.87%,总热释放量(THR)降低了32.20%;平均有效燃烧热(av-EHC)降低,质量损失(MLR)减缓,可燃性挥发物的释放量减少;总烟释放量(TSP)和一氧化碳产量(COP)比未处理材分别降低了45.35%和53.85%。矿化木的阻燃机理是木材内的分子筛可起到阻隔作用,减少热量和氧气进入木材,延长矿化木的点燃时间;同时分子筛含有Lewis酸性可催化木材中的纤维素在较低温度下脱水碳化,减少可燃性气体的释放,促进生成更多、更稳定的炭层;连续稳定的炭层能减少热量和氧气传递,从而降低燃烧过程中的质量损失,减少热量和烟气释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筛 矿化木 阻燃 抑烟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