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西秦岭德乌鲁含矿岩体及其包体的岩石学成因和构造意义
被引量:
7
1
作者
贾儒雅
王涛
+5 位作者
李康宁
程志中
薛建玲
林成贵
陈辉
刘铮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290-303,共14页
德乌鲁岩体位于西秦岭地区,其主体岩性为花岗闪长岩,在岩体内及其接触带发育有多处金、铜矿床。LA-ICP-MS锆石U-Pb定年表明该岩体侵位于印支早期,年龄为(250±1.8)Ma,该岩体为准铝质,其铝饱和指数ASI为0.9~1.0。所有样品具有高的K2...
德乌鲁岩体位于西秦岭地区,其主体岩性为花岗闪长岩,在岩体内及其接触带发育有多处金、铜矿床。LA-ICP-MS锆石U-Pb定年表明该岩体侵位于印支早期,年龄为(250±1.8)Ma,该岩体为准铝质,其铝饱和指数ASI为0.9~1.0。所有样品具有高的K2O含量(2.95%~3.52%)、K2O/Na2O比值(0.97~1.10)、Mg^#(0.57~0.61)和相容元素含量(w(Cr)=(88~132)×10^-6)。因此,我们认为德乌鲁寄主岩形成于壳幔岩浆的混合作用。在该岩体中广泛分布有镁铁质岩浆包体,这些包体即是镁铁质岩浆注入中酸性岩浆中时迅速降温形成的。德乌鲁包体具有中性的成分,其SiO2含量为56.17%~60.95%,岩性主要为辉长闪长岩和闪长岩。相对于寄主岩,包体有着更高的Mg^#(0.65~0.67)和低的TiO2含量(0.57%~0.62%)。它们也有着高的钾含量(1.74%~2.43%),属于高钾钙碱性系列岩石。所有样品具有高的相容元素含量,如Cr((212~419)×10^-6)和Ni((46~111)×10^-6)。相对于重稀土元素,样品中轻稀土元素相对富集,并且具有中等的Eu负异常。在原始地幔标准化的微量元素蛛网图上,所有包体具有明显的Nb-Ta负异常。德乌鲁暗色包体可能形成于曾受俯冲作用改造过的富钾的岩石圈地幔源区部分熔融过程,并伴随有后期镁铁质矿物的分异。本区的印支早期岩浆作用及与其有关的矿床很可能形成于活动大陆边缘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岗闪长岩
镁铁质包体
印支期
西秦岭
成矿大地构造背景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西秦岭德乌鲁含矿岩体及其包体的岩石学成因和构造意义
被引量:
7
1
作者
贾儒雅
王涛
李康宁
程志中
薛建玲
林成贵
陈辉
刘铮
机构
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
自然资源部矿产勘查技术指导中心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资源学院
中国地质科学院
中国地质学会
甘肃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三地质矿产勘查院
云南大学资源环境与地球科学学院
出处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290-303,共14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深地资源勘查开采专项“深部矿产资源三维找矿预测评价示范”课题(2017YFC0601506)
中国地质调查局“矿集区矿产调查及深部找矿预测”二级项目(DD20190570)
文摘
德乌鲁岩体位于西秦岭地区,其主体岩性为花岗闪长岩,在岩体内及其接触带发育有多处金、铜矿床。LA-ICP-MS锆石U-Pb定年表明该岩体侵位于印支早期,年龄为(250±1.8)Ma,该岩体为准铝质,其铝饱和指数ASI为0.9~1.0。所有样品具有高的K2O含量(2.95%~3.52%)、K2O/Na2O比值(0.97~1.10)、Mg^#(0.57~0.61)和相容元素含量(w(Cr)=(88~132)×10^-6)。因此,我们认为德乌鲁寄主岩形成于壳幔岩浆的混合作用。在该岩体中广泛分布有镁铁质岩浆包体,这些包体即是镁铁质岩浆注入中酸性岩浆中时迅速降温形成的。德乌鲁包体具有中性的成分,其SiO2含量为56.17%~60.95%,岩性主要为辉长闪长岩和闪长岩。相对于寄主岩,包体有着更高的Mg^#(0.65~0.67)和低的TiO2含量(0.57%~0.62%)。它们也有着高的钾含量(1.74%~2.43%),属于高钾钙碱性系列岩石。所有样品具有高的相容元素含量,如Cr((212~419)×10^-6)和Ni((46~111)×10^-6)。相对于重稀土元素,样品中轻稀土元素相对富集,并且具有中等的Eu负异常。在原始地幔标准化的微量元素蛛网图上,所有包体具有明显的Nb-Ta负异常。德乌鲁暗色包体可能形成于曾受俯冲作用改造过的富钾的岩石圈地幔源区部分熔融过程,并伴随有后期镁铁质矿物的分异。本区的印支早期岩浆作用及与其有关的矿床很可能形成于活动大陆边缘环境。
关键词
花岗闪长岩
镁铁质包体
印支期
西秦岭
成矿大地构造背景
Keywords
granodiorite
mafic
enclave
Indosinian
western
Qinling
mineralization
geotectonic
background
分类号
P588.12 [天文地球—岩石学]
P581 [天文地球—地质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西秦岭德乌鲁含矿岩体及其包体的岩石学成因和构造意义
贾儒雅
王涛
李康宁
程志中
薛建玲
林成贵
陈辉
刘铮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
7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