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石墨矿废弃地生态复垦研究 被引量:16
1
作者 舒俭民 刘连贵 +2 位作者 张岱松 张维喜 李广和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191-195,共5页
通过现场试验和小区工程措施,研究了石墨矿废弃地的生态复垦问题并建立了复垦示范田。结果表明,通过一定的技术工程措施石墨矿废弃矿坑和尾渣堆的复垦土地的理化性质基本达到了当地农业耕地的水平。从技术、经济的角度分析,石墨矿废... 通过现场试验和小区工程措施,研究了石墨矿废弃地的生态复垦问题并建立了复垦示范田。结果表明,通过一定的技术工程措施石墨矿废弃矿坑和尾渣堆的复垦土地的理化性质基本达到了当地农业耕地的水平。从技术、经济的角度分析,石墨矿废弃地复垦的关键是耕种层的熟土配比。经筛选后的矿渣或矿毛与熟土按1∶1或1∶2的比例混配都可达到生态复垦的目的,但是前者的保水、供水、供肥能力不及后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矿 生态复垦 矿山废弃地
下载PDF
龙王沟辉绿岩矿废弃地生态修复技术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王捷 杨政武 +2 位作者 刘博涛 张永强 蔡彤彤 《能源与节能》 2024年第3期37-40,共4页
龙王沟辉绿岩矿为历史遗留矿山,早期开采技术水平低下,环保意识不强,造成了严重的矿山地质环境及生态环境问题。为达到保护生态环境,以及减少或避免矿山目前已形成的裸露采坑问题对当地生态环境进一步破坏的目的,对龙王沟辉绿岩矿废弃... 龙王沟辉绿岩矿为历史遗留矿山,早期开采技术水平低下,环保意识不强,造成了严重的矿山地质环境及生态环境问题。为达到保护生态环境,以及减少或避免矿山目前已形成的裸露采坑问题对当地生态环境进一步破坏的目的,对龙王沟辉绿岩矿废弃地进行了生态修复治理研究。针对项目区现状特征,提出项目治理工程措施和土地复垦措施技术方案,经比较分析确定了优选技术方案,并对生态修复工程分项进行了设计。项目实施后,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辉绿岩矿 废弃地 生态修复 地质环境
下载PDF
广西荔浦锰矿废弃地植被重建调查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刘杰 张学洪 +1 位作者 罗亚平 黄海涛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2005年第4期48-49,共2页
对广西荔浦锰矿废弃地植被进行了调查研究,共记录了高等植物75种,隶属38个科;优势种包括板栗、老虎刺、桉树、马唐、加拿大飞蓬、山萝花、赛葵等7种植物;由于受人为干扰,整个矿区形成了7个不同植被特征的区域;通过对7个区域的植被特征... 对广西荔浦锰矿废弃地植被进行了调查研究,共记录了高等植物75种,隶属38个科;优势种包括板栗、老虎刺、桉树、马唐、加拿大飞蓬、山萝花、赛葵等7种植物;由于受人为干扰,整个矿区形成了7个不同植被特征的区域;通过对7个区域的植被特征分别进行分析,推测出荔浦锰矿废弃地在植被重建过程中的植被动态,认为马唐、加拿大飞蓬可作为复垦的先锋植物;板栗×老虎刺是该区较好的人工植被重建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锰矿 废弃地 植被重建
下载PDF
对鞍山建立矿区废弃地复垦保证金制度的探讨 被引量:3
4
作者 张春秀 魏忠义 索赟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42-145,共4页
概述了鞍山市铁矿区废弃地复垦的资金短缺状况,介绍了美国和我国天津市的矿山复垦保证金制度,提出了鞍山市建立铁矿区废弃地复垦保证金制度的有关建议。
关键词 矿区废弃地 复垦 保证金制度
下载PDF
矿山废弃地生态修复关键技术研究
5
作者 陈康 《黑龙江科学》 2024年第24期152-155,共4页
随着矿业的快速发展,矿山废弃地的生态问题日益严峻,亟需有效的生态修复技术。矿山开采导致生态系统严重破坏,环境污染加剧,土地资源浪费,其中地形地貌的改变、土壤退化、水文系统受损和生物多样性锐减是主要特征。分析了土壤修复、植... 随着矿业的快速发展,矿山废弃地的生态问题日益严峻,亟需有效的生态修复技术。矿山开采导致生态系统严重破坏,环境污染加剧,土地资源浪费,其中地形地貌的改变、土壤退化、水文系统受损和生物多样性锐减是主要特征。分析了土壤修复、植被恢复、水土保持和水文修复及生态景观重建等关键技术,以提高生态修复效率和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山废弃地 生态修复 土壤修复 植被恢复 水土保持
下载PDF
济南市矿山废弃地景观的生态治理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苟帅帅 《世界有色金属》 2019年第15期288-289,共2页
本文根据矿山废弃地的生态退化特点,通过研究济南市矿山废弃地景观的生态现状和问题,并对该地区地貌特点和治理现状进行考察和分析,然后提出几点笔者的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 济南矿区 矿山废弃地 生态环境 景观生态治理
下载PDF
煤矿废弃地生态重建的物种适宜性筛选研究
7
作者 曾金元 张沛沛 +4 位作者 郝婧 上官铁梁 郭东罡 张婕 刘卫华 《煤炭加工与综合利用》 CAS 2015年第3期76-80,30,共5页
在固定监测样地调查的基础上,采用空间代替时间的方法,结合R2.11.1软件,对司马矿废弃地复垦区不同恢复期草本植物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在复垦期前3 a,菊科所含物种数始终处于优势地位,野艾蒿、狗尾草、刺儿菜对煤... 在固定监测样地调查的基础上,采用空间代替时间的方法,结合R2.11.1软件,对司马矿废弃地复垦区不同恢复期草本植物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在复垦期前3 a,菊科所含物种数始终处于优势地位,野艾蒿、狗尾草、刺儿菜对煤矿废弃地植物群落的构建及其生态价值的提升等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 煤矸石 废弃地 生态重建 草本植物 空间格局
下载PDF
广西荔浦露天锰矿植被重建研究
8
作者 李伟 石海舟 +1 位作者 吴思芬 刘杰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5年第3期91-95,共5页
对广西荔浦锰矿废弃地植被进行了调查研究。共记录了高等植物71种,隶属38个科。优势种包括板栗、老虎刺、桉树、马唐、加拿大飞蓬、山萝花、赛葵等7种植物。由于受人为干扰,整个矿区形成了七个不同植被特征的区域。通过对七个区域的植... 对广西荔浦锰矿废弃地植被进行了调查研究。共记录了高等植物71种,隶属38个科。优势种包括板栗、老虎刺、桉树、马唐、加拿大飞蓬、山萝花、赛葵等7种植物。由于受人为干扰,整个矿区形成了七个不同植被特征的区域。通过对七个区域的植被特征分别进行了分析,推测出荔浦锰矿废弃地在植被重建过程中的植被动态,认为马唐、加拿大飞蓬可作为复垦的先锋植物;板栗×老虎刺是该区较好的人工植被重建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锰矿 废弃地 植被重建
下载PDF
金属矿山土地复垦方案编制技术要点 被引量:7
9
作者 祝怡斌 周连碧 林海 《有色金属》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03-105,112,共4页
土地复垦目的是在矿山开发过程中形成的废弃地上重建生态系统,土地复垦方案编制是矿山开发必需的文件,在我国才刚刚起步。从工程分析、拟破坏土地现状调查与评价、拟形成土地预测与评价、拟选用土地复垦方案、拟采取土地复垦措施、可垦... 土地复垦目的是在矿山开发过程中形成的废弃地上重建生态系统,土地复垦方案编制是矿山开发必需的文件,在我国才刚刚起步。从工程分析、拟破坏土地现状调查与评价、拟形成土地预测与评价、拟选用土地复垦方案、拟采取土地复垦措施、可垦性试验六方面阐述金属矿山土地复垦方案编制技术要点,供土地复垦方案编制人员、土地复垦管理人员等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 土地复垦 拟破坏土地 拟形成土地
下载PDF
海州露天矿废弃地植被优化配置模式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刘宝勇 李艳军 《山西农业科学》 2011年第12期1304-1306,共3页
通过对阜新海州露天矿废弃地上植被生长状况进行调查,依据海州露天矿废弃地的复垦年限及植物生长状况,将废弃地划分为4个类型,并提出适合该区生长的植物种类与优化配置模式,对海州露天矿废弃地植被恢复与重建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露天矿 废弃地 植被 配置模式
下载PDF
京西煤矿废弃地游憩型复垦的SWOT战略分析及其对策 被引量:4
11
作者 肖武 赵艳玲 张禾裕 《中国煤炭》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25-28,共4页
阐明了北京市门头沟区王平镇的煤矿废弃地进行游憩型复垦的现实意义,对京西煤矿废弃地王平镇进行游憩型复垦作了较为全面的SWOT分析,提出了针对性的复垦对策。
关键词 煤矿废弃地 游憩型复垦 SWOT战略分析 王平镇
下载PDF
硫磺矿废弃地复垦土壤重金属含量演变规律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刘慧琳 葛畅 +3 位作者 周妍 张世文 黄元仿 陈卓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18年第1期123-130,共8页
以西南地区某硫磺矿废弃地复垦土壤为研究对象,连续采集了2015、2016年土壤表层样品126个、50个,利用经典统计分析、单因子指数(P_i)和内梅罗综合指数(P_n)来评价复垦土壤5种重金属的污染程度,并利用经验贝叶斯克里格法进行空间预测,旨... 以西南地区某硫磺矿废弃地复垦土壤为研究对象,连续采集了2015、2016年土壤表层样品126个、50个,利用经典统计分析、单因子指数(P_i)和内梅罗综合指数(P_n)来评价复垦土壤5种重金属的污染程度,并利用经验贝叶斯克里格法进行空间预测,旨在探索复垦土壤重金属含量时序演变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相较于2015年,2016年各土壤重金属变异性均增大,Cd变异系数高达1.04。由P_i和P_n值可知,Cd、Ni是研究区主要污染因子,且2016年P_n为3.05,土壤污染趋势加重。从重金属全量角度来看pH与有机质的变化可能对表层土壤重金属的演变具有一定指示作用。根据研究结果,可知复垦土壤pH增加0~1个单位,有机质含量提高2%左右时,有利于改善土壤环境质量。建议后续治理中,在土壤酸化严重、有机质含量较少地区可适当采取一定措施进行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磺矿废弃地 复垦土壤 重金属 演变规律
下载PDF
南美蟛蜞菊在稀土矿废弃地的栽培与应用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廖富林 李丽卡 谢国文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4年第10期3014-3015,3020,共3页
[目的]研究南美蟛蜞菊在稀土矿中的生长情况,为矿区植被恢复与重建工作提供技术支撑。[方法]以南美蟛蜞菊为材料,采用先在实验室盆栽扦插后在稀土矿废弃地进行栽培的方式,研究南美蟛蜞菊在普通土壤和稀土矿废弃地的生长差异。[结果]南... [目的]研究南美蟛蜞菊在稀土矿中的生长情况,为矿区植被恢复与重建工作提供技术支撑。[方法]以南美蟛蜞菊为材料,采用先在实验室盆栽扦插后在稀土矿废弃地进行栽培的方式,研究南美蟛蜞菊在普通土壤和稀土矿废弃地的生长差异。[结果]南美蟛蜞菊在稀土矿废弃地里能正常生长,其茎段拥有发育成一个完整植株的能力,在种植前期保证充沛的浇水量能够让蟛蜞菊快速生长。[结论]南美蟛蜞菊在稀土矿废弃地有良好的生长适应性,适宜在稀土矿废弃地上栽培与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美蟛蜞菊 稀土矿废弃地 扦插 栽培 应用价值
下载PDF
大田县银顶格铁矿废弃地植被恢复试验
14
作者 曾建新 《福建林业科技》 2016年第1期53-56,共4页
为了探索铁矿废弃地的植被恢复效果,在大田县银顶格铁矿区废弃地开展:多草灌+邓恩桉、黑麦草+邓恩桉、类芦+邓恩桉、单一树种邓恩桉4种植物组合模式进行植被恢复试验。结果表明:植被盖度是铁矿废弃地实现植被快速恢复的关键因子;... 为了探索铁矿废弃地的植被恢复效果,在大田县银顶格铁矿区废弃地开展:多草灌+邓恩桉、黑麦草+邓恩桉、类芦+邓恩桉、单一树种邓恩桉4种植物组合模式进行植被恢复试验。结果表明:植被盖度是铁矿废弃地实现植被快速恢复的关键因子;多草灌+邓恩桉、黑麦草+邓恩桉2种植物组合模式,能在当年迅速形成植被,起到保水保土作用,枯草降解起到土壤改良作用,促进林木生长,可以在矿区植被恢复中推广应用。在矿区生(裸)地上单用乔木树种造林,林分郁闭需要2-3 a时间,在这阶段不能遏制水土冲刷。类芦作为草本在2-3 a内无法形成地表全覆盖,水土保持作用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组合模式 铁矿废弃地 植被恢复
下载PDF
搞好矿山废弃物综合利用 强化土地复垦
15
作者 张淑华 《冶金矿山设计与建设》 1996年第1期50-52,共3页
大连石灰石矿通过把尾矿、废岩、粉尘等废弃物加工成标准水泥原料、建筑添加剂等建筑用料,以及复垦造地、修建体育设施、建立外贸仓储基地等多种综合利用措施,复垦利用土地93.69hm2,复垦率达到57.39%。
关键词 矿山 废物利用 土地复垦 尾矿 废岩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