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近30年我国谷子生产时空变化与区域优势研究 被引量:37
1
作者 刘杰安 王小慧 +5 位作者 吴尧 贾浩 尹小刚 史磊刚 褚庆全 陈阜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883-1894,共12页
【目的】谷子营养丰富、生育期短、抗旱耐瘠,谷子种植对优化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种植结构和促进农民增收具有重要作用。分析我国谷子生产时空变化特征与区域优势,以期为优化谷子布局和促进谷子生产发展提供建议与理论依据。【方法】基于1... 【目的】谷子营养丰富、生育期短、抗旱耐瘠,谷子种植对优化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种植结构和促进农民增收具有重要作用。分析我国谷子生产时空变化特征与区域优势,以期为优化谷子布局和促进谷子生产发展提供建议与理论依据。【方法】基于1985—2015年谷子各省、县域生产统计数据,采用产量贡献率、重心迁移、比较优势指数等指标,分析了我国谷子生产时空变化规律。【结果】30年间全国谷子播种面积由3.318×106hm2减少至7.88×105hm2后回升至8.39×105hm2,单产由1 801.2 kg·hm-2提高至2 342.9 kg·hm-2,总产量变化中面积贡献率为80.3%,单产贡献率为18.4%,且单产贡献率逐渐增加。全国谷子生产重心年际间变化较小,优势产区稳定在东北地区中西部、黄淮海平原中北部和北部中低高原区东南部,具体集中在内蒙东部、东北三省与内蒙接壤的县域、河北大部、河南西北部、山东中部、山西大部、陕西北部、甘肃东部及宁夏中部。30年间黄淮海平原区、东北地区与西北部分县域单产增加但播种面积大量减少,使该区域表现为单产优势与面积劣势,2000年后北部中低高原区的吉林通榆、内蒙敖汉旗与山西部分县域的播种面积回升。播种面积较大而单产劣势的县域集中在黄土高原地区的陕西和山西中北部部分县域。【结论】30年来全国谷子播种面积先减后增,生产集中程度不断增大,优势产区趋于稳定,单产逐步提升。黄淮海地区被夏玉米替代的夏谷较难恢复,东北地区中西部、北方农牧交错区及太行山沿线区谷子生产具有恢复潜力。谷子育种、栽培技术与生产加工机械的进步,对谷子生产提质增效与实现产业化发展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子 县域 ARCGIS 时空变化 贡献率 重心迁移 比较优势
下载PDF
近30年全国棉花生产区域时空变化及区域优势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张泓 吐尔逊江·买买提 +2 位作者 张少民 张军高 周小云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028-1040,共13页
【目的】分析全国棉花生产布局变化,研究棉花生产时空变化特征与区域优势,为合理的配置棉花生产资源提供参考。【方法】基于全国近30年来棉花总产量、播种面积、单产等数据,以全国主要种植棉花省(市、区)为研究单元,综合运用统计工具分... 【目的】分析全国棉花生产布局变化,研究棉花生产时空变化特征与区域优势,为合理的配置棉花生产资源提供参考。【方法】基于全国近30年来棉花总产量、播种面积、单产等数据,以全国主要种植棉花省(市、区)为研究单元,综合运用统计工具分析全国棉花生产时空变化和区域优势,研究棉花生产变化的总体特征、地域格局演变特征。【结果】1990年以来全国棉花总产量年际变化呈现两个阶段:波动上升时期(1991~2007年),除新疆显著上升外,大部分省(市、区)缓慢下降;波动下降时期(2008~2020年),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棉区下降较快,西北内陆棉区尤其新疆显著增加。近30年全国棉花总产量显著增加,由5.09×10^(9) kg增加至5.91×10^(9) kg,增加了16.11%,空间上呈现“东南-西北”格局;单产与总产量变化相似,在全国范围内持续增加;播种面积则不同,生产重心呈现出“由东向西”转移,逐渐向西北集中的态势。全国棉花总产量变化总体上以播种面积贡献为主导,其次互作主导,单产为最低,我国棉花的生产优势区域为新疆。【结论】30年来全国棉花播种面积先减后增,生产集中程度不断增大,优势产区趋于稳定,单产逐步提升;棉花生产布局呈现全国棉花生产重心呈现出由南向北,再由北向西北内陆棉区(尤其是新疆)变迁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时空变化 重心迁移 比较优势
下载PDF
山东省城市竞争力评价及时空演变分析 被引量:5
3
作者 于音迪 王慧 +1 位作者 陈芝聪 王芳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2017年第5期29-36,共8页
以山东省为背景区域,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2000、2004、2009、2014年17个地级市的城市竞争力水平进行评价,并基于主成分分析结果,利用空间分级、空间插值及重心迁移等方法探讨山东省城市竞争力时空演变特征。结果表明:潍坊、临沂、菏泽的... 以山东省为背景区域,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2000、2004、2009、2014年17个地级市的城市竞争力水平进行评价,并基于主成分分析结果,利用空间分级、空间插值及重心迁移等方法探讨山东省城市竞争力时空演变特征。结果表明:潍坊、临沂、菏泽的城市竞争力提升明显,且临沂的城市竞争力变化最为显著;青岛与济南相比,竞争力优势逐渐扩大。空间上,青岛与济南的空间扩展能力都不断下降;受鲁南城市竞争力显著增强的影响,省综合竞争力重心总体向南迁移;山东省城市竞争力由沿海向内陆呈降低趋势,且东西部城市的竞争力差距逐渐扩大。研究结果为强化核心城市竞争力,进一步加快西部经济隆起带建设等策略的制定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竞争力 主成分分析 时空演变 重心迁移 山东省
下载PDF
基于空间统计的重庆市水稻生产地理集聚时空演变 被引量:12
4
作者 唐荣莉 姚雄 +3 位作者 王春萍 吴红 林清 雷开荣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958-970,共13页
掌握农作物区域地理种植格局动态变化是进行种植结构调整和优化的重要基础。本研究以2000—2015年重庆市属区县水稻生产调查数据为基础,运用排序方法、空间统计方法剖析了16年来重庆水稻种植时空分布特点、不同区县时空演变的趋同性和... 掌握农作物区域地理种植格局动态变化是进行种植结构调整和优化的重要基础。本研究以2000—2015年重庆市属区县水稻生产调查数据为基础,运用排序方法、空间统计方法剖析了16年来重庆水稻种植时空分布特点、不同区县时空演变的趋同性和相异性、区域水稻种植重心的转移特征、重庆水稻产业的地理集聚程度与分布的演化路径,以量化重庆市水稻生产的空间演化格局与动态。结果表明,16年间重庆市水稻种植面积和产量都存在波动,2007年以前水稻面积不断下降,2008年后面积逐渐恢复;在研究的各个时段内,无论单产、面积占比还是总产,重庆市的水稻生产均呈现出西部高于东部,南部高于北部的特征。重庆市以区县为统计单位的水稻生产可分为大面积高单产、小面积高单产、大面积低单产、小面积低单产4个类型;重庆市水稻产量重心位于区域西南部,但逐年向东北方向偏移;重庆水稻产业表现出高值聚集的特征,但空间聚集程度随时间推移逐渐降低,空间均质化程度提高。区域自然条件、社会经济、种植技术发展、政策引导等影响水稻产业的集聚格局,在今后的工作中需针对区域特征进行水稻种植规划和优化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庆市 水稻生产 集聚特征 重心转移 空间统计 排序方法 空间均质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