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肇凹陷扶杨油层凹陷区上生下储式源储组合油分布规律及其控制因素 被引量:9
1
作者 杨玉华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5,共5页
通过油藏解剖和油藏分布与成藏条件空间的分布关系,对三肇凹陷扶杨油层油分布规律及其控制因素进行研究,得到三肇凹陷扶杨油层油剖面分布有3个特征:油主要分布在距青一段源岩底部300m深度范围内;油主要分布在扶余油层,少量分布在杨大城... 通过油藏解剖和油藏分布与成藏条件空间的分布关系,对三肇凹陷扶杨油层油分布规律及其控制因素进行研究,得到三肇凹陷扶杨油层油剖面分布有3个特征:油主要分布在距青一段源岩底部300m深度范围内;油主要分布在扶余油层,少量分布在杨大城子油层;上油下水分布.油平面分布有2个特征:油围绕着凹陷呈环带分布;油聚集在高断块上的地垒构造.三肇凹陷扶杨油层油在剖面上的分布,主要受青一段源岩生成的油向下"倒灌"运移深度、层位和油源充足程度的控制,油在平面上分布主要受青一段源岩生成的油向下"倒灌"运移范围、距油源远近和油源充足程度的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肇凹陷 扶杨油层 油分布规律 控制因素 “倒灌”运移
下载PDF
三肇凹陷青一段油气向扶杨油层“倒灌”运移的最小超压及其研究意义 被引量:7
2
作者 于润涛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1-13,64,共4页
分析三肇凹陷青一段源岩生成排出的油气向扶杨油层"倒灌"运移条件,表明青一段源岩因具超压和油源断裂发育,其生成排出的油气可以向扶杨油层"倒灌"运移.分析油向下"倒灌"运移所受压力,表明油向下"倒... 分析三肇凹陷青一段源岩生成排出的油气向扶杨油层"倒灌"运移条件,表明青一段源岩因具超压和油源断裂发育,其生成排出的油气可以向扶杨油层"倒灌"运移.分析油向下"倒灌"运移所受压力,表明油向下"倒灌"运移所需的最小压力应为断裂带毛细管阻力.统计三肇凹陷扶杨油层目前油底深度与青一段源岩在明水组沉积末期古超压之间的关系,表明三肇凹陷断裂带毛细管阻力约为5MPa,即青一段源岩生成排出的油气向扶杨油层"倒灌"运移最小古超压约为5MPa.利用最小古超压可以预测青一段源岩生成排出的油气向扶杨油层"倒灌"运移深度、层位和范围,以及扶扬油层油成藏与分布的有利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肇凹陷 青一段源岩 “倒灌”运移 最小古超压 断裂
下载PDF
大庆长垣东西两侧扶杨油层油气富集的差异性 被引量:4
3
作者 刘阿男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0-43,共4页
为了研究大庆长垣东西两侧扶杨油层油气富集的差异性,分析油气向下"倒灌"运移条件、运移动力、运移距离和层位的差异性.结果表明,大庆长垣东部青一段源岩生成排出的油气主要向下伏扶杨油层运移,而大庆长垣西部青一段源岩生成... 为了研究大庆长垣东西两侧扶杨油层油气富集的差异性,分析油气向下"倒灌"运移条件、运移动力、运移距离和层位的差异性.结果表明,大庆长垣东部青一段源岩生成排出的油气主要向下伏扶杨油层运移,而大庆长垣西部青一段源岩生成排出的油气除了向下伏扶杨油层中运移外,还可以向上覆萨尔图、葡萄花、高台子油层中运移,即大庆长垣东部青一段源岩向下伏扶杨油层"倒灌"运移油气的条件好于西部的.嫩江组沉积末期大庆长垣东部青一段源岩的古超压值明显大于西部的,即大庆长垣东部青一段源岩生成排出的油气向下"倒灌"运移动力明显大于西部的,致使大庆长垣东部青一段源岩生成排出的油气向下"倒灌"运移距离明显大于西部的,向下"倒灌"运移层位也明显多于西部的.正是这3个条件的差异性造成大庆长垣东部扶杨油层油气的运聚条件明显优于西部的,东部油气的富集数量明显多于西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庆长垣 扶杨油层 运移条件 “倒灌”运移 油气富集差异
下载PDF
三肇凹陷青山口组源岩生成油向下“倒灌”运移层位及其研究意义 被引量:108
4
作者 付广 王有功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355-360,共6页
为了研究三肇凹陷青山口组源岩生成的油向下"倒灌"运移层位,对油向下"倒灌"运移机制及条件进行了研究,得到三肇凹陷扶杨油层同时具备①青山口组源岩目前应具有足够大的超压;②存在连通青山口组源岩和扶杨油层的T2断... 为了研究三肇凹陷青山口组源岩生成的油向下"倒灌"运移层位,对油向下"倒灌"运移机制及条件进行了研究,得到三肇凹陷扶杨油层同时具备①青山口组源岩目前应具有足够大的超压;②存在连通青山口组源岩和扶杨油层的T2断裂2个条件,青山口组源岩生成的油能够在超压的作用下在嫩江组沉积末期、明水组沉积末期和古近系沉积末期通过T2断裂向下伏扶杨油层中"倒灌"运移。利用压力封闭原理,对三肇凹陷青山口组源岩生成的油向下"倒灌"运移距离进行了研究,得到三肇凹陷青山口组源岩生成的油向下"倒灌"运移距离一般大于500m,而三肇凹陷扶杨油层地层厚度最大只有500m,表明三肇凹陷青山口组源岩生成的油可以向下"倒灌"运移至整个扶杨油层的任何部位。目前三肇凹陷扶杨油层从上至下均含油,且已找到的油藏均分布于青山口组源岩生成的油能够向下"倒灌"运移分布范围内或附近,这表明青山口组源岩生成的油向下"倒灌"运移层位控制着油气富集层位,青山口组源岩生成的油向下"倒灌"运移分布范围控制着三肇凹陷扶杨油层油藏形成与分布范围。青山口组源岩生成的油向下"倒灌"运移分布范围及其附近应是三肇凹陷扶杨油层油下一步勘探的有利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肇凹陷 青山口组源岩 超压 扶杨油层 “倒灌”运移 层位
下载PDF
松辽盆地长10区块扶余油层运移输导通道及对油成藏的控制 被引量:28
5
作者 付广 刘美薇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201-207,共7页
通过油藏解剖和其与成藏条件时空配置关系分析,在总结长10区块扶余油层油运移机制及模式的基础上,对其运移输导通道及其对油成藏与分布的控制作用进行了研究,得到长10区块扶余油层油运移输导通道主要包括①T2源断裂是三肇凹陷青一段源... 通过油藏解剖和其与成藏条件时空配置关系分析,在总结长10区块扶余油层油运移机制及模式的基础上,对其运移输导通道及其对油成藏与分布的控制作用进行了研究,得到长10区块扶余油层油运移输导通道主要包括①T2源断裂是三肇凹陷青一段源岩生成的油向下伏扶杨油层"倒灌"运移的输导通道;②T2断裂配合砂体是三肇凹陷扶杨油层中油向长10区块侧向运移的输导通道。长10区块扶余油层油运移输导通道对油成藏与分布的控制作用主要表现为①T2源断裂发育程度控制着三肇凹陷向长10区块扶余油层油供给量;②T2断裂密集带是长10区块扶余油层油聚集的主要区域,被T2断裂配合砂体形成的输导通道连接的高断块是油聚集的主要部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10区块 扶余油层 输导通道 断裂 砂体 侧向运移 倒灌运移
下载PDF
油气垂向和侧向倒灌运移条件及其聚集规律的差异性 被引量:13
6
作者 丛琳 赵天琦 +2 位作者 刘洋 胡欣蕾 王伟方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951-957,共7页
以松辽盆地三肇凹陷扶杨油层和渤海湾盆地南堡凹陷中浅层为例,对油气垂向和侧向倒灌运移条件及聚集规律的差异性进行研究.在系统阐述油气侧向倒灌运移所需条件和聚集规律的基础上,从油气运移所需动力条件和聚集分布部位上探讨了二者的... 以松辽盆地三肇凹陷扶杨油层和渤海湾盆地南堡凹陷中浅层为例,对油气垂向和侧向倒灌运移条件及聚集规律的差异性进行研究.在系统阐述油气侧向倒灌运移所需条件和聚集规律的基础上,从油气运移所需动力条件和聚集分布部位上探讨了二者的差异性.研究结果表明:油气垂向和侧向倒灌运移所需条件不同,油气垂向倒灌运移所需条件是上覆源岩具有超压和发育输导断裂,三肇凹陷青一段源岩古超压约为5 MPa,大于所有遇到的各种阻力之和,且发育有大量SN向展布、断裂密度为0.5~1.8条/km的输导断裂;而油气侧向倒灌运移条件是受到上覆区域性盖层的阻挡,油气不能通过断裂穿过区域性盖层向上运移.垂向和侧向倒灌运移油气聚集规律也不同,垂向倒灌运移油气聚集从上至下逐渐减小,主要聚集在顶部储层中,而侧向倒灌运移油气则主要聚集在区域性盖层之下高的砂地比地层中;垂向倒灌运移油气主要聚集在输导断裂下盘,而侧向倒灌运移油气则主要聚集在输导断裂上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 垂向倒灌 侧向倒灌 运移条件 聚集规律 差异性
原文传递
源外鼻状构造区油运移输导机制及对成藏的控制作用——以松辽盆地尚家地区扶杨油层为例 被引量:1
7
作者 王有功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2546-2551,2566,共7页
通过油源对比对尚家地区扶杨油层油运移机制及对成藏的控制作用进行了研究,得到三肇凹陷油区青一段源岩生成的油向尚家地区扶杨油层的运移可分为三肇凹陷油区青一段生成的油向下伏扶杨油层"倒灌"运移和三肇凹陷油区扶杨油层... 通过油源对比对尚家地区扶杨油层油运移机制及对成藏的控制作用进行了研究,得到三肇凹陷油区青一段源岩生成的油向尚家地区扶杨油层的运移可分为三肇凹陷油区青一段生成的油向下伏扶杨油层"倒灌"运移和三肇凹陷油区扶杨油层油向尚家侧向运移2种机制。油运移输导机制对油成藏与分布的控制作用主要表现在:(1)三肇凹陷油区青一段源岩生成的油向下伏扶杨油层"倒灌"运移,为向尚家地区侧向运移提供了油源;(2)三肇凹陷油区青一段油向下"倒灌"运移的层位控制着尚家地区扶杨油层油分布层位;(3)三肇凹陷油区扶杨油层向尚家地区侧向运移输导通道分布控制着油富集部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尚家地区 扶杨油层 “倒灌”运移 侧向运移 三肇凹陷 油聚集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