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的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74
1
作者 顾觉奋 陈紫娟 《药学进展》 CAS 2009年第2期62-67,共6页
概述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的化学结构特点、作用机制、制备途径与临床应用情况。临床上常用的降糖药阿卡波糖、伏格列波糖、米格列醇为一类微生物来源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其与寡糖结构类似,因此可竞争性地与α-葡萄糖苷酶结合,阻滞寡... 概述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的化学结构特点、作用机制、制备途径与临床应用情况。临床上常用的降糖药阿卡波糖、伏格列波糖、米格列醇为一类微生物来源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其与寡糖结构类似,因此可竞争性地与α-葡萄糖苷酶结合,阻滞寡糖水解成单糖,从而降低餐后血糖峰值。并且某些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还具有抗H IV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 阿卡波糖 伏格列波糖 米格列醇 制备
下载PDF
具有α-葡糖苷酶抑制作用的抗糖尿病药物 被引量:37
2
作者 何素婷 许激扬 陈代杰 《工业微生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42-49,共8页
α -葡糖苷酶抑制剂是一类具有糖结构的新型抗糖尿病药物 ,已经被广泛用于临床 ,包括阿卡波糖、伏格列波糖和米格列醇。这类药物可以明显降低Ⅱ型糖尿病人餐后血糖水平 ,减少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本文简要综述了这类药物的发现、制备和... α -葡糖苷酶抑制剂是一类具有糖结构的新型抗糖尿病药物 ,已经被广泛用于临床 ,包括阿卡波糖、伏格列波糖和米格列醇。这类药物可以明显降低Ⅱ型糖尿病人餐后血糖水平 ,减少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本文简要综述了这类药物的发现、制备和作用机制及药效学、药动学和临床疗效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葡糖苷酸抑制剂 抗糖尿病药物 阿卡波糖 伏格列波糖 米格列醇
下载PDF
治疗2型糖尿病的新药物米格列醇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3
作者 艾娜 王端好 《广东化工》 CAS 2011年第6期113-115,共3页
米格列醇是1-脱氧野尻霉素的N-羟乙基衍生物,对胰淀粉酶和α-葡萄糖苷酶具有高亲和力,能够抑制二糖、多糖和复合糖的水解,延缓葡萄糖和其它单糖的吸收,降糖效果显著,已成为治疗2型糖尿病的首选药物。文章系统地综述了米格列醇与其它治疗... 米格列醇是1-脱氧野尻霉素的N-羟乙基衍生物,对胰淀粉酶和α-葡萄糖苷酶具有高亲和力,能够抑制二糖、多糖和复合糖的水解,延缓葡萄糖和其它单糖的吸收,降糖效果显著,已成为治疗2型糖尿病的首选药物。文章系统地综述了米格列醇与其它治疗2型糖尿病的药物的疗效及米格列醇的合成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格列醇 2型糖尿病 合成方法
下载PDF
新型抗糖尿病药物——米格列醇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4
作者 沈佳佳 张晓军 +1 位作者 王浩 周晓云 《海峡药学》 2005年第6期8-10,共3页
糖尿病是一种糖代谢紊乱引起的疾病。米格列醇作为一种新型α-糖苷酶抑制剂,能够有效治疗Ⅱ型糖尿病,并已迅速成为首选药物。本文综述了米格列醇的发展、生物合成及其药效的研究。
关键词 Α-葡萄糖苷酶 米格列醇 2型糖尿病
下载PDF
米格列醇联合格列吡嗪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1
5
作者 吴萍 赵江 +1 位作者 李富昌 陈世燕 《药物评价研究》 CAS 2020年第7期1375-1377,共3页
目的研究米格列醇联合格列吡嗪对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9年1月荣县人民医院的98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用抽签法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9例。对照组口服格列吡嗪片,起始的剂量为5 mg/d,最大的给... 目的研究米格列醇联合格列吡嗪对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9年1月荣县人民医院的98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用抽签法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9例。对照组口服格列吡嗪片,起始的剂量为5 mg/d,最大的给药剂量为5~10 mg/次,2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服用米格列醇片,50 mg/次,3次/d。两组均治疗12周。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同时比较两组患者的血糖水平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1.8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47%(P<0.05)。两组治疗后的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和餐后2 h血糖(2 h PG)均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血糖指标水平明显更低(P<0.05)。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对比无统计学差异。结论米格列醇联合格列吡嗪对2型糖尿病的疗效确切,能有效降低患者的血糖水平,安全有效,值得临床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格列醇 格列吡嗪 2型糖尿病 疗效 空腹血糖 糖化血红蛋白 餐后2 h血糖 不良反应
原文传递
氧化葡萄糖酸菌转化制备米格列醇关键中间体 被引量:9
6
作者 李治川 许激扬 陈代杰 《工业微生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45-49,共5页
米格列醇作为一种新型α 葡糖苷酶抑制剂 ,能够有效治疗II型糖尿病 ,并已迅速成为首选药物。葡萄糖酸菌细胞膜上含有多种脱氢酶 ,能够催化一系列重要产物的微生物转化 ,米格列醇就是其中之一。本文将详细说明不同的微生物转化过程 ,并... 米格列醇作为一种新型α 葡糖苷酶抑制剂 ,能够有效治疗II型糖尿病 ,并已迅速成为首选药物。葡萄糖酸菌细胞膜上含有多种脱氢酶 ,能够催化一系列重要产物的微生物转化 ,米格列醇就是其中之一。本文将详细说明不同的微生物转化过程 ,并进行比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葡萄糖酸菌 米格列醇 微生物转化 中间体
下载PDF
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HW110产生菌的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王欣荣 孙敏 +1 位作者 何璧梅 黄迎春 《生物技术》 CAS CSCD 2005年第2期39-41,共3页
目的:筛选新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方法:采用α-淀粉酶及蔗糖酶抑制试验,从2000株放线菌发酵液中筛选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结果:从淡紫灰链霉菌HW110(Streptomyces lavedulae HW110)发酵液中分离到HW110,其抑酶活性与acarbose相当。... 目的:筛选新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方法:采用α-淀粉酶及蔗糖酶抑制试验,从2000株放线菌发酵液中筛选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结果:从淡紫灰链霉菌HW110(Streptomyces lavedulae HW110)发酵液中分离到HW110,其抑酶活性与acarbose相当。结论:利用α-淀粉酶及蔗糖酶抑制试验筛选到deoxynorjirimyc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 HW110 deoxynorjirimycin miglitol
下载PDF
米格列醇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多中心、开放、随机、平行对照试验 被引量:10
8
作者 吕肖锋 于德民 +7 位作者 孙子林 张力辉 薛耀明 肖新华 郭立新 田浩明 关晓宏 陆菊明 《中华糖尿病杂志》 CAS CSCD 2017年第7期423-427,共5页
目的 以阿卡波糖为对照,评价米格列醇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本研究采用多中心、开放、随机、平行对照法,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从全国10家三甲医院中入选新诊断T2DM患者216例[糖化血红蛋白(HbA1c):7%-10%],... 目的 以阿卡波糖为对照,评价米格列醇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本研究采用多中心、开放、随机、平行对照法,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从全国10家三甲医院中入选新诊断T2DM患者216例[糖化血红蛋白(HbA1c):7%-10%],分为米格列醇组和阿卡波糖组,米格列醇和阿卡波糖起始剂量均为50 mg每日三次口服,以后根据空腹血糖情况(≥7.0 mmol/L)增加剂量至100 mg每日三次.分别于基线、治疗后第12周、24周检测两组HbA1c、空腹血糖和餐后2 h静脉血糖、胰岛素的变化.观察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还包括血压、心率、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等指标的变化.组间比较采用χ2、t检验.结果 治疗24周后米格列醇组与阿卡波糖组均较治疗前有显著下降,但两组间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分别为:HbA1c(6.8±1.1)%和(6.8±1.0)%、空腹血糖(7.2±1.9)mmol/L和(7.0±1.3)mmol/L和餐后2 h血糖(9.6±2.9)mmol/L和(10.1±3.4)mmol/L,χ2=0.02,t=0.71、1.26,均P〉0.05].两组血清胰岛素水平治疗前后比较以及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分别为(10.3±4.2)比(9.6±3.7)mU/L和(9.8±3.6)比(9.7±3.8)mU/L,t=1.33、0.55,均P〉0.05].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均低,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前后两组血压、心率、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和心电图等均无明显变化.结论 与阿卡波糖比较,米格列醇降低T2DM患者的HbA1c和血糖水平呈非劣效性,其安全性和耐受性良好且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米格列醇 有效性 安全性
原文传递
米格列醇与阿卡波糖治疗2型糖尿病的药物经济学研究 被引量:9
9
作者 庄建荣 郑培英 +2 位作者 陈惠萍 王佳坤 陈志民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20年第4期453-455,462,共4页
目的:比较米格列醇与阿卡波糖治疗2型糖尿病的药物经济学效果。方法:将2017年9月至2018年8月解放军第910医院门诊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100例按就诊顺序分为两组,单号为米格列醇组,双号为阿卡波糖组,每组50例。米格列醇组患者口服米格列... 目的:比较米格列醇与阿卡波糖治疗2型糖尿病的药物经济学效果。方法:将2017年9月至2018年8月解放军第910医院门诊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100例按就诊顺序分为两组,单号为米格列醇组,双号为阿卡波糖组,每组50例。米格列醇组患者口服米格列醇片治疗,阿卡波糖组口服阿卡波糖片治疗。两组患者均联合二甲双胍治疗,疗程为12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PBG)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并以FBG、2 hPBG及HbA1c水平评估疗效,运用药物经济学原理进行成本-效果分析。结果:治疗12周后,两组患者FBG、2 hPBG及HbA1c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米格列醇组患者上述指标水平降低程度较阿卡波糖组更为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米格列醇组方案上述3项指标疗效的成本-效果比均低于阿卡波糖组,且阿卡波糖组方案相对于米格列醇组的增量成本-效果比分别为26.04、39.06和11.16。米格列醇组、阿卡波糖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4.0%(2/50)、8.0%(4/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格列醇能明显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FBG、2 hPBG和HbA1c水平,临床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具有药物经济学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格列醇 阿卡波糖 2型糖尿病 药物经济学 成本-效果
下载PDF
米格列醇与阿卡波糖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比较 被引量:9
10
作者 王桂霞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第27期41-42,共2页
目的对米格列醇与阿卡波糖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进行评价比较。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11月至2013年12月住院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80例,随机分为米格列醇组和阿卡波糖组,每组40例,比较治疗前及1、2、3个疗程过程中的血糖、血脂等指... 目的对米格列醇与阿卡波糖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进行评价比较。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11月至2013年12月住院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80例,随机分为米格列醇组和阿卡波糖组,每组40例,比较治疗前及1、2、3个疗程过程中的血糖、血脂等指标的变化,并记录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种药物均具有较好的降血糖作用,尤其对餐后高血糖症状缓解较为明显,第3个疗程结束后,两组患者的HbA1c均降低,但是米格列醇组较阿卡波糖组尤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TG较治疗前显著降低,HDL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TC的变化不显著。整个治疗过程中,两组患者都有不同程度的胃肠道不良反应,但米格列醇组较轻微,随着用药时间延长,这些症状均会缓解,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现象。结论阿卡波糖和米格列醇均为一种安全有效的口服降糖药物,米格列醇略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格列醇 阿卡波糖 2型糖尿病
下载PDF
二甲双胍联合米格列醇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8
11
作者 何昆 王宪娟 《医学综述》 2016年第19期3906-3909,共4页
目的探讨二甲双胍联合米格列醇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邢台市第三医院收治的128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二甲双胍治疗,每次... 目的探讨二甲双胍联合米格列醇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邢台市第三医院收治的128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二甲双胍治疗,每次0.25~0.5g,每日1次;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米格列醇治疗,每次50mg,每日3次。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血糖指标、肾功能指标以及两组患者的炎性因子等相关指标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8.4%(63/64)比75.0%(48/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低于对照组[(5.13±0.71)mmol/L比(5.63±0.73)mmol/L,(7.13±0.89)mmol/L比(8.12±1.12)mmol/L,(5.19±0.28)mmol/L比(6.31±0.29)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观察组24h尿白蛋白排泄率、肌酐、尿素氮低于对照组[(43.2±5.6)mg比(47.3±6.4)mg,(61.3±11.8)μmol/L比(66.4±11.5)μmol/L,(5.1±1.0)mmol/L比(5.6±1.0)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高敏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低于对照组[(2.7±0.9)mg/L比(3.7±1.1)mg/L,(23.7±5.2)ng/L比(30.1±5.8)ng/L],脂联素、肱动脉动脉反应性充血时血流介导的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胰岛素抵抗指数高于对照组[(14.0±2.0)mg/L比(10.4±2.1)mg/L,(11.0±2.7)%比(8.1±2.3)%,10.8±2.9比8.7±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米格列醇联合二甲双胍能够显著缓解胰岛素抵抗,减轻高血糖对胰岛B细胞和血管内皮的损害,改善内皮细胞的功能,促进患者的预后恢复,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米格列醇 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 二甲双胍
下载PDF
微生物来源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国内外生产情况及市场分析 被引量:7
12
作者 顾觉奋 黎肇君 《中国处方药》 2012年第1期46-52,58,共8页
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的发病率日益上升,其已成为人类健康的三大杀手之一,为其寻求高效的治疗药物,已成为当今的主流话题。自从发现阿卡波糖,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作为一种新型的降糖药物出现在人类面前,并且在治疗糖尿病,尤其是针... 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的发病率日益上升,其已成为人类健康的三大杀手之一,为其寻求高效的治疗药物,已成为当今的主流话题。自从发现阿卡波糖,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作为一种新型的降糖药物出现在人类面前,并且在治疗糖尿病,尤其是针对2型糖尿病有独特的优势。本文通过对微生物来源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类药物的调研,了解阿卡波糖、伏格列波糖和米格列醇3种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当今市场情况,运用SWOT分析方法预测其市场前景,期望能为相关企业生产经营方向的选择、医院临床用药及政府指导性定价等提供导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 阿卡波糖 伏格列波糖 米格列醇 生产 市场
下载PDF
α-葡萄糖苷酶三维结构的同源模建及其对接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徐雯 曹艳华 +3 位作者 乔德水 郑珩 孔毅 吴梧桐 《药物生物技术》 CAS CSCD 2009年第3期255-259,共5页
文章构建了α-葡萄糖苷酶的三维结构,并研究其与抑制剂分子的作用方式。以蜡状芽孢杆菌聚-1,6-葡萄糖苷酶的晶体结构为模板,利用同源模建法对α-葡萄糖苷酶的三维结构进行了模拟,并采用分子动力学方法对模型进行了修正和优化。在此基础... 文章构建了α-葡萄糖苷酶的三维结构,并研究其与抑制剂分子的作用方式。以蜡状芽孢杆菌聚-1,6-葡萄糖苷酶的晶体结构为模板,利用同源模建法对α-葡萄糖苷酶的三维结构进行了模拟,并采用分子动力学方法对模型进行了修正和优化。在此基础上,使用InsightII软件包中的Biopolymer,Discover,Docking等模块,研究α-葡萄糖苷酶和其抑制剂伏格列波糖、米格列醇相互作用的结合位点和作用性质。模建出的α-葡萄糖苷酶三维结构,其可靠性经Ramachandran图和verify-3D图验证。α-葡萄糖苷酶与抑制剂主要通过氢键作用和疏水所用结合在一起。α-葡萄糖苷酶模型的建立和分子间作用的研究为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的虚拟筛选和对现有的抑制剂进行结构改造提供了一些有用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葡萄糖苷酶 伏格列波糖 米格列醇 同源模建 分子对接
原文传递
不同糖苷酶抑制剂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血糖指标、不良反应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6
14
作者 侯丕秀 《糖尿病新世界》 2021年第23期60-62,71,共4页
目的分析不同糖苷酶抑制剂和二甲双胍联合应用于2型糖尿病对血糖指标、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5月—2021年5月到该院诊治的94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按随机数表法分两组,对照组47例采取阿卡波糖与二甲双胍联合治疗,研究组4... 目的分析不同糖苷酶抑制剂和二甲双胍联合应用于2型糖尿病对血糖指标、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5月—2021年5月到该院诊治的94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按随机数表法分两组,对照组47例采取阿卡波糖与二甲双胍联合治疗,研究组47例采取米格列醇与二甲双胍联合治疗,观察两组血糖指标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研究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指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IL-1、hs-CRP、IL-6指标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25%低于对照组的19.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45,P<0.05);干预后,研究组生活质量评分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糖苷酶抑制剂和二甲双胍联合治疗2型糖尿病效果均比较好,可显著改善血糖指标,其中米格列醇相比阿卡波糖更能显著降低不良反应,提升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卡波糖 米格列醇 二甲双胍 2型糖尿病 血糖 不良反应
下载PDF
米格列醇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6
15
作者 何昆 刘利红 吉淑敏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6年第32期1-2,共2页
目的观察米格列醇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12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2例。对照组给予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米格列醇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糖化血红蛋白(Hb A1c)... 目的观察米格列醇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12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2例。对照组给予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米格列醇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糖化血红蛋白(Hb A1c)、血清胰高血糖素(PG)及氧化应激因子[丙二醇(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水平,并统计2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2组Hb A1c、PG及MDA、GSH-Px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观察组Hb A1c、PG、MDA低于对照组,GSH-Px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8.39%,高于对照组的87.10%(P<0.05)。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米格列醇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可有效降低患者Hb A1c、PG水平,减轻氧化应激反应,临床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二甲双胍 米格列醇 血糖 氧化应激反应
下载PDF
α-糖苷酶抑制剂米格列醇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6
作者 夏文凯 孙成磊 +2 位作者 刘新灵 程国良 李焱 《药品评价》 CAS 2017年第13期9-12,共4页
米格列醇是继阿卡波糖、伏格列波糖之后上市的又一α-糖苷酶抑制剂,主要用于改善糖尿病患者的餐后高血糖。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米格列醇在控制体重、调节肠道激素分泌、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和脂质代谢等方面具有明确的疗效。胃肠道不良反... 米格列醇是继阿卡波糖、伏格列波糖之后上市的又一α-糖苷酶抑制剂,主要用于改善糖尿病患者的餐后高血糖。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米格列醇在控制体重、调节肠道激素分泌、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和脂质代谢等方面具有明确的疗效。胃肠道不良反应是α-糖苷酶抑制剂患者用药依从性下降的主要原因,与阿卡波糖相比,米格列醇的胃肠排气和腹部气胀的发生率更低。此外,米格列醇服用时间灵活,若餐前漏服,在进餐后的30min内服用仍能有效控制血糖升高。本文综述米格列醇的药代动力学、药理作用、联合用药、不良反应、给药方案的研究进展,以期为米格列醇在中国糖尿病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格列醇 糖尿病 进展
下载PDF
米格列醇的临床不良反应及合理用药 被引量:6
17
作者 裴丽 罗艳 +2 位作者 黄显金 黄欣欣 李翔 《实用药物与临床》 CAS 2014年第7期901-903,共3页
目的分析米格列醇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类型及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系统回顾国内外近十年来有关米格列醇不良反应的文献报道。结果米格列醇的不良反应主要为肠壁囊样积气症,低血糖,胃肠道反应和皮疹。结论临床医师及药师应... 目的分析米格列醇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类型及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系统回顾国内外近十年来有关米格列醇不良反应的文献报道。结果米格列醇的不良反应主要为肠壁囊样积气症,低血糖,胃肠道反应和皮疹。结论临床医师及药师应重视米格列醇的不良反应,以保证患者用药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格列醇 不良反应
下载PDF
米格列醇对糖尿病患者血浆TNF-α,IL-6水平的影响及其肾脏保护机制 被引量:5
18
作者 王桂霞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15年第1期42-45,共4页
目的:观察米格列醇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及对患者肾功能的影响,观察其是否具有保护糖尿病患者肾脏的作用,并探讨这种保护作用是否与炎症因子抑制有关。方法对根据WHO的诊断标准确诊为2型糖尿病的初治患者,先采用经饮食控制、运动... 目的:观察米格列醇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及对患者肾功能的影响,观察其是否具有保护糖尿病患者肾脏的作用,并探讨这种保护作用是否与炎症因子抑制有关。方法对根据WHO的诊断标准确诊为2型糖尿病的初治患者,先采用经饮食控制、运动治疗或同时进行1个月以上,对符合纳入标准的36例初治患者,随机分为米格列醇组和格列喹酮组,疗程3个月,治疗期间,每月随访1~2次,检测相关指标。结果:2种药物均具有较好的降血糖作用;组内比较结果显示,米格列醇和格列喹酮均可以降低早期糖尿病患者的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比较,结果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尿素氮、肌酐的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治疗前后,两组间患者的血清TNF-a,IL-6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分别做自身对照,患者的血清TNF-a,IL-6指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格列醇具有良好降糖功能,还能降低糖尿病患者的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对早期的DN患者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这种保护机制与抑制TNF-a,IL-6激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格列醇 尿蛋白排泄率 TNF-Α IL-6 肾脏保护
原文传递
米格列醇+格列吡嗪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血糖水平的影响评价 被引量:1
19
作者 林燕 李霞 +2 位作者 李劭 陈贞仪 林琳 《糖尿病新世界》 2024年第8期22-25,共4页
目的探讨米格列醇+格列吡嗪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血糖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0月-2023年10月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收治的84例2型糖尿病的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格列吡嗪单药... 目的探讨米格列醇+格列吡嗪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血糖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0月-2023年10月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收治的84例2型糖尿病的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格列吡嗪单药服,观察组给予米格列醇+格列吡嗪共治,对比两组临床疗效、血糖控制情况、胰岛功能以及用药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24%)高于对照组(80.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86,P=0.043)。用药后,观察组各项血糖控制指标、胰岛功能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格列醇+格列吡嗪治疗可明显提升2型糖尿病患者的用药疗效,更有效调节机体血糖及胰岛功能,同时保障用药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米格列醇 格列吡嗪 临床疗效 血糖水平
下载PDF
微波消解-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米格列醇中的钯 被引量:5
20
作者 邵俊平 郝贵周 吴善霞 《药学研究》 CAS 2014年第5期272-273,共2页
目的:建立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米格列醇中钯残留。方法钯空心阴极灯,波长247.6 nm,石墨炉原子化器。结果钯在0.0~140.0μg&#183;L -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 =0.9983;平均回收率为94.4%,RSD =3.5%(n =6)。结论该方法可用于米... 目的:建立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米格列醇中钯残留。方法钯空心阴极灯,波长247.6 nm,石墨炉原子化器。结果钯在0.0~140.0μg&#183;L -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 =0.9983;平均回收率为94.4%,RSD =3.5%(n =6)。结论该方法可用于米格列醇中钯残留的含量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消解 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米格列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