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辽东湾海域古近系沙河街组钙质砂岩成因机制和控制因素 被引量:7
1
作者 韩雪芳 刘宗宾 +2 位作者 李云鹏 文佳涛 王腾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65-71,共7页
辽东湾海域古近系沙河街组具有丰富的油气资源,是中深层油气藏勘探开发的重要方向。J油田为辽东湾海域典型的中深层油藏,已钻探的开发井普遍钻遇钙质砂岩,极大影响储层品质,制约油田开发效果。根据岩心、薄片、扫描电镜及钻井、测井资料... 辽东湾海域古近系沙河街组具有丰富的油气资源,是中深层油气藏勘探开发的重要方向。J油田为辽东湾海域典型的中深层油藏,已钻探的开发井普遍钻遇钙质砂岩,极大影响储层品质,制约油田开发效果。根据岩心、薄片、扫描电镜及钻井、测井资料,对J油田沙二段钙质砂岩的成因机制及控制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钙质砂岩的形成和展布受沉积作用和成岩作用的共同影响。受砂岩顶、底部泥岩成岩作用影响,钙质砂岩具有粒度细、含油性差、物性差、密度高等特点。受沉积作用影响,在垂向上,砂岩的沉积厚度和沉积韵律控制碳酸盐胶结的类型和发育部位;平面上,沉积相带和泥岩厚度影响钙质砂岩的平面展布和胶结强度。基于研究区沙一段泥岩和沙二段砂岩平面分布特征,预测沙二段钙质砂岩平面展布规律,认为砂岩厚度相对较薄、泥岩厚度相对较大的湖盆中央为研究区钙质砂岩发育带,其储层品质受钙质砂岩发育程度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深层 钙质砂岩 碳酸盐胶结 成因机制 控制因素 展布规律
下载PDF
莺歌海盆地中深层黄流组高压气藏形成新模式——DF14井钻获强超压优质高产天然气层的意义 被引量:75
2
作者 王振峰 裴健翔 《中国海上油气》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213-217,共5页
DF14井在莺歌海盆地中深层黄流组一段(压力系数大于1.9)获得优质高产天然气流,具有重要的领域突破意义。分析了黄流组高压气藏成藏机制,指出气藏具有纵向聚集、高压封盖、大型海底扇砂岩储集、向底辟构造远端超覆尖灭形成侧封的岩性气... DF14井在莺歌海盆地中深层黄流组一段(压力系数大于1.9)获得优质高产天然气流,具有重要的领域突破意义。分析了黄流组高压气藏成藏机制,指出气藏具有纵向聚集、高压封盖、大型海底扇砂岩储集、向底辟构造远端超覆尖灭形成侧封的岩性气藏新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莺歌海盆地 中深层 黄流组 高压 岩性气藏 成藏模式
下载PDF
南堡凹陷中深层碎屑岩储集层成岩演化特征及成因机制 被引量:19
3
作者 王恩泽 刘国勇 +2 位作者 庞雄奇 李昌荣 吴卓雅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321-333,共13页
基于矿物学和岩石学资料,对渤海湾盆地南堡凹陷古近系沙河街组储集层性质、成岩作用特征与演化进行了分析,利用多元回归分析定量表征了优质储集层形成的主控因素,揭示了中深层优质砂岩储集层的成因机制。研究表明,南堡凹陷中深层碎屑岩... 基于矿物学和岩石学资料,对渤海湾盆地南堡凹陷古近系沙河街组储集层性质、成岩作用特征与演化进行了分析,利用多元回归分析定量表征了优质储集层形成的主控因素,揭示了中深层优质砂岩储集层的成因机制。研究表明,南堡凹陷中深层碎屑岩优质储集层的发育主要受控于沉积微相、溶蚀作用和刚性颗粒含量,南堡凹陷不同构造带沙河街组优质储集层成因机制差异明显。南部3号构造沙河街组一段属于低孔、中高渗储集层,整体处于中成岩A2亚段,其优质储集层的形成主要得益于抗压实保孔作用,溶蚀增孔作用为辅。高尚堡构造沙河街组三段整体属于致密储集层,处于中成岩A1亚段,其致密砂岩储集层有利勘探区发育主要受控于溶蚀增孔作用。本研究为渤海湾断陷盆地深层碎屑岩储集层评价与勘探部署研究提供了借鉴,从优质储集层发育的角度认为东部地区深层碎屑岩勘探仍然具有很大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深层碎屑岩储集层 优质储集层 成岩演化 南堡凹陷 渤海湾盆地 古近系沙河街组
下载PDF
中深层特超稠油HDCS强化采油技术研究 被引量:11
4
作者 李豪浩 毕雯雯 +1 位作者 胥晓伟 代妮娜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87-89,155,共3页
中深层特超稠油油藏埋藏深、原油黏度高,常规热采无法有效动用。在开展水平井、SLKF高效油溶性复合降黏剂、CO2和蒸汽的协同作用机理研究基础上,创建了超稠油HDCS协同降黏、混合传质、增能助排的新型开发模式。该技术实现了黏度高于30&#... 中深层特超稠油油藏埋藏深、原油黏度高,常规热采无法有效动用。在开展水平井、SLKF高效油溶性复合降黏剂、CO2和蒸汽的协同作用机理研究基础上,创建了超稠油HDCS协同降黏、混合传质、增能助排的新型开发模式。该技术实现了黏度高于30×104mPa·s(50℃)以上、埋深大于1 300 m的特超稠油油藏的有效开发,填补了国内外在中深层特超稠油开采领域的空白。经过4 a多的反复实践与探索,攻关创新并成功进行了工业化推广,目前已在胜利油田7个长期不能动用的中深层特超稠油油藏得到推广应用,并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超稠油油藏 HDCS 协同降黏 混合传质 中深层 油藏开发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英买力地区白垩系巴什基奇克组中深层砂岩储层孔隙保存机制
5
作者 张亮 朱毅秀 +4 位作者 周露 秦凯旋 蒋俊 熊荣坤 李泽州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75-1087,共13页
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南部斜坡带英买力地区白垩系巴什基奇克组砂岩储层物性好,油气勘探潜力大,但其非均质性强、油气分布规律不明。综合利用岩心观察、系列薄片(普通、铸体、阴极发光及包裹体)、扫描电镜、物性测试和X射线衍射等分析测... 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南部斜坡带英买力地区白垩系巴什基奇克组砂岩储层物性好,油气勘探潜力大,但其非均质性强、油气分布规律不明。综合利用岩心观察、系列薄片(普通、铸体、阴极发光及包裹体)、扫描电镜、物性测试和X射线衍射等分析测试资料和成岩过程重建与物性恢复技术,分析英买力地区中深层巴什基奇克组砂岩储层的岩性与物性,探寻其孔隙特征与保存机制,划分储层类型和明确有利储层分布规律及控制因素。该砂岩主要为长石岩屑砂岩和岩屑长石砂岩,杂基含量较低,其成分和结构成熟度均中等;储层孔隙类型主要为残余原生孔隙,其次为次生孔隙,主要为粒间溶孔和粒内溶孔,为中高孔—中高渗储层。巴什基奇克组中深层砂岩原生孔隙得以保存主要在于其形成的沉积环境与经历的成岩和成储演化:首先砂岩形成于高水动力的辫状河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微相,不断叠置的河道形成了厚度较大且分布稳定的水道复合砂体,强水动力使得砂岩碎屑颗粒含量高、分选较好,为原生孔隙形成提供了物质基础;其次早期长期浅埋和后期快速深埋的埋藏演化方式使砂岩经历了较弱的压实作用改造,同时晚期深层超压作用大大增强了砂体抗压实能力,残余原生孔隙得以保存;最后坳陷不断降低的古地温梯度使得残余原生孔隙得以有效保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生孔隙 中深层储层 库车南部斜坡带 巴什基奇克组 白垩系 塔里木盆地
下载PDF
非供暖季中深层热储自然恢复与蓄热对比分析
6
作者 王卫莲 鲍玲玲 靳鹏飞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15-222,共8页
中深层岩土热储恢复对地埋管的取热效率至关重要,非供暖季结束时中深层热储温度场呈现不同的衰减程度。主要研究对比分析中深层地埋管运行1个供暖季后在非供暖季埋管周围热储自然恢复与有人为干预的蓄热恢复两种不同恢复情况温度场的变... 中深层岩土热储恢复对地埋管的取热效率至关重要,非供暖季结束时中深层热储温度场呈现不同的衰减程度。主要研究对比分析中深层地埋管运行1个供暖季后在非供暖季埋管周围热储自然恢复与有人为干预的蓄热恢复两种不同恢复情况温度场的变化,利用ANSYS Fluent建立传热模型,基于有限体积法进行求解,并与项目实测数据进行对比验证。通过对比分析两种不同恢复模式在非供暖季结束时热储的温度值,结果表明:非供暖季中深层热储通过自然恢复结束时,热储温度热恢复率最低点为96.81%;进行人为干预的蓄热恢复在非供暖季结束时,热储温度的最高恢复率可以达到158.09%。对比两种不同的热恢复模式在非供暖季结束时温差最大达到10.09℃,温差随深度及径向距离的增加而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深层地埋管 数值模拟 热储 蓄热 自然恢复
下载PDF
海上中深层油藏层内生气调剖效果评价及分析
7
作者 王晓超 魏俊 +3 位作者 张海波 张志军 罗珊 王艳霞 《复杂油气藏》 2023年第4期449-454,共6页
渤海中深层储层普遍具有中低渗透率、高温的油藏特点,注水开发过程中存在注入压力较高、纵向吸水剖面严重不均、部分注采井间水窜明显以及传统凝胶类、颗粒类调剖体系适应性差等问题。为了改善水驱开发效果,在渤海中深层油藏K油田开展... 渤海中深层储层普遍具有中低渗透率、高温的油藏特点,注水开发过程中存在注入压力较高、纵向吸水剖面严重不均、部分注采井间水窜明显以及传统凝胶类、颗粒类调剖体系适应性差等问题。为了改善水驱开发效果,在渤海中深层油藏K油田开展了层内生气调剖技术应用试验。对已实施井组开展调剖效果评价及其影响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层内生CO_(2)和层内生N2调剖体系均对中深层油藏的渗透率、温度有很好的适应性,也取得较好的解堵降压与降水增油效果,分析认为体系生气反应速度、注入方式及应用轮次等对调剖效果影响较大,并指出下步改善方向,为类似油田调剖技术的开展提供指导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深层油藏 高温 层内生气 效果评价 影响因素
下载PDF
歧口凹陷深层储层控制因素与有效储层下限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滑双君 于超 孙超囡 《延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年第4期56-60,共5页
歧口凹陷中深层碎屑岩储集性能总体为中-低孔~中低-特低渗型,深层(大于3500 m)储层中,低孔低渗储层占85%以上,储集空间类型主要为次生孔隙。虽然中深层储集体由于埋藏压实作用的影响,总体储集性能(尤其深层储层)偏差,但在沉积、压... 歧口凹陷中深层碎屑岩储集性能总体为中-低孔~中低-特低渗型,深层(大于3500 m)储层中,低孔低渗储层占85%以上,储集空间类型主要为次生孔隙。虽然中深层储集体由于埋藏压实作用的影响,总体储集性能(尤其深层储层)偏差,但在沉积、压力、成岩等多因素的共同影响下,仍发育异常孔隙而成为有效的油气储集空间。有效储层是指在现有工艺条件下能够采出具有工业价值产液量的储集层,其下限具有动态变化的特点。以产液层孔隙度8.0%,产气层孔隙度7%作为当前勘探技术条件下划分深层有效储层的底界限,歧口凹陷勘探深度石油是4550 m,天然气大于5800 m,在渤海湾盆地内勘探深度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歧口凹陷 中深层 储层控制因素 有效储层下限
下载PDF
基于中深煤储层改造模式的思路探索——以沁水盆地马必东区块为例 被引量:3
9
作者 范红明 唐钰童 +2 位作者 宫贺晏 张全江 毛生发 《中国煤层气》 2022年第4期26-31,共6页
文章以沁水盆地马必东区块为例,在前期储层压裂改造的认识基础上,对比近几年来该区块现场施工、工艺参数、施工曲线,针对性的提出了适合中深储层的改造的千液百砂、集中射孔、喷砂射孔等改造方式。对比现场施工效果,储层开发针对性增强... 文章以沁水盆地马必东区块为例,在前期储层压裂改造的认识基础上,对比近几年来该区块现场施工、工艺参数、施工曲线,针对性的提出了适合中深储层的改造的千液百砂、集中射孔、喷砂射孔等改造方式。对比现场施工效果,储层开发针对性增强、压裂砂有效支撑率提高。从产气效果来看,验证了中深层改造模式的可靠性,打破了中深层煤层气开发的禁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深煤储层 集中射孔 喷砂射孔
下载PDF
基于地质模式约束中深层井震一体化储层预测方法与应用 被引量:3
10
作者 张立安 张岚 +2 位作者 李超 郭诚 赵海峰 《地质找矿论丛》 CAS CSCD 2020年第4期424-432,共9页
渤海油田近年来相继发现一批古近系油气藏,中深层油田储量规模逐步攀升,成为主力油藏类型,因此中深层储层预测突破对海洋石油工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渤海中深层油田存在埋藏深、地质沉积条件复杂、地震资料品质差、预测难度大等... 渤海油田近年来相继发现一批古近系油气藏,中深层油田储量规模逐步攀升,成为主力油藏类型,因此中深层储层预测突破对海洋石油工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渤海中深层油田存在埋藏深、地质沉积条件复杂、地震资料品质差、预测难度大等特点,中深层油田构造破碎、储层展布及流体系统复杂、储量丰度低、油藏类型多样等诸多不利条件,一直是渤海油田地球物理和地质油藏研究的难点,并且对于中深层油田的储层研究和开发,都没有成熟的经验可借鉴。本文针对渤海油田的中深层油田的多期河道叠置特点、不同沉积特征及油藏类型,从叠后地震相入手,实现储层的精细刻画,并逐步解剖复合河道砂体内部的非均质特征,创新形成一套适合中深层油田高效开发的技术体系,并成功应用到渤海其它中深层油田高效开发实践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渤海湾 中深层油储 黄河口凹陷 轨迹类属性 属性优选 储层预测 天津
下载PDF
南堡4号构造中深层异常高孔带类型及成因 被引量:3
11
作者 乔海波 赵晓东 +3 位作者 刘晓 李亮 孙琳 苏天喜 《断块油气田》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726-730,共5页
应用岩心、普通薄片、铸体薄片、扫描电镜和分析化验等资料,发现南堡4号构造中深层存在异常高孔带,并对异常高孔带的类型及成因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南堡4号构造在中深层3 800~3 900 m和3 900~4 100 m发育2个异常高孔带,储集空间以原... 应用岩心、普通薄片、铸体薄片、扫描电镜和分析化验等资料,发现南堡4号构造中深层存在异常高孔带,并对异常高孔带的类型及成因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南堡4号构造在中深层3 800~3 900 m和3 900~4 100 m发育2个异常高孔带,储集空间以原生孔隙为主,原生面孔率百分比大于50%,均为原生孔隙型异常高孔带。分析原生异常高孔带的成因认为,沉积作用为原生异常高孔带的形成提供物质基础,刚性颗粒含量高有效抑制了压实作用,早期油气充注和早期地层超压的发育进一步抑制压实和胶结作用,有效保护了原生孔隙,从而形成了南堡4号构造中深层的原生异常高孔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生孔隙 异常高孔带 中深层 南堡凹陷
下载PDF
沉积成因过程分析方法在沉积体系研究中的应用——以渤海海域渤中A区沙二段为例 被引量:3
12
作者 郑敬贵 王昕 +2 位作者 杜晓峰 姚健 王启明 《中国海上油气》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A01期19-22,28,共5页
沉积成因过程分析方法是少井区沉积体系研究的有效方法之一。综合利用钻井、测井、岩矿以及三维地震等静态资料,在不同时期湖平面变化框架下,通过古物源以及古沟谷体系研究,明确研究区物源面貌、母岩类型以及供源能力,认识物源区与沉积... 沉积成因过程分析方法是少井区沉积体系研究的有效方法之一。综合利用钻井、测井、岩矿以及三维地震等静态资料,在不同时期湖平面变化框架下,通过古物源以及古沟谷体系研究,明确研究区物源面貌、母岩类型以及供源能力,认识物源区与沉积区之间主要发育的多种沟谷类型高效输砂通道,最终通过对有效物源区、母岩类型以及高效输砂通道三者之间的耦合关系研究,达到预测优质砂体展布的目的。沉积成因过程分析方法在渤中A区沙二段沉积体系研究中的成功应用,很好地指导了该区的中深层储层预测,为该区中深层油气勘探提供了有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成因过程分析 沉积体系 中深层储层预测 渤海海域 少井区
下载PDF
中深层天然气藏地震预测技术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红梅 李惠玲 +2 位作者 魏文 王树刚 王凡剑 《华北地震科学》 2008年第3期5-9,共5页
济阳坳陷天然气资源丰富,已在多个层系发现了不同类型的中深层天然气藏,由于气藏地质条件、地震反射复杂,针对不同的气藏需采用不同的地震预测技术。本文在中深层天然气藏地质特点分析的基础上进行了岩石物理、地震反演、地震属性等预... 济阳坳陷天然气资源丰富,已在多个层系发现了不同类型的中深层天然气藏,由于气藏地质条件、地震反射复杂,针对不同的气藏需采用不同的地震预测技术。本文在中深层天然气藏地质特点分析的基础上进行了岩石物理、地震反演、地震属性等预测技术研究,结果表明:中层气藏储层物性较好,储层与围岩的岩石物理参数差异明显,应用亮点、AVO、叠前弹性阻抗反演技术可较好地识别预测三角洲砂岩气藏;针对深层低孔低渗砂岩气藏,地震属性及多属性反演是有效的储层预测技术,并预测了孤北地区二叠系有利储集相带分布,结合构造分析,指出了孤北地区深层气勘探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深层 天然气藏 储层 弹性阻抗反演 属性 预测
下载PDF
歧口凹陷中深层致密砂岩气成藏地质特征与机理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永凯 《录井工程》 2017年第2期108-111,共4页
随着油气勘探开发程度的提高,致密砂岩气藏作为非常规天然气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受到石油地质工作者的关注。为进一步明确歧口凹陷致密砂岩气成藏机理,从构造、烃源岩热演化特征、储集层特征、成藏史等方面探讨歧口凹陷中深层致密砂... 随着油气勘探开发程度的提高,致密砂岩气藏作为非常规天然气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受到石油地质工作者的关注。为进一步明确歧口凹陷致密砂岩气成藏机理,从构造、烃源岩热演化特征、储集层特征、成藏史等方面探讨歧口凹陷中深层致密砂岩气成藏条件和成藏特征,明确歧口凹陷中深层天然气规模发育的深度为4700m,主要以沙三段为主,天然气成藏期晚,"先致密后成藏"是中深层致密砂岩气藏主要成藏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深层 致密砂岩气 储集层 生烃 成藏 机理
下载PDF
莺歌海盆地中央泥底辟带乐东区中深层成藏条件与勘探风险分析 被引量:10
15
作者 张伟 何家雄 +3 位作者 李晓唐 刘志杰 张景茹 龚晓峰 《天然气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880-892,共13页
根据区域地质、地震、钻井及油气地球化学等资料,从油气成藏基本要素,即烃源岩特征、储层及圈闭类型、油气运聚系统及成藏风险分析等方面入手,深入剖析乐东区中深层天然气成藏条件及主控因素。根据乐东区浅层天然气地质地球化学分析,天... 根据区域地质、地震、钻井及油气地球化学等资料,从油气成藏基本要素,即烃源岩特征、储层及圈闭类型、油气运聚系统及成藏风险分析等方面入手,深入剖析乐东区中深层天然气成藏条件及主控因素。根据乐东区浅层天然气地质地球化学分析,天然气成因类型属成熟—高熟煤型气,其烃源主要来自中新统中深层梅山组—黄流组成熟—高成熟偏腐殖型烃源岩,而L22-1-7深探井钻探则进一步证实了该套烃源岩的存在,表明该区中深层具备烃源条件及良好烃源物质基础。乐东区中深层储层虽然个别探井揭示其发育及储集物性偏差,但尚不能否定全区。通过地震地质资料分析,该区中深层储层类型以低位域砂岩为主,多属于强制海退形成有关的低位滨岸砂坝、斜坡扇、盆底扇及水道砂等,预测其具有较好储集物性。再者,乐东区泥底辟活动强烈,泥底辟上拱刺穿形成了纵向断裂及裂隙系统,亦为深部天然气垂向运聚成藏提供了高速运聚通道。乐东区中深层天然气成藏,尽管目前尚存在诸多勘探风险和一些不确定因素,尤其是储集层分布及物性这个关键成藏控制因素,以及非烃气风险等仍然存在,但中深层具备天然气成藏条件及勘探前景是不容置疑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莺歌海盆地 乐东区 中深层成藏条件 中深层储层 勘探前景及风险
原文传递
关中地区中深层同轴套管换热器换热能力及提升措施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张杰 王贵洋 王鹏涛 《热力发电》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54-63,共10页
同轴套管换热器是实现中深层地热能井下高效取热技术之一,其换热能力对地热系统的可持续开发至关重要。以关中地区为例,考虑地层不均匀性建立中深层地热井同轴套管传热计算模型,研究注入温度、注入流量、埋管深度等因素对其取热性能的影... 同轴套管换热器是实现中深层地热能井下高效取热技术之一,其换热能力对地热系统的可持续开发至关重要。以关中地区为例,考虑地层不均匀性建立中深层地热井同轴套管传热计算模型,研究注入温度、注入流量、埋管深度等因素对其取热性能的影响,探讨间歇开采工况下注入温度和注入流量对热储层温度恢复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注入流量增加,出口流体温度下降,但整个系统的取热功率提高;当注入温度较高时,可有效提高出口流体温度,但系统取热功率降幅较大;随着地层深度增加,出口流体温度和取热功率逐渐上升;减小内管管径,增加外管管径,可有效提高出口流体温度和取热功率;热储层温度恢复能力随注入流量和注入温度的升高而提高;通过降低内管导热系数或选用双内管结构可以降低内管流体沿程温度损失,提高系统的出口流体温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深层地热井 同轴套管换热器 取热功率 间歇开采 热储层温度恢复
下载PDF
集中式砂岩型热储地热资源开采井网优化与实践
17
作者 李洪达 周宏 +4 位作者 赵鹏飞 张吉昌 陈炫沂 郭光正 武少堃 《钻探工程》 2023年第4期149-154,共6页
近年来人们对中深层砂岩型地热资源开发越来越重视,集中开采逐步成为常态。在集中式砂岩型地热井井群部署过程中,井距、井网不仅决定地热井多年后温度和水位变化,也影响着地热项目的寿命及经济性。文章以冀东曹妃甸新城2.3×10^(6)m... 近年来人们对中深层砂岩型地热资源开发越来越重视,集中开采逐步成为常态。在集中式砂岩型地热井井群部署过程中,井距、井网不仅决定地热井多年后温度和水位变化,也影响着地热项目的寿命及经济性。文章以冀东曹妃甸新城2.3×10^(6)m^(2)地热供暖项目为例,研究了集中式砂岩型地热开采井网优化。在研究区地热勘查的基础上,利用采灌试验确定地热井开采量为100 m^(2)/h、回灌量为80 m^(2)/h。采用数值建模优化地热采灌井井距为450 m,地热采灌井井网按交错式排状部署。采用多井先导试验验证地热井开采量、回灌量的合理性,并制定地热井采灌运维制度,实现100%自然回灌。利用井群多年采灌生产数据建模,预测热储渗流场水位与温度变化。为规模化地热资源开发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中式地热井井群 中深层地热资源 砂岩型热储 井网优化 数值模拟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