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京山地区方解石脉包裹体、同位素特征及古流体指示意义 被引量:12
1
作者 杨兴业 何生 +2 位作者 何治亮 王芙蓉 李天义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9-26,34,共9页
通过流体包裹体,碳、氧、锶同位素资料分析及盆地模拟,对中扬子北缘京山地区古流体活动期次和流体来源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包裹体均一温度指示京山地区存在4~5幕流体活动,确定地层裂缝中大规模流体活动时间为距今150~60 Ma;方解石脉... 通过流体包裹体,碳、氧、锶同位素资料分析及盆地模拟,对中扬子北缘京山地区古流体活动期次和流体来源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包裹体均一温度指示京山地区存在4~5幕流体活动,确定地层裂缝中大规模流体活动时间为距今150~60 Ma;方解石脉体中捕获地层水盐度为12%~18%,具高盐度特征;奥陶系和三叠系灰岩围岩与方解石脉体的碳同位素δ13C值相当,方解石脉体沉淀时地层水的氧同位素δ18OSMOW值(5‰~12.5‰)高于海水,成岩流体为源于同层深部地层水;二叠系方解石脉体的δ13C、δ18O值较围岩偏负,锶同位素Sr87/Sr86值(0.707292~0.707735)与同期海水相当,成岩流体源于受有机质影响的本层地层水;中扬子北缘在距今150~60 Ma的构造挤压抬升作用中伴随的流体活动以同层内流动为主,穿层流动和地表水下渗影响微弱,古油气保存条件未遭受严重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油气盆地 中扬子地区 方解石脉体 流体包裹体 同位素 油气保存
下载PDF
克拉通盆地层序样式与烃源岩评价——以中扬子区震旦系、寒武系为例 被引量:9
2
作者 梁西文 郑荣才 +2 位作者 周雁 杨振武 文可东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7-19,共3页
根据中扬子区震旦纪寒武纪层序特征,提出了T型、H型、TH型层序样式,并将3种层序样式的沉积特征进行了比较,明确了层序样式的发育与烃源岩的关系。认为烃源岩的富集层段主要位于H型样式的二级层序海侵体系域(TST)中,其中TST的三级层序样... 根据中扬子区震旦纪寒武纪层序特征,提出了T型、H型、TH型层序样式,并将3种层序样式的沉积特征进行了比较,明确了层序样式的发育与烃源岩的关系。认为烃源岩的富集层段主要位于H型样式的二级层序海侵体系域(TST)中,其中TST的三级层序样式中,T型数量较多或H型数量较少。以中扬子区震旦系、寒武系为例,对2套烃源岩所在的层序样式进行了研究,以层序分析为基础,参考地化特征对2套烃源岩进行了研究及评价,指出了有利烃源岩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扬子地区 克拉通盆地 层序地层学 层序样式 烃源岩 评价
下载PDF
湘鄂西地区河页1井页岩气录井显示解释评价 被引量:7
3
作者 石元会 《江汉石油职工大学学报》 2013年第4期10-12,共3页
在中石化湘鄂西探区河页1井志留系龙马溪组-奥陶系五峰组2 139.0m~2 165.0m井段发现1层段厚26.0m的页岩气显示。该层段部分岩心冒气泡,气测全烃、C1绝对含量由0%上升到0.02%,C1相对百分含量100%;测录井总孔隙度1.5%~6.5%,平均3.0%;渗... 在中石化湘鄂西探区河页1井志留系龙马溪组-奥陶系五峰组2 139.0m~2 165.0m井段发现1层段厚26.0m的页岩气显示。该层段部分岩心冒气泡,气测全烃、C1绝对含量由0%上升到0.02%,C1相对百分含量100%;测录井总孔隙度1.5%~6.5%,平均3.0%;渗透率0.2md;有机碳含量1.28%~5.28%,平均2.5%;镜质体反射率2.6%~2.8%,平均值2.7%;总含气量0.2m3/t~1.6m3/t、平均0.8m3/t;地层呈正常压力变化,压力系数约为1.0,试气无产量。综合解释研究发现:2 139.0m~2 165.0m井段富含黄铁矿,是该层段电阻率偏低的主要原因;气测烃显示微弱,地层中游离气基本为0,是导致完井压裂改造后试气仍无产能的主要原因;页岩气储层游离气的多少决定试气产能的大小,吸附气的多少决定页岩气井持续生产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扬子 湘鄂西 页岩气 录井 解释评价 河页1井 TOC含量 ECS测井
下载PDF
中扬子区海相沉积盆地性质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周雁 王成善 +3 位作者 陈洪德 王正元 梁西文 文可东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3-18,共6页
分析了中扬子区海相沉积盆地基底和层序充填特征 ;研制了 M判别图解 ;研究了沉积盆地的性质 ,认为盆地基底具有三分性 ,盆地层序充填具有阶段性和分区性 。
关键词 盆地分析 海相沉积 层序地层 中扬子区 M判别图解 阶段性 分区性 克拉通盆地
下载PDF
中下扬子地区的壳幔结构及其与地震相关性的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周国藩 《地壳形变与地震》 CSCD 1994年第4期75-79,共5页
针对中下扬子地区人口稠密、经济建设蓬勃发展、而其地壳构造十分复杂、天然地震比较活跃的现实情况,以实测的地球物理资料与卫星重力异常等相结合,分析了该地区地壳构造和上地幔深部构造的基本特征,指出该地区中强震的形成和发生既... 针对中下扬子地区人口稠密、经济建设蓬勃发展、而其地壳构造十分复杂、天然地震比较活跃的现实情况,以实测的地球物理资料与卫星重力异常等相结合,分析了该地区地壳构造和上地幔深部构造的基本特征,指出该地区中强震的形成和发生既有可能与地壳层中存在的低速带和高导层有关,还可能与更深部上地幔内部构造的背景因素有关。文中还提出了一些值得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壳构造 地震 中下扬子地区 重力异常
下载PDF
中上扬子区奉节—观音垱剖面深部温度场及热结构特征 被引量:1
6
作者 黄方 刘琼颖 何丽娟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799-811,共13页
在大地热流密度分布的基础上,本文基于二维稳态热传导方程,根据研究区热导率、生热率等热物理性质参数,对横穿川东北地区、秭归盆地、黄陵穹窿和江汉盆地等几个构造单元的奉节(FJ)—观音挡(GYD)地学剖面进行了温度场数值模拟研究,获得... 在大地热流密度分布的基础上,本文基于二维稳态热传导方程,根据研究区热导率、生热率等热物理性质参数,对横穿川东北地区、秭归盆地、黄陵穹窿和江汉盆地等几个构造单元的奉节(FJ)—观音挡(GYD)地学剖面进行了温度场数值模拟研究,获得了其深部热结构认识。模拟结果显示,地幔热流自西向东逐渐升高,变化范围约为25.3~34.7 mW/m^2。莫霍面温度大约在380℃~450℃之间变化。热岩石圈厚度自西向东先稍微增厚,后逐渐变薄,变化范围约为115~171 km。江汉盆地中新生代的伸展作用使其地幔热流稍有升高,"热"岩石圈厚度相对较薄(约116 km);而川东北地区则受到早期的挤压和晚期的抬升剥蚀作用,地幔热流相对较低,其深部"热"岩石圈厚度也相对较厚(约168 k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地热流 温度场 热结构 热岩石圈 中上扬子区
下载PDF
安徽城山多金属矿化区地球化学异常找矿前景预测 被引量:2
7
作者 程乃福 刘崇民 +1 位作者 黄博 胡树起 《安徽地质》 2012年第2期130-135,共6页
依据城山多金属矿化区地质特征,结合已知矿元素的空间分布规律,研究了矿区地球化学成矿环境,矿化地球化学判别指标,对区内新发现的异常进行了地球化学成矿环境分析和异常识别,提出了区内有寻找热液型多金属的找矿靶区。
关键词 长江中下游 城山多金属矿化区 地球化学勘查 远景预测评价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