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ffect of Residual Stress on Corrosion Sensitivity of Carbon Steel Studied by SECM 被引量:3
1
作者 WANG Yujie HAN Xiaoping LIU Yu ZHANG Weiwei NIU Lin 《Chemical Research in Chinese Universities》 SCIE CAS CSCD 2014年第6期1022-1027,共6页
The effect of compressive residual stress on the reactivity of carbon steel in a neutral chloride solution was investigated by means of potentiodynamic polarization and local electrochemical measurement with scanning ... The effect of compressive residual stress on the reactivity of carbon steel in a neutral chloride solution was investigated by means of potentiodynamic polarization and local electrochemical measurement with scanning electrochemical microscope(SECM). Meanwhile, X-ray diffraction, as a nondestructive technique, was employed to determine the levels of residual stress in near-surface layers of carbon steel specimen.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resi- dual stress existed in the specimen fell into the category of compressive residual stress which was inversely propor- tional to the corrosion sensitivity of carbon steel specimen. By using I/I3 couple as a redox mediator in the current feedback mode of SECM measurements, the Faradaic current on Pt tip, which was relevant to the rate of the I3- ion reduction, fell with the increase of compressive residual stress.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compressive residual stress and heterogeneous electron transfer rate has been proposed based on the inference of the localized electrochemical reactions occurred on the specimen surfa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Carbon steel Corrosion sensitivity Residual stress Scanning electrochemical microscopesecm
原文传递
锈层下碳钢和耐候钢的微区和宏观腐蚀电化学行为 被引量:21
2
作者 夏妍 曹发和 +2 位作者 常林荣 刘文娟 张鉴清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246-1253,共8页
采用扫描电化学显微镜(SECM),辅以极化曲线和电化学阻抗谱(EIS),并结合SEM和XRD研究了耐候钢和碳钢在干湿交替环境下的腐蚀行为,包括微区阳极溶解过程和阴极还原行为、宏观腐蚀过程和微观结构及组成等.SECM测试结果表明,锈层下碳钢和耐... 采用扫描电化学显微镜(SECM),辅以极化曲线和电化学阻抗谱(EIS),并结合SEM和XRD研究了耐候钢和碳钢在干湿交替环境下的腐蚀行为,包括微区阳极溶解过程和阴极还原行为、宏观腐蚀过程和微观结构及组成等.SECM测试结果表明,锈层下碳钢和耐候钢的腐蚀过程都受阳极控制,锈层的存在促进氧的还原.宏观和微区电化学测试结果均表明,在实验周期内,初期形成的锈层降低了Fe阳极溶解速率,从而提高碳钢和耐候钢的耐蚀性能,后期形成的锈层由于其组成和结构特征的变化,2种钢的腐蚀速率增加;同时耐候钢的腐蚀速率较碳钢大,且氧还原也较碳钢强,有利于锈层的形成,从而有利于长期的防护,但是耐候钢的锈层在短期内并没有很好的保护性.锈层不够致密,呈疏松多孔状,其组成主要有晶态的γ-FeOOH,Fe3O4和γ-Fe2O3等,相同的干湿循环条件制备的耐候钢锈层较碳钢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扫描电化学显微镜 锈层 电化学行为 腐蚀速率
下载PDF
本征态聚苯胺对碳钢在3.5% NaCl溶液中的腐蚀行为影响 被引量:8
3
作者 黄辉 邵亚薇 +1 位作者 张涛 孟国哲 《腐蚀科学与防护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21-223,共3页
通过化学方法合成本征态聚苯胺,采用动电位极化曲线、电化学噪声(EN)和扫描电化学显微镜(SECM)等方法研究了它对碳钢在3.5%NaCl溶液中腐蚀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涂覆本征态聚苯胺后使碳钢的阳极塔菲尔斜率明显增大,抑制了碳钢的阳极过程... 通过化学方法合成本征态聚苯胺,采用动电位极化曲线、电化学噪声(EN)和扫描电化学显微镜(SECM)等方法研究了它对碳钢在3.5%NaCl溶液中腐蚀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涂覆本征态聚苯胺后使碳钢的阳极塔菲尔斜率明显增大,抑制了碳钢的阳极过程;随着浸泡时间的延长,本征态聚苯胺涂层的开路电位明显高于碳钢的值,并呈不断升高的趋势,涂层的保护性逐渐增强.电化学噪声随机分析的结果显示聚苯胺涂层的腐蚀孕育速度以及腐蚀发生的概率都要低于碳钢试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征态聚苯胺 腐蚀行为 电化学噪声 扫描电化学显微镜 随机分析
下载PDF
热处理制度对316L/Q345R爆炸焊复合板组织及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6
4
作者 王斌 徐明 +2 位作者 胡静 王良 雷菠菠 《金属热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09-114,共6页
运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和扫描电化学显微镜(SECM)等研究了经过不同热处理后316/Q345R复合板的力学性能、耐晶间腐蚀和点蚀的能力,以及界面处微区耐蚀性规律。结果表明,经过900℃×0.5 h保温处理的试样加工硬化消除,冲击吸收能量(... 运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和扫描电化学显微镜(SECM)等研究了经过不同热处理后316/Q345R复合板的力学性能、耐晶间腐蚀和点蚀的能力,以及界面处微区耐蚀性规律。结果表明,经过900℃×0.5 h保温处理的试样加工硬化消除,冲击吸收能量(155.77 J)提高,腐蚀速率比值最小(0.29),晶间腐蚀倾向小。界面能谱分析得出,在900℃左右元素由高浓度向低浓度扩散,Cr元素扩散速率较Ni的快。SECM结果显示,靠近界面处的电流都比外侧的电流大,在580℃×3 h、720℃×1.5 h、900℃×0.5 h以及原始爆炸态热处理后的的最大电流分别为890、740、605、865 p 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16L/Q345R复合板 热处理 力学性能 扫描电化学显微镜
原文传递
扫描电化学显微镜压电工作台的建模与控制 被引量:5
5
作者 张栋 张玉林 +1 位作者 李现明 魏强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2669-2675,共7页
为提高扫描电化学显微镜(SECM)微定位系统的运动定位精度,对其压电工作台的数学模型和控制器设计进行了研究。介绍了压电工作台的动态迟滞模型方程和采用Prandtl-Ishlinskii(PI)迟滞算子的动态迟滞模型,并在此基础上设计了压电工作台的... 为提高扫描电化学显微镜(SECM)微定位系统的运动定位精度,对其压电工作台的数学模型和控制器设计进行了研究。介绍了压电工作台的动态迟滞模型方程和采用Prandtl-Ishlinskii(PI)迟滞算子的动态迟滞模型,并在此基础上设计了压电工作台的复合控制方案。以CHI900B型扫描电化学显微镜的三维压电工作台为实验对象,对动态迟滞模型的具体建模过程进行了阐述,并验证了控制器的性能。在100 V/s和900 V/s两种不同输入电压速率下进行运动定位实验,动态迟滞模型平均误差分别为0.08μm和0.11μm,精度明中显优于压电工作台的线性动态模型和PI迟滞模型。复合控制方案下,系统跟踪±400μm/s任意三角波的平均误差为0.085μm,最大误差为0.105μm;跟踪复频波的平均误差为0.105μm,最大误差为0.115μm。控制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扫描电化学显微镜 压电工作台 运动定位 PI模型
下载PDF
杂质镓对纯铝表面锆钛转化膜的组织及耐腐蚀性能的影响
6
作者 辛延琛 王友彬 +3 位作者 陈志文 冯济强 高峰 汤宏群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6-57,共12页
目的探究杂质镓对纯铝锆钛转化膜的生长规律和防护性能的影响。方法采用扫描电化学显微镜(SECM)技术表征了含镓纯铝表面锆钛转化膜在3.5%(质量分数)NaCl溶液中局部腐蚀的演变过程,结合X射线衍射仪(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扫描电镜... 目的探究杂质镓对纯铝锆钛转化膜的生长规律和防护性能的影响。方法采用扫描电化学显微镜(SECM)技术表征了含镓纯铝表面锆钛转化膜在3.5%(质量分数)NaCl溶液中局部腐蚀的演变过程,结合X射线衍射仪(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扫描电镜(SEM)等技术分析了镓对纯铝锆钛转化膜的组织及成分的影响规律,采用开路电位法(OCP)、电化学阻抗技术(EIS)以及极化曲线(Tafel)等探究了杂质镓对纯铝表面转化膜的生长和耐腐蚀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锆钛转化膜主要由冰晶石Na3AlF6、氧化物(如TiO_(2)、ZrO_(2)、Al_(2)O_(3))和有机金属络合物组成;杂质镓的添加会抑制铝表面转化膜的生长,破坏膜层的完整性。随镓含量(质量分数)从0%增大到0.5%,锆钛转化膜阻抗值从4.75×10^(4)Ω·cm^(2)不断减小到2.49×10^(3)Ω·cm^(2),自腐蚀电流密度由0.45μA增加到13.4μA,腐蚀电位从-0.485 V降低到-0.890 V,耐腐蚀性能逐渐降低。在锆钛转换膜的SECM微区腐蚀演变过程中,膜层自修复行为会降低膜层的被腐蚀倾向,但富集在表面的镓会抑制自修复膜层的形成,导致基体被严重腐蚀。结论铝中的杂质镓能够直接影响锆钛膜的完整性,降低对铝基体的保护,导致了铝基体局部腐蚀溶解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质镓 锆钛转化膜 局部腐蚀 扫描电化学显微镜 微区电化学
下载PDF
SECM微纳米定位建模及控制器设计 被引量:1
7
作者 张栋 张玉林 +1 位作者 李现明 魏强 《微纳电子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428-432,共5页
为适应扫描电化学显微镜(SECM)常规应用中100nm左右的微定位精度需求,同时降低其微定位控制器的成本,在分析SECM压电工作台运动定位数学模型的基础上,结合SECM实际应用中的特点,将压电工作台数学模型进行了合理的简化,并在此基础上设计... 为适应扫描电化学显微镜(SECM)常规应用中100nm左右的微定位精度需求,同时降低其微定位控制器的成本,在分析SECM压电工作台运动定位数学模型的基础上,结合SECM实际应用中的特点,将压电工作台数学模型进行了合理的简化,并在此基础上设计了算法简单且易于实现的开环微定位控制器。以CHI900B型扫描电化学显微镜的三维压电工作台为实验对象进行建模和控制器设计,实验结果表明,压电工作台运动定位平均跟踪误差和最大跟踪误差分别为0.093、0.115μm,误差约0.1μm,可满足SECM常规应用中的微定位精度需求。建模过程和控制器设计简单易行且无须额外的微定位传感器,适于SECM的常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扫描电化学显微镜 压电工作台 运动定位 控制器 迟滞模型
下载PDF
聚合膜固定葡萄糖氧化酶及酶活性分析
8
作者 向灿辉 孙志勇 《井冈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年第3期65-69,共5页
采用电化学石英晶振阻抗分析法,测定了中性缓冲溶液中葡萄糖氧化酶在去甲肾上腺素电氧化聚合膜中固定化酶的量;并结合安培法,定量检测了固定化酶(ESAi)和游离酶(ESAn)的比活性以及固定化酶相对于游离酶的酶相对比活性(ERA)。另外,采用... 采用电化学石英晶振阻抗分析法,测定了中性缓冲溶液中葡萄糖氧化酶在去甲肾上腺素电氧化聚合膜中固定化酶的量;并结合安培法,定量检测了固定化酶(ESAi)和游离酶(ESAn)的比活性以及固定化酶相对于游离酶的酶相对比活性(ERA)。另外,采用扫描电化学显微镜(SECM)监测了酶电极检测电位下"泄漏"H2O2的氧化电流,并分析该泄漏电流的存在可能是引起酶电极ERA偏低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石英晶振阻抗分析法 扫描电化学显微镜 聚合膜 酶活性 葡萄糖氧化酶
下载PDF
碱性溶液中氢电催化氧化的扫描电化学显微镜研究
9
作者 郭未宽 牛林 +2 位作者 曹小丽 路敏 秦瑞杰 《Journal of Chemistry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 2008年第11期7-10,共4页
利用扫描电化学显微镜的探头产生一基底收集工作模式,研究电位及溶液中OH浓度对Pt基底电催化活性的影响,以碓定碱性溶液中氢的电催化氧化反应的优化条件。
关键词 电催化氧化 扫描电化学显微镜 座生-收集模式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