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卫星技术及在动物遗传多样性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19
1
作者 张于光 李迪强 +1 位作者 肖启明 饶力群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410-414,共5页
微卫星作为第二代分子遗传标记 ,已经在很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微卫星位点的获得有两条常用技术途径 :1)利用已发现的微卫星位点寻找新的位点 ;2 )用经典分子生物学方法克隆特定基因组的微卫星位点 .微卫星分析的一般步骤包括 :DNA的提... 微卫星作为第二代分子遗传标记 ,已经在很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微卫星位点的获得有两条常用技术途径 :1)利用已发现的微卫星位点寻找新的位点 ;2 )用经典分子生物学方法克隆特定基因组的微卫星位点 .微卫星分析的一般步骤包括 :DNA的提取 ,PCR扩增 ,扩增产物及大小的检测和数据分析 .DNA芯片技术的出现 ,为微卫星技术的应用提供了更广阔的前景 .在动物遗传多样性研究中 ,可以通过微卫星技术进行种间、种内、群体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卫星技术 位点 遗传多样性 动物保护 动物
下载PDF
国外微小卫星在空间攻防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4
2
作者 林来兴 《装备指挥技术学院学报》 2006年第6期47-49,共3页
当今空间技术分为空间利用和空间控制2部分。空间攻防是空间控制的一个主要研究内容。首先论述了现代小卫星的概念和特点;其次研究了国外微小卫星空间攻防的功能;最后讨论了其关键技术。
关键词 微小卫星 空间攻防 关键技术
下载PDF
深空探测微小卫星技术
3
作者 吴凡 曹喜滨 《先进小卫星技术(中英文)》 2024年第1期56-75,共20页
随着深空探测任务需求的日趋复杂和微小卫星技术的发展成熟,微小卫星逐渐成为深空探测的重要手段.首先总结和梳理了世界主要航天大国开展深空探测微小卫星任务的现状.然后从任务设计角度出发,分析了微小卫星开展深空探测的3种方式,并介... 随着深空探测任务需求的日趋复杂和微小卫星技术的发展成熟,微小卫星逐渐成为深空探测的重要手段.首先总结和梳理了世界主要航天大国开展深空探测微小卫星任务的现状.然后从任务设计角度出发,分析了微小卫星开展深空探测的3种方式,并介绍了对应的典型任务.在此基础上,归纳了主要前沿技术特征.最后给出了对中国未来微小卫星深空探测发展的建议和展望,以期对相关技术发展有所借鉴和推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空探测 微小卫星 任务综述 前沿技术 发展建议
下载PDF
微卫星技术路线的发展及在海洋生物中的应用 被引量:4
4
作者 高焕 于飞 +2 位作者 阎斌论 陈建华 孔杰 《海洋湖沼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29-136,共8页
微卫星技术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分子标记技术之一,关于其技术路线也在不断的改进和更新,本文主要结合近年来海洋生物应用中的进展情况对此进行了阐述。微卫星技术路线主要涉及4个方面:微卫星位点的开发、引物设计与合成、结果检测和数据... 微卫星技术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分子标记技术之一,关于其技术路线也在不断的改进和更新,本文主要结合近年来海洋生物应用中的进展情况对此进行了阐述。微卫星技术路线主要涉及4个方面:微卫星位点的开发、引物设计与合成、结果检测和数据分析。在这4个方面,微卫星技术正朝着结果分析更精确和自动化分析等方向发展,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本文对此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卫星技术 位点开发 引物 数据分析 海洋生物
下载PDF
微卫星开发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
5
作者 贾小平 王天宇 +2 位作者 黎裕 宋燕春 石云素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4期11439-11440,11449,共3页
对国内外主要应用的6种微卫星开发技术直接文库筛选法、基于锚定PCR技术法、单引物延伸富集法、选择杂交富集法、生物信息学法、转移扩增法进行了综合评价。在结合自己的研究经历及近几年相关的文献报道的基础上,发现目前选择杂交富集... 对国内外主要应用的6种微卫星开发技术直接文库筛选法、基于锚定PCR技术法、单引物延伸富集法、选择杂交富集法、生物信息学法、转移扩增法进行了综合评价。在结合自己的研究经历及近几年相关的文献报道的基础上,发现目前选择杂交富集法从技术难度、开发效率、开发微卫星的多态性水平3方面综合评价为最有效的微卫星开发技术;传统的直接文库筛选法由于工作量巨大目前报道较少;随着生物数据库核酸序列的不断增加,生物信息学法将会发展成为一种经济、快速、高效的微卫星开发技术;而锚定PCR技术则适合于微卫星文库的筛选,该法可以有效淘汰侧翼序列短而不能设计引物的无效微卫星克隆,因此提高了微卫星开发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卫星 开发技术 文库筛选
下载PDF
利用PCR技术筛选微卫星标记及其应用
6
作者 崔奎青 李秀林 石德顺 《中国牛业科学》 2007年第3期25-29,共5页
微卫星DNA具有分布广泛、高度多肽性、保守性等特点,已广泛应用于遗传连锁图谱、种群进化、法医科学和人类疾病的鉴别诊断等领域,通过研究微卫星DNA突变机制,可以确定微卫星DNA在真核基因组的排列形态及其相应的生物学特性。其中,利用PC... 微卫星DNA具有分布广泛、高度多肽性、保守性等特点,已广泛应用于遗传连锁图谱、种群进化、法医科学和人类疾病的鉴别诊断等领域,通过研究微卫星DNA突变机制,可以确定微卫星DNA在真核基因组的排列形态及其相应的生物学特性。其中,利用PCR技术快速筛选微卫星,可以提高微卫星突变分析和多肽性分析的灵敏度和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卫星DNA 突变 PCR技术
下载PDF
遗传性血小板无力症的发病机制及产前诊断 被引量:1
7
作者 李建琴 王兆钺 +2 位作者 胡绍燕 赵小娟 曹丽娟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32-135,共4页
目的探讨血小板无力症(GT)的基因测序与产前诊断。方法采集1例表型GT患儿、父母及1例正常对照者的静脉血,患儿母亲腹中孕23周胎儿的脐带血和羊水,及其出生2 d时的静脉血。检测患儿、患儿父母、胎儿脐血及正常对照者的血凝常规和血小... 目的探讨血小板无力症(GT)的基因测序与产前诊断。方法采集1例表型GT患儿、父母及1例正常对照者的静脉血,患儿母亲腹中孕23周胎儿的脐带血和羊水,及其出生2 d时的静脉血。检测患儿、患儿父母、胎儿脐血及正常对照者的血凝常规和血小板聚集试验;流式细胞仪检测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Ⅱb和GPⅢa的表达;微卫星技术确定胎儿脐血是否被母体细胞污染;PCR技术扩增患儿及其父母,以及胎儿及出生2 d静脉血GPⅡb、GPⅢa所有外显子以及外显子和内含子交界区,扩增产物直接测序。结果二磷酸腺苷(ADP)不能诱导患儿的血小板发生聚集,胎儿脐血中ADP诱导的血小板最大聚集率约为正常人一半,患儿父母和胎儿出生2 d的ADP诱导的血小板最大聚集率与正常血小板聚集率相当。患儿血小板膜表面GPⅡb、GPⅢa的的平均荧光强度(Mn X)分别约为正常对照的10%及0,而患儿父母、胎儿脐血和胎儿出生2 d的Mn X分别为正常对照的90%以上和30%-50%。羊水胎儿脱落细胞和脐血DNA微卫星分析证实胎儿羊水、脐血未被母体细胞污染;基因分析结果显示,患儿GPⅢa 6号外显子A38293→C和9号外显子G42186→A的杂合突变,导致GPⅢa His281→Tyr和Cys400→Pro氨基酸的杂合改变。这两个突变分别来源于父亲和母亲。羊水胎儿脱落细胞、脐血或出生2 d静脉血中只有1个GPⅢa9号外显子G42186→A的杂合突变。结论 GT患儿GPⅢa的基因为双重杂合突变;胎儿出生后确证为GPⅢa基因杂合突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无力症 微卫星分析 糖蛋白Ⅱb/Ⅲa基因 产前诊断
下载PDF
系统性红斑狼疮相关基因与微卫星技术
8
作者 陈荣威 李晓岚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11年第2期1-3,122,共4页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自身免疫性疾病原型,为多基因遗传病,其致病基因或易感基因的定位一直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微卫星是近年大力开发的一种遗传标记。微卫星作为第二代分子遗传标记,已经在很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本文介绍了微卫星技...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自身免疫性疾病原型,为多基因遗传病,其致病基因或易感基因的定位一直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微卫星是近年大力开发的一种遗传标记。微卫星作为第二代分子遗传标记,已经在很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本文介绍了微卫星技术在人和鼠系统性红斑狼疮相关基因研究中的应用,为其他系统性红斑狼疮相关基因研究提供新的方法和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卫星技术 系统性红斑狼疮
原文传递
基于SLAF-seq技术的沙带鱼(Lepturacanthus savala)微卫星标记开发以及在近缘种中的通用性 被引量:9
9
作者 张浩冉 梁镇邦 +6 位作者 吴仁协 牛素芳 梁炎 王权 韦欢 肖瑶 孙贝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3331-3338,共8页
沙带鱼是带鱼科中一种重要的海洋经济鱼类,广泛分布于印度-西太平洋海域。近年来,过度捕捞和渔业生态环境变化使沙带鱼的自然资源和种群结构受到了严重影响。因此,为了制定出科学合理的资源保护和管理措施,急需开发出大量多态的沙带鱼... 沙带鱼是带鱼科中一种重要的海洋经济鱼类,广泛分布于印度-西太平洋海域。近年来,过度捕捞和渔业生态环境变化使沙带鱼的自然资源和种群结构受到了严重影响。因此,为了制定出科学合理的资源保护和管理措施,急需开发出大量多态的沙带鱼微卫星位点以促进其种群遗传学研究。本研究采用SLAF-seq技术,首次在沙带鱼基因组DNA中筛选出28个多态性微卫星位点。每个位点的等位基因数为2~18,平均值9.11;观测杂合度和期望杂合度分别为0.077~0.871(平均值0.634)和0.151~0.942(平均值0.711);各位点多态信息含量为0.137~0.919,平均值0.670。经过Bonferroni校正后,有3个位点显著偏离哈迪-温伯格平衡(HWE),并显示出较高的近交系数和无效等位基因频率,其余25个位点均符合HWE。这些多态性微卫星DNA标记可为沙带鱼的种群遗传资源研究提供有效的分子标记和技术支撑。此外,跨物种扩增结果表明,有19个微卫星标记在4种带鱼属鱼类中具有较好的通用性,这些标记可为阐明带鱼科属间或种间的系统进化关系提供新的研究手段和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带鱼 微卫星标记 高通量测序 SLAF-seq技术 跨物种通用性
原文传递
三江源和祁连山国家公园雪豹种群的遗传结构分析 被引量:8
10
作者 张于光 Charlotte Hacker +7 位作者 张宇 薛亚东 乌力吉 代云川 罗平 谢然尼玛 Jan E Janecka 李迪强 《兽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42-449,共8页
掌握遗传信息对濒危物种的保护和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在我国雪豹重要分布区祁连山和三江源国家公园分别采集粪便样品,利用mtDNA的cyt b基因、微卫星多态性位点进行了雪豹的物种鉴定、个体识别和种群遗传结构评估。在采集286份疑似... 掌握遗传信息对濒危物种的保护和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在我国雪豹重要分布区祁连山和三江源国家公园分别采集粪便样品,利用mtDNA的cyt b基因、微卫星多态性位点进行了雪豹的物种鉴定、个体识别和种群遗传结构评估。在采集286份疑似雪豹粪便样品中,成功的对86份雪豹样品进行了扩增鉴定,利用微卫星位点进行个体识别获得41只雪豹个体,其中祁连山国家公园26只,三江源国家公园15只。通过等位基因数、有效等位基因数、观测杂合度、期望杂合度、多态信息含量等指标进行种群遗传多样性评估,认为雪豹种群遗传多样性相对较低,但祁连山国家公园雪豹种群遗传多样性相对较高。STRUCTURE进行群体遗传结构分析表明,4个种群可以划分为3个遗传类群,祁连山国家公园的种群(YCW和QLS)与三江源国家公园种群(DC和SJ)的遗传差异,可能与种群间的地理隔离存在明显的相似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多样性 微卫星标记 线粒体cyt B基因 粪便DNA技术
下载PDF
外阴阴道念珠菌病患者感染致病真菌的分布特点及基因型分析 被引量:5
11
作者 潘小虹 郭亮生 +2 位作者 刘利芬 张亚慧 贾素红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21-324,共4页
目的研究外阴阴道念珠菌病(VVC)患者感染致病真菌的分布特点及基因型。方法本院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收治的VVC患者112例,其中单纯VVC60例,复杂VVC52例。采集患者阴道分泌期物,培养、分离并鉴定致病菌株,应用微卫星基因分型技术对鉴定... 目的研究外阴阴道念珠菌病(VVC)患者感染致病真菌的分布特点及基因型。方法本院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收治的VVC患者112例,其中单纯VVC60例,复杂VVC52例。采集患者阴道分泌期物,培养、分离并鉴定致病菌株,应用微卫星基因分型技术对鉴定为白念珠菌的菌株进行基因分型,确定白念珠菌的基因型。结果共采集112份标本,分离出念株菌112株,其中白念珠菌99株,占88.39%;非白念珠菌13株,占11.61%,包括光滑念珠菌11株,近平滑念珠菌2株。对99株白念珠菌进行基因分型,共得到25种基因型,主要基因型为30-45、32-45及31-45,三者占白念珠菌的61.62%。60例单纯性VVC患者的阴道分泌物共分离出60株致病菌,全部为白念珠菌,分为19种基因型。52例复杂性VVC患者的阴道分泌物共分离出52株致病菌,其中39株为白念珠菌,分为16种基因型。复杂性VVC及单纯性VVC患者感染的白念珠菌主要基因型均为30-45、32-45及31-45。16-16、17-17及22-22基因型白念珠菌均分离自单纯性VVC患者,可能为单纯VVC的优势基因。99株白念珠菌中有16株对氟康唑耐药,对其进行基因分型,共得到10种基因型,以30-45、32-45两种基因型菌株较多。有11株白念珠菌对伏立康唑耐药,对其进行基因分型,共得到8种基因型,以31-45基因型菌株较多。结论VVC患者感染的病原菌多为白念珠菌,主要基因型为30-45、32-45及31-45,且氟康唑、伏立康唑耐药白念珠菌以及复杂性VVC白念珠菌主要为上述3种基因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阴阴道念珠菌病 致病菌分布 微卫星基因型分析技术 基因分型
原文传递
利用SLAF-seq技术开发带鱼(Trichiurus japonicus)微卫星标记以及跨物种扩增检测 被引量:6
12
作者 张浩冉 梁镇邦 +6 位作者 吴仁协 牛素芳 柯宗宇 宿帅 韦欢 王权 孙贝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574-585,共12页
带鱼(Trichiurus japonicus)是广泛分布于东亚大陆架海域的暖温性近底层鱼类,长期位居我国单鱼种渔获量第一位。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持续过度捕捞和海洋环境变化导致中国近海带鱼资源基础和遗传多样性受到严重影响,但有关带鱼种群的微卫... 带鱼(Trichiurus japonicus)是广泛分布于东亚大陆架海域的暖温性近底层鱼类,长期位居我国单鱼种渔获量第一位。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持续过度捕捞和海洋环境变化导致中国近海带鱼资源基础和遗传多样性受到严重影响,但有关带鱼种群的微卫星DNA标记研究却较为缺乏,不利于该物种遗传资源评估和保护。为此,本研究采用基于高通量测序平台的SLAF-seq技术,从带鱼的195 308个SLAF标签中识别出25 704个二至六碱基重复微卫星位点。经过引物扩增验证,最终筛选出36个具有多态性的微卫星标记。各位点等位基因数4~35,均值14.47。观测杂合度0.214~1.000,期望杂合度0.456~0.979,均值分别为0.620和0.803。所有位点的多态信息含量值均大于0.25。经Bonferroni校正,21个位点符合哈迪-温伯格平衡,且各位点间不存在连锁不平衡。这21个多态性微卫星标记可为带鱼的种群遗传资源研究提供新的有效分子标记和技术支撑。Bottleneck分析结果表明,宁波近海带鱼群体未检测到近期的遗传瓶颈效应,这可能与目前东海区带鱼野生群体数量还比较庞大、遗传变异仍然较为丰富有关。跨物种扩增结果显示,分别有12、16、4和3个带鱼微卫星标记在带鱼属(Trichiurus)、沙带鱼(Lepturacanthus savala)、窄颅带鱼(Tentoriceps cristatus)及小带鱼(Eupleurogrammus muticus)中具有较好的通用性,这些微卫星标记为今后带鱼科相应属、种的系统进化关系研究提供新的分析手段和契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鱼 微卫星DNA标记 高通量测序 SLAF-seq技术 跨物种扩增
原文传递
黄鳍棘鲷微卫星标记开发及其在鲷科鱼类中的跨物种扩增 被引量:5
13
作者 吴仁协 翟云 +4 位作者 肖瑶 牛素芳 张浩冉 黎晓 陈伟勇 《应用海洋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56-364,共9页
采用基于高通量测序平台的SLAF-seq技术,开发出47个高多态性的黄鳍棘鲷( Acanthopagrus latus )微卫星标记,其中二碱基重复位点17个,三至六碱基重复位点30个。各位点的等位基因数为2~27(均值为10),观测杂合度( Ho )和期望杂合度( He )... 采用基于高通量测序平台的SLAF-seq技术,开发出47个高多态性的黄鳍棘鲷( Acanthopagrus latus )微卫星标记,其中二碱基重复位点17个,三至六碱基重复位点30个。各位点的等位基因数为2~27(均值为10),观测杂合度( Ho )和期望杂合度( He )分别为0.156~0.938(均值为0.682)和0.177~0.963(均值为0.741),多态信息含量( PIC )为0.166~0.946(均值为0.705)。经Bonferroni校正后,有43个位点符合哈迪-温伯格平衡(HWE),其余4个位点偏离HWE。这些多态性微卫星标记为黄鳍棘鲷遗传资源研究提供新的有效分子标记。跨物种扩增结果显示,共有31个黄鳍棘鲷微卫星标记可在9种鲷科鱼类中成功扩增。其中17个标记在太平洋棘鲷( Acanthopagrus pacificus )、黑棘鲷( Acanthopagrus schlegelii )和澳洲棘鲷( Acanthopagrus australis )中具有较好的通用性,这些标记可为棘鲷属( Acanthopagrus )的系统进化和种群遗传学分析提供新的标记来源;另有3个标记在二长棘梨齿鲷( Evynnis cardinalis )、真赤鲷( Pagrus major )、蓝点赤鲷( Pagrus caeruleostictus )及黄牙鲷( Dentex hypselosomus )中具有通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生物学 黄鳍棘鲷 微卫星标记 SLAF-seq技术 跨物种扩增
下载PDF
新疆濒危植物半日花居群的遗传变异及遗传结构分析 被引量:5
14
作者 苏志豪 李文军 +1 位作者 卓立 姜小龙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67-73,共7页
利用3个叶绿体微卫星多态性引物(包括mtrn Sf-trn Gr、mtrn L2-trn F和mtrn L5-trn L3)对新疆地区半日花(Helianthemum songaricum Schrenk)9个居群[分别位于伊犁河谷的军马场(JMC)、黑山头(HST)、科克苏(KKS)、种羊场(ZYC)、科博(KB)... 利用3个叶绿体微卫星多态性引物(包括mtrn Sf-trn Gr、mtrn L2-trn F和mtrn L5-trn L3)对新疆地区半日花(Helianthemum songaricum Schrenk)9个居群[分别位于伊犁河谷的军马场(JMC)、黑山头(HST)、科克苏(KKS)、种羊场(ZYC)、科博(KB)、龙口(LK)、喀拉布拉(KLBL)和拜什墩(BSD)以及河谷北部的博乐(BL)]92个单株的叶片总DNA进行了扩增,在此基础上,对各居群的遗传变异、地理分布、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3个叶绿体微卫星多态性引物共扩增出6个多态性位点;经分析,得到H1、H2、H3和H4 4个单倍型,其中,H1单倍型分布在JMC、HST、KKS、ZYC、KB和KLBL居群,H2单倍型仅分布在JMC居群,H3单倍型分布在LK和BL居群,H4单倍型仅分布在BSD居群。9个半日花居群总的遗传多样性指数较高(0.583),但居群内的遗传多样性指数却很低(0.040),居群间的遗传分化系数为0.932。主坐标分析(PCo A)将9个半日花居群划分成3个群体,其中,BSD居群单独为1个群体,BL和LK居群为1个群体,其余6个居群为1个群体;而亲缘关系树状图将这9个居群分成2支,其中,BL、LK和BSD居群为1支,其余6个居群为1支,说明BL、LK和BSD居群明显有别于其他居群。分子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半日花95.61%的遗传变异发生在群体间。Mantel检验结果表明:各居群间遗传距离与地理距离的相关系数为0.324,说明半日花居群间遗传距离与地理距离存在一定程度的正相关。研究结果显示:新疆地区半日花居群间发生了明显的遗传分化,并存在一定程度的地理隔离,这可能与小居群的遗传漂变和近交效应及居群间的地理障碍有关。建议对新疆地区半日花的全部居群、个体和原始生境进行保护,并对其天然居群采取复壮、迁地保护和划分居群管理单元等保护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日花 新疆地区 遗传变异 遗传结构 叶绿体微卫星技术(cpSSRs)
下载PDF
基于高通量测序的沼泽山雀简化基因组微卫星位点的开发 被引量:4
15
作者 万冬梅 韩梅 +1 位作者 李成安 何雨昕 《辽宁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6年第3期252-257,共6页
沼泽山雀是一种广域分布物种,目前关于该物种的微卫星位点信息较少.高通量测序技术因其获得微卫星序列更加低廉、高效而逐渐被用于微卫星筛选当中.实验选取Illumina Mi Seq高通量测序平台对沼泽山雀简化基因组进行了测序,共得到2.84M读... 沼泽山雀是一种广域分布物种,目前关于该物种的微卫星位点信息较少.高通量测序技术因其获得微卫星序列更加低廉、高效而逐渐被用于微卫星筛选当中.实验选取Illumina Mi Seq高通量测序平台对沼泽山雀简化基因组进行了测序,共得到2.84M读长,共开发113 519个SLAF标签;利用MISA对所得的112 558条有效序列进行微卫星片段搜索,最终成功搜索出2 471个微卫星位点,总分布密度为870.07个/M.大量的微卫星位点为微卫星的进一步筛选提供了丰富的材料,有利于沼泽山雀后续遗传学水平方面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沼泽山雀 微卫星 高通量测序 简化基因组
下载PDF
光对棉铃虫和烟青虫杂交的影响 被引量:2
16
作者 闫硕 李慧婷 +4 位作者 朱家林 刘彦君 张璟 张青文 刘小侠 《应用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988-995,共8页
【目的】力求建立一种准确鉴定室内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Hübner)、烟青虫H.assulta(Guenée)及其杂交种的分子技术,探讨棉铃虫和烟青虫杂交的可能。【方法】室内暗期设置0.5 lx黑光灯和白炽灯,测定不同配对模式下3日龄... 【目的】力求建立一种准确鉴定室内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Hübner)、烟青虫H.assulta(Guenée)及其杂交种的分子技术,探讨棉铃虫和烟青虫杂交的可能。【方法】室内暗期设置0.5 lx黑光灯和白炽灯,测定不同配对模式下3日龄处女棉铃虫和烟青虫的杂交率;筛选可区分室内建立的棉铃虫、烟青虫及杂交种家族的微卫星位点;于架设有黑光灯的温室内释放棉铃虫和烟青虫混合种群,利用微卫星分子标记技术检测子代微卫星位点大小。【结果】两种蛾类在任何一种配对模式下均可杂交,混合种群处理杂交率为2.92%,且均为烟青虫雌蛾与棉铃虫雄蛾配对交配;黑光灯、白炽灯和黑暗条件下杂交率无显著性差异;筛选出的Har SSR1、Har SSR9和Har SSR10在两种蛾类上的等位基因片段大小不一样;两年温室实验共鉴定360头子代,混合种群中未检测到杂交后代。【结论】交配笼中棉铃虫和烟青虫能进行种间杂交,弱光不能提高二者杂交率;混合种群处理只发现一种杂交配对模式,说明了棉铃虫雄蛾的交配竞争能力更强;成功利用微卫星分子标记技术鉴定室内建立的棉铃虫、烟青虫及杂种家族,提供了一种简单准确的分子鉴定手段;两年温室实验未检测到杂交种,说明2种蛾类之间存在着交配前生殖隔离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强度 黑光灯 交配行为 微卫星分子标记 杂交
原文传递
多态性微卫星标记技术与重复序列PCR在近平滑念珠菌基因分型中的比较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贞 董丹凤 +2 位作者 章黎华 江岑 彭奕冰 《检验医学》 CAS 2015年第10期1017-1020,共4页
目的比较多态性微卫星标记(PMM)技术与重复序列聚合酶链反应(PCR)在近平滑念珠菌基因分型中的应用。方法收集2012年3月至2013年11月间上海5家医院临床分离的近平滑念珠菌55株,经内转录间隔区序列分析(ITS)进一步鉴定菌种,共有狭... 目的比较多态性微卫星标记(PMM)技术与重复序列聚合酶链反应(PCR)在近平滑念珠菌基因分型中的应用。方法收集2012年3月至2013年11月间上海5家医院临床分离的近平滑念珠菌55株,经内转录间隔区序列分析(ITS)进一步鉴定菌种,共有狭义近平滑念珠菌43株,之后采用重复序列PCR和PMM技术进行基因分型,比较2种分型方法的结果和效率。结果 43株狭义近平滑念珠菌经重复序列PCR分型只有1种基因型;经PMM技术分型有22种基因型,以Ⅰ型(10株)、Ⅱ型(6株)为主,Ⅲ~Ⅶ型见于2或3株菌,其余15种基因型均只有1株菌。结论 PMM技术用于狭义近平滑念珠菌的基因分型,分辨率高、重复性好,适用于狭义近平滑念珠菌基因组微进化的监测,而重复序列PCR不适用于狭义近平滑念珠菌的基因分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平滑念珠菌 基因分型 多态性微卫星标记技术 重复序列聚合酶链反应
下载PDF
利用微卫星标记对3个绵羊品种肉用性状多态性的研究
18
作者 林建坤 张兴国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7期7903-7903,7911,共2页
[目的]研究3个绵羊品种肉用性状的多态性。[方法]利用微卫星标记技术研究新疆地区无角陶塞特、萨福克与中国美利奴绵羊群体的遗传多态性,并对所列举微卫星位点的多态性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所测3个绵羊群体的基因频率分布不均匀,其有... [目的]研究3个绵羊品种肉用性状的多态性。[方法]利用微卫星标记技术研究新疆地区无角陶塞特、萨福克与中国美利奴绵羊群体的遗传多态性,并对所列举微卫星位点的多态性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所测3个绵羊群体的基因频率分布不均匀,其有效等位基因数在12~15,不同等位基因间片段大小的差异不等。3个品种绵羊群体的变异程度很高,各绵羊品种的杂合度为0.8214-0.9252。所选4个微卫星座位均表现出了高度多态性,多态信息含量(PIC)为0.7923~0.9167,是普遍适合于绵羊肉用生产性状的多态标记。[结论]该研究为进一步寻找与生产性能相关的遗传标记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绵羊 微卫星标记技术 杂合度 遗传多态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