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602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xperimental bio-artificial liver:Importance of the architectural design on ammonia detoxification performance
1
作者 María Dolores Pizarro María Eugenia Mamprin +2 位作者 Lucas Damián Daurelio Joaquín Valentín Rodriguez María Gabriela Mediavilla 《World Journal of Hepatology》 CAS 2018年第10期719-730,共12页
AIM To determine the influence of the construction design over the biological component's performance in an experimental bio-artificial liver(BAL) device.METHODS Two BAL models for liver microorgans(LMOs) were con... AIM To determine the influence of the construction design over the biological component's performance in an experimental bio-artificial liver(BAL) device.METHODS Two BAL models for liver microorgans(LMOs) were constructed. First, we constructed a cylindrical BAL and tested it without the biological component to establish its correct functioning. Samples of blood and biological compartment(BC) fluid were taken after 0, 60, and 120 min of perfusion. Osmolality, hematocrit, ammonia and glucose concentrations, lactate dehydrogenase(LDH) release(as a LMO viability parameter), and oxygen consumption and ammonia metabolizing capacity(as LMO functionality parameters) were determined. CPSI and OTC gene expression and function were measured. The second BAL, a "flat bottom" model, was constructed using a 25 cm2 culture flask while maintaining all other components between the models. The BC of both BALs had the same capacity(approximately 50 cm3) and both were manipulated with the same perfusion system. The performances of the two BALs were compared to show the influence of architecture.RESULTS The cylindrical BAL showed a good exchange of fluids and metabolites between blood and the BC, reflected by the matching of osmolalities, and glucose and ammonia concentration ratios after 120 min of perfusion. No hemoconcentration was detected, the hematocrit levels remained stable during the whole study, and the minimal percentage of hemolysis(0.65% ± 0.10%) observed was due to the action of the peristaltic pump. When LMOs were used as biological component of this BAL they showed similar values to the ones obtained in a Normothermic Reoxygenation System(NRS) for almost all the parameters assayed. After 120 min, the results obtained were: LDH release(%): 14.7 ± 3.1 in the BAL and 15.5 ± 3.2 in the NRS(n = 6); oxygen consumption(μmol/min?g wet tissue): 1.16 ± 0.21 in the BAL and 0.84 ± 0.15 in the NRS(n = 6); relative expression of Cps1 and Otc: 0.63 ± 0.12 and 0.67 ± 0.20, respectively, in the BAL, and 0.86 ± 0.10 and 0.82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o-artificial LIVER AMMONIA DETOXIFICATION Device design ORNITHINE Transcarbamylase Rat LIVER microorgans Carbamyl Phosphate SynthetaseⅠ
下载PDF
Performance of cold-preserved rat liver Microorgans as the biological component of a simplified prototype model of bioartificial liver 被引量:1
2
作者 María Dolores Pizarro María Gabriela Mediavilla +3 位作者 Alejandra Beatriz Quintana ángel Luis Scandizzi Joaquín Valentín Rodriguez María Eugenia Mamprin 《World Journal of Hepatology》 CAS 2016年第33期1442-1451,共10页
AIMTo develop a simplified bioartificial liver (BAL) device prototype, suitable to use freshly and preserved liver Microorgans (LMOs) as biological component. METHODSThe system consists of 140 capillary fibers through... AIMTo develop a simplified bioartificial liver (BAL) device prototype, suitable to use freshly and preserved liver Microorgans (LMOs) as biological component. METHODSThe system consists of 140 capillary fibers through which goat blood is pumped. The evolution of hematocrit, plasma and extra-fiber fluid osmolality was evaluated without any biological component, to characterize the prototype. LMOs were cut and cold stored 48 h in BG35 and ViaSpan<sup>&reg;</sup> solutions. Fresh LMOs were used as controls. After preservation, LMOs were loaded into the BAL and an ammonia overload was added. To assess LMOs viability and functionality, samples were taken to determine lactate dehydrogenase (LDH) release and ammonia detoxification capacity. RESULTSThe concentrations of ammonia and glucose, and the fluids osmolalities were matched after the first hour of perfusion, showing a proper exchange between blood and the biological compartment in the minibioreactor. After 120 min of perfusion, LMOs cold preserved in BG35 and ViaSpan<sup>&reg;</sup> were able to detoxify 52.9% &plusmn; 6.5% and 53.6% &plusmn; 6.0%, respectively, of the initial ammonia overloa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were found with Controls (49.3% &plusmn; 8.8%, P &reg;</sup> cold preserved LMOs, respectively (n = 6, P CONCLUSIONThis prototype relied on a simple design and excellent performance. It&rsquo;s a practical tool to evaluate the detoxification ability of LMOs subjected to different preservation protoco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t liver microorgans Cold preservation BG35 preservation solution Bioartificial liver device Acute liver failure
下载PDF
不同林分土壤养分、微生物与酶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259
3
作者 薛立 邝立刚 +1 位作者 陈红跃 谭绍满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280-285,共6页
研究了尾叶桉、马占相思、柚木、落羽杉纯林及黎蒴栲和湿地松、红荷和湿地松、黎蒴栲和加勒比松针阔混交林的土壤养分含量、微生物数量和酶活性。结果表明 :与马尾松纯林相比 ,马占相思、柚木、落羽杉纯林及针阔混交林能显著增加有机质... 研究了尾叶桉、马占相思、柚木、落羽杉纯林及黎蒴栲和湿地松、红荷和湿地松、黎蒴栲和加勒比松针阔混交林的土壤养分含量、微生物数量和酶活性。结果表明 :与马尾松纯林相比 ,马占相思、柚木、落羽杉纯林及针阔混交林能显著增加有机质和土壤养分 ,而尾叶桉纯林的效果随养分种类而异。黎蒴栲×湿地松混交林地及尾叶桉林地的微生物数量小于马尾松纯林地 ,其余林地的微生物数量大于后者。除了尾叶桉林地和马占相思林地外 ,其他林地的酶活性大于马尾松纯林地。总的来看 ,尾叶桉纯林改良土壤效果不佳 ,其他 6种人工林可以提高土壤肥力 ,防止地力衰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养分 林分 微生物 酶活性 纯林 混交林
下载PDF
国内外重金属废水处理新技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86
4
作者 马前 张小龙 《环境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10-14,共5页
有毒重金属对环境的严重威胁正逐渐成为全球性问题,着重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重金属污染处理技术的研究与进展。除了改进传统的化学、物理方法外,各种廉价高吸附性能的吸附剂、新型可选择性重金属捕集剂都是研究的焦点。特别是随着生物技... 有毒重金属对环境的严重威胁正逐渐成为全球性问题,着重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重金属污染处理技术的研究与进展。除了改进传统的化学、物理方法外,各种廉价高吸附性能的吸附剂、新型可选择性重金属捕集剂都是研究的焦点。特别是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利用功能菌和植物处理含重金属污染已取得相当成效,并在工业上进行了实际应用。研究和发展新型天然吸附剂、重金属捕集剂和生物技术,加强多种技术的综合应用,是治理重金属污染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废水 廉价吸附剂 重金属捕集剂 微生物 植物修复法 进展
下载PDF
农药微生物降解的研究现状与发展策略 被引量:133
5
作者 虞云龙 樊德方 陈鹤鑫 《环境科学进展》 CSCD 1996年第3期28-36,共9页
本文在农药降解菌的富集分离及农药微生物降解的途径,特别在微生物产生的农药降解酶和农药微生物降解基因操作方面对农药微生物降解的研究现状作了简要综述,提出了农药微生物降解的研究趋势。联系地址: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本文在农药降解菌的富集分离及农药微生物降解的途径,特别在微生物产生的农药降解酶和农药微生物降解基因操作方面对农药微生物降解的研究现状作了简要综述,提出了农药微生物降解的研究趋势。联系地址: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广州五山,510640津、环草隆、三氯醋酸、氯苯胺灵等。芽孢杆菌属(Bacillus):DDT、r-BHC、艾氏剂、狄氏剂、异狄氏剂、七氯、苯硫磷、对硫磷、甲基对硫磷、杀螟松、毒杀芬、茅草枯、三氯醋酸、利谷隆、灭草隆、毒旁定。节细菌属(Arthrobacter):DDT、艾氏剂、异狄氏剂、七氯、草多索、马拉硫磷、二嗪农、2,4-D、2甲4氯、茅草枯、三氯醋酸、毒莠定、西玛津、味哺丹[8]。棒状杆菌属(Corynboacterium):DDT、2,4-D、2甲4氯、茅草枯、二硝甲酚、百草枯、草枯醚。无色杆菌属(Achromobacter):DDT、西维因、2,4-D、2甲4氯、2,4,5-T、氯苯胺灵。土壤杆菌属(Agrobacterium):DDT、氯苯胺灵、茅草枯、三氯醋酸、毒莠定。黄杆菌属(Flavobacterium):对硫磷、甲基对硫磷、马拉硫磷、二嗪农、毒死蜱、2,4-D、2甲4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药 微生物 降解 生态系统
原文传递
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及其环境影响因子研究进展 被引量:164
6
作者 张薇 魏海雷 +1 位作者 高洪文 胡跃高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48-52,共5页
土壤中存在丰富的微生物资源 ,不同土壤系统具有不同的微生物群落 ,微生物多样性既依赖于生态系统又服务于生态系统。本文从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生态类型多样性、功能多样性四个方面对土壤微生物多样性进行了新的诠释 ,总结论述了... 土壤中存在丰富的微生物资源 ,不同土壤系统具有不同的微生物群落 ,微生物多样性既依赖于生态系统又服务于生态系统。本文从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生态类型多样性、功能多样性四个方面对土壤微生物多样性进行了新的诠释 ,总结论述了土壤微生物多样性与环境因子如土壤、植物群落和气候条件之间的关系 ,并对目前存在的问题和今后面临的挑战提出几点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微生物 多样性 环境因子
下载PDF
多不饱和脂肪酸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85
7
作者 杭晓敏 唐涌濂 柳向龙 《生物工程进展》 CSCD 2001年第4期18-21,共4页
多不饱和脂肪酸 (PUFAs)为一独特的生物活性物质 ,在生物系统中具有广泛的功能。过去二十年的研究已经揭示了其作用、参与类二十烷的代谢机理及在哺乳动物中的体内平衡功能。越来越多的研究认为 :在类二十烷代谢系统中 ,采用普通的医疗... 多不饱和脂肪酸 (PUFAs)为一独特的生物活性物质 ,在生物系统中具有广泛的功能。过去二十年的研究已经揭示了其作用、参与类二十烷的代谢机理及在哺乳动物中的体内平衡功能。越来越多的研究认为 :在类二十烷代谢系统中 ,采用普通的医疗条件诊治因多不饱和脂肪酸吸收和代谢紊乱所致的疾病效果甚微随着PUFAs开发应用领域的扩大 ,纯PUFAs脂质的需求量越来越多 ,而来自于植物、哺乳动物和海洋鱼的PUFAs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 ,微生物特别是藻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不饱和脂肪酸 生物活性 类二十烷 体内平衡 微生物 营养
下载PDF
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影响因素及研究方法的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172
8
作者 周桔 雷霆 《生物多样性》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06-311,共6页
土壤微生物是土壤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土壤有机物质分解和养分释放、能量转移等生物地化循环中起着重要作用。随着人们对生物多样性重要性认识的不断深入及研究方法的不断改进,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尤其是功能多样性的研究工作逐渐... 土壤微生物是土壤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土壤有机物质分解和养分释放、能量转移等生物地化循环中起着重要作用。随着人们对生物多样性重要性认识的不断深入及研究方法的不断改进,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尤其是功能多样性的研究工作逐渐受到生态学家的重视。本文从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因素以及研究方法等方面阐述了目前国内外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研究现状,并对其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多样性 微生物 土壤
下载PDF
微生物与重金属间的相互作用及其应用研究 被引量:141
9
作者 陈素华 孙铁珩 +1 位作者 周启星 吴国平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2期239-242,共4页
从多方面阐述了微生物与重金属二者间相互作用 ,指出微生物在生长代谢过程中能淋滤、吸收和转化重金属 ,对重金属有一定的抗性和解毒作用 ;但是 ,一定浓度的重金属对微生物过程及其种群具有较大的毒性 ,影响微生物在环境介质中的活动 .... 从多方面阐述了微生物与重金属二者间相互作用 ,指出微生物在生长代谢过程中能淋滤、吸收和转化重金属 ,对重金属有一定的抗性和解毒作用 ;但是 ,一定浓度的重金属对微生物过程及其种群具有较大的毒性 ,影响微生物在环境介质中的活动 .矿业工程生产工艺已充分利用微生物能淋滤、吸收和转化重金属等特性来处理低品位难浸矿石 .环境保护领域也积极利用微生物对重金属的抗性和解毒作用来实现工业废弃物的处理以及被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修复 .利用微生物的生物量及其活性可以评价环境中不同介质的重金属污染水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 相互作用 重金属 矿山开采 污染评价 环境保护
下载PDF
离子注入微生物产生“马鞍型”存活曲线的可能作用机制 被引量:136
10
作者 宋道军 姚建铭 +1 位作者 邵春林 余增亮 《核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129-132,共4页
研究了不同剂量的N+注入耐辐射异常微球菌(D.radiodurans)和大肠杆菌(E.coli)的存活与注入剂量的关系。结果表明,两者的存活曲线随着N+注入剂量的增加均呈现为先降后升再降的“马鞍型”变化,完全不同于紫外... 研究了不同剂量的N+注入耐辐射异常微球菌(D.radiodurans)和大肠杆菌(E.coli)的存活与注入剂量的关系。结果表明,两者的存活曲线随着N+注入剂量的增加均呈现为先降后升再降的“马鞍型”变化,完全不同于紫外线和γ射线辐射下的“肩形”(D.radiodurans)和“直线形”(E.coli)。本文根据已有的离子束生物工程学理论对这现象的可能作用机制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注入 微生物 存活剂量关系 生物学效应
下载PDF
香蒲、灯心草人工湿地的研究──Ⅲ.净化污水的机理 被引量:91
11
作者 成水平 夏宜琤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1998年第2期66-71,共6页
通过香蒲Typhaangustifolia和灯心草Juncuseffusus人工湿地微生物分布状况的调查,水生植物生长状况的观察,研究了介质、水生植物和微生物三者净化污水的作者,探讨了人工湿地对污水中污染物质的去除机制.研究表明,人工湿地对污水的... 通过香蒲Typhaangustifolia和灯心草Juncuseffusus人工湿地微生物分布状况的调查,水生植物生长状况的观察,研究了介质、水生植物和微生物三者净化污水的作者,探讨了人工湿地对污水中污染物质的去除机制.研究表明,人工湿地对污水的氮、磷和化学耗氧量的去除作用是介质、水生植物和微生物综合作用的结果,粘性土壤和花岗石介质更利于污水中磷的去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湿地 污水处理 水生植物 香蒲 灯心草
下载PDF
生物强化技术及其在废水治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98
12
作者 全向春 刘佐才 +1 位作者 范广裕 韩力平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22-27,共6页
介绍了生物强化技术在废水治理中的应用现状,评价了生物强化作用的效果,并对生物强化机理、生物强化剂的优化选择、反应动力学、系统的优化设计等方面进行了讨论。生物强化技术是一种生物治理废水的高效技术,在废水治理中具有广阔的... 介绍了生物强化技术在废水治理中的应用现状,评价了生物强化作用的效果,并对生物强化机理、生物强化剂的优化选择、反应动力学、系统的优化设计等方面进行了讨论。生物强化技术是一种生物治理废水的高效技术,在废水治理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强化 生物强化剂 生物降解 废水处理
下载PDF
湿地松混交林地土壤养分、微生物和酶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114
13
作者 薛立 陈红跃 邝立刚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1期157-159,共3页
Soil nutrients, microorganisms and enzyme activities in mixed stands of Castanopsis fissa×Pinus elliottii and Schima wallichii×Pinus elliottii were studi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compared with pure Pinus e... Soil nutrients, microorganisms and enzyme activities in mixed stands of Castanopsis fissa×Pinus elliottii and Schima wallichii×Pinus elliottii were studi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compared with pure Pinus elliottii stand, Pinus elliottii mixed stands could increase organic matter content and improve the nutrient status of soil, especially for available nutrients of soil. The amounts of bacteria, actinomyces and enzyme activity in Pinus elliottii mixed stand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pure Pinus elliottii stand, whereas their fungi amount was lower than the latt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松混交林 土壤养分 微生物 酶活性 研究
下载PDF
食品中生物胺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32
14
作者 王光强 俞剑燊 +3 位作者 胡健 曹利瑞 夏永军 艾连中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69-278,共10页
生物胺是一类具有生物活性、含氨基的低分子质量化合物。大多数食品中都含有生物胺,这些生物胺主要由微生物氨基酸脱羧酶作用于氨基酸脱羧而生成。适量生物胺可促进人体的正常生理活动,而过量摄入会产生不良反应。微生物在不同食品中的... 生物胺是一类具有生物活性、含氨基的低分子质量化合物。大多数食品中都含有生物胺,这些生物胺主要由微生物氨基酸脱羧酶作用于氨基酸脱羧而生成。适量生物胺可促进人体的正常生理活动,而过量摄入会产生不良反应。微生物在不同食品中的分布不尽相同,这导致在不同食品中生物胺种类和数量的差异。本文详细综述不同食品中生物胺的来源、产生机理、针对性的防治措施及其检测方法,为生产安全食品、降低食品中生物胺的含量提供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胺 微生物 产生机理 防治措施
下载PDF
人工湿地脱氮除磷的效果与机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117
15
作者 熊飞 李文朝 +2 位作者 潘继征 李爱权 夏天翔 《湿地科学》 CSCD 2005年第3期228-234,共7页
人工湿地作为一种低耗高效的污水处理系统正在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类型的污水处理,不仅对有机污染物有较强的降解能力,而且对传统的二级处理难以去除的氮磷也有较好的去除效果。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是一个复合生态工程系统,其对污染的去... 人工湿地作为一种低耗高效的污水处理系统正在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类型的污水处理,不仅对有机污染物有较强的降解能力,而且对传统的二级处理难以去除的氮磷也有较好的去除效果。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是一个复合生态工程系统,其对污染的去除机理是一个错综复杂的过程,基质、水生植物和微生物共同发挥着重要作用。综述了人工湿地脱氮除磷的效果与机理,讨论了基质、水生植物、微生物及其他外界因素对系统处理效果的影响及氮磷去除的预测模型,提出了当前人工湿地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提高人工湿地脱氮除磷能力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氮 除磷 基质 水生植物 微生物 人工湿地
下载PDF
污染土壤的微生物修复原理与技术进展 被引量:116
16
作者 滕应 骆永明 李振高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97-502,共6页
微生物修复是土壤环境生物修复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最具发展和应用前景的生物学环保新技术。本文以土壤中重金属及典型有机污染物为对象,从土壤微生物与污染物质的相互作用入手,较为系统地综合评述国内外污染土壤的微生物修复原理与技... 微生物修复是土壤环境生物修复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最具发展和应用前景的生物学环保新技术。本文以土壤中重金属及典型有机污染物为对象,从土壤微生物与污染物质的相互作用入手,较为系统地综合评述国内外污染土壤的微生物修复原理与技术,并结合当前土壤污染的新特点,提出了需进一步认识和解决微生物修复过程中出现的新现象和新问题,以不断丰富和拓展土壤环境微生物修复范畴与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染土壤 微生物 修复原理 修复技术
下载PDF
微生物在含染料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74
17
作者 徐文东 文湘华 《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 CSCD 2000年第2期9-16,共8页
印染和染料废水属于难处理工业废水。常规的物化方法费用大 ,产生污泥多 ,使用不普遍。生物法克服了这些缺点 ,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其中关于微生物的脱色能力有不少研究报告。利用微生物进行染料脱色和降解被认为是去除这些污染物的... 印染和染料废水属于难处理工业废水。常规的物化方法费用大 ,产生污泥多 ,使用不普遍。生物法克服了这些缺点 ,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其中关于微生物的脱色能力有不少研究报告。利用微生物进行染料脱色和降解被认为是去除这些污染物的经济有效的方法。真菌 ,细菌和藻类均可以降解部分染料 ,特别是白腐真菌P .chrysosporium的脱色能力有了大量的研究结果。本文综合了最近几年真菌 ,细菌和藻类在染料废水脱色降解中作用的研究成果 ,并据此初步分析了染料降解机理和部分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 脱色 生物降解 染料 废水处理
下载PDF
类胡萝卜素合成的相关基因及其基因工程 被引量:72
18
作者 陶俊 张上隆 +2 位作者 徐昌杰 安新民 张良诚 《生物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76-281,共6页
类胡萝卜素具有多种生物功能 ,尤其在保护人类健康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如它们是合成维生素A的前体 ,能够增强人体免疫力和具有防癌抗癌的功效。人体自身不能合成类胡萝卜素 ,必须通过外界摄入 ;但类胡萝卜素在许多植物中含量较低 ,并... 类胡萝卜素具有多种生物功能 ,尤其在保护人类健康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如它们是合成维生素A的前体 ,能够增强人体免疫力和具有防癌抗癌的功效。人体自身不能合成类胡萝卜素 ,必须通过外界摄入 ;但类胡萝卜素在许多植物中含量较低 ,并且很难用化学方法合成。随着类胡萝卜素生物合成途径的阐明及其相关基因的克隆 ,运用基因工程手段调控类胡萝卜素的生物合成已成为可能。本文综述了微生物和高等植物类胡萝卜素生物合成途径中相关基因的克隆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胡萝卜素 合成 相关基因 基因工程
下载PDF
微生物絮凝剂的研究与应用进展 被引量:60
19
作者 张彤 朱怀兰 林哲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CAS CSCD 1996年第1期95-105,共11页
微生物絮凝剂是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一种天然高分子絮凝剂,因而引起科学界的高度重视.自70年代以来,美国和日本等十多个国家已对其进行了详细的研究.本文综述了微生物絮凝剂的研究与应用进展,包括合成絮凝剂的微生物种类、微生物... 微生物絮凝剂是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一种天然高分子絮凝剂,因而引起科学界的高度重视.自70年代以来,美国和日本等十多个国家已对其进行了详细的研究.本文综述了微生物絮凝剂的研究与应用进展,包括合成絮凝剂的微生物种类、微生物絮凝剂的化学本质、遗传基础和微观结构、微生物絮凝剂的絮凝机理和絮凝能力及其影响因素,微生物絮凝剂的合成条件和提取方法等方面.文中还给出了微生物絮凝剂在污染治理等领域实际应用的若干事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絮凝剂 工业废水 水处理 絮凝剂 污染治理
下载PDF
2013年中国大陆食源性疾病暴发监测资料分析 被引量:104
20
作者 李薇薇 王三桃 +6 位作者 梁进军 刘长青 熊鹰 李宁 徐娇 刘秀梅 郭云昌 《中国食品卫生杂志》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93-298,共6页
目的分析2013年中国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对我国食源性疾病暴发监测系统收集的2013年食源性疾病暴发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3年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共上报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1 001起,累计发... 目的分析2013年中国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对我国食源性疾病暴发监测系统收集的2013年食源性疾病暴发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3年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共上报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1 001起,累计发病14 413人,死亡90人,微生物性因素引起事件起数和发病人数最多,分别占32.0%(320/1 001)和49.7%(7 162/14 413),毒蘑菇引起的死亡人数最多,占52.2%(47/90)。结论微生物性食源性疾病仍是引发我国食品安全问题的重要原因,副溶血性弧菌和沙门菌是最常见的食源性致病菌。毒蘑菇中毒不容忽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源性疾病 暴发 监测 致病因子 微生物 死因 中国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