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型高阻炭刷的制备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卢学峰 夏金童 +1 位作者 张文皓 涂川俊 《湘潭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31-135,共5页
通过选择原料进行配方配料、混捏、轧片、磨粉、压型和固化等主要工艺手段,研制出了性能优良的新型高阻炭刷样品,探讨了各种原料的配方配料以及不同成型压力对炭刷样品的体积密度、电阻率、抗折强度及肖氏硬度等各项性能的影响,发现采... 通过选择原料进行配方配料、混捏、轧片、磨粉、压型和固化等主要工艺手段,研制出了性能优良的新型高阻炭刷样品,探讨了各种原料的配方配料以及不同成型压力对炭刷样品的体积密度、电阻率、抗折强度及肖氏硬度等各项性能的影响,发现采用鳞片石墨、二硫化钼和改性酚醛树脂为主要原料,成型压力为100MPa时制得的炭刷,其电阻率约为700μΩ·m,经实际装机运行,其火花小于1.5级,磨损小,寿命可达200h以上,解决了国产炭刷在交流串激式高速微特电机上运行时常常产生的火花大,磨损快的问题.另外还运用SEM技术对样品形貌进行了分析,阐述了炭刷微观组织结构和炭刷性能之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阻炭刷 微特电机 成型压力 电阻率
下载PDF
微马达捕获降解微塑料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戴运鹏 夏文杰 +2 位作者 于家明 王兢 王莹 《塑料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56-160,共5页
对微马达捕获降解微塑料等相关领域进行了简单阐述,详细介绍了近几年发展迅速的微马达降解微塑料技术,重点围绕微马达的驱动方式和其在降解微塑料领域的应用进行阐述。微马达由于在水环境中的自主驱动性能被广泛应用于环境修复领域,简... 对微马达捕获降解微塑料等相关领域进行了简单阐述,详细介绍了近几年发展迅速的微马达降解微塑料技术,重点围绕微马达的驱动方式和其在降解微塑料领域的应用进行阐述。微马达由于在水环境中的自主驱动性能被广泛应用于环境修复领域,简单总结了近几年微马达驱动方式及捕获降解微塑料方式的研究进展,着重展示了国内外研究中微马达在捕获降解微塑料方面的实际应用,讨论不同微马达对微塑料去除效果的差异。归纳总结微马达降解微塑料研究进展,不仅为环境保护提供科学指导,也进一步促进微马达在环境污染等方面的应用。最后,分析了微马达捕获降解微塑料所要面临的挑战和今后发展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马达 微塑料 环境修复
原文传递
钕铁硼永磁材料在微特电机中的应用 被引量:2
3
作者 杨大伟 《金属功能材料》 CAS 1997年第3期106-111,共6页
介绍钛铁硼永磁材料的性能特点及其在微特电机中的应用研究,简要阐述了汝铁硼永磁材料在微特电机中的应用概况,指出钛铁硼永磁在微特电机中的应用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 钕铁硼 性能 微特电机 应用 永磁材料
下载PDF
Ni-Mn双金属氧化物微马达用于高效染料吸附 被引量:3
4
作者 黄婧 陈慧君 冯晓苗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411-1420,共10页
通过水热结合高温退火的方法制备了一种Ni-Mn双金属氧化物微马达,所得Ni-Mn双金属氧化物具有针刺状空心结构,可作为马达材料。该Ni-Mn双金属氧化物微马达在燃料(H_(2)O_(2))质量分数仅为1%时显示出很强的驱动能力,运动速度为83.75μm... 通过水热结合高温退火的方法制备了一种Ni-Mn双金属氧化物微马达,所得Ni-Mn双金属氧化物具有针刺状空心结构,可作为马达材料。该Ni-Mn双金属氧化物微马达在燃料(H_(2)O_(2))质量分数仅为1%时显示出很强的驱动能力,运动速度为83.75μm·s^(-1),寿命高于90 min。即使在H_(2)O_(2)质量分数低至0.4%时,该马达仍具有优异的自主运动。由于镍氧化物的存在,该马达可通过磁场控制实现定向运动。得益于优异的催化性能和磁性,该Ni_(6)MnO_(8)马达可在160 s内有效去除亚甲基蓝,且没有二次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Mn双金属氧化物 亚甲基蓝 吸附 微马达 环境修复
下载PDF
Biomembrane-inspired design of medical micro/nanorobots:From cytomembrane stealth cloaks to cellularized Trojan horses 被引量:1
5
作者 Jinhua Li Huaijuan Zhou +4 位作者 Chun Liu Shuailong Zhang Ran Du Yulin Deng Xuenong Zou 《Aggregate》 2023年第5期63-95,共33页
Micro/nanorobots are promising for a wide range of biomedical applications(such as targeted tumor,thrombus,and infection therapies in hard-to-reach body sites)because of their tiny size and high maneuverability throug... Micro/nanorobots are promising for a wide range of biomedical applications(such as targeted tumor,thrombus,and infection therapies in hard-to-reach body sites)because of their tiny size and high maneuverability through the actuation of external fields(e.g.,magnetic field,light,ultrasound,electric field,and/or heat).However,fully synthetic micro/nanorobots as foreign objects are susceptible to phagocytosis and clearance by diverse phagocytes.To address this issue,researchers have attempted to develop various cytomembrane-camouflaged micro/nanorobots by two means:(1)direct coating of micro/nanorobots with cytomembranes derived from living cells and(2)the swallowing of micro/nanorobots by living immunocytes via phagocytosis.The camouflaging with cytomembranes or living immunocytes not only protects micro/nanorobots from phagocytosis,but also endows them with new characteristics or functionalities,such as prolonging propulsion in biofluids,targeting diseased areas,or neutralizing bacterial toxins.In this review,we comprehensively summarize the recent advances and developments of cytomembrane-camouflaged medical micro/nanorobots.We first discuss how cytomembrane coating nanotechnology has been employed to engineer synthetic nanomaterials,and then we review in detail how cytomembrane camouflage tactic can be exploited to functionalize micro/nanorobots.We aim to bridge the gap between cytomembrane-cloaked micro/nanorobots and nanomaterials and to provide design guidance for developing cytomembrane-camouflaged micro/nanorobo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MOUFLAGE cell membranes immune cells medical micromotors targeted drug delivery
原文传递
Recent advances in self-propelled particles 被引量:1
6
作者 Qi Pan Yan He 《Science China Chemistry》 SCIE EI CAS CSCD 2017年第10期1293-1304,共12页
"Active" components can be introduced into a passive system to completely change its physical behavior from its typical behavior at thermodynamic equilibrium. To reveal the interaction mechanisms between ind... "Active" components can be introduced into a passive system to completely change its physical behavior from its typical behavior at thermodynamic equilibrium. To reveal the interaction mechanisms between individuals, researchers have designed unique self-propelled particles to mimic the collective behavior of biological systems. This review focuses on recent theoretical and experimental advances in the study of self-propelled particle systems and their individual and collective behaviors. The potential applications of active particles in chemical, bi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sensing and single particle imaging are discuss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lf-propelled particles micromotors collective behavior single particle tracking
原文传递
《微特电机及系统》教材的编写思路与特点 被引量:1
7
作者 程明 《电气电子教学学报》 2005年第2期73-75,79,共4页
微特电机融合了电机、计算机、电力电子、自动控制、精密机械、材料等多种高新技术,是现代武器装备自动化、工业自动化、办公自动化和家庭生活自动化等不可缺少的重要技术。为适应我国教育体制改革对教材所提出的新要求,充分反映微特电... 微特电机融合了电机、计算机、电力电子、自动控制、精密机械、材料等多种高新技术,是现代武器装备自动化、工业自动化、办公自动化和家庭生活自动化等不可缺少的重要技术。为适应我国教育体制改革对教材所提出的新要求,充分反映微特电机技术发展的最新成果,我们编写出版了普通高等教育“十五”规划教材《微特电机及系统》一书。本文阐述了该教材的编写目的和编写思路,介绍了教材的主要内容和特点,供使用本教材的教师、学生以及广大读者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特电机及系统 微电机 控制电机 教材建设 教学改革
下载PDF
Proliferation-mediated asymmetric nanoencapsulation of singlecell and motility differentiation
8
作者 WANG ShengLiang XU ZhiJun +5 位作者 CHEN HaiXu WANG XiaoLiang LIN Song WANG Lei LIU XiaoMan HUANG Xin 《Science China(Technological Sciences)》 SCIE EI CAS CSCD 2023年第7期2134-2146,共13页
The biointerface engineering of living cells by creating an abiotic shell has important implications for endowing cells with exogenous properties with improved cellular behavior,which then boosts the development of th... The biointerface engineering of living cells by creating an abiotic shell has important implications for endowing cells with exogenous properties with improved cellular behavior,which then boost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emerging field of living cell hybrid materials.Herein,we develop a way to perform active nanoencapsulation of single cell,which then endows the encapsulated cells with motion ability that they do not inherently possess.The emerging mo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encapsulated cells could be self-regulated in terms of both the motion velocity and orbits by different proliferation modes.Accordingly,by taking advantage of the emergence of differentiated moving abilities,we achieve the self-sorting between mother cells and daughter cells in a proliferated 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cell community.Therefore,it is anticipated that our highlighted study could not only serve as a new technique in the field of single-cell biology analysis and sorting such as in studying the aging process in Saccharomyces cerevisiae,but also open up opportunities to manipulate cell functionality by creating biohybrid materials to fill the gap between biological systems and engineering abiotic materia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ointerface engineering micromotors SELF-PROPULSION SELF-SORTING UREASE
原文传递
钕铁硼永磁直流微控电机
9
作者 朱耀忠 《航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155-160,共6页
阐述Nd一Fe一B永磁直流伺服电机和驱动微电机的设计原则及样机的试验结果。通过对样机的研究和同现有产品的比较,提高了效率,减轻了重量,并使质量/功率比增大。由于电机的温升较低,Nd一Fe一B永磁材料的温度系数大、允许... 阐述Nd一Fe一B永磁直流伺服电机和驱动微电机的设计原则及样机的试验结果。通过对样机的研究和同现有产品的比较,提高了效率,减轻了重量,并使质量/功率比增大。由于电机的温升较低,Nd一Fe一B永磁材料的温度系数大、允许工作温度低的缺点对上述两种电机的性能不会产生重大影响,高性能电机是能够获得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合金 微电机 永磁铁
下载PDF
微马达——用于清洁污染水体
10
作者 李勤玉 秦玉娇 刘志昂 《广东化工》 CAS 2018年第21期54-55,共2页
微马达是设计用于自我推进的机器,在推进自身的过程中——执行一些特殊的任务,比如清洁被污染的水。相比于常规的静态去污方法,微马达凭借其移动和自混合的能力,增强了它们的活性部位和目标污染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从而提高了它们的结合... 微马达是设计用于自我推进的机器,在推进自身的过程中——执行一些特殊的任务,比如清洁被污染的水。相比于常规的静态去污方法,微马达凭借其移动和自混合的能力,增强了它们的活性部位和目标污染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从而提高了它们的结合速度和效率,使得治理时间和成本得以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马达 环境应用 去除机理
下载PDF
磁微执行器的原理及应用 被引量:10
11
作者 朱珂 黄庆安 姚建南 《测控技术》 CSCD 2000年第3期1-5,共5页
首先介绍了磁微执行器的驱动原理及其在发展中遇到的问题 ;然后具体分析了几种代表性的磁微执行器 ;最后介绍了它们的几个典型应用。
关键词 磁微执行器 磁芯 细圈 悬臂梁 磁马达 磁驱动
下载PDF
自驱动微纳米马达 被引量:2
12
作者 官建国 《光学与光电技术》 2020年第2期7-11,共5页
自驱动微纳米马达能够自主运动,在药物运输、生物传感、细胞分离、微手术和环境治理等方面有着重要的变革性应用前景。在简要介绍自驱动微纳米马达的基本概念、驱动机理、构建策略和研究现状的基础上,重点介绍首次提出的生物相容性镁基... 自驱动微纳米马达能够自主运动,在药物运输、生物传感、细胞分离、微手术和环境治理等方面有着重要的变革性应用前景。在简要介绍自驱动微纳米马达的基本概念、驱动机理、构建策略和研究现状的基础上,重点介绍首次提出的生物相容性镁基微马达和在生物和环境介质中具有本征趋化运动行为的功能化精子微马达。然后,演示了包括双面神粒子、单层管状和各向同性粒子等各种结构的光控微纳米马达及其独特的运动控制性能,表明它们具备作为灵活的平台,以高度复杂的方式操纵和组装微型/纳米货物。最后,展望了应用于生物体中的微纳米马达应该具有强大的推力、特异性感知能力、外部跟踪能力和在血管等生理环境中的自我定位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纳米马达 生物相容性 镁基微马达 功能化精子微马达 光控微马达
原文传递
刷体温度对高速微电机电刷磨损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3
作者 胡忠良 夏金童 +1 位作者 陈振华 丁国芸 《炭素》 2007年第2期31-34,42,共5页
采用自制焙烧型电刷和进口高阻电刷在交流串激式高速微电机进行电刷磨损性能测试,并对电刷刷体温度进行了测量,考察了电刷刷体温度与电刷磨损速率的关系,运用相关理论对刷体温度、对电刷磨损性能的影响进行了详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电... 采用自制焙烧型电刷和进口高阻电刷在交流串激式高速微电机进行电刷磨损性能测试,并对电刷刷体温度进行了测量,考察了电刷刷体温度与电刷磨损速率的关系,运用相关理论对刷体温度、对电刷磨损性能的影响进行了详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电刷刷体温度的高低对电刷的磨损性能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刷体温度越高,电刷磨损越快。刷体温度可以作为考察高速微电机电刷磨损性能重要的指标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微电机 高阻电刷 磨损性能 刷体温度
下载PDF
微型压电超声马达定子表面振动特性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健 沈德新 +1 位作者 卢建国 王渭源 《压电与声光》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64-67,58,共5页
微型压电超声马达定子表面的振动幅度是难以检测的动态微小量。定子振动状态将直接关系到压电马达的实现与否。首次分析了采用均分电极结构的微型压电超声行波马达的定子表面的振动振幅。通过对影响定子振幅相关因素的分析,表明要获得... 微型压电超声马达定子表面的振动幅度是难以检测的动态微小量。定子振动状态将直接关系到压电马达的实现与否。首次分析了采用均分电极结构的微型压电超声行波马达的定子表面的振动振幅。通过对影响定子振幅相关因素的分析,表明要获得最佳的表面振动效果,压电薄膜与弹性体的厚度必须相匹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型 压电超声马达 定子 振动振幅 匹配
下载PDF
微马达和微生物前沿交叉领域研究进展
15
作者 王建敏 林岚 孔亮盛 《科技导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89-95,共7页
微马达是一种可将不同形式的能量转化为动能进而实现自主运动的微型工具。近年来,该研究逐渐拓宽至微马达与微生物交叉领域。总结了微生物马达的制备、微马达在微生物的检测及体内应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微生物的识别机制及生物相容性... 微马达是一种可将不同形式的能量转化为动能进而实现自主运动的微型工具。近年来,该研究逐渐拓宽至微马达与微生物交叉领域。总结了微生物马达的制备、微马达在微生物的检测及体内应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微生物的识别机制及生物相容性与微马达的自主运动能力互为补充,因此微生物马达的出现既为微马达的在体应用提供了新思路,也为微生物的检验提供了新方法。目前,受制于制备方法相对落后、运动并非完全可控、体内降解困难等限制因素,相较于其他类型的微马达,微生物马达的研究仍处于相对原始的阶段。提出了对马达新材料的研发和驱动方法的优化将会有效解决问题并赋予微生物马达更加广泛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马达 微生物检测 杀菌
原文传递
温度敏感型复合结构Janus粒子的制备及自驱动微马达的构建
16
作者 刘巍 李可 +2 位作者 陈一兮 黄小雨 魏俊富 《天津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41-47,共7页
为了构建自驱动运动的自驱动微马达,采用真空溅镀技术与化学聚合相结合的方法制备了一种具有温度敏感性质的Janus粒子P(MAA-co-DVB)@Pt@PNIPAM,并利用此粒子中不对称分布的Pt催化H_2O_2快速分解的特性,与H_2O_2溶液共同构建了自驱动微马... 为了构建自驱动运动的自驱动微马达,采用真空溅镀技术与化学聚合相结合的方法制备了一种具有温度敏感性质的Janus粒子P(MAA-co-DVB)@Pt@PNIPAM,并利用此粒子中不对称分布的Pt催化H_2O_2快速分解的特性,与H_2O_2溶液共同构建了自驱动微马达,以实现纳米粒子在液体中的自驱动运动.其中,具有催化活性的金属Pt被温度敏感的PNIPAM外壳所包裹,使自驱动微马达的运动受到温度变化的影响.此外,利用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镜(SEM)和透射电镜(TEM)对产物的形貌和化学成分进行了表征.还通过带有热台的光学显微镜对自驱动马达的运动进行了实时观测.结果发现:在10%的H_2O_2溶液中,25℃下粒子的运动速率明显高于40℃下的运动速率,证实了粒子在双氧水中的自驱动运动及温度变化对运动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Janus粒子 自驱动微马达 蒸馏沉淀聚合 温度敏感
下载PDF
PPy—COOH/PPy/Ni/Pt多层管状微米马达的制备及其运动性能
17
作者 姜玉周 苏京北 +2 位作者 查奉君 罗明 官建国 《中国粉体技术》 CAS CSCD 2018年第2期1-6,共6页
利用模板辅助的电化学沉积法成功制备出PPy—COOH/PPy/Ni/Pt多层管状微米马达。实验优化了聚吡咯层的电化学沉积条件:最优电荷沉积量和最优电镀液单体浓度分别为0.5 C和74 mmol·L-1。采用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能谱仪(EDS)、... 利用模板辅助的电化学沉积法成功制备出PPy—COOH/PPy/Ni/Pt多层管状微米马达。实验优化了聚吡咯层的电化学沉积条件:最优电荷沉积量和最优电镀液单体浓度分别为0.5 C和74 mmol·L-1。采用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能谱仪(EDS)、3,3′,5,5′-四甲基联苯胺-辣根过氧化物酶(TMBHRP)显色法和光学显微镜对所得管状微米马达的形貌、成分以及运动性能进行表征。SEM图像显示,马达呈中空单锥型,且外表面光滑、内表面粗糙;EDS能谱分析结果表明,C、N、Ni和Pt元素分布于马达中;TMB-HRP显色反应表明,所得管状微米马达外表面含有羧基;运动性能分析表明,燃料浓度的提高可以有效提高管状微米马达的运动速率,当燃料体积分数为4%时,其运动速率可达485μm·s-1。此外,马达的运动方向可以通过外部的磁场进行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状微米马达 自主运动 电化学沉积
下载PDF
扁平驻极体微电机的静电场分析
18
作者 杨朝辉 卢健康 史仪凯 《传感器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81-82,85,共3页
为了对驻极体微电机的转子进行静电场的受力分析,利用ANSYS软件及它的编程语言APDL实现了静电场的有限元分析。作为实例,选择一种尺寸的扁平驻极体微电机,分析电机转子在静电场中受到的旋转驱动力,其结果同理论值基本一致。
关键词 微电机 电机转子 静电场 驻极体 ANSYS软件 编程语言 实例 旋转 受力分析 尺寸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