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头戴式虚拟现实设备的热舒适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王子豪 何人可 +2 位作者 刘磊 卢钰洁 刘春海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49-254,共6页
目的了解头戴式虚拟现实设备的热特性,以及用户的主观热舒适感受。方法让被试者使用头戴设备45min,过程中采用温度记录器记录数据,最后用主观量表获取热舒适评分。获得的数据用SPSS进行方差分析,并结合设备的物理属性进一步进行主观热... 目的了解头戴式虚拟现实设备的热特性,以及用户的主观热舒适感受。方法让被试者使用头戴设备45min,过程中采用温度记录器记录数据,最后用主观量表获取热舒适评分。获得的数据用SPSS进行方差分析,并结合设备的物理属性进一步进行主观热舒适影响因素分析。结果三款头戴设备的平均微环境温度在使用时间内共上升了8.11℃,主观热不适程度随使用时间的增加而增强。数据统计结果表明,三款设备间的微环境温度和主观热舒适数据差异显著(p<0.05)。结论头戴式虚拟现实设备在使用时间内的微环境温度变化会对用户造成"轻微不适"的热感受,在提升产品热舒适方面可以从显示器的发热性和目镜的散热性入手。用户更青睐透气性强、且对面部相对不造成压力的S款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现实 头戴设备 VR眼镜 微环境温度 主观热舒适
下载PDF
冬季温控床垫对人体热舒适的影响机理 被引量:10
2
作者 李霞霞 申黎明 高婧淑 《林业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75-182,共8页
为研究温控床垫的不同温控条件对人体冬季热舒适和睡眠质量的影响,以及获得适宜的被褥微环境温度,研制了基于水管和水垫调温的温控床垫,调控的温度分别为29和32℃。通过睡眠实验,测试并记录睡眠过程中人 床界面温度、被褥微环境温度与... 为研究温控床垫的不同温控条件对人体冬季热舒适和睡眠质量的影响,以及获得适宜的被褥微环境温度,研制了基于水管和水垫调温的温控床垫,调控的温度分别为29和32℃。通过睡眠实验,测试并记录睡眠过程中人 床界面温度、被褥微环境温度与睡眠各个阶段时间,以及睡前和醒后的主观热反应调查。结果表明,在受试者睡眠期间,受温控条件水垫29℃影响的人 床界面与被褥微环境的温度值最低,热感觉处于稍凉水平,导致睡眠效率较低。水管29℃热感觉处于适中水平,水垫32℃与水管32℃处于稍暖水平,二者之间受试者热感觉差异不显著,而与水垫29℃差异显著。同时,适中或偏暖被褥微环境在人体热舒适和热可接受度方面表现最佳,也实现了较高的睡眠效率。基于睡眠效率、被褥微环境的温度及整体热感觉,得出适宜的被褥微环境温度范围为31.45~32.50℃,受试者的满意率可达85%以上。此外,睡眠时被褥微环境的整体热感觉与各睡眠参数之间显著相关,稍暖或稍凉的热感觉会显著影响人的睡眠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控床垫 床界面温度 被褥微环境温度 热舒适 睡眠质量
下载PDF
夏季温控床垫与被褥微环境匹配舒适域 被引量:5
3
作者 李霞霞 申黎明 晁垚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19年第2期355-361,共7页
研究了夏季室温26和28℃温控床垫在20、23、26及29℃4个调节水平时,人与床垫接触界面温度、被褥微环境温度和主观热反应方面的差异性,以及获得温控床垫适宜的温控范围。结果表明,温控床垫部分调节水平之间存在显著差异,两种室温时,温控2... 研究了夏季室温26和28℃温控床垫在20、23、26及29℃4个调节水平时,人与床垫接触界面温度、被褥微环境温度和主观热反应方面的差异性,以及获得温控床垫适宜的温控范围。结果表明,温控床垫部分调节水平之间存在显著差异,两种室温时,温控29℃分别与23和20℃存在显著差异。室温26℃温控23和26℃时,被覆躯体处于舒适水平,室温28℃温控20℃时,被覆盖躯体处于中性水平。室温26和28℃,接触界面舒适的温度分别为31.9~32.5℃和32.3~32.8℃;被褥微环境舒适的温度分别为31.45~32.00℃和31.8~32.35℃;床垫适宜的温控范围分别为21.6~24.6℃和18.3~2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控床垫 接触界面温度 被褥微环境温度 热感觉 舒适域
下载PDF
模拟及分析街头绿地植物群落对夏季小气候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李彬 彭历 《山西建筑》 2016年第31期204-206,共3页
选取北京城市绿地中具有代表性的几处植物空间结构,利用仪器测量与ENVI-met软件,对植物空间结构温湿度在不同时间段的阶梯变化进行了实测与模拟,探索了乔草结构、裸露草地、灌草结构与乔灌草结构四种植物空间结构与空气温度、相对湿度... 选取北京城市绿地中具有代表性的几处植物空间结构,利用仪器测量与ENVI-met软件,对植物空间结构温湿度在不同时间段的阶梯变化进行了实测与模拟,探索了乔草结构、裸露草地、灌草结构与乔灌草结构四种植物空间结构与空气温度、相对湿度等影响要素的关系,指出植物空间结构对缓解城市高温机制有着不同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NVI-met 植物群落 小气候温湿度 街头绿地
下载PDF
华北树木群落夏季微气候特征及其对人体舒适度的影响 被引量:61
5
作者 晏海 王雪 董丽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7-63,共7页
选择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8个植物群落为研究对象,对其夏季日间微气候效应进行了定量化研究,并采用不舒适指数作为评价指标,比较了不同植物群落对人体舒适度影响的差异,最后分析了群落冠层特征对微气候和不舒适指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在... 选择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8个植物群落为研究对象,对其夏季日间微气候效应进行了定量化研究,并采用不舒适指数作为评价指标,比较了不同植物群落对人体舒适度影响的差异,最后分析了群落冠层特征对微气候和不舒适指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夏季高温天气里,植物群落可显著降低空气温度和光照强度,提高相对湿度;与对照点相比,植物群落内的日均降温强度为1.6~2.5℃,增湿强度为2.9%~5.2%,遮光率为61.0%~96.9%;与对照点相比,植物群落都能降低一定的不舒适指数,降低不舒适指数率为2.5%~4.3%,不同植物群落间降低不舒适指数率的差异达到了显著水平,表明不同树种的微气候效应具有差异。最后通过对微气候因子、不舒适指数及群落冠层特征的相关性分析,显示它们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即说明树木的冠层特征(叶面积指数和冠层盖度)对群落的微气候因子和不舒适指数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群落 微气候 空气温度 不舒适指数 冠层特征
下载PDF
灌溉对孕穗期冬小麦农田温度的影响 被引量:7
6
作者 余卫东 成林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701-1706,共6页
灌溉是抵御和减轻冬小麦晚霜冻危害的有效措施之一。针对黄淮地区2010年4月的一次强降温过程,通过郑州农业气象观测站的灌溉防霜试验,对比分析了冬小麦孕穗期田间空气温度和土壤温度特征。结果表明:在外界环境温度下降时,灌溉可以提高... 灌溉是抵御和减轻冬小麦晚霜冻危害的有效措施之一。针对黄淮地区2010年4月的一次强降温过程,通过郑州农业气象观测站的灌溉防霜试验,对比分析了冬小麦孕穗期田间空气温度和土壤温度特征。结果表明:在外界环境温度下降时,灌溉可以提高田间最低气温0.1~0.6℃,增温效应主要集中在地上5cm处,灌溉可减少气温≤0℃的持续时间1~2h;对土壤温度的影响随着深度而存在差异,0cm土壤温度以增加为主,5~20cm土壤以降温效应为主;灌溉减小了气温和0~5cm土壤温度的变异系数和平均相对变率,而增大了10~20cm土壤温度的变异系数和相对变率;灌溉引起的温度差异只在15和20cm土壤处比较显著,其余各层温度差异并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田小气候 温度分布 灌溉 晚霜冻
原文传递
深圳冬季小气候区温湿及舒适度特征
7
作者 冯静 李兴荣 杨琳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1年第3期567-573,共7页
应用各小气候区有代表性的自动站观测资料,对气温、相对湿度、不适指数等进行统计分析,研究对比深圳城市、海洋、丘陵、山地4个小气候区特征,对深圳地区开展精细化分区天气预报有重要意义。结果表明:在冷空气过程中,各小气候区气温、相... 应用各小气候区有代表性的自动站观测资料,对气温、相对湿度、不适指数等进行统计分析,研究对比深圳城市、海洋、丘陵、山地4个小气候区特征,对深圳地区开展精细化分区天气预报有重要意义。结果表明:在冷空气过程中,各小气候区气温、相对湿度、不适指数变化规律既有相似性,又存在明显差异,尤其是海陆差异显著。海洋气温最高,且明显高于陆地;城市第二,丘陵第三,山地第四。相对湿度海洋最大,山地第二,城市和丘陵基本相当,湿度最小。各小气候区的舒适度,海洋最舒适,城市第二舒适,丘陵是第三舒适,山地最不舒适。另外,海洋各要素没有明显的日变化,过程变化也明显小于陆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气候区 气温 湿度 舒适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