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7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印染废水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30
1
作者 刘梅红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16-119,128,共5页
介绍了各种印染废水处理的方法:物理化学法、化学法及生物技术法,分析了各类技术方法的机制、处理效果及其优缺点。根据印染废水特性,采用不同处理方法的组合工艺技术,可实现对印染废水的彻底处理。以生物技术法为主体,辅以物理化学处... 介绍了各种印染废水处理的方法:物理化学法、化学法及生物技术法,分析了各类技术方法的机制、处理效果及其优缺点。根据印染废水特性,采用不同处理方法的组合工艺技术,可实现对印染废水的彻底处理。以生物技术法为主体,辅以物理化学处理的组合处理工艺已逐渐成为目前印染废水处理的主流工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染废水 物理化学法 化学法 生物法
下载PDF
微生物岩土技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24
2
作者 何稼 楚剑 +2 位作者 刘汉龙 高玉峰 李冰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643-653,共11页
岩土体中存在着大量的微生物,这些微生物的活动对岩土体的物理、力学性质有一定的影响。微生物岩土技术,是将微生物反应加以控制和利用,来解决岩土工程中的问题。在近十年里,微生物岩土技术逐渐成为岩土工程研究界的一个热门课题,并取... 岩土体中存在着大量的微生物,这些微生物的活动对岩土体的物理、力学性质有一定的影响。微生物岩土技术,是将微生物反应加以控制和利用,来解决岩土工程中的问题。在近十年里,微生物岩土技术逐渐成为岩土工程研究界的一个热门课题,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从原理和应用两个角度对这一领域的研究进行归类和分析。从微生物反应原理的角度来说,微生物岩土技术所利用的微生物过程包括微生物矿化作用,微生物产气泡过程,以及微生物膜生长过程等。从实际应用的角度来说,微生物岩土技术的应用领域包括岩土体加固、防渗,砂土液化防治,土体抗侵蚀,污染土治理等。此外,还对微生物岩土技术的实施方法特点,监测和检测技术,以及环境影响进行了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岩土技术 微生物过程 地基处理 灾害防治
下载PDF
沼气发酵过程研究进展 被引量:32
3
作者 成喜雨 庄国强 +1 位作者 苏志国 刘春朝 《过程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607-615,共9页
综述了沼气发酵菌群、工艺控制和处理系统方面的研究进展,指出对发酵机理缺乏了解是导致过程不稳和效率不高的主要原因,提出将来的研究重点应通过元基因组手段解析菌群相互作用和代谢网络,建立基于反应器操作、VFAs代谢、活性菌群变化... 综述了沼气发酵菌群、工艺控制和处理系统方面的研究进展,指出对发酵机理缺乏了解是导致过程不稳和效率不高的主要原因,提出将来的研究重点应通过元基因组手段解析菌群相互作用和代谢网络,建立基于反应器操作、VFAs代谢、活性菌群变化和功能基因表达的多尺度过程控制手段,以及发展原料预处理、科学配伍和两相联产氢气甲烷等工艺来提高系统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沼气 菌群 元基因组 过程控制 反应器
下载PDF
海底天然气渗漏系统微生物作用及冷泉碳酸盐岩的特征 被引量:35
4
作者 冯东 陈多福 +1 位作者 苏正 刘芊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26-32,共7页
海底天然气渗漏系统是全球海洋环境中广泛分布的自然现象。部分渗漏天然气通过细菌作用转变为二氧化碳,同时海水硫酸盐被还原为硫化氢, 与孔隙水中的钙和铁结合而沉淀冷泉碳酸盐岩。冷泉碳酸盐岩的常见矿物有微晶方解石、文石、白云石... 海底天然气渗漏系统是全球海洋环境中广泛分布的自然现象。部分渗漏天然气通过细菌作用转变为二氧化碳,同时海水硫酸盐被还原为硫化氢, 与孔隙水中的钙和铁结合而沉淀冷泉碳酸盐岩。冷泉碳酸盐岩的常见矿物有微晶方解石、文石、白云石和黄铁矿。冷泉碳酸盐岩常发育一些特殊的组构, 如黄铁矿环带结核、溶蚀面、平底晶洞、凝块和向下生长的叠层石组构等。碳酸盐岩特别负的δ13C值指示碳来源于生物成因的甲烷, 而18O富集可能与天然气水合物的分解有关。冷泉碳酸盐岩中黄铁矿的δ34S值低于海水的, 这指示硫来源于微生物还原的海水硫。冷泉碳酸盐岩中的生物标志化合物及其极负的δ13C值指示微生物的生命代谢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泉碳酸盐岩 天然气渗漏 天然气水合物 微生物作用
下载PDF
电镀超高浓度铬废水微生物治理工程的研究 被引量:19
5
作者 吴乾箐 宋颖 +1 位作者 李昕 李福德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165-167,共3页
本文报道用SR复合菌(SRI-SRV)治理超高浓度电镀铬废水的研究。SR菌从电镀淤泥中分离得到,能耐高浓度的铬并能高效还原Cr(Ⅵ)和吸附Cr(Ⅲ)。Cr(Ⅵ)被还原的速度很快,在混合反应充分的情况下5-20min可... 本文报道用SR复合菌(SRI-SRV)治理超高浓度电镀铬废水的研究。SR菌从电镀淤泥中分离得到,能耐高浓度的铬并能高效还原Cr(Ⅵ)和吸附Cr(Ⅲ)。Cr(Ⅵ)被还原的速度很快,在混合反应充分的情况下5-20min可完成。研究了不同菌废比条件下SR菌对铬的吸附容量和去除率的变化,吸附容量随菌量的增加而下降,但去除率逐渐升高,存在一个最佳菌废比。在处理工艺中采用二级处理,第一级菌废比为4∶1,第二级0.5-1∶1。工艺流程为:功能菌在培菌池中生长至对数生长期与废水混合反应,经微孔PE过滤器过滤,铬被除去,废水被净化,水回用至培菌池使用,部分排放;污泥中Cr(Ⅲ)回收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菌 电镀废水处理 微生物法
下载PDF
微生物地球化学及其研究进展 被引量:21
6
作者 陈骏 姚素平 +2 位作者 季峻峰 张传伦 李一良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620-632,共13页
本文阐述了微生物地球化学的发展历程及微生物地球化学近期的研究进展。微生物可以促进许多地质地球化学过程 ,微生物地球化学作用主要表现在对岩石和矿物风化、元素迁移和聚集、有机质降解以及矿床形成等方面 ;还表现在部分控制大气成... 本文阐述了微生物地球化学的发展历程及微生物地球化学近期的研究进展。微生物可以促进许多地质地球化学过程 ,微生物地球化学作用主要表现在对岩石和矿物风化、元素迁移和聚集、有机质降解以及矿床形成等方面 ;还表现在部分控制大气成分 ,参与有机物和无机物循环并影响其全球分布 ,从而对地球形成以来物质在上部岩石圈、水圈和大气圈中的分布起到了重要的控制作用。微生物地球化学的成果已经从根本上修正了地球科学的核心观点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地球化学 地球科学 岩石圈 水圈 元素迁移 矿床 大气圈 微生物 有机质降解 大气成分
下载PDF
稻田土壤关键元素的生物地球化学耦合过程及其微生物调控机制 被引量:23
7
作者 吴金水 葛体达 胡亚军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0期6626-6634,共9页
水稻土是在长期植稻下人为培育的特殊耕作土壤,是我国土壤学的特色,其研究也反映我国土壤学的国际地位。水稻土是研究土壤生物地球化学过程的理想模型。稻田土壤关键元素(碳氮磷硫铁等)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耦合机理及其驱动机制研... 水稻土是在长期植稻下人为培育的特殊耕作土壤,是我国土壤学的特色,其研究也反映我国土壤学的国际地位。水稻土是研究土壤生物地球化学过程的理想模型。稻田土壤关键元素(碳氮磷硫铁等)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耦合机理及其驱动机制研究是土壤生物学研究的核心之一。因此,以国际土壤年为契机,结合中国科学院院士工作局资助的"土壤生物学发展战略研究"项目的部分成果,以稻田关键元素(碳氮磷硫铁等)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及其耦合的微生物驱动机制为核心,重点讨论了稻田土壤基本生物化学特征、稻田土壤碳-氮、碳-氮-磷、碳-氮-铁等多元素耦合过程及其与微生物之间的反馈机制,并由此提出了稻田土壤关键元素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微生物驱动机制研究的未来重点发展方向为:1)土壤关键元素生物地球化学过程的异质性及其微生物过程的互作机制研究;2)微生物参与机制对土壤关键元素循环过程的响应、反馈机制与调控机制研究;3)土壤关键生物地球化学过程的计量学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田土壤 碳氮磷硫铁 微生物生态学 耦合过程 调控机制
下载PDF
QMEC:a tool for high-throughput quantitative assessment of microbial functional potential in C,N,P,and S biogeochemical cycling 被引量:21
8
作者 Bangxiao Zheng Yongguan Zhu +2 位作者 Jordi Sardans Josep Penuelas Jianqiang Su 《Science China(Life Sciences)》 SCIE CAS CSCD 2018年第12期1451-1462,共12页
Microorganisms are major drivers of elemental cycling in the biosphere. Determining the abundance of microbial functional traits involved in the transformation of nutrients, including carbon(C), nitrogen(N), phosphoru... Microorganisms are major drivers of elemental cycling in the biosphere. Determining the abundance of microbial functional traits involved in the transformation of nutrients, including carbon(C), nitrogen(N), phosphorus(P) and sulfur(S), is critical for assessing microbial functionality in elemental cycling. We developed a high-throughput quantitative-PCR-based chip, Quantitative microbial element cycling(QMEC), for assessing and quantifying the genetic potential of microbiota to mineralize soil organic matter and to release C, N, P and S. QMEC contains 72 primer pairs targeting 64 microbial functional genes for C, N, P, S and methane metabolism. These primer pairs were characterized by high coverage(average of 18–20 phyla covered per gene)and sufficient specificity(>70% match rate) with a relatively low detection limit(7–102 copies per run). QMEC was successfully applied to soil and sediment samples, identifying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structures, abundances and diversities of the functional genes(P<0.05). QMEC was also able to determine absolute gene abundance. QMEC enabled the simultaneous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determination of 72 genes from 72 samples in one run, which is promising for comprehensively investigating microbially mediated ecological processes and biogeochemical cycles in various environmental contexts including those of the current global chang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crobial genes FUNCTIONAL POTENTIAL HIGH-THROUGHPUT qPCR ELEMENTAL cycling BIOGEOCHEMICAL cycle ecological process
原文传递
印染废水处理技术研究综述 被引量:21
9
作者 刘豪 《环保科技》 2014年第2期44-48,共5页
印染废水是一种水质水量变化大、有机物含量高、可生化性差、COD高、色度高的难降解废水。介绍了各种印染废水处理的方法:物理化学法、化学法及生物技术法,分析了各类技术方法的机制、处理效果及其优缺点。根据印染废水的水质特点,通过... 印染废水是一种水质水量变化大、有机物含量高、可生化性差、COD高、色度高的难降解废水。介绍了各种印染废水处理的方法:物理化学法、化学法及生物技术法,分析了各类技术方法的机制、处理效果及其优缺点。根据印染废水的水质特点,通过对不同处理方法进行组合,辅以微生物高效强化技术,是今后印染废水处理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染废水 物理法 化学法 生物法 微生物高效强化技术
下载PDF
微生物酵素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1
10
作者 高庆超 常应九 +3 位作者 马蓉 邹潇潇 曹效海 王树林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90-195,共6页
微生物酵素食品因其具有丰富的营养物质、活性成分及多种功能特性,在功能性食品开发领域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受到诸多国内外科研学者的广泛关注。该文对国内外微生物酵素产品的研究进展展开综述,对微生物酵素的发酵工艺研究进行总结,阐... 微生物酵素食品因其具有丰富的营养物质、活性成分及多种功能特性,在功能性食品开发领域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受到诸多国内外科研学者的广泛关注。该文对国内外微生物酵素产品的研究进展展开综述,对微生物酵素的发酵工艺研究进行总结,阐述微生物酵素发酵过程中主要微生物及相关代谢物质变化的研究,对微生物酵素的生物活性进行归纳,同时对今后微生物酵素产品的研究方向作些许展望,期望能对今后功能性微生物酵素食品的开发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酵素 工艺 微生物 代谢物质 生物活性
下载PDF
风化过程中矿物表面微生物附着现象及意义 被引量:20
11
作者 陆现彩 屠博文 +6 位作者 朱婷婷 李娟 王朝华 周跃飞 赵兴青 陆建军 王汝成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1-28,共8页
微生物风化作用作为最为重要的表生过程之一,与多种元素的地球化学循环和局部环境污染的形成有着密切的联系。微生物在矿物表面的附着能够显著提高矿物的风化速率。本文在总结矿物表面微生物附着现象及特征的基础上,概述了微生物附着导... 微生物风化作用作为最为重要的表生过程之一,与多种元素的地球化学循环和局部环境污染的形成有着密切的联系。微生物在矿物表面的附着能够显著提高矿物的风化速率。本文在总结矿物表面微生物附着现象及特征的基础上,概述了微生物附着导致的矿物表观风化速率的上升和表面侵蚀现象,初步分析了微生物在矿物表面附着的驱动力和影响因素,强调了微生物-矿物作用界面研究的重要性,认为有必要开展分子生物学、表面矿物学和微生态学的跨学科研究,以在分子层次上揭示矿物微生物风化的微观机制,更准确地评估微生物风化的地球化学意义,有助于提高对局部环境问题的调控和修复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风化 表面附着 界面过程 环境
下载PDF
黑土稻田CH_4与N_2O排放及减排措施研究 被引量:16
12
作者 岳进 梁巍 +2 位作者 吴杰 史奕 黄国宏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11期2015-2018,共4页
通过对黑土稻田CH4和N2 O排放的观测 ,发现水稻生长季CH4和N2 O排放量低于全国其它地区稻田 .CH4和N2 O排放之间存在互为消长关系 (r =- 0 .5 13,P <0 .0 5 ) .但在同样施肥水平条件下 ,间歇灌溉与长期淹灌相比 ,CH4排放明显减少而N... 通过对黑土稻田CH4和N2 O排放的观测 ,发现水稻生长季CH4和N2 O排放量低于全国其它地区稻田 .CH4和N2 O排放之间存在互为消长关系 (r =- 0 .5 13,P <0 .0 5 ) .但在同样施肥水平条件下 ,间歇灌溉与长期淹灌相比 ,CH4排放明显减少而N2 O略有增加 ,其相对综合温室效应被大大减少且水稻产量未受影响 .为此 ,间歇灌溉可作为减少稻田温室气体排放的水分管理措施 .另外 ,通过对CH4和N2 O排放的相关微生物过程探讨 ,揭示产甲烷菌数与CH4排放间呈显著性正相关 (R2 =0 .82 ,P <0 .0 5 ) ,硝化菌数和反硝化菌数与N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土 CH4和N2O 减排措施 微生物过程
下载PDF
黄土高原土壤水分-有机碳-微生物耦合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13
作者 杨阳 刘良旭 +5 位作者 张萍萍 吴凡 周媛媛 宋怡 王云强 安韶山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714-1725,共12页
黄土高原植被恢复后土壤水分、有机碳和微生物群落发生了非同步性演变。土壤微生物是各种生命活动的载体,在土壤水-碳耦合过程中参与了一系列的氧化与还原反应,因此,土壤微生物在水-碳耦合关键过程中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三者存在着密切... 黄土高原植被恢复后土壤水分、有机碳和微生物群落发生了非同步性演变。土壤微生物是各种生命活动的载体,在土壤水-碳耦合过程中参与了一系列的氧化与还原反应,因此,土壤微生物在水-碳耦合关键过程中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三者存在着密切的耦合关系。尽管关于植被恢复后土壤水分和有机碳变化的研究已开展较多,但是由于土壤微生物活动和群落结构复杂性和易变性,这给土壤微生物介导的水-碳耦合研究带来了相当大的困难。迄今为止,黄土高原植被恢复后土壤水、碳、微生物三者之间的耦合关系缺乏总体性的融合,大多数研究只能假设各个生物化学过程是相对独立的,对土壤水、碳、微生物耦合的认知仍存在局限性。由此,首先对黄土高原植被恢复进程、土壤水分过程和有机碳变化分别进行了综述,结合已有的理论和证据进一步概括了黄土高原土壤有机碳、微生物群落对降水格局的响应。最后整合植被、土壤和微生物界面等关键生态过程,总结了黄土高原土壤水-碳-微生物耦合界面过程,采用HYDRUS-2D模型(水文过程模型)和ORCHIDEE模型(生态系统碳模型),并融入土壤微生物种群生长动态,基于稳定碳、水同位素技术和DNA探针技术,初步构建了黄土高原土壤水-碳-微生物耦合模型框架,有利于实现土壤水、碳、微生物各界面调控过程的准确模拟与精确刻画,为黄土高原植被恢复过程中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应对模式提供科学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高原 水碳耦合 微生物群落 界面过程 模型模拟
下载PDF
我国微生物肥料在果树上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14
作者 杨泽元 吕德国 《北方果树》 2014年第1期1-4,共4页
随着我国农业生产中化肥和农药的施入量加大,带来了土壤板结、环境污染和农药残留等一系列问题,对食品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造成了很大的威胁和挑战,而微生物肥料正能解决这些问题。微生物肥料不但能提高植物营养元素的供应量,还能产生... 随着我国农业生产中化肥和农药的施入量加大,带来了土壤板结、环境污染和农药残留等一系列问题,对食品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造成了很大的威胁和挑战,而微生物肥料正能解决这些问题。微生物肥料不但能提高植物营养元素的供应量,还能产生植物生长激素,促进植物对营养元素的吸收利用,减轻农作物的病虫害,提高作物产量。该文综述了我国微生物肥料的发展现状、作用机制及其在果树生产中的应用,评价了其作用效果,展望了其应用前景,为进一步开展微生物肥料的研究提供了一些思路和方向,对我国果树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肥料 进展 果树生产
下载PDF
外源无机氮素形态对土壤氨基糖动态的影响 被引量:15
15
作者 李响 何红波 +5 位作者 张威 吕慧捷 张旭东 郑立臣 田福林 李红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153-1158,共6页
微生物生长对底物的可利用性存在不同的响应,外源氮素的形态可以显著影响微生物代谢过程,而土壤氨基糖作为微生物细胞壁残留物,其形成、分解和周转特征与外源碳氮供给密切相关,对土壤氨基糖的研究与同位素标记技术相结合,可以进一步反... 微生物生长对底物的可利用性存在不同的响应,外源氮素的形态可以显著影响微生物代谢过程,而土壤氨基糖作为微生物细胞壁残留物,其形成、分解和周转特征与外源碳氮供给密切相关,对土壤氨基糖的研究与同位素标记技术相结合,可以进一步反映微生物对底物的利用特征.本文以葡萄糖及15N标记的NH4+和NO3-为底物,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机技术,通过测定氨基糖中同位素富集比例,跟踪新形成(标记)和原有(非标记)的土壤氨基糖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在培养过程中,15N标记的氨基糖含量显著增加,NH4+向氨基糖的转化显著高于NO3-,反映出微生物对NH4+的选择性利用.土壤中原有的氨基糖也发生了不同变化.其中,非标记氨基葡萄糖在NH4+为底物时,其含量有所增加,但在NO3-为底物时含量逐渐下降;非标记胞壁酸含量在2个处理中均不断下降,尤其以NO3-为底物时更为显著;非标记氨基半乳糖含量的增减幅度均小于20%.这种特异性变化表明,不同来源的微生物细胞壁残留物对土壤氮素周转和稳定的作用不同,真菌细胞壁残留物易于在土壤中积累,有利于土壤有机质的稳定,而细菌细胞壁残留物容易分解,在土壤有机质周转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机氮 同位素 氨基糖 微生物过程 土壤
原文传递
微生物发酵高温豆粕菌种筛选及发酵工艺优化 被引量:12
16
作者 朱秀清 王玲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82-88,共7页
微生物发酵高温豆粕制备大豆肽具有生产成本低、水解度高的特点。该研究以酶活力为指标,通过紫外诱变和遗传稳定性试验选育出遗传性能稳定的蛋白酶高产菌株;以水解度为监测指标,采用该菌株发酵挤压膨化的高温豆粕,优化发酵工艺条件。紫... 微生物发酵高温豆粕制备大豆肽具有生产成本低、水解度高的特点。该研究以酶活力为指标,通过紫外诱变和遗传稳定性试验选育出遗传性能稳定的蛋白酶高产菌株;以水解度为监测指标,采用该菌株发酵挤压膨化的高温豆粕,优化发酵工艺条件。紫外诱变条件为20 W紫外灯35 cm处辐照4 min;采用单因素和L9(34)正交试验设计进行培养基组成的优化:可溶性淀粉2.5%、MgSO40.04%、豆粕10%、吐温-80 0.5%;采用单因素试验方法确定的培养条件为:温度30℃、时间44 h、接种量4%、菌龄21 h、摇床速度200 r/min、装液量30 mL/250 mL、起始pH 7.5,此条件下高温豆粕的水解度可达到22.86%,比优化前提高了8.3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发酵 高温豆粕 发酵工艺 水解度
下载PDF
微生物菌剂对枸杞枝条粉发酵堆体腐熟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12
17
作者 曲继松 张丽娟 +2 位作者 朱倩楠 田永强 高丽红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332-339,共8页
为探讨外源微生物对枸杞枝条粉基质化发酵堆体腐熟进程的影响,采用随机区组设计[T1(CK),枸杞枝条粉150 kg;T2,枸杞枝条粉150 kg+尿素4.15 kg;T3,T2+粗纤维降解菌Ⅰ75 g;T4,T2+粗纤维降解菌Ⅱ75 g;T5,T2+锯末专用复合益菌75 g;T6,T2+EM菌... 为探讨外源微生物对枸杞枝条粉基质化发酵堆体腐熟进程的影响,采用随机区组设计[T1(CK),枸杞枝条粉150 kg;T2,枸杞枝条粉150 kg+尿素4.15 kg;T3,T2+粗纤维降解菌Ⅰ75 g;T4,T2+粗纤维降解菌Ⅱ75 g;T5,T2+锯末专用复合益菌75 g;T6,T2+EM菌液75 g;T7,T2+纤维素酶制剂75 g],以尿素为氮源,研究添加外源微生物对枸杞枝条粉基质化发酵过程中发酵指标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堆腐发酵至第6天时,各处理组的温度均达到最高值,其中,T3的温度达到68.2℃,T2~T7内部温度超过50℃的时间依次为6、9、9、7、8、7 d.外源微生物菌剂的施用增加了枸杞枝条粉腐熟发酵后的湿容重、干容重、总孔隙度、通气孔隙、持水孔隙.至发酵结束后,各处理组的湿容重在0.43~0.47 g/cm^3之间,T6的增幅最大.堆腐发酵过程中w(NH_4^+-N)变化呈先增后减的变化规律,发酵至第21天时,T4达784.81 mg/kg;w(NO_3^--N)呈逐渐增加的趋势,在发酵14~49 d之间的增幅最大,其中,T3的平均日增加值最大,为16.02 mg/(kg·d),而发酵70 d后各处理组w(NO_3^--N)逐渐趋于平稳.发酵前21 d w(TOC)呈近直线下降,发酵前14 d w(TN)呈直线上升;堆腐发酵至第49天时,T2~T7的GI(germination index,发芽指数)均高于50%,其中,T7为73.92%,较T1(CK)高出26.52%;发酵至第91天时,T1~T7的GI均超过85%.研究显示,枸杞枝条发酵堆体基质化过程中添加尿素+粗纤维降解菌Ⅰ(Ⅱ)、尿素+EM菌液、尿素+锯末专用复合益菌等更有助于加快基质化进程、缩短发酵时间、提高发酵效率,可为枸杞枝条基质化工厂利用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菌剂 枸杞枝条粉 基质发酵 氮素 腐熟进程
下载PDF
苎麻微生物脱胶技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18
作者 杨琦 段盛文 彭源德 《中国麻业科学》 2018年第1期36-42,共7页
脱胶是苎麻纤维加工的关键步骤,文章针对目前工业上化学脱胶方法高耗能、高污染的现状,阐述了高效节能环保的微生物脱胶技术的作用机制,并从脱胶菌株的分离选育、菌株发酵工艺优化及脱胶工艺优化3个方面分析了微生物脱胶技术的研究现状... 脱胶是苎麻纤维加工的关键步骤,文章针对目前工业上化学脱胶方法高耗能、高污染的现状,阐述了高效节能环保的微生物脱胶技术的作用机制,并从脱胶菌株的分离选育、菌株发酵工艺优化及脱胶工艺优化3个方面分析了微生物脱胶技术的研究现状。目前,微生物脱胶技术可较好地应用于苎麻脱胶,实现苎麻纤维的清洁加工,但亟需从工程菌株、发酵工艺、脱胶工艺、脱胶机理和微生物菌剂制备等方面深入开展研究工作,以推动该技术在工业化生产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苎麻 微生物脱胶 脱胶机制 选育 脱胶工艺
下载PDF
微生物絮凝剂及其应用 被引量:10
19
作者 刘自莲 施永生 +1 位作者 李鹏 刘美珍 《工业用水与废水》 CAS 2008年第2期17-20,共4页
微生物絮凝剂是一类由微生物产生的具有絮凝活性的天然高分子絮凝剂,因其无毒、可生物降解、无二次污染等独特的性质倍受人们的关注。综述了生物絮凝剂的产生菌,产生菌的筛选程序,以及生物絮凝剂的分类、絮凝机理和合成,并介绍微生物絮... 微生物絮凝剂是一类由微生物产生的具有絮凝活性的天然高分子絮凝剂,因其无毒、可生物降解、无二次污染等独特的性质倍受人们的关注。综述了生物絮凝剂的产生菌,产生菌的筛选程序,以及生物絮凝剂的分类、絮凝机理和合成,并介绍微生物絮凝剂在废水处理领域的应用现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絮凝剂 生物絮凝剂产生菌 絮凝机理 筛选程序
下载PDF
微生物菌剂对稻秆-猪粪-蘑菇渣堆肥腐熟进程及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0
20
作者 孙旭 郝玉敏 +5 位作者 苏良湖 赵志强 张龙江 戴传超 黄春艳 蔡金傍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6年第27期167-171,共5页
[目的]研究微生物菌剂对农业废弃物堆肥品质的影响。[方法]以稻秆、猪粪和蘑菇渣为主要原料进行好氧高温堆肥,通过测定堆肥过程中温度、pH、有机质、纤维素、木质素、种子发芽指数(GI)、微生物数量以及养分含量相关指标,研究了接种绿色... [目的]研究微生物菌剂对农业废弃物堆肥品质的影响。[方法]以稻秆、猪粪和蘑菇渣为主要原料进行好氧高温堆肥,通过测定堆肥过程中温度、pH、有机质、纤维素、木质素、种子发芽指数(GI)、微生物数量以及养分含量相关指标,研究了接种绿色木霉、黑曲霉、枯草芽孢杆菌(TAB处理)和拟茎点霉B3、绿色木霉、黑曲霉、枯草芽孢杆菌(PTAB处理)对稻秆-猪粪-蘑菇渣堆肥腐熟进程及产品品质的影响。[结果]自然堆肥过程中堆体最高温度为53℃,高温分解时间仅4 d,GI最高为93.00%,有机质最高降低了32.85%。TAB和PTAB处理在第2天后进入高温分解期,持续时间分别为5和7 d,最高温度分别达到59、65℃。堆肥结束时,TAB和PTAB处理的GI分别比对照处理增加了3和13个百分点,有机质含量分别降低了8.73%和23.58%。TAB和PTAB处理能显著提高堆肥产品中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提升堆肥产品品质。[结论]综合比较堆肥腐熟效果和产品品质,PTAB处理对稻秆猪粪的腐熟效果好于TAB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菌剂 堆肥进程 堆肥品质 稻秆 猪粪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