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生物采油技术 被引量:35
1
作者 赵寿增 《油气采收率技术》 CSCD 1996年第1期14-22,共9页
该文综述了微生物采油技术的优点、微生物提高原油采收率的机理、微生物采油工程的油藏筛选标准和筛选程序、菌种的选择、营养液的配制以及微生物采油技术的现场应用。并对微生物采油技术在胜利油田的应用前景提出了看法和建议。
关键词 微生物 生物聚合物 采油 微生物采油
下载PDF
低渗透油田提高采收率发展现状 被引量:31
2
作者 刘华 张宁生 +1 位作者 王志伟 张益 《钻采工艺》 CAS 2004年第4期38-40,共3页
国内低渗透油田开发过去一直以注水为主 ,目前注水开发技术投资较大且与经济效益之间的矛盾十分突出 ,而提高采收率是油田开发工作者的最终目的 ,因此 ,研究更经济有效的开采方式是进一步提高低渗透油田开发水平的新课题 ,针对低渗透油... 国内低渗透油田开发过去一直以注水为主 ,目前注水开发技术投资较大且与经济效益之间的矛盾十分突出 ,而提高采收率是油田开发工作者的最终目的 ,因此 ,研究更经济有效的开采方式是进一步提高低渗透油田开发水平的新课题 ,针对低渗透油田的特点 ,介绍了有发展潜力的注气法、微生物采油、化学驱、电动力学法、震动波法等提高低渗透油田采收率方法的原理、适用性及今后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透油田 提高采收率 油田开发 微生物采油技术 原油 震动波法
下载PDF
微生物表面活性剂在稠油乳化降粘中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8
3
作者 李牧 杨红 刘思贤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1999年第4期53-58,共6页
方法 利用不同的培养基对不同的菌种进行培养并改变温度等条件 ,对菌种进行驯化、培养 ,同时对其进行评价和对原油乳化能力进行测试。目的 获得某一菌株的代谢产品 ,分离检测和评价其表面活性剂的种类、含量和效果。结果 通过不同的... 方法 利用不同的培养基对不同的菌种进行培养并改变温度等条件 ,对菌种进行驯化、培养 ,同时对其进行评价和对原油乳化能力进行测试。目的 获得某一菌株的代谢产品 ,分离检测和评价其表面活性剂的种类、含量和效果。结果 通过不同的试验条件 ,选出了一株产表面活性剂较多的菌株 ,可以使蒸馏水的表面张力由 88 0mN/m降到 39 0mN/m。该菌能在以液蜡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中生长 ,但产生的表面活性剂很少 ,而在含糖培养基中则产生较多的表面活性剂。经分离、提纯、分析为脂肽 (或脂蛋白 ) ,其产物水解后 ,经薄层层析测出主要成分为氨基酸和脂肪酸。结论 通过实验证明 ,微生物在合适的条件下进行新陈代谢 ,可以产生大量的表面活性剂 ,对原油具有较强的乳化、分散作用 ,在微生物采油技术的应用中非常重要。同时也为微生物采油的机理研究提供了可靠的数据和相应的评价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稠油 微生物采油 表面活性剂 乳化 降粘 菌种
下载PDF
微生物提高采收率理论模型 被引量:19
4
作者 雷光伦 陈月明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47-49,共3页
从微生物生长动力学出发,得到了微生物新陈代谢表达式和生长方程;在物质平衡原理基础上建立了微生物运移、基质浓度分布和代谢产物浓度分布方程;在研究微生物与油藏流体作用基础上,得到了微生物作用引起流体性质变化的我度方程和毛... 从微生物生长动力学出发,得到了微生物新陈代谢表达式和生长方程;在物质平衡原理基础上建立了微生物运移、基质浓度分布和代谢产物浓度分布方程;在研究微生物与油藏流体作用基础上,得到了微生物作用引起流体性质变化的我度方程和毛管力方程;在考虑岩石对微生物吸附条件下,得到了油层孔隙度、渗透率、流体饱和度变化方程;以黑油模型为基础,得到了油、气、水渗流方程。该模型基本包括了微生物驱油过程中发生的生物、化学、岩石流体物性、渗流等现象,可用于微生物驱油的油藏数值模拟计算,预测微生物驱油过程中菌体的生长、运移及提高采收率程度。参7(雷光伦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采油 提高采收率 理论模型
下载PDF
微生物采油技术物理模拟研究现状 被引量:19
5
作者 李希明 栾传振 肖贤明 《石油钻采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32-36,共5页
针对国内外微生物采油技术的物理模拟研究现状,从微生物采油机理,微生物在多孔介质中的生长、代谢、运移、堵塞,微生物提高采收率等3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对于微生物采油机理,主要介绍了微生物对原油的乳化一携带、剥离油膜、... 针对国内外微生物采油技术的物理模拟研究现状,从微生物采油机理,微生物在多孔介质中的生长、代谢、运移、堵塞,微生物提高采收率等3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对于微生物采油机理,主要介绍了微生物对原油的乳化一携带、剥离油膜、生物气以及界面局部富集等。微生物在地层孔隙中的生长是油藏微生物生态系统中竞争与协同双重作用的结果,而协同作用主要表现在营养的链式利用上,微生物在多孔介质中是倾向于运移通过还是倾向于吸附堵塞主要取决于有无相对静止的生长环境,处于随水流一起运移状态的微生物不易产生吸附和堵塞;无论是内源微生物还是外源微生物都可以产生显著的驱油效果。可提高采收率6%~15%。未来微生物采油技术的研究应加强在微生物驱油机理多因素的量化表达、有益菌的识别和选择性激活以及提高物理模拟研究手段与现场试验的相似性3个方向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采油 物理模拟 驱油机理 多孔介质 提高采收率
下载PDF
微生物采油中原油组分的变化 被引量:12
6
作者 庞林绪 莫冰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50-51,共2页
在东濮凹陷胡状集油田胡19断块(油层温度为74℃,地层水矿化度为12×104mg/L)几口油井注入兼性厌氧混合菌液,进行微生物采油现场试验。油井注入混合菌液仅1个月,微生物降解作用就使地下原油组分有较明显变化。对... 在东濮凹陷胡状集油田胡19断块(油层温度为74℃,地层水矿化度为12×104mg/L)几口油井注入兼性厌氧混合菌液,进行微生物采油现场试验。油井注入混合菌液仅1个月,微生物降解作用就使地下原油组分有较明显变化。对试验井注入菌液前、后产出原油进行气相色谱分析,结果表明,原油中碳数大于15的正构烷烃相对含量不同程度减少,碳数为10~15的正构烷烃相对含量相应增加。这使试验井产出原油凝固点降低了0.5~2.0℃、粘度降低了16.0~31.2mPa·s。现场试验证实,微生物采油技术是投资少而见效快且效益高的提高采收率技术,应该在适用的油田推广。图1表1参1(郭海莉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采油 原油组分 提高采收率
下载PDF
微生物提高稠油采收率室内研究 被引量:10
7
作者 何正国 向廷生 +2 位作者 梅博文 佘跃惠 薛锋 《石油钻采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95-99,共5页
利用辽河稠油区块和江汉油田油水样中分离的4株本源微生物,对江汉王新斜3稠油样的微生物作用进行了详细测定和分析。比较微生物作用前后的原油组成,发现4种菌种均能不同程度地作用长链烷烃、芳烃,且混合菌较单一菌效果好,并同时... 利用辽河稠油区块和江汉油田油水样中分离的4株本源微生物,对江汉王新斜3稠油样的微生物作用进行了详细测定和分析。比较微生物作用前后的原油组成,发现4种菌种均能不同程度地作用长链烷烃、芳烃,且混合菌较单一菌效果好,并同时生成大量具有生物表面活性的羧酸、酯、酮和醇类物质。粘度测定结果表明,混合菌能使江汉、南阳等地原油粘度明显降低。模拟试验表明,4种微生物及混合菌种均能不同程度地提高原油采收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稠油开采 微生物采油 提高采收率 降粘
下载PDF
单家寺油田单12块内源微生物驱油试验研究 被引量:14
8
作者 王鲁玉 马振生 +3 位作者 李金发 门海英 牛淑芳 李宏忠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82-84,共3页
针对单家寺油田单12块的开发和地质现状,对单12-16井组油水样进行了内源菌群落特征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内源微生物激活试验研究,筛选出了适合单12块的ST-12系列激活剂。利用该系列激活剂进行了内源微生物物理模拟驱油试验,模拟结果... 针对单家寺油田单12块的开发和地质现状,对单12-16井组油水样进行了内源菌群落特征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内源微生物激活试验研究,筛选出了适合单12块的ST-12系列激活剂。利用该系列激活剂进行了内源微生物物理模拟驱油试验,模拟结果表明,通过激活内源微生物可在水驱基础上提高采收率7%以上,说明内源微生物在激活后具有较好的驱油能力。在现场试验区,共注入激活剂17轮,累积增产原油2700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源微生物 激活剂 采收率 水驱效率 单12块
下载PDF
微生物采油技术在低渗透油田的应用 被引量:12
9
作者 赵丽娟 《石油钻探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61-63,共3页
通过分析微生物采油机理,总结出了微生物采油技术的应用范围。针对大庆油田采油九厂所辖区块的油藏及流体的基本特征,筛选出了合适菌种,并进行了矿场的逐步优选。结合矿场试验效果,总结出了微生物采油技术的适应条件,指出室内菌种筛选... 通过分析微生物采油机理,总结出了微生物采油技术的应用范围。针对大庆油田采油九厂所辖区块的油藏及流体的基本特征,筛选出了合适菌种,并进行了矿场的逐步优选。结合矿场试验效果,总结出了微生物采油技术的适应条件,指出室内菌种筛选技术及个性化的微生物注入工艺是微生物采油成功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采油 机理 降粘 解堵 增产效果 大庆油田
下载PDF
微生物采油技术用于聚驱后油藏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0
作者 郝春雷 刘永建 王大威 《生物技术》 CAS CSCD 2007年第1期87-90,共4页
聚合物驱后仍会有大量的剩余油残留在低渗透层中,而且油层中滞留的聚合物还会给后续的驱油带来负面影响。有很多证据表明,在聚驱油藏中、聚驱油田产出液中、油田土壤中,存在能降解常用驱油聚合物,并以之为唯一营养源的细菌。这样人们就... 聚合物驱后仍会有大量的剩余油残留在低渗透层中,而且油层中滞留的聚合物还会给后续的驱油带来负面影响。有很多证据表明,在聚驱油藏中、聚驱油田产出液中、油田土壤中,存在能降解常用驱油聚合物,并以之为唯一营养源的细菌。这样人们就可以利用微生物的降解作用除去油藏中残留聚合物,再结合常规微生物采油技术进一步提高聚驱后油藏的采收率。目前已经进行的室内、现场实验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有明显局限性。不过通过进一步的理论研究,大部分问题会得到解决,所以该技术的发展前景仍然广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 滞留 降解 微生物 提高采收率
下载PDF
微生物防蜡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13
11
作者 石勇 姜兰 +1 位作者 雷琦 燕永利 《化学工业与工程技术》 CAS 2009年第1期17-20,共4页
通过分析含蜡原油组分的特点,有针对性地筛选出具有防蜡作用的细菌DM-1菌组,通过实验室性能检测,成功地将其应用于油井现场。室内试验验证,菌液含菌大于10^8个/mL。DM-1微生物防蜡剂对现场蜡块(2种原油)的乳化降解率分别为22.9... 通过分析含蜡原油组分的特点,有针对性地筛选出具有防蜡作用的细菌DM-1菌组,通过实验室性能检测,成功地将其应用于油井现场。室内试验验证,菌液含菌大于10^8个/mL。DM-1微生物防蜡剂对现场蜡块(2种原油)的乳化降解率分别为22.9%和17.4%;原油培养液表面张力降低率40%~47%,菌液pH值由7.4降至6.2~6.5,原油流动性得到了很大的改善。经现场20多口油井试验证明,应用DM-1微生物防蜡剂后,检泵周期有效延长1倍以上,单井修井成本降低1000元以上,微生物清蜡比化学剂清蜡成本低20%~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 防蜡 油井 采油
下载PDF
微生物采油在五种不同类型油藏的现场应用 被引量:9
12
作者 王作颖 张丁涌 +1 位作者 孙希庆 林娜 《西安石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0年第5期25-28,共4页
胜利油田所辖的现河庄、郝家、王岗、史南、草桥五个油田 ,地质构造复杂 ,断层发育 ,地层及原油物性差异大 ,油藏类型多样 .为了寻求一种更为有效的三次采油方法 ,胜利石油管理局现河采油厂于 1 996年与美国 NPC微生物技术公司开展合作 ... 胜利油田所辖的现河庄、郝家、王岗、史南、草桥五个油田 ,地质构造复杂 ,断层发育 ,地层及原油物性差异大 ,油藏类型多样 .为了寻求一种更为有效的三次采油方法 ,胜利石油管理局现河采油厂于 1 996年与美国 NPC微生物技术公司开展合作 ,应用微生物采油技术 ,在以上五个不同类型油藏开展微生物采油技术的先导试验 ,通过实践效果对比分析 ,获得不同类型油藏对微生物采油技术的适宜性的经验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采油 生物场 油藏类型 先导试验
下载PDF
微生物驱油技术在文明寨油田的应用 被引量:12
13
作者 张卫艳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67-69,i0007,共4页
为了进一步提高油藏采收率,针对文明寨复杂小断块油田的开发现状和地质条件,选卫7块明159井组对微生物驱油的可行性进行了研究。用中原油田高温高盐油藏筛选出的耐温耐盐菌种,开展了注入水和地层水的微生物学特征分析、试验菌液的微生... 为了进一步提高油藏采收率,针对文明寨复杂小断块油田的开发现状和地质条件,选卫7块明159井组对微生物驱油的可行性进行了研究。用中原油田高温高盐油藏筛选出的耐温耐盐菌种,开展了注入水和地层水的微生物学特征分析、试验菌液的微生物适应性评价和微生物驱物理模拟试验研究,确定了微生物菌液的注入量及浓度,制定了施工方案。微生物驱现场试验已增产原油1695t。表明微生物驱油能够起到强化采油、提高原油采收率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驱油 细菌 物理模拟实验 矿场试验 采收率
下载PDF
微生物采油增产机理及应用 被引量:7
14
作者 谈士海 《油气井测试》 2003年第1期46-48,共3页
将微生物注入油藏 ,滞流在油藏岩石孔隙中的微生物发生生化反应 ,可产生表面活性剂、溶剂、醇类、可溶气、酸和聚合物等。这些微生物的代谢产物通过降低原油表面张力和粘度 ,可提高岩石孔隙介质中原油的流速 ,增强洗油和驱油效果 ,提高... 将微生物注入油藏 ,滞流在油藏岩石孔隙中的微生物发生生化反应 ,可产生表面活性剂、溶剂、醇类、可溶气、酸和聚合物等。这些微生物的代谢产物通过降低原油表面张力和粘度 ,可提高岩石孔隙介质中原油的流速 ,增强洗油和驱油效果 ,提高原油采收率。该技术在国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采油 增产机理 应用 三次采油 采收率
下载PDF
生物表面活性剂发酵液驱油效率研究 被引量:8
15
作者 王芳 童正新 《油气采收率技术》 CSCD 1995年第3期17-20,共4页
本研究参照国外生物表面活性剂在提高原油采收率方面的研究情况,用有机玻璃模型管对生物表面活性剂发酵液进行驱油方式和驱替速度实验,研究其对驱油效率、原油采收率的影响,从而为生物表面活性剂发酵液的深入研究和矿场应用提供参考... 本研究参照国外生物表面活性剂在提高原油采收率方面的研究情况,用有机玻璃模型管对生物表面活性剂发酵液进行驱油方式和驱替速度实验,研究其对驱油效率、原油采收率的影响,从而为生物表面活性剂发酵液的深入研究和矿场应用提供参考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 表面活性剂 驱油剂 发酵液 细菌采油
下载PDF
本源微生物驱提高采收率技术在大港油田的应用 被引量:6
16
作者 赵冬云 戴映湘 +2 位作者 魏玉红 靳金荣 高欣 《石油钻探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57-58,共2页
分析了本源微生物驱油技术提高原油采收率的机理、特点、油藏适用条件。从区块选择、方案设计、现 场实施、效果评价等方面详细介绍了大港油田孔店二断块及港西三区一断块本源微生物驱先导性矿场试验的情况。孔 店二断块共进行了15次施... 分析了本源微生物驱油技术提高原油采收率的机理、特点、油藏适用条件。从区块选择、方案设计、现 场实施、效果评价等方面详细介绍了大港油田孔店二断块及港西三区一断块本源微生物驱先导性矿场试验的情况。孔 店二断块共进行了15次施工,22口受益油井中有9口井见效明显,含水平均下降2%~5%,累计增油11192t。港西 油田三区一断块共实施2口井,受益油井5口,有效率100%。矿场试验表明,采用本源微生物驱油技术,能激活油 层中处于休眠状态的好氧和厌氧微生物,这些微生物的代谢产物增加了原油的流动性,使油井原油产量增加,含水下 降,从而达到了提高采收率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采油 提高采收率 矿场试验 大港油田
下载PDF
新疆油田微生物开采稠油技术研究及矿场试验 被引量:7
17
作者 代学成 李东文 +2 位作者 王东 赵文强 陈丽华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03年第B09期114-115,119,共3页
通过室内筛选复壮,选育出对克拉玛依稠油具有显著降粘作用的微生物菌种。室内降粘实验结果表明,菌种对稠油的降粘率可达70%,同时菌种可以改善稠油的流体性质。原油族组分分析结果表明,菌种能够降解稠油中的非烃和长链饱和烃。首次在克... 通过室内筛选复壮,选育出对克拉玛依稠油具有显著降粘作用的微生物菌种。室内降粘实验结果表明,菌种对稠油的降粘率可达70%,同时菌种可以改善稠油的流体性质。原油族组分分析结果表明,菌种能够降解稠油中的非烃和长链饱和烃。首次在克拉玛依油田进行了6口井的微生物吞吐开采稠油矿场试验,累计增油865 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 稠油开采 技术研究 矿场试验 采收率 采油技术 克拉玛依油田
下载PDF
中原油田微生物采油室内试验及现场应用 被引量:4
18
作者 王元胜 张还恩 《断块油气田》 CAS 1998年第3期47-49,70,共4页
利用中原油田原油,在室内模拟井下条件经微生物试验处理后,原油重质组分明显减少,轻质组分明显增加。对微生物耐温性试验表明,其温度在60~70℃时菌种最活跃,温度在85~95℃时,微生物仍可生存繁殖,并保持良好的运动性;菌液的耐... 利用中原油田原油,在室内模拟井下条件经微生物试验处理后,原油重质组分明显减少,轻质组分明显增加。对微生物耐温性试验表明,其温度在60~70℃时菌种最活跃,温度在85~95℃时,微生物仍可生存繁殖,并保持良好的运动性;菌液的耐盐性最高极限为17×104mg/L;菌液过滤能力在孔径0.45μm时出现堵塞,孔径1.2μm时可以通过。油田在14口井上进行了63井次的微生物单井吞吐实验,有12口井不同程度地见到了增产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采油 提高采收率 中原油田 油田
下载PDF
克拉玛依油田内源微生物驱油机理探索 被引量:6
19
作者 陈爱华 方新湘 +3 位作者 吕秀荣 帕提古丽 马天玲 王传萍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75-77,共3页
将复合激活剂W6-3在无需注入空气的情况下应用于克拉玛依试验区块8-10和6-3井组进行矿场试验。对试验区块内源微生物各类菌群及其产物进行了检测分析,以揭示其驱油机理。施工后6口采油井的原油产量由试验前的平均7.2t/d增加到13.8t/d,... 将复合激活剂W6-3在无需注入空气的情况下应用于克拉玛依试验区块8-10和6-3井组进行矿场试验。对试验区块内源微生物各类菌群及其产物进行了检测分析,以揭示其驱油机理。施工后6口采油井的原油产量由试验前的平均7.2t/d增加到13.8t/d,采出液中含水率明显下降。复合激活剂W6-3应用于矿场试验,有效地激活了矿场地层中的有益内源微生物菌群(反硝化菌、石油烃降解菌和产甲烷菌等),并抑制了有害内源微生物菌群(铁细菌、硫细菌和硫酸盐还原菌),最终达到提高原油采收率的目的;而且对曾采取过聚合物驱措施的8-10井组进行内源微生物驱依然有增油降水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源微生物物 复合激活剂 微生物驱油 提高采收率 克拉玛依
下载PDF
生物表面活性剂产生菌的筛选及特性研究 被引量:8
20
作者 王健 孙玉梅 +1 位作者 王培忠 曹方 《大连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34-38,共5页
从石油污染的土壤中分离出3株生物表面活性剂产生菌,经鉴定菌株31#为假单胞菌属,菌株37#和47#均为芽孢杆菌属。以液体石蜡为唯一碳源液态培养所筛菌株,测定发酵液的菌体密度、pH、表面张力及细胞疏水性。结果表明,菌株31#、37#及47#在... 从石油污染的土壤中分离出3株生物表面活性剂产生菌,经鉴定菌株31#为假单胞菌属,菌株37#和47#均为芽孢杆菌属。以液体石蜡为唯一碳源液态培养所筛菌株,测定发酵液的菌体密度、pH、表面张力及细胞疏水性。结果表明,菌株31#、37#及47#在发酵过程中的发酵液表面张力最低值分别为49.47、58.00和56.04 mN/m;pH均在7.0~7.5;菌株均出现二次生长;细胞疏水性最大值分别为3.09%、1.49%和1.66%。菌株31#、37#及47#所产的生物表面活性剂经硅胶薄层层析方法鉴定为鼠李糖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表面活性剂产生菌 采油微生物 筛选 表面张力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