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柱花草根系与根际微生物类群的研究 被引量:17
1
作者 韦红群 邓建珍 +3 位作者 曹建华 谢磊林 梁钧淞 蒋健波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69-73,共5页
对桂林毛村岩溶区和非岩溶区柱花草Stylosanthes guianensis根系与根际微生物组成多样性进行定量定性分析。结果表明,比较根系与根际3种微生物类群,两地区微生物数量变化除放线菌外都呈同一趋势,即:非岩溶区>岩溶区,且根际>侧根&... 对桂林毛村岩溶区和非岩溶区柱花草Stylosanthes guianensis根系与根际微生物组成多样性进行定量定性分析。结果表明,比较根系与根际3种微生物类群,两地区微生物数量变化除放线菌外都呈同一趋势,即:非岩溶区>岩溶区,且根际>侧根>主根,非岩溶区根际土壤细菌高达0.73亿个/g,岩溶区的为0.25亿个/g。从物种丰富度看,非岩溶区柱花草根系与根际的均大于岩溶区。就主根部位来说,非岩溶区的霉菌数达12种,岩溶区的仅为6种。菌种属类鉴定得出非岩溶区中柱花草根系和根际微生物优势菌属的组成具有相似性,岩溶区的具有差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柱花草 根系与根际 微生物类群 优势菌
下载PDF
浓香型酒制曲环境空气微生物分布探讨 被引量:7
2
作者 姚万春 唐玉明 +1 位作者 廖建民 任道群 《酿酒科技》 1999年第4期21-23,共3页
曲药发酵环境微生物区系对曲药微生物起决定作用。以泸州老窖曲药生产车间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各个季节空气微生物的区系变化、形成原因及采取措施等。
关键词 制曲环境 空气 微生物 浓香型 白酒 泸州老窖
下载PDF
代谢指纹技术在曲药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6
3
作者 徐占成 王加辉 《酿酒科技》 2002年第6期17-19,共3页
在传统白酒酿造过程中,曲药的作用至关重要,但曲药分析检测手段的不完善一直是制约传统白酒生产进一步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我厂在研究中发现,新兴的代谢指纹技术不仅可以对曲药性质进行准确的刻画,而且可以具体分析出某种制曲因素(如... 在传统白酒酿造过程中,曲药的作用至关重要,但曲药分析检测手段的不完善一直是制约传统白酒生产进一步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我厂在研究中发现,新兴的代谢指纹技术不仅可以对曲药性质进行准确的刻画,而且可以具体分析出某种制曲因素(如制曲环境、制曲工艺、制曲原料等)对某类微生物群系在曲药中消长的影响。故代谢指纹技术不失为应用于更多地了解曲药性质、进行曲药检测、曲药研究、工艺控制及改革等的一种新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指纹技术 曲药分析 白酒 检测 微生物群系
下载PDF
含金地质体表生带中主要微生物类群的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薛堂荣 陈昭蓉 +3 位作者 刘爱华 彭世琼 陆元法 王小龙 《微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319-325,共7页
通过对16个含金矿区主要微生物类群的分布、生态结构的研究,发现不同类型的金矿具有不同的微生物类群.金矿矿石与金矿酸水中的自养硫细菌和异养菌分布具有明显差异,酸性水中含自养硫细菌较多,含异养菌极少;金矿氧化带中的异氧菌一般多... 通过对16个含金矿区主要微生物类群的分布、生态结构的研究,发现不同类型的金矿具有不同的微生物类群.金矿矿石与金矿酸水中的自养硫细菌和异养菌分布具有明显差异,酸性水中含自养硫细菌较多,含异养菌极少;金矿氧化带中的异氧菌一般多于自氧硫细菌,其优势菌以芽孢杆菌属中蜡状芽孢杆菌为主.研究结果揭示了金矿中存在的主要微生物类群,对阐明表生金的形成、成岩和蚀变作用具有一定的意义,对发掘生物湿法冶金菌种资源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金地质体 微生物类群 分布
下载PDF
代谢指纹技术在曲药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4
5
作者 徐占成 王加辉 《酿酒》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72-74,共3页
在传统白酒酿造过程中 ,曲药的作用至关重要 ,但曲药分析检测手段的不完善一直是制约传统白酒生产进一步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我厂在研究中发现 ,新兴的代射指纹技术不仅可以对曲药性质进行准确的刻画 ,而且可以具体分析出某种制曲因素 ... 在传统白酒酿造过程中 ,曲药的作用至关重要 ,但曲药分析检测手段的不完善一直是制约传统白酒生产进一步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我厂在研究中发现 ,新兴的代射指纹技术不仅可以对曲药性质进行准确的刻画 ,而且可以具体分析出某种制曲因素 (如制曲环境、制曲工艺、制曲原料等 )对某类微生物群系在曲药中消长的影响。故代谢指纹技术不失为一种应用于更多的了解曲药性质 ,进行曲药检测、曲药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指纹技术 曲药分析 应用 白酒 微生物群系
下载PDF
微生物防蜡技术在小营油田的应用 被引量:2
6
作者 徐登霆 苏俊杰 +3 位作者 王静 孙耀国 曹功泽 赵凤敏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09-311,共3页
针对纯梁采油厂小营油田的油品性质,筛选了高效防蜡菌组F18-C,对其75口油井进行矿场试验,取得了明显的维护与增油效果。成功延长热洗周期5倍以上,减少热洗291井次;减少由于蜡卡造成的作业8井次,同时目标井的电流和载荷均有明显下降。运... 针对纯梁采油厂小营油田的油品性质,筛选了高效防蜡菌组F18-C,对其75口油井进行矿场试验,取得了明显的维护与增油效果。成功延长热洗周期5倍以上,减少热洗291井次;减少由于蜡卡造成的作业8井次,同时目标井的电流和载荷均有明显下降。运用微生物防蜡技术可以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防蜡 防蜡菌组 蜡分散 热洗 现场应用
下载PDF
两种退耕还林模式对土壤微生物优势类群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李姝江 朱天辉 刘子雄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86-191,共6页
以两种退耕还林模式的桦木林地、苦竹林地和农耕地(对照)为对象,对各样地土壤微生物优势类群数量的季节性动态变化、垂直分布特征及其与土壤酶活性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土壤微生物的优势类群为微球菌属(Micrococcus)、芽孢杆菌... 以两种退耕还林模式的桦木林地、苦竹林地和农耕地(对照)为对象,对各样地土壤微生物优势类群数量的季节性动态变化、垂直分布特征及其与土壤酶活性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土壤微生物的优势类群为微球菌属(Micrococcus)、芽孢杆菌属(Bacillus)、链霉菌属(Streptomyces)、游动放线菌属(Actinoplanes)、酵母菌(未定属)、木霉菌属(Trichoderma)这6类。两种退耕还林模式下土壤优势微生物类群数量存在差异,春、夏、秋三季均为苦竹林所占比例最大,冬季为桦木林最大。两种林地和农耕地土壤微生物优势类群数量季节性变化规律为微球菌和酵母菌在夏、冬季较大,春、秋季较少;芽孢杆菌在秋季最大,夏季最小;游动放线菌与木霉菌数量在四季中变化不大;链霉菌是夏季最高,冬季最少。各优势微生物类群数量的垂直分布特征表现为微球菌、游动放线菌、木霉菌随土壤层的加深其数量逐渐降低,芽孢杆菌、链霉菌数量则随土壤层的加深而逐渐增加,酵母菌随土壤层的加深其数量减少,但趋势不明显。两种林地对各优势微生物类群数量的根际效应为:链霉菌和木霉菌的R/S值大于1,酵母菌的R/S值小于1,微球菌和游动放线菌在桦木林的R/S值大于1而在苦竹林小于1。在优势微生物类群和土壤酶之间,微球菌与转化酶,芽孢杆菌与纤维素酶,木霉和游动放线菌与过氧化氢酶,酵母与脲酶呈显著正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微生物 优势类群 季节变化 分布特征
下载PDF
咸宁市咸安区饮食业砧板微生物污染情况调查 被引量:1
8
作者 孙剑刚 胡建新 《现代预防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896-1896,1905,共2页
目的:为了解本区部分饮食业砧板微生物污染情况。方法:采用纸片粘贴法采样184块砧板,用平皿菌落计数和发酵培养及ELISA法检测,并对生熟食砧板的微生物污染情况进行比较。结果:生菜砧板和熟食砧板微生物超标率分别为85·10%和72·... 目的:为了解本区部分饮食业砧板微生物污染情况。方法:采用纸片粘贴法采样184块砧板,用平皿菌落计数和发酵培养及ELISA法检测,并对生熟食砧板的微生物污染情况进行比较。结果:生菜砧板和熟食砧板微生物超标率分别为85·10%和72·86%,二者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生菜砧板细菌总数超标率和大肠菌群及致病菌检出率分别为80·7%、76·32%和20·18%,熟菜砧板细菌总数超标率和大肠菌群及致病菌检出率分别为67·14%、48·57%和2·8%,前者污染率明显高于后者,上述各指标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餐饮业砧板微生物污染严重,生菜砧板污染率明显高于熟食砧板,因此应该加强食品卫生监测和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砧板 微生物污染 细菌总数 大肠菌群 致病菌
下载PDF
咸宁市咸安区饮食业砧板微生物污染情况调查
9
作者 孙剑刚 胡建新 《咸宁学院学报(医学版)》 2006年第2期104-105,共2页
目的了解本地区部分饮食业砧板微生物污染情况。方法采用纸片粘贴法采样184块砧板,用平皿菌落计数和发酵培养及ELISA法检测,并对生熟食砧板的微生物污染情况进行比较。结果生菜砧板和熟食砧板微生物超标率分别为85.10%和72.86%,两者之... 目的了解本地区部分饮食业砧板微生物污染情况。方法采用纸片粘贴法采样184块砧板,用平皿菌落计数和发酵培养及ELISA法检测,并对生熟食砧板的微生物污染情况进行比较。结果生菜砧板和熟食砧板微生物超标率分别为85.10%和72.86%,两者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生菜砧板细菌总数超标率和大肠菌群及致病菌检出率分别为80.70%、76.32%和20.18%,熟菜砧板细菌总数超标率和大肠菌群及致病菌检出率分别为67.14%、48.57%和2.86%,前者污染率明显高于后者,上述各指标均有显著性差异(均P<0.05)。结论餐饮业砧板微生物污染严重,生菜砧板污染率明显高于熟食砧板,因此应该加强食品卫生监测和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砧板 微生物污染 细菌总数 大肠菌群 致病菌
下载PDF
毛乌素沙地南缘生态过渡带土壤微生物特征 被引量:23
10
作者 许冬梅 王堃 《中国沙漠》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805-808,共4页
对毛乌素沙地南缘生态过渡带流动半流动沙丘、固定半固定沙地、丘间盐碱滩地和缓坡丘陵梁地4种不同生境土壤中0—5cm和5—20cm土层的细菌、真菌、放线菌三大菌类及硝化细菌、好气性固氮菌和纤维素分解菌三个微生物生理群的数量进行了研... 对毛乌素沙地南缘生态过渡带流动半流动沙丘、固定半固定沙地、丘间盐碱滩地和缓坡丘陵梁地4种不同生境土壤中0—5cm和5—20cm土层的细菌、真菌、放线菌三大菌类及硝化细菌、好气性固氮菌和纤维素分解菌三个微生物生理群的数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除放线菌数量为缓坡丘陵梁地>丘间盐碱滩地>固定半固定沙地>流动半流动沙丘外,其他菌类及微生物总量均为缓坡丘陵梁地>固定半固定沙地>丘间盐碱滩地>流动半流动沙丘;各类微生物类群中,细菌数量最多,占微生物总量的70%以上;各类微生物的垂直分布,除流动半流动沙丘细菌、放线菌、微生物总量及好气性固氮菌数量为5—20cm高于0—5cm外,其他生境条件下各种微生物类群数量均为0—5cm高于5—20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乌素沙地 生态过渡带 土壤微生物 微生物生理群
下载PDF
酸雨对白术土壤微生物及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8
11
作者 张萍华 申秀英 +3 位作者 许晓路 闵航 史银芬 陶挺 《土壤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27-229,共3页
用不同pH值(2.5,3.5,4.5,5)的模拟酸雨处理白术植株及其土壤,测定模拟酸雨对土壤中微生物数量以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处理pH的模拟酸雨能导致土壤中细菌、放线菌和真菌的比例发生变化,微生物总数随模拟酸雨pH的降低而不断减... 用不同pH值(2.5,3.5,4.5,5)的模拟酸雨处理白术植株及其土壤,测定模拟酸雨对土壤中微生物数量以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处理pH的模拟酸雨能导致土壤中细菌、放线菌和真菌的比例发生变化,微生物总数随模拟酸雨pH的降低而不断减少;模拟酸雨能抑制氮素生理群细菌的生长和繁殖;当酸雨pH=5时促进纤维素分解菌的生长,但pH值过低时却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模拟酸雨对脱氢酶、过氧化氢酶、脲酶和蛋白酶的活性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磷酸酶活性却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拟酸雨 白术 微生物生理群 酶活性
原文传递
黄顶菊入侵对土壤微生物、土壤酶活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被引量:12
12
作者 杨星 张利辉 +3 位作者 郑超 张金林 韩建民 董金皋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907-914,共8页
通过采样分析,研究了外来植物黄顶菊入侵对非耕地和耕地,以及对玉米根系土壤微生物、土壤酶活性、土壤速效养分的影响,旨在揭示黄顶菊入侵农田和贫瘠荒地的机制。本试验比较了距根系不同距离土壤的微生态变化;分析了根系土壤3大微生物... 通过采样分析,研究了外来植物黄顶菊入侵对非耕地和耕地,以及对玉米根系土壤微生物、土壤酶活性、土壤速效养分的影响,旨在揭示黄顶菊入侵农田和贫瘠荒地的机制。本试验比较了距根系不同距离土壤的微生态变化;分析了根系土壤3大微生物类群结构、5种土壤理化性质以及5种土壤酶活性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非耕地黄顶菊根表土壤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的含量分别为对照的4.44、6.88、2.64倍,耕地土壤中分别为对照的5.31、13.78、7.56倍;非耕地黄顶菊根表土壤细菌、真菌、放线菌数量分别为对照的13.23、6.67、21.40倍,耕地中分别为对照的9.27、2.15、2.24倍,可见黄顶菊对非耕地土壤中可培养的细菌、真菌、放线菌数量的影响更为明显;非耕地中黄顶菊根表土壤碱性磷酸酶、酸性磷酸酶、脲酶、脱氢酶、蔗糖酶的活性分别为对照的19.44、5.39、1.64、1.74、4.62倍,说明细菌非常活跃,耕地中分别为对照的2.26、3.45、1.53、0.95、4.89倍。另外在玉米与黄顶菊互作时,其根表土壤速效氮、磷、钾分别为非互作条件下的63.54%、64.70%、80.71%,黄顶菊入侵明显降低了玉米根表速效养分。综上,黄顶菊入侵增加了其根系周围可培养土壤微生物数量、土壤酶活性及土壤速效养分含量,降低了附近玉米根表土壤中可培养微生物数量、土壤酶活性和速效养分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来入侵植物 黄顶菊 土壤速效养分 土壤微生物 土壤酶活性
下载PDF
青海高寒草甸“蘑菇圈”的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刁治民 朱锦福 +1 位作者 熊亚 马寿福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年第4期75-78,共4页
本文报道青海高寒草甸蘑菇圈土壤微生物区系的研究结果,磨菇圈上土壤微生物数量显著地高于蘑菇圈外和蘑菇圈内;氨化细菌,硝酸细菌,亚硝酸细菌,固氮菌,纤维分解菌,磷细菌等微生物生理群在蘑菇圈上的大量存在,能促进蘑菇圈上菌丝的生长发... 本文报道青海高寒草甸蘑菇圈土壤微生物区系的研究结果,磨菇圈上土壤微生物数量显著地高于蘑菇圈外和蘑菇圈内;氨化细菌,硝酸细菌,亚硝酸细菌,固氮菌,纤维分解菌,磷细菌等微生物生理群在蘑菇圈上的大量存在,能促进蘑菇圈上菌丝的生长发育.蘑菇菌丝的旺盛生长,分泌生长素类物质,促进了高寒草甸牧草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蘑菇 蘑菇圈 微生物区系 微生物生理群
下载PDF
EM发酵饲料喂猪增重试验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晓东 韩俊生 《南京农专学报》 1995年第2期15-18,共4页
EM(有效微生物群)是一种新型复合型微生物制剂,无毒害、无残留、不污染环境。经用A、B两种饲料以EM发酵处理后喂猪试验结果,增重显著地高于对照组,料肉比明显降低(经EM发酵处理后的A料料肉比由原来的4.87∶1降低到4.28∶1;B料由原来的4... EM(有效微生物群)是一种新型复合型微生物制剂,无毒害、无残留、不污染环境。经用A、B两种饲料以EM发酵处理后喂猪试验结果,增重显著地高于对照组,料肉比明显降低(经EM发酵处理后的A料料肉比由原来的4.87∶1降低到4.28∶1;B料由原来的4.23∶1降低到4.03∶1),且经济效益显著提高。试验证明,应用EM发酵饲料喂猪,不仅明显降低养猪成本,提高饲料报酬,而且增强机体抗病力,促进猪的生长。为加快养猪业的发展,建议我各猪场、养猪专业户大力推广EM生物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酵饲料 增重 饲养试验
下载PDF
草地土壤养分与微生物类群分布消长规律的分析研究(1988~1989) 被引量:1
15
作者 向述荣 万淑婉 +5 位作者 詹爱民 刘斌 易克贤 王贵兰 陈哲忠 周省善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1年第6期230-236,共7页
本文报道了丘陵红壤开垦种植牧草1~2年后的土壤微生物类群的分布状况及消长规律。种草初期,微生物数量逐年增加,土壤有机质及氮含量开垦第一年减少,以后呈回升趋势。
关键词 土壤微生物区系 微生物类群 微生物生理群
下载PDF
清水江三板溪电站水库细菌总数和大肠杆菌菌群现状及建库后的影响
16
作者 辜永河 黎道洪 +1 位作者 王承录 杨志涛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97年第3期36-38,共3页
在属于三板溪电站水库库区的清水江干流和主要支流上设置4个采样点,依据GB5750-85生活饮用水标准检测方法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这些江段在细菌总数平均为1655个/ml,大肠杆菌菌群(MPN)平均为1626个/L,按... 在属于三板溪电站水库库区的清水江干流和主要支流上设置4个采样点,依据GB5750-85生活饮用水标准检测方法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这些江段在细菌总数平均为1655个/ml,大肠杆菌菌群(MPN)平均为1626个/L,按照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85划分,属于中度污染;按渔业用水标准,大肠杆菌菌群数最高为350个/100ml,最低为44个/100ml,则属于一级水产区。该库建成蓄水后,由于水库水体得以净化,故在水体中细菌总数将呈现下降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杆菌 电站水库 细菌总数 贵州 水质评价
下载PDF
甘孜州炉霍县不同植被土壤微生物特性初步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赵芯 胡振宇 +4 位作者 陈强 张含彬 王均 廖德聪 陈翠萍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2006年第C00期372-375,共4页
研究了四川省甘孜州炉霍县不同植被条件下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分布状况及两种土壤酶活情况。结果表明,不同植被条件下,土壤微生物类群数量存在差异,草甸土壤微生物群落比森林覆盖土壤的微生物群落多。在同一土壤中,细菌、真菌、放线菌... 研究了四川省甘孜州炉霍县不同植被条件下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分布状况及两种土壤酶活情况。结果表明,不同植被条件下,土壤微生物类群数量存在差异,草甸土壤微生物群落比森林覆盖土壤的微生物群落多。在同一土壤中,细菌、真菌、放线菌数量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降低,0—20cm土层微生物数量高于20—40cm的土层。土壤酶活在土壤剖面中的分布随深度增加而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群落 土壤酶活性 生物多样性 植被
下载PDF
牡蛎共附生可培养微生物多样性的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侯竹美 陈廉晨 王凤舞 《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20-24,共5页
研究牡蛎共附生真菌和细菌的种群多样性。通过牡蛎内生菌群分离、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鉴定及16S r DNA/18S r DNA序列分析等试验,分析牡蛎共生菌的优势种群,并对分离菌的发酵粗产物进行初步成分分析。结果分离获得32株内生细菌,全部属... 研究牡蛎共附生真菌和细菌的种群多样性。通过牡蛎内生菌群分离、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鉴定及16S r DNA/18S r DNA序列分析等试验,分析牡蛎共生菌的优势种群,并对分离菌的发酵粗产物进行初步成分分析。结果分离获得32株内生细菌,全部属于γ-变形菌纲,其中微球菌和芽孢杆菌为牡蛎内生细菌的优势菌属;分离获得20株内生真菌,分别属于子囊菌门(Ascomycota)、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和无性型真菌类(Anamorphic Fungi)中的10个属,其中青霉属和曲霉属为牡蛎内生真菌的优势菌属,占分离总数的40%。发酵液粗产物的薄层层析结果表明牡蛎内生菌的发酵产物成分丰富。研究结果表明牡蛎共附生真菌和细菌具有丰富的种群多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牡蛎共附生微生物 多样性 优势种群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