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1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化工过程中的传递现象 被引量:53
1
作者 陈光文 赵玉潮 +3 位作者 乐军 董正亚 曹海山 袁权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63-75,共13页
微化学工程是现代化学工程学科前沿,主要研究微时空尺度下流体流动、传热、传质现象与反应规律。着重介绍近十年来微通道内气-液、液-液两相流体流动、混合与传质的理论和实验的最新研究进展,并对微化工技术的发展进行展望。
关键词 微化工技术 微通道 微反应器 两相流 传质
下载PDF
T形微混合器内的混合特性 被引量:31
2
作者 赵玉潮 应盈 +1 位作者 陈光文 袁权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1884-1890,共7页
以VillermauxDushman快速平行竞争反应为模型体系,研究了宽600μm、深300μm的T形微通道内的微观混合特性,着重考察了不同进出口结构、微通道长度、体积流量比等对微通道内流体微观混合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P啨clet数在7.0×106... 以VillermauxDushman快速平行竞争反应为模型体系,研究了宽600μm、深300μm的T形微通道内的微观混合特性,着重考察了不同进出口结构、微通道长度、体积流量比等对微通道内流体微观混合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P啨clet数在7.0×106~2.0×108之间,无返混;体积流量比愈小,离集指数Xs愈小,微观混合效果愈好.不同进出口结构尺寸、体积流量比对微观混合的影响取决于Reyonlds数的大小,Re<Rec时,影响较大,且随Re增加,Xs减小,微观混合效果愈好;Re>Rec时,Xs趋于定值,约为2.7×10-4,接近理想微观混合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混合器 微观混合 微通道 微反应器
下载PDF
微尺度下非均相反应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3
作者 骆广生 王凯 +2 位作者 吕阳成 王玉军 徐建鸿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65-172,共8页
微结构反应器(微反应器)是微化工系统的核心装备之一,是实现化工过程强化的重要技术基础。从微尺度非均相反应过程的基本原理出发,系统综述了近十年来微尺度下多相流动、分散和传递等方面的相关报道,系统地介绍了一些典型微尺度非均相... 微结构反应器(微反应器)是微化工系统的核心装备之一,是实现化工过程强化的重要技术基础。从微尺度非均相反应过程的基本原理出发,系统综述了近十年来微尺度下多相流动、分散和传递等方面的相关报道,系统地介绍了一些典型微尺度非均相反应过程,分析总结了微尺度反应技术的优势和特点,并对未来微尺度反应技术的发展方向提出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化工系统 微反应器 非均相反应
下载PDF
微反应器的研究与进展 被引量:10
4
作者 刘娟 郑成 陈永亨 《广州化工》 CAS 2005年第6期6-9,共4页
微反应器是20世纪90年代初发展起来的新型的化学反应结构元件。本文对微反应器按液-液相、气-液相 和气-液-固三相等反应体系对各种新型微反应器作了简要介绍;阐述了微反应器所具有的一系列超越传统反应器的优越 性。最后对其未来的发... 微反应器是20世纪90年代初发展起来的新型的化学反应结构元件。本文对微反应器按液-液相、气-液相 和气-液-固三相等反应体系对各种新型微反应器作了简要介绍;阐述了微反应器所具有的一系列超越传统反应器的优越 性。最后对其未来的发展作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反应器 微型化 微反应技术 化学反应
下载PDF
微反应器制备纳米硫酸钡研究 被引量:10
5
作者 赵华 刘洪杰 +3 位作者 朱建伟 李慧颖 赵风云 胡永琪 《无机盐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29-31,共3页
采用微反应器技术对硫酸钠和氯化钡为原料制备纳米硫酸钡进行了研究,考察了反应物浓度、流量、反应温度对产品颗粒粒径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着反应浓度增加,随着流量增大,随着反应温度的降低,制得的硫酸钡粒子粒径减小。当温度... 采用微反应器技术对硫酸钠和氯化钡为原料制备纳米硫酸钡进行了研究,考察了反应物浓度、流量、反应温度对产品颗粒粒径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着反应浓度增加,随着流量增大,随着反应温度的降低,制得的硫酸钡粒子粒径减小。当温度低于60℃时,平均粒径随反应温度的变化缓慢;当反应物浓度为0.9mol/L、流量为10L/h、室温条件下制备硫酸钡颗粒平均粒径为32nm,且粒度分布窄,纳米硫酸钡颗粒的形貌为椭球状。釜式搅拌反应器制得的硫酸钡粒径明显比用微反应器制得的硫酸钡大5~7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反应器 纳米硫酸钡 微观混合
下载PDF
T形微通道中互不相溶两相流数值模拟 被引量:8
6
作者 董贺飞 张德良 +2 位作者 赵玉潮 陈光文 袁权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950-1957,共8页
采用摄动有限体积(PFV)算法和水平集(level set)技术对T形微通道内互不相溶两相流动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考察了两相界面张力和微通道壁面润湿性对流动的影响,精确地捕捉到了油水两相流动的界面。对一些典型的T形微通道油水两相流动进... 采用摄动有限体积(PFV)算法和水平集(level set)技术对T形微通道内互不相溶两相流动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考察了两相界面张力和微通道壁面润湿性对流动的影响,精确地捕捉到了油水两相流动的界面。对一些典型的T形微通道油水两相流动进行了数值计算,模拟结果和实验结果吻合较好。分析总结出了微通道内两相流动过程中的一些基本规律,为微通道内的液液两相流动实验设计和工业应用提供了新的数值预测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通道 摄动有限体积 两相流 微反应器 微混合器 油-水
下载PDF
化工放大技术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9
7
作者 任夫健 凌永社 王庆志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1期1-3,5,共4页
化学品的生产需从实验室规模放大到工业规模。介绍了3种常用的放大方法——逐级经验放大、数学模拟放大和"量纲分析"放大,以及2种特殊类型反应器——环流反应器和微型反应器的放大,总结了它们各自的特点、应用方法、优劣势及... 化学品的生产需从实验室规模放大到工业规模。介绍了3种常用的放大方法——逐级经验放大、数学模拟放大和"量纲分析"放大,以及2种特殊类型反应器——环流反应器和微型反应器的放大,总结了它们各自的特点、应用方法、优劣势及适用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工放大 逐级经验 数学模拟 量纲分析 环流反应器 微型反应器
下载PDF
活性模板法制备纳米镍粉体 被引量:8
8
作者 王作山 刘艳真 张景林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773-776,共4页
采用活性模板法制备了高纯纳米镍(Ni)粉体。研究了影响纳米粉体性能的各种因素,通过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激光粒度分析仪等手段对样品的成分、形貌、粒度及其分布进行了分析,探讨了活性模板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模板... 采用活性模板法制备了高纯纳米镍(Ni)粉体。研究了影响纳米粉体性能的各种因素,通过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激光粒度分析仪等手段对样品的成分、形貌、粒度及其分布进行了分析,探讨了活性模板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模板介质炭黑具有微反应器作用、空间位阻效应和较强的还原性,活性模板法制得的纳米Ni粉呈规则的球形链状分布,无明显团聚体,平均粒径为45.7nm,粒径分布窄,粒径范围在16.0nm^59.1n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Ni 活性模板 微反应器 位阻 团聚
下载PDF
“反胶团法”合成的CdS半导体纳米粒子的光谱性质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李恒达 王庆伟 +1 位作者 翟宏菊 李文连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1573-1577,共5页
反相胶束是指由介于油和水界面的表面活性剂分子,稳定、且均匀分散于连续油介质中的微液滴。它可以作为"微反应器"合成性能优良的CdS粒子。文章研究了反相胶束的W值(W=[水]/[表面活性剂])、[Cd2+]与[S2-]的比例和Cd2+和S2-离... 反相胶束是指由介于油和水界面的表面活性剂分子,稳定、且均匀分散于连续油介质中的微液滴。它可以作为"微反应器"合成性能优良的CdS粒子。文章研究了反相胶束的W值(W=[水]/[表面活性剂])、[Cd2+]与[S2-]的比例和Cd2+和S2-离子的起始浓度对CdS纳米粒子发光特性均有明显影响。回流处理可以对CdS纳米粒子的表面进行修饰,可以使CdS粒子的缺陷发光减弱并消失而显著增强激子发射,同时可增大粒径使激子发射峰位红移,体现了明显的量子限域效应;所得材料的室温最大荧光量子效率高达1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S纳米颗粒 反胶团 微反应器 光谱性质
下载PDF
微化学反应的微流体数字化实现及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穆莉莉 侯丽雅 章维一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795-800,共6页
提出一种新的基于微流体数字化技术的微化学反应方法,该方法通过对微喷嘴施加小幅可控的脉冲惯性力,对参加反应的微流体进行数字化传输和喷射生成微液滴,进而在混合腔内碰撞聚合实现溶液间的微反应。微反应过程中,每个驱动脉冲喷射出一... 提出一种新的基于微流体数字化技术的微化学反应方法,该方法通过对微喷嘴施加小幅可控的脉冲惯性力,对参加反应的微流体进行数字化传输和喷射生成微液滴,进而在混合腔内碰撞聚合实现溶液间的微反应。微反应过程中,每个驱动脉冲喷射出一颗微液滴,反应的节拍既可是连续的也可是编码的,因而可对微反应过程实施有效控制。通过改变微喷嘴内径和驱动频率,可调整微反应的速度和时间。微反应器采用玻璃精细加工技术制造,内部既无可动件又无内嵌式微电路,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圆截面玻璃微流道光滑流畅,易于驱动。进行了金属卟啉荧光材料的合成实验,结果表明,数字化微反应器可大大缩短反应时间,降低反应温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反应器 微喷射 微流体数字化 荧光材料
下载PDF
微反应器技术细化CL-20方法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王苗 周近强 +3 位作者 武碧栋 李英 刘淑杰 王晶禹 《火工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42-45,共4页
采用微反应器技术细化CL-20,通过流体混合数值模拟研究微反应器的混合效果,确定微反应器的优化结构;通过实验研究溶剂乙酸乙酯和非溶剂正庚烷流速比、温度以及CL-20浓度对CL-20晶体形貌、晶型和粒度大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T型混合器的... 采用微反应器技术细化CL-20,通过流体混合数值模拟研究微反应器的混合效果,确定微反应器的优化结构;通过实验研究溶剂乙酸乙酯和非溶剂正庚烷流速比、温度以及CL-20浓度对CL-20晶体形貌、晶型和粒度大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T型混合器的基础上增加4个圆腔,溶剂与非溶剂的混合效果更佳;在CL-20浓度为7.0%,溶剂流速0.2mL/min,非溶剂流速2mL/min,活性剂浓度2%,收集装置加热温度60℃时,重结晶CL-20的晶型为ε型,平均粒径为6.92μm,且颗粒均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炸药 CL-20 微反应器 细化 形貌表征
下载PDF
微反应器技术在Fischer-Tropsch合成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6
12
作者 徐润 胡志海 聂红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685-691,共7页
微反应器可以通过改善传质和传热而强化反应过程,为Fischer-Tropsch合成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本文简要回顾了微反应器的研究及发展过程,从微反应器的本质特点着手,介绍了微反应器技术在Fischer-Tropsch合成中的应用进展。Fischer-... 微反应器可以通过改善传质和传热而强化反应过程,为Fischer-Tropsch合成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本文简要回顾了微反应器的研究及发展过程,从微反应器的本质特点着手,介绍了微反应器技术在Fischer-Tropsch合成中的应用进展。Fischer-Tropsch合成微反应器结构经历了从单通道、多通道、复合通道结构的研究过程,催化剂也开发有填充型和涂覆型两类。根据微反应器的特点,催化剂开发也取得了显著进步,与传统催化剂相比,微通道催化剂的活性可以达到固定床的8~10倍。反应器模型和数值模拟工作可以辅助实验研究,提供温度、浓度、压力等分布参数,有利于反应器设计。最后介绍了目前微反应器Fischer-Tropsch合成技术的中试及工业应用情况。通过对上述内容的总结,对微反应器Fischer-Tropsch合成研究和发展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费托合成 微反应器 微通道 催化剂 过程强化
下载PDF
过程强化技术在化工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13
作者 刘心洪 朱长辉 +3 位作者 田保河 江泽琦 张旭东 朱文超 《防化研究》 2024年第2期32-43,共12页
在化学工业中,过程强化技术是通过采用新装备和新方法显著提升传递或反应过程速率的技术。它能够发挥催化剂、工艺、装备等的全部潜能,使化工设备体积更小、化学反应速度更快,安全性更高,成本更低。本文从新材料(介质)强化、外场协同强... 在化学工业中,过程强化技术是通过采用新装备和新方法显著提升传递或反应过程速率的技术。它能够发挥催化剂、工艺、装备等的全部潜能,使化工设备体积更小、化学反应速度更快,安全性更高,成本更低。本文从新材料(介质)强化、外场协同强化、核心反应器强化、系统耦合强化等方面综述了典型化工过程强化技术的原理及应用,以期促进化学工业向节能、环保、高效、绿色发展模式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程强化 新催化技术 超临界流体 离子液体 超重力 微波 微反应器 静态混合器
下载PDF
八步连续流全合成维生素B_(1)工艺研究
14
作者 Meifen Jiang Minjie Liu +2 位作者 Weijian Li Yingqi Xia Fen-Er Chen 《Engineering》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1期226-232,共7页
Vitamin B_(1) is widely applied in the healthcare and food industry as an antineuritic and antioxidant to maintain the normal functioning of nerve conduction,the heart,and the gastrointestinal tract.This study reports... Vitamin B_(1) is widely applied in the healthcare and food industry as an antineuritic and antioxidant to maintain the normal functioning of nerve conduction,the heart,and the gastrointestinal tract.This study reports on an integrated eight-step continuous-flow synthesis of vitamin B_(1) from commercially available 2-cyanoacetamide.The proposed continuous-flow process is based on advances in chemistry,engineering,and equipment design,and affords improved performance and safety compared with batch-mode manufacturing.Several challenges were precisely investigated and controlled,including mixing,unexpected clogging,solvent switches,an exothermic reaction,and the prevention of side reactions,using various micro-channel flow reactors,mixers,separators,and continuous filters.Vitamin B_(1) was produced with a separated yield of 47.7% and high purity,with a total residence time of about 3.5 h.This eight-step continuous-flow protocol enables technology involving up to six of the key principles of green chemistry.Hence,the application of flow technology is of paramount importance for improving security,reducing waste,and,in particular,improving the efficiency of batch operations that require several days for manufactur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itamin B_(1) Continuous-flow synthesis micro-reactor Continuous manufacturing
下载PDF
Mg盐清净剂金属化工艺的纳米化学微反应机理 被引量:6
15
作者 丁丽芹 张景河 +2 位作者 何力 梁生荣 张君涛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96-101,共6页
由于Mg的金属性比Ca弱以及Mg化合物与Ca化合物诸多物理化学性质的差异,制备各种超、高碱度有机酸Mg盐清净剂的金属化工艺远较制备同等碱度有机酸Ca盐的工艺难度大。笔者在多年研制各类Mg盐清净剂的过程中发现,与Ca盐有所不同,在进行超... 由于Mg的金属性比Ca弱以及Mg化合物与Ca化合物诸多物理化学性质的差异,制备各种超、高碱度有机酸Mg盐清净剂的金属化工艺远较制备同等碱度有机酸Ca盐的工艺难度大。笔者在多年研制各类Mg盐清净剂的过程中发现,与Ca盐有所不同,在进行超、高碱度Mg盐的金属化时,除须按众所周知的方法利用NH3和/或铵盐、胺类等来强化甲醇促进剂的作用外,还须采用改进的加水方式、严格控制CO2的临界通入速率等补加措施,才能保证制备各类超、高碱值Mg盐清净剂的成功率。在此基础上,运用在微乳液内形成纳米级"水池"的微反应器新概念,对这些措施的微反应机理进行了分析论证,总结了各种Mg盐清净剂金属化工艺的一些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g盐 润滑油清净剂 金属化 微乳液 微反应器 纳米化学
下载PDF
微/纳反应器的研究现状及发展前景 被引量:4
16
作者 丁涛 王芳 《化学工程师》 CAS 2010年第12期39-43,共5页
微化工系统已经成为解决许多高新技术领域的化工过程问题的关键,而微反应器作为微化工系统的核心已经成为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着重分析了微反应器的概念、分类及其性能优势,总结出近年来国内外微反应器的研究发展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并... 微化工系统已经成为解决许多高新技术领域的化工过程问题的关键,而微反应器作为微化工系统的核心已经成为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着重分析了微反应器的概念、分类及其性能优势,总结出近年来国内外微反应器的研究发展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并对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反应器 微尺度 微化工系统
下载PDF
微反应器技术在降低高危化工装置环境安全风险的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王天庆 《辽宁化工》 CAS 2021年第10期1555-1559,共5页
随着微反应技术这项现代化工技术的发展,使从工艺本质上提升化工安全环保水平成为可能。从微化工技术着手,全面阐述了其特点,分析了微化工技术在提升工艺本质安全性,降低高危化工装置环境安全风险的可行性,为已经实施的《辽宁省城镇人... 随着微反应技术这项现代化工技术的发展,使从工艺本质上提升化工安全环保水平成为可能。从微化工技术着手,全面阐述了其特点,分析了微化工技术在提升工艺本质安全性,降低高危化工装置环境安全风险的可行性,为已经实施的《辽宁省城镇人口密集区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搬迁改造实施方案》中涉及搬迁改造的危化企业提供了技术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反应技术 高危化工装置 微反应器 环境安全风险
下载PDF
微反应器与溶剂挥发法制备相变蓄热材料微胶囊 被引量:4
18
作者 刘喆 章莉 +1 位作者 金涌 程易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292-1299,共8页
采用正十六烷为芯材,聚砜为壳材,二氯甲烷为有机溶剂,十二烷基磺酸钠与明胶的溶液为水相,在液相中利用溶剂挥发法制备了相变蓄热材料微胶囊。根据微胶囊形成机理将制备过程解耦成两个步骤,先利用微尺度反应器可控产生粒径均一的O/W型液... 采用正十六烷为芯材,聚砜为壳材,二氯甲烷为有机溶剂,十二烷基磺酸钠与明胶的溶液为水相,在液相中利用溶剂挥发法制备了相变蓄热材料微胶囊。根据微胶囊形成机理将制备过程解耦成两个步骤,先利用微尺度反应器可控产生粒径均一的O/W型液滴,再将液滴在固化浴中脱除溶剂固化得到微胶囊。考察了连续相流速、分散相流速、微通道尺寸等因素对微反应器错流剪切模式产生液滴的粒径及单分散性的影响;并对微胶囊的结构和蓄热特性进行了扫描电镜和差示扫描量热仪的表征。结果表明这种解耦方法能够实现可控制备粒径均匀的相变蓄热材料微胶囊,相变热大于75J·g-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变蓄热材料 微胶囊 微反应器 溶剂挥发 过程解耦
下载PDF
Methane conversion into higher hydrocarbons with dielectric barrier discharge micro-plasma reactor 被引量:3
19
作者 Baowei Wang Wenjuan Yan +1 位作者 Wenjie Ge Xiaofei Duan 《Journal of Energy Chemistry》 SCIE EI CAS CSCD 2013年第6期876-882,共7页
We reported a coaxial,micro-dielectric barrier discharge(micro-DBD)reactor and a conventional DBD reactor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methane into higher hydrocarbons at atmospheric pressure.The effects of input powe... We reported a coaxial,micro-dielectric barrier discharge(micro-DBD)reactor and a conventional DBD reactor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methane into higher hydrocarbons at atmospheric pressure.The effects of input power,residence time,discharge gap and external electrode length were investigated for methane conversion and product selectivity.We found the conversion of methane in a micro-DBD reactor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a conventional DBD reactor.And at an input power of 25.0 W,the conversion of methane and the total C2+C3 selectivity reached 25.10% and 80.27%,respectively,with a micro-DBD reactor of 0.4 mm discharge gap.Finally,a nonlinear multiple regression model was used to study the correlations between both methane conversion and product selectivity and various system variables.The calculated data were obtained using SPSS 12.0 software.The regression analysis illustrated the correlations between system variables and both methane conversion and product selectiv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electric barrier discharge hydrocarbons METHANE micro-reactor PLASMA
下载PDF
脉冲流在Y型和倒Y型微反应器中强化传质的格子Boltzmann模拟
20
作者 麻晓庆 董志强 +1 位作者 王洪涛 李云龙 《计算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972-978,共7页
连续流微反应器的迅速发展为化学合成技术提供了一条可精准控制的路径。微反应器中流体的流动、混合和传质是反应的物理基础,因此强化传递就能够合理改善混和效果,增加相接触面积,减小微通道尺寸,以缩短分子扩散距离。由于微反应器中对... 连续流微反应器的迅速发展为化学合成技术提供了一条可精准控制的路径。微反应器中流体的流动、混合和传质是反应的物理基础,因此强化传递就能够合理改善混和效果,增加相接触面积,减小微通道尺寸,以缩短分子扩散距离。由于微反应器中对流传递数量级非常低,不容易控制。通过改进微混合器构型和引入脉冲流动等主被动强化措施,可以有效改善对流和传质,影响化合反应。如何量化分析这些影响,是微反应器强化传质和优化控制反应过程的基础。本文基于有效的虚拟串行竞争反应格子Boltzmann模型,通过对Y型和倒Y型的微反应器的流场结构、混合传质和化合反应进行数值研究,定量分析了脉冲流动在不同流场构型下传质和化学反应的影响,所得结论可为连续流微反应器设计以及微反应精准控制提供有意义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反应器 串行竞争反应 格子BOLTZMANN方法 混合 传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