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动勘探技术在水库大坝隐患探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21
1
作者 程建设 李鹏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57-60,共4页
微动探测可用于探测目标区域的地下空洞、活动断裂、覆盖层厚度、基岩面形态以及溶洞等。以江西九江高泉水库为例,详细介绍了现场微动勘探的测线布置、数据采集、数据处理分析、成果解释。实践表明:微动勘探技术是一种简便、快捷、对观... 微动探测可用于探测目标区域的地下空洞、活动断裂、覆盖层厚度、基岩面形态以及溶洞等。以江西九江高泉水库为例,详细介绍了现场微动勘探的测线布置、数据采集、数据处理分析、成果解释。实践表明:微动勘探技术是一种简便、快捷、对观测环境无特殊要求同时又不破坏环境的地球物理勘探方法,能够对病险水库大坝的隐患进行及时和有效的探测,并对堤坝隐患治理提供精确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动勘探技术 大坝隐患 病险水库
下载PDF
微动勘探技术在城市轨道交通勘察中的应用 被引量:14
2
作者 张建清 熊永红 李鹏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39-42,共4页
微动勘探作为基于天然源的面波勘探方法,具有方便快捷、低成本、不破坏环境等优点,在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勘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以武汉某轨道交通前期勘探工作为例,开展了微动勘探试验研究,采用SFLEX高保真度无线三维地震勘探数据采集系... 微动勘探作为基于天然源的面波勘探方法,具有方便快捷、低成本、不破坏环境等优点,在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勘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以武汉某轨道交通前期勘探工作为例,开展了微动勘探试验研究,采用SFLEX高保真度无线三维地震勘探数据采集系统,通过布置圆形台阵采集微动数据,借助SPAC法提取微动数据的频散特性从而反演地下介质视S波速度剖面。试验结果表明,微动探测适合于城市复杂场地环境和地磁环境的地质体探测,数据采集方便快捷,速度分层准确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动勘探 空间自相关 频散曲线
下载PDF
地层剪切波速在场地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4
3
作者 王凤江 《勘察科学技术》 1995年第5期62-64,59,共4页
本文重点介绍了地层剪切坡速测定技术在秦皇岛市区几大建筑工程中的应用效果,并对有关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 地层剪切波速 场地分类 建筑 场地评价
原文传递
复杂城市环境下地球物理勘探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26
4
作者 刘铁华 刘铁 +3 位作者 程光华 师学明 化希瑞 张邦 《工程地球物理学报》 2020年第6期711-720,共10页
近十年来,在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中,由于建筑物阻隔与强干扰影响,既有地球物理勘探技术应用过程中遇到了实施过程困难、数据质量低、勘探精度等难题,尤其在房屋密集区的勘探中困难重重,甚至出现勘探盲区。本文系统地总结了复杂城市环... 近十年来,在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中,由于建筑物阻隔与强干扰影响,既有地球物理勘探技术应用过程中遇到了实施过程困难、数据质量低、勘探精度等难题,尤其在房屋密集区的勘探中困难重重,甚至出现勘探盲区。本文系统地总结了复杂城市环境的勘探技术,在阐述密集空间和抗干扰两个方面的探测技术进展的基础上,介绍了多源地震勘探技术的研究进展。展望未来,以科学问题为导向,利用以新通讯技术和新传感器材料为基础的微动谱比技术、密集台阵微动测技术、光纤声波传感技术等多种地面地球物理探测技术是复杂城市环境下勘探技术的方向。开展多源地震勘探、联合反演和成像,并提取研究对象的综合横波速度正日益成为提高城市复杂环境下地球物理勘探的有效途径,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交通 多源地震勘探技术 复杂城市环境勘探 主动源面波 微动台阵法 微动谱比法
下载PDF
常时微动测试在汶川地震甘肃灾区建筑结构震害调查中的应用 被引量:16
5
作者 吴志坚 车爱兰 +2 位作者 王兰民 陈龙珠 刑爱国 《西北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86-90,共5页
为了调查2008年5月12日汶川MS8.0大地震所造成的建筑结构震害和次生地质灾害特点并研究其破坏机理,本文开展了对甘肃灾区部分典型场地和房屋的常时微动测试与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不同震害程度房屋的常时微动测试结果与其实际破坏情况有... 为了调查2008年5月12日汶川MS8.0大地震所造成的建筑结构震害和次生地质灾害特点并研究其破坏机理,本文开展了对甘肃灾区部分典型场地和房屋的常时微动测试与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不同震害程度房屋的常时微动测试结果与其实际破坏情况有着良好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汶川大地震 震害考察 房屋结构 常时微动测试 甘肃灾区
下载PDF
黄土地区场地条件对地震动放大效应影响研究 被引量:15
6
作者 陈拓 吴志坚 +2 位作者 马巍 王兰民 曾立峰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969-974,共6页
汶川Ms8.0特大地震在甘肃黄土灾区局部场地的震害和地震动具有明显的放大效应。通过在该区布设的地形调查流动强震动观测台阵,获取了同一山体不同高程的余震加速度记录,结果呈现出山顶记录到的峰值加速度大于山腰,而山腰记录也略大于山... 汶川Ms8.0特大地震在甘肃黄土灾区局部场地的震害和地震动具有明显的放大效应。通过在该区布设的地形调查流动强震动观测台阵,获取了同一山体不同高程的余震加速度记录,结果呈现出山顶记录到的峰值加速度大于山腰,而山腰记录也略大于山脚的规律。为了进一步分析黄土地区地震峰值加速度的放大机理,运用地脉动观测手段调查了其局部场地条件,得到了山体不同高程的卓越频率。并以典型黄土塬为背景,运用二维等价线性时程响应动分析法对不同覆盖层厚度和不同坡度的黄土塬进行了地震荷载作用下的动力响应分析,分析了不同条件下的山顶和山腰的地震峰值加速度放大特征。结果表明,地震峰值加速度放大效应和黄土覆盖层厚度及黄土边坡坡度有直接的关系。数值计算结果与实际震害观测吻合较好,证实了黄土覆盖层厚度和坡度是峰值加速度放大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场地 放大效应 动力响应 地脉动
下载PDF
城际铁路隐伏活动断层勘察方法研究
7
作者 李海 张婉 李鹏博 《铁道勘察》 2024年第2期58-63,共6页
城际铁路隐伏活动断层探测易受城市复杂环境的影响,传统勘察方法效果不佳。为了查明某城际铁路沿线隐伏活动断层的空间特征,揭示隐伏活动断层周围地下介质的分布规律和深部地质环境,首先采用测氡法对城际铁路沿线隐伏活动断层进行初步勘... 城际铁路隐伏活动断层探测易受城市复杂环境的影响,传统勘察方法效果不佳。为了查明某城际铁路沿线隐伏活动断层的空间特征,揭示隐伏活动断层周围地下介质的分布规律和深部地质环境,首先采用测氡法对城际铁路沿线隐伏活动断层进行初步勘察,将断层的位置确定至500 m范围内;其次在测氡法的成果基础上,采用微动法与等值反磁通瞬变电磁法(OCTEM)进行详细勘察,将隐伏活动断层位置确定至150 m范围内,并查明隐伏活动断层空间发育特征与覆盖层厚度等信息;最后对上述勘察成果进行综合分析,确定隐伏活动断层的位置分布特征等相关信息。该勘察方法具有效率高、成本低、不易受城际铁路沿线环境的影响的特点,能够在复杂的城区环境下迅速查明隐伏活动断层,研究成果可为以后相关类似勘察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际铁路 隐伏活动断层 测氡 微动 等值反磁通瞬变电磁
下载PDF
数字遥测地震台网测震能力图的制作 被引量:3
8
作者 王翠芳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2004年第4期32-37,共6页
数字遥测地震台网的测震能力图是衡量台网测震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它既能反映一个台网的监测精度,更能反映一个台网的监测范围。要作出台网测震能力图,首先要获得台基振动数据,并对该数据作处理,然后根据相应的公式计算出起算函数R(△)... 数字遥测地震台网的测震能力图是衡量台网测震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它既能反映一个台网的监测精度,更能反映一个台网的监测范围。要作出台网测震能力图,首先要获得台基振动数据,并对该数据作处理,然后根据相应的公式计算出起算函数R(△)、震中距△和台站监视半径r,最后作出测震能力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基振动数据 加权均方根的平均值 起算函数R(Δ) 震中距Δ 台站监视半径r 测震能力图
下载PDF
常时微动测试在工程场地评价中的应用与发展 被引量:1
9
作者 蔡彩君 《建筑技术开发》 2012年第11期24-30,共7页
结合作者主持的上海中心大厦、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国家馆等典型工程,在对常时微动测试发展历史及现状进行综合述评的基础上,详细介绍了常时微动测试的基本原理、现场测试、信号分析等内容,论述了常时微动测试技术在工程场地评价中的... 结合作者主持的上海中心大厦、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国家馆等典型工程,在对常时微动测试发展历史及现状进行综合述评的基础上,详细介绍了常时微动测试的基本原理、现场测试、信号分析等内容,论述了常时微动测试技术在工程场地评价中的应用与发展,可以为相关的工程技术人员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时微动测试 应用与发展 场地评价
下载PDF
框架-剪力墙隔震结构测试与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乔虹 魏瑞演 《三明学院学报》 2010年第4期390-396,共7页
以福建省防震减灾指挥中心大厦为试点工程,分别采用地脉动法和初位移法测试试点工程在非隔震状态与隔震状态的动态特性,并将测试得到的结果与计算结果进行对比;通过设置在试点工程内部的传感器记录了大楼两次实际地震的反应;选取江西瑞... 以福建省防震减灾指挥中心大厦为试点工程,分别采用地脉动法和初位移法测试试点工程在非隔震状态与隔震状态的动态特性,并将测试得到的结果与计算结果进行对比;通过设置在试点工程内部的传感器记录了大楼两次实际地震的反应;选取江西瑞昌地震的地震波输入ETABS软件,分析计算隔震结构与非隔震结构在实际地震荷载作用下的反应,并将分析结果与实测结果作比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框架-剪力墙结构 隔震结构 地脉动法 初位移法
下载PDF
固体潮观测中的震颤异常波 被引量:25
11
作者 蒋骏 张雁滨 +5 位作者 林钢 陈德璁 李畅 张云鹏 马晓飞 万晓辉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462-471,共10页
在地震与固体潮台站的日常监测中,常发现有一些异常"脉动"信号叠加在固体潮曲线上.这些异常"脉动"与宽频带数字地震计的观测在时间上同步、一致,其中的一部分由发生在西太平洋上的热带气旋引起,而其他的则大多与强... 在地震与固体潮台站的日常监测中,常发现有一些异常"脉动"信号叠加在固体潮曲线上.这些异常"脉动"与宽频带数字地震计的观测在时间上同步、一致,其中的一部分由发生在西太平洋上的热带气旋引起,而其他的则大多与强地震相伴随,统称为震颤异常波.本文介绍了华中科技大学的地震与固体潮观测台站(HUST)的概况,报道了该台应用DZW重力仪和VS-1倾斜仪观测记录到的大量震颤异常波事例.大量观测事实表明:中国固体潮台站记录的震颤异常波,绝大多数只在DZW重力仪和VS-1倾斜仪的低通滤波1通道(LP1)出现,而在其低通滤波2通道(LP2)和其他固体潮仪器中则罕有发现;震颤异常波的包络线大多呈"纺锤状"或"尾巴状",持续时间多为1~3天.通过对震颤异常波和固体潮观测仪器的分析研究,得到以下结论:震颤异常波实际上就是一种来源复杂的地球脉动信号,响应范围广泛,可被宽频带数字地震计和固体潮仪器记录.由西太平洋上的热带气旋引起的震颤异常波的主要周期在3~7s范围,而强震前的震颤异常波则除此外,还包含10~60s及更长周期的信号.固体潮仪器对震颤异常波响应的差异是因为仪器的传递函数不同和特性所致.DZW重力仪和VS-1倾斜仪分钟值采样数据中的震颤异常波,只是真实信号的一种"混叠"或映射.强震前的震颤异常波是否与地震有关?是否是震兆?尚需做更深入细致的分析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潮 重力仪 倾斜仪 地脉动 震颤异常波 汶川地震 地震前兆
下载PDF
场地卓越周期的计算及其工程应用 被引量:10
12
作者 郝冰 张彦 +1 位作者 曲淑英 侯兴民 《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 2016年第5期144-150,共7页
场地卓越周期是场地土地震动力特性的重要参数,总结了不同规范对场地卓越周期的定义,阐述了卓越周期在工程抗震中的应用、计算方法及其优缺点。结合工程实例,通过对某一场地的地脉动和剪切波速记录,计算得到该场地的卓越周期分别为0.37... 场地卓越周期是场地土地震动力特性的重要参数,总结了不同规范对场地卓越周期的定义,阐述了卓越周期在工程抗震中的应用、计算方法及其优缺点。结合工程实例,通过对某一场地的地脉动和剪切波速记录,计算得到该场地的卓越周期分别为0.375 s和0.590 s,分析了差别产生的原因;对鲁甸地区某场地强震记录进行计算,得其卓越周期为0.5 s。同时,比较了各种计算方法的适用性,并通过地脉动及强震记录的频谱分析,研究了场地土层结构和场地频谱特性的对应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场地卓越周期 地脉动 工程剪切波速 强震记录
下载PDF
地裂缝场地地脉动响应特征初探——以西安F_6地裂缝为例 被引量:10
13
作者 张磊刚 邓亚虹 +3 位作者 薛捷 王晗 刘庆 杨洋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784-793,共10页
地裂缝灾害是西安市主要的环境地质灾害问题,严重地制约着城市建设用地的有效利用和规划。为研究地裂缝对场地动力响应的影响,本文以西安F_6地裂缝场地为研究对象,基于现场地脉动测试及其频谱分析,分析了地裂缝场地地脉动响应的加速度... 地裂缝灾害是西安市主要的环境地质灾害问题,严重地制约着城市建设用地的有效利用和规划。为研究地裂缝对场地动力响应的影响,本文以西安F_6地裂缝场地为研究对象,基于现场地脉动测试及其频谱分析,分析了地裂缝场地地脉动响应的加速度幅值、卓越频率、放大效应等动力响应特征。研究表明,测试场地卓越频率大小与测点位置无明显关系,其中傅里叶谱卓越频率为2.79Hz左右,反应谱卓越频率为4.17Hz左右;靠近地裂缝区域,场地动力响应具有明显放大效应,上下盘影响范围基本一致,约为15m左右;地裂缝上盘放大倍数大于下盘,其中傅里叶谱峰值放大倍数分别为1.92和1.81,反应谱峰值放大倍数分别为1.68和1.6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裂缝 地脉动 频谱分析 放大效应
下载PDF
地脉动频谱特性在探究场地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4
作者 王良 卢育霞 +1 位作者 马林伟 孔德政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536-540,共5页
运用单点谱比法对地脉动频谱特性进行分析,根据频谱类型分类结果给出场地卓越周期建议值。在已有钻孔资料基础上,建立卓越周期与覆盖层厚度间的相关关系,并通过实际的工程数据验证了二者关系式的准确性和普适性。由于地脉动观测具有经... 运用单点谱比法对地脉动频谱特性进行分析,根据频谱类型分类结果给出场地卓越周期建议值。在已有钻孔资料基础上,建立卓越周期与覆盖层厚度间的相关关系,并通过实际的工程数据验证了二者关系式的准确性和普适性。由于地脉动观测具有经济、简单、快捷的优点,可将其运用到不宜进行钻孔勘探的复杂场地,从而为该地区工程场地地震安全评价和地震小区划、场地类别划分、场地选择和评价提供基础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脉动 频谱特性 卓越周期建议值 地震区划
下载PDF
季节冻土场地上的地脉动特征 被引量:3
15
作者 齐吉琳 李海鹏 +1 位作者 赖远明 朱元林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49-453,共5页
以张掖市的一场地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不同季节地脉动的测量和分析,研究了场地的脉动频谱特性随季节的变化.对场地实测资料的分析发现,冬季随着上覆冻土层的出现,使得场地刚度发生变化,频谱形状也明显地改变,地脉动的卓越频率明显提高.
关键词 季节冻土 场地 脉动
下载PDF
Study on the applicability of frequency spectrum of micro-tremor and dynamic characteristics of surface ground in Asia area 被引量:5
16
作者 CHE Ai-lan IWATATE Takahiro +1 位作者 ODA Yoshiya GE Xiu-run 《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Science A(Applied Physics & Engineering)》 SCIE EI CAS CSCD 2006年第11期1856-1863,共8页
The dynamic characteristics of ground soil using micro-tremor observation in Asia (Zushi and Ogasawara (Japan), Xi’an (China), Manila (Philippines), and Gujarat (India)) are studied. Ground micro-tremor signals were ... The dynamic characteristics of ground soil using micro-tremor observation in Asia (Zushi and Ogasawara (Japan), Xi’an (China), Manila (Philippines), and Gujarat (India)) are studied. Ground micro-tremor signals were observed and analyzed by fast Fourier transform method (FFT). The response of ground soil to frequency of ground micro-tremor is revealed, and func- tions with frequency-dependence and frequency-selection of micro-tremor for different foundation soil strata are also researched. The horizontal to vertical spectral ratio (H/V, Nakamura technique) of micro-tremor observed at the surface ground was used to evaluate the site’s predominant period. This paper also discusses the application of micro-tremor on site safety evaluation, and gives the observed calculation results obtained at multiple points. The experimental foundation and the deduction process of the method are described in detail. Some problems of the method are pointed out. Potential use of the technique’s good expandable nature makes it a useable means for preventing and reducing disaster’s harmful effec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cro-tremor observation Nakamura method Predominant period Earthquake observation Spectral analysis
下载PDF
微动勘探技术在隧道深厚风化层勘察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7
作者 冯坤伟 梁培峰 《公路交通技术》 2021年第2期95-100,共6页
为解决隧道勘察中深厚风化层界线划分问题,采用微动探测台阵技术采集地层的天然源面波信号,并采用空间自相关法处理数据获取频散曲线,从而得到能直观反映探查范围内地层的速度变化的视横波速度,再结合少量钻孔就可得到该区域内的土石分... 为解决隧道勘察中深厚风化层界线划分问题,采用微动探测台阵技术采集地层的天然源面波信号,并采用空间自相关法处理数据获取频散曲线,从而得到能直观反映探查范围内地层的速度变化的视横波速度,再结合少量钻孔就可得到该区域内的土石分界及风化层界面。结果表明:微动探测得到的地层分界线与钻孔地层剖面结果基本一致,且起伏形态清晰,精度较高;该方法作为一种新的地层界限勘察手段,探测时无需人工震源,具有经济、高效、探测深度大、分辨率高等特点,对确定山区大型深层地质界面,探测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动 天然源面波 视横波速度 土石界面 风化层
下载PDF
芦山地震烈度异常区的场地特征与震害相关性 被引量:2
18
作者 单振东 温瑞智 +3 位作者 齐文浩 卢滔 任叶飞 汪云龙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S1期232-237,共6页
2013年4月20日芦山地震中天权县思经乡出现了地震烈度VIII度异常区。基于地脉动测试技术,本文研究了思经乡异常区的出现与场地条件间的关系。首先调查了思经乡的地形、地貌和地质条件等场地特征,发现思经乡第四季土层覆盖较薄,下层为颗... 2013年4月20日芦山地震中天权县思经乡出现了地震烈度VIII度异常区。基于地脉动测试技术,本文研究了思经乡异常区的出现与场地条件间的关系。首先调查了思经乡的地形、地貌和地质条件等场地特征,发现思经乡第四季土层覆盖较薄,下层为颗粒较大的砾石和鹅卵石等,是良好的民用双层建筑建设场地。然后,通过地脉动测试技术,分别测试了思经乡部分场地和民居的特征频率,发现思经乡场地特征频率与现有民用两层建筑特征频率相近。这种情况对建筑物抗震性能的发挥极为不利,可被初步认定为思经乡异常区产生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芦山地震 异常区 地质环境 地脉动 单点谱比法
下载PDF
利用地脉动评估结构抗震能力的技术及应用前景 被引量:2
19
作者 杨仕升 李航 +1 位作者 韦立林 韦良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7年第4期358-361,共4页
建筑结构的抗震能力评估已成为当前土木工程领域的重要课题,利用地脉动测试方法评估结构抗震能力的技术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介绍利用地脉动测试方法评估结构抗震能力的技术,并就该技术在理论与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最后,... 建筑结构的抗震能力评估已成为当前土木工程领域的重要课题,利用地脉动测试方法评估结构抗震能力的技术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介绍利用地脉动测试方法评估结构抗震能力的技术,并就该技术在理论与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最后,指出该技术目前需解决的问题及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抗震 抗震评估 地脉动 动力检测
下载PDF
地脉动在某工程场地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0
作者 贾斌 潘长军 王国卫 《低温建筑技术》 2010年第5期87-89,共3页
以无锡市区某工程场地软土动力特性和地脉动频谱结构为研究对象,对该场地进行了地脉动的测试及频谱分析。根据对场地实测的地脉动数据进行分析,并结合现场勘察报告结果,对工程场地的脉动频谱曲线进行了分类,通过计算分析得出各测点的脉... 以无锡市区某工程场地软土动力特性和地脉动频谱结构为研究对象,对该场地进行了地脉动的测试及频谱分析。根据对场地实测的地脉动数据进行分析,并结合现场勘察报告结果,对工程场地的脉动频谱曲线进行了分类,通过计算分析得出各测点的脉动振幅、场地卓越频率和卓越周期等,为以后的工程建设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脉动 频谱曲线 卓越频率 卓越周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