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细切削加工表面质量的研究综述 被引量:19
1
作者 张浩 刘玉德 +1 位作者 石文天 韩冬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219-232,共14页
随着微小型零件的广泛使用,对精度和表面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必须进一步解决微细加工中表面粗糙度差、微细毛刺等加工缺陷,提高表面的加工质量。因此,微细切削加工的表面质量受到国内外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并成为研究的重点和热点。综... 随着微小型零件的广泛使用,对精度和表面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必须进一步解决微细加工中表面粗糙度差、微细毛刺等加工缺陷,提高表面的加工质量。因此,微细切削加工的表面质量受到国内外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并成为研究的重点和热点。综述了微细切削加工中表面质量的研究成果以及研究现状,并进行了分类和总结。首先介绍了微细切削加工的背景和意义,综述了微细切削加工的特点,对微细切削加工表面质量按照表面粗糙度、表面残余应力、表面加工硬化、微细毛刺进行了分类讨论。然后,将微细切削加工工艺分为微细车削、微细铣削、微细车铣、微磨削工艺四个方面展开论述,综述了微细切削加工工艺中对表面质量的试验方法和科研成果,归纳了影响表面质量的相关因素,包括切削要素、刀具要素以及其他的辅助因素等,并总结出影响表面质量的加工规律。最后,对微细切削加工表面质量进行总结,提出一些改善加工表面质量的方式方法以及相关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细切削 表面质量 加工工艺 研究成果 影响规律
下载PDF
表面微织构在切削过程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2
作者 周小容 何林 +3 位作者 袁森 周滔 田鹏飞 邹子川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00-127,共28页
在切削过程中,临近切削刃的刀具前刀面与切屑、刀具后刀面与已加工表面接触区存在的高温高压情况严重影响了刀具服役寿命和工件表面完整性。表面微织构技术是一种先进的表面改性技术,在刀具表面制备不同尺寸参数、形状参数、分布参数的... 在切削过程中,临近切削刃的刀具前刀面与切屑、刀具后刀面与已加工表面接触区存在的高温高压情况严重影响了刀具服役寿命和工件表面完整性。表面微织构技术是一种先进的表面改性技术,在刀具表面制备不同尺寸参数、形状参数、分布参数的表面织构能够显著影响刀具的切削性能。当刀具表面微织构制备方法不同时,微织构所呈现的性能也不同。首先从制备技术的原理、制备过程、制备技术特点等方面对当前最先进的刀具表面微织构制备技术进行了综述。然后从切削力、切削温度、刀具磨损、切屑形成、工件表面完整性等角度分析了微织构对刀具切削性能的影响规律与机理。在分析切削力、切削温度、刀具磨损、切屑形成等4个指标时重点关注了刀具前刀面微织构所起的作用,在分析工件表面质量时,同时考虑了刀具后刀面微织构、前刀面微织构的影响。最后,介绍了当前微织构的研究热点,主要包括微织构技术与钝化刃口、润滑剂的协同作用对切削性能的影响,以及微织构刀具在切削过程中发生的衍生切削行为。通过对文献的归纳、总结与深入分析,给出了表面微织构未来的研究方向,为刀具进一步优化提供设计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织构 切削力 切削温度 刀具磨损 表面质量 钝圆半径 自润滑 衍生切削
下载PDF
热压硫化锌的超精密磨削加工 被引量:8
3
作者 陈冰 郭兵 +2 位作者 赵清亮 饶志敏 姚光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2109-2116,共8页
针对用传统车削或研磨抛光方法加工大尺寸非球面热压硫化锌透镜存在的不足,采用金刚石砂轮磨削加工方法对热压硫化锌材料进行了加工实验.通过压痕、单颗粒金刚石刻划和磨削正交实验,研究了该方法在磨削加工过程中的塑性域去除机理及其... 针对用传统车削或研磨抛光方法加工大尺寸非球面热压硫化锌透镜存在的不足,采用金刚石砂轮磨削加工方法对热压硫化锌材料进行了加工实验.通过压痕、单颗粒金刚石刻划和磨削正交实验,研究了该方法在磨削加工过程中的塑性域去除机理及其亚表面损伤情况,并优化了超精密磨削加工工艺参数.压痕实验发现热压硫化锌材料在载荷作用下易于出现径向裂纹和微裂纹,其断裂韧性为2.643842 MPa/m1/2,临界切削深度为1.808 μm.单颗粒金刚石刻划实验结果表明,热压硫化锌材料在较小的切削深度下可以实现塑性域去除,但在机械去除过程中易出现多种形式的亚表层损伤.磨削实验结果表明,磨削深度是影响表面光洁度的主要因素,随着磨削深度的增大表面光洁度降低,最佳表面粗糙度为7.6 nm.工作台进给速度是影响面形精度的主要因素,且平面磨削的面形精度PV值为0.185~0.395 μm.研究结果表明,磨削加工热压硫化锌材料可以获得纳米级表面粗糙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压硫化锌透镜 压痕实验 临界切削深度 单颗粒刻划 平面磨削 亚表面损伤 表面质量
下载PDF
碳化硅圆柱槽微结构表面的化学机械抛光 被引量:7
4
作者 赵清亮 孙智源 郭兵 《机械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5期183-189,共7页
目前工业界对高精度微结构功能表面玻璃元件,比如作为高性能二极管激光器准直透镜关键元件的圆柱槽阵列微结构功能表面玻璃元件的需求日趋增加,而其微结构表面质量的优劣也会直接影响激光器输出功率的大小。该类元件能否很好的实现其特... 目前工业界对高精度微结构功能表面玻璃元件,比如作为高性能二极管激光器准直透镜关键元件的圆柱槽阵列微结构功能表面玻璃元件的需求日趋增加,而其微结构表面质量的优劣也会直接影响激光器输出功率的大小。该类元件能否很好的实现其特定的光学功能取决于玻璃模压用具有微结构表面的模具(如碳化硅陶瓷等)最终加工质量,但由于碳化硅等陶瓷的超硬材料属性导致其微结构表面在精密磨削后还需要进行后续的抛光加工以达到使用精度要求。因此针对精密磨削后的无压烧结碳化硅(SSi C)微结构表面展开原位化学机械抛光(CMP)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微结构表面粗糙度Ra及面形精度PV由磨削后的71.8 nm和2.14μm降低到了抛光后的7.7 nm和0.46μm;抛光后微结构尖角处形貌完整无破损,但尖角圆弧半径R有所扩大,由磨削后的8.082μm增大到9.294μm;微结构亚表面裂纹深度经抛光后由磨削后的5μm左右降低至1μm左右,从而有效地提高了模具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压烧结碳化硅 微结构 化学机械抛光 表面质量 亚表面裂纹
下载PDF
微切削毛刺形成机理及研究进展综述 被引量:7
5
作者 石文天 侯岩军 +1 位作者 刘玉德 李强强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3期2809-2819,2828,共12页
概述了微切削毛刺的形态、分类及其生成机理;阐述了微切削毛刺的仿真分析研究进展;在微切削毛刺的试验研究进展方面,分析了切削工艺参数、刀具几何、切削方式和辅助工艺对微切削毛刺的影响;介绍了几种常用复合材料加工毛刺的研究现状;... 概述了微切削毛刺的形态、分类及其生成机理;阐述了微切削毛刺的仿真分析研究进展;在微切削毛刺的试验研究进展方面,分析了切削工艺参数、刀具几何、切削方式和辅助工艺对微切削毛刺的影响;介绍了几种常用复合材料加工毛刺的研究现状;根据毛刺的成形机理和加工方式,综述了去除毛刺的工艺方法与设备,提出了去毛刺装置的性能要求;最后总结了微细毛刺研究方面的不足,并指出了将来研究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切削 毛刺 表面质量 形成机理 去除毛刺
下载PDF
单晶DD98微尺度铣削表面质量试验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蔡明 巩亚东 +1 位作者 于宁 高奇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261-1265,共5页
为探究单晶DD98微尺度铣削的表面质量,采用直径为0.6mm的微铣刀对单晶DD98进行三因素五水平的微尺度铣削正交试验。通过极差分析和方差分析发现:主轴转速对DD98表面质量的影响最大,铣削深度的影响次之,进给速度的影响最小;单晶DD98表面... 为探究单晶DD98微尺度铣削的表面质量,采用直径为0.6mm的微铣刀对单晶DD98进行三因素五水平的微尺度铣削正交试验。通过极差分析和方差分析发现:主轴转速对DD98表面质量的影响最大,铣削深度的影响次之,进给速度的影响最小;单晶DD98表面质量最好的工艺参数组合为主轴转速36 000r/min,铣削深度5μm,进给速度100μm/s。得到了主轴转速、铣削深度和进给速度对表面质量的影响规律,并对其机理进行了分析,从而为单晶DD98材料的微尺度铣削加工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晶DD98 微尺度铣削 表面质量 正交试验 极差分析和方差分析 最优工艺参数
下载PDF
超声滚压工艺对模具钢激光熔覆层表面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6
7
作者 郑开魁 林有希 +1 位作者 蔡建国 雷成迁 《机械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11-120,共10页
超声滚压技术是一种经济高效的新型表面光整强化工艺,可有效提高金属表面的质量。采用激光熔覆技术在H13模具钢表面涂覆铁基合金,研究了超声滚压工艺参数对激光熔覆层表面微观结构与质量的影响。利用SEM、EDS和XRD研究了滚压表层的微观... 超声滚压技术是一种经济高效的新型表面光整强化工艺,可有效提高金属表面的质量。采用激光熔覆技术在H13模具钢表面涂覆铁基合金,研究了超声滚压工艺参数对激光熔覆层表面微观结构与质量的影响。利用SEM、EDS和XRD研究了滚压表层的微观结构;利用表面粗糙度仪、白光干涉仪、硬度计和残余应力测试仪研究了滚压表面的粗糙度、硬度和残余应力。研究结果表明,熔覆层经超声滚压后表层显微组织细化明显,晶粒随着距表面深度的增加而逐渐增大,组织形变方向与超声滚压方向相同。滚压后的表面粗糙度与初始表面粗糙度成正相关关系。随着压下量、静压力、滚压速率和滚压次数的增加,表面粗糙度先减小后增大,表面硬度先增加后降低;表面残余应力随压下量、静压力和滚压次数的增加先增后减。压下量0.10 mm、静压力0.45~0.65 MPa、滚压速率2 100 mm/min、滚压次数3时,金属表面可获得良好的光整强化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滚压 激光熔覆 模具钢 微观形貌 表面质量
原文传递
Research on feed-pulse collaborative control method in micro-electrical discharge machining
8
作者 Qiang Gao Ya-Ou Zhang +3 位作者 Xue-Cheng Xi Yuan-Ding Wang Xiao-Fei Chen Wan-Sheng Zhao 《Advances in Manufacturing》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2期270-287,共18页
Reducing the short-circuit rate and increasing the effective discharge rate are important targets for improving the servo control effect of micro-electrical discharge machining(micro-EDM),as these two indicators are c... Reducing the short-circuit rate and increasing the effective discharge rate are important targets for improving the servo control effect of micro-electrical discharge machining(micro-EDM),as these two indicators are closely related to the machining efficiency and quality.In this study,a feed-pulse collaborative control(FPCC)method is proposed for micro-EDM based on two dimensions(space and time).In the spatial dimension,a feed control strategy with a discharge holding process is adopted.Meanwhile,in the time dimension,a forward-looking pulse control strategy is adopted,in which the pulse interval is adjusted based on a sequence analysis of feed commands and discharge states.Process experiments are carried out to determine the key parameters used in this method,including the discharge holding threshold and pulse interval adjustment value(T_(off_(adj))).The feed smoothness and discharge sufficiency analyses of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compared to the traditional double threshold average voltage method,the FPCC method reduces the number of long-distance retreats by 64%and improves the effective discharge time by 4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cro-electrical discharge machining(micro-EDM) Electrode feed control Discharge pulse control Machining surface quality
原文传递
基于钝圆尺寸效应的微细切削机理试验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赵孟 何宁 李亮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214-1218,共5页
通过微细车削试验,研究了微细切削加工参数对切削力、表面质量、切屑形成的影响,发现切削厚度与刃口半径的比值是影响微细切削的关键因素,当该比值过小时,刃口尺寸效应作用极其显著,导致切削比能迅速增大,表面质量恶化,切屑形成困难。... 通过微细车削试验,研究了微细切削加工参数对切削力、表面质量、切屑形成的影响,发现切削厚度与刃口半径的比值是影响微细切削的关键因素,当该比值过小时,刃口尺寸效应作用极其显著,导致切削比能迅速增大,表面质量恶化,切屑形成困难。根据这一结论可确定微细切削加工参数选择的下限范围,从而为微细切削加工参数选择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细切削 尺寸效应 切削机理 表面质量
下载PDF
颗粒微切削表面创成的分子动力学仿真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李俊烨 董坤 +1 位作者 王兴华 张心明 《机械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7期94-104,共11页
颗粒微切削的性能和行为直接影响工件的表面质量,从材料去除规律和能量变化规律的角度对颗粒微切削作用的表面创成机理进行研究,分别采用EAM势、Morse势、Tersoff势描述单晶铜原子间、工件与颗粒、颗粒刀具原子间的作用力。分析纳米尺... 颗粒微切削的性能和行为直接影响工件的表面质量,从材料去除规律和能量变化规律的角度对颗粒微切削作用的表面创成机理进行研究,分别采用EAM势、Morse势、Tersoff势描述单晶铜原子间、工件与颗粒、颗粒刀具原子间的作用力。分析纳米尺度下颗粒切削方向、颗粒切削速度、系综温度对颗粒微切削作用,通过探讨体系动能、体系势能、体系总能对工件原子运动规律的影响及颗粒微切削加工前后键角的变化形态,为阐述颗粒微切削作用的表面创成机理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果表明正交切削比斜切削能获得更好的表面质量,颗粒速度与能量不存在线性关系,颗粒温度对体系能量有直接影响。通过分子动力学数值模拟得到体系的结构信息及相关热力学性质并对分子动力学的微观统计量进行分析计算,寻找合适的加工参数,为颗粒微切削加工工艺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晶颗粒 分子动力学 微切削 表面质量 创成机理
下载PDF
基于ABAQUS的YW1织构刀具切削仿真与试验研究
11
作者 刘朝伟 杨发展 +4 位作者 姜芙林 黄珂 杨宇 隋潇斌 赵烁 《工具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0-76,共7页
在硬质合金刀具表面植入微织构有利于提高刀具的切削性能。为深入探究织构化刀具对TC4钛合金加工性能的影响,设计一定几何参数的织构化刀具,通过调整刀具织构参数和加工参数对TC4钛合金进行切削仿真与试验分析,从切削力、切削温度、刀... 在硬质合金刀具表面植入微织构有利于提高刀具的切削性能。为深入探究织构化刀具对TC4钛合金加工性能的影响,设计一定几何参数的织构化刀具,通过调整刀具织构参数和加工参数对TC4钛合金进行切削仿真与试验分析,从切削力、切削温度、刀具磨损、切屑形貌、加工工件表面质量等方面评价刀具的切削性能。结果表明:带有微织构的硬质合金刀具对改善工件应力分布状态有积极作用,能降低切削力,缓解刀具瞬间的高温聚集,减小磨损面积,改善切屑的形貌,形成良好的工件表面质量;在不同形态织构刀具中,横向沟槽织构刀具(T3)改善切削力和降温效果最优,圆形织构刀具(T4)温度梯度分布最优;微织构的存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刀具的抗黏附性能,其中,横向沟槽织构刀具(T3)前刀面处磨损面积最小,减摩抗黏性能最好,能形成较好的工件表面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织构 切削加工性 切削仿真 磨损面积 切屑形貌 表面质量
下载PDF
单晶硅微尺度侧磨表面质量影响因素试验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周云光 巩亚东 +1 位作者 高奇 朱宗孝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983-988,共6页
为了获得具有较好表面质量的典型硬脆材料单晶硅微结构,采用微尺度磨削技术,利用直径为0.9 mm的微磨棒沿单晶硅(100)晶面进行磨削.首先通过三因素五水平的正交试验分析出影响单晶硅微尺度磨削表面粗糙度的主次因素;其次优化出获得较小... 为了获得具有较好表面质量的典型硬脆材料单晶硅微结构,采用微尺度磨削技术,利用直径为0.9 mm的微磨棒沿单晶硅(100)晶面进行磨削.首先通过三因素五水平的正交试验分析出影响单晶硅微尺度磨削表面粗糙度的主次因素;其次优化出获得较小表面粗糙度的单晶硅微尺度磨削工艺;最后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单晶硅微磨削表面粗糙度(Ra)随工艺参数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沿单晶硅(100)晶面的微磨削过程(20 000 r/min≤v_s≤60 000 r/min,20μm/s≤v_w≤170μm/s和3μm≤a_p≤15μm)中,主轴转速对R_a影响最大;当主轴转速(v_s)为50 000 r/min、进给速度(v_w)为20μm/s、磨削深度(a_p)为3μm时,R_a最小;R_a随vs的增大基本呈减小趋势,但v_s过大时机床主轴出现振动,R_a出现增大趋势.R_a随v_w和a_p的增大而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加工 微尺度磨削 单晶硅 磨削表面质量 表面粗糙度
下载PDF
电化学对微小孔毛刺去除的仿真及试验 被引量:1
13
作者 何涛 黄森 +2 位作者 邓海顺 王传礼 丁庆田 《中国表面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55-165,共11页
钻削微小通孔产生的孔口毛刺严重影响了其表面质量,且微小孔因直径小导致其入口和出口毛刺去除困难,为此提出基于电化学的微小通孔双面毛刺的同步去除方法。以0.35 mm厚的304不锈钢板的钻孔毛刺为研究对象,建立电化学毛刺去除仿真模型,... 钻削微小通孔产生的孔口毛刺严重影响了其表面质量,且微小孔因直径小导致其入口和出口毛刺去除困难,为此提出基于电化学的微小通孔双面毛刺的同步去除方法。以0.35 mm厚的304不锈钢板的钻孔毛刺为研究对象,建立电化学毛刺去除仿真模型,分析电流密度与微小孔不同区域材料去除速率间的对应关系,研究电极位置及工艺参数对毛刺去除效果的影响,并开展相关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孔口表面电流密度大小表征了材料去除能力的强弱,毛刺尖端电流密度大,孔内壁电流密度小且分布均匀;电极位置对出口毛刺去除速率影响大,伸出型电极毛刺去除效果最好;随加工电压、电解质浓度及电极直径增大,毛刺去除效率增高,但扩孔率增大,且电极直径越大入口倒角越明显;试验基于伸出型电极位置,采用4 V加工电压、12%NaNO_(3)电解质、0.2 mm电极半径,实现了孔口毛刺的精准去除,加工后的倒角宽度为38μm,扩孔率仅1.99%,验证了仿真的准确性。研究结果可为微小通孔双面毛刺的高效、精准去除奠定研究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 去毛刺 微小孔 电流密度 孔口表面质量
下载PDF
Optimal tool design in micro-milling of difficult-to-machine materials
14
作者 Lorcan O'Toole Feng-Zhou Fang 《Advances in Manufacturing》 SCIE EI CAS CSCD 2023年第2期222-247,共26页
The limitations of significant tool wear and tool breakage of commercially available fluted micro-end mill tools often lead to ineffective and inefficient manufacturing,while surface quality and geometric dimensions r... The limitations of significant tool wear and tool breakage of commercially available fluted micro-end mill tools often lead to ineffective and inefficient manufacturing,while surface quality and geometric dimensions remain unacceptably poor.This is especially true for machining of difficult-to-machine(DTM)materials,such as super alloys and ceramics.Such conventional fluted micro-tool designs are generally down scaled from the macro-milling tool designs.However,simply scaling such designs from the macro to micro domain leads to inherent design flaws,such as poor tool rigidity,poor tool strength and weak cutting edges,ultimately ending in tool failure.Therefore,in this article a design process is first established to determine optimal micro-end mill tool designs for machining some typical DTM materials commonly used in manufacturing orthopaedic implants and micro-feature moulds.The design process focuses on achieving robust stiffness and mechanical strength to reduce tool wear,avoid tool chipping and tool breakage in order to efficiently machine very hard materials.Then,static stress and deflection finite element analysis(FEA)is carried out to identify stiffness and rigidity of the tool design in relation to the maximum deformations,as well as the Von Mises stress distribution at the cutting edge of the designed tools.Following analysis and further optimisation of the FEA results,a verified optimum tool design is established for micro-milling DTM materials.An experimental study is then carried out to compare the optimum tool design to commercial tools,in regards to cutting forces,tool wear and surface qual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ecision machining micro-MILLING Difficult-to-machine(DTM) Tool wear micro-tool design surface quality
原文传递
纳米晶粒硬质合金磨削加工表面质量实验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詹友基 周家骐 +2 位作者 许永超 陈嘉盛 孙家宝 《有色金属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39-45,共7页
为探究以纳米晶粒硬质合金GU092为主的多种硬质合金磨削表面质量规律,对纳米晶粒硬质合金GU092、超细晶粒度硬质合金GU10UF和亚微米晶粒硬质合金GU20进行磨削实验,并对磨削加工表面质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磨削深度和工作台速度的增加... 为探究以纳米晶粒硬质合金GU092为主的多种硬质合金磨削表面质量规律,对纳米晶粒硬质合金GU092、超细晶粒度硬质合金GU10UF和亚微米晶粒硬质合金GU20进行磨削实验,并对磨削加工表面质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磨削深度和工作台速度的增加会导致残余应力增大,砂轮转速的增加会导致残余应力减小,并且晶粒度越小的硬质合金,相同加工参数下残余应力越小;磨削深度和工作台速度的增大会导致表面粗糙度增大,砂轮转速增大会导致表面粗糙度减小;相同加工参数下,晶粒度越细,表面粗糙度越小;硬质合金磨削过程中以塑性去除为主,也存在少量脆性断裂去除方式;减小切深和工作台进给或者增大砂轮转速可以提高磨削加工表面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晶粒硬质合金 残余应力 表面粗糙度 微观形貌 表面质量
下载PDF
高速精密微铣削Ti-6Al-4V表面质量影响因素试验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阴晓铭 于化东 +2 位作者 许金凯 黄飞 廉中旭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56-60,共5页
采用小型高速精密微铣床在Ti-6Al-4V合金工件表面加工微沟槽,研究了高速精密微铣床加工过程中影响表面质量的几个参数:主轴转速、进给速度、切削深度及刀具悬伸量,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分析了加工参数对表面质量的影响关系,试验结... 采用小型高速精密微铣床在Ti-6Al-4V合金工件表面加工微沟槽,研究了高速精密微铣床加工过程中影响表面质量的几个参数:主轴转速、进给速度、切削深度及刀具悬伸量,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分析了加工参数对表面质量的影响关系,试验结果表明:主轴转速对表面粗糙度影响最为显著。综合考虑加工效率和加工表面质量的因素、极差分析,最优参数为:主轴转速40000r/min,切削深度0.05mm,进给速度90 mm/min,刀具悬伸量14mm,此时Ra值为0.057μm,Rz值为0.672μm。为高速精密微铣床加工Ti-6Al-4V合金提供了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密微铣削 表面质量 影响因素
下载PDF
7075铝合金基体粗糙度对微弧氧化陶瓷膜层表面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4
17
作者 徐兵 宋仁国 《金属热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7-41,共5页
铝合金微弧氧化陶瓷膜层的应用主要取决于膜层表面质量,而影响表面质量的因素有很多。在恒压下采用固定的氧化工艺对不同表面粗糙度的7075铝合金进行微弧氧化处理,并通过粗糙度仪、测厚仪、划痕仪、高温摩擦磨损试验机、X射线衍射仪(XRD... 铝合金微弧氧化陶瓷膜层的应用主要取决于膜层表面质量,而影响表面质量的因素有很多。在恒压下采用固定的氧化工艺对不同表面粗糙度的7075铝合金进行微弧氧化处理,并通过粗糙度仪、测厚仪、划痕仪、高温摩擦磨损试验机、X射线衍射仪(XRD)和扫描电镜(SEM)研究了基体粗糙度对膜层表面质量的影响及形成机理。结果表明:在固定的微弧氧化工艺参数下,随着基体粗糙度的降低,膜层表面粗糙度和厚度及其分布随之下降,且下降趋势逐渐变缓并趋于稳定,而膜层结合力随之增强,但对耐磨性的影响不大。此外,对于基体粗糙度大的铝合金,微弧氧化处理能有效降低其膜层表面粗糙度,而对于基体粗糙度小的铝合金,微弧氧化处理反而增加了膜层表面粗糙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弧氧化 陶瓷膜层 表面质量 粗糙度 7075铝合金
原文传递
磁场对微细电火花加工Ti-6Al-4V微孔的影响 被引量:3
18
作者 曲永强 许金凯 于朋 《工具技术》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23-27,共5页
微细电火花加工作为重要的非传统加工技术广泛应用于精密制造等领域,但加工效率低和加工质量差等问题严重制约了微细电火花加工技术的发展。为了改善微细电火花加工存在的问题,将磁场与微细电火花加工相结合,在不同的电极转速条件下研... 微细电火花加工作为重要的非传统加工技术广泛应用于精密制造等领域,但加工效率低和加工质量差等问题严重制约了微细电火花加工技术的发展。为了改善微细电火花加工存在的问题,将磁场与微细电火花加工相结合,在不同的电极转速条件下研究外加磁场对Ti-6Al-4V微孔加工性能、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的影响。加工性能由材料去除率和电极磨损率表征,加工精度由过切和锥度表征,根据表面粗糙度和表面形貌来评估表面质量。试验结果表明:采用磁场微细电火花复合加工方法在Ti-6Al-4V上加工微孔时,材料去除率和电极磨损率增大,过切和锥度减小,表面粗糙度降低,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均得到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细电火花加工 磁场辅助 TI-6AL-4V 表面质量
下载PDF
仿生微织构球头铣刀对6061铝合金切削性能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赵登超 刘晓敏 +1 位作者 陈亮 罗林辉 《工具技术》 2019年第6期27-32,共6页
针对6061铝合金在切削过程中易出现切屑粘刀现象,引起切削力增大和切削表面质量恶化的问题,以贝类体表耐磨、抗粘附非光滑凹槽形态为仿生对象,在两刃球头铣刀前刀面植入凹槽型微织构。为优选仿生微织构结构参数,进行微织构宽度为0μm、3... 针对6061铝合金在切削过程中易出现切屑粘刀现象,引起切削力增大和切削表面质量恶化的问题,以贝类体表耐磨、抗粘附非光滑凹槽形态为仿生对象,在两刃球头铣刀前刀面植入凹槽型微织构。为优选仿生微织构结构参数,进行微织构宽度为0μm、30μm、50μm、70μm、90μm、120μm的球头铣刀铣削试验。通过快速傅里叶变换(Fast Fourier Transform,FFT)、切削力均值分析及铣削表面三维形貌分析,研究了仿生微织构球头铣刀凹槽宽度对6061铝合金切削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仿生微织构宽度对球头铣刀切削稳定性、耐磨性及铣削表面质量具有重要影响。优选出仿生微织构宽度为70μm时对减小三向切削力、改善切削稳定性和提高6061铝合金铣削表面质量均有较理想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织构 球头铣刀 6061铝合金 切削力 表面质量
下载PDF
电火花线切割碳钢微观表面质量的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陈志 李红丽 《制造技术与机床》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43-145,160,共4页
通过对电火花线切割碳钢工件的亚表面层组织金相观测和微观硬度测量,分析不同碳含量碳钢工件亚表面层的微观组织结构,获得不同碳含量碳钢工件亚表面层的微观硬度分布情况,结合材料相变理论,阐明工件微观组织和微观硬度分布的形成机理。... 通过对电火花线切割碳钢工件的亚表面层组织金相观测和微观硬度测量,分析不同碳含量碳钢工件亚表面层的微观组织结构,获得不同碳含量碳钢工件亚表面层的微观硬度分布情况,结合材料相变理论,阐明工件微观组织和微观硬度分布的形成机理。随后,设计单因素实验,分析工艺参数和碳含量的增加对于重铸层厚度(RLT)的影响规律,并分析这些影响规律的内在原因。实验结果显示重铸层厚度随碳含量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重铸层厚度随脉冲电流和脉冲宽度增大而增大,随间隙电压增大而减小。该研究可为实际电火花线切割加工过程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火花线切割 碳含量 工艺参数 微观表面质量 重铸层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