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光度法快速测定酸性镀铜液中的微量铁 被引量:6
1
作者 丘山 丘星初 黄曙明 《电镀与涂饰》 CAS CSCD 2003年第3期51-52,共2页
 以亚硝基R盐为显色剂,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酸性镀铜液中的微量铁。介绍了该方法的原理及分析步骤。探讨了测量波长、酸度、亚硝基R盐及缓冲液的浓度、发色时间等因素对测量结果的影响。在720nm波长下,铁浓度在2~20μg/10mL范围内测得...  以亚硝基R盐为显色剂,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酸性镀铜液中的微量铁。介绍了该方法的原理及分析步骤。探讨了测量波长、酸度、亚硝基R盐及缓冲液的浓度、发色时间等因素对测量结果的影响。在720nm波长下,铁浓度在2~20μg/10mL范围内测得吸光度与铁浓度之间的关系遵守比耳定律。另外,探讨了干扰元素的影响及其消除。加标回收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准确度高,平均回收率为98 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性镀铜液 微量铁 分光光度法
下载PDF
催化分光光度法测定油品中的微量铁 被引量:5
2
作者 范佩霞 刘立行 《光谱实验室》 CAS CSCD 1995年第5期26-30,共5页
在稀硫酸介质中,铁(Ⅲ)能催化过氧化氢氧化中性红使其褪色。本文对轻油的消化条件进行了考察。轻、重油品分别经消化、灰化后可直接测定。摩尔吸收系数3.4×105L·cm-1·mol-1,检出限为0.04-0.... 在稀硫酸介质中,铁(Ⅲ)能催化过氧化氢氧化中性红使其褪色。本文对轻油的消化条件进行了考察。轻、重油品分别经消化、灰化后可直接测定。摩尔吸收系数3.4×105L·cm-1·mol-1,检出限为0.04-0.05μg/25mL,加标回收率为99.5%-101.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度法 轻油 重油
下载PDF
高纯硅石中微量铁钙的原子吸收光谱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周立群 蔡火操 《湖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97年第1期66-68,共3页
提出了高纯硅石的溶样方法和微量铁钙的火焰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条件,采用标准加入法,既能避免强烈的背景影响,又能克服严重的基体干扰,结果准确可靠.铁钙的精密度分别为4.9%和5.5%,回收率在92%~102%.
关键词 原子吸收光谱 高纯硅石 硅石 矿石
下载PDF
二叠、三叠纪地质层中微小铁粒的起源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李林 《青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年第5期10-13,共4页
通过高感度、分析时间短、并且具有同时处理大量样品的质子激发X线放射分析法(PIXE分析法),对二叠纪和三叠纪地质层页岩中提取的微小铁粒的成分分析。发现这些微小铁粒的含量和太阳系广阔宇宙空间中铁的含量十分接近,暗示着这种微小铁... 通过高感度、分析时间短、并且具有同时处理大量样品的质子激发X线放射分析法(PIXE分析法),对二叠纪和三叠纪地质层页岩中提取的微小铁粒的成分分析。发现这些微小铁粒的含量和太阳系广阔宇宙空间中铁的含量十分接近,暗示着这种微小铁粒起源于超越太阳系的广阔宇宙空间,由超新星等直接喷射到宇宙,是宇宙背景放射的物质组成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宇宙微粒 微小铁粒 PIXE分析法
下载PDF
印刷电路板显影废水处理研究 被引量:12
5
作者 鲍旭平 李义久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22-24,共3页
印刷电路板生产中产生的显影废水是一种高有机物含量、成分复杂、难以生化降解的废水。作者采用酸化破乳—铁炭微电解—中和沉淀—SBR组合工艺处理该废水,并通过实验确定最佳工艺参数:酸化破乳pH为3~4,破乳后出水进入铁炭微电解柱,V(铁... 印刷电路板生产中产生的显影废水是一种高有机物含量、成分复杂、难以生化降解的废水。作者采用酸化破乳—铁炭微电解—中和沉淀—SBR组合工艺处理该废水,并通过实验确定最佳工艺参数:酸化破乳pH为3~4,破乳后出水进入铁炭微电解柱,V(铁)∶V(炭)=11∶,反应时间为45 min,出水加石灰乳调节pH为7~8,中和沉淀;SBR每12h为一个周期,最佳反应时间为8h。经组合工艺处理后,原废水CODCr由原来的11 000mg/L降至400 mg/L左右,去除率达到96%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破乳 铁炭微电解 序批式间歇反应器 显影废水
下载PDF
新型常温捕收剂DX-1浮选司家营铁矿混磁精矿试验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夏夕雯 梁广泉 朱一民 《矿产保护与利用》 2018年第3期140-144,共5页
针对司家营铁矿使用常规捕收剂浮选矿浆温度高,热能消耗大等问题,研制出新型常温阴离子反浮选捕收剂DX-1。为验证该药剂对实际矿物的浮选效果,以司家营铁矿品位40.05%的混合磁选精矿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反浮选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该新型捕... 针对司家营铁矿使用常规捕收剂浮选矿浆温度高,热能消耗大等问题,研制出新型常温阴离子反浮选捕收剂DX-1。为验证该药剂对实际矿物的浮选效果,以司家营铁矿品位40.05%的混合磁选精矿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反浮选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该新型捕收剂可适应20℃低温环境,在p H=11.5时,经过1粗1精3扫闭路试验流程,可得到品位65.23%、回收率83.55%的铁精矿。最终产品的SEM和EDS能谱分析结果表明:DX-1对石英、白云石等脉石矿物的捕收具有较好的选择性;产品中未完全单体解离的粗颗粒是影响进一步提高精矿品位的主要原因,尾矿中夹带微细粒铁矿物的现象,影响了金属回收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温捕收剂DX-1 司家营铁矿 微细粒铁矿物 石英
下载PDF
铜渣改性制备多孔硅酸盐负载微纳米零价铁及其去除废水中的Cr(VI) 被引量:5
7
作者 胡美世 乐成涛 +3 位作者 王淼 张倍贤 郭江凤 余文 《矿产保护与利用》 2020年第3期40-45,共6页
本研究以铜渣为原料,通过碳热还原法制备多孔硅酸盐负载型微纳米铁(简称微纳米铁),用于去除废水中的Cr(VI)。研究了微纳米铁的制备条件和废水降解条件对去除Cr(VI)的影响,并探究了相关的反应机理。结果表明,在焙烧温度为1150℃、焙烧时... 本研究以铜渣为原料,通过碳热还原法制备多孔硅酸盐负载型微纳米铁(简称微纳米铁),用于去除废水中的Cr(VI)。研究了微纳米铁的制备条件和废水降解条件对去除Cr(VI)的影响,并探究了相关的反应机理。结果表明,在焙烧温度为1150℃、焙烧时间为40 min、煤用量为25%的条件下制备的微纳米铁去除Cr(VI)的效率最高。扫描电子显微镜和能谱分析表明,铜渣还原焙烧后形成多孔结构,硅酸盐孔洞表面镶嵌大量纳米级至微米级零价铁颗粒。增加微纳米铁的用量、提高废水温度和降低溶液的初始pH值,可以提高Cr(VI)的去除率。在微纳米铁用量为1 g/L、废水温度为27℃、初始pH为3的条件下,处理浓度为10 mg/L的废水,反应2.5 min即可去除100%的Cr(VI)。机理分析表明,微纳米铁与Cr(VI)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Cr(VI)被还原生成Cr(Ⅲ)并被矿化为铬铁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渣 碳热还原 微纳米铁 CR(VI)
下载PDF
微电解-电极-SBBR组合工艺处理沼液 被引量:5
8
作者 刘昊 马焕春 +2 位作者 杨志敏 黄磊 陈玉成 《环境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2297-2301,共5页
研究以集中型沼液为对象,考察了微电解-电极-SBBR组合工艺的处理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在常温条件下,铁炭微电解反应按照推荐的反应参数的条件(曝气量为15.0 L/(min·L)、初始p H值为4、Fe/C为2∶1、HRT为2.5 h、反应级数为3级),电极-... 研究以集中型沼液为对象,考察了微电解-电极-SBBR组合工艺的处理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在常温条件下,铁炭微电解反应按照推荐的反应参数的条件(曝气量为15.0 L/(min·L)、初始p H值为4、Fe/C为2∶1、HRT为2.5 h、反应级数为3级),电极-SBBR采用瞬时进水、厌氧1.0 h、曝气4.0 h(通电)、缺氧/厌氧2.0 h(通电)、出水、闲置的运行工序。在反应器稳定运行的条件下,对化学需氧量(COD)、氨氮(NH+4-N)、总磷(TP)、固体悬浮物(SS)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2.2%、93.5%、93.2%和98.4%。出水的COD、NH+4-N、TP和SS的浓度能够达到《畜禽养殖行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596-2001)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炭微电解 电极-SBBR 沼液
原文传递
水雾化铁粉制备微纳米磷酸铁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宋依桐 李成威 +4 位作者 刘钢 孙卓男 刘谦 刘宏伟 刘帅 《辽宁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20年第4期241-244,250,共5页
为了解决磷酸铁制备工艺复杂、成本高等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工艺简单的高纯度微纳米磷酸铁制备方法。实验以自制水雾化超细纯铁粉和磷酸为主要原料,加热条件下使磷酸直接溶解铁粉,再加入过氧化氢溶液,利用高能球磨设备与反应釜合成出高纯... 为了解决磷酸铁制备工艺复杂、成本高等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工艺简单的高纯度微纳米磷酸铁制备方法。实验以自制水雾化超细纯铁粉和磷酸为主要原料,加热条件下使磷酸直接溶解铁粉,再加入过氧化氢溶液,利用高能球磨设备与反应釜合成出高纯度微纳米磷酸铁粉末。采用X射线衍射仪和扫描电镜分析,微纳米FePO_4粉末是0.15μm左右规则球型颗粒,有利于提升磷酸铁锂电池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细纯铁粉 高能球磨 微纳米磷酸铁
下载PDF
利用攀西铁矿制备微合金铁粉的中试生产 被引量:3
10
作者 林安川 杨雪峰 +2 位作者 王涛 刘晓红 张启龙 《钢铁研究》 CAS 2017年第1期10-16,22,共8页
为了降低还原铁粉生产成本并改善其性能,开展了利用攀西铁矿连续制备微合金铁粉的中试生产。通过严格控制直接还原铁料和一次铁粉的质量及稳定性,采取催化还原—磨选—精还原工艺流程,并在实践中不断优化流程,有效弥补了攀西低品位、高... 为了降低还原铁粉生产成本并改善其性能,开展了利用攀西铁矿连续制备微合金铁粉的中试生产。通过严格控制直接还原铁料和一次铁粉的质量及稳定性,采取催化还原—磨选—精还原工艺流程,并在实践中不断优化流程,有效弥补了攀西低品位、高脉石铁矿对制备微合金铁粉品质及稳定性带来的不利影响。中试生产表明:在w(TFe)<60.0%、w(Si O2)>2.0%、w(Al2O3)>1.5%条件下,可以批量得到氢损小于0.20%、w(C)<0.020%、w(S)<0.030%、w(TFe)>98.5%、金属化率大于99.0%的微合金铁粉。同时,找到了降低有害元素对钢带炉炉型危害以及稳定还原气氛的方法,加工成本显著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钒钛磁铁矿 催化还原 磨选 精还原 微合金铁粉
原文传递
微米级铁粉燃料中低温氧化反应特性及其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卫雪岩 钱勇 《化工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624-2638,共15页
微米级铁粉是极具潜力的新型无碳固体燃料,为实现金属燃料规模化高效清洁燃烧利用,需要掌握其基础燃烧特性及其化学反应动力学机理。这需要大量关于动力学参数的研究,特别是活化能。热重分析(TGA)是实验获得动力学数据最常用的工具,而... 微米级铁粉是极具潜力的新型无碳固体燃料,为实现金属燃料规模化高效清洁燃烧利用,需要掌握其基础燃烧特性及其化学反应动力学机理。这需要大量关于动力学参数的研究,特别是活化能。热重分析(TGA)是实验获得动力学数据最常用的工具,而等转换动力学分析是处理TGA数据计算的最有效方法。本文利用热重分析仪对6、25、30、40、55及120μm 6种微米级铁粉进行实验,采用Friedman等转化率对TGA数据进行处理与分析,主要包括TGA数据原始数据分析,获得转化率数据,定转化率数据插值选点,根据Friedman等转化率拟合,计算六种铁粉活化能与转换函数,不同粒径铁粉数据联合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大部分情况下,微米级铁粉粒径越小,同温度下反应越充分;在反应速率达到峰值前,铁粉粒径越小,反应速率越快;在反应速率达到峰值后,铁粉粒径越小,反应速率越慢;在转化率大于0.300时,对于30、40、55及120μm的铁粉,粒径越小,活化能越小。研究成果基于氧浓度、粒径大小、加热速率多变量取得,研究了微米级铁粉的中低温全过程氧化特性,计算了多种微米级铁粉的活化能数据,为金属燃料应用提供理论基础,为建立铁粉燃烧反应动力学机理提供实验参数,为金属燃烧仿真实验提供理论参考,为金属燃料应用提供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重分析 微米级铁粉 氧化 热力学过程 再生能源 活化能
下载PDF
利用超微超顺磁氧化铁颗粒增强磁共振探究电针干预小鼠脑缺血急性期炎性反应最佳时间窗 被引量:2
12
作者 庄丽华 孔营楠 +3 位作者 詹松华 龚志刚 杨烁慧 陆方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0年第7期36-43,共8页
目的利用超微超顺磁氧化铁颗粒(USPIO)增强磁共振探究不同时间窗电针对小鼠脑缺血再灌注炎性反应的影响。方法42只C57BL/6N小鼠,按体质量分层入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各电针组(2h、12h、24h、48h、72h电针组),每组6只,模型组和各电针组... 目的利用超微超顺磁氧化铁颗粒(USPIO)增强磁共振探究不同时间窗电针对小鼠脑缺血再灌注炎性反应的影响。方法42只C57BL/6N小鼠,按体质量分层入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各电针组(2h、12h、24h、48h、72h电针组),每组6只,模型组和各电针组采用线栓阻塞右侧大脑中动脉制作小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术后注射USPIO,电针组按不同时间窗接受电针治疗,比较再灌注后72 h各组小鼠神经功能评分,磁共振扫描信号改变,脑组织水肿体积百分比,血清炎性因子及脑组织病理变化。结果小鼠脑缺血再灌注后出现明显神经功能缺损,缺血侧脑组织水肿周围可见斑片状T2WI低信号区,T1WI呈高信号,SWI呈低信号,电针治疗组负性强化区T2WI最低信号比值升高,T1WI最高信号比值降低,SWI相对铁定量减少,吞铁小胶质细胞数目减少,血清炎性因子水平降低。结论早期电针干预可减轻小鼠脑缺血后急性期炎性反应,USPIO增强磁共振可用于观察电针对脑缺血再灌注急性期炎性反应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电针 超微超顺磁氧化铁 磁共振 炎性反应
下载PDF
基于粒子群算法的微纳米铁粉燃烧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丁宋毅 孙波 卓长飞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2709-2716,共8页
为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开发清洁、低碳、可再生的新型能源,对微纳米铁粉燃料开展燃烧实验研究。通过微纳米铁粉的比表面积实验、热重分析实验、X射线衍射实验,得到不同粒径铁粉的比表面积、热重曲线以及X射线衍射图谱。分析粒径对比表... 为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开发清洁、低碳、可再生的新型能源,对微纳米铁粉燃料开展燃烧实验研究。通过微纳米铁粉的比表面积实验、热重分析实验、X射线衍射实验,得到不同粒径铁粉的比表面积、热重曲线以及X射线衍射图谱。分析粒径对比表面积、热重曲线的影响,研究不同粒径铁粉在40 K/min升温速率下的燃烧特性参数和燃烧动力学参数。并用粒子群算法拟合出微纳米铁粉的燃烧速率微分方程,建立微纳米铁粉的燃烧模型。结果表明:除了50 nm铁粉以外,随着粒径增大,铁粉的着火点温度、最高燃烧速率温度、燃尽温度、活化能、指前因子均增大。50 nm铁粉会在高温下发生熔化并凝结,使得燃尽温度上升,燃尽时间延长,不利于反应正常进行。对于粒径在50 nm~2μm范围内的铁粉,可以通过本文建立的铁粉燃烧速率微分方程近似计算不同粒径微纳米铁粉的燃烧特性参数和燃烧动力学参数,误差在允许的范围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纳米铁粉 比表面积 热重分析 粒子群算法 燃烧特性 燃烧模型
下载PDF
磁性纳米颗粒在小鼠巨噬细胞体外MRI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4
作者 宋江 戈锐 +5 位作者 朱凯 孙杰 宋美娜 赵薇 马宏宁 王志军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57-61,共5页
目的探讨应用超微超顺磁性氧化铁纳米颗粒(ultra-micro superparamagnetic iron oxide nanoparticle,USPIO)标记小鼠巨噬细胞株RAW264.7的最适浓度以及比较MRI中不同扫描序列在细胞吞噬功能评价中的敏感度差别。材料与方法用终浓度为0... 目的探讨应用超微超顺磁性氧化铁纳米颗粒(ultra-micro superparamagnetic iron oxide nanoparticle,USPIO)标记小鼠巨噬细胞株RAW264.7的最适浓度以及比较MRI中不同扫描序列在细胞吞噬功能评价中的敏感度差别。材料与方法用终浓度为0、25、50、75、100、125μg/mL的USPIO分别与小鼠巨噬细胞共培养24 h后,细胞计数试剂法(CCK-8)计算细胞存活率以及USPIO对该细胞的半数抑制浓度(IC;);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普鲁士蓝染色确认细胞对USPIO的吞噬效应;3.0 T MRI扫描细胞-琼脂糖凝胶模型,记录T1WI和T2WI序列的弛豫时间和弛豫率并计算弛豫时间降低率。结果当USPIO浓度为25μg/mL时,对细胞的存活率无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当USPIO浓度≥50μg/mL时,细胞存活率随USPIO浓度增加显著降低(P均<0.05);USPIO对细胞的半数抑制浓度IC;为(186.5±7.2)μg/mL;当USPIO浓度为50μg/mL时,细胞形态开始皱缩、透光度减低;当USPIO浓度为25μg/mL时,普鲁士蓝染色呈显著阳性;MRI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当USPIO浓度为25μg/mL时,细胞即见显著信号改变;随USPIO浓度增加,T1、T2弛豫时间显著缩短(P均<0.01),对应弛豫率R1、R2逐渐升高;相同USPIO浓度下,各组T2弛豫时间降低率显著高于T1弛豫时间降低率(P均<0.001)。结论浓度为25μg/mL的USPIO对细胞没有明显毒性作用,而且标记效率高、MRI即见显著信号改变与较好的成像效果,为标记巨噬细胞的最适浓度;MRI能用于细胞标记后的体外成像,T2WI序列在检测细胞吞噬USPIO后的信号变化优于T1WI序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噬细胞 超微超顺磁性氧化铁纳米颗粒 磁共振成像 小鼠
下载PDF
沼液的铁炭微电解预处理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马焕春 陈玉成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235-238,共4页
铁炭微电解处理沼液能够有效降低COD和氨氮,提高沼液可生化性。试验采用铁炭微电解对沼液进行预处理,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的最佳条件:曝气量为3L/min,初始pH值为4,铁炭体积比为1∶1,HRT为2.5h,COD和氨氮最高的去除率可达到56.86%,32.31%... 铁炭微电解处理沼液能够有效降低COD和氨氮,提高沼液可生化性。试验采用铁炭微电解对沼液进行预处理,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的最佳条件:曝气量为3L/min,初始pH值为4,铁炭体积比为1∶1,HRT为2.5h,COD和氨氮最高的去除率可达到56.86%,32.31%。通过对正交试验结果进行优化分析可知最佳试验条件:曝气量为3L/min,初始pH值为4,铁炭体积比为2∶1,HRT为2.5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炭微电解 沼液 预处理
下载PDF
mZVIP/CRI协同处理低C/N值微污染水体的效能 被引量:1
16
作者 朱磊 唐海 +3 位作者 殷久龙 刘娣 黄婷婷 刘桂中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9期24-31,共8页
针对低C/N值微污染水体带来的水质安全及富营养化问题,探索了微米零价铁粉(mZVIP)与人工快渗(CRI)协同体系深度处理微污染水体的效能,研究了mZVIP体积占比、湿干比和水力负荷周期对mZVIP/CRI协同体系去除COD、NH4+-N、TN和TP的影响,获... 针对低C/N值微污染水体带来的水质安全及富营养化问题,探索了微米零价铁粉(mZVIP)与人工快渗(CRI)协同体系深度处理微污染水体的效能,研究了mZVIP体积占比、湿干比和水力负荷周期对mZVIP/CRI协同体系去除COD、NH4+-N、TN和TP的影响,获得了协同体系的优化运行条件。结果表明,协同体系在湿干比为1∶3、水力负荷周期为24 h、mZVIP体积占比为10%的优化条件下,出水COD、NH4+-N、TN和TP平均浓度分别为(9.88±2.04)、(0.20±0.05)、(13.84±0.93)和(0.071±0.011) mg/L,与传统CRI系统相比,去除率分别提高了12.66%、13.30%、20.73%和4.24%,满足《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的一级A标准,mZVIP/CRI协同体系具有处理低C/N值微污染水体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污染水体 人工快渗 微米零价铁粉 低C/N值
原文传递
退火温度对微合金铁粉压缩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上 鲍瑞 +2 位作者 李凤仙 李韶雨 易健宏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67-169,共3页
通过还原-磨选法制取的特种天然微合金铁粉具有优异的性能。为了提高铁粉的压缩性,研究了不同退火温度对微合金铁粉压缩性的影响。采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和硬度测试,探讨了晶粒大小、显微硬度对微合金铁粉压缩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 通过还原-磨选法制取的特种天然微合金铁粉具有优异的性能。为了提高铁粉的压缩性,研究了不同退火温度对微合金铁粉压缩性的影响。采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和硬度测试,探讨了晶粒大小、显微硬度对微合金铁粉压缩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温度退火后粉末形貌、松装密度和流动性变化不大;但退火温度对微合金铁粉的晶粒尺寸、显微硬度影响较大,进而影响压缩性。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粉末的晶粒尺寸增大,显微硬度降低。粉末的压缩性随着晶粒尺寸的增加有所提升;同等压力下压缩性随着显微硬度的降低而提高。压力为500MPa时,显微硬度对粉末压缩性的影响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合金铁粉 压缩性 退火
下载PDF
微纳米铁尾矿砂/SiO2气凝胶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隔热特性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鹏昕 李明俊 《新型建筑材料》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30-134,150,共6页
探讨了将铁尾矿砂作为制备保温隔热复合材料原料的可行性,其核心技术是先将铁尾矿砂微纳米化,再掺混SiO2气凝胶并添加少量粘合剂和玻璃纤维等制成性能优良的微纳孔保温隔热材料。通过正交试验得到保温性能最优状态下的各因素配方;研究... 探讨了将铁尾矿砂作为制备保温隔热复合材料原料的可行性,其核心技术是先将铁尾矿砂微纳米化,再掺混SiO2气凝胶并添加少量粘合剂和玻璃纤维等制成性能优良的微纳孔保温隔热材料。通过正交试验得到保温性能最优状态下的各因素配方;研究了微纳米化对基体材料性能的改善状况及不同掺量气凝胶对基体材料性能的影响;通过扫描电镜观察了复合材料内部各成分在基质中的存在状态,微观结构显示气凝胶形态保持完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纳米铁尾矿砂 SIO2气凝胶 保温隔热
下载PDF
微米及纳米铁材料中零价铁含量的简易测定
19
作者 雷轰 刘一源 李松林 《四川环境》 2015年第1期19-25,共7页
Fe0与Cu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Cu2O及Cu,而在酸性条件下Cu2O易发生歧化反应,生成Cu2+及Cu,Cu2+与Fe0以物质量1∶1发生化学反应。利用上述反应原理,根据微米或纳米铁材料中零价铁消耗掉的Cu2+含量,简易测定其零价铁含量。所测定的标准... Fe0与Cu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Cu2O及Cu,而在酸性条件下Cu2O易发生歧化反应,生成Cu2+及Cu,Cu2+与Fe0以物质量1∶1发生化学反应。利用上述反应原理,根据微米或纳米铁材料中零价铁消耗掉的Cu2+含量,简易测定其零价铁含量。所测定的标准微米铁材料中零价铁含量与其理论零价铁含量之间存在线性相关系(R2=0.99)。利用x射线衍射仪检验铁材料中零价铁是否反完全。通过测定已知零价铁含量的A、B、C三种微米铁材料及纳米铁材料中零价铁含量,判定测定结果的准确性。结果显示该方法准确可靠、操作简单、效率高,适用于微米及纳米铁材料中零价铁含量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米铁材料 纳米铁材料 含量分析检测 铜离子 X射线衍射仪
下载PDF
磁场诱导排列的微米Fe/环氧树脂基有序复合材料的电性能和腐蚀性能
20
作者 黄开金 谢长生 张邦文 《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 CSCD 2008年第6期684-687,共4页
用磁场控制高能球磨法制备的微米铁在环氧树脂中的排列,制备了具有优异电学性能的一维有序复合材料。在环氧树脂中加入重量百分数为5.88~11%的微米铁粉时,磁场作用下固化后的有序复合材料的体积电阻率较无磁场作用下固化的降低了3... 用磁场控制高能球磨法制备的微米铁在环氧树脂中的排列,制备了具有优异电学性能的一维有序复合材料。在环氧树脂中加入重量百分数为5.88~11%的微米铁粉时,磁场作用下固化后的有序复合材料的体积电阻率较无磁场作用下固化的降低了3~4个数量级,介电常数增加了190~324%,介电损耗增加了119~26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米铁颗粒 聚合物复合材料 磁场 排列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