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自然发火矿井采空区均压防灭火技术应用 被引量:11
1
作者 华海洋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76-79,共4页
为了解决深井高地压开采条件下,工作面密闭采空区易形成微漏风,出现自然发火的问题,以朱集西煤矿11501封闭采空区为例,监测分析了密闭采空区气体成分、压力分布及温度的变化,分析认为:作用于采空区密闭的风压差形成了微漏风效应,是导致... 为了解决深井高地压开采条件下,工作面密闭采空区易形成微漏风,出现自然发火的问题,以朱集西煤矿11501封闭采空区为例,监测分析了密闭采空区气体成分、压力分布及温度的变化,分析认为:作用于采空区密闭的风压差形成了微漏风效应,是导致采空区遗煤出现氧化自燃的主要原因。基于此,提出应用调节通风系统与均压气室抽采调压相联合的均压防灭火技术。现场实践表明:联合均压后,密闭采空区内CO浓度降至2×10^-6以下,O2浓度降至4%,两巷密闭墙均压气室内相对正压均稳定在180Pa上下波动,且两巷密闭压差值基本稳定在10Pa。该措施能有效地防控采空区漏风的系统问题,达到抑制采空区遗煤自燃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发火 采空区 均压防灭火 微漏风 通风系统 均压气室
下载PDF
漏风分配对回转式空气预热器热力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9
2
作者 白德龙 张劲松 +1 位作者 解冠宇 邢景伟 《动力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43-49,共7页
通过对回转式空气预热器进行机理分析,将旋转运动的蓄热元件作为金属流体,与烟气(一、二次风)在微元控制体中进行直接换热,建立了传热微分方程及差分方程.根据某600 MW亚临界机组的空气预热器的结构参数及设计参数,通过模型求解得到空... 通过对回转式空气预热器进行机理分析,将旋转运动的蓄热元件作为金属流体,与烟气(一、二次风)在微元控制体中进行直接换热,建立了传热微分方程及差分方程.根据某600 MW亚临界机组的空气预热器的结构参数及设计参数,通过模型求解得到空气预热器蓄热元件壁温及工质温度分布,并改变漏风分配系数,得到排烟温度及空气出口温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漏风率增大会导致排烟损失增大,锅炉效率下降;随着热端漏风占比增大,空气预热器排烟温度呈上升趋势,一、二次风出口温度呈下降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转式空气预热器 微元控制体 微分方程 漏风率
下载PDF
急斜煤层开采覆岩漏风途径生成演化模拟 被引量:4
3
作者 邵小平 石平五 《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53-456,共4页
为了解急斜煤层分段放顶煤开采过程中工作面发火成因,采用RFPA2D岩石破裂渐近过程分析软件,对开采中上覆层的破坏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模拟再现了采动区覆岩裂隙萌生、扩展和贯通的过程.研究表明:工作面上方采空区靠顶板侧岩层首先产生... 为了解急斜煤层分段放顶煤开采过程中工作面发火成因,采用RFPA2D岩石破裂渐近过程分析软件,对开采中上覆层的破坏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模拟再现了采动区覆岩裂隙萌生、扩展和贯通的过程.研究表明:工作面上方采空区靠顶板侧岩层首先产生微裂隙.随着下方工作面的开采,裂隙在多次闭合、扩展的反复过程中向浅部方向发展,并最终与地表塌陷过程中形成的向深部方向发展的裂隙贯通,从而形成由地表至工作面上方采空区靠顶板侧的漏风供氧通道,引起采空区发火,给工作面安全生产造成极大损害.堵塞漏风供氧通道以消除采空区残煤自然发火的外部因素有助于急倾斜水平分段放顶煤开采的安全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平分段放顶煤 微裂隙 漏风 供氧通道
下载PDF
联络巷注氮微正压密闭漏风控制技术 被引量:2
4
作者 刘忠全 王伟 《煤矿安全》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81-84,88,共5页
为有效控制采煤工作面采空区自然发火,通过在工作面主运输与辅助运输之间联络巷道由快速密闭和结构密闭形成密闭气室,在结构密闭外安装气压管路,观测密闭气室、采空区与工作面巷道之间的压差,经注氮管路向密闭气室注入氮气,保持气室处... 为有效控制采煤工作面采空区自然发火,通过在工作面主运输与辅助运输之间联络巷道由快速密闭和结构密闭形成密闭气室,在结构密闭外安装气压管路,观测密闭气室、采空区与工作面巷道之间的压差,经注氮管路向密闭气室注入氮气,保持气室处于微正压状态。微正压密闭气室有效控制了气压力波动引发的采空区"呼吸"效应、减小了向采空区的漏风量,缩小了采空区氧化带宽度,较好防止了采空区自然发火,同时也治理了工作面回风隅角低氧和CH4、CO等有毒有害气体的异常涌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络巷 密闭气室 微正压 呼吸效应 漏风
下载PDF
Evaluation of Micro Leakage of Two Direct Esthetic Restorations with Different Preparation Techniques
5
作者 Ahmed Mohammed El-Marakby Fuad Abdo Al-Sabri +1 位作者 Ahmed Tharwat Alammary Ahmed Ata AbdAlghany 《Open Journal of Stomatology》 2017年第4期264-276,共13页
Objectives: In recent times, the term “minimal intervention dentistry” has coined to describe a new approach to the treatment of the disease of caries. This study was carried out to evaluate the marginal integrity o... Objectives: In recent times, the term “minimal intervention dentistry” has coined to describe a new approach to the treatment of the disease of caries. This study was carried out to evaluate the marginal integrity of class V cavity in permanent posterior teeth prepared with different air abrasion parameters compared with classical rotary cavity preparation. Methods: A total number of 150 sound caries for free human posterior teeth were used in this study. Teeth were extracted for periodontal disease or orthodontic reasons and the average age of patients between 20 - 35 years. Teeth were divided according to the type of restoration into two main groups: Group I (n = 75) restored with low shrinkable posterior composite (P90) and Group II (n = 75) restored with Ketac nano ionomer (N100). Each main group was divided into five groups (n = 15), then each group was further subdivided into three subgroups (n = 5) according to the storage time (immediately, three months, and six months). All teeth would be tested at both occlusal and gingival margins of prepared class V cavity according to the method of cavity preparation. Results: A high significant difference was found in the mean ranks of micro-leakageat both occlusal enamel and gingival dentin walls among Groups 1 - 5 (p-value of Conclusion: Low shrinkable silorane based composite yielded better results of micro-leakage scores along the occlusal enamel and gingival dentin walls when the cavity of class V was prepared with air abrasion technique with large size alumina particles under high pressure at immediate storage time as compared with Ketac N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ir ABRASION Low Shrink Composite Nano IONOMER micro leakage
下载PDF
一种高精度微量气体泄漏检测仪的设计与研究 被引量:17
6
作者 唐月生 伍先达 +2 位作者 李锋 万莅新 邢武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z3期59-62,共4页
密封器件气密性检测是一项重要的安全检测之一 ,这里采用微差压原理 ,利用高精度差压传感器、精密对称气路和单片机测控系统组成测试装置 ,实现了对一定容积和压力下密封器件气密性的高精度检测。介绍了该检测仪的工作原理、硬件软件结... 密封器件气密性检测是一项重要的安全检测之一 ,这里采用微差压原理 ,利用高精度差压传感器、精密对称气路和单片机测控系统组成测试装置 ,实现了对一定容积和压力下密封器件气密性的高精度检测。介绍了该检测仪的工作原理、硬件软件结构和系统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差压原理 高精度 传感器 气体泄漏检测仪
下载PDF
微热再生吸附式干燥器的技术优化
7
作者 王韦韦 《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20年第2期18-21,共4页
针对台山电厂1 000 MW超超临界机组仪用压缩空气使用的微热再生吸附式干燥器多次发生空气大量泄漏、仪用气压力迅速降低、干燥器加热器超温的情况,进行深入研究分析,提出优化方案并实施改良。改良后有效提高了系统运行的稳定性,达到了... 针对台山电厂1 000 MW超超临界机组仪用压缩空气使用的微热再生吸附式干燥器多次发生空气大量泄漏、仪用气压力迅速降低、干燥器加热器超温的情况,进行深入研究分析,提出优化方案并实施改良。改良后有效提高了系统运行的稳定性,达到了预期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热再生吸附式干燥器 漏气 超温 优化改良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