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美国金融监管改革法案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
范文波
李黎明
|
《当代财经》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11
|
|
2
|
资本充足率与杠杆率双重监管指标体系的构建--基于微观审慎监管框架的研究 |
崔婕
沈沛龙
|
《金融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9
|
|
3
|
巴塞尔Ⅲ审慎监管框架:从单一约束转向多重约束 |
王胜邦
|
《国际金融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7
|
|
4
|
风险准备、风险分担与金融风险防范及化解 |
刘锡良
苗文龙
|
《金融监管研究》
|
2013 |
6
|
|
5
|
基于宏观审慎的金融监管指标体系构建研究 |
麦强盛
刘洪波
|
《金融教育研究》
|
2011 |
6
|
|
6
|
资产证券化风险管控——基于次贷危机案例研究 |
李雅丽
|
《西南金融》
北大核心
|
2019 |
5
|
|
7
|
银行业宏观审慎监管研究的新思路 |
谢平
邹传伟
|
《金融监管研究》
|
2013 |
2
|
|
8
|
金融危机后系统性风险压力测试的国际实践及对中国的启示 |
刘志洋
|
《西部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3
|
|
9
|
“审慎监管与行为监管”对商业银行金融科技的影响研究 |
张晓燕
何德旭
|
《审计与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23 |
1
|
|
10
|
英国新建宏观审慎的金融监管框架及启示 |
冯润祥
李玉青
卢蕾蕾
|
《中国货币市场》
|
2011 |
2
|
|
11
|
基于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视角的宏、微观审慎监管模式比较 |
梁涛
张健雅
|
《金融教育研究》
|
2012 |
1
|
|
12
|
我国宏观审慎监管有效性及其GMM方法检验 |
郑兰祥
王敏
|
《南京审计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4
|
|
13
|
银行融资稳定性降低了信贷顺周期性吗 |
郭威
廉永辉
张琳
|
《财贸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1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