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表面活性单体NaAMC_(14)S的胶束化行为对共聚合过程的影响 被引量:23
1
作者 于亚明 王中华 +1 位作者 高保娇 王蕊欣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96-501,共6页
测定了表面活性单体2-丙烯酰胺基十四烷磺酸钠(NaAMC14S)的Krafft点与不同温度下的临界胶束浓度(cmc),使NaAMC14S的浓度分别处于cmc上下,实施了NaAMC14S与丙烯酰胺(AM)的水溶液共聚合.用复合电导滴定法测定了共聚物的组成,用差示扫描量... 测定了表面活性单体2-丙烯酰胺基十四烷磺酸钠(NaAMC14S)的Krafft点与不同温度下的临界胶束浓度(cmc),使NaAMC14S的浓度分别处于cmc上下,实施了NaAMC14S与丙烯酰胺(AM)的水溶液共聚合.用复合电导滴定法测定了共聚物的组成,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测定了共聚物的热行为,采用荧光探针芘测定了共聚物水溶液的疏水缔合性,重点探索了在临界胶束浓度上下NaAMC14S与AM的共聚合机理.实验结果表明,NaAMC14S的胶束化行为对共聚合过程有很大的影响,当NaAMC14S在临界胶束浓度以上与AM共聚合时,遵循的是一种微嵌段共聚合的模式,聚合过程中共聚物的组成随转化率大幅度地变化;当NaAMC14S在临界胶束浓度以下与AM共聚合时,进行的是无规共聚合,聚合过程中聚合物的组成随时间变化比较缓慢;DSC的测试与荧光探针法的测定结果证实了上述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活性单体 胶束化行为 临界胶束浓度 共聚合机理 丙烯酰胺
下载PDF
C_(16)mimBr/Triton X-100混合体系的表面性质和胶团化行为 被引量:16
2
作者 凌锦龙 曹枫 +2 位作者 徐敏虹 洪迪 张艳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2期2658-2664,共7页
通过测定表面张力,研究了离子液体型表面活性剂溴化1-十六烷基-3-甲基咪唑(C16mimBr)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Triton X-100(TX100)混合体系分别在水溶液和20%乙二醇(体积分数)水溶液中的表面性质和胶团化行为.结果表明,混合体系在水溶液和20... 通过测定表面张力,研究了离子液体型表面活性剂溴化1-十六烷基-3-甲基咪唑(C16mimBr)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Triton X-100(TX100)混合体系分别在水溶液和20%乙二醇(体积分数)水溶液中的表面性质和胶团化行为.结果表明,混合体系在水溶液和20%乙二醇水溶液中都存在协同效应,乙二醇的加入降低了协同作用,混合体系的临界胶束浓度随乙二醇加入而增大.利用Rubingh模型和Motomura模型计算了混合物中各组分在表面吸附层和胶团相中的组成、相互作用参数以及表面吸附超额自由能和胶团形成超额自由能.在水溶液和20%乙二醇水溶液中,发现该混合体系在非离子组分摩尔分数约为0.65时,协同效应最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液体型表面活性剂 混合极性溶剂 表面性质 胶团化行为 正规溶液理论
原文传递
Triton X-100/CTAB在乙二醇/水混合溶剂中的热力学性质和胶团化行为 被引量:8
3
作者 凌锦龙 计兵 +1 位作者 莫勤华 孙来玉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297-1302,共6页
利用表面张力法,研究了非离子表面活性剂Triton X-100和离子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混合体系在混合极性溶剂乙二醇/水(乙二醇的体积分数分别为5%、10%和20%)中的热力学性质和胶团化行为.结果表明,混合体系在乙二醇水溶液... 利用表面张力法,研究了非离子表面活性剂Triton X-100和离子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混合体系在混合极性溶剂乙二醇/水(乙二醇的体积分数分别为5%、10%和20%)中的热力学性质和胶团化行为.结果表明,混合体系在乙二醇水溶液中存在协同效应,临界胶束浓度随乙二醇含量的增加而增大.利用Rubingh和Maeda模型计算了混合物中各组分在胶团相中的组成、相互作用参数以及自由能的贡献.在实验研究的乙二醇浓度范围内,发现该非离子/离子混合体系在离子组分摩尔分数约为0.3时,协同效应最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团化行为 混合极性溶剂 热力学性质 正规溶液理论
下载PDF
丙烯酰胺型阴离子表面活性单体的化学结构与其胶束化行为 被引量:7
4
作者 于亚明 高保娇 江立鼎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8期1859-1864,共6页
对两种丙烯酰胺型阴离子表面活性单体(2-丙烯酰胺基十四烷磺酸钠,NaAMC14S;2-丙烯酰胺基十二烷磺酸钠,NaAMC12S)的化学结构与胶束化行为的关系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使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了NaAMC14S,NaAMC12S及十二烷基磺酸钠(SDS)在水... 对两种丙烯酰胺型阴离子表面活性单体(2-丙烯酰胺基十四烷磺酸钠,NaAMC14S;2-丙烯酰胺基十二烷磺酸钠,NaAMC12S)的化学结构与胶束化行为的关系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使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了NaAMC14S,NaAMC12S及十二烷基磺酸钠(SDS)在水中的溶解度,同时采用表面张力法(环法)测定了它们在不同温度下的临界胶束浓度CMC;采用稳态荧光探针法测定了不同浓度的胶束聚集数与本征胶束聚集数.实验结果表明,与普通表面活性剂相比,由于丙烯酰胺型阴离子表面活性单体分子中具有两个亲水头基,在水中的溶解性能较强,故具有较低的Krafft温度;在溶液表面的饱和吸附量低,故降低水表面张力的能力较差,即表面活性差;疏水缔合的胶团较为疏松,故聚集数很小;胶束内分子间的疏水相互作用较弱,故临界胶束浓度CMC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活性单体 丙烯酰胺型 胶束化行为 结构 性能
下载PDF
长链N-烷基-3-甲基吡啶溴盐表面活性剂合成及性能 被引量:5
5
作者 付东 王珏 +3 位作者 李鹏 黄波 谢洋 阚侃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644-648,657,共6页
以3-甲基吡啶和正溴代烷为原料合成了3种长链N-烷基-3-甲基吡啶溴盐离子液体表面活性剂[Cnmpy][Br](n为疏水尾链所含碳原子个数,n=12、14、16)。采用FTIR和NMR(1H、13C)对化合物结构进行了表征。采用电导率法和Du Noüy环法测定了... 以3-甲基吡啶和正溴代烷为原料合成了3种长链N-烷基-3-甲基吡啶溴盐离子液体表面活性剂[Cnmpy][Br](n为疏水尾链所含碳原子个数,n=12、14、16)。采用FTIR和NMR(1H、13C)对化合物结构进行了表征。采用电导率法和Du Noüy环法测定了表面活性剂的临界胶束浓度(CMC),考察了疏水基链长、温度对CMC的影响,并计算了胶束形成过程的热力学参数;测定了所合成表面活性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298.15K时,电导率法测得[Cnmpy][Br](n=12、14、16)的CMC分别为9.98、2.50和0.564 mmol/L;Du Noüy环法较电导率法测得的CMC小1.15~1.37倍。疏水基尾链碳原子数对CMC的影响符合Stauff-Klevens公式。CMC随着温度的升高,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Cnmpy][Br]表面活性剂的标准胶束吉布斯自由能和标准胶束化焓均为负值,表明胶束的形成是自发放热过程。抑菌活性实验结果表明,[C14mpy][Br]对3个菌种的抑菌活性最强,抑菌圈直径分别为25.0、28.0和26.0 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烷基-3-甲基吡啶溴盐 电导率法 胶束化行为 热力学 抑菌活性 表面活性剂
下载PDF
不同结构头基对阴/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混合体系胶团化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牛迪 岑桂秋 +3 位作者 李嘉诚 张世鑫 魏思宝 李晓璇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102-1107,共6页
通过表面张力法和荧光探针法研究了含有不同反离子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NaDS)、十二烷基硫酸镁〔Mg(DS)2〕分别与头基结构不同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n-十二烷基β-D-麦芽糖苷(DDM)、十二烷基聚四氧乙烯醚(Brij30)组成的二元... 通过表面张力法和荧光探针法研究了含有不同反离子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NaDS)、十二烷基硫酸镁〔Mg(DS)2〕分别与头基结构不同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n-十二烷基β-D-麦芽糖苷(DDM)、十二烷基聚四氧乙烯醚(Brij30)组成的二元混合体系的协同作用以及胶束性质。结果表明,各混合体系均存在较强的协同效应,且协同效应强弱顺序为:Mg(DS)2/DDM<NaDS/DDM<Mg(DS)2/Brij30<NaDS/Brij30。Mg(DS)2与非离子之间的吸引作用较NaDS的弱,Mg2+使MDS偏离标准值程度小于Na+。利用Maeda模型得到的相互作用结果与Rubingh理论所得结果一致。此外,相对于具有刚性头基结构的DDM,具有易弯曲柔性头基结构的Brij30更能促进混合胶束形成,反离子对混合体系的胶束聚集数和微极性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活性剂头基结构 二元表面活性剂体系 协同作用 胶团化行为
下载PDF
A NEW KIND OF SURFACTANT: LONG-CHAINALKYLTRIPHENYLPHOSPHONIUM——FLUORESCENCE SPECTROSCOPIC STUDY ON THE MICELLIZATION BEHAVIOR OF DODECYLTRIPHENYLPHOSPHONIUM BROMIDE IN AQUEOUS SOLUTION
7
作者 江云宝 许金钩 陈国珍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SCIE EI CAS 1991年第6期474-477,共4页
Aggregation of fluorophore-containing molecules results in an increase of the local concentration of fluorophore and a suitable geometric relation between fluorophores, which leads to the formation of excimer or excip... Aggregation of fluorophore-containing molecules results in an increase of the local concentration of fluorophore and a suitable geometric relation between fluorophores, which leads to the formation of excimer or exciplex. It proved to be of great importance in the investigation of molecular aggregation in solution. Wu et al. have reported the observ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odecyltriphenylphosphonium BROMIDE micellization behavior FLUORESCENCE spectroscopy excimer.
原文传递
甲基丙烯酸酯类两亲性聚合物的胶束化行为及药物控制释放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赵群 倪沛红 +1 位作者 汤艳峰 朱金丽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3期3425-3429,共5页
通过稳态荧光探针法、激光光散射法等研究了苄氧基封端的甲基丙烯酸-2-(二甲氨基)乙酯和甲基丙烯酸甲酯的两亲性嵌段聚合物BzO-PDMAEMA30-PMMA10在水溶液中的胶束化行为。实验结果表明该共聚物具有明显的pH值和温度响应性。使用憎水性... 通过稳态荧光探针法、激光光散射法等研究了苄氧基封端的甲基丙烯酸-2-(二甲氨基)乙酯和甲基丙烯酸甲酯的两亲性嵌段聚合物BzO-PDMAEMA30-PMMA10在水溶液中的胶束化行为。实验结果表明该共聚物具有明显的pH值和温度响应性。使用憎水性药物萘普生和亲水性药物维生素C,制备胶束-药物体系,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考查该体系在药物控制释放方面的应用。体外释放实验表明药物释放体系随pH值降低可以加快药物释放,温度升高而致使释放变快。药物释放体系无突释现象,且具有pH值和温度响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亲性聚合物 pH值响应性 温度响应性 胶束化行为 药物控释体系
下载PDF
两亲性六臂星形聚合物PDLLA-b-PEO的合成及其受限结晶和胶束化行为
9
作者 张凤波 谢续明 +1 位作者 袁伟忠 袁金颖 《中国科技论文在线》 CAS 2011年第3期176-180,186,共6页
通过阳离子活性开环聚合和大分子酯化反应的两步法,合成两亲性的聚消旋丙交酯-b-聚氧乙烯(sPDLLA-b-PEO)六臂星形嵌段聚合物。通过差示扫描量热法(DSC)测定了聚合物本体结晶行为。结果表明,无定形链段PDLLA的引入和特定的星形结构,使得... 通过阳离子活性开环聚合和大分子酯化反应的两步法,合成两亲性的聚消旋丙交酯-b-聚氧乙烯(sPDLLA-b-PEO)六臂星形嵌段聚合物。通过差示扫描量热法(DSC)测定了聚合物本体结晶行为。结果表明,无定形链段PDLLA的引入和特定的星形结构,使得PEO链段的结晶受到限制,出现了冷结晶现象,并且最大结晶温度随着升温速率的升高而增加。通过偏光显微镜(POM)研究了六臂嵌段聚合物结晶形貌,发现六臂sPDLLA-b-PEO生长产生环带球晶。并且通过调控聚合物与溶剂的比例,以及聚合物膜的厚度,发现溶剂可以减小球晶生长中积累的应力,使环带结构消失;但六臂聚合物对于几何受限的响应性较强,到膜厚减小时,环带结构重新出现。最后,通过渗析的方法,用不同的溶剂制备尺寸不同的胶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臂聚丙交酯-b-聚氧乙烯星形嵌段 受限结晶 溶剂效应 膜厚效应 胶束化
下载PDF
DMF/水溶液中TDBAC与咪唑型离子液体混合胶束的聚集行为及热力学性质
10
作者 凌锦龙 林茜 计兵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120-1128,共9页
利用电导法研究了298.15 K时十四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TDBAC)与咪唑型离子液体表面活性剂Cn mim Br(n=12,16)混合胶束性质,考察了极性溶剂N,N-二甲基甲酰胺(DMF)对TDBAC/C16mim Br混合体系胶束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混合体系在水溶液和DM... 利用电导法研究了298.15 K时十四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TDBAC)与咪唑型离子液体表面活性剂Cn mim Br(n=12,16)混合胶束性质,考察了极性溶剂N,N-二甲基甲酰胺(DMF)对TDBAC/C16mim Br混合体系胶束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混合体系在水溶液和DMF水溶液中都存在协同效应。随DMF体积分数的增加,TDBAC/C16mim Br混合体系临界胶束浓度(cmc)增大,而反离子结合度减小。利用胶束理论模型计算了混合胶束的组成、相互作用参数和活度系数,以及胶束形成混合自由能、混合熵和超额自由能等热力学函数。随DMF体积分数增加,协同作用下降,胶束形成的自发性降低。水溶液中混合胶束形成是焓效应与熵效应共同作用的结果,而在20%DMF水溶液中,胶束形成是熵驱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胶束 离子液体表面活性剂 混合极性溶剂 胶束化行为 规则溶液理论
下载PDF
阴离子/阳离子混合表面活性剂体系的协同效应及其应用 被引量:27
11
作者 崔正刚 《日用化学品科学》 CAS 1999年第4期23-28,共6页
综述了阴离子/ 阳离子混合表面活性剂体系在表面张力降低的效率、效能、混合胶束形成及其增溶能力等方面的协同效应以及相行为方面的研究结果。为针对不同应用场合的阴/
关键词 混合表面活性剂 表面张力 胶团化 表面活性剂
下载PDF
PEO-PPO嵌段共聚物反胶束的形成及其热力学行为 被引量:3
12
作者 施长云 王运东 +1 位作者 戴猷元 GANGuan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581-584,共4页
通过对嵌段聚合物 PE62 0 0和 2 5R4有机溶液的加溶水量 WO 与温度关系的实验 ,确定了不同温度下反胶团形成的临界浓度 ( CMC) ,分析了聚合物在对二甲苯中形成反胶团的热力学行为 .结果表明 ,提高温度 ,有利于对二甲苯对聚合物的溶解 ,... 通过对嵌段聚合物 PE62 0 0和 2 5R4有机溶液的加溶水量 WO 与温度关系的实验 ,确定了不同温度下反胶团形成的临界浓度 ( CMC) ,分析了聚合物在对二甲苯中形成反胶团的热力学行为 .结果表明 ,提高温度 ,有利于对二甲苯对聚合物的溶解 ,导致 CMC值上升 .ln XCMC与温度 T成线性关系 ,胶团化过程中体系的标准吉布斯自由能变、焓变和熵变皆为负值 ,表明该过程是一个自发的放热过程 ,并且是一个混乱度降低的熵减过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胶束化 热力学行为 PEO PPO 嵌段共聚物
下载PDF
核磁共振谱研究PAA-F108-PAA嵌段共聚物的胶束化行为 被引量:2
13
作者 孟令敏 黄庆荣 +2 位作者 邓静 吴亦洁 石彤非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624-1630,共7页
采用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伴随水解的方法合成了聚丙烯酸-聚醚嵌段共聚物(PAA-F108-PAA),并通过氢核磁共振波谱和二维核Overhauser效应谱(2D NOE)研究了温度、羧酸基团中和度(α)及盐浓度对PAA-F108-PAA嵌段共聚物在水溶液中胶束化行为的... 采用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伴随水解的方法合成了聚丙烯酸-聚醚嵌段共聚物(PAA-F108-PAA),并通过氢核磁共振波谱和二维核Overhauser效应谱(2D NOE)研究了温度、羧酸基团中和度(α)及盐浓度对PAA-F108-PAA嵌段共聚物在水溶液中胶束化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PAA-F108-PAA分子的临界胶束化温度受α影响较小,受盐的种类和浓度影响较大.当α=0.14(0.01 mol/L KCl)时,在6℃条件下,PAA-F108-PAA分子处于塌缩状态,而在60℃条件下,聚氧化丙烯(PPO)链段发生疏水聚集形成胶束的核,PAA链段与PEO链段相互作用形成胶束的壳;当α=0.80(0.01 mol/L KCl)时,在6℃条件下,PAA-F108-PAA分子处于相对伸展状态,而在60℃条件下,PPO链段仍发生疏水聚集形成胶束的核,PEO与PAA彼此分离形成胶束的壳.增加KCl的浓度至1 mol/L,PAA-F108-PAA分子的临界胶束化温度显著降低,KCl对PPO和PEO链段都表现出脱水作用.但KI的浓度增加至1 mol/L时,PAA-F108-PAA分子的临界胶束化温度仅略微增加,KI对PPO链段表现出脱水作用,而对PEO链段表现出增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酸聚醚嵌段共聚物 胶束化行为 氢核磁共振波谱 二维核Overhauser效应谱
下载PDF
羧甲基纤维素系列高分子表面活性剂在溶液中胶束行为的研究 被引量:9
14
作者 曹亚 李惠林 徐僖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361-364,共4页
本文通过激光光散射、紫外光谱、分光光度计和表面张力研究了羧甲基纤维素与烷基醇聚氧乙烯醚丙烯酸酯的超声共聚物在溶液中的临界胶束浓度、增溶作用和微乳液等胶束行为。结果表明:高分子表面活性剂虽然出现双临界胶束浓度现象,但在... 本文通过激光光散射、紫外光谱、分光光度计和表面张力研究了羧甲基纤维素与烷基醇聚氧乙烯醚丙烯酸酯的超声共聚物在溶液中的临界胶束浓度、增溶作用和微乳液等胶束行为。结果表明:高分子表面活性剂虽然出现双临界胶束浓度现象,但在低浓度区仍存在多分子胶束;亲水链最长的大单体R12EO20A及其共聚物对甲苯的增溶性最强,甲苯增溶在胶束的疏水内核中;共聚物水溶液与甲苯、异丙醇形成的微乳液与低分子乳化剂不同,表现出高分子表面活性剂的分子尺寸大和结构复杂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子 表面活性剂 胶束行为 羧甲基纤维
下载PDF
水相和特殊介质中有序聚集体的结构、性质和应用(Ⅱ)——表面活性剂蠕虫状胶束 被引量:6
15
作者 李干佐 孙立新 聂玉峰 《日用化学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400-408,共9页
综述了近来关于表面活性剂蠕虫状胶束相态、平衡状态和动态的理论和实验结果以及应用冷冻蚀刻电镜照片直接观察到其结构。在一定条件下,表面活性剂在溶液中能可逆地缔合成为一种长的、有柔性的、甚至网状的蠕虫状胶束。它们具有类似柔... 综述了近来关于表面活性剂蠕虫状胶束相态、平衡状态和动态的理论和实验结果以及应用冷冻蚀刻电镜照片直接观察到其结构。在一定条件下,表面活性剂在溶液中能可逆地缔合成为一种长的、有柔性的、甚至网状的蠕虫状胶束。它们具有类似柔软的高聚物溶液的线性黏弹性质,然而蠕虫状胶束经历裂解和再组合过程而表现复杂的流变性。最后介绍了蠕虫状胶束在油田、减阻剂和日用化工等方面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活性剂 蠕虫状胶束 流变性 黏弹性 应用
下载PDF
一种氧化胺表面活性剂pH响应蠕虫状胶束流变行为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张萌 齐丽云 +4 位作者 龙宇 王济远 齐松竹 黄媛琳 方雪瑾 《日用化学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301-306,共6页
利用流变学方法研究了不同pH条件下两性表面活性剂α-羧基十三烷基二甲基氧化胺(CTAO)在水溶液中的聚集行为。实验结果表明,在温度25~60℃区间内,浓度范围为55~125 mmol/L,溶液pH=6.0~6.7时,无需任何添加剂CTAO水溶液即可形成蠕虫状胶束... 利用流变学方法研究了不同pH条件下两性表面活性剂α-羧基十三烷基二甲基氧化胺(CTAO)在水溶液中的聚集行为。实验结果表明,在温度25~60℃区间内,浓度范围为55~125 mmol/L,溶液pH=6.0~6.7时,无需任何添加剂CTAO水溶液即可形成蠕虫状胶束,其流变行为符合Maxwell模型,零剪切黏度最高可达26.5 Pa·s。在溶液pH>7的条件下,分子在溶液中的存在形式发生改变,分子间作用的斥力增加,蠕虫状胶束转变为球状胶束,其黏度接近于水,零剪切黏度约是pH=6.2时的1/4 000。该pH响应蠕虫状胶束体系仅由CTAO溶于水形成,其相变pH范围窄,具有制备容易、体系简单、流变性能变化显著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羧基十三烷基二甲基氧化胺 蠕虫状胶束 流变行为 氢键作用 PH响应
下载PDF
Temperature Dependent Phase Behavior of Pseudo-Ternary Thiourea X-100 Surfactant +1-Hexanol/Oil/Water Systems
17
作者 Mohd Zul Helmi Rozaini 《Open Journal of Physical Chemistry》 2012年第3期169-175,共7页
Temperature dependent phase behavior of Pseudo-ternary Thiourea X-100 + 1-hexanol (1:5 molar ratios)/oil/water systems is reported. The influence of nature of hydrocarbon oil and type of electrolytes (weak as well as ... Temperature dependent phase behavior of Pseudo-ternary Thiourea X-100 + 1-hexanol (1:5 molar ratios)/oil/water systems is reported. The influence of nature of hydrocarbon oil and type of electrolytes (weak as well as strong) has been investigated on the temperature induced phase behavior of the ternary system. At surfactant concentration, Φs = 40%, a “nose shaped” microemulsion region is observed. Below one-phase microemulsion region, Lα phase appears. The presence of NaCl decreases the domain size of 1Φ micellar region whereas oxalic acid first decreases the domain below Φw 18 in the lower boundry of the phase diagram. The critical weight fraction of water, Φwcri decreases in presence of both electrolytes. However, Φwmax increases in presence of oxalic acid and remains constant in presence of NaCl as compared to salt free system. Furthermore, when cyclohexane was replaced by a longer straight chain hydrocarbon, dodecane, the domain of the one-phase microemulsion region is tremendously increas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URFACTANT AMPHIPHILE CO-SURFACTANT Microemulsion micelles Reverse micelles PHASE behavior PHASE Diagram THIOUREA X-100 1-Hexanol
下载PDF
Novel thermogelling poly(ε-caprolactone-co-lactide)-poly(ethylene glycol)-poly(ε-caprolactone-co-lactide) aqueous solutions
18
作者 Zhi Qiang Jiang, Xian Mo Deng, Jian Yuan Hao Chengdu Institute of Organic Chemistr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P.O. Box 415, Chengdu 610041, China Graduate School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039, China 《Chinese Chemical Letters》 SCIE CAS CSCD 2007年第6期747-749,共3页
The aqueous solutions of poly(e-caprolactone-co-lactide)-poly(ethylene glycol)poly(e-caprolactone-co-lactide) undergoing sol-gel transition as the temperature increases from 20 to 50℃were successfully prepared. The t... The aqueous solutions of poly(e-caprolactone-co-lactide)-poly(ethylene glycol)poly(e-caprolactone-co-lactide) undergoing sol-gel transition as the temperature increases from 20 to 50℃were successfully prepared. The thermogelling triblock copolymers were synthesized by subtle tuning of the chemical composition and the hydrophilicity/hydrophobicity balance. The sol-gel transition was studied focusing on structure-property relationship. The amphiphilic copolymer formed micelles in aqueous solutions. It is believed to have potential applications in drug delivery and tissue engineer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omaterials Hydrogels micelles Phase behavior
下载PDF
Rheological behavior of mixed system of ionic liquid [C8mim]Br and sodium oleate in water
19
作者 Zimeng HE Ling YUE Meng LI Yazhuo SHANG Honglai LIU 《Frontiers of Chemic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SCIE EI CAS CSCD 2015年第2期232-241,共10页
Abstract We report on the rheological behavior of wormlike micelles constructed by ionic liquid surfactant [Csmim]Br (1-octyl-3-methylimidazolium bromide) and anionic surfactant sodium oleate (NaOA) in aqueous sol... Abstract We report on the rheological behavior of wormlike micelles constructed by ionic liquid surfactant [Csmim]Br (1-octyl-3-methylimidazolium bromide) and anionic surfactant sodium oleate (NaOA) in aqueous solution. The effects of surfactant composition, total surfactant concentration, added salts, and temperature were investigated. The prevailing surfactant effect at lower concentration and the leading cosolvent effect at higher concentration of [Csmim]Br may be the main reasons for appearance of well-established maximum in key rheologi- cal parameters with variation of surfactant composition and total surfactant concentration. The Cole-Cole plots demon- strate that the systems (total surfactant concentration falls within 0.17-0.35 mol. L- 1 and molar ratio 0.33≤R ≤ 0.50) fit the Maxwell's mechanical model as linear viscoelastic fluid. The addition of NaBr or sodium salicylate decreases significantly the viscosity and the relaxation time of the wormlike micelle solution but cannot change the value of plateau modulus Go. The present system has low rheological tolerance to temperature. The increase of temperature decreases the average contour length and viscosity of wormlike micelles and thus strengthens the relaxation progress of diffusion and weakens the relaxation progress of reptation. Increasing the temperature also decreases the value of plateau modulus G0 and shifts the minimum value of the loss modulus G″min to higher frequenc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heological behavior ionic liquid surfactant sodium oleate wormlike micelles VISCOELASTICITY
原文传递
聚苯乙烯-聚丁二烯嵌段共聚物在选择性溶剂2-丁酮中的自组装行为及其辐射交联固化效应
20
作者 樊凯 李林繁 李吉豪 《辐射研究与辐射工艺学报》 CAS CSCD 2021年第1期21-28,共8页
借助Delsa™Nano亚微米粒度粒子动态光散射分析仪、原子力显微镜(AF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热重分析仪(TGA)研究了聚苯乙烯-聚丁二烯(PS-b-PB)嵌段共聚物在选择性溶剂2-丁酮中的自组装行为,以及所形成胶束在γ射线辐照后的交联固化效... 借助Delsa™Nano亚微米粒度粒子动态光散射分析仪、原子力显微镜(AF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热重分析仪(TGA)研究了聚苯乙烯-聚丁二烯(PS-b-PB)嵌段共聚物在选择性溶剂2-丁酮中的自组装行为,以及所形成胶束在γ射线辐照后的交联固化效应。由于2-丁酮是PS链段的良好溶剂,PB链段的不良溶剂,因此,在适当条件下,PS-b-PB在选择性溶剂中会形成单分散的“核-壳”结构的纳米胶束。而本文的实验结果也表明,通过控制PS-b-PB在溶剂中的质量分数可以在较大范围内调整胶束尺寸。同时,本文进一步通过γ射线辐照的方法,对2-丁酮/PS-b-PB嵌段聚合物体系的胶束溶液进行无氧辐照,结果发现辐照后的胶束无论在微观形貌还是热力学稳定性方面,均有一定的提升,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是由于γ射线辐照诱导胶束中的PB链段发生交联反应而固化,固化后的胶束不再受超声震荡、溶剂稀释和挥发等因素的影响。本项研究为制备高分子纳米胶束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苯乙烯-聚丁二烯(PS-b-PB) 嵌段共聚物 自组装 胶束 γ 射线 交联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