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01篇文章
< 1 2 8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 被引量:122
1
作者 刘力 邱道持 +1 位作者 粟辉 曹蕾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887-890,共4页
构建了一套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的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分析了13个特大城市土地利用经济效益的分异特征,从而对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的方法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关键词 城市 土地集约利用 集约度 评价指标体系 权重值
下载PDF
基于DEA的中国特大城市资源效率及其变化 被引量:116
2
作者 郭腾云 徐勇 王志强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08-416,共9页
利用DEA、Malmquist指数模型方法,对1990-2006年中国特大城市要素资源效率及其变化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城市效率研究显示,特大城市平均效率一般,只有少数城市达到了效率最优。进一步的分类研究发现:①东、中部地区特大城市综合效率一般... 利用DEA、Malmquist指数模型方法,对1990-2006年中国特大城市要素资源效率及其变化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城市效率研究显示,特大城市平均效率一般,只有少数城市达到了效率最优。进一步的分类研究发现:①东、中部地区特大城市综合效率一般要高于西部地区,呈现出与我国区域经济格局相似的特征;②纯技术效率与城市规模成弱负相关关系,即城市规模越大,城市纯技术效率越低;③城市规模与规模效率成一定的正相关关系,即城市规模越大,规模效率越高。城市效率变化研究显示,1990-2006年特大城市效率呈现弱改善趋势,但技术退步和生产率下降明显。其中1990-2000年全都呈上升趋势,而2000-2006年全都呈下降趋势。进一步的分类研究显示:①城市综合效率和生产率变化趋势是,东部沿海地区有一定提高,中西部地区下降,其中,西部地区下降最明显。②不同规模城市的综合效率变化表现为,特大城市提高,超大城市和巨型城市下降;③不同规模城市的生产率都呈现下降趋势;④不同规模城市的规模效率都呈上升趋势,存在随特大城市规模的增大,城市规模效率提高的趋势呈现递减的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A和Malmquist方法 特大城市 城市效率 变化趋势 中国
下载PDF
中国总部经济的形成及其发展研究 被引量:86
3
作者 史忠良 沈红兵 《中国工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8-65,共8页
总部经济是一新兴的经济学概念。总部经济是现实社会客观存在的经济现象。本文对总部经济的形成机理进行了研究,分析了总部经济的效应,提出了形成总部经济城市的条件,最后给出了中国发展总部经济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总部经济 总部 城市 集聚 绩效
原文传递
北京城郊化空间特征与发展对策 被引量:62
4
作者 宗跃光 周尚意 +2 位作者 张振世 郭瑞华 陈红春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35-142,共8页
城郊化是大都市生命周期中的重要阶段之一,20世纪90年代以来北京进入了典型的城郊化过程。根据1985-2000年遥感影像和1992~2000年2000多个土地开发样本资料,在GIS的支持下,通过对比北京80~90年代... 城郊化是大都市生命周期中的重要阶段之一,20世纪90年代以来北京进入了典型的城郊化过程。根据1985-2000年遥感影像和1992~2000年2000多个土地开发样本资料,在GIS的支持下,通过对比北京80~90年代城郊化空间特征,概括出城市用地5种扩展方式和廊道效应作用下的波浪式扩展过程。在模拟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北京举办2008年奥运会带来的巨大投资规模,预测北京大都市城郊化的3个圈层、8个扇面和6条廊道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都市 城郊化 城市用地 北京 土地开发 遥感景像
下载PDF
大城市边缘区观光农业发展研究 被引量:47
5
作者 宋红 马勇 《经济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376-378,共3页
观光农业是传统农业与现代旅游业相结合形成的一种新型交叉型产业 ,经济发达的大城市边缘区是观光农业发展的一个主要区域。本文在对观光农业发展历史回顾的基础上 ,分析了大城市边缘区观光农业的发展优势与特征 。
关键词 观光农业 城市边缘 大城市 中国 主导产品 科技含量 产业效益
下载PDF
举办国际体育大赛对大城市的经济、文化综合效应之研究 被引量:53
6
作者 肖锋 姚颂平 沈建华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24-27,共4页
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对比分析法、调查法等研究方法,分析了以往举办过的一些国际体育大赛及将在北京举行的2008年奥运会对举办城市产生的影响。发现:国际体育大赛的成功举办会对举办城市产生诸多积极的经济、文化综合效应,如... 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对比分析法、调查法等研究方法,分析了以往举办过的一些国际体育大赛及将在北京举行的2008年奥运会对举办城市产生的影响。发现:国际体育大赛的成功举办会对举办城市产生诸多积极的经济、文化综合效应,如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拉动经济高速增长,增强城市文化对地区和国际文化的影响力等方面。同时指出,有条件的大城市应积极申办国际体育大赛,借助赛事的积极影响加快自身的建设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体育大赛 大城市 经济 文化 综合效应
下载PDF
北京市农村居民点整理分区及整理模式探讨 被引量:61
7
作者 关小克 张凤荣 +2 位作者 赵婷婷 方磊 朱泰峰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14-118,128,共6页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生活环境,农村居民点整理是节约集约利用土地、优化空间布局和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重要措施,大都市区农村居民点的整理是建设"宜居城市"的重要途径之一。综合北京市自然、社会、经济...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生活环境,农村居民点整理是节约集约利用土地、优化空间布局和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重要措施,大都市区农村居民点的整理是建设"宜居城市"的重要途径之一。综合北京市自然、社会、经济和土地利用规划等因素,围绕中心城区构建了城乡交错区、远郊平原区和生态山区3个农村居民点整理分区,并根据区位条件,确定了它们的功能定位,提出分区、分模式的整理方案,该方案对于加快北京城乡一体化进程,推动城乡统筹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都市 农村居民点整理 模式 分区 北京市
下载PDF
长江三角洲城镇空间演化与上海大都市增长 被引量:32
8
作者 陶松龄 甄富春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43-48,共6页
通过分析 1990年代以来长江三角洲城镇空间在地域社会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背景下所发生的剧烈演化 ,从中揭示这种演化的成因及其作用机制 ,同时指出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 。
关键词 长江三角洲 城镇空间 上海
下载PDF
上海与长江流域各省区间的旅游互动 被引量:48
9
作者 汪宇明 高元衡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657-668,共12页
采用转移—份额分析法对1999-2005年上海及长江干流区域内各省区入境旅游者统计数据和抽样调查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在长江流域各省区出、入沪旅游流总量增长中,结构性转移分量的贡献影响发挥着主导影响;份额分量的贡献影响发挥着基础... 采用转移—份额分析法对1999-2005年上海及长江干流区域内各省区入境旅游者统计数据和抽样调查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在长江流域各省区出、入沪旅游流总量增长中,结构性转移分量的贡献影响发挥着主导影响;份额分量的贡献影响发挥着基础性影响作用;而竞争性转移分量的贡献影响虽然有表现,但其作用绩效明显低于其他分量的影响绩效;总体上,结构性转移分量与份额分量高度集聚于上海毗邻的江浙地区,表现出长三角地区旅游流的高度内聚性;但出、入沪旅游流增量中的各分量贡献影响,在长江流域各省区间出现显著的不均衡现象,上海出沪旅游辐射强度在长江流域自东向西呈现出"U"型格局的空间变化。其中,距离尺度虽然是影响旅游流空间差异变化的重要因子,但省区间的资源禀赋、旅游区位交通的便捷性、旅游产品特色与供给结构变动、区域间旅游一体化程度等因子所构成的区域性差异,则是影响大都市与区域间旅游互动程度和空间格局的深层次原因。促进大都市与不同尺度规模区域之间的旅游互动,实现大都市与区域间旅游和谐发展,全面提升中国旅游的空间效益,是中国区域旅游深度发展需要进一步关注的战略性命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都市 区域旅游 旅游互动 旅游流 区域内聚性 长江流域 上海
下载PDF
上海入境旅游流对长江流域各省区空间场效应研究 被引量:42
10
作者 王永明 马耀峰 王美霞 《经济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854-858,共5页
大都市的旅游中转地功能及线状区域间旅游流互动效应是亟待研究的问题。基于旅游流空间场效应的角度,研究了1998年和2007年两个时间截面上海市入境旅游流对长江流域其它省区空间场的场强、位势、地域结构等特征。结果表明:①作为口岸大... 大都市的旅游中转地功能及线状区域间旅游流互动效应是亟待研究的问题。基于旅游流空间场效应的角度,研究了1998年和2007年两个时间截面上海市入境旅游流对长江流域其它省区空间场的场强、位势、地域结构等特征。结果表明:①作为口岸大都市的上海市入境旅游流对长江流域其他省区空间场效应显著增强,且集聚效应增长幅度明显高于辐射效应;②上海市集聚和辐射入境旅游流在其它省区间分配不均,对其他省区入境旅游流的集聚和扩散作用均很显著;③上海市入境旅游流空间场场强地域重心有向东转移的趋势,场强地域结构趋于合理化。上海市应发挥战略龙头作用,强化其旅游流集聚和辐射功能,以求整个长江流域旅游综合效益的快速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场效应 入境旅游流 长江流域 大都市 上海市
原文传递
对我国大城市行政区划调整的思考——以广州市近年来行政区划调整为例 被引量:40
11
作者 王开泳 陈田 《城市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70-75,共6页
在分析了行政区划调整的背景和主要原因的基础上,以广州市近年来的城市行政区划调整为例,总结其成功经验,如保持历史文脉,相似相融;小区合并、大区分解;降低行政管理成本;对开发区的行政管理体制做了大胆探索;行政区划调整与城市发展战... 在分析了行政区划调整的背景和主要原因的基础上,以广州市近年来的城市行政区划调整为例,总结其成功经验,如保持历史文脉,相似相融;小区合并、大区分解;降低行政管理成本;对开发区的行政管理体制做了大胆探索;行政区划调整与城市发展战略规划相衔接等。分析了现行城市行政区划调整过程中需要关注的问题,包括国有资产的流失、行政设施的浪费、缺少经济推动的引导、行政区划面状蔓延而缺少长远规划和整体协调,并就我国现阶段大城市地区行政区划调整思路和方向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城市 行政区划调整 整合 大都市区
原文传递
大都市居住空间分异及其应对策略 被引量:36
12
作者 余佳 丁金宏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67-72,共6页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大都市的社会空间正经历着复杂而深刻的变化,居住空间分异现象已经在多种地域尺度上存在。中国居住空间分异的原因与国外不同,收入差距带来的社会分层以及政府“经营城市”的理念是加速分异的主要原因,其直接后果...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大都市的社会空间正经历着复杂而深刻的变化,居住空间分异现象已经在多种地域尺度上存在。中国居住空间分异的原因与国外不同,收入差距带来的社会分层以及政府“经营城市”的理念是加速分异的主要原因,其直接后果是在社会空间上造成不同阶层的隔离和集聚,并在公共产品的供给上影响弱势群体。混合居住是改变城市居住空间分异的应对策略,但在自由和商品化的城市住宅市场中,不同阶层人群的分区居住是必然的现象,因而混合居住模式能否成功运作,有赖于一定的社会经济和政策基础,尤其是政府的主动介入和积极引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居住空间分异 分区居住 混合居住 大都市
下载PDF
共同体的式微与现代人的生存 被引量:36
13
作者 吴玉军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54-60,共7页
在传统社会,以血缘、地缘等为纽带建立起来的"共同体",借助其未经分化的、直接性的社会关系使个体获得了精神依托。工业主义打破了共同体的封闭结构,将一个变幻莫测、神奇万象的大都市生活带到了现代社会之中。在货币支配下... 在传统社会,以血缘、地缘等为纽带建立起来的"共同体",借助其未经分化的、直接性的社会关系使个体获得了精神依托。工业主义打破了共同体的封闭结构,将一个变幻莫测、神奇万象的大都市生活带到了现代社会之中。在货币支配下的都市中,人们进行着非个人的、表面的、短暂的,因而也是部分性的接触。大都市生活产生了原子化的人际关系,导致了人们内心的骚动和连续感的丧失。现代人需要在工业主义逻辑和骚动的都市生活中寻求稳固的"阿基米德点",以便克服精神上的不安,进而获得稳固的归属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同体 归属感 工业主义 都市 生存
下载PDF
都市创意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态势及其整合对策研究 被引量:33
14
作者 张建 《旅游论坛》 CSSCI 2009年第1期76-81,共6页
都市创意产业与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成为全球趋势,重点研究都市创意产业与旅游产业相互融合发展的态势,提出都市创意空间是都市旅游"中心地",都市创意园区具有巨大的旅游开发潜力,都市创意产业与文化旅游产品需要整合发展,旅... 都市创意产业与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成为全球趋势,重点研究都市创意产业与旅游产业相互融合发展的态势,提出都市创意空间是都市旅游"中心地",都市创意园区具有巨大的旅游开发潜力,都市创意产业与文化旅游产品需要整合发展,旅游产品设计、旅游市场营销要充分利用创意产业手段,创意产业链很多环节可以为大旅游业所用。还提出促进都市旅游产业与创意产业融合发展的对策,建议推行都市创意产业、旅游行业跨部门联动协调制度,在创意项目中配套开发旅游功能,促进创意产业向旅游业延伸,提升旅游项目中的创意含量,创新商业模式,最终促进产业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都市 创意产业 旅游产业 整合 对策
下载PDF
中国都市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发展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33
15
作者 范宏伟 靳厚忠 +1 位作者 秦椿林 刘晚玲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2-16,共5页
着眼于现代市场经济下社会公平的核心要义、社会和谐与经济协调,基于战略角度提出我国都市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探索都市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的提供模式,从历史、现实、国际等视角全方位地把握我国现阶段都市的公共体育服务及其均等化,并... 着眼于现代市场经济下社会公平的核心要义、社会和谐与经济协调,基于战略角度提出我国都市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探索都市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的提供模式,从历史、现实、国际等视角全方位地把握我国现阶段都市的公共体育服务及其均等化,并在此基础上制定相应的对策。研究表明,都市居民的消费观念强,消费需求、消费内容、消费方式多样化,呈现出享受型、发展型和服务型消费趋势。公众对公共服务的强烈需求与政府公共服务供给不足之间的矛盾依然是制约都市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体育服务 均等化 公共服务供给 基本公共产品 都市
下载PDF
长江三角洲都市连绵区边界界定研究 被引量:28
16
作者 于涛方 吴志强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97-403,共7页
都市连绵区的边界界定对象包括两个方面,都市连绵区的整体空间范围边界界定和内部结构边界界定。对长江三角洲及其周边地区所有的238个县、市、区的就业人口结构和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探讨相应都市区的结构特征以及... 都市连绵区的边界界定对象包括两个方面,都市连绵区的整体空间范围边界界定和内部结构边界界定。对长江三角洲及其周边地区所有的238个县、市、区的就业人口结构和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探讨相应都市区的结构特征以及都市区的空间组合特征等,进而确定了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整体范围边界和内部结构边界。其结论包括①长三角都市连绵区的整体空间范围包括苏州、无锡、宁波的全部以及上海、南京、常州、杭州、镇江、扬州、泰州、南通和绍兴、舟山的部分县市区;②长三角的内部结构可分为三大部分,以上海为中心的环太湖城镇密集区,以南京为中心形成沿长江城镇区,以杭州、宁波为中心形成环杭州湾城镇密集区,其内部边界界线分别以镇江丹徒区、嘉兴—湖州为边界地带。从核心城市上海角度看,整个长江三角洲都市连绵区的内部结构呈现“圈层推进+轴线延伸”的空间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界 界定 长江三角洲地区 城镇密集区 内部结构 空间分布特征 空间范围 主成分分析 周边地区 聚类分析 人口结构 组合特征 结构特征 空间特征 都市区 上海 环太湖 杭州湾 宁波 南京 镇江 就业 嘉兴
下载PDF
由行政区划调整到都市区管治 被引量:22
17
作者 张京祥 程大林 《规划师》 2002年第9期9-11,18,共4页
都市区是现代经济发展的空间单元,管治是整合其中发展要素的重要手段。从行政区划调整的分析入手,结合国外有关经验,阐述了管治思维在都市区发展中的基本运用。
关键词 行政区划 都市区 城市管理
下载PDF
我国特大城市地域扩展中用地效益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1
18
作者 周蓓 李艳娜 《经济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640-644,650,共6页
基于我国100万人口以上的特大城市建国后的历史统计资料,分析我国城市地域扩展的类型:迅速发展型,较快扩张型,一般发展型,缓慢发展型。并选用单位土地产出,土地利用效益变化幅度以及单位面积增加值区位商等指标分析了我国特大城市土地... 基于我国100万人口以上的特大城市建国后的历史统计资料,分析我国城市地域扩展的类型:迅速发展型,较快扩张型,一般发展型,缓慢发展型。并选用单位土地产出,土地利用效益变化幅度以及单位面积增加值区位商等指标分析了我国特大城市土地利用中的用地效益问题。最后针对城市的扩展模式与城市的用地效益评估指标体系等问题,提出:①土地不是经济增长的主导要素;②完全市场化的用地机制可以有效保证城市土地整体的效益水平;③我国的城市用地相对于国外而言仍有增长潜力。所以,可选择的政策路径是:①政府不应是城市化的主导力量;②政府应该尽可能获取完整准确的城市统计资料;③土地产权的界定应该明确;④加强基础项目建设,为土地进一步释放潜能提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大城市 地域扩展 用地效益 中国 城市化 用地机制 政策 政府 土地产权
下载PDF
大都市管理综合执法的体制变迁与治理逻辑——以上海为例 被引量:32
19
作者 陶振 《上海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34-43,共10页
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是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的产物,执法权的集中和执法重心的下沉是大都市管理综合执法改革的两条主线。执法权的集中体现在从分散执法向综合集中执法转变;执法重心下沉强调执法重心开始从市、区两级向街镇延伸,解决基层执... 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是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的产物,执法权的集中和执法重心的下沉是大都市管理综合执法改革的两条主线。执法权的集中体现在从分散执法向综合集中执法转变;执法重心下沉强调执法重心开始从市、区两级向街镇延伸,解决基层执法中的权责不对称、管理力量短缺等问题。综合执法改革的推进有利于破解执法力量分散所导致的管理碎片化、多头交叉执法等问题,是整体性治理理念在城市管理领域的延伸、技术上的升级和功能上的拓展。但也应看到,其本质仍是一种以事后管制为中心的强政府思维的延续,在治理一些需要短期内集中整治的问题上具有较大优势,但在源头防范和长效机制形成方面则存在明显的不足,仍需更为关注城市管理中"上游"的防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执法 大都市 上海 体制变迁 治理逻辑
原文传递
日本东京“多中心”城市发展模式的形成、特点与趋势 被引量:27
20
作者 虞震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75-78,共4页
首先详细回顾并分析了日本东京"多中心"城市发展模式的演变过程,指出东京"多中心"模式的形成原因,主要是为了减少对中心城区基础设施的压力,并且通过在中心城区之外创造新的就业中心来缩短通勤距离。其次探讨并归... 首先详细回顾并分析了日本东京"多中心"城市发展模式的演变过程,指出东京"多中心"模式的形成原因,主要是为了减少对中心城区基础设施的压力,并且通过在中心城区之外创造新的就业中心来缩短通勤距离。其次探讨并归纳了该模式的形成背景与特点,认为东京"多中心"模式是以发达的公共大交通为基础,城市副中心既是市民的集中居住地,又是特定产业和技术创新的集聚区,同时还是分散首都功能的大都市功能区。最后指出东京城市发展的未来趋势是要形成多功能、集约型的都市构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 多中心 发展模式 副中心 东京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