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9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丙烯酸酯乳胶涂料的合成与性能 被引量:17
1
作者 焦剑 张爱波 徐书元 《涂料工业》 CAS CSCD 1999年第8期10-12,共3页
采用丙烯酸酯及其衍生物作为主单体,以丙烯酸作为官能单体,通过对单体配比、引发剂用量、乳化剂用量的选择,得到了一种粘度适当,贮存稳定性好的乳胶涂料。
关键词 乳胶涂料 丙烯酸酯 涂料 合成 性能
下载PDF
氯丁橡胶、甲基丙烯酸甲酯及丙烯酸的三元共聚反应研究 被引量:15
2
作者 谢纯 陈方洲 荣晓 《中国胶粘剂》 CAS 1997年第3期20-22,共3页
本文报导了以丙烯酸(AA)作为第二活性单体与氛丁橡胶(CR)及甲基丙烯酸甲酯(MMA)进行三元共聚合反应。得到的共聚物在剥离强度和完成固化时间方面明显优于一般接枝胶粘剂。实验探索了共聚反应的反应条件,并通过正交法优选了三元... 本文报导了以丙烯酸(AA)作为第二活性单体与氛丁橡胶(CR)及甲基丙烯酸甲酯(MMA)进行三元共聚合反应。得到的共聚物在剥离强度和完成固化时间方面明显优于一般接枝胶粘剂。实验探索了共聚反应的反应条件,并通过正交法优选了三元共聚反应的最佳配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丁橡胶 甲基丙烯酸甲酯 丙烯酸 鞋用胶粘剂
下载PDF
快速环境响应多孔水凝胶的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11
3
作者 刘云海 曹小红 +1 位作者 郑建珍 罗明标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232-235,共4页
以N aC l晶体为致孔剂,合成了具有pH及温度双重敏感特性的海藻酸钠接枝甲基丙烯酸梳状多孔水凝胶。利用扫描电镜观察到该水凝胶具有特殊的孔洞结构,孔径大小为100μm左右。不同pH值及温度下的溶胀和溶胀-收缩动力学研究表明,该水凝胶具... 以N aC l晶体为致孔剂,合成了具有pH及温度双重敏感特性的海藻酸钠接枝甲基丙烯酸梳状多孔水凝胶。利用扫描电镜观察到该水凝胶具有特殊的孔洞结构,孔径大小为100μm左右。不同pH值及温度下的溶胀和溶胀-收缩动力学研究表明,该水凝胶具有较快的响应速率,在5 m in内可以达到溶胀平衡,而且溶胀收缩行为有较好的重复性。该水凝胶的最低临界溶液温度(LCST)为30℃左右。比较含孔不同的凝胶膜的响应曲线,发现含孔越多,溶胀率和凝胶体积变化量越大,溶胀收缩响应速率越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藻酸钠 甲基丙烯酸 多孔水凝胶 快速响应
下载PDF
微米级接枝微粒PMAA/SiO_2的制备与表征 被引量:11
4
作者 汪剑 高保娇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573-577,共5页
使用偶联剂γ-(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KH-570)对微米级硅胶进行表面化学改性,将双键引至SiO2粒子表面,采用溶液聚合法将甲基丙烯酸(MAA)接枝于硅胶微粒表面(graft from法),制得了接枝微粒PMAA/SiO2。采用红外光谱(FTIR)与热重... 使用偶联剂γ-(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KH-570)对微米级硅胶进行表面化学改性,将双键引至SiO2粒子表面,采用溶液聚合法将甲基丙烯酸(MAA)接枝于硅胶微粒表面(graft from法),制得了接枝微粒PMAA/SiO2。采用红外光谱(FTIR)与热重分析法(TG)对PMAA/SiO2的化学结构与组成进行了表征,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了接枝微粒的形貌,探索了各种因素对接枝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graftfrom法可顺利地将MAA接枝于硅胶微粒表面;在接枝聚合过程中,已接枝到硅胶表面的聚合物层对后续的接枝聚合会形成阻力。接枝率随单体浓度的增大而增大,当单体浓度超过一定值时(ω(单体)≥3%)接枝率不再变化;随引发剂用量的增大及温度的升高,接枝率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规律。制备高接枝率微粒的适宜条件为:温度为70℃、ω(单体)=3%、ω(引发剂用量)=0.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丙烯酸 硅胶 接枝聚合 溶液聚合 接枝度
下载PDF
VAc/MA/AA三元无皂乳液共聚的研究 被引量:10
5
作者 青晨 徐建军 +1 位作者 叶光斗 李守群 《中国胶粘剂》 CAS 2006年第4期1-5,共5页
以过硫酸钾(KPS)为引发剂,对VAc/MA/AA三元无皂乳液共聚进行了研究。探讨了引发剂用量、功能单体用量(AA)对乳液稳定性、胶乳粒子粒径、粒径分布及胶乳粘度、粘接强度等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 引发剂用量小于单体总质量的0.7%时,随着... 以过硫酸钾(KPS)为引发剂,对VAc/MA/AA三元无皂乳液共聚进行了研究。探讨了引发剂用量、功能单体用量(AA)对乳液稳定性、胶乳粒子粒径、粒径分布及胶乳粘度、粘接强度等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 引发剂用量小于单体总质量的0.7%时,随着KPS用量的增加,胶乳粒子粒径减小,粒径分布变窄;引发剂用量大于单体总质量的0.7%时,随着KPS用量的增加,胶乳粒径及分布都增大,KPS用量为单体总质量的6%时,单分散性好;共聚乳液的粒径随AA用量的增加而增加,粒径分布则随AA用量的增加而减小,乳液粘度随AA用量增大而降低,而粘接强度随AA用量增大而增加,耐水性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皂乳液聚合 醋酸乙烯酯:丙烯酸甲酯 丙烯酸
下载PDF
St/BA/MAA复合胶乳粒子大小及羧基分布的研究 被引量:9
6
作者 张洪涛 胡芳 +2 位作者 谭必恩 林柳兰 李建宗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151-154,共4页
以十二烷基硫酸钠 ( SDS)和平平加 OS- 1 5为复合乳化剂 ,分别采用批量法、种子法、全滴加法和分步法制备了一系列的苯乙烯 ( St) /丙烯酸丁酯 ( BA) /甲基丙烯酸 ( MAA)复合胶乳。对复合胶乳的粒子大小及形态结构、羧基分布和碱增稠性... 以十二烷基硫酸钠 ( SDS)和平平加 OS- 1 5为复合乳化剂 ,分别采用批量法、种子法、全滴加法和分步法制备了一系列的苯乙烯 ( St) /丙烯酸丁酯 ( BA) /甲基丙烯酸 ( MAA)复合胶乳。对复合胶乳的粒子大小及形态结构、羧基分布和碱增稠性能等进行测试 ;考察了复合乳化剂浓度和聚合方式对复合胶乳性能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胶乳 甲基丙烯酸 粒子 羧基分布 碱增稠
下载PDF
有机酸膨润土对污水中亚甲基蓝和Cu2+的吸附研究 被引量:8
7
作者 雷志文 时莹歌 +1 位作者 莫国蒙 付丽华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545-550,共6页
为探索有机酸膨润土在环保领域的吸附机理,本文以碱性钙基膨润土(ACBT)、丙烯酸膨润土(ABT)和甲基丙烯酸膨润土(MBT)为研究对象,将这三种改性膨润土作为吸附剂,用于吸附污水处理中重金属Cu2+和有机物亚甲基蓝,考察不同吸附剂用量,不同... 为探索有机酸膨润土在环保领域的吸附机理,本文以碱性钙基膨润土(ACBT)、丙烯酸膨润土(ABT)和甲基丙烯酸膨润土(MBT)为研究对象,将这三种改性膨润土作为吸附剂,用于吸附污水处理中重金属Cu2+和有机物亚甲基蓝,考察不同吸附剂用量,不同吸附时间,不同吸附温度下改性膨润土的吸附效果。实验结果表明,有机酸膨润土对亚甲基蓝有很好的吸附效果,吸附效率能达到97%以上,而对Cu2+的吸附效果不如ACBT,在一定范围内,增加吸附剂用量有利于提高Cu2+和亚甲基蓝的去除率;同时通过扫描电镜(SEM)测试结果发现改性膨润土的结构对吸附也有一定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丙烯酸 丙烯酸 膨润土 吸附 污水处理
下载PDF
甲基丙烯酸十四酯的合成及表征 被引量:7
8
作者 武跃 刘秀梅 +2 位作者 姜佳一 李炜 郭洪明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3年第2期168-170,共3页
研究了甲基丙烯酸和十四醇直接酯化合成甲基丙烯酸十四酯的条件,主要探讨了甲基丙烯酸与十四醇摩尔比,催化剂和阻聚剂的用量及反应时间对酯化反应的影响,得出了合成的最佳条件:甲基丙烯酸与十四醇的摩尔比为1.1∶1,对甲苯磺酸的质量分数... 研究了甲基丙烯酸和十四醇直接酯化合成甲基丙烯酸十四酯的条件,主要探讨了甲基丙烯酸与十四醇摩尔比,催化剂和阻聚剂的用量及反应时间对酯化反应的影响,得出了合成的最佳条件:甲基丙烯酸与十四醇的摩尔比为1.1∶1,对甲苯磺酸的质量分数为1.4%,对苯二酚的质量分数为0.9%,反应温度为110~120℃,反应时间为5h,酯化产率可达到99%.酯化产物经薄层色谱分析及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等进行了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丙烯酸十四酯 合成 结构表征 酯化反应 醇酸摩尔比 反应温度 反应时间
下载PDF
MAA/SAS共聚物陶瓷粉体分散剂的制备及表征 被引量:9
9
作者 张光华 来智超 +1 位作者 周小丰 李慧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55-158,共4页
以甲基丙烯酸(MAA)和烯丙基磺酸钠(SAS)为单体,制得MAA/SAS共聚物。探讨了不同反应条件对共聚物分散性的影响,通过FT-IR、GPC及TGA-DSC等手段对共聚物的结构、热稳定性以及相对分子质量及其分布进行了表征。并对最佳条件下制得的共聚物... 以甲基丙烯酸(MAA)和烯丙基磺酸钠(SAS)为单体,制得MAA/SAS共聚物。探讨了不同反应条件对共聚物分散性的影响,通过FT-IR、GPC及TGA-DSC等手段对共聚物的结构、热稳定性以及相对分子质量及其分布进行了表征。并对最佳条件下制得的共聚物分散剂在陶瓷氧化铝浆料中进行分散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当共聚物加入量为0.5%时,分散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丙烯酸 丙烯磺酸钠 共聚物分散剂
下载PDF
生物基乳酸(酯)制丙烯酸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黄辉 韩超 谭天伟 《工业催化》 CAS 2008年第10期154-156,共3页
以乳酸(酯)脱水反应为模型反应,分别考察了X、Y、ZSM-5和SBA等分子筛、硫酸盐、磷酸盐以及复配催化剂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适当调节分子筛催化剂的酸碱度,实现多种催化剂的复配应用,催化剂性能较好,丙烯酸及其酯的总选择性达80.3%。
关键词 有机合成化学 乳酸甲酯 丙烯酸 丙烯酸甲酯 脱水
下载PDF
MAA存在下VAc/BA核壳乳液聚合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陈志明 邵利 马全红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75-79,共5页
研究了功能性单体 MAA的加入方式、乳化剂量和单体的加料速率等因素对 MAA存在下 VAc/BA核壳乳液聚合动力学的影响 ,同时探讨了动力学对胶粒形态变化和羧基分布的影响。研究表明 ,功能性单体 MAA的加入方式不同会影响到壳层聚合阶段的溶... 研究了功能性单体 MAA的加入方式、乳化剂量和单体的加料速率等因素对 MAA存在下 VAc/BA核壳乳液聚合动力学的影响 ,同时探讨了动力学对胶粒形态变化和羧基分布的影响。研究表明 ,功能性单体 MAA的加入方式不同会影响到壳层聚合阶段的溶胀 ,因而 ,使形成壳层的机理不同。乳化剂量和加料速率分别通过影响胶粒数和总体反应速率系数而对胶粒溶胀和壳层聚合反应产生影响。由于胶粒内聚合物浓度高、粘度大 ,因而胶粒形态变化受动力学影响甚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壳乳液聚合 甲基丙烯酸 聚合动力学 羧基分布
下载PDF
左旋延胡索乙素印迹聚合物的制备及固相萃取应用 被引量:6
12
作者 朱俊访 李博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72-75,共4页
目的利用分子印迹技术制备左旋延胡索乙素(L-THP)分子印迹聚合物(MIPs),并进行固相萃取应用研究。方法以L-THP为模板分子,甲基丙烯酸(MAA)为功能单体,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EDMA)为交联剂,制备左旋延胡索乙素分子印迹聚合物(L-THP-MIPs)... 目的利用分子印迹技术制备左旋延胡索乙素(L-THP)分子印迹聚合物(MIPs),并进行固相萃取应用研究。方法以L-THP为模板分子,甲基丙烯酸(MAA)为功能单体,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EDMA)为交联剂,制备左旋延胡索乙素分子印迹聚合物(L-THP-MIPs),并进行固相萃取实验优化萃取条件,考察L-THP-MIPs吸附的选择性和专一性。结果 L-THP-MIPs能特异性地吸附L-THP,而对L-THP的结构类似物延胡索甲素未表现出明显的吸附行为。结论L-THP-MIPs对L-THP具有良好的选择性和专一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印迹技术 分子印迹聚合物 左旋延胡索乙素 固相萃取 甲基丙烯酸 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 延胡索甲素
原文传递
SBS改性胶粘剂的合成及其性能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黄雪红 许国强 《弹性体》 CAS 2001年第6期16-19,共4页
在交联单体丙烯酸 (AA)存在下 ,研究了SBS/MMA BA四元接枝共聚合及其产物的性能。讨论了AA用量、混合单体用量、SBS起始浓度、混合单体配比及反应温度对接枝共聚物性能的影响。获得适宜的合成工艺条件。通过大量测试表明 ,用SBS改性的... 在交联单体丙烯酸 (AA)存在下 ,研究了SBS/MMA BA四元接枝共聚合及其产物的性能。讨论了AA用量、混合单体用量、SBS起始浓度、混合单体配比及反应温度对接枝共聚物性能的影响。获得适宜的合成工艺条件。通过大量测试表明 ,用SBS改性的接枝共聚物配制的胶粘剂 ,具有粘结力大、剥离强度高、使用方便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BS 胶粘剂 合成 性能 接枝共聚物 甲基丙烯酸甲酯 丙烯酸丁酯 丙烯酸 热塑性弹性体 胶粘剂
下载PDF
溶液聚合法制备油溶性破乳剂的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黄丽立 卓猛 +1 位作者 金珊 孙杰 《化工科技》 CAS 2012年第3期21-25,共5页
以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丙烯酸丁酯(BA)和α-甲基丙烯酸(MAA)为单体,偶氮二异丁腈(AIBN)为引发剂,选择合适的溶剂,在78℃条件下,采用溶液聚合法制备了油溶性三元共聚破乳剂。实验考察了单体配比、溶剂种类以及引发剂用量对合成破乳剂... 以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丙烯酸丁酯(BA)和α-甲基丙烯酸(MAA)为单体,偶氮二异丁腈(AIBN)为引发剂,选择合适的溶剂,在78℃条件下,采用溶液聚合法制备了油溶性三元共聚破乳剂。实验考察了单体配比、溶剂种类以及引发剂用量对合成破乳剂相对分子质量的影响,用凝胶渗透色谱对产物进行了相对分子质量测定,并对其进行了红外检测分析。结果表明,溶剂以及引发剂均存在最佳用量,即m(单体)=36g,单体质量比m(MMA)∶m(BA)∶m(MAA)=1∶9∶2,m(乙酸乙酯)=15.4g,m(引发剂)=0.6g为最佳合成条件,得到的破乳剂相对分子质量大,破乳效果好。在ρ(破乳剂)=300mg/L时,脱水率可达95.7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丙烯酸甲酯 丙烯酸丁酯 Α-甲基丙烯酸 溶液聚合法 破乳剂
下载PDF
由桐酸甲酯合成C21二元酸单甲酯的研究与产物表征 被引量:5
15
作者 黄坤 夏建陵 《化学试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725-728,775,共5页
以桐酸甲酯和丙烯酸为原料,通过Diels-Alder反应制备了标题化合物。正交试验表明最佳合成工艺为:桐酸甲酯和丙烯酸进料的质量比为1∶0.247,以加入量为丙烯酸质量1%的对苯二酚作为阻聚剂,温度180℃反应3 h,加成产物相对于桐酸甲酯的产率... 以桐酸甲酯和丙烯酸为原料,通过Diels-Alder反应制备了标题化合物。正交试验表明最佳合成工艺为:桐酸甲酯和丙烯酸进料的质量比为1∶0.247,以加入量为丙烯酸质量1%的对苯二酚作为阻聚剂,温度180℃反应3 h,加成产物相对于桐酸甲酯的产率为85%。经GC-MS分析,产物有6种同分异构体,纯度98.6%,并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1、HNMR和13CNMR对产物进行了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桐酸甲酯 丙烯酸 DIELS-ALDER反应 C21二元酸
下载PDF
溶液共混法制备PMMA-Fe_2O_3杂化膜的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裘小宁 《合成化学》 CAS CSCD 2007年第4期417-420,441,共5页
以甲基丙烯酸甲酯(MMA),α-Fe2O3纳米材料为原料,丙烯酸(AA)为交联剂,采用溶液共混法制备了PMMA-Fe2O3杂化膜。用IR,TG-DTA和SEM对杂化膜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PMMA通过-COO-Fe键与Fe2O3发生杂化,α-Fe2O3以10 nm^60 nm的形式分散在膜中... 以甲基丙烯酸甲酯(MMA),α-Fe2O3纳米材料为原料,丙烯酸(AA)为交联剂,采用溶液共混法制备了PMMA-Fe2O3杂化膜。用IR,TG-DTA和SEM对杂化膜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PMMA通过-COO-Fe键与Fe2O3发生杂化,α-Fe2O3以10 nm^60 nm的形式分散在膜中。杂化膜的附着力、硬度、冲击强度、热稳定性明显优于纯PMMA。杂化膜具有良好的柔韧性和耐溶剂性能,其光泽度随搅拌时间的延长而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丙烯酸甲酯 FE2O3 丙烯酸 溶液共混法 杂化膜
下载PDF
聚合工艺及m(MMA)/m(EA)对MMA-EA-AA三元无皂乳液聚合及乳胶粒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2
17
作者 康凯 阚成友 +1 位作者 杜奕 刘德山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660-663,共4页
无皂乳液聚合法合成了粒径分布窄的甲基丙烯酸甲酯 (MMA) 丙烯酸乙酯 (EA) 丙烯酸 (AA)三元共聚胶乳 ,用电导滴定法测定了羧基在胶乳中的分布 ,研究了聚合工艺及m(MMA) /m(EA)比对聚合反应和乳胶粒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随着聚合温... 无皂乳液聚合法合成了粒径分布窄的甲基丙烯酸甲酯 (MMA) 丙烯酸乙酯 (EA) 丙烯酸 (AA)三元共聚胶乳 ,用电导滴定法测定了羧基在胶乳中的分布 ,研究了聚合工艺及m(MMA) /m(EA)比对聚合反应和乳胶粒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随着聚合温度的升高 ,转化率升高 ,胶粒粒径 (Dp)减小 ,表面羧基含量 (Sa)和表面羧基密度 (Sd)增大 ,包埋羧基含量 (Ea)减小 ;随着搅拌速率的升高 ,转化率有减小趋势 ,Dp增大 ,Sa、Sd和Ea减小 ,水相羧基含量 (Fa)增大 ;随着m (MMA) /m (EA)比的减小 ,Sa和Sd增大 ,Ea减小。聚合温度为80℃ ,搅拌速率为 30 0r/min且m (MMA) /m(EA) =19时 ,所得胶乳转化率为 97 5 1% ,Dp为 30 6nm且粒径分布均一 ,Sd为 1 0 1× 10 15个 /cm2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丙烯酸甲酯 丙烯酸乙酯 丙烯酸 无皂乳液聚合
下载PDF
壳聚糖与MAA接枝共聚反应及产物热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胡宗智 张堃 +2 位作者 陈燕 林木良 林少琨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38-40,共3页
用硝酸铈铵引发壳聚糖 (Cs)与甲基丙烯酸 (MAA)接枝共聚 ,研究了接枝共聚反应产物组成与单体及引发剂浓度的关系 ,以及Cs接枝前后的热性能。结果表明 ,接枝共聚物的接枝率、接枝效率、均聚物含量 ,以及总转化率随单体及引发剂浓度的增... 用硝酸铈铵引发壳聚糖 (Cs)与甲基丙烯酸 (MAA)接枝共聚 ,研究了接枝共聚反应产物组成与单体及引发剂浓度的关系 ,以及Cs接枝前后的热性能。结果表明 ,接枝共聚物的接枝率、接枝效率、均聚物含量 ,以及总转化率随单体及引发剂浓度的增加而呈现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同时 ,由于接枝聚合 ,使Cs大分子原来的结晶结构受到破坏 ,导致热稳定性有所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 甲基丙烯酸 接枝共聚 热性能 热稳定性 接枝率
下载PDF
单体共聚对相变微胶囊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9
作者 管羽 张维 刘金树 《印染》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32-36,共5页
选用熔点为31.5℃的固液混合石蜡为芯材,分别以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单体、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MMA-AA)共聚物、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甲酯(MMA-MA)共聚物为壁材,采用原位聚合法制备石蜡相变微胶囊。通过扫描电镜、粒度分析、红外光... 选用熔点为31.5℃的固液混合石蜡为芯材,分别以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单体、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MMA-AA)共聚物、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甲酯(MMA-MA)共聚物为壁材,采用原位聚合法制备石蜡相变微胶囊。通过扫描电镜、粒度分析、红外光谱分析、TG热重分析和DSC相变潜热分析对不同壁材的相变微胶囊进行表征,结果表明:以MMA单体作为壁材制备的微胶囊粒径均匀,相变潜热较高,但有轻微的团聚和粘连现象;在壁材中加入AA和MA则可以有效改善此现象,但会大幅降低其相变潜热值。此外,AA和MA的加入可提高微胶囊的包覆效率,使得热分解温度范围变宽,热稳定性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变微胶囊 甲基丙烯酸甲酯 丙烯酸 丙烯酸甲酯 共聚
下载PDF
St/BA/MAA/AA/VAC复合乳液的合成及其应用
20
作者 齐波 《大连轻工业学院学报》 2005年第3期174-177,共4页
采用半连续乳液种子聚合法合成苯乙烯(St)、丙烯酸丁酯(BA)、甲基丙烯酸(MAA)、丙烯酸(AA)、醋酸乙烯酯(VAc)的复合乳液。分析了丙烯酸对乳液电解质性能的影响,引发剂对聚合反应转化率的影响及乳化剂含量对乳液粘度的影响。通过正交试... 采用半连续乳液种子聚合法合成苯乙烯(St)、丙烯酸丁酯(BA)、甲基丙烯酸(MAA)、丙烯酸(AA)、醋酸乙烯酯(VAc)的复合乳液。分析了丙烯酸对乳液电解质性能的影响,引发剂对聚合反应转化率的影响及乳化剂含量对乳液粘度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确定组分的适当配比。该共聚乳液的粘度及固体含量符合要求,稳定性好,性能价格比高。应用表明:用此乳液配制成地毯乳胶,胶膜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 复合乳液 苯乙烯 丙烯酸丁酯 甲基丙烯酸 丙烯酸 醋酸乙烯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