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的合成 被引量:11
1
作者 朱明 赵仕林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2年第4期397-399,共3页
介绍了用水作溶剂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 (DMC)的合成方法 ,通过调节反应体系的pH值来控制加水分解和粘度上升 .讨论了影响DMC质量分数的条件 ,如甲基丙烯酸二甲氨基乙酯 (DMAEMA)的浓度和反应时间 .
关键词 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 合成 加水
下载PDF
丙烯酰胺-DMC的水溶液共聚反应 被引量:7
2
作者 卢红霞 刘福胜 于世涛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6年第5期392-395,共4页
采用复合引发体系,用水溶液聚合法制备出丙烯酰胺(AM)和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MC)的共聚物。考察了反应温度、单体质量分数、引发剂质量分数和pH等因素对聚合物特性黏数和水溶性的影响,得到的较佳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25℃,单... 采用复合引发体系,用水溶液聚合法制备出丙烯酰胺(AM)和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MC)的共聚物。考察了反应温度、单体质量分数、引发剂质量分数和pH等因素对聚合物特性黏数和水溶性的影响,得到的较佳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25℃,单体质量分数45%,引发剂质量分数0.010%,pH 3.0。在上述条件下,产物的特性黏数为9.346 5 dL.g-1。用红外光谱技术对聚合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酰胺 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 阳离子聚丙烯酰胺
下载PDF
星形阳离子型聚丙烯酰胺共聚物的制备、表征及絮凝应用 被引量:6
3
作者 郑宝庆 钱锦文 《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43-447,共5页
以过硫酸铵和季戊四醇为氧化还原引发体系引发丙烯酰胺(AM)与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MC)自由基共聚合,采用FTIR和1H-NMR进行结构表征.研究了引发剂用量?单体配比及浓度对星形阳离子型聚丙烯酰胺共聚物特性粘数及阳离子度的影响... 以过硫酸铵和季戊四醇为氧化还原引发体系引发丙烯酰胺(AM)与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MC)自由基共聚合,采用FTIR和1H-NMR进行结构表征.研究了引发剂用量?单体配比及浓度对星形阳离子型聚丙烯酰胺共聚物特性粘数及阳离子度的影响,并用于处理高岭土废水,其絮凝效果明显优于相应的均聚物及线形共聚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形共聚物 聚丙烯酰胺 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 絮凝剂
下载PDF
PDMMC抗静电剂的合成及实验室评价 被引量:7
4
作者 吴全才 《辽阳石油化工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0年第4期5-8,共4页
研究了水溶液聚合方法合成了聚 2 -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PDMMC)阳离子型高分子抗静电剂 采用正交实验方法分析讨论了聚合体系单体质量浓度、引发剂用量、聚合体系 pH值 ,对聚合物特性粘数 ( [η])的影响 ,从中优化出最佳反应... 研究了水溶液聚合方法合成了聚 2 -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PDMMC)阳离子型高分子抗静电剂 采用正交实验方法分析讨论了聚合体系单体质量浓度、引发剂用量、聚合体系 pH值 ,对聚合物特性粘数 ( [η])的影响 ,从中优化出最佳反应条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2-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 抗静电剂 丙纶纤维 PDMMC 阳离子型
下载PDF
非聚醚型O/W稠油破乳剂的合成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郭睿 张菲 +2 位作者 王晓霞 祁文杰 唐宏科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95-98,100,共5页
以苯乙烯、甲基丙烯酸丁酯、丙烯酰胺和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为合成单体,利用氧化还原引发剂过硫酸铵/亚硫酸氢钠并通过乳液聚合法合成了O/W稠油破乳剂,并用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氢谱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研究了反应温度、反应时... 以苯乙烯、甲基丙烯酸丁酯、丙烯酰胺和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为合成单体,利用氧化还原引发剂过硫酸铵/亚硫酸氢钠并通过乳液聚合法合成了O/W稠油破乳剂,并用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氢谱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研究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乳化剂用量和单体质量分数对产率的影响。通过正交实验确定出最佳反应条件。破乳性能测试表明,在最佳条件下合成的O/W破乳剂的脱水率达到85.2%,水中含油量为53 mg/L,破乳性能优于工业上用的OX-932破乳剂,该O/W破乳剂对胜利油田孤东稠油具有良好的破乳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W稠油破乳剂 苯乙烯 甲基丙烯酸丁酯 丙烯酰胺 乳液聚合法 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
下载PDF
阳离子胶原蛋白共聚物絮凝剂在废弃钻井液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任龙芳 赵国徽 +2 位作者 强涛涛 王学川 张晓峰 《精细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27-31,共5页
通过胶原蛋白水解液与阳离子单体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MC)接枝共聚,在氮气保护下,以叔丁基过氧化氢和焦亚硫酸钠为引发剂,制备了阳离子胶原蛋白共聚物絮凝剂(PCDMC)。将PCDMC应用于废弃钻井液的无害化处理,以色度、PCOD(化学... 通过胶原蛋白水解液与阳离子单体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MC)接枝共聚,在氮气保护下,以叔丁基过氧化氢和焦亚硫酸钠为引发剂,制备了阳离子胶原蛋白共聚物絮凝剂(PCDMC)。将PCDMC应用于废弃钻井液的无害化处理,以色度、PCOD(化学需氧量的去除率)和PSS(悬浮物的去除率)为考察指标,采用单因素分析方法得到PCDMC的较佳工艺参数为:每100mL废弃钻井液PCDMC用量20mL(絮凝剂的浓度为10g/L),絮凝体系的pH值为7.0。将PCDMC与工业品絮凝剂应用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PCDMC具有较强COD和悬浮物的去除率,并对重金属铬,镉,铅等具有较好的去除效果,处理后污水达到了排放二级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原蛋白 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 接枝共聚 絮凝剂
下载PDF
阳离子型接枝淀粉的合成及其絮凝性能 被引量:4
7
作者 李海花 高玉华 +2 位作者 张利辉 孙丽景 刘振法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179-1186,共8页
以玉米淀粉(St)和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MC)为原料,硝酸铈铵为引发剂,合成了阳离子型接枝淀粉St-g-PDMC,并使用IR、SEM和XRD对产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St-g-PDMC的最佳合成条件为m(St):m(DMC)=1:1,引发剂用量为反应物... 以玉米淀粉(St)和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MC)为原料,硝酸铈铵为引发剂,合成了阳离子型接枝淀粉St-g-PDMC,并使用IR、SEM和XRD对产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St-g-PDMC的最佳合成条件为m(St):m(DMC)=1:1,引发剂用量为反应物固含量的15%,反应温度60℃,反应时间4h。在此条件下合成的St-g-PDMC的氮含量为3.27%,接枝率为94.22%。以高岭土悬浊液为模拟水样测试St-g-PDMC的絮凝性能。结果表明,当模拟水样的pH=7时,St-g-PDMC的最佳用量为9mg·L^-1,絮凝后水样的透光率可达91.2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淀粉 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 接枝率 絮凝剂 絮凝性能
下载PDF
水包稠油乳状液破乳剂的合成及性能 被引量:4
8
作者 郭睿 张菲 +2 位作者 王晓霞 祁文杰 唐宏科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92-97,共6页
采用氧化还原引发剂过硫酸铵/亚硫酸氢钠,以苯乙烯、甲基丙烯酸丁酯、丙烯酰胺和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为单体,通过乳液聚合法合成水包稠油破乳剂——苯乙烯/甲基丙烯酸丁酯/丙烯酰胺/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并用红外光... 采用氧化还原引发剂过硫酸铵/亚硫酸氢钠,以苯乙烯、甲基丙烯酸丁酯、丙烯酰胺和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为单体,通过乳液聚合法合成水包稠油破乳剂——苯乙烯/甲基丙烯酸丁酯/丙烯酰胺/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并用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氢谱对四元共聚物破乳剂的结构进行表征。合成四元共聚物稠油破乳剂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为65℃,乳化剂用量(占体系总质量)为1.6%,引发剂用量(占单体总质量)为1.1%,单体质量分数为30%。利用胜利油田陈庄稠油模拟的稠油乳状液对自制四元共聚物稠油破乳剂进行了破乳性能评价。在破乳温度为60℃,加药量为200 mg/L,破乳时间为120 min时,破乳效果最佳,即脱水率达到89.3%,水中含油量为198.6 mg/L,界面状态整齐,脱出水水色清。自制水包稠油破乳剂的破乳性能优于市售破乳剂AE-8051,YT-100,SP-169,BQ-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乙烯 甲基丙烯酸丁酯 丙烯酰胺 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 乳液聚合法 水包稠油破乳剂 油田化学品与油品添加剂
下载PDF
丙烯酰胺与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双水相共聚临界相分离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商宽祥 单国荣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647-652,共6页
引言 双水相体系主要用于蛋白质等高分子的分离纯化[1-5],近年来逐渐用于水溶性高分子的制备,发展成为一种新的聚合方法,即双水相聚合[6-12]。有效的相分离是双水相聚合正常进行的前提。Kim等[13]研究了聚乙二醇(PEG)/盐双水相体系... 引言 双水相体系主要用于蛋白质等高分子的分离纯化[1-5],近年来逐渐用于水溶性高分子的制备,发展成为一种新的聚合方法,即双水相聚合[6-12]。有效的相分离是双水相聚合正常进行的前提。Kim等[13]研究了聚乙二醇(PEG)/盐双水相体系的相分离,发现随PEG分子量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酰胺 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 双水相共聚 临界转化率 临界分子量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中的阻聚剂 被引量:4
10
作者 李素真 张博 岳秀英 《山东化工》 CAS 2004年第3期34-35,共2页
利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 (HPLC) ,采用ExtendC18柱、以甲醇 -水 ( 0 .0 5 %高氯酸 )为流动相 (体积比为 5 5 :45 ) ,二极管阵列检测器对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 (简称DMC)中的阻聚剂对羟基苯甲醚进行了检测。试验结果证明 ,对羟... 利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 (HPLC) ,采用ExtendC18柱、以甲醇 -水 ( 0 .0 5 %高氯酸 )为流动相 (体积比为 5 5 :45 ) ,二极管阵列检测器对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 (简称DMC)中的阻聚剂对羟基苯甲醚进行了检测。试验结果证明 ,对羟基苯甲醚在0 .0 2mg/mL~ 2mg/mL浓度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方法回收率为 98.9%~ 10 1.6% ,相对标准偏差为 1.3 2 % ,最低检测限为 5× 10 - 4mg/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法 HPLC 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 DMC 对羟基苯甲醚
下载PDF
季铵盐改性偕胺肟基羊毛纤维的制备及抗菌性表征 被引量:2
11
作者 陈国兵 陈敏 程海明 《皮革科学与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6-22,共7页
采用过氧化氢—抗坏血酸氧化还原体系引发丙烯腈和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在羊毛纤维上进行接枝共聚,考察了各因素对接枝率的影响。对接枝改性羊毛进行了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扫描电镜(SEM)考察。结... 采用过氧化氢—抗坏血酸氧化还原体系引发丙烯腈和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在羊毛纤维上进行接枝共聚,考察了各因素对接枝率的影响。对接枝改性羊毛进行了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扫描电镜(SEM)考察。结果显示,两种单体均成功被接枝到羊毛纤维上。反应在pH5,氧化剂和还原剂的质量分数分别为0.30%,0.42%,单体用量15%,温度50℃时反应2 h,接枝率可达70%。季铵盐的引入可以提高羊毛纤维的抗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毛 丙烯腈 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 季铵盐 抗菌性
下载PDF
CSt-g-DMC的快速制备与结构表征及其絮凝性能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爨珊珊 石海信 +3 位作者 王爱荣 王梓民 何强 王锋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55-159,164,共6页
以玉米淀粉(CSt)为原料,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MC)为阳离子单体,采用过硫酸铵-热双引发体系快速制备淀粉接枝共聚物CSt-g-DMC。通过单因素实验优化得到较佳制备工艺:DMC质量分数为12%、温度为110℃、反应时间为30 min。利用FT... 以玉米淀粉(CSt)为原料,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MC)为阳离子单体,采用过硫酸铵-热双引发体系快速制备淀粉接枝共聚物CSt-g-DMC。通过单因素实验优化得到较佳制备工艺:DMC质量分数为12%、温度为110℃、反应时间为30 min。利用FT-IR、XRD、SEM和TGA-FTIR对产物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CSt已成功接枝DMC,产物是无定形态的多孔物;在氮气保护的受热过程中,产物所接入的DMC基团能稳定至214℃;对于质量浓度为500 mg/L的高岭土悬浮液,当CSt-g-DMC质量浓度为4.0 mg/L时絮凝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淀粉 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 接枝共聚 结构表征 阳离子絮凝剂
下载PDF
稠油破乳剂P(AM/DMC)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郭睿 张菲 +2 位作者 王晓霞 祁文杰 唐宏科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年第5期94-99,共6页
采用氧化还原引发剂过硫酸铵/亚硫酸氢钠,以丙烯酰胺和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为合成单体,通过自由基聚合合成了稠油破乳剂丙烯酰胺/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O/W破乳剂),并用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氢谱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采... 采用氧化还原引发剂过硫酸铵/亚硫酸氢钠,以丙烯酰胺和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为合成单体,通过自由基聚合合成了稠油破乳剂丙烯酰胺/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O/W破乳剂),并用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氢谱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采用正交设计实验考察了反应温度、时间、引发剂用量、单体质量分数对转化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反应温度为65℃,反应时间为6h,引发剂用量为1.3%,单体质量分数为35%时,转化率最高为93.6%.性能测试表明,在适宜的破乳条件下,O/W破乳剂的脱水率达到71.2%,破乳性能优于工业用的OX-932破乳剂,自制O/W破乳剂对胜利油田孤东稠油具有良好的破乳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稠油破乳剂 丙烯酰胺 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 自由基聚合 O/W破乳剂
下载PDF
DMMC-AM水溶液共聚合及其应用的研究
14
作者 马少君 《沈阳化工》 2000年第1期27-29,共3页
研究水溶液聚合方法合成聚 2 -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 (DMMC) -丙烯酰胺(AM)阳离子型共聚物的方法 ;分析讨论了单体浓度、引发剂浓度和聚合体系pH值对共聚物特性粘数的影响 ;并在丙纶地毯短纤维上进行了抗静电性能实验。
关键词 抗静电剂 水溶液共聚合 高聚物 DMMC-AM
下载PDF
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 被引量:1
15
作者 徐馨 马政生 岳娜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380-384,共5页
采用Acclaim^(TM) Surfactant Plus色谱柱(4.6 mm×250 mm×5μm)和紫外检测器,研究了测定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MC)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流动相为0.1 mol/L的乙酸铵溶液-乙腈(用乙酸调至pH至5.00),检测波长为2... 采用Acclaim^(TM) Surfactant Plus色谱柱(4.6 mm×250 mm×5μm)和紫外检测器,研究了测定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MC)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流动相为0.1 mol/L的乙酸铵溶液-乙腈(用乙酸调至pH至5.00),检测波长为210 nm、柱温为30℃。实验结果表明,在50~250 mg/L范围内,DMC的质量浓度与峰面积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9 4,平均加标回收率为91.3%~108.4%,相对标准偏差为0.25%~0.34%,检出限为0.050 5 mg/L。该方法快速、准确、重现性高,可用于科研及生产领域中DMC的定性定量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 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 表面活性剂
下载PDF
阳离子改性羧甲基纤维素钠的制备及ASP采出水絮凝研究
16
作者 王嘉铭 张大伟 +3 位作者 孟祥春 李文昱 栾博一 任璐 《吉林化工学院学报》 CAS 2022年第9期11-15,共5页
三元复合驱(ASP)采出水水质复杂、矿化度高、黏度大、含油乳化程度高、小油滴含量高、油水分离困难,对油田生产和环境的影响日益严重.因此,开展ASP采出水高效处理方法的研究成为一项重要任务.为提高ASP采出水中油水分离效率,以羧甲基纤... 三元复合驱(ASP)采出水水质复杂、矿化度高、黏度大、含油乳化程度高、小油滴含量高、油水分离困难,对油田生产和环境的影响日益严重.因此,开展ASP采出水高效处理方法的研究成为一项重要任务.为提高ASP采出水中油水分离效率,以羧甲基纤维素钠(CMC)为主链,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MC)为单体,过硫酸钾(KPS)为引发剂,利用水溶液聚合法制备阳离子改性羧甲基纤维素接枝共聚物CDC,并应用于ASP采出水的絮凝实验.从CDC投料量、絮凝温度和CDC接枝率方面分析,得到CDC絮凝效果优于CMC.CDC最佳投料量为50mg·L^(-1),絮凝温度超过45℃后絮凝效果变化不明显,CDC最佳接枝率为77.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元复合驱 羧甲基纤维素钠 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 接枝率
下载PDF
两性型高分子絮凝剂的合成与表征
17
作者 郭睿 王晓霞 +2 位作者 张菲 祁文杰 唐宏科 《纸和造纸》 2015年第7期42-45,共4页
以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乙烯基吡咯烷酮、衣康酸为原料,过硫酸钾/亚硫酸氢钠为复合引发剂,通过水溶液自由基共聚合法,合成新型两性高分子絮凝剂。通过单因素实验考察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引发剂用量、单体质量分数对聚合产物... 以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乙烯基吡咯烷酮、衣康酸为原料,过硫酸钾/亚硫酸氢钠为复合引发剂,通过水溶液自由基共聚合法,合成新型两性高分子絮凝剂。通过单因素实验考察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引发剂用量、单体质量分数对聚合产物产率和特性黏数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反应条件是反应温度55℃、反应时间7 h、单体质量分数35%、引发剂用量1.0%、此时产率达91.1%,特性黏数为467 m L·g-1。通过红外光谱仪、核磁共振氢谱仪对产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并在pH=8.5,用量为20 mg·L-1条件下,对造纸厂中段废水进行了絮凝实验,实验表明该絮凝剂具有较好的絮凝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性型高分子絮凝剂 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 乙烯基吡咯烷酮 水溶液自由基共聚合 造纸化学品
原文传递
反相乳液聚合制备阳离子聚丙烯酰胺微粒的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惠泉 刘福胜 +1 位作者 于世涛 吕先富 《化学工业与工程技术》 CAS 2008年第3期28-31,共4页
以丙烯酰胺(AM)和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MC)为单体,通过反相乳液聚合法合成了P(DMC-AM)共聚物。在正交试验的基础上,考察了乳化剂质量分数、引发剂质量分数、单体质量分数、pH值、油水比以及反应时间等因素对产物特性黏数的影... 以丙烯酰胺(AM)和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MC)为单体,通过反相乳液聚合法合成了P(DMC-AM)共聚物。在正交试验的基础上,考察了乳化剂质量分数、引发剂质量分数、单体质量分数、pH值、油水比以及反应时间等因素对产物特性黏数的影响。得到的较佳工艺条件为:乳化剂质量分数7.3%、引发剂质量分数200×10-6、单体质量分数45%、pH值3.0、油水比1∶2及反应时间4 h,在上述条件下,所得产物的特性黏数可达7.617 dL/g。采用FT-IR对产物结构进行了表征,并通过粒度分布仪对粒子粒径分布进行了分析,利用透射电镜观察了反相乳液粒子的形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相乳液 丙烯酰胺 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 阳离子聚丙烯酰胺
下载PDF
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丙烯酰胺反相乳液的聚合及表征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朝艳 王玉鹏 +2 位作者 于跃芹 许军 武玉民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5年第1期31-35,共5页
以Span 80、OP 10为乳化剂,K2S2O8、Na2S2O4、V 044为引发剂,以汽油为分散介质, 用反相乳液聚合法制备出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 /丙烯酰胺共聚物,并且用粒度分布仪及红外光谱进行了分析表征。结果显示,随乳化剂用量及引发剂用量... 以Span 80、OP 10为乳化剂,K2S2O8、Na2S2O4、V 044为引发剂,以汽油为分散介质, 用反相乳液聚合法制备出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 /丙烯酰胺共聚物,并且用粒度分布仪及红外光谱进行了分析表征。结果显示,随乳化剂用量及引发剂用量增加,共聚物相对分子质量下降;乳胶粒子大小受引发剂、乳化剂、交联剂的加量及放置时间等条件的影响而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酰胺 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 反相乳液聚合
下载PDF
强极性化合物DMC及其杂质的HILIC分离方法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韩冰冰 王翠翠 +1 位作者 李新军 邹新琢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32-138,共7页
建立以亲水作用色谱法对强极性化合物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MC)及其杂质进行分离分析的方法.使用Sepax HP-Cyano和X-Bridge HILIC两种不同的亲水作用色谱柱,以乙腈和水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高效快速地实现了DMC及其所含杂质... 建立以亲水作用色谱法对强极性化合物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MC)及其杂质进行分离分析的方法.使用Sepax HP-Cyano和X-Bridge HILIC两种不同的亲水作用色谱柱,以乙腈和水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高效快速地实现了DMC及其所含杂质的分离分析.通过这两种色谱柱,共可以分离出甲基丙烯酸二甲氨基乙酯(DM)、甲基丙烯酸(MAA)、三甲基羟乙基氯化铵(CC)和对羟基苯甲醚(MQ)4种杂质.该方法具有较好的实用价值,能有效地应用于强极性化合物的分离和分析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亲水作用色谱 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 强极性化合物 分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