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阿拉善地区前寒武纪斜长角闪岩组成矿物特征及变质温压条件 |
沈其韩
耿元生
王新社
吴春明
|
《地质调查与研究》
|
2004 |
9
|
|
2
|
苏鲁造山带超高压变质作用及其P-T-t轨迹 |
张泽明
张金凤
游振东
沈昆
|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5 |
64
|
|
3
|
河南洛宁太华变质杂岩区早元古代变质作用P-T-t轨迹及其大地构造意义 |
蒋宗胜
王国栋
肖玲玲
第五春荣
卢俊生
吴春明
|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1 |
36
|
|
4
|
大别山北部镁铁-超镁铁质岩带中榴辉岩的分布与变质温压条件 |
刘贻灿
徐树桐
李曙光
陈冠宝
江来利
周存亭
吴维平
|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1 |
30
|
|
5
|
辽西建平杂岩高压麻粒岩相变质作用的P-T条件及其地质意义 |
魏春景
张翠光
张阿利
伍天洪
李江海
|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1 |
30
|
|
6
|
变质作用p-T-t轨迹的研究方法与进展 |
魏春景
|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1 |
27
|
|
7
|
大青山—乌拉山变质杂岩带石拐地区富铝片麻岩成因矿物学与变质演化 |
蔡佳
刘平华
刘福来
刘建辉
王舫
施建荣
|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3 |
27
|
|
8
|
赞皇前寒武纪变质杂岩区变质反应结构与变质作用P-T-t轨迹 |
肖玲玲
蒋宗胜
王国栋
万渝生
王涛
吴春明
|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1 |
27
|
|
9
|
东昆仑造山带东段清水泉高级变质岩片的变质岩石学研究 |
陈能松
朱杰
王国灿
侯光久
张克信
朱云海
拜永山
|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
1999 |
23
|
|
10
|
苏鲁超高压榴辉岩的石榴石生长成分环带及变质作用P-T轨迹 |
张泽明
肖益林
沈昆
高勇军
|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5 |
18
|
|
11
|
东南极拉斯曼丘陵麻粒岩相岩石中早期残留矿物组合的特征及其变质作用条件 |
仝来喜
刘小汉
张连生
陈海泓
任留东
王彦斌
赵越
|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1997 |
17
|
|
12
|
中条山早元古代变质岩石的PTt轨迹和构造演化 |
梅华林
|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
1994 |
14
|
|
13
|
21世纪最初十年变质岩石学研究进展 |
魏春景
|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2 |
14
|
|
14
|
华北克拉通孔兹岩带东端孤山剖面石榴石基性麻粒岩的变质作用及年代学研究 |
王洛娟
郭敬辉
彭澎
刘富
|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1 |
15
|
|
15
|
甘肃敦煌观音沟地区变质作用初步研究 |
彭涛
王浩
陈泓旭
孟洁
卢俊生
王国栋
吴春明
|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4 |
12
|
|
16
|
变质地质学的三大前缘课题 |
游振东
|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
1994 |
10
|
|
17
|
变质地质学研究中的一些困难问题 |
吴春明
|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8 |
13
|
|
18
|
喜马拉雅造山带两种不同类型榴辉岩与印度大陆差异性俯冲 |
张泽明
丁慧霞
董昕
田作林
|
《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9 |
11
|
|
19
|
固相线以下变质过程中水的行为 |
魏春景
张景森
|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7 |
8
|
|
20
|
大别山太湖地区榴辉岩峰期变质条件与构造意义 |
石永红
王清晨
|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4 |
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