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钴提取分离技术分析与应用 被引量:49
1
作者 刘三平 王海北 +1 位作者 蒋开喜 王玉芳 《有色金属》 CSCD 2004年第2期73-76,共4页
总结含钴废料处理过程中钴与镍、铁、铜、锰、铬、镉、钙镁、钼、钨、砷等元素的分离方法 ,并应用于处理某典型复杂含钴废料 ,产出纯度较高的草酸钴产品。
关键词 冶金技术 钴废料 分离 沉淀 萃取 硫化
下载PDF
铼的资源、应用和提取 被引量:49
2
作者 李红梅 贺小塘 +5 位作者 赵雨 郭俊梅 韩守礼 王欢 李勇 谭明亮 《贵金属》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77-81,共5页
铼是一种重要的稀有金属,综述了铼的应用和国内外矿产和二次资源状况。介绍了从矿山和二次资源中生产铼的主要工艺流程,重点介绍了从Pt/Re重整废催化剂中回收铂和铼。
关键词 有色金属冶金 资源状况 分离提取 应用 PT Re废催化剂
下载PDF
我国稀土资源冶炼分离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25
3
作者 胡轶文 王丽明 +1 位作者 曹钊 张文博 《矿产保护与利用》 2020年第2期151-161,共11页
本文综述了我国不同类型稀土资源的冶炼及分离提纯技术研究现状及进展。目前,矿物型稀土资源中混合型稀土矿的冶炼方法主要以浓硫酸焙烧—水浸、碱法分解和酸浸碱溶工艺为主,单一氟碳铈矿冶炼方法主要以氧化焙烧—硫酸浸出法、碱法冶炼... 本文综述了我国不同类型稀土资源的冶炼及分离提纯技术研究现状及进展。目前,矿物型稀土资源中混合型稀土矿的冶炼方法主要以浓硫酸焙烧—水浸、碱法分解和酸浸碱溶工艺为主,单一氟碳铈矿冶炼方法主要以氧化焙烧—硫酸浸出法、碱法冶炼和火法冶炼为主;风化壳淋积型稀土矿湿法冶金技术主要为硫酸铵原地浸出—碳酸氢铵沉淀工艺,但是目前逐渐被更加清洁的复合镁盐浸出工艺所取代。稀土的分离提纯方法主要包括化学沉淀法、溶剂萃取法、离子交换法、萃取色层法和液膜分离法,本文在综合对比分析各种分离提纯方法利弊的基础上,提出了稀土分离提纯的新方法—萃取沉淀法,并针对稀土资源的综合利用提出了相关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冶炼分离 溶剂萃取法 化学沉淀法 萃取沉淀法 稀土
下载PDF
分子识别技术在铂族金属分离提纯中的应用 被引量:20
4
作者 贺小塘 韩守礼 +2 位作者 吴喜龙 王欢 王咏梅 《贵金属》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53-56,69,共5页
分子识别技术(MRT)具有选择性高、生产周期短、成本低、操作简单、分子识别材料可反复使用等优点。介绍了分子识别的原理和基本工艺,列举了分子识别技术在铂族金属(PGMs)分离提纯中的商业应用。
关键词 冶金技术 分子识别技术 铂族金属 分离 回收
下载PDF
真空冶金法处理铝电解碳渣试验研究 被引量:19
5
作者 柴登鹏 候光辉 黄海波 《轻金属》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25-27,共3页
铝电解过程中产生的碳渣会导致电耗增加、电流损失增加、产生热槽和氟化盐消耗增加等等诸多不利影响。目前处理碳渣的方式主要有浮选法和燃烧法回收电解质。本文用真空冶金法处理碳渣,分离其中的电解质和碳,分别考察了真空度、实验温度... 铝电解过程中产生的碳渣会导致电耗增加、电流损失增加、产生热槽和氟化盐消耗增加等等诸多不利影响。目前处理碳渣的方式主要有浮选法和燃烧法回收电解质。本文用真空冶金法处理碳渣,分离其中的电解质和碳,分别考察了真空度、实验温度、原料粒度和反应时间对分离效果的影响,通过对实验结果的数据分析,为碳渣的处理提供一种新的参考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渣 真空冶金 分离
下载PDF
硫酸铵-氯化亚锡-孔雀绿体系浮选分离铂 被引量:10
6
作者 杨艳 高云涛 +1 位作者 刘满红 黄伟清 《贵金属》 CAS CSCD 2003年第2期16-18,共3页
研究了在盐酸介质中硫酸铵存在下氯化亚锡 -孔雀绿 -水体系浮选分离铂的方法。在最佳实验条件下 ,铂的浮选率可达 1 0 0 0 % ,并与常见贱金属完全分离。
关键词 冶金工程 氯化亚锡 孔雀绿 硫酸铵 浮选分离
下载PDF
稀土提取与分离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7
作者 王晴 王帅 周纯洁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336-339,354,共5页
介绍了稀土元素的特点与稀土资源的概况,阐述了稀土矿的采选、分离与提取现状。稀土矿的采选技术主要是重-磁-浮选设备及工艺体系,稀土分离提取分离研究方法是浸出、沉淀、萃取和吸附。指出了稀土提取分离发展方向为萃取剂和离子交换吸... 介绍了稀土元素的特点与稀土资源的概况,阐述了稀土矿的采选、分离与提取现状。稀土矿的采选技术主要是重-磁-浮选设备及工艺体系,稀土分离提取分离研究方法是浸出、沉淀、萃取和吸附。指出了稀土提取分离发展方向为萃取剂和离子交换吸附材料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 浮选 冶金 分离 提取
下载PDF
沉淀法分离钨钼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8
作者 张邦胜 肖连生 张启修 《江西有色金属》 2001年第2期26-29,共4页
针对目前钨钼分离是钨冶金中的一个技术难题 ,综述了沉淀分离钨钼的各种方法 ,如三硫化铜沉淀法、钨酸沉淀法、络合均相沉淀法、胍盐沉淀法、选择性沉淀法、钨盐沉淀法等 ,叙述了各种方法的原理、特点及其应用 。
关键词 沉淀 分离 炼钨 研究进展 钨钼分离
下载PDF
真空蒸馏法处理贵铅新工艺研究 被引量:8
9
作者 包崇军 蒋文龙 +6 位作者 李晓阳 吴红林 邹利明 罗凌艳 柯浪 许娜 田林 《贵金属》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A01期31-36,41,共7页
从理论上分析了采用真空蒸馏法分离贵铅中铅、银、铜、铋、锑的可行性,研究了蒸馏时间、蒸馏温度对贵铅中金属分离效果的影响规律。实验结果表明,当系统压力在10~20 Pa,温度在800℃以上,保温时间≥2 h时,铅和铋的挥发率接近100%,银和... 从理论上分析了采用真空蒸馏法分离贵铅中铅、银、铜、铋、锑的可行性,研究了蒸馏时间、蒸馏温度对贵铅中金属分离效果的影响规律。实验结果表明,当系统压力在10~20 Pa,温度在800℃以上,保温时间≥2 h时,铅和铋的挥发率接近100%,银和锑的挥发率随温度的升高、保温时间的增长而逐渐增大。当温度为850℃,保温时间为2 h时,所得残留物中铅、银、铜、铋、锑的含量分别为0.21%、45.31%、13.24%、0.0001%、33.6%,挥发物中铅、银、铜、铋、锑的含量分别为46.15%、0.236%、0.022%、8.87%、35.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色金属冶金 真空蒸馏法 贵铅 金属分离
下载PDF
贵金属研究所冶金研究五十年 被引量:8
10
作者 王永录 《贵金属》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8-64,72,共18页
贵金属冶金技术研究是昆明贵金属研究所50年的主要工作内容与成就的重要组成部分。简要介绍了50年来贵金属冶金应用基础研究,新技术、新工艺的开发等诸多方面的工作,以及全面服务、应用于我国铂族金属矿产基地建立、有色金属副产品中贵... 贵金属冶金技术研究是昆明贵金属研究所50年的主要工作内容与成就的重要组成部分。简要介绍了50年来贵金属冶金应用基础研究,新技术、新工艺的开发等诸多方面的工作,以及全面服务、应用于我国铂族金属矿产基地建立、有色金属副产品中贵金属的回收、贵金属二次资源综合回收利用、贵金属分离提纯及高纯金属制备等领域开展的工作。这些研究为我国贵金属特别是铂族金属冶金科学技术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为今后的研究与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冶金技术 贵金属 矿产资源 有色金属副产品 二次资源 分离 提纯
下载PDF
离子交换技术在铂族金属富集、分离提纯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1
作者 谭明亮 王欢 +7 位作者 贺小塘 郭俊梅 韩守礼 李红梅 赵雨 李勇 吴喜龙 余青智 《贵金属》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01期30-34,共5页
离子交换法是铂族金属湿法冶金中一项很有应用前景的绿色环保技术,与传统的化学沉淀法和溶剂萃取法相比有很多优势,因此在铂族金属的分离提纯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针对铂族金属二次资源回收,介绍了阳离子交换树脂在铂族金属与贱金属分... 离子交换法是铂族金属湿法冶金中一项很有应用前景的绿色环保技术,与传统的化学沉淀法和溶剂萃取法相比有很多优势,因此在铂族金属的分离提纯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针对铂族金属二次资源回收,介绍了阳离子交换树脂在铂族金属与贱金属分离中的工业应用和阴离子交换树脂在铂族金属富集、分离提纯中的研究及应用;同时也对分子识别技术在铂族金属分离提纯领域的应用做了简要的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冶金技术 离子交换 铂族金属 分离提纯 废催化剂 回收
下载PDF
江西离子型稀土冶金分离技术的发展与进步 被引量:5
12
作者 辜禄荣 闻建静 孟庆江 《江西有色金属》 2005年第4期28-31,共4页
简要介绍了江西离子型稀土冶金分离技术的发展历程及其在国内外的影响和地位,指出萃取技术仍然是稀土元素分离提纯的首选工业方法。同时对“十一五”期间江西稀土冶金分离技术领域科技开发的重大课题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稀土 冶金分离 技术发展 工艺创新
下载PDF
磁选育菌种新方法的研究——磁黄铁矿培养基选菌 被引量:2
13
作者 刘新星 谢建平 +1 位作者 霍强 邱冠周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26-29,共4页
磁黄铁矿因其Fe/S不同,磁性会发生变化.据此,用磁选机将磁黄铁矿按照不同磁感应强度进行分离后,作为选育菌种的磁性培养基,筛选在不同磁性培养基中生长的最适菌群.试验结果表明,强磁性培养基可以选育出以短杆状、无磁性颗粒菌为主的菌群... 磁黄铁矿因其Fe/S不同,磁性会发生变化.据此,用磁选机将磁黄铁矿按照不同磁感应强度进行分离后,作为选育菌种的磁性培养基,筛选在不同磁性培养基中生长的最适菌群.试验结果表明,强磁性培养基可以选育出以短杆状、无磁性颗粒菌为主的菌群,而弱磁性培养基可以选育出长杆状、有磁性颗粒菌为主的菌群.选育出的菌种与原始菌种相比,完全氧化培养基中亚铁的时间由88 h缩短到30~ 46 h,其中尤以中磁性矿物选育的菌种氧化活性高.磁性培养基在选育菌种的过程中,由于细菌对矿物晶格的浸蚀,磁性会逐渐减弱,因此,要想培养磁性针对性强的菌种,应在驯化过程中采取及时更换磁性颗粒等措施,使培养基磁性保持不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冶金 磁黄铁矿 磁选 磁性培养基 菌种选育
下载PDF
合成亚砜BSO萃取分离钯铂的性能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徐志广 古国榜 +1 位作者 刘海洋 陈柱慧 《贵金属》 CAS CSCD 2006年第3期17-21,共5页
对合成亚砜BSO萃取Pd(II)、Pt(IV)性能的研究表明,在不同酸度下BSO对Pd(II)均有优异的萃取性能,而只有在高酸度介质里BSO对Pt(IV)有较高的萃取能力。在低酸度下利用BSO对Pd(II)、Pt(IV)萃取性能的差异,能很好地萃取分离Pd(II)、Pt(IV);... 对合成亚砜BSO萃取Pd(II)、Pt(IV)性能的研究表明,在不同酸度下BSO对Pd(II)均有优异的萃取性能,而只有在高酸度介质里BSO对Pt(IV)有较高的萃取能力。在低酸度下利用BSO对Pd(II)、Pt(IV)萃取性能的差异,能很好地萃取分离Pd(II)、Pt(IV);也可以在高酸度下共萃Pd(II)、Pt(IV),再利用水反萃Pt(IV),达到分离Pd(II)、Pt(IV)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法冶金 BSO 萃取分离
下载PDF
变压吸附分离技术及其在粉末冶金行业的应用 被引量:1
15
作者 魏玺群 陈健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09-213,共5页
简单介绍了变压吸附气体分离技术的工艺特点、技术进展和在我国的应用情况 ,对变压吸附各种不同的工艺在粉末冶金生产过程中的应用进行了展望 ,预计该技术在粉末冶金行业将会得到迅速推广 ,为生产厂家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 。
关键词 变压吸附分离技术 粉末冶金行业 应用 分离提纯
下载PDF
白云鄂博稀土共生矿超重力梯级分离稀土元素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兰茜 高金涛 郭占成 《过程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429-1437,共9页
我国白云鄂博矿稀土储量居世界首位,其稀土矿物以轻稀土为主,Ce,La,Pr,Nd占稀土氧化物总量的97%以上,具有重要的工业价值。由于四种稀土元素具有极其相似的物化性质,因此在目前的处理工艺中很难实现不同稀土元素的彼此分离。本工作基于... 我国白云鄂博矿稀土储量居世界首位,其稀土矿物以轻稀土为主,Ce,La,Pr,Nd占稀土氧化物总量的97%以上,具有重要的工业价值。由于四种稀土元素具有极其相似的物化性质,因此在目前的处理工艺中很难实现不同稀土元素的彼此分离。本工作基于稀土精矿的矿相演变及元素迁移规律,在降温熔析过程中不同温度区间内会析出不同稀土相:在1400~1500℃的温度区间只有氧化稀土相析出,随着温度降至1200~1400℃,铁酸稀土相开始析出,当温度降至1100~1200℃时铈磷灰石相析出。利用超重力技术进行氧化稀土相、铁酸稀土相、铈磷灰石相的梯级分离实验,结果表明,98.38%的Ce元素优先以氧化稀土相形式析出并实现分离,97.70%的La元素进入铁酸稀土相作为第二相被分离,而Pr和Nd元素最终以铈磷灰石相的形式分离,以此实现了稀土精矿中Ce,La,Pr,Nd的梯级分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云鄂博 稀土精矿 稀土元素 超重力冶金 梯级分离
原文传递
纳滤膜在冶金工业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7
作者 吕晶 《湖南有色金属》 CAS 2022年第4期28-30,68,共4页
纳滤膜分离技术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生化行业,由于纳滤膜独特的分离能力,其在冶金工业也有广泛的应用,本文描述了纳滤膜的分离特点及工作机理,并综述了目前纳滤技术在冶金工业方面的应用,以期为冶金从业人员或研究人员在面临离子分... 纳滤膜分离技术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生化行业,由于纳滤膜独特的分离能力,其在冶金工业也有广泛的应用,本文描述了纳滤膜的分离特点及工作机理,并综述了目前纳滤技术在冶金工业方面的应用,以期为冶金从业人员或研究人员在面临离子分离问题时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滤 冶金 分离
下载PDF
钨冶金强碱性阴离子交换过程的某些问题的理论分析 被引量:3
18
作者 李洪桂 赵中伟 《中国钨业》 CAS 2010年第5期35-39,共5页
对前人关于钨冶金强碱性阴离子交换过程中WO42-与有关阴离子分离因数的研究成果进行了归纳,在此基础上对当前人们普遍关注的某些问题如有关阴离子对树脂的相对亲和力、竞争离子对交换容量的影响、吸附过程中杂质除去的极限、实现高浓度... 对前人关于钨冶金强碱性阴离子交换过程中WO42-与有关阴离子分离因数的研究成果进行了归纳,在此基础上对当前人们普遍关注的某些问题如有关阴离子对树脂的相对亲和力、竞争离子对交换容量的影响、吸附过程中杂质除去的极限、实现高浓度离子交换的条件等从理论上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几点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钨冶金 离子交换 分离因数
下载PDF
Ferronickel enrichment by fine particle reduction and magnetic separation from nickel laterite ore 被引量:1
19
作者 Xiao-hui Tang Run-zao Liu +3 位作者 Li Yao Zhi-jun Ji Yan-ting Zhang Shi-qi Li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inerals,Metallurgy and Materials》 SCIE EI CAS CSCD 2014年第10期955-961,共7页
Ferronickel enrichment and extraction from nickel laterite ore were studied through reduction and magnetic separation. Reduction experiments were performed using hydrogen and carbon monoxide as reductants at different... Ferronickel enrichment and extraction from nickel laterite ore were studied through reduction and magnetic separation. Reduction experiments were performed using hydrogen and carbon monoxide as reductants at different temperatures (700-1000℃). Magnetic separa- tion of the reduced products was conducted using a SLon-100 cycle pulsating magnetic separator (1.2 T). Composition analysis indicates that the nickel laterite ore contains a total iron content of 22.50wt% and a total nickel content of 1.91wt%. Its mineral composition mainly con- sists of serpentine, hortonolite, and goethite. During the reduction process, the grade of nickel and iron in the products increases with in- creasing reduction temperature. Although a higher temperature is more favorable for reduction, the temperature exceeding 1000℃ results in sintering of the products, preventing magnetic separation. After magnetic separation, the maximum total nickel and iron concentrations are 5.43wt% and 56.86wt%, and the corresponding recovery rates are 84.38% and 53.76%, respective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TERITES ore reduction magnetic separation thermodynamics fine particle metallurgy
下载PDF
Non-Metallic Inclusions in HSLA Steel-Origin,Detection and Refractory Systems to Improve Cleanness 被引量:1
20
作者 Dettela Heiko Klenner Gerald +1 位作者 Cappel Juergen Wuennenberg Klaus 《Journal of Iron and Steel Research International》 SCIE EI CAS CSCD 2011年第S1期521-529,共9页
HSLA steels need extremely low levels of tramp elements like P,S,H and O t.During tapping the steel is deoxidized with aluminum and in the secondary metallurgy sulphur (【 10 ppm) and hydrogen (【 1 ppm) are extracted... HSLA steels need extremely low levels of tramp elements like P,S,H and O t.During tapping the steel is deoxidized with aluminum and in the secondary metallurgy sulphur (【 10 ppm) and hydrogen (【 1 ppm) are extracted.After tank degassing the steel is strongly Ca-treated by wire feeding to form CaS instead of MnS.Non-metallic inclusions in the steel and centre segregation with MnS are sinks for hydrogen which result in HIC (Hydrogen Induced Cracking).Therefore these steels ask for excellent oxide cleanness and S-contents of 【 10 ppm.Macro inclusions of 】 50 μm are harmful for the product.These large inclusions are seldom and difficult to be detected.Small inclusions of 【 15 μm do no harm to the product.The origin of non-metallic inclusions is,roughly spoken,one third each of de-oxidation-/reoxidation products,refractory and casting powder.Slag carry-over is mainly avoided by sensitive electronic devices.Slag covers and shrouding systems of the steel stream during the transfer of metal between ladle,tundish and mold are effective to avoid reoxidation.Systems to control the flow of steel in tundish and mold favor the floatation of inclusions and their even distribution in the stran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xtra low contents of P S and H Extraction metallurgy Ca-treatment control of slag carry-over shrouding flow control separation of inclusions inspection systems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