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锂电池用SnO基复合氧化物负极材料的研究(英文) 被引量:1
1
作者 刘向东 J.Yang +2 位作者 A.Hirano N.Imanishi Y.Takeda 《内蒙古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年第4期241-245,共5页
将 Sn Cl2 、Fe Cl2 及 Cu Cl2 按一定比例进行混合并水解 ,得到 Sn基氧化物与其他惰性材料 ( Fe O,Cu O)的混合物 .将其在还原性气氛 ( Ar96% +H2 4% )中进行热处理 ,以获得具有高容量及更好的循环性能的负极材料 .研究结果表明 :热处... 将 Sn Cl2 、Fe Cl2 及 Cu Cl2 按一定比例进行混合并水解 ,得到 Sn基氧化物与其他惰性材料 ( Fe O,Cu O)的混合物 .将其在还原性气氛 ( Ar96% +H2 4% )中进行热处理 ,以获得具有高容量及更好的循环性能的负极材料 .研究结果表明 :热处理温度对首次循环的库仑效率影响不大 ,但对循环稳定性有明显影响 .复合材料电极的可逆容量超过 3 81 m Ah/g.Sn-Fe体系在 40 0℃热处理 2 h,获得的材料具有优异的循环稳定性 ,但首次循环的库仑效率仅 2 4.91 %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复合氧化物 负极 锂离子电池 锂电池 SnO基复合氧化物 负极材料 研究
下载PDF
NO分解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2
作者 伍斌 童志权 《工业催化》 CAS 2005年第7期52-55,共4页
直接催化分解被公认是消除NO污染最有吸引力的方法。从贵金属、金属氧化物、复合氧化物和Cu-ZSM-5分子筛等方面综述了国内外有关NO催化分解的研究进展。指出了NO催化分解催化剂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发展方向。
关键词 NO催化分解 贵金属 金属氧化物 复合氧化物 Cu—ZSM-5分子筛
下载PDF
高级氧化技术处理有机染料废水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3
作者 袁敏 邓文勇 +6 位作者 刘倩 涂志勇 管鑫 王茜 刘长相 龚锐 刘鹏超 《广州化工》 CAS 2021年第23期5-7,共3页
随着我国工业生产的快速发展,有机染料废水的污染问题愈发严重。高级氧化技术依赖高氧化性活性物种的产生达到有效去除有机污染物的目的。本文总结了金属复合氧化物在催化臭氧氧化、光催化氧化、类芬顿多相氧化处理有机染料领域的研究进... 随着我国工业生产的快速发展,有机染料废水的污染问题愈发严重。高级氧化技术依赖高氧化性活性物种的产生达到有效去除有机污染物的目的。本文总结了金属复合氧化物在催化臭氧氧化、光催化氧化、类芬顿多相氧化处理有机染料领域的研究进展,介绍了生物质炭材料在改进金属氧化物易团聚、活性组分易溶出等缺点的应用效果,归纳了反应机理,展望了高级氧化技术处理有机废水领域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染料 生物质炭 金属复合氧化物 高级氧化技术
下载PDF
基于半导体纳米SnO_2构建的气敏传感器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2
4
作者 杨磊 张慧 +4 位作者 王超 刘振 颜兆庆 张勇 魏琴 《分析测试技术与仪器》 CAS 2015年第2期88-92,共5页
SnO2是传统的气敏材料,由于其具有间隙锡离子和氧空位的特性,使得气体更容易吸附在材料表面,从而显示出更好的气敏性质.通过把SnO2进行贵金属附载掺杂和多种气敏性半导体氧化物的复合,探讨了一系列性能良好的气敏传感器,阐述了SnO2气敏... SnO2是传统的气敏材料,由于其具有间隙锡离子和氧空位的特性,使得气体更容易吸附在材料表面,从而显示出更好的气敏性质.通过把SnO2进行贵金属附载掺杂和多种气敏性半导体氧化物的复合,探讨了一系列性能良好的气敏传感器,阐述了SnO2气敏传感的最新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NO2 气敏传感 贵金属 复合氧化物
下载PDF
铁酸系列复合金属氧化物铝热反应焓的理论研究
5
作者 王猛杰 常春然 +2 位作者 徐抗震 马海霞 赵凤起 《火炸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46-50,57,共6页
运用密度泛函理论(DFT),在Material Studio程序包的GGA-PBE、GGA-BLYP、GGA-PW91泛函结合DNP基组水平上,计算了7种常见金属氧化物的铝热反应焓。将计算值与实验值进行对比,确定出最佳计算基组水平。在此基础上,对6种铁酸系列复合金属氧... 运用密度泛函理论(DFT),在Material Studio程序包的GGA-PBE、GGA-BLYP、GGA-PW91泛函结合DNP基组水平上,计算了7种常见金属氧化物的铝热反应焓。将计算值与实验值进行对比,确定出最佳计算基组水平。在此基础上,对6种铁酸系列复合金属氧化物(CuFe2O4、NiFe2O4、CoFe2O4、MgFe2O4、ZnFe2O4、MnFe2O4)的铝热反应焓进行了理论计算,并运用盖斯定律导出其标准摩尔生成焓。结果表明,GGA-PBE/DNP方法计算的标准摩尔反应焓精度高、误差小,平均误差7.072kJ/mol;在GGA-PBE/DNP水平下,6种复合金属氧化物的铝热反应焓分别为-3 695.02、-3 388.53、-3 380.13、-841.06、-3 142.57和-2 738.40kJ/mol,与等量物理混合金属氧化物的铝热反应焓相差不大。6种复合金属氧化物标准摩尔生成焓为-992.96、-1 092.12、-1 090.13、-1 431.13、-1 185.15和-1 311.78kJ/mo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子化学 密度泛函理论 DFT 铝热反应 复合金属氧化物
下载PDF
多孔纳米Mg-Sn金属复合氧化物的制备及性能表征 被引量:8
6
作者 黄峰 卢献忠 +1 位作者 易德莲 李莉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06年第4期352-355,共4页
采用液相沉淀法制备Mg-Sn金属复合氢氧化物前驱体,在不同温度下加热分解,得到一系列Mg-Sn金属复合氧化物;通过差热及热重分析仪(TG/DTA)、X-射线衍射仪(XRD)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分析了其前驱物、产物的结构、组成及形貌等特征。结果... 采用液相沉淀法制备Mg-Sn金属复合氢氧化物前驱体,在不同温度下加热分解,得到一系列Mg-Sn金属复合氧化物;通过差热及热重分析仪(TG/DTA)、X-射线衍射仪(XRD)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分析了其前驱物、产物的结构、组成及形貌等特征。结果表明:Mg-Sn金属复合氢氧化物前驱体热分解得到的是多孔纳米材料,且低温(400,600,700℃)热分解得到的是非晶态的MgSnO3复合氧化物,高温(750,850℃)热分解得到的是四方相的MgSnO3和少量尖晶石型Mg2SnO4,900℃热分解得到的是MgO和SnO2的混合物。所得Mg-Sn金属复合氧化物均为多孔材料,而且孔径、结晶度及电化学性能均依赖于分解温度。若从容量和循环寿命折中考虑,850℃热分解试样的电化学性能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负极材料 液相沉淀法 纳米Mg-Sn金属复合氧化物 多孔材料
下载PDF
纳米Y_2O_3/钴基合金激光熔覆层的组织 被引量:6
7
作者 李明喜 袁晓敏 何宜柱 《中国稀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48-452,共5页
利用5 kw CO2激光器,在Ni基高温合金表面,熔覆纳米稀土氧化物(Y2O3)/钴基合金复合材料,制备了涂层。利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及透射电镜分析了熔覆层的组织结构。结果表明:熔覆层的主要相组成为γ-Co,ε-Co,Cr23C6和Y2O3;加入纳米Y2O3... 利用5 kw CO2激光器,在Ni基高温合金表面,熔覆纳米稀土氧化物(Y2O3)/钴基合金复合材料,制备了涂层。利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及透射电镜分析了熔覆层的组织结构。结果表明:熔覆层的主要相组成为γ-Co,ε-Co,Cr23C6和Y2O3;加入纳米Y2O3,凝固组织由细长的柱状树枝晶转变为较短的树枝晶;纳米Y2O3含量增大至1%时整个断面获得等轴晶组织;纳米Y2O3作为异质形核的核心,细化了组织;纳米Y2O3在熔覆层中分布不均匀,促进了γ-Co向ε-Co的转变;熔覆层的亚结构为堆跺层错。对熔覆层等轴组织形成机制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材料 纳米Y2O3 激光熔覆 钴基合金 等轴晶 稀土
下载PDF
以金属有机骨架为牺牲模板制备MnOx-CeO2及其催化氧化甲苯性能 被引量:7
8
作者 林雪婷 付名利 +6 位作者 贺辉 吴军良 陈礼敏 叶代启 胡芸 王逸凡 WEN William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719-730,共12页
以均苯三甲酸合铈-金属有机骨架(Ce BTC-MOF)作为模板制备系列不同Mn含量的Mn O_x-Ce O_2催化剂,用于甲苯催化氧化。应用X射线衍射(XRD)、N_2物理吸附-脱附、热重分析(TG)、元素分析(EA)、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ICP-OES)、扫描电... 以均苯三甲酸合铈-金属有机骨架(Ce BTC-MOF)作为模板制备系列不同Mn含量的Mn O_x-Ce O_2催化剂,用于甲苯催化氧化。应用X射线衍射(XRD)、N_2物理吸附-脱附、热重分析(TG)、元素分析(EA)、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ICP-OES)、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程序升温还原(H_2-TPR)、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拉曼光谱(Raman)和紫外可见漫反射(UV-vis)等手段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通过MOF模板法制备的复合氧化物具备棒状形貌、高度分散、高比表面积和纳米晶体颗粒等特征。Mn在引入MOF的过程中,一部分进入Ce O_2晶格形成固溶体,另一部分则分散在Ce O_2表面,且分散的Mn分为单层分散态和晶相态。其中,Ce O_2载体表面和Mn分散物之间的强相互作用是影响活性的重要因素。当表面分散的Mn低于单层分散阈值6.2%时,Mn以嵌入模型的形式与表面Ce O_2发生强相互作用,有效促进催化剂的还原从而提高活性;当表面分散的Mn超过单层分散阈值6.2%时,载体表面形成Mn_3O_4晶相结构,对活性无明显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有机骨架 MnOx-CeO2复合氧化物 甲苯 单层分散阈值 氧空位
下载PDF
Al-Fe-La三金属复合氧化除氟材料的优化制备正交实验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李振鹏 汪爱河 +2 位作者 杨宗发 王存珮 谢心仪 《湖南城市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0年第4期68-72,共5页
采用正交实验法优化制备Al-Fe-La除氟材料,研究按照不同Al/Fe/La摩尔比配制的除氟材料在不同水浴温度、不同pH值和不同结晶时间下的除氟性能,从而确定具备最佳除氟性能的Al-Fe-La金属复合氧化物制备方法.研究表明:所制备吸附剂的吸附效... 采用正交实验法优化制备Al-Fe-La除氟材料,研究按照不同Al/Fe/La摩尔比配制的除氟材料在不同水浴温度、不同pH值和不同结晶时间下的除氟性能,从而确定具备最佳除氟性能的Al-Fe-La金属复合氧化物制备方法.研究表明:所制备吸附剂的吸附效果受pH值的影响最大,受晶化时间的影响次之,受水浴温度和Al/Fe/La摩尔比的影响最小;其最佳吸附氟离子的实验条件组合为吸附剂配比浓度0.1 mol/L、水浴温度50℃、pH值10.5和晶化时间6 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Fe-La三金属复合氧化物 除氟 正交实验
下载PDF
关于EDTA法制得铁锆复合氧化物对水中Cu^(2+)、Hg^(2+)的吸附研究
10
作者 侯存东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2017年第2期92-93,共2页
利用白蜡树叶对铁锆复合氧化物进行改良所得材料为吸附剂,在吸附废水中铜、汞离子时,溶液pH、吸附材料投加量对吸附效果的影响。
关键词 重金属离子 铁锆复合氧化物 吸附效果
下载PDF
Co-Sn金属复合氧化物的制备及电化学性能研究
11
作者 黄峰 卢献忠 +2 位作者 郑超超 余聪 刘芸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08年第3期316-319,共4页
采用液相沉淀法制备Co-Sn金属复合氢氧化物前驱体,在不同温度下加热分解,得到一系列Co-Sn金属复合氧化物。对前驱物和产物进行差热和热重分析(TG/DTA)、X射线衍射(XRD)分析,结果表明,Co-Sn金属复合氢氧化物前驱体低温(350,500℃)热分解... 采用液相沉淀法制备Co-Sn金属复合氢氧化物前驱体,在不同温度下加热分解,得到一系列Co-Sn金属复合氧化物。对前驱物和产物进行差热和热重分析(TG/DTA)、X射线衍射(XRD)分析,结果表明,Co-Sn金属复合氢氧化物前驱体低温(350,500℃)热分解得到的是非晶态CoSnO3复合物氧化物,高温(600,700,800℃)热分解得到的是四方相CoSnO3和少量尖晶石型Co2SnO4,所得Co-Sn金属复合氧化物电化学性能依赖于分解温度和结晶度。从容量和循环寿命综合考虑,相转变温度在600℃热分解所得试样的电化学性能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二次电池 负极材料 液相沉淀法 Co-Sn金属复合氧化物
下载PDF
Al_2O_3p/40Cr复合材料的热震失效机理 被引量:2
12
作者 陈世敏 卢德宏 +2 位作者 贺小刚 李祖来 蒋业华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10-114,130,共6页
采用挤压铸造法制备了Al2O3p/40Cr表层复合材料,研究了复合材料在热震过程中裂纹萌生和扩展的机理。复合层厚度为5mm,Al2O3颗粒体积分数为56%;热震试验采用650℃保温5min、20℃水冷,反复循环。结果表明,在弱机械结合情况下,由于空气中... 采用挤压铸造法制备了Al2O3p/40Cr表层复合材料,研究了复合材料在热震过程中裂纹萌生和扩展的机理。复合层厚度为5mm,Al2O3颗粒体积分数为56%;热震试验采用650℃保温5min、20℃水冷,反复循环。结果表明,在弱机械结合情况下,由于空气中的氧气和铁生成的氧化物与基体在热膨胀系数和弹性性能上不匹配,裂纹首先在氧化层中萌生,随着氧化层厚度增加,会加速裂纹的生长;从各个方向生长的裂纹相遇时会搭接在一起,形成比较大的宏观裂纹。此机理与WC等其他颗粒增强复合材料的热震失效机理有着显著差异。热震15次后,试验材料在复合层和基材的宏观界面出现大裂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2O3p/40Cr 金属基复合材料 热震 氧化 裂纹 失效机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