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634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六味地黄丸的血清药物化学研究 被引量:114
1
作者 王喜军 张宁 +1 位作者 孙晖 孙文军 《中国天然药物》 SCIE CAS CSCD 2004年第4期219-222,共4页
目的 :对六味地黄丸的血清药物化学进行研究。方法 :建立六味地黄丸及口服六味地黄丸后大鼠血清的HPLC指纹色谱分析方法 ;分析比较六味地黄丸、缺味处方、单味生药以及各组分给药后所得血清样品 ,鉴定口服六味地黄丸后大鼠血中移行成分... 目的 :对六味地黄丸的血清药物化学进行研究。方法 :建立六味地黄丸及口服六味地黄丸后大鼠血清的HPLC指纹色谱分析方法 ;分析比较六味地黄丸、缺味处方、单味生药以及各组分给药后所得血清样品 ,鉴定口服六味地黄丸后大鼠血中移行成分、来源生药及其代谢产物。结果 :口服六味地黄丸后从血中发现了 11个入血成分 ,其中 4个为新产生的代谢产物 ;7个成分为六味地黄丸所含成分的原型 ,其中有一成分虽为地黄中所含成分的原型 ,但其它两种药材也能代谢产生 ,对其体内的量变有共同的贡献。结论 :血中移行成分及代谢产物将成为六味地黄丸的体内直接作用物质 ,其来源生药为六味地黄丸的主要药物 ,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味地黄丸 血清药物化学 代谢产物 指纹图谱 实验方法
下载PDF
黄芩苷的药物代谢产物研究 被引量:73
2
作者 车庆明 黄新立 +3 位作者 李艳梅 张坤 赤尾光昭 服部征雄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1期768-769,共2页
目的 :研究黄芩苷药物代谢产物的化学结构。方法 :中药化学与现代仪器分析相结合。结果 :从口服黄芩苷的人尿液中 ,发现并鉴定了 3个主要代谢产物的化学结构。结论 :黄芩苷苷元是主要药物代谢产物的中间体 ,他们在体内共存 ,构成黄芩苷... 目的 :研究黄芩苷药物代谢产物的化学结构。方法 :中药化学与现代仪器分析相结合。结果 :从口服黄芩苷的人尿液中 ,发现并鉴定了 3个主要代谢产物的化学结构。结论 :黄芩苷苷元是主要药物代谢产物的中间体 ,他们在体内共存 ,构成黄芩苷的药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芩苷 药物代谢产物 化学结构 研究
下载PDF
淡紫拟青霉对大豆胞囊线虫卵及2龄幼虫的影响 被引量:65
3
作者 孙漫红 刘杏忠 晋治波 《植物保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57-61,共5页
研究了淡紫拟青霉M-14、IPC菌株对大豆胞囊线虫卵孵化及2龄幼虫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M-14滤液及其菌丝内溶物、IPC滤液、ZnCl_2溶液等不同处理间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代谢产物对卵生理活性的影响因试验菌株的不同而异,M-14菌株... 研究了淡紫拟青霉M-14、IPC菌株对大豆胞囊线虫卵孵化及2龄幼虫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M-14滤液及其菌丝内溶物、IPC滤液、ZnCl_2溶液等不同处理间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代谢产物对卵生理活性的影响因试验菌株的不同而异,M-14菌株发酵滤液及其内容物对大豆胞囊线虫卵的孵化具有强烈的抑制作用,而IPC菌株的影响则较弱。大豆胞囊线虫2龄幼虫在M-14发酵滤液原液及1倍稀释液中均表现为麻痹僵直,线虫死亡率随时间的延长而增加,72h后幼虫死亡率分别达到96.8%和90.5%。将经M-14原液处理24h的幼虫置于清水中,仅有极少数能够恢复活性,证明M-14代谢产物具有很强的杀线虫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淡紫拟青霉 代谢产物 滤液 大豆胞囊线虫 幼虫 虫卵
原文传递
淫羊藿苷在大鼠体内的代谢 被引量:55
4
作者 邱峰 陈英杰 +1 位作者 鹿野美弘 姚新生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222-226,共5页
目的:为阐明淫羊藿苷在体内的作用形式,对淫羊藿苷的代谢产物及活性进行研究。方法:将淫羊藿苷给大鼠ig后,分析、分离并鉴定了其在小肠、尿、胆汁中的主要代谢产物。结果:在小肠及尿中鉴定有淫羊藿次苷I(icarisideI... 目的:为阐明淫羊藿苷在体内的作用形式,对淫羊藿苷的代谢产物及活性进行研究。方法:将淫羊藿苷给大鼠ig后,分析、分离并鉴定了其在小肠、尿、胆汁中的主要代谢产物。结果:在小肠及尿中鉴定有淫羊藿次苷I(icarisideII)及淫羊藿素(icaritin),胆汁中有淫羊藿素3OαL鼠李吡喃糖基7OβD葡萄吡喃糖醛酸苷(icaritin3OαLrhamnopyranosyl7OβDglucopyranuronoside)和淫羊藿次苷II,并对淫羊藿苷在大鼠体内主要代谢途径进行了探讨。结论:淫羊藿苷在吸收之前已发生代谢,在体内主要是以其代谢产物的形式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淫羊藿苷 大鼠 中药 代谢产物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牛奶中四环素类抗生素及其代谢产物 被引量:59
5
作者 岳振峰 邱月明 +1 位作者 林秀云 吉彩霓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1255-1259,共5页
建立了牛奶中四环素、金霉素、土霉素、强力霉素、去甲基金霉素、甲烯土霉素和二甲胺四环素等7种四环素类抗生素及差向四环素、差向金霉素、差向土霉素等3种代谢产物多残留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同时测定方法。方法采用Inertsil C8—3(5μ... 建立了牛奶中四环素、金霉素、土霉素、强力霉素、去甲基金霉素、甲烯土霉素和二甲胺四环素等7种四环素类抗生素及差向四环素、差向金霉素、差向土霉素等3种代谢产物多残留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同时测定方法。方法采用Inertsil C8—3(5μm,150mm×2.1mmi.d)反相色谱柱,以pH4.0的EDTA—Mcllvaine缓冲溶液为提取溶液,以HLB固相萃取柱为净化柱,流动相为甲醇+0.01mol/L三氟乙酸(梯度洗脱),流速0.3mL/min,以正离子多反应监测模式测定,进样量30μL。方法的检出限为0.5~10μg/kg;测出限为50μg/kg;线性范围为50~1200μg/L,加标回收率为74.4%~101%,相对标准偏差为1.8%~8.3%。本方法具有灵敏、准确、简便、快速等优点,适用于牛奶中四环素类抗生素及其代谢产物多残留的同时确证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四环素类 代谢产物 残留 牛奶
下载PDF
The role of the gut microbiome and its metabolites in metabolic diseases 被引量:66
6
作者 Jiayu Wu Kai Wang +2 位作者 Xuemei Wang Yanli Pang Changtao Jiang 《Protein & Cell》 SCIE CAS CSCD 2021年第5期360-373,共14页
It is well known that an unhealthy lifestyle is a major risk factor for metabolic diseases,while in recent years,accumulating evidence has demonstrated that the gut microbiome and its metabolites also play a crucial r... It is well known that an unhealthy lifestyle is a major risk factor for metabolic diseases,while in recent years,accumulating evidence has demonstrated that the gut microbiome and its metabolites also play a crucial role in the onset and development of many metabolic diseases,including obesity,type 2 diabetes,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cardiovascular disease and so on.Numerous microorganisms dwell in the gastrointestinal tract,which is a key interface for energy acquisition and can metabolize dietary nutrients into many bioactive substances,thus acting as a link between the gut microbiome and its host.The gut microbiome is shaped by host genetics,immune responses and dietary factors.The metabolic and immune potential of the gut microbiome determines its significance in host health and diseases.Therefore,targeting the gut microbiome and relevant metabolic pathways would be effective therapeutic treatments for many metabolic diseases in the near future.This review will summarize information about the role of the gut microbiome in organism metabolism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gut microbiome-derived metabolites and the pathogenesis of many metabolic diseases.Furthermore,recent advances in improving metabolic diseases by regulating the gut microbiome will be discuss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ut microbiome METABOLISM metabolite immune regulation metabolic diseases
原文传递
硅酸盐细菌代谢产物对植物生长的促进作用 被引量:50
7
作者 蒋先军 黄昭贤 +1 位作者 谢德体 杨剑虹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2000年第2期116-119,共4页
从根际微生物的角度研究了硅酸盐细菌对植物生长的促进作用。代谢产物对植物生长促进作用最好的是 1 38#菌 ,处理 5 0天 ,水稻株高比对照增加 2 7.7% ,生物量比对照增加 40 .2 % ,硅酸盐细菌的代谢产物对植物生长的刺激作用与浓度有关 ... 从根际微生物的角度研究了硅酸盐细菌对植物生长的促进作用。代谢产物对植物生长促进作用最好的是 1 38#菌 ,处理 5 0天 ,水稻株高比对照增加 2 7.7% ,生物量比对照增加 40 .2 % ,硅酸盐细菌的代谢产物对植物生长的刺激作用与浓度有关 ,低浓度的代谢产物对植物生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高浓度的代谢产物则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酸盐细菌 代谢产物 浓度 植物生长 刺激作用
下载PDF
中药药效物质的“显效形式”、“叠加作用”和“毒性分散效应”——由中药体内代谢研究引发的思考 被引量:65
8
作者 徐风 杨东辉 +2 位作者 尚明英 王璇 蔡少青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688-703,共16页
中药药效物质进入体内后的血药浓度很低,能发挥药理作用吗;药效物质实际以什么形式(原形、代谢产物或两者兼有)发挥药效。针对问题,本文提出中药药效物质的"显效形式"新概念及"叠加作用"新假说:"中药药效物质... 中药药效物质进入体内后的血药浓度很低,能发挥药理作用吗;药效物质实际以什么形式(原形、代谢产物或两者兼有)发挥药效。针对问题,本文提出中药药效物质的"显效形式"新概念及"叠加作用"新假说:"中药药效物质显效形式的集合或叠加是药效的核心物质基础;各个显效形式的血药浓度的叠加作用是药效作用机制之一"。某中药药效物质各种显效形式的叠加作用是指其众多化学成分或/及代谢产物在同一个靶点上的叠加作用,是其各个化合物的浓度的叠加所产生的药理作用和药效,是"多成分单靶点的叠加作用",不同于"多成分多靶点的协同作用"。中药体内研究表明,一种化学成分可产生众多代谢产物(多达50种以上);不同化学成分可产生相同代谢产物;代谢产物存在众多类似物、同系物甚至同分异构体(多达10种);有些化学成分之间可相互转化;部分代谢产物具有活性。这些结构极相近的化合物有可能具有相同药理作用靶点,为显效形式和叠加作用概念提供实验依据。建议开展显效形式和叠加作用研究,为中药药效物质本质和作用机制提供新解读,为"中药为何毒副作用小"提供新解释-"毒性分散效应"学说,为中药质量控制提出新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药效物质 显效形式 叠加作用 毒性分散效应 作用机制 多成分单靶点作用 代谢产物
下载PDF
Gene expression and metabolite profiles of cotton fiber during cell elongation and secondary cell wall synthesis 被引量:55
9
作者 Jin-Ying Gou Ling-Jian Wang +2 位作者 Shuang-Ping Chen Wen-Li Hu Xiao-Ya Chen 《Cell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07年第5期422-434,共13页
Cotton fibers elongate rapidly after initiation of elongation, eventually leading to the deposit of a large amount of cellulose. To reveal features of cotton fiber cells at the fast elongation and the secondary cell w... Cotton fibers elongate rapidly after initiation of elongation, eventually leading to the deposit of a large amount of cellulose. To reveal features of cotton fiber cells at the fast elongation and the secondary cell wall synthesis stages, we compared the respective transcriptomes and metabolite profiles.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ranscriptomes by cDNA array identified 633 genes that were differentially regulated during fiber development.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PCA) using expressed genes as variables divided fiber samples into four groups, which are diagnostic of developmental stages. Similar grouping results are also found if we use non-polar or polar metabolites as variables for PCA of developing fibers. Auxin signaling, wall-loosening and lipid metabolism are highly active during fiber elongation, whereas cellulose biosynthesis is predominant and many other metabolic pathways are downregulated at the secondary cell wall synthesis stage. Transcript and metabolite profiles and enzyme activities are consistent in demonstrating a specialization process of cotton fiber development toward cellulose synthesis. These data demonstrate that cotton fiber cell at a certain stage has its own unique feature, and developmental stages of cotton fiber cells can be distinguished by their transcript and metabolite profiles. During the secondary cell wall synthesis stage, metabolic pathways are streamed into cellulose synthes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tton fiber TRANSCRIPTOME metabolite profile AUXIN cell elongation cellulose synthesis
下载PDF
兔体内乌头碱代谢产物研究 被引量:41
10
作者 孙莹 张宏桂 +2 位作者 史向国 段明郁 钟大放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781-783,共3页
目的 鉴定乌头碱在家兔尿中主要代谢产物。方法 ig给药 (5mg·kg- 1 )后 ,收集给药后♂家兔尿液 ,固相萃取柱富集、液相色谱 电喷雾离子阱质谱法分离鉴定乌头碱代谢物。结果 在给药后尿样中发现乌头碱原形和4种代谢物M1~M4 ,... 目的 鉴定乌头碱在家兔尿中主要代谢产物。方法 ig给药 (5mg·kg- 1 )后 ,收集给药后♂家兔尿液 ,固相萃取柱富集、液相色谱 电喷雾离子阱质谱法分离鉴定乌头碱代谢物。结果 在给药后尿样中发现乌头碱原形和4种代谢物M1~M4 ,分别测得准分子离子峰 [M +H]+ 及其各级碎片离子。结论 M1~M4为乌头碱的 4个代谢物 ,推测分别为 16 O 去甲基乌头碱、乌头次碱、16 O 去甲基乌头次碱、乌头原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头碱 代谢物 液相色谱-电喷雾离子阱质谱法 中毒机制 动物实验
下载PDF
氟虫腈及其代谢物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5
11
作者 崔新仪 储晓刚 王大宁 《农药》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87-89,共3页
综述了氟虫腈及其代谢物近年来的研究进展,涉及氟虫腈及其代谢物在环境中的迁移与转化、氟虫腈的作用机理、对映体的毒性差异。氟虫腈在水体中的降解主要产生3种代谢物RPA200766、MB46513和RPA104615,在土壤中的降解产物为MB46136和MB45... 综述了氟虫腈及其代谢物近年来的研究进展,涉及氟虫腈及其代谢物在环境中的迁移与转化、氟虫腈的作用机理、对映体的毒性差异。氟虫腈在水体中的降解主要产生3种代谢物RPA200766、MB46513和RPA104615,在土壤中的降解产物为MB46136和MB45950。氟虫腈在水中的质量浓度达到LC50时对大型蚤的种群有影响。氟虫腈对映体之间的毒性存在差异以及氟虫腈及其代谢物的毒理学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虫睛 代谢物 环境 毒理
下载PDF
恩诺沙星及其代谢产物在吉富罗非鱼、中国对虾体内的残留规律研究 被引量:50
12
作者 徐维海 林黎明 +3 位作者 朱校斌 王新亭 黄新苹 康兴伦 《水产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5-8,共4页
模拟水产养殖实际,每天以剂量为50μg/g(鱼体重)的恩诺沙星分别给吉富罗非鱼、中国对虾投喂药饵,周期为7d,研究恩诺沙星在罗非鱼和对虾体内的残留与代谢规律,制定停药期。实验结果发现,恩诺沙星在鱼、虾体内均代谢为环丙沙星。在停药的&... 模拟水产养殖实际,每天以剂量为50μg/g(鱼体重)的恩诺沙星分别给吉富罗非鱼、中国对虾投喂药饵,周期为7d,研究恩诺沙星在罗非鱼和对虾体内的残留与代谢规律,制定停药期。实验结果发现,恩诺沙星在鱼、虾体内均代谢为环丙沙星。在停药的"零"时,鱼肌肉、肝脏和血液中恩诺沙星的含量分别为(3 61±1 02)μg/g、(5 96±2 12)μg/g、(1 25±0 23)μg/mL,消除半衰期分别为15 61,16 83,17 19h。鱼肌肉中代谢物环丙沙星的最高含量为(0 22±0 06)μg/g,消除半衰期67 3h;中国对虾体内恩诺沙星与环丙沙星的最高含量分别为(1 68±0 41)μg/g、(0 066±0 03)μg/g,消除半衰期分别为27 9,33 6h。在本实验条件下,建议罗非鱼的停药期为22d,中国对虾为12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富罗非鱼 中国对虾 恩诺沙星 环丙沙星 代谢物
下载PDF
恩诺沙星及其代谢物环丙沙星在欧洲鳗鲡体内的代谢动力学 被引量:42
13
作者 房文红 于慧娟 +2 位作者 蔡友琼 周凯 黄冬梅 《中国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622-629,共8页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研究药饵口灌给药途径下,恩诺沙星及其代谢物环丙沙星在欧洲鳗鲡(Anguilla anguilla)体内的药代动力学。欧洲鳗鲡口灌给药恩诺沙星10 mg/kg后,其血浆、肌肉和肝脏中药物时量曲线关系符合一级吸收的二室开放动力学模...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研究药饵口灌给药途径下,恩诺沙星及其代谢物环丙沙星在欧洲鳗鲡(Anguilla anguilla)体内的药代动力学。欧洲鳗鲡口灌给药恩诺沙星10 mg/kg后,其血浆、肌肉和肝脏中药物时量曲线关系符合一级吸收的二室开放动力学模型。恩诺沙星在欧洲鳗鲡不同组织中分布较广,血浆、肌肉和肝脏的Vd分别为6.362 L/kg、8.081 L/kg和15.870 L/kg;恩诺沙星在鳗鲡体内消除较慢,在血浆、肌肉和肝脏中的消除半衰期(tβ1/2)分别为161.10 h、333.21 h和611.26 h,总体清除率(CLs)分别为27.4 mL/(kg.h)、16.8 g/(kg.h)和18.0 g/(kg.h)。代谢物环丙沙星在鳗鲡血浆、肌肉和肝脏中药物水平的变化趋势与恩诺沙星基本相似,呈现出多峰现象,但3种组织中环丙沙星出现第一个药峰时间分别为给药后第24小时、24小时和12小时,3种组织中环丙沙星峰值水平肝脏中最高、肌肉中次之、血浆中最低,环丙沙星在肌肉和肝脏中的消除速率比较缓慢。鉴于恩诺沙星和其代谢物环丙沙星在欧洲鳗鲡体内消除较慢,建议养成阶段使用其他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洲鳗鲡 恩诺沙星 代谢物 环丙沙星 药代动力学
下载PDF
Inducible direct plant defense against insect herbivores: A review 被引量:39
14
作者 Ming-Shun Chen 《Insect Science》 SCIE CAS CSCD 2008年第2期101-114,共14页
Plants respond to insect herbivory with responses broadly known as direct defenses, indirect defenses, and tolerance. Direct defenses include all plant traits that affect susceptibility of host plants by themselves. O... Plants respond to insect herbivory with responses broadly known as direct defenses, indirect defenses, and tolerance. Direct defenses include all plant traits that affect susceptibility of host plants by themselves. Overall categories of direct plant defenses against insect herbivores include limiting food supply, reducing nutrient value, reducing preference, disrupting physical structures, and inhibiting chemical pathways of the attacking insect. Major known defense chemicals include plant secondary metabolites, protein inhibitors of insect digestive enzymes, proteases, lectins, amino acid deaminases and oxidases. Multiple factors with additive or even synergistic impact are usually involved in defense against a specific insect species, and factors of major importance to one insect species may only be of secondary importance or not effective at all against another insect species. Extensive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high throughput analyses of temporal and spatial variations in gene expression, protein level and activity, and metabolite concentration will accelerate not only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overall mechanisms of direct defense, but also accelerate the identification of specific targets for enhancement of plant resistance for agricult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emical defense defensive protease LECTINS protease inhibitor secondary metabolite
原文传递
植物内生拟盘多毛孢的生物多样性 被引量:28
15
作者 韦继光 徐同 《生物多样性》 CAS CSCD 2003年第2期162-168,共7页
内生拟盘多毛孢是植物 (尤其是木本植物 )内生真菌的重要类群。分离自红豆杉的内生小孢拟盘多毛孢(Pestalotiopsismicrospora)能产生抗癌的代谢产物紫杉醇 ,因而引起了人们对内生拟盘多毛孢研究的兴趣。拟盘多毛孢内生于植物的根、茎、... 内生拟盘多毛孢是植物 (尤其是木本植物 )内生真菌的重要类群。分离自红豆杉的内生小孢拟盘多毛孢(Pestalotiopsismicrospora)能产生抗癌的代谢产物紫杉醇 ,因而引起了人们对内生拟盘多毛孢研究的兴趣。拟盘多毛孢内生于植物的根、茎、叶及繁殖体中 ,已鉴定的内生拟盘多毛孢有 2 3种。在已调查的植物中 ,内生拟盘多毛孢的定殖率有很大差异 ,在红树 (Rhizophoraapiculata)、椰子 (Cocosnucifer)、西藏红豆杉 (Taxuswallichiana)、茶梅 (Camelliasasanqua)、Fragraeabodenii和Cordemoyaintegrifolia等木本植物中 ,拟盘多毛孢是内生真菌的优势类群。一种拟盘多毛孢可内生于多种植物体内 ,一种植物也可有多种拟盘多毛孢内生 ,其分布与植物所处的生态环境和地域有关。在一定的宿主植物生理条件或外界环境条件下 ,某些内生拟盘多毛孢可转变为寄生或腐生。对植物内生拟盘多毛孢代谢产物的研究表明 ,拟盘多毛孢可产生多种次生代谢产物 ,包括抗癌物质 (紫杉醇和粗榧酸 )和抗菌物质 (环己烷类物质、粗榧酸和 pestaloside)。植物内生拟盘多毛孢的资源调查和开发应用具有广阔的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生真菌 紫杉醇 代谢产物
下载PDF
鉴定大鼠注射绿原酸后体内的代谢产物 被引量:36
16
作者 谢岑 钟大放 陈笑艳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88-95,共8页
绿原酸为多种中药注射液的主要成分,本文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法(UPLC/Q-TOF MS)鉴定大鼠注射给予绿原酸后胆汁、尿、粪和血浆中的代谢产物。利用碰撞能量梯度(MSE)和质量亏损过滤(MDF)技术,在大鼠胆汁、尿、粪和血浆... 绿原酸为多种中药注射液的主要成分,本文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法(UPLC/Q-TOF MS)鉴定大鼠注射给予绿原酸后胆汁、尿、粪和血浆中的代谢产物。利用碰撞能量梯度(MSE)和质量亏损过滤(MDF)技术,在大鼠胆汁、尿、粪和血浆中共检测到35种代谢产物。胆汁中主要代谢产物为O-甲基绿原酸谷胱甘肽结合物,其排泄量超过胆汁中全部代谢物的80%,尿中主要为原形、O-甲基结合物、水解代谢产物及葡糖醛酸结合物,粪中主要为O-甲基结合物及其半胱氨酸结合物,血浆中主要为原形化合物。绿原酸及其代谢产物经尿和粪便排泄比例相近。实验结果表明,绿原酸在大鼠体内代谢广泛,主要途径之一是与谷胱甘肽结合,提示绿原酸的烯酮双键具有亲电性,可能与蛋白的巯基共价结合,导致过敏性不良反应,应予以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原酸 UPLC/Q-TOFMS 代谢产物 谷胱甘肽结合物
原文传递
LC/MS分析大鼠体内氧化苦参碱及其主要代谢物 被引量:28
17
作者 陈勇 陈怀侠 +1 位作者 杜鹏 韩凤梅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740-745,共6页
目的研究氧化苦参碱在大鼠体内的主要代谢产物。方法以氧化苦参碱和苦参碱为对象优化液相色谱/电喷雾离子阱质谱(LC/ESIITMSn)实验条件,分析总结其电喷雾质谱的一级电离规律和二级质谱裂解规律,作为氧化苦参碱大鼠体内代谢物结构分析的... 目的研究氧化苦参碱在大鼠体内的主要代谢产物。方法以氧化苦参碱和苦参碱为对象优化液相色谱/电喷雾离子阱质谱(LC/ESIITMSn)实验条件,分析总结其电喷雾质谱的一级电离规律和二级质谱裂解规律,作为氧化苦参碱大鼠体内代谢物结构分析的依据。健康大鼠腹腔肌注40mg·kg-1氧化苦参碱,收集0~24h的尿样,尿样中的代谢物经C18小柱进行富集与纯化后,在优化的LC/ESIITMSn条件下进样分析。代谢物的结构推导主要依据代谢物的色谱保留时间及其电喷雾离子阱质谱(ESIITMSn)电离规律。结果在大鼠尿样中有原药及其6种I相氧化及还原代谢产物,且主要代谢物为苦参碱。未发现II相代谢物。结论本法不仅操作简便、快速,而且灵敏度高、专属性强。该分析技术是研究药物代谢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C/ESI-ITMS^n 氧化苦参碱 代谢物
下载PDF
牛蒡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35
18
作者 徐传芬 孙隆儒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05年第6期818-821,共4页
牛蒡为菊科牛蒡属两年生植物,其根、茎叶和果实均可入药。近年来关于牛蒡各方面的研究很多,本文拟从化学成分及其立体化学、药理活性和代谢几个方面对其进行综述,以便于进一步研究与开发。
关键词 牛蒡 化学成分 立体化学 药理活性 代谢
下载PDF
植物内生真菌抗菌活性物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3
19
作者 马养民 赵洁 《有机化学》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20-232,共13页
植物内生真菌的代谢产物中存在一系列具有多样性结构的抗菌活性化合物.对植物内生真菌所产生的抗菌活性物质的结构、对细菌和真菌的抑制效果,以及这些内生真菌的寄主植物等几方面进行了综述.简单讨论了植物内生真菌-寄主植物之间的化学... 植物内生真菌的代谢产物中存在一系列具有多样性结构的抗菌活性化合物.对植物内生真菌所产生的抗菌活性物质的结构、对细菌和真菌的抑制效果,以及这些内生真菌的寄主植物等几方面进行了综述.简单讨论了植物内生真菌-寄主植物之间的化学生态学关系、植物内生真菌代谢物的研究价值.希望通过这些活性物质的研究能够开发出更多新型强活性抗生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生真菌 代谢产物 抗菌活性
原文传递
脂肽类生物表面活性剂研究进展 被引量:26
20
作者 杨福廷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21-125,共5页
脂肽是由微生物代谢产生的一类具有很强表面活性的生物表面活性剂,在医药、环境保护、化妆品和微生物采油等方面有良好的应用潜力。该文对脂肽的生产、分离、鉴定及应用进展进行了综述。引用文献45篇。
关键词 微生物 代谢产物 脂肽 生物表面活性剂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