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疆西部“6.16”强降水过程的中尺度分析 被引量:8
1
作者 曾勇 杨莲梅 《暴雨灾害》 2020年第1期41-51,共11页
利用常规观测、风云卫星、多普勒天气雷达、CMORPH卫星降水量融合资料和NCEP/NCAR(0.25°×0.25°)再分析资料,对2016年6月16—17日新疆西部一次罕见暴雨过程进行中尺度分析。结果表明:(1)该暴雨过程具有累计雨量大、暴雨... 利用常规观测、风云卫星、多普勒天气雷达、CMORPH卫星降水量融合资料和NCEP/NCAR(0.25°×0.25°)再分析资料,对2016年6月16—17日新疆西部一次罕见暴雨过程进行中尺度分析。结果表明:(1)该暴雨过程具有累计雨量大、暴雨强度强、局地日雨量破极值、短时强降水范围广等特点。暴雨区位于200 hPa高空西南急流出口区左侧、500 hPa偏南气流及700 hPa切变线附近。较强的CAPE和K指数对该暴雨有很好的指示意义。(2)该暴雨过程发生在低层辐合、高层辐散、低层较湿的有利背景下。强正涡度、强辐合和强上升运动不断将水汽和能量向上输送,为暴雨的产生提供有利的环境条件。(3)中亚地区中尺度雨团在发展演变过程中,逐渐形成西南-东北向带状多中心雨带,中心依次到达伊犁北部沿山地区,和原有的中尺度雨团共同作用,造成暴雨天气过程。中尺度对流云团不断产生于中亚地区,在东移过程中不断发展加强依次到达暴雨区,致使暴雨区不断产生短时强降水。(4)暴雨过程两个时段的中尺度对流系统存在明显差异,第一时段主要为孤立中尺度对流系统,造成伊宁博尔博松站成为暴雨中心并出现最强短时强降水的直接系统是风场特征明显的中γ尺度对流单体并在暴雨区维持少动。第二时段为CR达50 dBz、DVIL达4 g·m^-3,长度达70 km、宽度达10 km且呈准南北态的线状中尺度对流系统,其在向东移动过程中造成多站依次出现短时强降水天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时强降水 中尺度雨团 中尺度对流云团 线状中尺度对流系统
下载PDF
天津地区一次局地大暴雨过程MCS传播发展机制 被引量:5
2
作者 刘一玮 王颖 《沙漠与绿洲气象》 2020年第5期61-68,共8页
选取2017年8月8—9日天津地区一次局地大暴雨天气过程,着重应用卫星云图、多普勒天气雷达、风廓线组网资料深入分析,结果表明:本次局地暴雨由两个MCS产生,对应有A、B两个中尺度雨团,A雨团持续了4 h,雨强相对较大,B雨团持续了3 h,雨强相... 选取2017年8月8—9日天津地区一次局地大暴雨天气过程,着重应用卫星云图、多普勒天气雷达、风廓线组网资料深入分析,结果表明:本次局地暴雨由两个MCS产生,对应有A、B两个中尺度雨团,A雨团持续了4 h,雨强相对较大,B雨团持续了3 h,雨强相对较小。强降水发生在TBB低值中心偏向温度梯度最大的区域。两个雨团对应的降水回波移动路径和强度特征存在差异,A雨团回波自西北向东南方向移动,为高质心带状降水回波;B雨团回波自西南向东北方向移动,为低质心带状回波。高质心降水回波雨强高于低质心降水回波。风廓线雷达资料有助于分析中尺度对流系统的移动方向,A雨团为上冷下暖的高低空配置,B雨团降水出现在整层西南气流中,由于环境场的差异导致回波的移动方向和天气剧烈程度的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暴雨 中尺度雨团 传播发展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