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5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黏土中压密注浆及劈裂注浆室内模拟试验分析 被引量:75
1
作者 张忠苗 邹健 +1 位作者 贺静漪 王华强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818-1824,共7页
开发了一种实验室模拟土体注浆的试验装置,能形成完整的试样。通过注浆模拟试验,实现了黏土注浆过程中压密浆泡及劈裂裂隙的自然产生与发展。试验结果表明:在黏土注浆中压滤效应贯穿于整个注浆过程,即在高压的作用下,浆液中自由水被强... 开发了一种实验室模拟土体注浆的试验装置,能形成完整的试样。通过注浆模拟试验,实现了黏土注浆过程中压密浆泡及劈裂裂隙的自然产生与发展。试验结果表明:在黏土注浆中压滤效应贯穿于整个注浆过程,即在高压的作用下,浆液中自由水被强制滤过黏土,并从泻流口流出,使浆泡及浆脉中的浆液浓度提高。压滤效应随土体渗透性、浆液水灰比及注浆压力的增大而增强,因此在透水性较好的土层中注浆时,必须考虑压滤效应对浆液扩散的影响。浆液水灰比的增大将导致浆泡直径减小,浆脉数量及长度增加,浆脉宽度减小。在给定注浆压力下,随着浆液水灰比的增大,浆液的扩散方式逐渐由以压密为主向以劈裂为主过渡。黏土中劈裂注浆可分为三个阶段:鼓泡压密阶段、第一劈裂面阶段、后续劈裂面阶段,每个劈裂面都产生在阻力最小的面上。通过对原状萧山黏土、清水压密固结黏土及注浆后黏土进行电镜扫描观测分析得知:在压滤效应的作用下,水泥水化反应生成的Ca2+离子会随着滤出液扩散到土体中,导致黏土表面的双电层厚度变薄,使联结更为紧密,从而形成较坚固的团粒结构,使土体强度提高。试验结果对注浆理论研究与工程应用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土注浆 室内模拟试验 注浆规律 电镜扫描 细观机理
下载PDF
碾压混凝土细观结构力学性能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48
2
作者 彭一江 黎保琨 刘斌 《水利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19-22,共4页
本文在细观层次上将碾压混凝土看成是由硬化水泥粉煤灰砂浆体、粗骨料颗粒及二者间的粘结带构成的两相非均质复合材料 ,以随机骨料模型代表碾压混凝土的细观结构 ,采用有限元技术模拟了劈拉试件的开裂过程 ,所得碾压混凝土的劈拉强度与... 本文在细观层次上将碾压混凝土看成是由硬化水泥粉煤灰砂浆体、粗骨料颗粒及二者间的粘结带构成的两相非均质复合材料 ,以随机骨料模型代表碾压混凝土的细观结构 ,采用有限元技术模拟了劈拉试件的开裂过程 ,所得碾压混凝土的劈拉强度与试验结果基本吻合 .为碾压混凝土破坏机理的研究、碾压混凝土力学性能的数值模拟提供了新的技术途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碾压混凝土 力学性能 数值模拟
下载PDF
非饱和土抗剪强度理论的关键问题与研究进展 被引量:26
3
作者 付宏渊 马吉倩 +1 位作者 史振宁 曾铃 《中国公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14,共14页
非饱和土抗剪强度与其矿物组成、细观结构和含水率等因素密切相关,许多学者先后提出了多种非饱和土抗剪强度的形成机理、计算方法以及测试手段。为总结现有研究成果,深化对非饱和土抗剪强度理论的认知,综述了非饱和土抗剪强度理论发展... 非饱和土抗剪强度与其矿物组成、细观结构和含水率等因素密切相关,许多学者先后提出了多种非饱和土抗剪强度的形成机理、计算方法以及测试手段。为总结现有研究成果,深化对非饱和土抗剪强度理论的认知,综述了非饱和土抗剪强度理论发展中的若干关键问题。首先讨论了不同类型土体的细观结构差异,分析了非饱和土抗剪强度形成的细观机理,对比分析了砂性土与黏性土非饱和抗剪强度变化规律的差异性;其次总结了几种较为典型的非饱和土抗剪强度计算公式,对不同非饱和参数的取值方法进行了分析;最后介绍了多种用于非饱和土抗剪强度测试的新仪器与新方法,如非饱和土直剪、非饱和三轴以及非饱和土环剪装置等,部分国外已有研究成果在中国仍处于空白状态,值得中国同行借鉴。根据上述分析,对非饱和土抗剪强度理论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1)应进一步从细观角度开展不同结构土体土颗粒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土、水相互作用对宏观非饱和抗剪强度影响的研究;(2)应根据土质类型、含水状态和应力状态等因素综合确定非饱和土抗剪强度计算参数,提出相应的抗剪强度计算方法,并逐步尝试将非饱和土强度理论应用至工程实际;(3)进一步改进现有非饱和抗剪强度测试仪器,使之可以控制多种试验变量,优化测试方法,进一步提高试验效率与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非饱和土 综述 强度理论 细观机理 基质吸力 新测试技术
原文传递
Meso-damage cracking characteristics analysis for rock and soil aggregate with CT test 被引量:21
4
作者 WANG Yu LI Xiao +1 位作者 ZHANG Bo WU YanFang 《Science China(Technological Sciences)》 SCIE EI CAS 2014年第7期1361-1371,共11页
The aim of this paper is to investigate the damage cracking characteristics of rock and soil aggregate(RSA)by X-ray computed tomography(CT)under uniaxial compressive loading.The mean CT value for the region of interes... The aim of this paper is to investigate the damage cracking characteristics of rock and soil aggregate(RSA)by X-ray computed tomography(CT)under uniaxial compressive loading.The mean CT value for the region of interest(ROI)is used to analyze the cracking characteristics.Also,the mathematical morphology method based on the image threshold segmentation is used to obtain characteristic parameters of cracks to describe the cracking evolution of RSA.Results show that the elastic mismatch between rock blocks and soil matrix is the primary reason for RSA cracking.The mean CT value for the RSA specimen,rock block inclusions,and their adjacent soil regions decreases with the increasing stress level.However,it is more sensitive for block inclusions than soil regions.Using the image segmentation method,length,area and mean width of cracks obey to power function distribution.Crack statistical characteristics are closely related to the rock block’s distribution and morphology.These results may be useful to reveal the mesoscopic cracking mechanism,establish meso-damage evolution equation,and constitutive relation for RS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ock and soil aggregate(RSA) CT test CT value meso-damage mechanism cracking mechanism
原文传递
不同深度玄武岩的三点弯曲细观破坏实验研究 被引量:20
5
作者 左建平 柴能斌 周宏伟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689-695,共7页
现有深部岩石力学研究大多是从某一深度取出岩样,然后施加不同围压用于模拟不同深度,由此来研究不同深度情况下岩石的物理力学行为这一情况,然而实际中如果深度发生变化,不仅围压发生变化,岩石自身的微细观结构也会发生变化。针对此情况... 现有深部岩石力学研究大多是从某一深度取出岩样,然后施加不同围压用于模拟不同深度,由此来研究不同深度情况下岩石的物理力学行为这一情况,然而实际中如果深度发生变化,不仅围压发生变化,岩石自身的微细观结构也会发生变化。针对此情况,选取北京门头沟一个有特点的区域,该区域从地表到深度1 100多米都有玄武岩。借助带加载装置扫描电镜(SEM)系统实时观察中心预制缺口不同深度玄武岩、偏心单裂纹及双裂纹玄武岩的细观破坏行为,揭示深度导致岩石力学性能变化的细观机制。研究发现,三点弯曲玄武岩试样中裂纹多数从预置缺口处萌生,进而发展成一条连续主裂纹。不同深度玄武岩的破坏荷载及断裂能随埋深呈增加趋势,主要原因是随着深度增加玄武岩更为致密,孔隙率小;相同偏心距下,偏心单、双2组试样峰值荷载和断裂能都几乎相同,且都随偏心距的增大而线性增加,主要原因是偏置裂纹试件缺口附近受到剪切力和弯矩的双重影响,但随着偏心距离的增加,弯矩影响在逐渐减少,这导致了峰值荷载和断裂能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力学 门头沟玄武岩 不同深度 细观实验 破坏机制 中心预制缺口 偏置缺口
下载PDF
基于声发射时空演化的岩石全应力–应变曲线阶段特征分析 被引量:17
6
作者 邓绪彪 刘远征 +1 位作者 邢矿 于怀昌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A02期4086-4099,共14页
岩石单轴压缩变形破坏全过程的应力阶段划分及其声发射特征,有助于预测加载岩石所处的应力状态。本文以粉砂岩为例,从声发射事件累积曲线、频率时间散点图、空间分布特征3个方面,确定岩石全应力-应变曲线七个阶段的声发射特征。首先,对... 岩石单轴压缩变形破坏全过程的应力阶段划分及其声发射特征,有助于预测加载岩石所处的应力状态。本文以粉砂岩为例,从声发射事件累积曲线、频率时间散点图、空间分布特征3个方面,确定岩石全应力-应变曲线七个阶段的声发射特征。首先,对声发射事件上述3个方面的各种几何特征进行初步归纳,定义了AE平台、AE阶梯、主频带、贯频、加密集聚等特征,可更细致地表现声发射的演化规律。其次,通过粉砂岩FSA单轴压缩实验的声发射定位,得到全应力-应变过程7个阶段声发射的时空演化特征,发现声发射事件累积曲线、频率时间散点分布、AE事件空间分布的组合特征可以独立地识别七个阶段。细观机制分析表明,来自于应力的裂隙机制和原始裂隙构形的尺度、方位,对各应力阶段声发射综合演化特征有重大影响。类似于地震弹性回跳理论,岩样峰前软化段(第四阶段)的构造集聚形成剪切局部化,导致了峰后应力跌落主破裂的发生,更多声发射由弹性能释放造成的裂隙损伤过程激发,峰前软化段的声发射特征(AE大平台、AE阶梯,纵向AE主频线变稀疏、变贯通,多区加密集聚型)可以作为岩石破坏前兆。最后,进行不同岩性声发射时空演化特征的比较,发现声发射特征受细观裂隙激发超声振动这一物理过程的控制,粗硬的矿物颗粒、较强的颗粒胶结强度、分布均匀的微构造,容易被激发出更多的声发射事件、更多的频带和贯频。因此,应用声发射时空演化特征监测识别岩石的应力加载状态时,必须系统地考虑岩石结构构造对细观裂隙过程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力学 岩石破坏 声发射 全应力-应变曲线 频率 细观机制
原文传递
太行山东麓断裂带中、新生代构造应力场及转换机制 被引量:17
7
作者 安慧婷 许立青 +8 位作者 李三忠 余珊 刘鑫 索艳慧 曹现志 赵淑娟 王鹏程 郭玲莉 戴黎明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571-586,共16页
太行山东麓NNE向断裂带,主要由太行山大断裂和太行山山前断裂组成,统称为太行山东麓断裂带。通过节理统计和野外构造观测,对太行山东麓断裂带进行了构造应力场分析,探讨其中、新生代构造应力场差异和应力场的转换机制。研究结果表明,该... 太行山东麓NNE向断裂带,主要由太行山大断裂和太行山山前断裂组成,统称为太行山东麓断裂带。通过节理统计和野外构造观测,对太行山东麓断裂带进行了构造应力场分析,探讨其中、新生代构造应力场差异和应力场的转换机制。研究结果表明,该区自中生代以来发生了5期局部应力场的变化,其最大主压应力轴方位分别为NW向、NE向、NWW向、近SN向(NNE或NNW向)和NEE向。这5期应力场分别对应中侏罗世-早白垩世的燕山期NW-SE向挤压、古新世-始新世NE-SW向挤压、始新世-渐新世NWW向挤压、中新世-早更新世近SN向挤压以及中更新世以来NEE向挤压。区域对比表明,总体上为两大动力系统引发的应力场交替,转换机制可能为:早期挤压受太平洋板块向西俯冲到东亚安第斯型大陆边缘导致华北克拉通破坏的影响;中期受太平洋板块俯冲方向转变制约;晚期伸展则与印度和欧亚板块碰撞激发的软流圈向东的扩张效应和太平洋俯冲带跃迁式东撤的联合效应–区域性"东进西退"深部机制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行山大断裂 太行山山前断裂 节理分析 新生代 应力场 转换机制
下载PDF
断续三裂隙砂岩单轴压缩裂纹扩展特征颗粒流分析 被引量:14
8
作者 黄彦华 杨圣奇 《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232-1247,共16页
节理裂隙对岩石的强度破坏及裂纹扩展特征具有显著影响.为了进一步认识预制裂隙对断续裂隙岩石力学行为的影响,本文在一组经过室内试验标定的细观参数的基础上,进行了断续三裂隙砂岩试样单轴压缩颗粒流模拟.基于模拟结果,分析了岩桥倾... 节理裂隙对岩石的强度破坏及裂纹扩展特征具有显著影响.为了进一步认识预制裂隙对断续裂隙岩石力学行为的影响,本文在一组经过室内试验标定的细观参数的基础上,进行了断续三裂隙砂岩试样单轴压缩颗粒流模拟.基于模拟结果,分析了岩桥倾角对裂隙砂岩试样应力-应变曲线、强度变形参数以及裂纹扩展特征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峰值强度、弹性模量、峰值应变、裂纹起裂应力和贯通应力均随着岩桥倾角的增大呈先减小后增大再减小变化趋势,而裂纹损伤阈值与岩桥倾角之间无明显相关性;(2)岩桥倾角主要影响中间裂隙2的起裂模式,当岩桥倾角较小时裂隙2尖端不易萌生裂纹;(3)裂纹贯通模式和程度均与岩桥倾角密切相关.当岩桥倾角为0°、30°和60°时只有2处贯通,岩桥倾角为90°和120°时发生4处贯通,而岩桥倾角为150°时有5处贯通.裂纹贯通形式主要分为7类,而且断续三裂隙砂岩贯通模式是其中一类或多类贯通形式的组合.最后,从细观应力场和位移场角度讨论了岩桥倾角较小时中间裂隙2尖端裂纹较难起裂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力学 力学特性 裂纹演化 岩桥倾角 细观机制
原文传递
混凝土单轴压缩破坏过程的三维细观数值模拟 被引量:11
9
作者 党发宁 韩文涛 +2 位作者 田威 郑娅娜 陈厚群 《西安理工大学学报》 CAS 2006年第2期113-118,共6页
从细观力学的角度出发,将混凝土视为由骨料、砂浆及二者之间的界面所组成的三相复合材料,利用蒙特卡罗方法,产生骨料在试件中的随机位置,建立了混凝土圆柱体试件三维数值模型。进行单元划分,对试件中骨料、砂浆和界面单元的材料号进行... 从细观力学的角度出发,将混凝土视为由骨料、砂浆及二者之间的界面所组成的三相复合材料,利用蒙特卡罗方法,产生骨料在试件中的随机位置,建立了混凝土圆柱体试件三维数值模型。进行单元划分,对试件中骨料、砂浆和界面单元的材料号进行自动识别及赋值。通过三个计算方案研究了混凝土单轴压缩下的力学性能及破坏过程,模拟了混凝土材料从裂纹的萌生、扩展、贯通直到宏观裂纹产生导致破坏的过程。结果表明,该数值模型及计算方法能够较好地反映混凝土在单轴荷载作用下的力学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混凝土 细观力学 破坏机理
下载PDF
隐晶质玄武岩破裂演化及破坏特征试验研究 被引量:14
10
作者 张传庆 刘振江 +3 位作者 张春生 周辉 高阳 侯靖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2487-2496,共10页
隐晶质玄武岩是白鹤滩水电站超大规模地下厂房洞室群中广泛揭露出的主要围岩类别之一,且普遍赋存隐微裂隙,开挖过程中展现出特殊的力学响应特征。综合采用CT扫描、高速摄像、声发射、扫描电镜等手段,分析了隐晶质玄武岩的变形破坏特征... 隐晶质玄武岩是白鹤滩水电站超大规模地下厂房洞室群中广泛揭露出的主要围岩类别之一,且普遍赋存隐微裂隙,开挖过程中展现出特殊的力学响应特征。综合采用CT扫描、高速摄像、声发射、扫描电镜等手段,分析了隐晶质玄武岩的变形破坏特征、裂纹扩展及声发射演化规律等,并探讨了其细观破坏机制。结果表明:完整试样应力-应变曲线光滑,加载至峰值强度时瞬间爆裂,声发射信号异常集中,碎裂破坏;含隐微裂隙试样应力-应变曲线呈锯齿状,出现多次表面剥落,整个过程声发射信号非常活跃,以劈裂破坏为主;含宏观裂隙试样应力-应变曲线呈双峰或多峰状,峰前原生裂隙局部滑移,第1次峰值时宏观破裂面形成,声发射信号集中于峰值应力跌落瞬间,以剪切破坏为主。隐晶质玄武岩细观破坏机制主要为矿物颗粒沿晶断裂和穿晶断裂。研究成果为准确认识并科学掌握白鹤滩地下厂房洞室群围岩的力学响应及其破裂演化特征奠定了坚实基础,也可为硬脆岩体高应力破坏的认识和灾害控制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鹤滩水电站 玄武岩 变形破坏特征 声发射 裂纹扩展 细观机制
下载PDF
不同驱动力条件下改性淀粉、羧甲基纤维素钠和黄原胶对水合物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13
11
作者 王韧 孙金声 +5 位作者 孙慧翠 张凌 史晓梅 王金堂 郭东东 张洁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27-136,共10页
研究不同温压条件下加量(质量分数)为0.1%~0.5%的改性淀粉、羧甲基纤维素钠(CMC)和黄原胶(XC)对CH_(4)水合物形成影响。结果表明3种增黏剂通过对体系中水分子的束缚,不同程度地抑制了水合物的成核及生长;驱动力较弱时,CMC加量达到或超过... 研究不同温压条件下加量(质量分数)为0.1%~0.5%的改性淀粉、羧甲基纤维素钠(CMC)和黄原胶(XC)对CH_(4)水合物形成影响。结果表明3种增黏剂通过对体系中水分子的束缚,不同程度地抑制了水合物的成核及生长;驱动力较弱时,CMC加量达到或超过0.3%后几乎彻底抑制了水合物的形成,XC加量达到0.3%时同样可实现这一抑制效果,但随着XC加量继续增大,受其发泡性及稳泡性较强影响,水合物抑制能力有所弱化,与CMC和XC相比,改性淀粉的水合物抑制性相对较弱;驱动力较强时,3种增黏剂可微弱减缓水合物的形成速率,且XC因其在水溶液中空间结构更复杂,能束缚更多水分子,抑制效果最佳;温度为5~20℃条件下,XC提黏能力较强,且在低温条件下其水溶液的流变性具有较强的可控性,更适用于水合物钻井液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合物 钻井液增黏剂 驱动力 水合物抑制性 介观结构 影响机制
下载PDF
单轴压缩条件下锚杆影响脆性岩体破裂的细观机制 被引量:11
12
作者 王斌 宁勇 +2 位作者 冯涛 曾泽民 郭泽洋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593-1600,共8页
锚杆支护系统是控制深部脆性围岩动力灾害的重要措施,但锚固理论研究仍滞后,锚杆支护下的脆性岩体破坏问题困扰着深部岩体工程实践。根据实际工程中锚杆支护下脆性围岩的浅表局部破坏特点,通过室内相似模型试验研究单轴压缩条件下锚杆... 锚杆支护系统是控制深部脆性围岩动力灾害的重要措施,但锚固理论研究仍滞后,锚杆支护下的脆性岩体破坏问题困扰着深部岩体工程实践。根据实际工程中锚杆支护下脆性围岩的浅表局部破坏特点,通过室内相似模型试验研究单轴压缩条件下锚杆杆径影响完整脆性岩体的破坏特性,试验表明,锚杆杆径对脆性岩体弹性模量和强度的提升存在最优匹配的特点,一味强调增大锚杆直径并不能达到理想的围岩控制效果;锚杆改变了脆性岩体单轴压缩破坏模式,宏观上由劈裂破坏转为剪切破坏,杆径对试样剪切破坏的程度有所影响。从细观角度,建立了含两条固有主裂纹的裂纹扩展分析模型,加锚试样单轴压缩破裂模式的改变,可以归结为锚杆锚固止裂效应对试样内部裂纹扩展的抑制作用,使翼裂纹与主裂纹长度比η变小。根据最易开裂角度ζ的计算结果,翼裂纹较长时,翼裂纹朝外载作用方向扩展,产生劈裂破坏,翼裂纹较短时,翼裂纹偏离外载作用方向扩展,产生剪切破坏。从细观上很好地解释了锚杆改变脆性岩体破裂模式的作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锚杆锚固 脆性岩体 破裂模式 细观机制
下载PDF
基于颗粒流方法的土体压密注浆细观机理 被引量:11
13
作者 周子龙 赵云龙 +2 位作者 陈钊 杜雪明 吴志波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465-472,共8页
为揭示高压注浆过程中浆液的扩散规律与压密效果,运用颗粒流方法对不同注浆压力、不同土体黏结力、不同土体摩擦因数下浆泡半径以及注浆效果的细观规律和机理进行分析。采用颗粒流fish语言建立注浆过程模型,采用伺服机制施加不同注浆压... 为揭示高压注浆过程中浆液的扩散规律与压密效果,运用颗粒流方法对不同注浆压力、不同土体黏结力、不同土体摩擦因数下浆泡半径以及注浆效果的细观规律和机理进行分析。采用颗粒流fish语言建立注浆过程模型,采用伺服机制施加不同注浆压力模拟注浆过程。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注浆压力增大,注浆点周围的土体不断被压缩,孔隙率变小,且0.5 m内土体最易受影响,变形速率最快;与此同时,注浆压力增大,周围土体的附加应力不断增加;对于特定的土体条件,都存在1个最佳注浆压力;土体颗粒之间的黏结力对于浆液扩散的影响较大;土体黏结力较小时,注浆后浆泡半径随注浆压力增大变化明显,但当黏结力较大时,浆泡尺寸基本不随注浆压力变化,即土体黏结力较大时,压密注浆效果大大削弱;土体颗粒之间摩擦因数的变化对注浆效果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密注浆 颗粒流 细观机理
下载PDF
基于离散单元法的溜砂坡堆积形态数值研究 被引量:11
14
作者 来志强 周伟 +3 位作者 杨利福 马刚 常晓林 徐琨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839-1848,共10页
采用离散单元法模拟了溜砂坡的堆积过程,研究粒间摩擦因数和颗粒形状对溜砂坡堆积形态的影响,建立粒间摩擦因数、颗粒形状与堆积形态的相关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颗粒堆积体上、下部的粒径分布均具有分形特性,摩擦因数越大,堆积体上部分... 采用离散单元法模拟了溜砂坡的堆积过程,研究粒间摩擦因数和颗粒形状对溜砂坡堆积形态的影响,建立粒间摩擦因数、颗粒形状与堆积形态的相关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颗粒堆积体上、下部的粒径分布均具有分形特性,摩擦因数越大,堆积体上部分形维数和堆积角度越大。对比不同的颗粒形状,颗粒浑圆度越差,堆积体上部分形维数和堆积角度越大。随着粒间摩擦因数的增大,强力链数目减少,弱力链数目增多,力链结构的各向异性增强,颗粒间法向接触力的水平分量变小,接触法向的主方向向竖直方向偏转。圆形颗粒堆积体中力链分布呈树根状,考虑颗粒形状后的堆积体内强力链方向基本与斜坡平行。溜砂坡下部分形维数与其内部孔隙率呈较好的线性关系,下部分形维数越大,堆积体孔隙率越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散元 溜砂坡 堆积形态 细观机制 颗粒形状 分形
下载PDF
纤维加筋土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及数值分析 被引量:11
15
作者 蒋志琳 王崇淦 +1 位作者 肖伟 阮波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404-1410,共7页
为探究玻璃纤维对红黏土的加固机理,通过室内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并结合离散元技术进行数值分析,研究不同纤维含量下加筋土的力学特性。基于微裂纹演化过程探究各损伤阶段微裂纹与力学演化特征,并揭示加筋土细观损伤机理。研究结果表明... 为探究玻璃纤维对红黏土的加固机理,通过室内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并结合离散元技术进行数值分析,研究不同纤维含量下加筋土的力学特性。基于微裂纹演化过程探究各损伤阶段微裂纹与力学演化特征,并揭示加筋土细观损伤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加筋土的单轴抗压强度大于红黏土,玻璃纤维含量为0.1%时加筋土单轴抗压强度最大。玻璃纤维能有效减缓土体中裂纹的快速扩展,导致加筋土抗压强度的增强。纤维含量越高加筋土所能承受的损伤程度越小,随着纤维含量的增加,加筋土易沿纤维面发生局部破坏,导致加筋土抗压强度随着纤维含量的增加而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纤维加筋土 离散元方法 微裂纹 力学特性 机理
下载PDF
贮料粒径对筒仓卸料流态及仓壁压力影响的细观机理研究 被引量:11
16
作者 王世豪 肖昭然 刘克瑾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86-90,共5页
从贮料的细观散体颗粒性入手,利用离散单元法对筒仓卸料过程进行模拟。分析卸料过程中粒径变化对流动状态、力链网络以及仓壁侧压力的影响,发现不同粒径对卸料流动状态和仓壁侧压力有较大影响,并探讨了其影响的内在机理。结果显示,粒径... 从贮料的细观散体颗粒性入手,利用离散单元法对筒仓卸料过程进行模拟。分析卸料过程中粒径变化对流动状态、力链网络以及仓壁侧压力的影响,发现不同粒径对卸料流动状态和仓壁侧压力有较大影响,并探讨了其影响的内在机理。结果显示,粒径越大,卸料压力峰值越大,对筒仓结构的稳定性越不利。卸料过程中仓壁侧压力总体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并在增大和减小的过程中出现震荡现象。与国内外研究对比,证明了该研究对实际工程具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筒仓 离散单元法 细观机理 流动状态 侧压力
下载PDF
均匀颗粒间接触冲刷的颗粒流数值模拟 被引量:10
17
作者 常利营 陈群 叶发明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S2期312-317,共6页
成层土在渗流作用下容易发生接触冲刷,细土层中的颗粒从粗土层孔隙中被水流带走,接触冲刷的持续发展会对水工建筑物产生严重的后果。为了从细观角度研究接触冲刷的发生机理,对五组由均匀颗粒组成的土层间的接触冲刷现象进行了颗粒流数... 成层土在渗流作用下容易发生接触冲刷,细土层中的颗粒从粗土层孔隙中被水流带走,接触冲刷的持续发展会对水工建筑物产生严重的后果。为了从细观角度研究接触冲刷的发生机理,对五组由均匀颗粒组成的土层间的接触冲刷现象进行了颗粒流数值模拟。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当细粒层的有效直径与粗粒层的有效孔隙直径之比大于0.50时,两土层间不会发生接触冲刷。当两土层发生接触冲刷时,接触面处的细颗粒会被水流带起从粗颗粒孔隙中冲出,随着细颗粒流失量的增加,上层粗颗粒逐渐下沉,渗透流速逐渐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触冲刷 均匀颗粒 颗粒流 细观机理
下载PDF
筋土界面变形破坏模式细观试验研究 被引量:8
18
作者 王孝存 孔祥利 周健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804-809,共6页
利用自制的模型试验设备,在平潭标准砂中对玻纤网布和土工格栅进行了一系列拉拔试验,应用数字照相变形量测技术,从细观角度研究土工合成材料(片状的和格栅状的)接触界面的变形模式,得出接触面的形式和厚度,还研究了土工格栅横肋作用下... 利用自制的模型试验设备,在平潭标准砂中对玻纤网布和土工格栅进行了一系列拉拔试验,应用数字照相变形量测技术,从细观角度研究土工合成材料(片状的和格栅状的)接触界面的变形模式,得出接触面的形式和厚度,还研究了土工格栅横肋作用下土体的破坏模式。接触界面区域在传统意义上并不被认为是剪切带,本文模型试验的结果表明二者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在土工格栅拉拔试验中,土工格栅的位移逐步从前部向后部发挥,出现上下两条接触面区域,其厚度在密砂和松砂拉拔试验中相当于5倍和7.5倍平均颗粒直径;在玻纤网布拉拔试验中,只出现一条接触面,其厚度为7.5倍平均颗粒直径;随着位移的增加,格栅横肋在土中的最大剪应变集中区域呈"x"形,但并不对称。本文揭示了加筋土的宏细观力学机理,研究内容、方法和主要结论可为类似的研究提供参考,并从细观机理上为接触界面的研究提供新的认识和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筋土 筋土相互作用 细观机理 剪切带 接触界面
下载PDF
表面塑性损伤的描述及其细观机理分析 被引量:6
19
作者 赵银燕 姜节胜 周利 《机械强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221-224,共4页
对LY12CZ铝合金板件单向拉伸状态下表面塑性损伤的细观演变过程进行了定量、定性对比观测,并选用和定义了表面损伤变量DA、D(L)和D(Ra),以及整体损伤变量D(E),对材料表面的损伤演变规律进行了描述,并... 对LY12CZ铝合金板件单向拉伸状态下表面塑性损伤的细观演变过程进行了定量、定性对比观测,并选用和定义了表面损伤变量DA、D(L)和D(Ra),以及整体损伤变量D(E),对材料表面的损伤演变规律进行了描述,并与材料整体的损伤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表面塑性损伤的细观机理与材料内部的基本一致,是微空穴的形核、长大与汇合为宏观裂纹的过程,汇合方向只与外载的方向有关;三表面损伤变量中,D(A) 、D(Ra)随ε的增大呈幂函数增大,D(L)则是先平稳变化,最后迅速增大;三变量间互相关,且D(L)较D(A)对材料损伤变化更为敏感;表面损伤较整体损伤的变化稍有滞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塑性损伤 细观损伤变量 细观机理 铝合金
下载PDF
煤基活性炭上K-Cu-Fe混合物的催化活化造孔及机理 被引量:7
20
作者 张香兰 陈清如 +2 位作者 徐德平 解强 许宏 《天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56-161,共6页
采用浸渍法将混合催化剂KNO31%、Fe(NO3)347%、Cu(NO3)252%负载在经HF脱灰处理的商品活性炭(5F)上,并采用水蒸气二次活化的方法制备了改性活性炭(5F-AC-cat),商品活性炭和5F样同条件活化作为对比,所得活性炭分别记作M-AC和5F-AC.测定了M... 采用浸渍法将混合催化剂KNO31%、Fe(NO3)347%、Cu(NO3)252%负载在经HF脱灰处理的商品活性炭(5F)上,并采用水蒸气二次活化的方法制备了改性活性炭(5F-AC-cat),商品活性炭和5F样同条件活化作为对比,所得活性炭分别记作M-AC和5F-AC.测定了M-AC、5F-AC及5F-AC-cat的碘值、亚甲蓝值和孔径分布;借助XRD、SEM和EDX等手段分析了5F-AC-cat上催化剂的形态、形貌和分布情况,探讨了混合催化剂的催化造孔机理.结果表明,相同活化条件下,M-AC、5F-AC及5F-AC-cat的烧失率相近,碘值相近;5F-AC-cat的亚甲蓝值分别高于5F-AC和M-AC的亚甲蓝值20,mg/g、31,mg/g;孔径分布结果显示负载混合催化剂后活性炭3.5~4.0,nm的孔明显增加;证实了混合催化剂的催化造中孔能力.结合SEM和EDX结果发现,有催化气化造孔作用的活性成分主要是Cu和Fe,而且Cu的比例高达90%以上;值得注意的是,Cu、Fe催化剂只要和煤中其他无机矿物质结合就会失去催化造孔性能;K主要是以和灰分相结合的状态存在.含Cu、Fe催化剂的催化造孔机理为氧传递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炭 催化剂 活化 中孔 催化机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