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4
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足太阴经“所生病”辨析
被引量:
3
1
作者
王宝华
赵京生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761-763,共3页
通过对足太阴经"所生病"诸病候的形式、来源、演变的分析,以及对诸病候实践基础的考察,认为足太阴所生病候是在古代医籍的基础上增补、改编而成,编者对临床实践内容十分尊重。
关键词
经脉病候
脾经
经络辨证
原文传递
《黄帝内经》人迎寸口脉法理论探析
2
作者
田大哲
黄伟萍
李乃奇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202-1206,共5页
人迎寸口脉法为《黄帝内经》针灸学古典脉法之一,也是古典针灸诊治经脉病的临床经典范式。通过梳理文献结合临床实践,发现该法通过比较颈人迎脉和手寸口脉大小,根据脉象判定阴阳盛虚变化,以确定所病经脉;选取所病经脉表里经之井、荥、...
人迎寸口脉法为《黄帝内经》针灸学古典脉法之一,也是古典针灸诊治经脉病的临床经典范式。通过梳理文献结合临床实践,发现该法通过比较颈人迎脉和手寸口脉大小,根据脉象判定阴阳盛虚变化,以确定所病经脉;选取所病经脉表里经之井、荥、输为主,通过补泻以调虚实。人迎寸口脉法医理古朴,诊法简易,定经选穴明确,值得进一步发掘其内涵和诊疗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迎寸口脉法
经脉病
《黄帝内经》
古典针灸
针灸范式
原文传递
基于《黄帝内经》五运六气理论的临证处方策略
被引量:
30
3
作者
陆曙
陶国水
顾植山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565-568,共4页
文章在梳理历代医家运气用药经验,厘清运气方药、开阖枢方药、运气靶向药等概念基础上,提出基于运气理论临床,需辨运气之常与变、参合运气脉、运气体质与大司天理论,结合“标本中气”及其从化理论、“欲解时”理论,辨“开阖枢”三阴三...
文章在梳理历代医家运气用药经验,厘清运气方药、开阖枢方药、运气靶向药等概念基础上,提出基于运气理论临床,需辨运气之常与变、参合运气脉、运气体质与大司天理论,结合“标本中气”及其从化理论、“欲解时”理论,辨“开阖枢”三阴三阳时相论,构建运气临床思维范式与处方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运六气
开阖枢
三阴三阳
六经病欲解时
黄帝内经
处方
原文传递
《伤寒论》三阳经中风、伤寒浅探
4
作者
陆海鹏
王子琴
+5 位作者
朱颖
杨堃
涂笑微
王楠
刘琬琰
牛乾
《河南中医》
2024年第1期1-4,共4页
外邪致病,首犯三阳经,发为中风、伤寒,动者属阳为中风,静者属阴为伤寒。太阳中风证为风邪侵袭太阳经所致,病机为风寒袭表,营弱卫强,治疗应调和营卫,解肌祛风,方用桂枝汤加减。太阳伤寒证为素体较强,腠理固密,卫气充盛,风寒犯卫,治疗应...
外邪致病,首犯三阳经,发为中风、伤寒,动者属阳为中风,静者属阴为伤寒。太阳中风证为风邪侵袭太阳经所致,病机为风寒袭表,营弱卫强,治疗应调和营卫,解肌祛风,方用桂枝汤加减。太阳伤寒证为素体较强,腠理固密,卫气充盛,风寒犯卫,治疗应辛温发表,宣肺平喘,方用麻黄汤加减。阳明中风证多由太阳中风证转化而来,多表现为太阳阳明合病或两经、三经同时发病,病机复杂,症状多样,张仲景并未设专方,仅告知医者不可妄用下法。阳明伤寒证为寒邪袭表,入里伤及阳明经,阳明经多气多血,外邪本应从热化,又素体胃阳相对不足,故治疗当温中祛湿,不可妄投苦寒泻下之品。少阳中风证属少阳经自发病,少阳经本为阳气蓬勃之经,若阳被郁遏,则会向上伸展,热极火盛,邪火聚集,治疗应和解枢机,方用小柴胡汤类方。少阳伤寒证为少阳经感受寒邪所致,少阳之气郁蒸在表不得散发,治疗应因势利导,和解枢机,不可发汗。中风与伤寒可相互转化,或同时致病,不可将二者机械割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风
伤寒
太阳经病
阳明经病
少阳经病
《伤寒论》
张仲景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高树中针灸治疗肢体经络病经验
被引量:
1
5
作者
舒杨
孙潇
+1 位作者
颜晓
马玉侠
《山东中医杂志》
2023年第11期1207-1210,共4页
高树中教授认为肢体经络病的根本病因在于经络不通,强调针灸治疗时应充分发挥针灸特色,以经络辨证为纲,明辨其病位,以“通”字立法,通过疏通经络,使气血运行如常。在经络辨证方面,高教授提出部位辨经络、病候辨经络、舌脉辨经络、特殊...
高树中教授认为肢体经络病的根本病因在于经络不通,强调针灸治疗时应充分发挥针灸特色,以经络辨证为纲,明辨其病位,以“通”字立法,通过疏通经络,使气血运行如常。在经络辨证方面,高教授提出部位辨经络、病候辨经络、舌脉辨经络、特殊诊法辨经络四法;在疏通经络方面,高教授创立了“通经二法”和“通络三法”,即本经通经法、巨刺通经法和刺络放血法、缪刺通络法、全息通络法。高教授明辨经络、熟用经络的经验对临床针灸治疗肢体经络病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肢体经络病
经络辨证
本经通经法
巨刺通经法
刺络放血法
缪刺通络法
全息通络法
高树中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阳明中寒证探析
被引量:
5
6
作者
郭龙龙
何丹
黄雅慧
《河南中医》
2019年第11期1625-1627,共3页
阳明中寒证的基本病机为胃中虚冷,即脾胃阳虚,寒邪犯胃。不能食为阳明中寒证的主症,兼症可有小便不利、大便溏泄、腹满、腹痛、胸胁满、胁下痛、心胸痛等症状,脉象为沉紧(弦)而迟。以温类药为主治疗,吴茱萸汤类的温补方为治疗阳明中寒...
阳明中寒证的基本病机为胃中虚冷,即脾胃阳虚,寒邪犯胃。不能食为阳明中寒证的主症,兼症可有小便不利、大便溏泄、腹满、腹痛、胸胁满、胁下痛、心胸痛等症状,脉象为沉紧(弦)而迟。以温类药为主治疗,吴茱萸汤类的温补方为治疗阳明中寒证的主方。阳明病无虚寒证,其病机特点为火热炽盛,热盛伤津,属实证范畴;太阴病病位在里,病性为寒为虚,病机以脾胃阳虚,寒湿内盛,升降失常为主,属虚寒之证。阳明中寒证与太阴病在发病、证候、病机及治疗上均具有一致性,因此,认为阳明中寒证属于太阴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明中寒证
阳明病
太阴病
《伤寒论》
张仲景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气机升降出入的“六经病欲解时”阐释
被引量:
6
7
作者
魏永彬
晁若瑜
+1 位作者
孙德禹
吴建林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2年第4期471-474,共4页
六经病欲解时是《伤寒论》中诊治疾病的重要理论,是天人相应理论的具体应用,从自然界气机升降出入对人体气机影响角度,阐释六经病欲解时。寅至辰时,自然界阳气初升,人体之气也随之升达,此时少阳经可借天时祛邪外出,如邪气较轻,人体可借...
六经病欲解时是《伤寒论》中诊治疾病的重要理论,是天人相应理论的具体应用,从自然界气机升降出入对人体气机影响角度,阐释六经病欲解时。寅至辰时,自然界阳气初升,人体之气也随之升达,此时少阳经可借天时祛邪外出,如邪气较轻,人体可借初升之少阳之力鼓邪外出,症状减轻而“欲解”;反之,如邪气较盛,正邪旗鼓相当,相互交争,寒热往来等症状加重而“欲剧”。巳至未时,自然界阳气升发到顶点,人体之气也升发至体表,人体借天时之力鼓邪外出,太阳经证症状减轻而“欲解”;此时人体阳气浮于表,体内热力稍减,故太阳腑证诸症状减轻,也表现为“欲解”。申至戌时,自然界阳气开始收敛,人体之气随之收敛体内,体表阳气减少,故阳明经证热象稍减而“欲解”;阳气向体内聚集,在里之热邪被内收之阳所引动而发热加重,故阳明腑证“欲剧”。亥至丑时,自然界阳气收敛到一定程度后继续收敛入阴分,太阴是三阴病的开始,太阴脾虚寒是太阴病的主要机制,故阳气先到太阴助脾阳温化寒湿,调气升降,表现为“欲解”。子至寅时,自然界阳气敛降到极致,也即封藏,人体之气随之也封藏于里行温煦之功,故少阴寒化“欲解”;对于少阴热化证,此时阳气入阴,蒸腾阴液,且引动在里之邪热,故症状加重而表现为“欲剧”。丑至卯时,自然界阳气敛降到极点之后开始上升,人体之气随之开始升发,厥阴病多为寒热错杂证,如患者厥阴病寒多热少,疾病可借此阳气来复之机而减轻,表现为“欲解”;反之,如热多寒少,则此时阳气渐升可能会热上加热,导致病情加重表现为“欲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机升降出入
六经病欲解时
《伤寒论》
天人相应
自然界阳气
人体之气
寒热
六经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试论腰痛为肝经主要病候
被引量:
7
8
作者
何扬子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71-172,共2页
目的:探讨为何足厥阴肝经的首个病候为"腰 痛不可以俯仰"。方法:从(1)肝经腰痛的病机为筋脉失养、肝气郁结 ;(2)肝经腧穴多能主治腰痛,表明肝经与腰部存在联系;(3)带脉在肝经与腰部联系中起纽 带作用;(4)肝经至...
目的:探讨为何足厥阴肝经的首个病候为"腰 痛不可以俯仰"。方法:从(1)肝经腰痛的病机为筋脉失养、肝气郁结 ;(2)肝经腧穴多能主治腰痛,表明肝经与腰部存在联系;(3)带脉在肝经与腰部联系中起纽 带作用;(4)肝经至腰骶部原有一支脉被遗漏,应当补正等四个方面进行探讨。 结论:腰痛应为肝经主要病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经病证
经脉证候
腰痛
病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伤寒论》表证分经论治初探
被引量:
3
9
作者
曹毅
李洪剑
修洁
《河南中医》
2015年第6期1197-1199,共3页
《伤寒论》论治表证,除兼变证及合病三阴外,纯以表证论者,主要有麻黄汤证、桂枝汤证、桂枝麻黄各半汤证、桂枝二麻黄一汤证、葛根汤证、大青龙汤证、小柴胡汤证、柴胡桂枝汤证等,虽统称治表,但具体病位、证治机理、证候表现均有不同,仲...
《伤寒论》论治表证,除兼变证及合病三阴外,纯以表证论者,主要有麻黄汤证、桂枝汤证、桂枝麻黄各半汤证、桂枝二麻黄一汤证、葛根汤证、大青龙汤证、小柴胡汤证、柴胡桂枝汤证等,虽统称治表,但具体病位、证治机理、证候表现均有不同,仲景随证选用不同汤方充分体现了分经论治的精神。《伤寒论》认为三阳病皆有表证,非太阳专属,故从太阳、阳明、少阳分经论治表证。太阳表证在皮毛,主方麻黄汤,主药麻黄;阳明表证在肌肉,主方葛根汤,主药葛根;少阳表证在腠理,主方是小柴胡汤,主药是柴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证
分经论治
《伤寒论》
太阳表证
阳明表证
少阳表证
张仲景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时空医学探析“六经欲解时”
被引量:
1
10
作者
姚枫亮
张沁园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第1期32-36,共5页
梳理历代医家对“六经欲解时”的认识及现代临床研究,对其进行论述。提出以光变时空理论为基础,从时空医学角度剖析“六经欲解时”相关条文背后更加深层的含义;总结了光变时空理论渗透下日周期、月周期、年周期的应用,强调了多维度考虑...
梳理历代医家对“六经欲解时”的认识及现代临床研究,对其进行论述。提出以光变时空理论为基础,从时空医学角度剖析“六经欲解时”相关条文背后更加深层的含义;总结了光变时空理论渗透下日周期、月周期、年周期的应用,强调了多维度考虑问题,同时注重天人相应,才能更好地理解张仲景确定六经欲解时辰的独特见解,为临床治疗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经欲解时
天干地支
光变时空
时空医学
开阖枢
多维度
天人相应
《伤寒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伤寒论》六经病与经络关系探析
11
作者
王金昊
徐琬梨
+1 位作者
于丽云
刘瑶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第1期50-53,共4页
《伤寒论》六经病与经络的关系历来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话题,对《伤寒论》和针灸文献进行梳理,分析《伤寒论》中六经病和经络理论中“六经”的联系与区别。二者在命名方式、位置层次、症状表现及时间相关性等方面存在联系,但在归纳基础及...
《伤寒论》六经病与经络的关系历来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话题,对《伤寒论》和针灸文献进行梳理,分析《伤寒论》中六经病和经络理论中“六经”的联系与区别。二者在命名方式、位置层次、症状表现及时间相关性等方面存在联系,但在归纳基础及病理状态方面有区别。以枢机论少阳病与少阳经为例对两者的异同进行解释,可为理解《伤寒论》六经病与经络理论之间的关系提供借鉴,为临床应用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经病
经络
少阳经
少阳病
《伤寒论》
症状
枢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六病辨证”和“六病之气血辨证”
被引量:
5
12
作者
柴瑞震
《河南中医》
2013年第9期1385-1389,共5页
《伤寒论》中六病是辨证之体,八纲乃是辨证之用,体用结合,有机联系,互相为用。"六病辨证"是《伤寒论》辨证论治的总纲领,"八纲辨证"是对六病的病位和证候性质的总括,"六病之气血辨证"则是"六病辨证&...
《伤寒论》中六病是辨证之体,八纲乃是辨证之用,体用结合,有机联系,互相为用。"六病辨证"是《伤寒论》辨证论治的总纲领,"八纲辨证"是对六病的病位和证候性质的总括,"六病之气血辨证"则是"六病辨证"和"八纲辨证"的辨证核心。无论是"六病辨证"还是"八纲辨证",都应以"六病之气血辨证"为辨证核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病辨证”
“六病之气血辨证”
“八纲辨证”
《伤寒论》
张仲景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西医结合视角下《伤寒论》“六经病篇”提要
13
作者
陈腾飞
汤阳
刘清泉
《中国中医急症》
2024年第4期713-716,720,共5页
“六经病篇”构成了《伤寒论》之主体内容,笔者结合ICU中西医结合救治重症感染性疾病、新发突发传染病等的临床经验体会,认为“六经病篇”是多种感染性疾病诊疗经验之整合。太阳病篇论述了各类外感病初期发汗法及禁忌证,以及发汗后基础...
“六经病篇”构成了《伤寒论》之主体内容,笔者结合ICU中西医结合救治重症感染性疾病、新发突发传染病等的临床经验体会,认为“六经病篇”是多种感染性疾病诊疗经验之整合。太阳病篇论述了各类外感病初期发汗法及禁忌证,以及发汗后基础病种加重等变证之应对;阳明病篇论述了外感病中“发热、汗出、恶热”为主之病症,并详论了下法之应用时机、力度、禁忌等,旁及阳明中寒病、谷疸病等;少阳病篇之意义在于后世医家之发挥和推广;太阴病篇主要叙述了具有自限性的急性胃肠炎;少阴病篇主要论述了表现为中医“寒邪直中”和“伏气温病”之重症感染,亦涉及了较多之“下利”;厥阴病篇论述了表现为“热深厥深”之感染性休克,亦涉及病情危重之“下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经病
重症感染
中西医结合
《伤寒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田合禄五运六气解读《伤寒论》之太阳病分三篇意义
被引量:
6
14
作者
李正富
田合禄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990-994,共5页
通过还原《伤寒论》写作大纲——六经病欲解时系统解读太阳病三篇,明晰张仲景太阳病分三篇的意义。太阳病上篇主要讲太阳阳虚和中风证,用小阳旦汤——桂枝汤补太阳阳气而卫外。太阳病中篇主要讲"病发于阳",包括太阳阳明合病(...
通过还原《伤寒论》写作大纲——六经病欲解时系统解读太阳病三篇,明晰张仲景太阳病分三篇的意义。太阳病上篇主要讲太阳阳虚和中风证,用小阳旦汤——桂枝汤补太阳阳气而卫外。太阳病中篇主要讲"病发于阳",包括太阳阳明合病(有伤寒麻黄汤证和温病葛根汤证等)、并病(邪陷表部之里胸部,有葛根黄芩黄连汤证等)、脾约(麻子仁丸证)三证,以及误治后的变证。太阳病下篇主要讲"病发于阳"和"病发于阴"误下导致结胸(大陷胸丸、小陷胸汤、大陷胸汤证等)、痞证(五泻心汤证)以及太阳少阳合病(黄芩汤证等)、并病(刺大椎、肺俞、肝俞或期门等)和温病白虎汤证等。由此可见,《伤寒论》太阳病分三篇论述其思想构架源于《伤寒论》写作大纲——六经病欲解时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田合禄
伤寒论
太阳病三篇
病发于阳
病发于阴
六经病欲解时
五运六气
原文传递
基于六经病“欲解时”解读仲景时间医学的应用
15
作者
周千
易亚乔
+4 位作者
陈延杰
刘林
宋祯彦
邓奕辉
杨新
《陕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第3期43-47,共5页
中医有关的时间医学理论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研究人体生理病理与自然界时间节律对应关系的学科。该理论起源于《黄帝内经》,继承和发展于张仲景,重点体现在《伤寒论》六经病的“欲解时”等内容,阐述其中蕴含的时间医学理论。通过对相关...
中医有关的时间医学理论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研究人体生理病理与自然界时间节律对应关系的学科。该理论起源于《黄帝内经》,继承和发展于张仲景,重点体现在《伤寒论》六经病的“欲解时”等内容,阐述其中蕴含的时间医学理论。通过对相关医史文献的探索研究,着眼于仲景及后世医家对人体时间节律的认识、疾病的发生发展节律以及择时治病等相关问题,综合近现代时间医学理论的发展,以丰富中医有关的时间医学理论,指导临床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寒论
时间医学
六经病“欲解时”
张仲景
文献研究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史锁芳治疗感染后咳嗽经验
16
作者
薛宇菲
唐艳芬
+1 位作者
章匀
洪玲玲
《山东中医杂志》
2024年第2期185-188,196,共5页
史锁芳教授认为感染后咳嗽病位在肺,涉及肝脾,病理因素多责之于风、痰、火。临床治疗可根据病程分阶段论治:初期重在宣透,处方以三拗汤加质轻性浮之品;中期以清解郁热为主,辅以疏风散邪,常用桑叶、桑白皮、薄荷等;晚期清热养阴、润肺益...
史锁芳教授认为感染后咳嗽病位在肺,涉及肝脾,病理因素多责之于风、痰、火。临床治疗可根据病程分阶段论治:初期重在宣透,处方以三拗汤加质轻性浮之品;中期以清解郁热为主,辅以疏风散邪,常用桑叶、桑白皮、薄荷等;晚期清热养阴、润肺益气,处方可选麦门冬汤、沙参麦冬汤、清燥救肺汤加减。同时,史教授还善用“风四药”(桑叶、菊花、全蝎、僵蚕)疏风解痉止咳。对于难治性感染后咳嗽,史教授遵循因人制宜、因时制宜原则,因势利导,常获佳效。附验案2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染后咳嗽
分期辨治
风药
因人制宜
因时制宜
六经欲解时
史锁芳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矫枉平衡”与“矫枉失衡”在六经病中的体现与应用
17
作者
高嘉玮
王建挺
+1 位作者
洪鑫淼
阮诗玮
《亚太传统医药》
2023年第6期206-209,共4页
基于“矫枉平衡”和“矫枉失衡”理论重新认识六经病的病理变化过程以及治疗用药思路。发现矫枉无力是六经病的发生前提,矫枉过正可致六经病传变,矫枉生枝则六经病邪气内陷、变证丛生,认识到扶助正气、中病即止和适用法方是治疗六经病...
基于“矫枉平衡”和“矫枉失衡”理论重新认识六经病的病理变化过程以及治疗用药思路。发现矫枉无力是六经病的发生前提,矫枉过正可致六经病传变,矫枉生枝则六经病邪气内陷、变证丛生,认识到扶助正气、中病即止和适用法方是治疗六经病的基本策略。通过上述理论再议六经病,以期加深对《伤寒论》的理解,指导临床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矫枉平衡
矫枉失衡
《伤寒论》
六经病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黄帝内经》关、阖、枢理论解读
被引量:
3
18
作者
王梦琪
陈昕力
+1 位作者
张舒雯
贺娟
《中医学报》
CAS
2022年第1期7-10,共4页
关、阖、枢理论出自《黄帝内经》,对其理论内涵的解读历代分歧甚大。本文通过还原其出处经文《灵枢·根结》《素问·阴阳离合论》《素问·皮部论》的成篇背景,提出关、阖、枢应视为经、络、皮部联系系统的功能模式,其中阳...
关、阖、枢理论出自《黄帝内经》,对其理论内涵的解读历代分歧甚大。本文通过还原其出处经文《灵枢·根结》《素问·阴阳离合论》《素问·皮部论》的成篇背景,提出关、阖、枢应视为经、络、皮部联系系统的功能模式,其中阳经之气受天阳之气的影响而布散于表,开气门而与天气相通,主外之皮肉筋骨;阴经之气受水谷之气充养,回输腑脏。阴阳经又以关、阖、枢的形式气化相通,构成人身内之脏腑、外之皮肉筋骨与外界沟通之门户。《素问·皮部论》补充了内外邪气按三阴三阳关-阖-枢传变的模式,并为用调经刺络法治疗外经病和脏腑病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阖、枢理论
《黄帝内经》
调经刺络法
外经病
脏腑病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医时间医学在肺系疾病中的应用
19
作者
刘梦娟
王佳佳
《世界中医药》
CAS
2023年第23期3444-3448,共5页
肺系疾病临床较为常见,多有时间节律性。中医时间医学在肺系疾病防治中的研究取得一定进展。子午流注、六经病欲解时、穴位贴敷等择时防治方法能有效防治具有时间节律性的肺系疾病,但相关临床与基础研究仍有待加强。系统梳理了中医时间...
肺系疾病临床较为常见,多有时间节律性。中医时间医学在肺系疾病防治中的研究取得一定进展。子午流注、六经病欲解时、穴位贴敷等择时防治方法能有效防治具有时间节律性的肺系疾病,但相关临床与基础研究仍有待加强。系统梳理了中医时间医学在肺系疾病防治中的应用现状,以期为呼吸疾病择时防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间医学
肺系疾病
子午流注
六经病
穴位贴敷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数据挖掘探析昆仑穴主治病症和配伍规律
被引量:
4
20
作者
王镜宇
张学成
+3 位作者
朱永政
贾仰理
张永臣
贾红玲
《山东中医杂志》
2021年第12期1287-1296,共10页
目的:探析昆仑穴主治优势病症与腧穴配伍规律。方法:1949年10月前以《中华医典》和“全国报刊索引”为检索源,1949年10月后以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期刊资源整合服务平台、PubMed等为检索源,根据纳入、排除标准筛选文献...
目的:探析昆仑穴主治优势病症与腧穴配伍规律。方法:1949年10月前以《中华医典》和“全国报刊索引”为检索源,1949年10月后以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期刊资源整合服务平台、PubMed等为检索源,根据纳入、排除标准筛选文献,建立SQL Server数据库,运用频次统计、关联规则Apriori算法及系统聚类算法,确定昆仑穴主治优势病症及配伍腧穴的频次、关联规则和聚类。结果:1949年10月前单穴及配伍优势病症分别为12种、14种,配伍腧穴170个,关联规则分析显示与委中、合谷、足三里、阳陵泉等穴联系紧密,聚类分析筛选出5类高频配伍腧穴组合;1949年10月后单穴及配伍优势病症分别为6种、9种,配伍腧穴156个,关联规则分析显示与环跳、阳陵泉、委中、肾俞等穴联系紧密,聚类分析选出6类高频配伍腧穴组合。结论:1949年10月前昆仑穴多用以治疗内科病症,且在耳鼻喉科的鼻衄和妇科的难产上显示出独特优势;1949年10月后多用以治疗肢体经络病症,对一些疼痛类病症疗效突出;配穴方面,多配伍五输穴、原穴、下合穴;配穴归经以膀胱经、胆经、大肠经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仑穴
主治病症
配伍规律
内科病症
肢体经络病症
数据挖掘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足太阴经“所生病”辨析
被引量:
3
1
作者
王宝华
赵京生
机构
首都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
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
出处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761-763,共3页
文摘
通过对足太阴经"所生病"诸病候的形式、来源、演变的分析,以及对诸病候实践基础的考察,认为足太阴所生病候是在古代医籍的基础上增补、改编而成,编者对临床实践内容十分尊重。
关键词
经脉病候
脾经
经络辨证
Keywords
meridian
diseases
Spleen
meridian
Syndrome
Differ
meridian
分类号
R221.2 [医药卫生—中医基础理论]
原文传递
题名
《黄帝内经》人迎寸口脉法理论探析
2
作者
田大哲
黄伟萍
李乃奇
机构
河北省沧州市同达堂国医馆
广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康复保健学院
南方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
出处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202-1206,共5页
基金
广东新南方中医研究院课题项目:201801
广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2021年度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20210509。
文摘
人迎寸口脉法为《黄帝内经》针灸学古典脉法之一,也是古典针灸诊治经脉病的临床经典范式。通过梳理文献结合临床实践,发现该法通过比较颈人迎脉和手寸口脉大小,根据脉象判定阴阳盛虚变化,以确定所病经脉;选取所病经脉表里经之井、荥、输为主,通过补泻以调虚实。人迎寸口脉法医理古朴,诊法简易,定经选穴明确,值得进一步发掘其内涵和诊疗规律。
关键词
人迎寸口脉法
经脉病
《黄帝内经》
古典针灸
针灸范式
Keywords
Renying
Cunkou
pulse
method
meridian
diseases
Yellow
Emperor's
Inner
Canon
classical
acupuncturemoxibustion
acupuncture-moxibustion
paradigm
分类号
R245 [医药卫生—针灸推拿学]
原文传递
题名
基于《黄帝内经》五运六气理论的临证处方策略
被引量:
30
3
作者
陆曙
陶国水
顾植山
机构
南京中医药大学无锡附属医院
无锡市龙砂医学流派研究院
出处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565-568,共4页
基金
第六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项目(No.国中医药人教发[2017]29号)
江苏省中医药领军人才培养对象资助项目(No.SLJ0217)
+1 种基金
无锡市卫生计生委重大项目(No.Z201815)
2019年无锡市“太湖人才计划”国际国内顶尖医学团队项目(No.锡组通[2019]68号)。
文摘
文章在梳理历代医家运气用药经验,厘清运气方药、开阖枢方药、运气靶向药等概念基础上,提出基于运气理论临床,需辨运气之常与变、参合运气脉、运气体质与大司天理论,结合“标本中气”及其从化理论、“欲解时”理论,辨“开阖枢”三阴三阳时相论,构建运气临床思维范式与处方策略。
关键词
五运六气
开阖枢
三阴三阳
六经病欲解时
黄帝内经
处方
Keywords
Five
evolutive
phases
and
six
climatic
factors
Kai-he-shu
Three
yin
and
three
yang
Time
to
be
resolved
of
six
meridian
diseases
Huangdi
Neijing
Presceiption
分类号
R226 [医药卫生—中医基础理论]
原文传递
题名
《伤寒论》三阳经中风、伤寒浅探
4
作者
陆海鹏
王子琴
朱颖
杨堃
涂笑微
王楠
刘琬琰
牛乾
机构
海南医学院中医学院
出处
《河南中医》
2024年第1期1-4,共4页
基金
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高层次人才项目(822RC696)
海南医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X202211810131)。
文摘
外邪致病,首犯三阳经,发为中风、伤寒,动者属阳为中风,静者属阴为伤寒。太阳中风证为风邪侵袭太阳经所致,病机为风寒袭表,营弱卫强,治疗应调和营卫,解肌祛风,方用桂枝汤加减。太阳伤寒证为素体较强,腠理固密,卫气充盛,风寒犯卫,治疗应辛温发表,宣肺平喘,方用麻黄汤加减。阳明中风证多由太阳中风证转化而来,多表现为太阳阳明合病或两经、三经同时发病,病机复杂,症状多样,张仲景并未设专方,仅告知医者不可妄用下法。阳明伤寒证为寒邪袭表,入里伤及阳明经,阳明经多气多血,外邪本应从热化,又素体胃阳相对不足,故治疗当温中祛湿,不可妄投苦寒泻下之品。少阳中风证属少阳经自发病,少阳经本为阳气蓬勃之经,若阳被郁遏,则会向上伸展,热极火盛,邪火聚集,治疗应和解枢机,方用小柴胡汤类方。少阳伤寒证为少阳经感受寒邪所致,少阳之气郁蒸在表不得散发,治疗应因势利导,和解枢机,不可发汗。中风与伤寒可相互转化,或同时致病,不可将二者机械割裂。
关键词
中风
伤寒
太阳经病
阳明经病
少阳经病
《伤寒论》
张仲景
Keywords
stroke
cold
damage
greater
yang
meridian
diseases
yang
brightness
meridian
diseases
lesser
yang
meridian
diseases
Trea-tise
on
Cold
Damage
diseases
Zhang
Zhongjing
分类号
R222.2 [医药卫生—中医基础理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高树中针灸治疗肢体经络病经验
被引量:
1
5
作者
舒杨
孙潇
颜晓
马玉侠
机构
山东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
出处
《山东中医杂志》
2023年第11期1207-1210,共4页
基金
国家中医药领军人才支持计划项目(批文号:国中医药人教函[2018]284号)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ZR202108020058)
+1 种基金
山东省中医药高层次人员培训项目(批文号:鲁卫中医药科教字[2021]6号)
齐鲁卫生与健康领军人才项目(批文号:鲁卫人才字[2020]3号)。
文摘
高树中教授认为肢体经络病的根本病因在于经络不通,强调针灸治疗时应充分发挥针灸特色,以经络辨证为纲,明辨其病位,以“通”字立法,通过疏通经络,使气血运行如常。在经络辨证方面,高教授提出部位辨经络、病候辨经络、舌脉辨经络、特殊诊法辨经络四法;在疏通经络方面,高教授创立了“通经二法”和“通络三法”,即本经通经法、巨刺通经法和刺络放血法、缪刺通络法、全息通络法。高教授明辨经络、熟用经络的经验对临床针灸治疗肢体经络病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肢体经络病
经络辨证
本经通经法
巨刺通经法
刺络放血法
缪刺通络法
全息通络法
高树中
Keywords
limb
meridian
diseases
meridian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dredging
a
meridian
by
needling
on
this
meridian
dredging
a
meridian
by
needling
on
its
contralateral
meridian
collateral
pricking
and
blood-letting
method
dredging
collaterals
by
contralateral
collateral
needling
method
holographic
collateral-dredging
method
GAO
Shuzhong
分类号
R245 [医药卫生—针灸推拿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阳明中寒证探析
被引量:
5
6
作者
郭龙龙
何丹
黄雅慧
机构
陕西中医药大学
西安市中医医院
出处
《河南中医》
2019年第11期1625-1627,共3页
文摘
阳明中寒证的基本病机为胃中虚冷,即脾胃阳虚,寒邪犯胃。不能食为阳明中寒证的主症,兼症可有小便不利、大便溏泄、腹满、腹痛、胸胁满、胁下痛、心胸痛等症状,脉象为沉紧(弦)而迟。以温类药为主治疗,吴茱萸汤类的温补方为治疗阳明中寒证的主方。阳明病无虚寒证,其病机特点为火热炽盛,热盛伤津,属实证范畴;太阴病病位在里,病性为寒为虚,病机以脾胃阳虚,寒湿内盛,升降失常为主,属虚寒之证。阳明中寒证与太阴病在发病、证候、病机及治疗上均具有一致性,因此,认为阳明中寒证属于太阴病。
关键词
阳明中寒证
阳明病
太阴病
《伤寒论》
张仲景
Keywords
interior
cold
syndrome
of
Yangming
meridian
Yangming
meridian
diseases
Taiyin
meridian
diseases
Treatise
on
Cold
Damage
diseases
Zhang
Zhong-jing
分类号
R222.2 [医药卫生—中医基础理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气机升降出入的“六经病欲解时”阐释
被引量:
6
7
作者
魏永彬
晁若瑜
孙德禹
吴建林
机构
山东中医药大学
出处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2年第4期471-474,共4页
基金
全国中医、中药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重点课题项目(编号:20190723-FJ-A07)。
文摘
六经病欲解时是《伤寒论》中诊治疾病的重要理论,是天人相应理论的具体应用,从自然界气机升降出入对人体气机影响角度,阐释六经病欲解时。寅至辰时,自然界阳气初升,人体之气也随之升达,此时少阳经可借天时祛邪外出,如邪气较轻,人体可借初升之少阳之力鼓邪外出,症状减轻而“欲解”;反之,如邪气较盛,正邪旗鼓相当,相互交争,寒热往来等症状加重而“欲剧”。巳至未时,自然界阳气升发到顶点,人体之气也升发至体表,人体借天时之力鼓邪外出,太阳经证症状减轻而“欲解”;此时人体阳气浮于表,体内热力稍减,故太阳腑证诸症状减轻,也表现为“欲解”。申至戌时,自然界阳气开始收敛,人体之气随之收敛体内,体表阳气减少,故阳明经证热象稍减而“欲解”;阳气向体内聚集,在里之热邪被内收之阳所引动而发热加重,故阳明腑证“欲剧”。亥至丑时,自然界阳气收敛到一定程度后继续收敛入阴分,太阴是三阴病的开始,太阴脾虚寒是太阴病的主要机制,故阳气先到太阴助脾阳温化寒湿,调气升降,表现为“欲解”。子至寅时,自然界阳气敛降到极致,也即封藏,人体之气随之也封藏于里行温煦之功,故少阴寒化“欲解”;对于少阴热化证,此时阳气入阴,蒸腾阴液,且引动在里之邪热,故症状加重而表现为“欲剧”。丑至卯时,自然界阳气敛降到极点之后开始上升,人体之气随之开始升发,厥阴病多为寒热错杂证,如患者厥阴病寒多热少,疾病可借此阳气来复之机而减轻,表现为“欲解”;反之,如热多寒少,则此时阳气渐升可能会热上加热,导致病情加重表现为“欲剧”。
关键词
气机升降出入
六经病欲解时
《伤寒论》
天人相应
自然界阳气
人体之气
寒热
六经
Keywords
ascending,descending,exiting
and
entering
of
qi
movement
time
to
subside
six-
meridian
diseases
Treatise
on
Cold
Pathogenic
diseases
correspondence
between
nature
and
human
yang
qi
in
nature
qi
of
human
body
cold
and
heat
six-
meridian
分类号
R222.15 [医药卫生—中医基础理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试论腰痛为肝经主要病候
被引量:
7
8
作者
何扬子
机构
暨南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出处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71-172,共2页
文摘
目的:探讨为何足厥阴肝经的首个病候为"腰 痛不可以俯仰"。方法:从(1)肝经腰痛的病机为筋脉失养、肝气郁结 ;(2)肝经腧穴多能主治腰痛,表明肝经与腰部存在联系;(3)带脉在肝经与腰部联系中起纽 带作用;(4)肝经至腰骶部原有一支脉被遗漏,应当补正等四个方面进行探讨。 结论:腰痛应为肝经主要病候。
关键词
肝经病证
经脉证候
腰痛
病机
Keywords
Liver
meridian
diseases
meridian
Collatera
l
SC
Low
Back
Pain[BF]
分类号
R274.39 [医药卫生—中医骨伤科学]
R224.1 [医药卫生—中医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伤寒论》表证分经论治初探
被引量:
3
9
作者
曹毅
李洪剑
修洁
机构
重庆市合川区人民医院
出处
《河南中医》
2015年第6期1197-1199,共3页
文摘
《伤寒论》论治表证,除兼变证及合病三阴外,纯以表证论者,主要有麻黄汤证、桂枝汤证、桂枝麻黄各半汤证、桂枝二麻黄一汤证、葛根汤证、大青龙汤证、小柴胡汤证、柴胡桂枝汤证等,虽统称治表,但具体病位、证治机理、证候表现均有不同,仲景随证选用不同汤方充分体现了分经论治的精神。《伤寒论》认为三阳病皆有表证,非太阳专属,故从太阳、阳明、少阳分经论治表证。太阳表证在皮毛,主方麻黄汤,主药麻黄;阳明表证在肌肉,主方葛根汤,主药葛根;少阳表证在腠理,主方是小柴胡汤,主药是柴胡。
关键词
表证
分经论治
《伤寒论》
太阳表证
阳明表证
少阳表证
张仲景
Keywords
exo-syndrome
therapy
with
forked
meridian
differentiation
Treatise
on
Cold-Damaged
diseases
taiyang
meridian
diseases
syndrome
of
yangming
meridian
shaoyang
meridian
diseases
Zhang
Zhongjing
分类号
R222.2 [医药卫生—中医基础理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时空医学探析“六经欲解时”
被引量:
1
10
作者
姚枫亮
张沁园
机构
山东中医药大学
出处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第1期32-36,共5页
基金
齐鲁医派中医药特色技术整理推广项目(批文号:鲁卫函[2021]45号)。
文摘
梳理历代医家对“六经欲解时”的认识及现代临床研究,对其进行论述。提出以光变时空理论为基础,从时空医学角度剖析“六经欲解时”相关条文背后更加深层的含义;总结了光变时空理论渗透下日周期、月周期、年周期的应用,强调了多维度考虑问题,同时注重天人相应,才能更好地理解张仲景确定六经欲解时辰的独特见解,为临床治疗提供思路。
关键词
六经欲解时
天干地支
光变时空
时空医学
开阖枢
多维度
天人相应
《伤寒论》
Keywords
time
for
six-
meridian
diseases
to
resolve
heavenly
stems
and
earthly
branches
spatiotemporal
structure
of
the
celestial
light
changes
spatiotemporal
medicine
opening-closing-pivoting
multi-dimension
corre-spondence
between
nature
and
human
Treatise
on
Cold
Pathogenic
diseases
分类号
R222.2 [医药卫生—中医基础理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伤寒论》六经病与经络关系探析
11
作者
王金昊
徐琬梨
于丽云
刘瑶
机构
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
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出处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第1期50-53,共4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编号:82104620)。
文摘
《伤寒论》六经病与经络的关系历来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话题,对《伤寒论》和针灸文献进行梳理,分析《伤寒论》中六经病和经络理论中“六经”的联系与区别。二者在命名方式、位置层次、症状表现及时间相关性等方面存在联系,但在归纳基础及病理状态方面有区别。以枢机论少阳病与少阳经为例对两者的异同进行解释,可为理解《伤寒论》六经病与经络理论之间的关系提供借鉴,为临床应用提供新思路。
关键词
六经病
经络
少阳经
少阳病
《伤寒论》
症状
枢机
Keywords
six-
meridian
diseases
meridian
s
and
collaterals
Shaoyang
meridian
Shaoyang
diseas
e
Treatise
on
Cold
Damage
symptom
pivot
分类号
R222.2 [医药卫生—中医基础理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六病辨证”和“六病之气血辨证”
被引量:
5
12
作者
柴瑞震
机构
运城市中医医院
出处
《河南中医》
2013年第9期1385-1389,共5页
文摘
《伤寒论》中六病是辨证之体,八纲乃是辨证之用,体用结合,有机联系,互相为用。"六病辨证"是《伤寒论》辨证论治的总纲领,"八纲辨证"是对六病的病位和证候性质的总括,"六病之气血辨证"则是"六病辨证"和"八纲辨证"的辨证核心。无论是"六病辨证"还是"八纲辨证",都应以"六病之气血辨证"为辨证核心。
关键词
“六病辨证”
“六病之气血辨证”
“八纲辨证”
《伤寒论》
张仲景
Keywords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of
six-
meridian
diseases
″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of
qi
and
blood
of
six-
meridian
diseases
″
eight-principle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Treatise
on
Cold
Damage
diseases
Zhang
Zhongjing
分类号
R222.2 [医药卫生—中医基础理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西医结合视角下《伤寒论》“六经病篇”提要
13
作者
陈腾飞
汤阳
刘清泉
机构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
北京中医药大学
出处
《中国中医急症》
2024年第4期713-716,720,共5页
基金
北京市属医院科研培育计划项目(PZ2018018)
北京市医院管理中心青年人才培养“青苗”计划(QML20231007)。
文摘
“六经病篇”构成了《伤寒论》之主体内容,笔者结合ICU中西医结合救治重症感染性疾病、新发突发传染病等的临床经验体会,认为“六经病篇”是多种感染性疾病诊疗经验之整合。太阳病篇论述了各类外感病初期发汗法及禁忌证,以及发汗后基础病种加重等变证之应对;阳明病篇论述了外感病中“发热、汗出、恶热”为主之病症,并详论了下法之应用时机、力度、禁忌等,旁及阳明中寒病、谷疸病等;少阳病篇之意义在于后世医家之发挥和推广;太阴病篇主要叙述了具有自限性的急性胃肠炎;少阴病篇主要论述了表现为中医“寒邪直中”和“伏气温病”之重症感染,亦涉及了较多之“下利”;厥阴病篇论述了表现为“热深厥深”之感染性休克,亦涉及病情危重之“下利”。
关键词
六经病
重症感染
中西医结合
《伤寒论》
Keywords
“Six
meridian
diseases
"
Severe
infection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Cold
Pathogenic
diseases
分类号
R2-52 [医药卫生—中医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田合禄五运六气解读《伤寒论》之太阳病分三篇意义
被引量:
6
14
作者
李正富
田合禄
机构
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北京中医药大学
出处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990-994,共5页
基金
全国第六批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项目(No.国中医药人教发[2017]29号)~~
文摘
通过还原《伤寒论》写作大纲——六经病欲解时系统解读太阳病三篇,明晰张仲景太阳病分三篇的意义。太阳病上篇主要讲太阳阳虚和中风证,用小阳旦汤——桂枝汤补太阳阳气而卫外。太阳病中篇主要讲"病发于阳",包括太阳阳明合病(有伤寒麻黄汤证和温病葛根汤证等)、并病(邪陷表部之里胸部,有葛根黄芩黄连汤证等)、脾约(麻子仁丸证)三证,以及误治后的变证。太阳病下篇主要讲"病发于阳"和"病发于阴"误下导致结胸(大陷胸丸、小陷胸汤、大陷胸汤证等)、痞证(五泻心汤证)以及太阳少阳合病(黄芩汤证等)、并病(刺大椎、肺俞、肝俞或期门等)和温病白虎汤证等。由此可见,《伤寒论》太阳病分三篇论述其思想构架源于《伤寒论》写作大纲——六经病欲解时系统。
关键词
田合禄
伤寒论
太阳病三篇
病发于阳
病发于阴
六经病欲解时
五运六气
Keywords
TIAN
He-lu
Shanghan
Lun
Three
articles
in
Taiyang
diseases
diseas
e
arising
from
yang
diseas
e
arising
from
yin
Forthcoming
solution
of
six-
meridian
diseases
Five
evolutive
phases
and
six
climatic
factors
分类号
R222.2 [医药卫生—中医基础理论]
原文传递
题名
基于六经病“欲解时”解读仲景时间医学的应用
15
作者
周千
易亚乔
陈延杰
刘林
宋祯彦
邓奕辉
杨新
机构
湖南中医药大学
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民族中医院
出处
《陕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第3期43-47,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82004184)
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2021JJ30018)
+3 种基金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18M632972)
湖南省教育厅资助科研项目(18A206)
湖南省卫生健康委科研课题(202203105682)
湖南省中医药科研基金项目(D2022104)。
文摘
中医有关的时间医学理论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研究人体生理病理与自然界时间节律对应关系的学科。该理论起源于《黄帝内经》,继承和发展于张仲景,重点体现在《伤寒论》六经病的“欲解时”等内容,阐述其中蕴含的时间医学理论。通过对相关医史文献的探索研究,着眼于仲景及后世医家对人体时间节律的认识、疾病的发生发展节律以及择时治病等相关问题,综合近现代时间医学理论的发展,以丰富中医有关的时间医学理论,指导临床实践。
关键词
伤寒论
时间医学
六经病“欲解时”
张仲景
文献研究
Keywords
Treatise
on
Cold
Damage
Time
medicine
“Ready
to
Solve”of
six
meridian
diseases
ZHANG
Zhongjing
Literature
research
分类号
R222.2 [医药卫生—中医基础理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史锁芳治疗感染后咳嗽经验
16
作者
薛宇菲
唐艳芬
章匀
洪玲玲
机构
南通市中医院肺病科
出处
《山东中医杂志》
2024年第2期185-188,196,共5页
基金
南通市中医医疗联盟课题项目(编号:TZYK202105)。
文摘
史锁芳教授认为感染后咳嗽病位在肺,涉及肝脾,病理因素多责之于风、痰、火。临床治疗可根据病程分阶段论治:初期重在宣透,处方以三拗汤加质轻性浮之品;中期以清解郁热为主,辅以疏风散邪,常用桑叶、桑白皮、薄荷等;晚期清热养阴、润肺益气,处方可选麦门冬汤、沙参麦冬汤、清燥救肺汤加减。同时,史教授还善用“风四药”(桑叶、菊花、全蝎、僵蚕)疏风解痉止咳。对于难治性感染后咳嗽,史教授遵循因人制宜、因时制宜原则,因势利导,常获佳效。附验案2则。
关键词
感染后咳嗽
分期辨治
风药
因人制宜
因时制宜
六经欲解时
史锁芳
Keywords
post-infectious
cough
staged
differentia⁃tion
and
treatment
wind
medicinals
individualized
treatment
timely
treatment
time
for
six-
meridian
diseases
to
resolve
SHI
Suofang
分类号
R256.11 [医药卫生—中医内科学]
R249 [医药卫生—中医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矫枉平衡”与“矫枉失衡”在六经病中的体现与应用
17
作者
高嘉玮
王建挺
洪鑫淼
阮诗玮
机构
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
出处
《亚太传统医药》
2023年第6期206-209,共4页
基金
阮诗玮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国中医药人教函[2022]75号]。
文摘
基于“矫枉平衡”和“矫枉失衡”理论重新认识六经病的病理变化过程以及治疗用药思路。发现矫枉无力是六经病的发生前提,矫枉过正可致六经病传变,矫枉生枝则六经病邪气内陷、变证丛生,认识到扶助正气、中病即止和适用法方是治疗六经病的基本策略。通过上述理论再议六经病,以期加深对《伤寒论》的理解,指导临床实践。
关键词
矫枉平衡
矫枉失衡
《伤寒论》
六经病
Keywords
Correction
Balance
Correction
Imbalance
Treatise
on
Febrile
diseases
Six-
meridian
diseases
分类号
R222.2 [医药卫生—中医基础理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黄帝内经》关、阖、枢理论解读
被引量:
3
18
作者
王梦琪
陈昕力
张舒雯
贺娟
机构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
出处
《中医学报》
CAS
2022年第1期7-10,共4页
基金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研基金项目(G2Y-KJS-2020-036)。
文摘
关、阖、枢理论出自《黄帝内经》,对其理论内涵的解读历代分歧甚大。本文通过还原其出处经文《灵枢·根结》《素问·阴阳离合论》《素问·皮部论》的成篇背景,提出关、阖、枢应视为经、络、皮部联系系统的功能模式,其中阳经之气受天阳之气的影响而布散于表,开气门而与天气相通,主外之皮肉筋骨;阴经之气受水谷之气充养,回输腑脏。阴阳经又以关、阖、枢的形式气化相通,构成人身内之脏腑、外之皮肉筋骨与外界沟通之门户。《素问·皮部论》补充了内外邪气按三阴三阳关-阖-枢传变的模式,并为用调经刺络法治疗外经病和脏腑病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关、阖、枢理论
《黄帝内经》
调经刺络法
外经病
脏腑病
Keywords
theory
of
Guan
He
Shu
Huangdi
Neijing
regulating
meridian
s
and
pricking
collaterals
external
meridian
diseases
visceral
diseases
分类号
R221 [医药卫生—中医基础理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医时间医学在肺系疾病中的应用
19
作者
刘梦娟
王佳佳
机构
河南中医药大学呼吸疾病中医药防治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河南省中医药防治呼吸病重点实验室
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呼吸科
出处
《世界中医药》
CAS
2023年第23期3444-3448,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2004500)
河南省中医药科学研究专项课题(20-21ZY2186,2023ZY2039)
河南省特色骨干学科中医学学科建设项目(STG-ZYXKY-2020006)。
文摘
肺系疾病临床较为常见,多有时间节律性。中医时间医学在肺系疾病防治中的研究取得一定进展。子午流注、六经病欲解时、穴位贴敷等择时防治方法能有效防治具有时间节律性的肺系疾病,但相关临床与基础研究仍有待加强。系统梳理了中医时间医学在肺系疾病防治中的应用现状,以期为呼吸疾病择时防治提供参考。
关键词
时间医学
肺系疾病
子午流注
六经病
穴位贴敷
Keywords
Chronomedicine
Lung
diseases
Midnight-noon
ebb-flow
Six
meridian
diseases
Acupoint
herbal
patching
分类号
R226 [医药卫生—中医基础理论]
R563 [医药卫生—中医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数据挖掘探析昆仑穴主治病症和配伍规律
被引量:
4
20
作者
王镜宇
张学成
朱永政
贾仰理
张永臣
贾红玲
机构
山东中医药大学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聊城大学
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出处
《山东中医杂志》
2021年第12期1287-1296,共10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编号:81973695)。
文摘
目的:探析昆仑穴主治优势病症与腧穴配伍规律。方法:1949年10月前以《中华医典》和“全国报刊索引”为检索源,1949年10月后以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期刊资源整合服务平台、PubMed等为检索源,根据纳入、排除标准筛选文献,建立SQL Server数据库,运用频次统计、关联规则Apriori算法及系统聚类算法,确定昆仑穴主治优势病症及配伍腧穴的频次、关联规则和聚类。结果:1949年10月前单穴及配伍优势病症分别为12种、14种,配伍腧穴170个,关联规则分析显示与委中、合谷、足三里、阳陵泉等穴联系紧密,聚类分析筛选出5类高频配伍腧穴组合;1949年10月后单穴及配伍优势病症分别为6种、9种,配伍腧穴156个,关联规则分析显示与环跳、阳陵泉、委中、肾俞等穴联系紧密,聚类分析选出6类高频配伍腧穴组合。结论:1949年10月前昆仑穴多用以治疗内科病症,且在耳鼻喉科的鼻衄和妇科的难产上显示出独特优势;1949年10月后多用以治疗肢体经络病症,对一些疼痛类病症疗效突出;配穴方面,多配伍五输穴、原穴、下合穴;配穴归经以膀胱经、胆经、大肠经为主。
关键词
昆仑穴
主治病症
配伍规律
内科病症
肢体经络病症
数据挖掘
Keywords
Kunlun
acupoint(BL60)
major
indications
combination
regularity
internal
diseases
limb
meridian
diseases
data
mining
分类号
R245.9 [医药卫生—针灸推拿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足太阴经“所生病”辨析
王宝华
赵京生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
3
原文传递
2
《黄帝内经》人迎寸口脉法理论探析
田大哲
黄伟萍
李乃奇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
0
原文传递
3
基于《黄帝内经》五运六气理论的临证处方策略
陆曙
陶国水
顾植山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
30
原文传递
4
《伤寒论》三阳经中风、伤寒浅探
陆海鹏
王子琴
朱颖
杨堃
涂笑微
王楠
刘琬琰
牛乾
《河南中医》
202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高树中针灸治疗肢体经络病经验
舒杨
孙潇
颜晓
马玉侠
《山东中医杂志》
2023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阳明中寒证探析
郭龙龙
何丹
黄雅慧
《河南中医》
2019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基于气机升降出入的“六经病欲解时”阐释
魏永彬
晁若瑜
孙德禹
吴建林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2
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试论腰痛为肝经主要病候
何扬子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
7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伤寒论》表证分经论治初探
曹毅
李洪剑
修洁
《河南中医》
2015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基于时空医学探析“六经欲解时”
姚枫亮
张沁园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伤寒论》六经病与经络关系探析
王金昊
徐琬梨
于丽云
刘瑶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六病辨证”和“六病之气血辨证”
柴瑞震
《河南中医》
2013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中西医结合视角下《伤寒论》“六经病篇”提要
陈腾飞
汤阳
刘清泉
《中国中医急症》
202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田合禄五运六气解读《伤寒论》之太阳病分三篇意义
李正富
田合禄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
6
原文传递
15
基于六经病“欲解时”解读仲景时间医学的应用
周千
易亚乔
陈延杰
刘林
宋祯彦
邓奕辉
杨新
《陕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6
史锁芳治疗感染后咳嗽经验
薛宇菲
唐艳芬
章匀
洪玲玲
《山东中医杂志》
202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7
“矫枉平衡”与“矫枉失衡”在六经病中的体现与应用
高嘉玮
王建挺
洪鑫淼
阮诗玮
《亚太传统医药》
2023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8
《黄帝内经》关、阖、枢理论解读
王梦琪
陈昕力
张舒雯
贺娟
《中医学报》
CAS
2022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9
中医时间医学在肺系疾病中的应用
刘梦娟
王佳佳
《世界中医药》
CAS
2023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
基于数据挖掘探析昆仑穴主治病症和配伍规律
王镜宇
张学成
朱永政
贾仰理
张永臣
贾红玲
《山东中医杂志》
2021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