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足太阴经“所生病”辨析 被引量:3
1
作者 王宝华 赵京生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761-763,共3页
通过对足太阴经"所生病"诸病候的形式、来源、演变的分析,以及对诸病候实践基础的考察,认为足太阴所生病候是在古代医籍的基础上增补、改编而成,编者对临床实践内容十分尊重。
关键词 经脉病候 脾经 经络辨证
原文传递
《黄帝内经》人迎寸口脉法理论探析
2
作者 田大哲 黄伟萍 李乃奇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202-1206,共5页
人迎寸口脉法为《黄帝内经》针灸学古典脉法之一,也是古典针灸诊治经脉病的临床经典范式。通过梳理文献结合临床实践,发现该法通过比较颈人迎脉和手寸口脉大小,根据脉象判定阴阳盛虚变化,以确定所病经脉;选取所病经脉表里经之井、荥、... 人迎寸口脉法为《黄帝内经》针灸学古典脉法之一,也是古典针灸诊治经脉病的临床经典范式。通过梳理文献结合临床实践,发现该法通过比较颈人迎脉和手寸口脉大小,根据脉象判定阴阳盛虚变化,以确定所病经脉;选取所病经脉表里经之井、荥、输为主,通过补泻以调虚实。人迎寸口脉法医理古朴,诊法简易,定经选穴明确,值得进一步发掘其内涵和诊疗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迎寸口脉法 经脉病 《黄帝内经》 古典针灸 针灸范式
原文传递
基于《黄帝内经》五运六气理论的临证处方策略 被引量:30
3
作者 陆曙 陶国水 顾植山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565-568,共4页
文章在梳理历代医家运气用药经验,厘清运气方药、开阖枢方药、运气靶向药等概念基础上,提出基于运气理论临床,需辨运气之常与变、参合运气脉、运气体质与大司天理论,结合“标本中气”及其从化理论、“欲解时”理论,辨“开阖枢”三阴三... 文章在梳理历代医家运气用药经验,厘清运气方药、开阖枢方药、运气靶向药等概念基础上,提出基于运气理论临床,需辨运气之常与变、参合运气脉、运气体质与大司天理论,结合“标本中气”及其从化理论、“欲解时”理论,辨“开阖枢”三阴三阳时相论,构建运气临床思维范式与处方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运六气 开阖枢 三阴三阳 六经病欲解时 黄帝内经 处方
原文传递
《伤寒论》三阳经中风、伤寒浅探
4
作者 陆海鹏 王子琴 +5 位作者 朱颖 杨堃 涂笑微 王楠 刘琬琰 牛乾 《河南中医》 2024年第1期1-4,共4页
外邪致病,首犯三阳经,发为中风、伤寒,动者属阳为中风,静者属阴为伤寒。太阳中风证为风邪侵袭太阳经所致,病机为风寒袭表,营弱卫强,治疗应调和营卫,解肌祛风,方用桂枝汤加减。太阳伤寒证为素体较强,腠理固密,卫气充盛,风寒犯卫,治疗应... 外邪致病,首犯三阳经,发为中风、伤寒,动者属阳为中风,静者属阴为伤寒。太阳中风证为风邪侵袭太阳经所致,病机为风寒袭表,营弱卫强,治疗应调和营卫,解肌祛风,方用桂枝汤加减。太阳伤寒证为素体较强,腠理固密,卫气充盛,风寒犯卫,治疗应辛温发表,宣肺平喘,方用麻黄汤加减。阳明中风证多由太阳中风证转化而来,多表现为太阳阳明合病或两经、三经同时发病,病机复杂,症状多样,张仲景并未设专方,仅告知医者不可妄用下法。阳明伤寒证为寒邪袭表,入里伤及阳明经,阳明经多气多血,外邪本应从热化,又素体胃阳相对不足,故治疗当温中祛湿,不可妄投苦寒泻下之品。少阳中风证属少阳经自发病,少阳经本为阳气蓬勃之经,若阳被郁遏,则会向上伸展,热极火盛,邪火聚集,治疗应和解枢机,方用小柴胡汤类方。少阳伤寒证为少阳经感受寒邪所致,少阳之气郁蒸在表不得散发,治疗应因势利导,和解枢机,不可发汗。中风与伤寒可相互转化,或同时致病,不可将二者机械割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风 伤寒 太阳经病 阳明经病 少阳经病 《伤寒论》 张仲景
下载PDF
高树中针灸治疗肢体经络病经验 被引量:1
5
作者 舒杨 孙潇 +1 位作者 颜晓 马玉侠 《山东中医杂志》 2023年第11期1207-1210,共4页
高树中教授认为肢体经络病的根本病因在于经络不通,强调针灸治疗时应充分发挥针灸特色,以经络辨证为纲,明辨其病位,以“通”字立法,通过疏通经络,使气血运行如常。在经络辨证方面,高教授提出部位辨经络、病候辨经络、舌脉辨经络、特殊... 高树中教授认为肢体经络病的根本病因在于经络不通,强调针灸治疗时应充分发挥针灸特色,以经络辨证为纲,明辨其病位,以“通”字立法,通过疏通经络,使气血运行如常。在经络辨证方面,高教授提出部位辨经络、病候辨经络、舌脉辨经络、特殊诊法辨经络四法;在疏通经络方面,高教授创立了“通经二法”和“通络三法”,即本经通经法、巨刺通经法和刺络放血法、缪刺通络法、全息通络法。高教授明辨经络、熟用经络的经验对临床针灸治疗肢体经络病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肢体经络病 经络辨证 本经通经法 巨刺通经法 刺络放血法 缪刺通络法 全息通络法 高树中
下载PDF
阳明中寒证探析 被引量:5
6
作者 郭龙龙 何丹 黄雅慧 《河南中医》 2019年第11期1625-1627,共3页
阳明中寒证的基本病机为胃中虚冷,即脾胃阳虚,寒邪犯胃。不能食为阳明中寒证的主症,兼症可有小便不利、大便溏泄、腹满、腹痛、胸胁满、胁下痛、心胸痛等症状,脉象为沉紧(弦)而迟。以温类药为主治疗,吴茱萸汤类的温补方为治疗阳明中寒... 阳明中寒证的基本病机为胃中虚冷,即脾胃阳虚,寒邪犯胃。不能食为阳明中寒证的主症,兼症可有小便不利、大便溏泄、腹满、腹痛、胸胁满、胁下痛、心胸痛等症状,脉象为沉紧(弦)而迟。以温类药为主治疗,吴茱萸汤类的温补方为治疗阳明中寒证的主方。阳明病无虚寒证,其病机特点为火热炽盛,热盛伤津,属实证范畴;太阴病病位在里,病性为寒为虚,病机以脾胃阳虚,寒湿内盛,升降失常为主,属虚寒之证。阳明中寒证与太阴病在发病、证候、病机及治疗上均具有一致性,因此,认为阳明中寒证属于太阴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明中寒证 阳明病 太阴病 《伤寒论》 张仲景
下载PDF
基于气机升降出入的“六经病欲解时”阐释 被引量:6
7
作者 魏永彬 晁若瑜 +1 位作者 孙德禹 吴建林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2年第4期471-474,共4页
六经病欲解时是《伤寒论》中诊治疾病的重要理论,是天人相应理论的具体应用,从自然界气机升降出入对人体气机影响角度,阐释六经病欲解时。寅至辰时,自然界阳气初升,人体之气也随之升达,此时少阳经可借天时祛邪外出,如邪气较轻,人体可借... 六经病欲解时是《伤寒论》中诊治疾病的重要理论,是天人相应理论的具体应用,从自然界气机升降出入对人体气机影响角度,阐释六经病欲解时。寅至辰时,自然界阳气初升,人体之气也随之升达,此时少阳经可借天时祛邪外出,如邪气较轻,人体可借初升之少阳之力鼓邪外出,症状减轻而“欲解”;反之,如邪气较盛,正邪旗鼓相当,相互交争,寒热往来等症状加重而“欲剧”。巳至未时,自然界阳气升发到顶点,人体之气也升发至体表,人体借天时之力鼓邪外出,太阳经证症状减轻而“欲解”;此时人体阳气浮于表,体内热力稍减,故太阳腑证诸症状减轻,也表现为“欲解”。申至戌时,自然界阳气开始收敛,人体之气随之收敛体内,体表阳气减少,故阳明经证热象稍减而“欲解”;阳气向体内聚集,在里之热邪被内收之阳所引动而发热加重,故阳明腑证“欲剧”。亥至丑时,自然界阳气收敛到一定程度后继续收敛入阴分,太阴是三阴病的开始,太阴脾虚寒是太阴病的主要机制,故阳气先到太阴助脾阳温化寒湿,调气升降,表现为“欲解”。子至寅时,自然界阳气敛降到极致,也即封藏,人体之气随之也封藏于里行温煦之功,故少阴寒化“欲解”;对于少阴热化证,此时阳气入阴,蒸腾阴液,且引动在里之邪热,故症状加重而表现为“欲剧”。丑至卯时,自然界阳气敛降到极点之后开始上升,人体之气随之开始升发,厥阴病多为寒热错杂证,如患者厥阴病寒多热少,疾病可借此阳气来复之机而减轻,表现为“欲解”;反之,如热多寒少,则此时阳气渐升可能会热上加热,导致病情加重表现为“欲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机升降出入 六经病欲解时 《伤寒论》 天人相应 自然界阳气 人体之气 寒热 六经
下载PDF
试论腰痛为肝经主要病候 被引量:7
8
作者 何扬子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71-172,共2页
目的:探讨为何足厥阴肝经的首个病候为"腰 痛不可以俯仰"。方法:从(1)肝经腰痛的病机为筋脉失养、肝气郁结 ;(2)肝经腧穴多能主治腰痛,表明肝经与腰部存在联系;(3)带脉在肝经与腰部联系中起纽 带作用;(4)肝经至... 目的:探讨为何足厥阴肝经的首个病候为"腰 痛不可以俯仰"。方法:从(1)肝经腰痛的病机为筋脉失养、肝气郁结 ;(2)肝经腧穴多能主治腰痛,表明肝经与腰部存在联系;(3)带脉在肝经与腰部联系中起纽 带作用;(4)肝经至腰骶部原有一支脉被遗漏,应当补正等四个方面进行探讨。 结论:腰痛应为肝经主要病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经病证 经脉证候 腰痛 病机
下载PDF
《伤寒论》表证分经论治初探 被引量:3
9
作者 曹毅 李洪剑 修洁 《河南中医》 2015年第6期1197-1199,共3页
《伤寒论》论治表证,除兼变证及合病三阴外,纯以表证论者,主要有麻黄汤证、桂枝汤证、桂枝麻黄各半汤证、桂枝二麻黄一汤证、葛根汤证、大青龙汤证、小柴胡汤证、柴胡桂枝汤证等,虽统称治表,但具体病位、证治机理、证候表现均有不同,仲... 《伤寒论》论治表证,除兼变证及合病三阴外,纯以表证论者,主要有麻黄汤证、桂枝汤证、桂枝麻黄各半汤证、桂枝二麻黄一汤证、葛根汤证、大青龙汤证、小柴胡汤证、柴胡桂枝汤证等,虽统称治表,但具体病位、证治机理、证候表现均有不同,仲景随证选用不同汤方充分体现了分经论治的精神。《伤寒论》认为三阳病皆有表证,非太阳专属,故从太阳、阳明、少阳分经论治表证。太阳表证在皮毛,主方麻黄汤,主药麻黄;阳明表证在肌肉,主方葛根汤,主药葛根;少阳表证在腠理,主方是小柴胡汤,主药是柴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证 分经论治 《伤寒论》 太阳表证 阳明表证 少阳表证 张仲景
下载PDF
基于时空医学探析“六经欲解时” 被引量:1
10
作者 姚枫亮 张沁园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第1期32-36,共5页
梳理历代医家对“六经欲解时”的认识及现代临床研究,对其进行论述。提出以光变时空理论为基础,从时空医学角度剖析“六经欲解时”相关条文背后更加深层的含义;总结了光变时空理论渗透下日周期、月周期、年周期的应用,强调了多维度考虑... 梳理历代医家对“六经欲解时”的认识及现代临床研究,对其进行论述。提出以光变时空理论为基础,从时空医学角度剖析“六经欲解时”相关条文背后更加深层的含义;总结了光变时空理论渗透下日周期、月周期、年周期的应用,强调了多维度考虑问题,同时注重天人相应,才能更好地理解张仲景确定六经欲解时辰的独特见解,为临床治疗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经欲解时 天干地支 光变时空 时空医学 开阖枢 多维度 天人相应 《伤寒论》
下载PDF
《伤寒论》六经病与经络关系探析
11
作者 王金昊 徐琬梨 +1 位作者 于丽云 刘瑶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第1期50-53,共4页
《伤寒论》六经病与经络的关系历来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话题,对《伤寒论》和针灸文献进行梳理,分析《伤寒论》中六经病和经络理论中“六经”的联系与区别。二者在命名方式、位置层次、症状表现及时间相关性等方面存在联系,但在归纳基础及... 《伤寒论》六经病与经络的关系历来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话题,对《伤寒论》和针灸文献进行梳理,分析《伤寒论》中六经病和经络理论中“六经”的联系与区别。二者在命名方式、位置层次、症状表现及时间相关性等方面存在联系,但在归纳基础及病理状态方面有区别。以枢机论少阳病与少阳经为例对两者的异同进行解释,可为理解《伤寒论》六经病与经络理论之间的关系提供借鉴,为临床应用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经病 经络 少阳经 少阳病 《伤寒论》 症状 枢机
下载PDF
“六病辨证”和“六病之气血辨证” 被引量:5
12
作者 柴瑞震 《河南中医》 2013年第9期1385-1389,共5页
《伤寒论》中六病是辨证之体,八纲乃是辨证之用,体用结合,有机联系,互相为用。"六病辨证"是《伤寒论》辨证论治的总纲领,"八纲辨证"是对六病的病位和证候性质的总括,"六病之气血辨证"则是"六病辨证&... 《伤寒论》中六病是辨证之体,八纲乃是辨证之用,体用结合,有机联系,互相为用。"六病辨证"是《伤寒论》辨证论治的总纲领,"八纲辨证"是对六病的病位和证候性质的总括,"六病之气血辨证"则是"六病辨证"和"八纲辨证"的辨证核心。无论是"六病辨证"还是"八纲辨证",都应以"六病之气血辨证"为辨证核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病辨证” “六病之气血辨证” “八纲辨证” 《伤寒论》 张仲景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视角下《伤寒论》“六经病篇”提要
13
作者 陈腾飞 汤阳 刘清泉 《中国中医急症》 2024年第4期713-716,720,共5页
“六经病篇”构成了《伤寒论》之主体内容,笔者结合ICU中西医结合救治重症感染性疾病、新发突发传染病等的临床经验体会,认为“六经病篇”是多种感染性疾病诊疗经验之整合。太阳病篇论述了各类外感病初期发汗法及禁忌证,以及发汗后基础... “六经病篇”构成了《伤寒论》之主体内容,笔者结合ICU中西医结合救治重症感染性疾病、新发突发传染病等的临床经验体会,认为“六经病篇”是多种感染性疾病诊疗经验之整合。太阳病篇论述了各类外感病初期发汗法及禁忌证,以及发汗后基础病种加重等变证之应对;阳明病篇论述了外感病中“发热、汗出、恶热”为主之病症,并详论了下法之应用时机、力度、禁忌等,旁及阳明中寒病、谷疸病等;少阳病篇之意义在于后世医家之发挥和推广;太阴病篇主要叙述了具有自限性的急性胃肠炎;少阴病篇主要论述了表现为中医“寒邪直中”和“伏气温病”之重症感染,亦涉及了较多之“下利”;厥阴病篇论述了表现为“热深厥深”之感染性休克,亦涉及病情危重之“下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经病 重症感染 中西医结合 《伤寒论》
下载PDF
田合禄五运六气解读《伤寒论》之太阳病分三篇意义 被引量:6
14
作者 李正富 田合禄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990-994,共5页
通过还原《伤寒论》写作大纲——六经病欲解时系统解读太阳病三篇,明晰张仲景太阳病分三篇的意义。太阳病上篇主要讲太阳阳虚和中风证,用小阳旦汤——桂枝汤补太阳阳气而卫外。太阳病中篇主要讲"病发于阳",包括太阳阳明合病(... 通过还原《伤寒论》写作大纲——六经病欲解时系统解读太阳病三篇,明晰张仲景太阳病分三篇的意义。太阳病上篇主要讲太阳阳虚和中风证,用小阳旦汤——桂枝汤补太阳阳气而卫外。太阳病中篇主要讲"病发于阳",包括太阳阳明合病(有伤寒麻黄汤证和温病葛根汤证等)、并病(邪陷表部之里胸部,有葛根黄芩黄连汤证等)、脾约(麻子仁丸证)三证,以及误治后的变证。太阳病下篇主要讲"病发于阳"和"病发于阴"误下导致结胸(大陷胸丸、小陷胸汤、大陷胸汤证等)、痞证(五泻心汤证)以及太阳少阳合病(黄芩汤证等)、并病(刺大椎、肺俞、肝俞或期门等)和温病白虎汤证等。由此可见,《伤寒论》太阳病分三篇论述其思想构架源于《伤寒论》写作大纲——六经病欲解时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田合禄 伤寒论 太阳病三篇 病发于阳 病发于阴 六经病欲解时 五运六气
原文传递
基于六经病“欲解时”解读仲景时间医学的应用
15
作者 周千 易亚乔 +4 位作者 陈延杰 刘林 宋祯彦 邓奕辉 杨新 《陕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第3期43-47,共5页
中医有关的时间医学理论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研究人体生理病理与自然界时间节律对应关系的学科。该理论起源于《黄帝内经》,继承和发展于张仲景,重点体现在《伤寒论》六经病的“欲解时”等内容,阐述其中蕴含的时间医学理论。通过对相关... 中医有关的时间医学理论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研究人体生理病理与自然界时间节律对应关系的学科。该理论起源于《黄帝内经》,继承和发展于张仲景,重点体现在《伤寒论》六经病的“欲解时”等内容,阐述其中蕴含的时间医学理论。通过对相关医史文献的探索研究,着眼于仲景及后世医家对人体时间节律的认识、疾病的发生发展节律以及择时治病等相关问题,综合近现代时间医学理论的发展,以丰富中医有关的时间医学理论,指导临床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寒论 时间医学 六经病“欲解时” 张仲景 文献研究
下载PDF
史锁芳治疗感染后咳嗽经验
16
作者 薛宇菲 唐艳芬 +1 位作者 章匀 洪玲玲 《山东中医杂志》 2024年第2期185-188,196,共5页
史锁芳教授认为感染后咳嗽病位在肺,涉及肝脾,病理因素多责之于风、痰、火。临床治疗可根据病程分阶段论治:初期重在宣透,处方以三拗汤加质轻性浮之品;中期以清解郁热为主,辅以疏风散邪,常用桑叶、桑白皮、薄荷等;晚期清热养阴、润肺益... 史锁芳教授认为感染后咳嗽病位在肺,涉及肝脾,病理因素多责之于风、痰、火。临床治疗可根据病程分阶段论治:初期重在宣透,处方以三拗汤加质轻性浮之品;中期以清解郁热为主,辅以疏风散邪,常用桑叶、桑白皮、薄荷等;晚期清热养阴、润肺益气,处方可选麦门冬汤、沙参麦冬汤、清燥救肺汤加减。同时,史教授还善用“风四药”(桑叶、菊花、全蝎、僵蚕)疏风解痉止咳。对于难治性感染后咳嗽,史教授遵循因人制宜、因时制宜原则,因势利导,常获佳效。附验案2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染后咳嗽 分期辨治 风药 因人制宜 因时制宜 六经欲解时 史锁芳
下载PDF
“矫枉平衡”与“矫枉失衡”在六经病中的体现与应用
17
作者 高嘉玮 王建挺 +1 位作者 洪鑫淼 阮诗玮 《亚太传统医药》 2023年第6期206-209,共4页
基于“矫枉平衡”和“矫枉失衡”理论重新认识六经病的病理变化过程以及治疗用药思路。发现矫枉无力是六经病的发生前提,矫枉过正可致六经病传变,矫枉生枝则六经病邪气内陷、变证丛生,认识到扶助正气、中病即止和适用法方是治疗六经病... 基于“矫枉平衡”和“矫枉失衡”理论重新认识六经病的病理变化过程以及治疗用药思路。发现矫枉无力是六经病的发生前提,矫枉过正可致六经病传变,矫枉生枝则六经病邪气内陷、变证丛生,认识到扶助正气、中病即止和适用法方是治疗六经病的基本策略。通过上述理论再议六经病,以期加深对《伤寒论》的理解,指导临床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矫枉平衡 矫枉失衡 《伤寒论》 六经病
下载PDF
《黄帝内经》关、阖、枢理论解读 被引量:3
18
作者 王梦琪 陈昕力 +1 位作者 张舒雯 贺娟 《中医学报》 CAS 2022年第1期7-10,共4页
关、阖、枢理论出自《黄帝内经》,对其理论内涵的解读历代分歧甚大。本文通过还原其出处经文《灵枢·根结》《素问·阴阳离合论》《素问·皮部论》的成篇背景,提出关、阖、枢应视为经、络、皮部联系系统的功能模式,其中阳... 关、阖、枢理论出自《黄帝内经》,对其理论内涵的解读历代分歧甚大。本文通过还原其出处经文《灵枢·根结》《素问·阴阳离合论》《素问·皮部论》的成篇背景,提出关、阖、枢应视为经、络、皮部联系系统的功能模式,其中阳经之气受天阳之气的影响而布散于表,开气门而与天气相通,主外之皮肉筋骨;阴经之气受水谷之气充养,回输腑脏。阴阳经又以关、阖、枢的形式气化相通,构成人身内之脏腑、外之皮肉筋骨与外界沟通之门户。《素问·皮部论》补充了内外邪气按三阴三阳关-阖-枢传变的模式,并为用调经刺络法治疗外经病和脏腑病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阖、枢理论 《黄帝内经》 调经刺络法 外经病 脏腑病
下载PDF
中医时间医学在肺系疾病中的应用
19
作者 刘梦娟 王佳佳 《世界中医药》 CAS 2023年第23期3444-3448,共5页
肺系疾病临床较为常见,多有时间节律性。中医时间医学在肺系疾病防治中的研究取得一定进展。子午流注、六经病欲解时、穴位贴敷等择时防治方法能有效防治具有时间节律性的肺系疾病,但相关临床与基础研究仍有待加强。系统梳理了中医时间... 肺系疾病临床较为常见,多有时间节律性。中医时间医学在肺系疾病防治中的研究取得一定进展。子午流注、六经病欲解时、穴位贴敷等择时防治方法能有效防治具有时间节律性的肺系疾病,但相关临床与基础研究仍有待加强。系统梳理了中医时间医学在肺系疾病防治中的应用现状,以期为呼吸疾病择时防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间医学 肺系疾病 子午流注 六经病 穴位贴敷
下载PDF
基于数据挖掘探析昆仑穴主治病症和配伍规律 被引量:4
20
作者 王镜宇 张学成 +3 位作者 朱永政 贾仰理 张永臣 贾红玲 《山东中医杂志》 2021年第12期1287-1296,共10页
目的:探析昆仑穴主治优势病症与腧穴配伍规律。方法:1949年10月前以《中华医典》和“全国报刊索引”为检索源,1949年10月后以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期刊资源整合服务平台、PubMed等为检索源,根据纳入、排除标准筛选文献... 目的:探析昆仑穴主治优势病症与腧穴配伍规律。方法:1949年10月前以《中华医典》和“全国报刊索引”为检索源,1949年10月后以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期刊资源整合服务平台、PubMed等为检索源,根据纳入、排除标准筛选文献,建立SQL Server数据库,运用频次统计、关联规则Apriori算法及系统聚类算法,确定昆仑穴主治优势病症及配伍腧穴的频次、关联规则和聚类。结果:1949年10月前单穴及配伍优势病症分别为12种、14种,配伍腧穴170个,关联规则分析显示与委中、合谷、足三里、阳陵泉等穴联系紧密,聚类分析筛选出5类高频配伍腧穴组合;1949年10月后单穴及配伍优势病症分别为6种、9种,配伍腧穴156个,关联规则分析显示与环跳、阳陵泉、委中、肾俞等穴联系紧密,聚类分析选出6类高频配伍腧穴组合。结论:1949年10月前昆仑穴多用以治疗内科病症,且在耳鼻喉科的鼻衄和妇科的难产上显示出独特优势;1949年10月后多用以治疗肢体经络病症,对一些疼痛类病症疗效突出;配穴方面,多配伍五输穴、原穴、下合穴;配穴归经以膀胱经、胆经、大肠经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仑穴 主治病症 配伍规律 内科病症 肢体经络病症 数据挖掘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