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93篇文章
< 1 2 3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关于社会适应的心理机制、结构与功能 被引量:63
1
作者 陈建文 王滔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2003年第4期90-94,共5页
社会适应是人们现实生活中一种重要的社会心理现象。社会适应可以从其心理机制、心理结构、心理功能三个方面来考察。心理机制包括适应过程和适应方式 ,心理结构包括心理优势感、心理能量、人际适应性和心理弹性四个维度 。
关键词 社会适应 心理机制 心理结构 心理功能
下载PDF
园艺操作活动对老年人身心健康影响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85
2
作者 修美玲 李树华 《中国园林》 2006年第6期46-49,共4页
以北京市海淀区四季青敬老院的40位老人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试验前后老人的心情、脉搏和血压,衡量园艺操作活动对老人身心健康的影响程度。研究发现收缩压和脉搏基本不变,舒张压和平均动脉压显著升高,但未发现男女性别上存在差异。同时... 以北京市海淀区四季青敬老院的40位老人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试验前后老人的心情、脉搏和血压,衡量园艺操作活动对老人身心健康的影响程度。研究发现收缩压和脉搏基本不变,舒张压和平均动脉压显著升高,但未发现男女性别上存在差异。同时,试验后约80%的老年人的心情转好。由此证明园艺操作活动对老人的身心健康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园艺疗法 研究 老年人 心理健康 生理功能
下载PDF
心理账户:理论与应用启示 被引量:68
3
作者 李爱梅 凌文辁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727-734,共8页
"心理账户"是人们在心理上对结果(尤其是经济结果)的编码、分类和估价的过程,它揭示了人们在进行(资金)财富决策时的心理认知过程。心理账户的理论成果主要集中在"非替代性"的本质特征以及特殊的心理运算规则,心理... "心理账户"是人们在心理上对结果(尤其是经济结果)的编码、分类和估价的过程,它揭示了人们在进行(资金)财富决策时的心理认知过程。心理账户的理论成果主要集中在"非替代性"的本质特征以及特殊的心理运算规则,心理账户在各个应用领域的研究成果主要包括:价格感知;行为资产组合理论;行为生命周期理论以及消费预算的研究。未来将在多元化研究方法的基础上,开展跨文化研究,对心理账户的内在心理机制和认知规律深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账户 非替代性 值函数 编码规则
下载PDF
心理账户的非替代性及其运算规则 被引量:45
4
作者 李爱梅 凌文辁 《心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952-954,共3页
心理账户理论 (MentalaccountingTheory)由萨勒 (Thaler)教授提出 ,他认为 :小到个体、家庭 ,大到企业集团 ,都有或明确或潜在的心理账户系统。心理账户有两个最本质的特征 :一是非替代性 ;二是具有不同于经济学的特定运算规则。本文分... 心理账户理论 (MentalaccountingTheory)由萨勒 (Thaler)教授提出 ,他认为 :小到个体、家庭 ,大到企业集团 ,都有或明确或潜在的心理账户系统。心理账户有两个最本质的特征 :一是非替代性 ;二是具有不同于经济学的特定运算规则。本文分析了心理帐户非替代性的三种表现 ,从值函数 ,得与失的编码规则和参照点效应探讨了心理帐户的特定运算规则。这对解释人的非理性经济行为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账户理论 萨勒 值函数 运算规则
下载PDF
怀旧疗法在老年痴呆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47
5
作者 李琳 葛兆霞 邓小岚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5年第19期1-4,共4页
目的探讨在老年痴呆患者的护理中应用怀旧疗法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6月收治的老年痴呆患者8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两组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与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同时实施怀旧疗法,包括确定12个怀... 目的探讨在老年痴呆患者的护理中应用怀旧疗法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6月收治的老年痴呆患者8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两组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与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同时实施怀旧疗法,包括确定12个怀旧话题,实施引入、回忆唤起、人生经历呈现、人生经历分享等干预。分别在干预前、干预12周时采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Cornell痴呆抑郁量表(CSDD)、功能活动调查表(FAQ)、老年痴呆生活质量量表(QOL—AD)进行测评。结果干预12周后观察组MMSE中的记忆力、回忆力、语言功能维度得分及总分高于对照组(均P〈0.01),CSDD、FAQ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QOL—AD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怀旧疗法能改善老年痴呆患者的认知、情绪、社会活动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痴呆 怀旧疗法 心理干预 认知功能 情绪 社会活动功能 生活质量
下载PDF
中学生互联网过度使用倾向与学业成绩、心理困扰及家庭功能 被引量:37
6
作者 范方 苏林雁 +4 位作者 曹枫林 高雪屏 黄山 肖汉仕 王玉凤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635-638,共4页
目的:了解中学生互联网过度使用倾向(IOT)与学业成绩、心理困扰、家庭功能、管教方式等的关系。方法:将2556名中学生(男1261,女1295,年龄15±2岁),以Young编制的“网络成瘾测验”得分划分:50-79分为IOT组(361人),<50分为对照组(2... 目的:了解中学生互联网过度使用倾向(IOT)与学业成绩、心理困扰、家庭功能、管教方式等的关系。方法:将2556名中学生(男1261,女1295,年龄15±2岁),以Young编制的“网络成瘾测验”得分划分:50-79分为IOT组(361人),<50分为对照组(2195人),采用家庭功能评定量表(FAD)、长处和困难问卷父母问卷(SDQ-P)和自编调查表进行家庭管教方式、学业成绩、家庭功能、心理困扰等方面的调查。结果:男女生(X2=86.6,P<0.001)、各年龄组(X2=17.9,P<0.01)、各管教方式组(X2=9.40,P<0.01)之间IOT检出率差异有显著性,男生、14-15岁年龄组、“溺爱型”管教方式组的IOT检出率高;IOT组比对照组自评学业成绩等级低(X2=30.1,P<0.001);SDQ-P各情绪和行为困扰分量表得分和困难总分得分均高于对照组,社会行为低于对照组(t=3.56-7.51,P<0.001);FAD各分量表和总量表得分低于对照组(t=2.75-7.82,P<0.01)。结论:对IOT、IOU的预防、干预既要着力于其心理困扰,也要改善其家庭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过度使用倾向 比较研究 中学生 学业成绩 心理困扰 家庭功能
下载PDF
近亲属为主导的情景训练对精神发育迟缓病儿心理、智能及运动功能的影响:一项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38
7
作者 陈毅克 黄敏菁 +1 位作者 黎素清 覃聪 《安徽医药》 CAS 2020年第4期730-734,共5页
目的分析近亲属为主导的情景训练对精神发育迟缓(MR)病儿心理功能、智力发育及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8年1月贵港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4例MR病儿,按照简单随机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2例)实施常规综合康复训练,观察组(42例)... 目的分析近亲属为主导的情景训练对精神发育迟缓(MR)病儿心理功能、智力发育及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8年1月贵港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4例MR病儿,按照简单随机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2例)实施常规综合康复训练,观察组(42例)实施以近亲属为主导的情景训练,两组均干预7个月,对比两组智力发育指标[中国韦氏婴幼儿及儿童智力量表智商指数(IQ)、儿童适应行为评定量表适应行为商数(ADQ)]优良率、粗大运动功能评估表(GMFM 88)评分、0~6岁儿童神经心理发育量表评分、病儿近亲属亲职压力指标简表(PSI SF)评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及病儿近亲属满意度。结果观察组IQ、ADQ优良率分别为90.48%、92.86%,高于对照组69.05%、66.67%(P<0.05);观察组干预后GMFM 88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0~6岁儿童神经心理发育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PSI SF(41.12±6.88)、HAMA(13.02±2.25)评分低于对照组(53.74±8.26)、(17.35±2.19)分(P<0.05);观察组病儿近亲属满意度92.86%高于对照组69.05%(P<0.05)。结论以近亲属为主导的情景训练能改善MR病儿智力发育情况与心理功能,提高病儿运动功能,改善病儿近亲属心理状态,减轻近亲属亲职压力,提高近亲属满意度,应用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育障碍 记忆 情景 运动 运动功能 近亲属主导 情景训练 智力发育 心理功能
下载PDF
后疫情时代长沙市在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37
8
作者 舒曼玲 廖心仪 秦露露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712-1717,共6页
目的:调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后长沙市在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并分析基本情况、家庭功能情况与新冠疫情后在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关系,旨在深入认识新冠疫情后在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以长沙市在校大学生为... 目的:调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后长沙市在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并分析基本情况、家庭功能情况与新冠疫情后在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关系,旨在深入认识新冠疫情后在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以长沙市在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抽取12个大学11个专业24个班级共539名在校大学生参与本次研究。通过对基本情况调查表、一般健康问卷(GHQ-12)、家庭功能评估表(APGAR)中各因素进行χ^(2)检验得到有统计学差异的影响因素,采用非条件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相关因素对新冠疫情后在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结果:本次研究共收到有效问卷539份,调查有效率为98.0%(539/550)。此次调查对象中GHQ-12得分阳性者有119人,阳性检出率为22.1%,其中男生GHQ-12阳性检出率为28.6%,女生为18.6%。长沙市在校大学生中不同性别(χ^(2)=7.134,P<0.01)、家庭经济水平(χ^(2)6.663,P<0.05)、母亲受教育程度(χ^(2)=9.663,P<0.05)、家庭功能情况(χ^(2)=30.085,P<0.01)、父母婚姻状况(χ^(2)=5.147,P<0.05)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同。将心理健康状况阳性与否作为因变量,将性别、年龄、家庭居住地、民族、年级、在学校平均每个月的生活费支出、每月与家人联系频率、父母婚姻状况、家庭经济水平、父亲受教育程度、母亲受教育程度、家庭功能情况作为协变量,经非条件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在校大学生的家庭经济水平越高,其疫情后心理健康状况越佳(OR=0.661,P<0.05);在校大学生的家庭功能越好,其疫情后心理健康状况越佳(OR=0.473,P<0.01)。结论:新冠疫情发生后,部分长沙市在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处于不佳水平,大学生家庭经济水平、家庭功能情况越好,越能在心理健康状况中起到积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后疫情时代 心理健康 家庭经济水平 家庭功能
下载PDF
青少年异性交往心理问题研究综述 被引量:31
9
作者 王磊 《心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916-919,共4页
异性交往对青少年的成长与发展具有极其积极的功能 :(1 )能够促进自我同一感的发展 ;(2 )有利于增进心理健康 ;(3)有助于增进友谊 ,并为日后获得成熟爱情积累经验。同时 ,青少年异性交往存在不少心理问题。并且 ,对青少年的异性交往仍... 异性交往对青少年的成长与发展具有极其积极的功能 :(1 )能够促进自我同一感的发展 ;(2 )有利于增进心理健康 ;(3)有助于增进友谊 ,并为日后获得成熟爱情积累经验。同时 ,青少年异性交往存在不少心理问题。并且 ,对青少年的异性交往仍存在着教育误区 ,主要表现为不当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式。当前 ,有关青少年异性交往的研究主要集中在 :e3q青a少年异性交往的发展阶段、特点、影响因素和教育构想 ,缺乏对青少年异性交往心理问题的研究 ,研究领域较为狭窄 ;理论研究多 ,实证研究少 ;缺乏专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 异性交往 心理健康 人际关系
下载PDF
超早期康复护理对桥脑梗死患者心理、认知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34
10
作者 郭志娟 叶秋桠 +6 位作者 冯丽娟 于辉 吕学海 刘运平 赵玉芹 王立哲 段海丽 《河北医药》 CAS 2020年第15期2377-2380,共4页
目的探讨超早期康复护理对桥脑梗死患者心理、认知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诊治的106例急性桥脑梗死患者纳入研究范围,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超早期康... 目的探讨超早期康复护理对桥脑梗死患者心理、认知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诊治的106例急性桥脑梗死患者纳入研究范围,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超早期康复护理干预,观察2组护理前后心理状态、精神状态、睡眠质量、认知功能、生活质量及血清神经递质[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5-羟色胺(5-HT)、去甲肾上腺素(NE)]、免疫指标(CD4^+、CD8^+、CD4^+/CD8^+)变化。结果2组护理前HAMA评分、HAMD评分、MMSE评分、PSQI评分、MOCA评分、WMS评分、SF-36量表各维度评分、BDNF、5-HT、NE、CD4^+、CD8^+、CD4^+/CD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护理前比较,2组护理后HAMA评分、HAMD评分、MMSE评分、PSQI评分、CD8^+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OCA评分、WMS评分、SF-36量表各维度评分、BDNF、5-HT、NE、CD4^+、CD4^+/CD8^+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以上指标变化程度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桥脑梗死患者实施超早期康复护理干预能够有效调节血清神经递质和免疫指标,从而改善患者心理、认知和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早期康复护理 桥脑梗死 心理 认知 生活质量
下载PDF
基于扎根理论的护理干预对老年糖尿病肾病患者心理健康和认知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2
11
作者 邹文娟 王华 +1 位作者 张玲 王娟 《现代临床护理》 2019年第11期57-62,共6页
目的探讨基于扎根理论的护理干预对老年糖尿病肾病患者心理健康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6月—12月本院治疗的老年糖尿病肾病患者72例,患者均按入院时间进行编号,对患者编号进行电脑软件随机分配,每组各3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 目的探讨基于扎根理论的护理干预对老年糖尿病肾病患者心理健康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6月—12月本院治疗的老年糖尿病肾病患者72例,患者均按入院时间进行编号,对患者编号进行电脑软件随机分配,每组各3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基于扎根理论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心理健康及认知功能的差异。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心理健康及认知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心理健康评分(除了偏执和精神病性维度外)低于对照组,认知功能评分(除定向力和回忆力维度外)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基于扎根理论的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老年糖尿病肾病患者的心理健康,减轻患者的认知功能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扎根理论 糖尿病肾病 心理健康 认知功能 老年患者
下载PDF
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理护理干预效果分析 被引量:31
12
作者 曾利娅 秦银波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0年第12期128-129,共2页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心理状况和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30例CHF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和护理,而实验组在此基础上接受心理护理干预。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的SAS和SDS评分...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心理状况和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30例CHF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和护理,而实验组在此基础上接受心理护理干预。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的SAS和SDS评分均明显高于国内常模,干预后实验组的SAS和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且6MWT明显长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理护理干预能明显改善CHF患者的心理状况,促进其心脏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心理护理 心理状况 心功能
下载PDF
护理干预对胃肠道手术患者术后心理状态、胃肠功能、血浆胃动素及胃泌素的影响 被引量:31
13
作者 黄凌云 王建平 +4 位作者 姜益 李孝珍 戴文雅 韩子华 郑锦辉 《中国现代医生》 2013年第5期104-106,共3页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胃肠道手术患者术后心理状态、胃肠功能、血浆胃动素及胃泌素的影响。方法将80例胃肠道手术患者随机分为综合性护理组和常规护理组。常规护理组患者予以传统围手术期护理,综合性护理组在常规护理组基础上予以综合性...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胃肠道手术患者术后心理状态、胃肠功能、血浆胃动素及胃泌素的影响。方法将80例胃肠道手术患者随机分为综合性护理组和常规护理组。常规护理组患者予以传统围手术期护理,综合性护理组在常规护理组基础上予以综合性护理干预。结果术后3d,综合性护理组患者SAS和SDS评分均较术前明显下降(P均<0.05)。综合性护理组肠蠕动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和排便时间均明显快于常规护理组(P<0.05)。术后3d,两组患者血浆胃动素及胃泌素水平均较术前明显上升(P<0.05或P<0.01),且综合性护理组上升幅度更明显(P<0.05)。结论综合性护理干预可改善胃肠道手术后患者的心理状态,促进患者胃肠功能尽快恢复,尽早恢复饮食,作用与提高患者血浆胃动素及胃泌素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道手术 护理干预 心理状态 胃肠功能 胃动素 胃泌素
下载PDF
视频健康教育结合积极心理护理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心理状态、康复依从性、功能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30
14
作者 李韦 《临床与病理杂志》 CAS 2022年第11期2812-2820,共9页
目的:探讨应用视频健康教育结合积极心理护理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者心理状态、康复依从性、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7月至2021年6月阜阳市第二人民医院全科医学老年病科收治的100... 目的:探讨应用视频健康教育结合积极心理护理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者心理状态、康复依从性、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7月至2021年6月阜阳市第二人民医院全科医学老年病科收治的100例COPD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模式,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视频健康教育结合积极心理护理模式,两组均护理至出院后2个月。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积极心理[幸福进取者问卷(Happiness Enterpriser Questionnaire,HEIQ)]、应对方式(简易应对量表)、康复依从性、肺功能、运动耐力(6 min步行距离)及呼吸困难[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的呼吸困难量表(British Medical Research Council Dyspnea Scale,mMRC)]的变化。结果:护理后,试验组HEIQ各分量表、总分及积极应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消极应对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康复锻炼依从性、氧疗依从性、饮食依从性及总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试验组第1秒用力呼气量(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first second,FEV1)、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FVC)、FEV1/FVC和6min步行距离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mMRC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COPD患者实施视频教育结合积极心理护理能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提升其康复依从性,有利于其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频健康教育 积极心理护理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心理健康 肺功能
下载PDF
中小负荷运动对心理应激大鼠免疫功能若干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22
15
作者 颜军 尹剑春 +2 位作者 翟一飞 孙开宏 陈爱国 《体育与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55-59,共5页
为了探讨中小负荷运动对心理应激下大鼠心理神经免疫若干指标的影响及其调节机制 ,对 5 4只大鼠进行为期 8周的身体运动 ,并在身体运动后期施加心理应激 ,测定下丘脑及血清中β -EP、皮质酮、IL -1β和血浆T淋巴细胞亚群 (CD3 + 、CD4+ ... 为了探讨中小负荷运动对心理应激下大鼠心理神经免疫若干指标的影响及其调节机制 ,对 5 4只大鼠进行为期 8周的身体运动 ,并在身体运动后期施加心理应激 ,测定下丘脑及血清中β -EP、皮质酮、IL -1β和血浆T淋巴细胞亚群 (CD3 + 、CD4+ 、CD8+ )等指标的含量。实验结果表明 ,心理应激组的血清IL -1β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 ,CD3 + 、CD4+ 、CD8+ 虽无显著性变化 ,但有下降的趋势 ,而皮质酮、β -EP的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 ;与心理应激组相比 ,运动 +应激组的IL -1β水平和CD3 + 、CD4+ 数目显著升高 ,对CD8+ 的影响不显著 ,而 β -EP和皮质酮含量均有所下降。中等负荷身体运动在应激状态下对大鼠机体功能的保护非常显著 ,比小负荷运动更能提高机体应激的应对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应激 身体运动 免疫功能 动物实验 Β-EP IL-1β 皮质酮 T淋巴细胞亚群
下载PDF
全身麻醉和椎管内麻醉对老年患者骨科术后精神状态及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9
16
作者 曾举 《国际精神病学杂志》 2020年第4期746-748,753,共4页
目的评价全身麻醉和椎管内麻醉对老年骨科手术患者术后精神状态及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5月~2019年5月期间本院收治的老年骨科手术患者1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全身麻醉,n=50)及观察组(椎管内麻醉,n=50)。... 目的评价全身麻醉和椎管内麻醉对老年骨科手术患者术后精神状态及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5月~2019年5月期间本院收治的老年骨科手术患者1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全身麻醉,n=50)及观察组(椎管内麻醉,n=50)。采用精神状态评价量表(MMSE)对患者术前及术后1h、3h、6h、24h、48h的精神状态进行评价,并以MMSE评分为依据对两组患者术后1h、3h、6h的认知障碍情况进行评定。结果两组患者实施麻醉前后的血流动力学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比对照组,观察组手术时间、清醒时间、语言陈述时间均明显较短(P<0.05);术前两组患者MMSE评分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术后各时间段的MMSE评分明显较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术后各时间段的认知障碍、精神错乱发生率相比对照组均明显较少(P<0.05)。结论对老年骨科手术患者行椎管内麻醉可预防和减少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精神异常等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骨科手术患者 全身麻醉 椎管内麻醉 精神状态 认知功能
原文传递
心理健康标准研究现状的反思——兼论心理健康的平衡说 被引量:18
17
作者 叶元辉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38-141,共4页
心理健康标准研究的现状可归纳为六种依据、两种思路与两种倾向。心理健康的标准应注重两种倾向———社会性和个体性的统一。这种统一体现于适应与发展应成为心理健康考察的基本对象 ,并最终落实在对心理机能的评估上。在此基础上 ,本... 心理健康标准研究的现状可归纳为六种依据、两种思路与两种倾向。心理健康的标准应注重两种倾向———社会性和个体性的统一。这种统一体现于适应与发展应成为心理健康考察的基本对象 ,并最终落实在对心理机能的评估上。在此基础上 ,本文提出了“心理健康的平衡说”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斯洛 众数原则 心理辅导 心理健康 心理机能 平衡 心理健康标准 社会性 个体性
下载PDF
Peplau人际关系理论对肝癌化疗患者正负性情绪、心理弹性及社会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6
18
作者 刘国艳 宋瑞鹏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0年第29期155-158,共4页
目的探究与分析Peplau人际关系理论对肝癌化疗患者正负性情绪、心理弹性及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0月—2019年10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肝癌术后化疗患者89例,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5)与观察组(n=44)。... 目的探究与分析Peplau人际关系理论对肝癌化疗患者正负性情绪、心理弹性及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0月—2019年10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肝癌术后化疗患者89例,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5)与观察组(n=44)。对照组仅给予常规化疗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实施Peplau人际关系理论。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焦虑、抑郁患者所占比例、正念注意觉知量表(MAAS)、心理弹性量表(CD-RISC10)、正负性情绪量表(PANAS)、社会功能评定量表(SSPI)评分。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后焦虑、抑郁患者所占比例均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干预后MAAS、CD-RISC10、PANAS评分均明显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干预后因子Ⅰ、Ⅱ、Ⅲ评分及总分均明显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Peplau人际关系理论实施到肝癌化疗患者中能够有效地改善患者的负面情绪,帮助其树立面对疾病治疗的信心,改善心理弹性,提高社会功能,促进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plau人际关系理论 肝癌 化疗 正负性情绪 心理弹性 社会功能
下载PDF
影视动画作品中色彩语言的表意功能 被引量:25
19
作者 曲春景 童云霞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40-50,共11页
影视动画作品中色彩作为一种独特的介质和表情达意的符号,形成自身一系列传递信息的方式。首先,在色彩和概念之间已存在某种普遍认同的契约关系;其次,色彩语言与普通语言一样,遵从聚合关系和组合关系。其与普通语言的不同在于,它具有模... 影视动画作品中色彩作为一种独特的介质和表情达意的符号,形成自身一系列传递信息的方式。首先,在色彩和概念之间已存在某种普遍认同的契约关系;其次,色彩语言与普通语言一样,遵从聚合关系和组合关系。其与普通语言的不同在于,它具有模拟代码和表现代码的双重特征。色彩语言与影像语言实属两个代码系统。影像语言无法完全涵盖色彩语言的关键问题是,在能指(影像)基本相同的情况下,往往会因色彩及亮度的不同,在所指层面上形成巨大反差甚至传递出完全相反的意义。色彩语言用色素创造出某种能够与观众进行沟通交流的表达句。这种色素构成的表达一般受文化习俗和色彩暗示两种规约性的限制。不同文化习俗的影响,使色彩语言带有某种民族特点;而由色彩暗示产生的心理联想意义则是普世共识的。色彩语言能塑造形象推进剧情的发展。无论是单格图画内的色彩组合抑或画面镜头之间的色彩组合,色彩要素的不同搭配均可以构成特定内涵的"句子",组成对人物善恶美丑等性格特征的陈述性表达。镜头与镜头的转换衔接又使色彩具备了"线性"组合的特征,更倾向完成对一段复杂事件的意义传递。色彩之所以成为一种语言,不仅由于色彩具有表意特点、具有语言的聚合及组合关系;更为重要的是,这些模拟、表意、聚合、组合等内涵都是现实生活赋予的。某些色彩形式早已对人们的意识构成过影响。那些成为某种表达模式或公式化标记的色彩语言,往往是启动了观众已有的生活经验或知识储备,因此,能够在色彩与概念之间形成默认的契约关系;人们很容易接受其中所蕴涵的表达意图,从而使色彩语言具有了表意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色彩语言 文化习俗 心理暗示 色素组合 表意功能
下载PDF
强化心理应激护理措施对呼吸衰竭患者心理状况及肺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5
20
作者 袁先桃 徐骞 《海军医学杂志》 2019年第1期85-88,共4页
目的探讨强化心理应激护理措施对呼吸衰竭患者心理状况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鄂州市中心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68例呼吸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34例)和对照组(34例)。对照组予常规护理,观察... 目的探讨强化心理应激护理措施对呼吸衰竭患者心理状况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鄂州市中心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68例呼吸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34例)和对照组(34例)。对照组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强化心理应激护理。观察2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评分、肺功能指标、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的差异。结果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SAS评分、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的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FVC)、1秒用力呼气容积(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g,FEV1)明显高于对照组,而通气时间则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观察组总满意度(91.2%)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满意度(7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强化心理应激护理措施对呼吸衰竭患者护理效果明显,可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降低患者SAS评分、SDS评分,改善患者肺功能指标,临床中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应激护理 呼吸衰竭 心理状况 肺功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