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智能体记忆引导的学习与决策: 海马体记忆回放的视角
1
作者 朱觐镳 吴一帆 王东署 《控制理论与应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753-1764,共12页
生物体记忆回放对提高其学习和决策能力有重要作用.研究表明,生物体记忆回放主要是由位于海马体内的位置细胞完成的,在回放激活顺序和具体激活位置上具有多样性,但是现有模拟海马体记忆回放研究方法大多形式单一,只模拟了单方向或者部... 生物体记忆回放对提高其学习和决策能力有重要作用.研究表明,生物体记忆回放主要是由位于海马体内的位置细胞完成的,在回放激活顺序和具体激活位置上具有多样性,但是现有模拟海马体记忆回放研究方法大多形式单一,只模拟了单方向或者部分情形下的回放,难以较好地复现海马体记忆回放机理.因此,结合生物体记忆回放机理,多方面模拟海马体位置细胞的记忆回放功能来提高智能体的学习与决策性能,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和应用前景.针对静态栅格场景,本文通过使用组合的强化学习机制来模拟海马体重新激活的多样性,设计了一种轨迹采样和优先扫描两个过程相互交替使用的双向搜索模型,来模拟海马体不同位置记忆的再激活,同时,通过在线学习和离线学习的方式分别模拟生物体清醒和睡眠状态下的记忆机理,更好地复现海马体的记忆回放过程.进一步地,针对变化的动态场景,设计具有“一套参数,两段更新”功能的深度双向搜索模型,来提高智能体动态环境下的学习与决策性能.复杂静态和动态栅格环境下智能体导航实验以及与其他强化学习算法的性能对比实验验证了本文所提模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记忆引导 决策 海马体 记忆回放 轨迹采样 优先扫描
下载PDF
自主控制眼跳:实验范式、神经机制和应用 被引量:11
2
作者 陈玉英 隋光远 瞿彬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54-162,共9页
自主控制眼跳是眼跳类型之一。自主控制眼跳实验范式为研究各种脑损伤,神经疾病和精神失调提供了一种新的研究手段,为研究眼跳的神经机制以及反应抑制、空间工作记忆等高级认知功能提供了重要的方法。文章介绍了自主控制眼跳的两种实验... 自主控制眼跳是眼跳类型之一。自主控制眼跳实验范式为研究各种脑损伤,神经疾病和精神失调提供了一种新的研究手段,为研究眼跳的神经机制以及反应抑制、空间工作记忆等高级认知功能提供了重要的方法。文章介绍了自主控制眼跳的两种实验范式:反向眼跳和记忆导向眼跳,阐述了自主控制眼跳的神经机制及其实验范式的应用,指出自主控制眼跳实验范式为评定精神分裂症等脑功能失调病人的神经功能状态提供了重要的信息,为研究各种脑功能失调和精神疾病提供了重要的研究方法。今后的研究趋势是眼跳研究与神经成像技术和临床观察相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主控制眼跳 反向眼跳 记忆导向眼跳 反应抑制 空间工作记忆
下载PDF
在真实场景中记忆对学龄儿童注意的导向 被引量:3
3
作者 魏玲 沈德立 《心理与行为研究》 CSSCI 2010年第4期252-256,273,共6页
采用背景线索范式,探讨在真实场景中记忆对学龄儿童的注意导向。结果发现:(1)搜索任务中,学龄儿童在重复场景中的目标搜索随着学习阶段的增加而得到促进,获得显著的背景线索效应,但在新异场景中却没有出现。(2)回忆任务中,学龄儿童对重... 采用背景线索范式,探讨在真实场景中记忆对学龄儿童的注意导向。结果发现:(1)搜索任务中,学龄儿童在重复场景中的目标搜索随着学习阶段的增加而得到促进,获得显著的背景线索效应,但在新异场景中却没有出现。(2)回忆任务中,学龄儿童对重复场景及其共变目标位置的记忆好于对新异场景的,且显著地高于随机水平。结果表明,在真实场景中,对背景及目标-背景共变关系的记忆引导着学龄儿童的注意分布,且该引导随着经验的增加而变得更有效;该记忆具有外显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实场景 学龄儿童 记忆导向注意
下载PDF
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障碍患者的记忆扫视研究
4
作者 张凯 李平 《河南医学研究》 2023年第24期4491-4495,共5页
目的研究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障碍(VCIND)患者的记忆扫视(MGS)特征,探讨MGS对该类患者认知功能的检测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2月在濮阳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就诊的44例VCIND患者作为病例组,同时选取80例健康受试者作为对照组。应... 目的研究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障碍(VCIND)患者的记忆扫视(MGS)特征,探讨MGS对该类患者认知功能的检测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2月在濮阳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就诊的44例VCIND患者作为病例组,同时选取80例健康受试者作为对照组。应用视频眼震电图仪对两组进行经典MGS检查,比较检验结果。观察指标包括左右向10°、15°、20°(共6个角度)的MGS速度、潜伏期、精确度。结果两组MGS速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MGS潜伏期延长(左向15°的P=0.094,余各方向各角度P<0.05),MGS精确度降低(右向10°的P=0.079,余各方向各角度P<0.05)。结论VCIND患者MGS异常,主要表现为潜伏期延长及精确度下降,MGS提供了客观的电生理指标,具有一定的辅助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障碍 记忆扫视 认知 潜伏期 精确度 视频眼震电图
下载PDF
正常成人记忆扫视的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周红 白静 +2 位作者 张淑琴 杜玉曼 赵桂萍 《中国体视学与图像分析》 2012年第1期70-74,共5页
目的探讨正常成人受试者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对记忆扫视的影响。方法对143例正常成人受试者进行记忆扫视试验,分析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对记忆扫视速度、潜伏期和准确度的影响。结果 143例受试者记忆扫视速度均值为207.73±39.70... 目的探讨正常成人受试者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对记忆扫视的影响。方法对143例正常成人受试者进行记忆扫视试验,分析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对记忆扫视速度、潜伏期和准确度的影响。结果 143例受试者记忆扫视速度均值为207.73±39.70 d/s(95%可信区间:129.92~285.54),潜伏期均值为(410.87±103.10)ms(95%可信区间:208.79~612.946),准确度均值为(80.68±10.77)%(95%可信区间:63.45~97.91);不同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的正常成人受试者记忆扫视速度、潜伏期和准确度无显著差异(P值均>0.05)。结论正常成人记忆扫视不受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记忆扫视 正常成人 眼震电图描记术
下载PDF
遗忘型轻度认知障碍的记忆扫视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周红 白静 +1 位作者 黄一宁 赵桂萍 《中国体视学与图像分析》 2015年第1期88-93,共6页
目的研究遗忘型轻度认知障碍的记忆扫视特点,为其辅助诊断提供客观的电生理指标。方法选取43例遗忘型轻度认知障碍患者作为病例组,选取与病例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相匹配的79例正常成人作为对照组。利用视频眼震电图对所有受试者进行... 目的研究遗忘型轻度认知障碍的记忆扫视特点,为其辅助诊断提供客观的电生理指标。方法选取43例遗忘型轻度认知障碍患者作为病例组,选取与病例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相匹配的79例正常成人作为对照组。利用视频眼震电图对所有受试者进行记忆扫视检查。观察指标包括记忆扫视速度、潜伏期、准确度,共6个角度±15°、±20°、±25°。对检查结果进行组间比较。结果和对照组相比,病例组记忆扫视速度无显著变化(各角度P>0.05),记忆扫视潜伏期显著延长(+15°P=0.002,-15°P=0.001,+20°P=0.058,-20°P=0.001,+25°P=0.001,-25°P=0.001)。记忆扫视准确度显著降低(+15°P=0.005,-15°P=0.060,+20°P=0.001,-20°P=0.030,+25°P=0.001,-25°P=0.011)。结论遗忘型轻度认知障碍患者记忆扫视异常,其特点为:记忆扫视潜伏期延长,准确度下降。记忆扫视在遗忘型轻度认知障碍的辅助诊断中有一定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忘型轻度认知障碍 记忆扫视 视频眼震电图
下载PDF
眼跳的研究范式及其主要认知功能 被引量:13
7
作者 陈庆荣 谭顶良 +2 位作者 邓铸 周临 张晓丽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197-1210,共14页
眼跳运动系统为研究者探索行为的认知控制机制提供了有力工具。已有研究发现,很多认知过程会影响不同类型眼跳任务中的眼跳参数。在系统梳理已有研究的基础上,从以下4个方面系统阐述和评价了眼跳运动的研究范式和主要认知功能:(1)视觉... 眼跳运动系统为研究者探索行为的认知控制机制提供了有力工具。已有研究发现,很多认知过程会影响不同类型眼跳任务中的眼跳参数。在系统梳理已有研究的基础上,从以下4个方面系统阐述和评价了眼跳运动的研究范式和主要认知功能:(1)视觉导向眼跳的研究范式和变式及其认知功能,包括空白/重叠效应、分心物效应、提示效应、学习效应等;(2)预测性眼跳的研究范式和认知控制,涉及神经生物钟理论、视空间工作记忆、指导语等;(3)记忆导向眼跳的研究范式和变式及其认知控制,包括分心物效应、年龄效应、视空间工作记忆的抑制效应、注意等;(4)反向眼跳的研究范式和变式及其认知控制,包括反向眼跳抑制、眼跳决策信号竞争整合模型、工作记忆容量、注意、错误监控、学习、奖励和年龄效应等。最后,结合已有研究范式对未来眼跳研究的趋势和需解决的问题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朝向眼跳 预测性眼跳 记忆导向眼跳 反向眼跳 认知功能
下载PDF
记忆引导方式泪道环形置管治疗先天性鼻泪管阻塞
8
作者 乔磊 田艳明 +4 位作者 郭宁 闫希冬 李鹏 刘冠禹 杨胜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338-1341,共4页
目的探讨一种国内先天性鼻泪管阻塞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了35例(48只眼)于2009年8月至2012年12月在新疆乌鲁木齐解放军第474医院全军眼科中心就诊,诊断为先天性鼻泪管阻塞(CNLDO)的患儿,均经其他医院或门诊采取保守治疗、加压... 目的探讨一种国内先天性鼻泪管阻塞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了35例(48只眼)于2009年8月至2012年12月在新疆乌鲁木齐解放军第474医院全军眼科中心就诊,诊断为先天性鼻泪管阻塞(CNLDO)的患儿,均经其他医院或门诊采取保守治疗、加压泪道冲洗和(或)泪道探通法,随访3—16个月,而治疗无效后而收治住院,在全身麻醉下采取一种特制泪道探针泪道探通方式,在可记忆钢芯引导下行上、下泪道环形置人超细软硅胶管术。术后随访6~24个月,以溢泪及伴有脓性分泌物完全消失为治愈标准。结果35例(48只眼),治愈44只眼,治愈率91.7%;3只眼仍有少许流泪,但伴随的脓性分泌物明显减轻;1只眼因术前已形成泪囊瘘管,治疗3周复查时再次形成急性泪囊炎,有大量脓性分泌物,采取拆除泪道环形置管,全身及眼局部应用抗生素,炎症得以控制。结论此手术方法治疗小儿CNLDO安全可靠,疗效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泪管阻塞 先天性 记忆钢芯引导方式 泪道环形置管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