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社会记忆再生产的基本结构 被引量:28
1
作者 丁华东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21-128,共8页
社会记忆再生产是对社会记忆进行一系列施加影响的行为、过程和结果。从再生产角度开展社会记忆研究,可以深化社会记忆资源、再生产过程、再生产结果之间的关联性思考,建构整体性分析框架,同时有助于分析社会记忆的生产、加工、分配和... 社会记忆再生产是对社会记忆进行一系列施加影响的行为、过程和结果。从再生产角度开展社会记忆研究,可以深化社会记忆资源、再生产过程、再生产结果之间的关联性思考,建构整体性分析框架,同时有助于分析社会记忆的生产、加工、分配和消费行为。社会记忆再生产的基本结构,可以解析为形式再生产、内容再生产、意义再生产。其中,形式再生产是对记忆事项存在形式的再次转化,内容再生产是对记忆事项内容的重新叙述,意义再生产是对记忆事项意义的时代阐释。它们各具特点,并由此呈现出诸多复杂的社会记忆研究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记忆 再生产 记忆事项 结构分析
下载PDF
论新媒体传播与档案记忆的意义再生产 被引量:20
2
作者 丁华东 张燕 《档案学通讯》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62-67,共6页
意义再生产作为档案记忆传承的核心,本质上以人为中心,集中体现为主客体关系范畴。新媒体传播从重构意义场域、强化意义源头、赋予意义再生产要素、改变意义再生产路径等四方面,演化为作用其中的一项重要社会机制。从意义取向出发,... 意义再生产作为档案记忆传承的核心,本质上以人为中心,集中体现为主客体关系范畴。新媒体传播从重构意义场域、强化意义源头、赋予意义再生产要素、改变意义再生产路径等四方面,演化为作用其中的一项重要社会机制。从意义取向出发,档案记忆再生产的新媒体传播方略包括:主体维度引导公众参与生产档案记忆;客体维度积累数字资源建构档案记忆;关系维度面向身份认同诠释档案记忆;中介维度融合媒介技术传播档案记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档案记忆 新媒体传播 意义再生产
原文传递
论档案记忆再生产的实践特征与当代趋势 被引量:17
3
作者 丁华东 张燕 《档案学通讯》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8,共5页
档案记忆再生产作为社会再生产的重要方式之一,在生产过程上包括生成、加工、展演、消费四个阶段,在生产对象上包涵档案记忆的文本、内容和意义三个层面。作为一项文化实践活动,档案记忆再生产具有鲜明的实践特征,即往返重复的绵延性、... 档案记忆再生产作为社会再生产的重要方式之一,在生产过程上包括生成、加工、展演、消费四个阶段,在生产对象上包涵档案记忆的文本、内容和意义三个层面。作为一项文化实践活动,档案记忆再生产具有鲜明的实践特征,即往返重复的绵延性、记忆重构的更新性、恪守真实的客观性。档案记忆再生产的当代趋势体现为:数字化与媒介化;加速化与深度化;大众化与社会化;资本化与消费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档案记忆 社会再生产 社会记忆
原文传递
从固态到液态:档案记忆再生产形态的嬗变与思考 被引量:15
4
作者 丁华东 周子晴 《档案学通讯》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3-21,共9页
鲍曼的“流动的现代性”理论为研究档案记忆再生产形态的嬗变提供了思想工具,通过对社会液态化的考察,液态的叙事方式、传播语境、权力分配和消费行为构筑了档案记忆再生产形态嬗变的时代背景。液态档案记忆再生产呈现出档案记忆主体从... 鲍曼的“流动的现代性”理论为研究档案记忆再生产形态的嬗变提供了思想工具,通过对社会液态化的考察,液态的叙事方式、传播语境、权力分配和消费行为构筑了档案记忆再生产形态嬗变的时代背景。液态档案记忆再生产呈现出档案记忆主体从分离向交互演化、档案记忆客体从有界向无界延伸、档案记忆物态从沉重向轻灵迁移、档案记忆体验从观看向沉浸衍变四个表征。与此同时,液态档案记忆再生产正面临着失衡失序的威胁:档案记忆限度过大影响记忆治理失灵、档案记忆内容有限抵抗社会失忆无力、档案记忆形式离散疗治受众空虚心理乏力。据此可以从重视话语力量,构建档案记忆传播新媒体平台;推进数字人文,打造档案记忆虚拟空间;强化个性推送,推动档案记忆主动消费;依托多感官互动,促发档案记忆沉浸式体验等方面适应时代变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档案记忆 再生产 液态记忆 记忆建构
原文传递
是“毒药”还是“良药”——论社会记忆档案化与档案记忆社会化的互化交融 被引量:14
5
作者 丁华东 陈展 杨寅 《档案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9-25,共7页
社会记忆档案化是将社会记忆以档案的方式加以留存,档案记忆社会化则是将档案留存的记忆重新转化为社会共享的记忆。两者是一种双向转化的行为、过程和结果,需要我们超越单向度的思维,在社会记忆再生产的统一性中把握双方的互化融合,认... 社会记忆档案化是将社会记忆以档案的方式加以留存,档案记忆社会化则是将档案留存的记忆重新转化为社会共享的记忆。两者是一种双向转化的行为、过程和结果,需要我们超越单向度的思维,在社会记忆再生产的统一性中把握双方的互化融合,认识到它们是"良药",而非"毒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记忆 档案记忆 记忆再生产 记忆转化
原文传递
档案记忆再生产理论创建的构想 被引量:14
6
作者 丁华东 张燕 《档案学通讯》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2-19,共8页
档案记忆再生产研究是以马克思社会再生产理论为思想指导,在现有关系论、形态论、资源论、功能论基础上对档案记忆形成及其加工行为、过程、结果的重新阐释,涉及档案记忆再生产的构成要素、生产结构、生产过程、运动规律、社会机制等系... 档案记忆再生产研究是以马克思社会再生产理论为思想指导,在现有关系论、形态论、资源论、功能论基础上对档案记忆形成及其加工行为、过程、结果的重新阐释,涉及档案记忆再生产的构成要素、生产结构、生产过程、运动规律、社会机制等系统性内容,突出档案记忆的生成性、加工性、循环性、累积性,是档案记忆研究由"静"向"动"的转变延伸。站在档案记忆本体立场上创建档案记忆再生产理论,对突破"档案与社会记忆建构"思维阈限,整合档案记忆研究既有成果,构建中国特色档案学话语体系具有探索创新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记忆 档案记忆 再生产
原文传递
论现代传媒与社会记忆再生产 被引量:9
7
作者 丁华东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93-100,324,共8页
社会记忆传承、建构和控制的过程,也是社会记忆的再生产过程;现代传媒的发展增强了社会记忆再生产的力度,提高了社会记忆再生产产品的可视化,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着社会记忆再生产的性质。对现代传媒与社会记忆再生产进行分析,可以... 社会记忆传承、建构和控制的过程,也是社会记忆的再生产过程;现代传媒的发展增强了社会记忆再生产的力度,提高了社会记忆再生产产品的可视化,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着社会记忆再生产的性质。对现代传媒与社会记忆再生产进行分析,可以揭示当代社会记忆再生产的某些时代表现和时代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传媒 社会记忆 记忆再生产
下载PDF
社会记忆再生产视角下红色档案传承红色基因的实施路径 被引量:8
8
作者 樊春颖 聂勇浩 《档案与建设》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22-26,共5页
深入挖掘红色档案价值、建构红色记忆,对于传承红色基因、增强红色文化认同具有重要意义。社会记忆再生产理论为红色档案开发路径提供了整体性框架,即通过隐性记忆显性化的收集过程、碎片记忆整体化的加工过程、个体记忆群体化的宣传过... 深入挖掘红色档案价值、建构红色记忆,对于传承红色基因、增强红色文化认同具有重要意义。社会记忆再生产理论为红色档案开发路径提供了整体性框架,即通过隐性记忆显性化的收集过程、碎片记忆整体化的加工过程、个体记忆群体化的宣传过程、群体记忆重构更新的反馈过程四个环节能够推动红色记忆的循环上升。基于这一理论框架,为助力红色记忆的再生产,文章提出了建构主体联盟、提升数字赋能、实现渠道拓展和促进反馈迭代等策略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色档案 社会记忆 记忆再生产
下载PDF
档案记忆再生产研究的学术价值与问题思考 被引量:7
9
作者 丁华东 张燕 《档案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7-43,共7页
档案记忆再生产研究是运用马克思社会再生产和当代社会记忆理论,对档案记忆的生产(生成)与再生产行为及其过程进行多方位、整体性探讨,旨在探索发现档案记忆再生产行为的内在机制与本质规律.作为档案记忆研究的自然延伸和再度阐释,档案... 档案记忆再生产研究是运用马克思社会再生产和当代社会记忆理论,对档案记忆的生产(生成)与再生产行为及其过程进行多方位、整体性探讨,旨在探索发现档案记忆再生产行为的内在机制与本质规律.作为档案记忆研究的自然延伸和再度阐释,档案记忆再生产研究具有整合档案记忆研究既有成果、开拓档案记忆研究新空间、助推社会记忆研究新发展、打开学科知识交汇的新门径等学术价值;需要我们探索解决其中涉及的科学性问题、本体论问题、合法性问题、体系化问题、关系性问题、方法论问题,以构建一体化的档案记忆理论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档案记忆 社会记忆 社会再生产 记忆再生产
原文传递
反排木鼓舞:从历史记忆到文化表征 被引量:8
10
作者 刘柳 陈正府 《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1期34-38,共5页
反排木鼓舞作为文化的一种展示方式,随着时代的不同发生着文化的变迁和意义的生产,由一种族群源流与迁徙,祖先历史与记忆的隐喻和象征,逐渐转向反排文化,这种文化的展示与表征,一是通过苗族形象,二是展示和表征贵州少数民族和苗族的文... 反排木鼓舞作为文化的一种展示方式,随着时代的不同发生着文化的变迁和意义的生产,由一种族群源流与迁徙,祖先历史与记忆的隐喻和象征,逐渐转向反排文化,这种文化的展示与表征,一是通过苗族形象,二是展示和表征贵州少数民族和苗族的文化符号,从而实现文化的再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排木鼓舞 历史记忆 表征 文化再生产
下载PDF
记忆再生产视角下档案资源开发的思路与策略 被引量:8
11
作者 添志鹏 《档案与建设》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0-14,共5页
档案是社会记忆的载体,本身也是一种社会记忆。档案资源开发是记忆再生产的重要形式,其内容、过程及结果蕴藏着记忆再生产的功能。记忆再生产能为档案资源开发提供新思路,引导其由尊重历史真实到尊重记忆真实、由关注内容研究到关注记... 档案是社会记忆的载体,本身也是一种社会记忆。档案资源开发是记忆再生产的重要形式,其内容、过程及结果蕴藏着记忆再生产的功能。记忆再生产能为档案资源开发提供新思路,引导其由尊重历史真实到尊重记忆真实、由关注内容研究到关注记忆发掘、由强调需求满足到强调记忆认同、由输出档案产品到输出记忆能量。为了发挥记忆再生产功能,档案资源开发需要在开发主体、开发范围、开发形式、开发路径方面积极调整与作为,把握记忆脉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记忆 记忆再生产 档案资源开发
下载PDF
民族文化的想象与再生产——论少数民族题材电影《花腰新娘》与《寻找刘三姐》的文化诉求 被引量:8
12
作者 史修永 张慧捷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13-118,共6页
《花腰新娘》与《寻找刘三姐》作为近几年来国内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发展的代表性作品,吸引了电影界的关注。作为体现少数民族民俗景观的视觉消费文本,其鲜明的文化表征和时代特点为批判性地思考民族文化与电影媒介的关系提供了一种可能。... 《花腰新娘》与《寻找刘三姐》作为近几年来国内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发展的代表性作品,吸引了电影界的关注。作为体现少数民族民俗景观的视觉消费文本,其鲜明的文化表征和时代特点为批判性地思考民族文化与电影媒介的关系提供了一种可能。具体来说:影片凭借视觉消费编码策略,使观众在视觉符号的体验中完成了对少数民族生活的想象性建构;通过各种文化记忆形式的串联,实现了对民族文化传统的挖掘、发现和再生产;少数民族区域美学的尝试性建构,也强化了少数民族自身的文化归属感,为应对民族文化认同的危机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 视觉消费 文化记忆 再生产 少数民族区域审美
下载PDF
传递记忆的微光:论档案记忆再生产的微观叙事 被引量:3
13
作者 陈佳雨 《档案与建设》 2024年第1期51-56,共6页
随着公众思想观念的更新、技术环境的变革以及资源结构的嬗变,微观叙事受到关注、认可和倡导。文章以档案记忆再生产的微观叙事为逻辑起点,提出立足多元视角、编排叙事体例、利用数字媒介、打造聚合环境的微观叙事讲述策略,从而消除传... 随着公众思想观念的更新、技术环境的变革以及资源结构的嬗变,微观叙事受到关注、认可和倡导。文章以档案记忆再生产的微观叙事为逻辑起点,提出立足多元视角、编排叙事体例、利用数字媒介、打造聚合环境的微观叙事讲述策略,从而消除传统叙事对微观记忆的遮蔽,借此澄显、传递记忆的微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档案记忆 再生产 微观叙事
下载PDF
社会记忆再生产:档案编纂工作研究新视角 被引量:4
14
作者 陈佳慧 《档案与建设》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2-25,共4页
人类文明发展至今积累了无数的社会记忆,这些记忆中有很大一部分以档案为载体不断被激发及延续。档案编纂工作按一定主题整合分散的档案,在此过程中将留存于这些档案中的社会记忆串连起来,用以唤醒、传承社会记忆,实现记忆意义的生成与... 人类文明发展至今积累了无数的社会记忆,这些记忆中有很大一部分以档案为载体不断被激发及延续。档案编纂工作按一定主题整合分散的档案,在此过程中将留存于这些档案中的社会记忆串连起来,用以唤醒、传承社会记忆,实现记忆意义的生成与深化,这既是档案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档案记忆再生产的过程。社会记忆再生产理论拓展了档案编纂工作的性质与功能,基于此对编纂工作提出新的要求,进而推动档案编纂工作的调整与优化,推动其社会功能放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记忆 记忆再生产 档案编纂 档案记忆观
下载PDF
数字人文:数字时代社会记忆再生产的新景观 被引量:3
15
作者 丁华东 周子晴 《情报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7,27,共8页
【目的/意义】数字人文是数字时代人文科学的新潮流,从社会记忆再生产视野探视数字人文,可以为数字人文发展开辟新的学科天地,提供指导性精神动能:填平理论洼地、导引意义指向、强化伦理反思、树立学科自信,塑就中国特色、中国气派的数... 【目的/意义】数字人文是数字时代人文科学的新潮流,从社会记忆再生产视野探视数字人文,可以为数字人文发展开辟新的学科天地,提供指导性精神动能:填平理论洼地、导引意义指向、强化伦理反思、树立学科自信,塑就中国特色、中国气派的数字人文新范式。【方法/过程】通过对数字人文与数字记忆之间的关系阐释,揭示数字人文是数字时代记忆再生产的典型样态。对数字人文的社会记忆再生产功能进行多方面的探讨,分析数字人文的社会记忆再生产卓越特性,并对社会记忆再生产为数字人文研究涵育人文精神予以展望。【结果/结论】数字人文可以被定性为数字时代社会记忆再生产的典范,既具备社会记忆的存储、展演、想象、反思功能,又表现出卓越特性,是数字时代社会记忆再生产的新景观。【创新/局限】为数字人文研究提供了更宏大的新视角,且增添了学科建设层面的理性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人文 数字记忆 社会记忆 记忆再生产 数字时代
原文传递
场所的记忆和记忆的场所再现——电影《1942》重庆场景地建筑设计 被引量:5
16
作者 陈蔚 胡斌 +1 位作者 任欢 石海鹰 《新建筑》 2019年第6期54-58,共5页
近年来,随着以记忆再现为主题的项目不断增多,以跨学科的视野,从保护历史遗产和地方性知识的角度出发,探讨如何以场所记忆唤起城市共同文化记忆和身份认同感,逐渐成为我国当代建筑设计的一个新内容。电影《1942》重庆场景地的打造是电... 近年来,随着以记忆再现为主题的项目不断增多,以跨学科的视野,从保护历史遗产和地方性知识的角度出发,探讨如何以场所记忆唤起城市共同文化记忆和身份认同感,逐渐成为我国当代建筑设计的一个新内容。电影《1942》重庆场景地的打造是电影场景设计学、文物建筑修复学与建筑学三者的一次跨界合作,是城市尺度下一次记忆重建之旅。设计构思以城市记忆的寻找、唤起与呈现为核心,从城市形态记忆、城市空间记忆、建筑记忆、景观记忆及符号事件记忆五要素入手,通过空间叙事和节点再现、复原与拼贴等组织手法,使记忆在真实物质空间得以复苏与重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记忆 写意性 再现 叙事 文化景观
下载PDF
面向大学生国家认同教育的校史档案记忆再生产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鲁昆洪 毛菊 《档案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19-127,共9页
大学生的国家认同关乎国运兴衰和教育成败。探讨作为记忆资源的校史档案如何作用于国家认同教育的内在逻辑与外在表现,寻求大学生国家认同教育的校史档案记忆路径具有重要意义。引入社会记忆再生产分析框架,校史档案沿着“场域—符号—... 大学生的国家认同关乎国运兴衰和教育成败。探讨作为记忆资源的校史档案如何作用于国家认同教育的内在逻辑与外在表现,寻求大学生国家认同教育的校史档案记忆路径具有重要意义。引入社会记忆再生产分析框架,校史档案沿着“场域—符号—意义”的通道与大学生国家认同教育相连接,在多维互动中显示出特别的张力。本文针对当前校史档案存在的内容淡化、形式刻板、意义模糊的“失忆”困境,通过对校史档案内容形构、形式激活、意义传达的记忆再生产“赋义”之路,提出以校史档案提升大学生国家认同的“形构—激活—传达”致思路向,达成高校红色基因不淡、集体记忆不退、大学生国家认同增强的价值旨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史档案 国家认同教育 记忆再生产 大学生
原文传递
论红色档案记忆再生产的意义阐释 被引量:4
18
作者 付亚楠 丁华东 《档案与建设》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29-32,共4页
意义阐释作为意义再生产的核心,与红色档案记忆再生产有着天然的逻辑关联,具有把红色档案记忆“重新现实化”、积聚释放红色记忆能量、推动红色档案经典化的时代价值。文章从政治、历史、思想、教育与文化五个维度分析红色档案记忆再生... 意义阐释作为意义再生产的核心,与红色档案记忆再生产有着天然的逻辑关联,具有把红色档案记忆“重新现实化”、积聚释放红色记忆能量、推动红色档案经典化的时代价值。文章从政治、历史、思想、教育与文化五个维度分析红色档案记忆再生产中的意义阐释,并从抓准核心意义,合理规划布局;争取多维展现,增强阐释表现力;坚持持续性阐释,巩固延长成效三个方面提出加强红色档案记忆再生产中意义阐释的实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色档案 意义阐释 记忆再生产
下载PDF
公民在档案记忆再生产中的角色定位与实现机制 被引量:4
19
作者 郑爽 丁华东 《档案与建设》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4-18,8,共6页
档案记忆再生产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再生产学说运用到档案学领域的新课题和新探点,文章旨在运用再生产规律,阐释公民在档案记忆再生产中的主体地位,以及在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环节的角色担当。公民在档案记忆再生产中扮演着记忆资... 档案记忆再生产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再生产学说运用到档案学领域的新课题和新探点,文章旨在运用再生产规律,阐释公民在档案记忆再生产中的主体地位,以及在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环节的角色担当。公民在档案记忆再生产中扮演着记忆资源的供给者、记忆分配的监督者、记忆交换的推广者、解构与重构档案记忆的利用者四种角色。这四种角色的实现还需通过内外部助力、实现途径建设与成果反馈、健全的制度和激励机制进行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档案记忆 社会再生产 公民角色 角色实现
下载PDF
村落文化遗产景观再生产的三重属性 被引量:2
20
作者 覃锐钧 韦玉妍 《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20-129,共10页
“谁的文化遗产(价值)?”是一个由来已久的争议性议题。虽然诸多研究深入讨论了文化遗产的权属问题,但至今仍然没有令人满意的答案。自中国传统村落调查启动以来,村落文化遗产日益成为景观再生产的实践对象。以空间生产理论为分析工具,... “谁的文化遗产(价值)?”是一个由来已久的争议性议题。虽然诸多研究深入讨论了文化遗产的权属问题,但至今仍然没有令人满意的答案。自中国传统村落调查启动以来,村落文化遗产日益成为景观再生产的实践对象。以空间生产理论为分析工具,探讨村落文化遗产景观再生产的属性,可以成为一个超越文化遗产权属之争的研究方向。通过对纳禄村持续六年的田野调查,本研究发现:国家层面开展传统村落调查引发了保护与利用村落文化遗产的热潮;地方力量基于传统的“家”文化参与和拓展了村落文化遗产的景观再生产,营造了新的家园/社区空间;国家与地方在有意无意中张罗了迎合社会大众的公共空间。国家性、家园性和开放性成为村落文化遗产景观再生产的三大属性。它们共同彰显了村落文化遗产的共富价值与空间生产的另一种正义性,为依托文化遗产开展乡村振兴提供了多方协同推进的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遗产 历史记忆 空间生产 景观再生产 乡村振兴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