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01篇文章
< 1 2 3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参皂甙 Rg1 抗神经细胞凋亡作用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93
1
作者 李君庆 张香阁 张均田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406-410,共5页
研究人参皂甙Rg1对神经细胞凋亡的抑制作用。用原代培养的大鼠脑皮层神经细胞为实验模型。结果表明,Rg1能增强细胞活性,降低LDH的释放,减轻细胞核形态的改变,减少DNA断裂,增加细胞膜流动性,抑制细胞凋亡。提示细胞凋... 研究人参皂甙Rg1对神经细胞凋亡的抑制作用。用原代培养的大鼠脑皮层神经细胞为实验模型。结果表明,Rg1能增强细胞活性,降低LDH的释放,减轻细胞核形态的改变,减少DNA断裂,增加细胞膜流动性,抑制细胞凋亡。提示细胞凋亡与细胞膜流动性关系密切;Rg1的抗衰老作用与抗凋亡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参皂甙 RG1 神经细胞 细胞凋亡 膜流动性
下载PDF
水分胁迫对甘蔗叶片线粒体膜流动性的影响及其与膜脂过氧化的关系 被引量:61
2
作者 陈少裕 刘杰 《植物生理学报(0257-4829)》 CSCD 1991年第3期285-289,共5页
用荧光探剂ANS对抗旱性不同的甘蔗品种在水分胁迫下叶片线粒体膜流动性的变化进行的研究表明,水分胁迫降低了线粒体膜的流动性,抗旱性强的甘蔗品种Co 617和F.Y.79-9的下降幅度分别小于抗旱性弱的Co 740和M.T.77-208;水分胁迫下线粒体膜... 用荧光探剂ANS对抗旱性不同的甘蔗品种在水分胁迫下叶片线粒体膜流动性的变化进行的研究表明,水分胁迫降低了线粒体膜的流动性,抗旱性强的甘蔗品种Co 617和F.Y.79-9的下降幅度分别小于抗旱性弱的Co 740和M.T.77-208;水分胁迫下线粒体膜流动性的下降与膜脂过氧化产物丙二醛含量的增加有密切关系。外源自由基处理试验也表明,甘蔗叶片线粒体膜流动性的下降与膜脂过氧化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水分胁迫 线粒体 膜流动性
下载PDF
铝和铝+钙对小麦幼苗根尖质膜、液泡膜微囊ATP酶和膜流动性的影响 被引量:20
3
作者 张芬琴 沈振国 刘友良 《植物生理学报(0257-4829)》 CSCD 2000年第2期105-110,共6页
研究了铝和铝 +钙对小麦幼苗根尖质膜、液泡膜微囊H+ ATP酶、Ca2 + ATP酶、Mg2 + ATP酶活性及其动力学参数和膜流动性的影响。在质膜和液泡膜微囊制剂中加入 1.0mmol/L的Al3+(AlCl3)时 ,H+ ATP酶、Ca2 + ATP酶、Mg2 + ATP酶活性和酶促... 研究了铝和铝 +钙对小麦幼苗根尖质膜、液泡膜微囊H+ ATP酶、Ca2 + ATP酶、Mg2 + ATP酶活性及其动力学参数和膜流动性的影响。在质膜和液泡膜微囊制剂中加入 1.0mmol/L的Al3+(AlCl3)时 ,H+ ATP酶、Ca2 + ATP酶、Mg2 + ATP酶活性和酶促反应的Vmax及膜流动性下降 ,而酶促反应的最适pH和Km 均不受影响。提高酶促反应介质的Ca2 +(CaCl2 )浓度可以缓解Al3 +对膜ATP酶活性和膜流动性的影响。推测Al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质膜 液泡膜 ATP酶 膜流动性
下载PDF
年龄变化及人参皂甙Rg1对大鼠脑皮层细胞膜流动性的影响 被引量:22
4
作者 李君庆 张均田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23-27,共5页
用荧光偏振法,研究大鼠脑皮层细胞随年龄变化而引起膜流动性的改变及人参皂甙Rg1(Rg1)对老年鼠膜流动性的影响。实验表明,胎鼠与新生鼠(出生3d)间、青年鼠(3月龄)与成年鼠(9月龄)间膜流动性无显著差异。青年鼠和成... 用荧光偏振法,研究大鼠脑皮层细胞随年龄变化而引起膜流动性的改变及人参皂甙Rg1(Rg1)对老年鼠膜流动性的影响。实验表明,胎鼠与新生鼠(出生3d)间、青年鼠(3月龄)与成年鼠(9月龄)间膜流动性无显著差异。青年鼠和成年鼠膜流动性明显低于新生鼠,老年鼠(27月龄)膜流动性明显低于青年鼠和成年鼠。Rg1可显著增加老年鼠膜流动性。结果提示,膜流动性的变化可作为脑老化的一个指征;Rg1通过改善神经细胞膜流动性而发挥脑细胞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参皂甙RG1 脑皮层细胞 膜流动性 衰老
下载PDF
川芎嗪对缺氧缺糖状态下培养的血管内皮细胞ECV-304的影响 被引量:25
5
作者 林蓉 刘俊田 +1 位作者 甘伟杰 王维蓉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462-465,共4页
目的 :观察缺氧缺糖条件下血管内皮细胞 (ECV 30 4 )释放乳酸脱氢酶 (LDH)、一氧化氮 (NO)、丙二醛(MDA)水平和细胞膜流动性的变化及川芎嗪对它们的影响。方法 :缺氧缺糖诱导血管内皮细胞损伤 ,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培养液和细胞层中LDH活... 目的 :观察缺氧缺糖条件下血管内皮细胞 (ECV 30 4 )释放乳酸脱氢酶 (LDH)、一氧化氮 (NO)、丙二醛(MDA)水平和细胞膜流动性的变化及川芎嗪对它们的影响。方法 :缺氧缺糖诱导血管内皮细胞损伤 ,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培养液和细胞层中LDH活性 ;用比色法测定细胞培养液中NO水平 ;用荧光法检测细胞内脂质过氧化产物MDA以评价脂质过氧化程度 ;荧光偏振法测定内皮细胞膜流动性。结果 :缺氧缺糖引起的血管内皮细胞LDH释放增加、MDA生成增多和膜流动性增高 ,NO水平降低。而川芎嗪可抑制缺氧缺糖引起的血管内皮细胞释放LDH ,MDA生成和降低细胞膜流动性 ,提高NO水平。结论 :川芎嗪可保护缺氧缺糖诱导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 ,其作用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芎嗪 缺氧缺糖状态 血管内皮细胞 ECV-304 乳酸脱氢酶 LDH 一氧化氮 NO
下载PDF
龙葵碱对H_(22)荷瘤小鼠细胞膜流动性和膜蛋白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29
6
作者 季宇彬 王胜惠 +2 位作者 高世勇 汲晨锋 邹翔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39-241,共3页
目的观察龙葵碱对H22荷瘤小鼠肿瘤细胞膜流动性和膜蛋白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荧光探针DPH标记法测定肿瘤细胞膜流动性,考马斯亮蓝法测定肿瘤细胞膜蛋白水平。结果龙葵碱可显著降低H22荷瘤小鼠肿瘤细胞膜流动性,降低H22小鼠肿瘤细胞膜蛋... 目的观察龙葵碱对H22荷瘤小鼠肿瘤细胞膜流动性和膜蛋白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荧光探针DPH标记法测定肿瘤细胞膜流动性,考马斯亮蓝法测定肿瘤细胞膜蛋白水平。结果龙葵碱可显著降低H22荷瘤小鼠肿瘤细胞膜流动性,降低H22小鼠肿瘤细胞膜蛋白水平。结论龙葵碱是通过影响肿瘤细胞膜的流动性和肿瘤细胞膜上的蛋白水平恢复细胞的正常生理活性而达到抗肿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葵碱 H22荷瘤小鼠 膜流动性 膜蛋白水平
下载PDF
高寒山区牧草根质膜和脂肪酸组分对冷冻低温的适应反应 被引量:19
7
作者 周瑞莲 赵哈林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15-118,共4页
在秋末冬初测定了高寒山区自然生境中生长的垂穗披碱草 (Elymus nutans)、早熟禾 (Poa sphyondylodes)和花雀麦 (Bromus sinensis) 3种牧草根膜脂脂肪酸组分和质膜流动性及 ATPase活力。结果表明 :随着秋末冬初气温下降到 0℃以下 ,3种... 在秋末冬初测定了高寒山区自然生境中生长的垂穗披碱草 (Elymus nutans)、早熟禾 (Poa sphyondylodes)和花雀麦 (Bromus sinensis) 3种牧草根膜脂脂肪酸组分和质膜流动性及 ATPase活力。结果表明 :随着秋末冬初气温下降到 0℃以下 ,3种牧草根中膜脂肪酸配比发生较大变化 ,棕榈酸相对百分含量下降 40 .2 9% ,亚油酸增加 3倍多 ,亚麻酸增加 112 .39% ,脂肪酸不饱和指数 (IUFA )增大 ;同时根质膜流动性在低温期间较大 ,在融冻阶段有下降 ,冰冻阶段增大 ;质膜 Mn2 + ATPase、Ca2 + ATPase活力增大 ,Mg2 + ATPase活力下降。在冷冻适应中牧草根膜脂脂肪酸不饱和度的增加直接影响着膜的流动性 ,影响膜功能和植物抗冻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酸组分 多年生牧草 冷冻适应 质膜特性 高寒山区
下载PDF
淫羊藿甙对人高转移肺癌细胞膜的影响 被引量:19
8
作者 毛海婷 张玲 +2 位作者 王芸 温培娥 崔树龄 《中药材》 CAS CSCD 1999年第1期35-36,共2页
本研究采用流式细胞术及荧光探针标记技术检测了淫羊藿甙对人高转移肺癌细胞膜的影响。结果表明,淫羊藿甙可提高PG细胞膜流动性,增加膜表面HLA-ABC抗原的表达,增强肿瘤细胞的抗原性,这可能是淫羊藿甙的抗瘤作用机制之一。
关键词 淫羊藿甙 PG细胞 膜流动性 肺癌 抗肿瘤作用
下载PDF
山莨菪碱对红细胞自氧化的影响 被引量:24
9
作者 阳冠明 叶司原 利基林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460-461,共2页
目的 研究山莨菪碱(Ani)在红细胞自氧化损伤中的作用。方法 在红细胞悬液中加入不同浓度Ani,温育24h,分别用比色法、硫代巴比妥酸荧光法、荧光偏振法测定红细胞溶血度、红细胞膜脂质过氧化物(LPO) 、红细胞膜微粘... 目的 研究山莨菪碱(Ani)在红细胞自氧化损伤中的作用。方法 在红细胞悬液中加入不同浓度Ani,温育24h,分别用比色法、硫代巴比妥酸荧光法、荧光偏振法测定红细胞溶血度、红细胞膜脂质过氧化物(LPO) 、红细胞膜微粘度。结果 Ani1-0,1-5 m mol·L-1 可显著抑制红细胞自氧化溶血( 溶血度分别为:0-585 ±0-028、0-439 ±0-024,对照组为0-798 ±0-035 ,P<0-01)、显著降低红细胞膜LPO〔分别为:(0-359 ±0-017) 、(0-323 ±0-019)μmol·g-1 Pro,对照组为(0-418±0-015)μmol·g-1 Pro, P< 0-01〕、显著降低红细胞膜微粘度〔分别为:(0-328±0-017)、(0-296 ±0-019)Pa·s,对照组为(0-374 ±0-014) Pa·s〕。结论 Ani 抗氧自由基引发的膜脂质过氧化、保护细胞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莨菪碱 红细胞 脂质过氧化物 膜流动性
下载PDF
绞股蓝总皂甙对离体大鼠肝脏脂质过氧化及膜流动性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27
10
作者 李林 邢善田 周金黄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5期341-344,共4页
在体外实验中绞股篮总皂甙(GP)能抑制大鼠肝微粒体自发的和由Fe_-^(2+)-半胱氨酸、Vit C-NADPH和CCl_4诱发的脂质过氧化,其作用强于人参总皂甙。Fe_-^(2+)-半胱氨酸导致大鼠肝微粒体、线粒体膜流动性降低,同时加入GP可防止膜流动性的下降。
关键词 绞股蓝 脂质过氧化 总皂甙
下载PDF
栀子提取物ZG对副流感病毒1型感染后宿主细胞膜的影响 被引量:25
11
作者 郭姗姗 黄洋 +3 位作者 赵晔 高英杰 巩文峰 崔晓兰 《病毒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384-388,共5页
为了探讨栀子提取物ZG抗病毒作用的生物学机制,观察了栀子提取物ZG对副流感病毒1型(PIV-1)感染后宿主细胞膜电位、膜Na+-K+-ATP酶活性和膜流动性的影响。以氯化乙酰胆碱为阳性对照,采用荧光探针Di-BAC4(3)标记Hep-2细胞膜电位,借助流式... 为了探讨栀子提取物ZG抗病毒作用的生物学机制,观察了栀子提取物ZG对副流感病毒1型(PIV-1)感染后宿主细胞膜电位、膜Na+-K+-ATP酶活性和膜流动性的影响。以氯化乙酰胆碱为阳性对照,采用荧光探针Di-BAC4(3)标记Hep-2细胞膜电位,借助流式细胞仪检测膜电位;定磷法,分光光度计检测Na+-K+-ATP酶活性;荧光探针NBD-C6-HPC标记细胞膜磷脂,以荧光漂白恢复法和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检测膜流动性。结果显示:PIV-1感染后宿主细胞膜电位下降,处于超极化状态;膜Na+-K+-ATP酶活性显著增加,膜流动性显著降低。栀子提取物ZG作用后,对宿主细胞膜的超极化状态没有明显影响;对膜Na+-K+-ATP酶活性没有明显影响;而对膜流动性则有明显的恢复作用。阳性对照药乙酰胆碱能明显改善病毒感染后膜电位的超极化状态。PIV-1感染后膜电位、Na+-K+-ATP酶活性和膜流动性等细胞膜能态和功能的改变,可能为病毒感染的生物学机制之一;栀子提取物ZG可能是通过改善细胞膜流动性,维持细胞膜的正常功能来发挥抗病毒感染的作用,而与膜电位和膜Na+-K+-ATP酶活性等能态来源的环节可能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栀子提取物ZG 副流感病毒1型 膜电位 NA^+-K^+-ATP酶活性 膜流动性
下载PDF
三七总皂苷油包水微乳的处方筛选及体内外评价 被引量:27
12
作者 韩旻 傅韶 方晓玲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780-786,共7页
筛选口服油包水(W/O)微乳处方以提高三七总皂苷(panax notoginsenoside,PNS)中人参皂苷Rb1的体内肠吸收,分别采用大鼠体内肠吸收、脂质体和平行人工膜(parallel artificial membrane permeability assay,PAMPA)等模型分别研究... 筛选口服油包水(W/O)微乳处方以提高三七总皂苷(panax notoginsenoside,PNS)中人参皂苷Rb1的体内肠吸收,分别采用大鼠体内肠吸收、脂质体和平行人工膜(parallel artificial membrane permeability assay,PAMPA)等模型分别研究微乳的体内药代动力学及体外对膜流动性和药物膜转运性质的影响。主要以磷脂/乙醇(SP/EtOH)为表面活性剂,与PNS水溶液(400mg·mL^-1)和不同油相分别制备11个W/O微乳处方。多数微乳处方可提高药物的大鼠体内肠吸收,其吸收促进作用除与所含表面活性剂有关外,不同油相的选用也会产生一定影响,其吸收促进作用大小为月桂酸甘油酯≈肉蔻豆酸异丙脂〉棕榈酸异丙脂〉棕榈酸异辛酯。长链(〉C14)脂肪酸酯的吸收促进作用低于中链脂肪酸酯(C8-C14)。多数微乳处方可不同程度的提高脂质体的膜流动性。PAMPA研究中,稀释后微乳(D-ME)中药物的有效透过系数(Pe)多数高于PNS对照溶液,表明微乳中的组分可以提高药物的膜透过能力,稀释前微乳(ME)的Pe与大鼠体内肠吸收具有相对较好的直线相关性(r=0.7740)。W/O微乳可以促进人参皂苷Rb1的肠吸收,吸收促进作用与其提高生物膜流动性有一定关系。PAMPA可以尝试引入制剂处方研究(如吸收促进剂等)的某些领域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参皂苷RB1 W/O微乳 膜流动性 平行人工膜
下载PDF
不同负荷训练对大鼠骨骼肌细胞膜自由基代谢、膜流动性及Na^+-K^+-ATP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9
13
作者 潘玮敏 杨建昌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51-53,57,共4页
探讨不同负荷游泳训练对大鼠骨骼肌细胞膜结构和功能的影响。分别测试不同负荷下膜的抗氧化酶SOD、膜脂质过氧化产物MDA、膜荧光偏振度(P)及膜Na+-K+-ATP酶活性的变化。与对照组相比,小负荷训练组骨骼肌细胞膜P值降低,膜SOD活性、Na+-K+... 探讨不同负荷游泳训练对大鼠骨骼肌细胞膜结构和功能的影响。分别测试不同负荷下膜的抗氧化酶SOD、膜脂质过氧化产物MDA、膜荧光偏振度(P)及膜Na+-K+-ATP酶活性的变化。与对照组相比,小负荷训练组骨骼肌细胞膜P值降低,膜SOD活性、Na+-K+-ATP酶活性提高,膜上MDA含量则降低;大负荷训练组较小负荷组肌膜P值增加,膜SOD活性、Na+-K+-ATP酶活性下降。适宜负荷训练可以提高骨骼肌细胞膜的抗氧化能力,改善膜脂的流动性,使膜Na+-K+-ATP酶活性增强,而过大负荷训练则使骨骼肌细胞膜的抗氧化能力、膜脂的流动性及膜酶活性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骨骼肌细胞膜 自由基代谢 膜流动性 酶活性 运动负荷 运动性疲劳 负荷训练
下载PDF
阿魏酸钠的抗肝损伤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被引量:23
14
作者 胡小玲 汪晖 吴基良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4年第1期74-76,共3页
目的 :研究阿魏酸钠 (SF)的抗CCl4肝损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以血清ALT、AST为诊断指标 ,建立急性肝损伤模型 ,测定肝细胞浆抗氧化酶、肝线粒体ATP酶和膜流动性。结果 :CCl4致小鼠血清ALT和AST升高时 ,单胺氧化酶显著升高 ,过氧化... 目的 :研究阿魏酸钠 (SF)的抗CCl4肝损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以血清ALT、AST为诊断指标 ,建立急性肝损伤模型 ,测定肝细胞浆抗氧化酶、肝线粒体ATP酶和膜流动性。结果 :CCl4致小鼠血清ALT和AST升高时 ,单胺氧化酶显著升高 ,过氧化氢酶、谷胱甘肽S 转移酶 (GST)及膜荧光偏振度、平均微粘度显著降低 ,Na+,K+ ATP酶、Ca2 +,Mg2 + ATP酶活性呈降低趋势。预先给予SF 5 0~15 0mg·kg-1(ip ,qd× 9)后能明显逆转上述改变 ,并呈剂量依赖性变化。结论 :SF对CCl4肝损伤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除抑制脂质过氧化作用外 ,还与增强肝GSH结合功能 ,保护线粒体膜结构和功能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魏酸钠 线粒体 谷胱甘肽S-转移酶 膜流动性 ATP酶
下载PDF
阿魏酸钠减轻对乙酰氨基酚致小鼠肝损 被引量:19
15
作者 汪晖 彭仁琇 《中国药理学报》 CSCD 1994年第1期81-83,共3页
小鼠ig阿魏酸钠(100mg·kg^(-1),qd×10 d)可减轻ip对乙酰氨基酚所致肝损,使血清丙氨酸转氨酶活性下降,肝糖原、谷胱甘肽含量回升,肝脏和肝微粒体谷胱甘肽S-转移酶活性增加,肝丙二醛含量减少以及膜表层流动性降低,说明阿魏酸钠... 小鼠ig阿魏酸钠(100mg·kg^(-1),qd×10 d)可减轻ip对乙酰氨基酚所致肝损,使血清丙氨酸转氨酶活性下降,肝糖原、谷胱甘肽含量回升,肝脏和肝微粒体谷胱甘肽S-转移酶活性增加,肝丙二醛含量减少以及膜表层流动性降低,说明阿魏酸钠对小鼠肝脏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魏酸钠 对乙酰氨基酚 肝微粒体
原文传递
山莨菪碱对红细胞膜流动性和膜内源荧光的影响 被引量:24
16
作者 杨国栋 周文华 +1 位作者 徐飞 朱波 《现代应用药学》 CSCD 1993年第1期4-6,共3页
应用荧光探针DPH测定完整红细胞膜流动性。山茛菪碱显著增加红细胞膜流动性。山茛菪碱对红细胞膜内源荧光的焠灭呈药物浓度依赖,钙和山茛菪碱对红细胞膜内源荧光的焠灭有协同作用,提示山茛菪碱对膜疏水区有作用,并且直接与膜蛋白反应导... 应用荧光探针DPH测定完整红细胞膜流动性。山茛菪碱显著增加红细胞膜流动性。山茛菪碱对红细胞膜内源荧光的焠灭呈药物浓度依赖,钙和山茛菪碱对红细胞膜内源荧光的焠灭有协同作用,提示山茛菪碱对膜疏水区有作用,并且直接与膜蛋白反应导致能量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莨菪碱 红细胞膜 膜流动性 膜内源荧光
原文传递
鱼血红细胞膜流动性的研究 被引量:18
17
作者 邓会山 桂远明 王冬梅 《大连水产学院学报》 CSCD 1993年第1期9-14,共6页
应用DPH荧光探剂,研究了:1)草鱼、鲢、建鲤及尼罗罗非鱼在25℃,10℃及3℃等不同温度时血红细胞膜流动性;2)黑龙江野鲤与越冬死亡率较高的不同群体建鲤在低温时血红细胞膜的流动性。在各不同温度下,热水性的罗非鱼红细胞膜流动性显著地... 应用DPH荧光探剂,研究了:1)草鱼、鲢、建鲤及尼罗罗非鱼在25℃,10℃及3℃等不同温度时血红细胞膜流动性;2)黑龙江野鲤与越冬死亡率较高的不同群体建鲤在低温时血红细胞膜的流动性。在各不同温度下,热水性的罗非鱼红细胞膜流动性显著地低于其他鱼。各种鱼的红细胞膜流动性均随温度的下降而降低;以罗非鱼下降最显著。在低温时,黑龙江野鲤的红细胞膜流动性显著地高于建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 红细胞膜 流动性
下载PDF
地黄饮子对老龄大鼠的血、脑组织过氧化脂质及相关酶的影响 被引量:19
18
作者 谢鸣 袁学勤 +3 位作者 张家俊 陈文为 张伟 王雪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2001年第6期21-23,共3页
为探讨古方地黄饮子延缓衰老的效用及机理 ,老年大鼠按 4g kg和 12g kg连续灌服地黄饮子 10周后 ,测定血、脑过氧化脂质 (LPO)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活性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GSH Px)活性及红细胞膜、线粒体膜的流动性。结果地... 为探讨古方地黄饮子延缓衰老的效用及机理 ,老年大鼠按 4g kg和 12g kg连续灌服地黄饮子 10周后 ,测定血、脑过氧化脂质 (LPO)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活性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GSH Px)活性及红细胞膜、线粒体膜的流动性。结果地黄饮子能使老年大鼠血、脑LPO含量明显下降 ,SOD、GSH Px活性明显升高 ,红细胞膜、脑线粒体膜流动性显著提高。表明地黄饮子的抗衰老效用与其提高老龄机体的抗氧化能力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黄饮子 老龄 LPO SOD GSH-PX 膜流动性
下载PDF
水飞蓟素对小鼠肝细胞微粒体及线粒体膜流动性的影响 被引量:11
19
作者 吴东方 彭仁秀 +1 位作者 叶丽萍 于萍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870-872,共3页
目的 :观察水飞蓟素silymarin对小鼠肝微粒体及线粒体膜流动性的影响。 方法 :以ANS ,DPH为荧光探针标记肝微粒体及线粒体膜浅层及深层 ,测定肝微粒体及线粒体膜荧光强度 (F) ,荧光偏振度 (P)及平均微粘度 ( η)。 结果 :水飞蓟素能增... 目的 :观察水飞蓟素silymarin对小鼠肝微粒体及线粒体膜流动性的影响。 方法 :以ANS ,DPH为荧光探针标记肝微粒体及线粒体膜浅层及深层 ,测定肝微粒体及线粒体膜荧光强度 (F) ,荧光偏振度 (P)及平均微粘度 ( η)。 结果 :水飞蓟素能增高肝微粒体及线粒体膜浅层流动性 ,同时能降低肝微粒体及线粒体膜深层流动性。CCl4 亦可导致肝微粒体及线粒体膜浅层流动性增加及肝微粒体及线粒体膜深层流动性降低 ,而给予水飞蓟素14 0 ,2 80mg·kg- 1后 ,能使增高的肝微粒体及线粒体膜浅层流动性降低 ,亦能使降低的肝微粒体及线粒体膜深层流动性增高。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飞蓟素 小鼠 肝细胞微粒体 线粒体膜 流动性 影响 中药
下载PDF
半枝莲总黄酮抗副流感病毒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19
20
作者 郭姗姗 时宇静 +2 位作者 高英杰 苏丹 崔晓兰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348-1352,共5页
通过观察半枝莲总黄酮对副流感病毒1型(PIV-1)感染后宿主细胞膜电位、膜Na+-K+-ATP酶活性和膜流动性的影响,为揭示半枝莲总黄酮抗病毒作用机制提供实验依据。本研究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膜电位,定磷法检测Na+-K+-ATP酶活性,荧光漂白恢复... 通过观察半枝莲总黄酮对副流感病毒1型(PIV-1)感染后宿主细胞膜电位、膜Na+-K+-ATP酶活性和膜流动性的影响,为揭示半枝莲总黄酮抗病毒作用机制提供实验依据。本研究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膜电位,定磷法检测Na+-K+-ATP酶活性,荧光漂白恢复法检测膜流动性。结果显示,PIV-1感染后宿主细胞膜电位下降,处于超极化状态,荧光强度为42.81±5.65(P<0.05);膜Na+-K+-ATP酶活性显著增加,达(11.01±3.93)μmolPi·mg-1(protein)·h-1(P<0.05);扩散系数显著下降为(0.41±0.15)×10-9cm2·s-1(P<0.05),荧光恢复率为19.85%,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半枝莲总黄酮(3mg·mL-1)作用后,扩散系数和荧光恢复率均明显升高,分别为(0.73±0.10)×10-9cm2·s-1和54.56%,与病毒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而对宿主细胞膜的超极化状态和Na+-K+-ATP酶活性没有明显影响。实验结果表明,PIV-1感染后膜电位、Na+-K+-ATP酶活性和膜流动性等细胞膜能态和功能的改变,可能为病毒感染的细胞学机制之一;半枝莲总黄酮可能是通过改善细胞膜流动性,维持细胞膜的正常功能来发挥抗病毒感染的作用,而与膜电位和膜Na+-K+-ATP酶活性等能态来源的环节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枝莲总黄酮 副流感病毒1型 膜电位 NA^+-K^+-ATP酶活性 膜流动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