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气泡发生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
作者 孙海龙 《能源化工》 CAS 2022年第2期39-44,共6页
介绍了微气泡发生器的研究进展。微气泡的产生方法主要有溶气-释气法、微孔曝气法、引气-散气法、超声/声压法和电解法等。其中溶气-释气法产生的气泡分布窄,气泡数量多,但能耗高,流程复杂;微孔曝气法产生的气泡分布窄,气泡数量多,能耗... 介绍了微气泡发生器的研究进展。微气泡的产生方法主要有溶气-释气法、微孔曝气法、引气-散气法、超声/声压法和电解法等。其中溶气-释气法产生的气泡分布窄,气泡数量多,但能耗高,流程复杂;微孔曝气法产生的气泡分布窄,气泡数量多,能耗低,但孔道易堵塞;引气-散气法产生的气泡数量多,能耗低,但气泡相对较大,气泡分布宽;超声/声压法产生的气泡分布窄,气泡数量少,但能耗高,对设备要求较高;电解法产生的气泡分布窄,气泡数量少,但能耗高,组分单一。可以针对具体的应用体系和应用要求,选择合适的微气泡发生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气泡发生器 溶气-释气法 微孔曝气法 引气-散气法 超声/声压法 电解法
下载PDF
甘露糖修饰雷公藤红素脂质体处方工艺优化及体外靶向性评价 被引量:3
2
作者 司佳奇 刘洋 +4 位作者 蔡佳雨 刘婉滢 李沣芮 孔亮 李学涛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1期6726-6733,共8页
目的制备甘露糖修饰的雷公藤红素脂质体(mannose-celastrol-liposomes,Man-Cel-Lips),对其处方进行优化,并初步评价其体外靶向性。方法采用薄膜分散法制备Man-Cel-Lips。以包封率为考察指标,采用Box-Behnken设计-响应面法优化处方中胆... 目的制备甘露糖修饰的雷公藤红素脂质体(mannose-celastrol-liposomes,Man-Cel-Lips),对其处方进行优化,并初步评价其体外靶向性。方法采用薄膜分散法制备Man-Cel-Lips。以包封率为考察指标,采用Box-Behnken设计-响应面法优化处方中胆固醇加入量、Cel加入量和探头超声时间间隔;按最优处方制备3批脂质体,对其进行表征并考察其体外释放情况。以香豆素为荧光探针,采用流式细胞仪和荧光显微镜法考察甘露糖对脂多糖诱导的RAW264.7细胞的摄取和靶向作用。结果通过Box-Behnken响应面法,确定最优处方工艺为胆固醇4 mg、Cel 1 mg、磷脂22 mg,超声间隔时间5 s,总处方量为5 mL。所制得3批脂质体平均粒径为(93.50±1.04)nm,多分散指数为0.22±1.81,ζ电位为(-5.70±0.26)mV,平均包封率为(92.75±0.61)%,相比于游离Cel,Man-Cel-Lips具有一定缓释效果。体外细胞摄取实验结果表明,Man-Cel-Lips对细胞的摄取效率高于其他组,且呈剂量相关性(P<0.05)。结论成功制备并优化Man-Cel-Lips,经甘露糖修饰的Cel-Lips靶向性增强,为后续研究其抗炎活性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公藤红素 甘露糖 处方优化 巨噬细胞 靶向性 脂质体 薄膜分散法 Box-Behnken设计-响应面法 抗炎
原文传递
微反应器制备镁铝尖晶石介孔材料及其性能评价
3
作者 王玉军 张建辉 +6 位作者 李孟华 王东军 贾云刚 姜伟 赵仲阳 金书含 辛颖 《中国粉体技术》 CAS CSCD 2020年第3期1-6,共6页
采用膜分散微反应器,利用共沉淀法研究镁铝尖晶石介孔材料的制备条件,考察合成条件对镁铝尖晶石纯度、晶粒尺寸、晶体相态和孔结构的影响,并成型得到Ni-Mo-MgAl2O4-γ-Al2O3催化剂;以质量分数为20%的小桐籽油为反应原料,在高温、高压加... 采用膜分散微反应器,利用共沉淀法研究镁铝尖晶石介孔材料的制备条件,考察合成条件对镁铝尖晶石纯度、晶粒尺寸、晶体相态和孔结构的影响,并成型得到Ni-Mo-MgAl2O4-γ-Al2O3催化剂;以质量分数为20%的小桐籽油为反应原料,在高温、高压加氢脱氧装置中对催化剂的加氢脱氧性能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原料金属盐溶液浓度总和为0.5 mol/L(其中镁、铝金属的物质的量比为1∶2)、反应pH为11、表面活性剂CTAB浓度为0.001 mol/L、焙烧温度为1000℃时,制备得到的镁铝尖晶石介孔材料具有较大的介孔面积和介孔体积;Ni-Mo-MgAl2O4-γ-Al2O3催化剂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良好的机械稳定性、水热稳定性;在温度为360~390℃、压力为4.0 MPa、空速为5.0 h-1、氢油质量比为200的工艺条件下,加氢脱氧油的收率大于7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分散微反应器 共沉淀法 镁铝尖晶石 加氢脱氧
下载PDF
结合计算机仿真与实验的响应面法优化抗耐药结核菌药物利奈唑胺脂质体的处方组成及释药特性研究
4
作者 杨红月 黄伟 《软件》 2020年第6期196-203,共8页
利用乙醇注入法制备抗结核药利奈唑胺的脂质体,并通过响应面法分析得到最佳制备工艺和最优处方。乙醇注入法制备所得的利奈唑胺脂质体,包封率较高,其最佳工艺为胆固醇与卵磷脂的质量比1∶3类脂注入缓冲液的速度1.2 ml/min、超声时间3 m... 利用乙醇注入法制备抗结核药利奈唑胺的脂质体,并通过响应面法分析得到最佳制备工艺和最优处方。乙醇注入法制备所得的利奈唑胺脂质体,包封率较高,其最佳工艺为胆固醇与卵磷脂的质量比1∶3类脂注入缓冲液的速度1.2 ml/min、超声时间3 min;包封率82.36%,RSD=1.32%。乙醇注入法制备利奈唑胺脂质体具有较高的包封率以及缓控效果,Box-Behnken响应面法可以快速全面的选取最佳制备工艺,方便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结核 利奈唑胺脂质体 乙醇注入法 响应面法 包封率
下载PDF
水飞蓟素长循环脂质体制备与抗肿瘤活性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朱钰叶 李晓莉 +1 位作者 王伟 孙广明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8年第7期65-69,共5页
目的:制备水飞蓟素长循环脂质体,并考察其对Hep G2肝癌细胞的抑制率。方法:本研究以水飞蓟素为模型药,采用薄膜分散-挤压法制备了经胆固醇-聚乙二醇2000(Chol-PEG2000)修饰的长循环脂质体,并以外观、粒径、包封率等作为指标考察了... 目的:制备水飞蓟素长循环脂质体,并考察其对Hep G2肝癌细胞的抑制率。方法:本研究以水飞蓟素为模型药,采用薄膜分散-挤压法制备了经胆固醇-聚乙二醇2000(Chol-PEG2000)修饰的长循环脂质体,并以外观、粒径、包封率等作为指标考察了氢化大豆磷脂用量、胆固醇用量、药脂比和Chol-PEG2000用量,评价了冻干前后脂质体的粒径、多聚分散系数(Pd I)、Zeta电位、包封率等理化性质;考察了水飞蓟素长循环脂质体在pH 7.4磷酸盐缓冲液(PBS)和大鼠血浆中的释放行为;评价了水飞蓟素长循环脂质体对Hep G2肝癌细胞的体外抗肿瘤细胞活性。结果:最终确定了长循环脂质体的处方组成:氢化大豆磷脂用量为10 mg/m L,胆固醇与氢化大豆磷脂用量比为1∶12.5,药脂比为1∶25,Chol-PEG2000用量为5.0%,所制备的水飞蓟素长循环脂质体的平均粒径为(102.4±39.4)nm,Pd I为0.194,Zeta电位为(-31.6±1.4)m V,包封率为94.7%±2.8%,呈球形或类球形分布,冻干前后粒径、Pd I、Zeta电位和包封率均无显著变化;水飞蓟素长循环脂质体在pH 7.4 PBS中释放缓慢,而在大鼠血浆中释放较快;水飞蓟素长循环脂质体的体外抗肿瘤活性显著高于水飞蓟素溶液(P〈0.05),说明水飞蓟素长循环脂质体能够有效抑制肝癌细胞的生长与分裂。结论:采用薄膜分散-挤压法制备水飞蓟素长循环脂质体在体外表现出良好的抗肿瘤活性,为水飞蓟素长循环脂质体应用于临床研究奠定实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飞蓟素 长循环脂质体 薄膜分散-挤压法 抗肿瘤活性
下载PDF
多西他赛长循环脂质体的制备与大鼠体内药动学评价 被引量:5
6
作者 崔强 侯明明 《中国药师》 CAS 2016年第12期2254-2257,共4页
目的:制备多西他赛长循环脂质体,并评价大鼠尾静脉给药的药动学特性。方法:采用薄膜分散-挤出法制备多西他赛长循环脂质体,并对其粒径分布、Zeta电位和微观形态进行表征。将12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多西他赛注射液组和多西他赛长循环脂... 目的:制备多西他赛长循环脂质体,并评价大鼠尾静脉给药的药动学特性。方法:采用薄膜分散-挤出法制备多西他赛长循环脂质体,并对其粒径分布、Zeta电位和微观形态进行表征。将12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多西他赛注射液组和多西他赛长循环脂质体组,尾静脉给药剂量均为7.5 mg·kg^(-1),采用HPLC法测定大鼠血中多西他赛的药物浓度,采用3P97程序计算多西他赛大鼠体内药动学参数。结果:多西他赛长循环脂质体平均粒径为(109.2±28.6)nm,Zeta电位为(^(-1)5.8±2.7)m V。多西他赛注射液和多西他赛长循环脂质体在大鼠体内的t_(1/2(α))分别为(0.19±0.05)h和(0.36±0.07)h;t_(1/2(β))分别为(1.82±0.33)h和(17.93±1.37)h;AUC0-t分别为(4.42±0.76)μg·ml^(-1)·h^(-1)和(33.73±3.52)μg·ml^(-1)·h^(-1)。结论:多西他赛长循环脂质体与市售多西他赛注射液相比,延长了药物在血浆中的滞留时间,能达到长循环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西他赛 长循环 脂质体 薄膜分散-挤出法 药动学
全文增补中
替尼泊苷长循环脂质体的制备与质量评价 被引量:2
7
作者 李旸 陈晨 《解放军药学学报》 CAS CSCD 2018年第3期236-240,共5页
目的制备替尼泊苷长循环脂质体,并对其处方进行优化。方法采用薄膜分散-挤压法制备替尼泊苷长循环脂质体,以氢化大豆磷脂用量(X1)、胆固醇用量(X2)和脂药比(X3)作为处方考察因素,以长循环脂质体的包封率(Y1)和平均粒径(Y2)作为评价指标... 目的制备替尼泊苷长循环脂质体,并对其处方进行优化。方法采用薄膜分散-挤压法制备替尼泊苷长循环脂质体,以氢化大豆磷脂用量(X1)、胆固醇用量(X2)和脂药比(X3)作为处方考察因素,以长循环脂质体的包封率(Y1)和平均粒径(Y2)作为评价指标,利用Box-Behnken效应面法优化替尼泊苷长循环脂质体处方;考察经最优处方制备的替尼泊苷长循环脂质体的微观结构、粒径分布、多聚分散系数(PdI)、Zeta电位等理化性质;研究替尼泊苷注射液和长循环脂质体在pH 7.4磷酸盐缓冲液和大鼠血浆中的药物释放行为。结果经优化得到替尼泊苷长循环脂质体的最优处方组成:氢化大豆磷脂用量为7.93mg·ml^(-1),胆固醇用量为0.5mg·ml^(-1),脂药比为20∶1,所制备的替尼泊苷长循环脂质体呈磷脂双分子层结构,平均粒径为(153.2±17.6)nm,PdI为0.193,Zeta电位为(-19.1±1.2)mV,包封率为(87.5±1.8)%;替尼泊苷注射液在pH 7.4磷酸盐缓冲液和大鼠血浆中均可快速释放,长循环脂质体在pH 7.4磷酸盐缓冲液中释放缓慢,而在大鼠血浆中释放较快。结论采用Box-Behnken效应面法优化替尼泊苷长循环脂质体处方,简单可行,处方重复性良好,可进一步放大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替尼泊苷 长循环脂质体 薄膜分散-挤压法 BOX-BEHNKEN效应面法
下载PDF
VEGFR Ⅱ介导靶向微泡显像剂的制备及体外肿瘤靶向性实验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陈颖 《中国药师》 CAS 2017年第1期73-76,共4页
目的:制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Ⅱ(VEGFRⅡ)介导的靶向六氟化硫微泡显像剂,并评价其对乳腺癌细胞MCF-7的靶向性。方法:采用薄膜分散-超声法制备六氟化硫微泡显像剂,以粒径分布为评价指标,通过Box-Behnken效应面法优化六氟化硫微泡显像... 目的:制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Ⅱ(VEGFRⅡ)介导的靶向六氟化硫微泡显像剂,并评价其对乳腺癌细胞MCF-7的靶向性。方法:采用薄膜分散-超声法制备六氟化硫微泡显像剂,以粒径分布为评价指标,通过Box-Behnken效应面法优化六氟化硫微泡显像剂的处方,采用吸附法制备VEGFRⅡ介导靶向微泡显像剂,并对VEGFRⅡ介导靶向微泡显像剂的表观形态、粒径分布、Zeta电位进行表征;用免疫荧光法检测VEGFRⅡ介导靶向微泡显像剂的靶向作用。结果:VEGFRⅡ介导靶向微泡显像剂的平均粒径为(3.81±0.32)μm,多聚分散系数为0.261±0.037,Zeta电位为(-25.7±2.8)m V;透射电镜观察其大小比较均匀,呈规则球形或类球形分布;免疫荧光实验结果显示VEGFRⅡ介导靶向微泡显像剂在体外能与乳腺癌细胞MCF-7特异性结合。结论:通过吸附法可成功制备VEGFRⅡ介导靶向微泡显像剂,在体外具有较强的寻靶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Ⅱ 靶向微泡显像剂 薄膜分散-超声法 免疫荧光法
下载PDF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Ⅱ抗体修饰的多西他赛脂质体的制备与药效学评价 被引量:1
9
作者 陈颖 吴琳 +3 位作者 刘玮 杨益 陈伟 张歆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782-788,共7页
目的制备由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Ⅱ(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Ⅱ,VEGFRⅡ)抗体修饰的多西他赛脂质体,并评价其对乳腺癌细胞MCF-7的体内外抗肿瘤效果。方法采用薄膜分散-挤出法制备多西他赛脂质体,再将血管内皮... 目的制备由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Ⅱ(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Ⅱ,VEGFRⅡ)抗体修饰的多西他赛脂质体,并评价其对乳腺癌细胞MCF-7的体内外抗肿瘤效果。方法采用薄膜分散-挤出法制备多西他赛脂质体,再将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Ⅱ-二硬脂酰基磷脂酰乙醇胺-聚乙二醇2000(VEGFRⅡ-distearoyl phosphothanolamine-polyethyleneglycol 2000,VEGFRⅡ-mPEG2000-DSPE)连接物与脂质体共同孵化制备成VEGFRⅡ修饰的介导多西他赛脂质体,通过透射电镜观察其微观形态,粒度分析仪测定其粒径分布和zeta电位,并考察了多西他赛脂质体和VEGFRⅡ抗体修饰的多西他赛脂质体的体外释药特性;比较了多西他赛脂质体和VEGFRⅡ抗体修饰的多西他赛脂质体在体外和体内对乳腺癌细胞MCF-7的抗肿瘤效果。结果在透射电镜下可观察到多西他赛脂质体和VEGFRⅡ抗体修饰的多西他赛脂质体均呈球状或类球状分布,平均粒径分别为(226.2±16.4)nm和(233.6±10.5)nm,多聚分散系数(PdI)分别为(0.186±0.012)和(0.179±0.009),zeta电位分别为(-9.7±0.6)mV和(-10.1±0.5)mV;多西他赛脂质体和VEGFRⅡ抗体修饰的多西他赛脂质体在pH 7.4磷酸缓冲液中释药均较为缓慢;在体外多西他赛脂质体和VEGFRⅡ抗体修饰的多西他赛脂质体均能够有效地抑制乳腺癌细胞MCF-7生长,而在裸鼠体内VEGFRⅡ修饰的多西他赛脂质体抑制乳腺癌细胞MCF-7生长速度显著高于多西他赛脂质体。结论本研究制备的VEGFRⅡ抗体修饰的多西他赛脂质体对乳腺癌细胞MCF-7具有较强的抑制活性,VEGFRⅡ抗体修饰的多西他赛脂质体具有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Ⅱ抗体 脂质体 薄膜分散-挤出法 抗肿瘤效果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