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立地质量和经营措施对油茶经济价值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池上评 《林业科技通讯》 2022年第3期41-44,共4页
通过试验不同立地质量条件、不同整地方式和抚育方法等措施对小果油茶(Camellia meiocarpa)产量及经济价值的影响,旨在为提高油茶经济林经营管理水平和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提供参考。结果表明:不同立地质量和经营措施盛产期小果油茶经... 通过试验不同立地质量条件、不同整地方式和抚育方法等措施对小果油茶(Camellia meiocarpa)产量及经济价值的影响,旨在为提高油茶经济林经营管理水平和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提供参考。结果表明:不同立地质量和经营措施盛产期小果油茶经济价值最高值是平均值的1.2倍,最低值是平均值的0.6倍;Ⅰ类地的经济价值高于Ⅱ类地,Ⅱ类地经济价值高于III类地,经济价值增加幅度分别为18.7%和25.9%;按整地方式:全面整地的油茶经济价值比块状整地的油茶经济价值高4.7%;按不同抚育措施:施肥+除草组合抚育措施的油茶经济价值比除草的油茶经济价值高14.6%。不同立地质量条件和抚育措施对小果油茶产量及经济价值有显著性影响;不同整地方式对小果油茶经济价值没有显著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 Camellia meiocarpa 立地质量 经营措施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 收益法
原文传递
小果油茶良种苗木繁育技术 被引量:2
2
作者 卢永艳 吴运辉 +2 位作者 杨承荣 姚渊 梁美菊 《林业科技通讯》 2020年第9期93-95,共3页
通过对小果油茶(Camellia meiocarpa Hu.)良种苗木的繁育,总结了其繁育过程的种子采集、芽砧培育、苗圃准备、穗条采集、芽苗砧嫁接、苗木移栽、苗木管理等关键技术,供生产实践参考。
关键词 小果油茶 Camellia meiocarpa Hu. 良种苗木 芽苗砧嫁接
原文传递
黎平小果油茶良种采穗圃营建技术 被引量:2
3
作者 卢永艳 杨承荣 +3 位作者 姚渊 朱敏 姜芝琼 吴运辉 《林业科技通讯》 2020年第10期113-116,共4页
开展了小果油茶(camellia meiocarpa Hu.)良种‘黎平2号’‘黎平3号’采穗圃建设,采用高位换冠建圃和无性系苗木建圃。实践表明,高位换冠建圃方式初期个体生长量大于植苗建圃,前期获得穗条量也大于植苗建圃,但其投入是植苗建圃的2倍。... 开展了小果油茶(camellia meiocarpa Hu.)良种‘黎平2号’‘黎平3号’采穗圃建设,采用高位换冠建圃和无性系苗木建圃。实践表明,高位换冠建圃方式初期个体生长量大于植苗建圃,前期获得穗条量也大于植苗建圃,但其投入是植苗建圃的2倍。但随着树体的快速生长,植苗建圃方式后期穗条产量、茶果产量都明显提高,其产出将会在第6年左右高于嫁接换冠建圃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果油茶 camellia meiocarpa Hu. 采穗圃建设 高位换冠 无性苗木造林
原文传递
油茶远缘杂交育种试验 被引量:34
4
作者 周盛 朱金惠 +2 位作者 肖景治 向红贵 石燕飞 《经济林研究》 2001年第1期20-25,共6页
本文对普通油茶、江西小果油茶、越南油茶 3个物种种间杂交试验中的杂交可孕性、杂种子一代生长发育、主要形态特征、可育性、花期和果熟期、果实性状与亲本性状的遗传等作了叙述和分析。选出了 6个有突出优良性状的杂种单株 ,并对它们... 本文对普通油茶、江西小果油茶、越南油茶 3个物种种间杂交试验中的杂交可孕性、杂种子一代生长发育、主要形态特征、可育性、花期和果熟期、果实性状与亲本性状的遗传等作了叙述和分析。选出了 6个有突出优良性状的杂种单株 ,并对它们在今后的应用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 杂交座果率 杂种了一代 遗传表现力 远缘杂交 杂交育种 优良单株
下载PDF
小果油茶表型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34
5
作者 黄勇 谢一青 +3 位作者 李志真 王开良 林萍 姚小华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70-278,共9页
在小果油茶全分布区内,选择有代表性的18个居群为研究对象,对其种实、花及叶的23个表型性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小果油茶的居群内及居群间均存在广泛的表型变异,随环境的变化表现出较强的表型可塑性。小果油茶叶、花及种实形状大小... 在小果油茶全分布区内,选择有代表性的18个居群为研究对象,对其种实、花及叶的23个表型性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小果油茶的居群内及居群间均存在广泛的表型变异,随环境的变化表现出较强的表型可塑性。小果油茶叶、花及种实形状大小存在显著相关关系,可以从中选择重要及关键的表型性状作为测定的主要依据。小果油茶表型性状与生态地理因子有一定的相关关系,且不同性状受地理生态因子影响也不同,其中花性状最大,而种实和叶相对较小。UPGMA聚类结果表明,18个小果油茶居群可分为4个类群,且按较明显的地理区域特征进行聚类。从系统聚类图和主成分排序图比较来看,绝大多数居群在2种聚类方式中保持一致,说明二者均能较好地区分小果油茶不同居群的亲缘关系,为小果油茶的种质资源收集和良种选育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果油茶 表型 遗传多样性
下载PDF
小果油茶种实形态变异频率及其多样性指数分析 被引量:28
6
作者 黄勇 姚小华 +3 位作者 王开良 任华东 李志真 谢一青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92-299,共8页
以采自小果油茶(Camellia meiocarpa Hu.)分布区的18个地理群体为材料,观测种实表观性状各项指标,分析种实形态变异频率及其多样性指数,结果表明:各种实性状表观数据分布大多数在平均值附近,形成高窄尖峭峰。18个地理群体及10个种实性... 以采自小果油茶(Camellia meiocarpa Hu.)分布区的18个地理群体为材料,观测种实表观性状各项指标,分析种实形态变异频率及其多样性指数,结果表明:各种实性状表观数据分布大多数在平均值附近,形成高窄尖峭峰。18个地理群体及10个种实性状的多样性指数都较大,种实的不同数量性状的多样性指数位于2.472 6~3.000 8,而不同地理群体数量性状的多样性指数为2.543~2.839。果实质量性状多样性指数相对较小,其中果色为2.306 5、果型为2.181 6及种子为0.927 7,均略小于数量性状的多样性指数,说明数量性状变异程度高于质量性状。从不同地理群体的多样性指数来看,它们相差不大,但仍存在一定的差异,P10(崇仁)最高(2.839),变异程度最大,P13(黎川)最低(2.543),变异程度最小,两者多样性指数相差0.296。其余群体的多样性指数大小位于群体P10和P13之间。小果油茶种实表观性状多样性指数大都与生态地理因子并不相关,影响小果油茶种实表观性状多样性指数高低的主要生态因子是E、N、H、Hy、Tl及Rfe。与生态因子相关的主要性状多样性指数为L'f/W'f、R's、W'ss、L's及W's。在3次趋势面分析中,W'f和L's和经纬度的拟合效果最好,达到显著和极显著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果油茶 种实 变异频率 多样性指数
下载PDF
基于SRAP分子标记的小果油茶遗传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24
7
作者 黄勇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43-50,共8页
利用SRAP分子标记,从126对引物组合中筛选出11对引物,对小果油茶全分布区的19个居群514个样品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11对引物组合总共扩增出226条谱带,平均每对引物组合扩增20.55条谱带,其中多态性条带为226,占条带总数的100%... 利用SRAP分子标记,从126对引物组合中筛选出11对引物,对小果油茶全分布区的19个居群514个样品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11对引物组合总共扩增出226条谱带,平均每对引物组合扩增20.55条谱带,其中多态性条带为226,占条带总数的100%。19个居群的遗传距离为0.0216~0.1645,显示了较近的亲缘关系。UPGMA聚类结果表明,除了福建6个居群和江西3个以外,其余地理位置相近的居群未能聚在一起。多态性比率(PPB)、Nei’s基因多样度(H)及Shannon信息指数(I)变化幅度分别为84.96%~95.58%,0.3213~0.3887及0.4732~0.5676;从物种层次来看,PPB,H,I分别为100%,0.4223及0.6126,揭示小果油茶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AMOVA分子变异分析显示,在小果油茶总的遗传变异中,居群内占86.58%,而居群间仅占13.4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果油茶 SRAP标记 遗传多样性
下载PDF
小果油茶种实表型性状遗传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22
8
作者 黄勇 姚小华 +3 位作者 王开良 任华东 李志真 谢一青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698-707,共10页
分析了小果油茶全分布区的18个地理群体进行种实表型性状遗传多样性。结果表明,小果油茶种实表型性状变异相当丰富,小果油茶18个群体10个种实表型性状的平均变异系数高达24.7%,平均相对极差也达到48.2%,种实表型性状在群体间及内差异极... 分析了小果油茶全分布区的18个地理群体进行种实表型性状遗传多样性。结果表明,小果油茶种实表型性状变异相当丰富,小果油茶18个群体10个种实表型性状的平均变异系数高达24.7%,平均相对极差也达到48.2%,种实表型性状在群体间及内差异极显著。巢式方差分析结果表明:总体上小果油茶群体间多样性程度略大于群体内的多样性,其中性状Tf、Ls/Ws、Lf、Wss及Ls在群体间变异明显大于群体内的变异,Wf和Rs在群体间与群体内变异大小相当,群体间略大于群体内,而Ns和Lf/Wf则是群体内变异明显大于群体间变异,主要以群体内变异为主。种实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小果油茶呈现较明显的地理区域特征,在欧氏平均距离4.22的阀值处可将划分为3个大类。相关性分析得知小果油茶表观性状没有随经纬度变化而呈现出较明显的地带性演变规律,但通过进一步的地理趋势面分析得知,Rs、Ls/Ws及Ws与经纬度的拟合度及拟合效果均达到较好的水平,呈现出较明显的地带性分布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果油茶 种实表观性状 趋势面分析 遗传多样性
下载PDF
小果油茶优良种质资源筛选与综合评价 被引量:21
9
作者 姚小华 黄勇 +2 位作者 王开良 曹永庆 马锦林 《经济林研究》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8,共8页
为了选育出小果油茶优良品种,在对小果油茶全分布区的种质资源调查的基础上,按多个育种目标,在小果油茶良种资源较好的广西三江、龙胜、融水和贵州黎平及江西宜春的优良林分中选择小果油茶优树,采用外业调查和室内检测相结合的方法和通... 为了选育出小果油茶优良品种,在对小果油茶全分布区的种质资源调查的基础上,按多个育种目标,在小果油茶良种资源较好的广西三江、龙胜、融水和贵州黎平及江西宜春的优良林分中选择小果油茶优树,采用外业调查和室内检测相结合的方法和通径分析、模糊聚类分析及灰色关联分析等分析方法,对所选13片优良林分中的76株优良单株的主要经济性状指标进行了测定与分析,结果确定了32株候选优树用以复选,并按种质资源收集保存标准,嫁接保存这些优良种质资源,建成了种质资源库。通径分析结果表明:冠幅乘积是影响小果油茶单株产量的最重要因素。模糊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当λ取0.83时,可将32株初选小果油茶优树归为四大类。灰色关联分析结果表明:32株初选优树与参考品种(目标育种指标)的关联度值均在0.74以上,其综合性状均较优良,其中YLXG1、YLXG10、YLXG32及YLXG51的关联度值均大于0.8,其综合性状的优异性十分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果油茶 优树选择 种质资源 综合评价
下载PDF
小果油茶与普通油茶居群遗传结构及种间杂交渐渗 被引量:15
10
作者 黄勇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2345-2352,共8页
利用11对SSR引物对5个同域分布的小果油茶和普通油茶居群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居群遗传结构,以及种间杂交渐渗的研究.结果表明:两物种的共有等位基因数为57个,占总数的96.6%;在普通油茶中仅检测到2个特异等位基因,而在小果油茶中没有检测... 利用11对SSR引物对5个同域分布的小果油茶和普通油茶居群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居群遗传结构,以及种间杂交渐渗的研究.结果表明:两物种的共有等位基因数为57个,占总数的96.6%;在普通油茶中仅检测到2个特异等位基因,而在小果油茶中没有检测到特异等位基因,但两物种的等位基因频率存在一定的差别.两物种的遗传多样性均较高.在物种和居群层次上,两物种的多态信息含量的变化幅度均为0.25~0.50,属于中度多态性.同域分布的两物种间的平均遗传分化系数为0.057,明显低于物种内异域居群间的遗传分化系数的平均值(小果油茶0.332,普通油茶0.201),也低于木本被子植物种内居群间平均水平(0.102).5个同域分布物种间基因流的平均值为10.072,明显高于物种内异域间基因流的平均值(小果油茶1.006,普通油茶1.990).UPGMA聚类结果显示,小果油茶和普通油茶之间的亲缘关系非常接近,明显存在着因杂交而产生的基因渐渗.小果油茶或许是普通油茶的一个变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果油茶 普通油茶 遗传分化 杂交渐渗
原文传递
小果油茶不同居群种仁含油率及脂肪酸组分变异特征分析及评价 被引量:15
11
作者 姚小华 王开良 +1 位作者 黄勇 任华东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33-541,共9页
以小果油茶全分布区的15个居群为试验材料,分析其种仁含油率及脂肪酸组分12个性状的变异状况。结果表明:小果油茶种仁含油率及脂肪酸组分性状变异类型较为丰富,遗传多样性水平较高,但不同性状的变异水平相差较大。除了西南地区5个居群外... 以小果油茶全分布区的15个居群为试验材料,分析其种仁含油率及脂肪酸组分12个性状的变异状况。结果表明:小果油茶种仁含油率及脂肪酸组分性状变异类型较为丰富,遗传多样性水平较高,但不同性状的变异水平相差较大。除了西南地区5个居群外,含油率及脂肪酸组分12个性状在其它居群的多重比较中呈显著差异。除了含油率在居群间的变异略大于居群内外,脂肪酸各组分性状主要变异存在于居群内,且居群内变异远大于居群间变异。利用主成分分析得到综合得分值来评价居群品质水平,结果表明福建漳浦居群综合得分值最高,即品质水平最佳,其次为福建闽清,其余居群排序依次为江西宜春、广西融水、福建建宁、贵州黎平、广西龙胜、广西三江、湖南通道、湖南平江、江西定南、江西崇仁、福建浦城、福建宁化及湖北阳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果油茶 含油率及脂肪酸组分 变异 评价
下载PDF
油茶象危害与小果油茶果实特征的相关性 被引量:14
12
作者 何立红 李志文 +2 位作者 刘劲军 司嘉怡 曾爱平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51-155,共5页
油茶是指种子含油率较高、且有一定栽培经营面积的山茶属(Camellia)植物的总称,目前已知全世界有280种,其中238种分布在我国(张宏达,1998)。油茶作为我国特有的木本食用油料树种,已有2 000多年的栽培历史(庄瑞林,2008),与油橄榄(... 油茶是指种子含油率较高、且有一定栽培经营面积的山茶属(Camellia)植物的总称,目前已知全世界有280种,其中238种分布在我国(张宏达,1998)。油茶作为我国特有的木本食用油料树种,已有2 000多年的栽培历史(庄瑞林,2008),与油橄榄(Olea europaea)、油棕(Elaeis guineensis)、椰子(Cocos nucifera)并称为世界四大木本油料植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果油茶 炭疽病 油茶象 危害率 果形指数 壳厚
下载PDF
油茶扦插生根主要影响因子及生根相关酶动态 被引量:13
13
作者 谢一青 李志真 +2 位作者 姚小华 黄勇 黄建华 《福建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32-237,共6页
以小果油茶和普通油茶为材料,研究了扦插基质、插穗类型、植物生长调节剂等因素对油茶扦插生根力的影响,测定了生根过程中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和吲哚乙酸氧化酶(IAAO)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扦插基质、插穗类型和植物生长... 以小果油茶和普通油茶为材料,研究了扦插基质、插穗类型、植物生长调节剂等因素对油茶扦插生根力的影响,测定了生根过程中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和吲哚乙酸氧化酶(IAAO)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扦插基质、插穗类型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油茶插穗生根有显著影响,其中不同基质的插穗生根率和根系发育程度有差异,混合基质75%红心土+25%河沙的插穗生根率最高,为92.6%-93.7%,但根系欠发达,而以100%珍珠岩为基质的插穗根系发育最好,但生根率稍低,仅64.2%-66.8%;不留叶的插穗无法生根,留半叶的插穗生根率比留全叶的高,顶芽插穗生根率比非顶芽的高,硬枝插穗生根率则明显低于嫩枝;ABT3生根粉促进油茶扦插生根效果好于ABT6、IBA和NAA,其中100 mg.L-1ABT3最适生根。插后,小果油茶插穗中的3种生根相关酶活性呈现规律性变化,POD活性呈"上升→下降→上升→下降"的双峰变化趋势,PPO和IAAO活性呈"上升→下降"的单峰变化趋势;与对照相比,经ABT3处理的3种酶活性变化曲线的峰值显著提高,峰值的出现也明显提前,说明ABT3促进小果油茶插穗生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果油茶 普通油茶 扦插 生根力 酶活性
下载PDF
油茶两物种花药培养愈伤组织诱导试验 被引量:10
14
作者 李建安 张日清 +1 位作者 石明旺 杨伟 《经济林研究》 2003年第3期36-38,共3页
对小果油茶和广宁红花油茶的花药进行离体培养,并诱导形成愈伤组织。试验结果表明,广宁红花油茶花药具有很强的愈伤组织诱导能力,而小果油茶褐化严重,诱导率很低。培养基及其激素种类与浓度组合对愈伤组织诱导有很大影响,且两种油茶表... 对小果油茶和广宁红花油茶的花药进行离体培养,并诱导形成愈伤组织。试验结果表明,广宁红花油茶花药具有很强的愈伤组织诱导能力,而小果油茶褐化严重,诱导率很低。培养基及其激素种类与浓度组合对愈伤组织诱导有很大影响,且两种油茶表现出一致性,在最好的MS+2,4-D0.6mg·L-1+NAA0.4mg·L-1和B5+2,4-D1.2mg·L-1+6-BA0.4mg·L-1培养基中,广宁红花油茶诱导率高达94.67%和91.00%,小果油茶则分别为8.00%和3.34%。低温预处理6~12d有助于提高诱导率。MS培养基有利于愈伤组织生长增殖。还就小果油茶花药褐化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 花药培养 愈伤组织 组织诱导 试验 小果油茶 广宁红花油茶
下载PDF
小果油茶不同居群叶表型性状频率分布及多样性指数分析 被引量:12
15
作者 姚小华 黄勇 +1 位作者 任华东 王开良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2014年第5期47-52,共6页
以小果油茶分布区的18个居群为研究对象,测定叶表型各性状指标,探究不同性状的频率分布及多样性指数,结果表明,除叶长和形状系数为左偏外,其余6个叶表型性状均为右偏,各个性状数据分布大多数在平均值附近,形成高窄尖峭峰。小果油茶叶表... 以小果油茶分布区的18个居群为研究对象,测定叶表型各性状指标,探究不同性状的频率分布及多样性指数,结果表明,除叶长和形状系数为左偏外,其余6个叶表型性状均为右偏,各个性状数据分布大多数在平均值附近,形成高窄尖峭峰。小果油茶叶表型性状变异类型较为丰富,均匀度较高,且质量性状的多样性指数均低于数量性状。不同居群的多样性指数相差不大,但仍存在一定的差异,居群P4最高(2.969 8),变异程度最大;居群P15最低(2.675 6),变异程度最小。大多数叶表型性状多样性指数与生态地理因子没有显著相关,影响小果油茶叶表型性状多样性指数高低的主要生态因子是全年日照时数和活动积温;与生态因子相关的主要性状多样性指数为叶面积和叶的宽长比。在3次趋势面分析中,叶周长多样性指数和宽长比多样性指数与经纬度拟合效果最好,达到显著和极显著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果油茶 居群 叶表型性状 性状频率 多样性指数
下载PDF
果实大小对油茶象幼虫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11
16
作者 李志文 何立红 +2 位作者 马玲 夏姣 曾爱平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3580-3586,共7页
为了明确小果油茶果实大小对油茶象幼虫生长发育的限制作用,采用Logistic方程对油茶象老熟幼虫体质量与其寄主果实体积大小的关系进行了拟合.结果表明:油茶象幼虫体质量随果实体积增大而增长,符合Logistic模型;油茶象幼虫体质量增长符... 为了明确小果油茶果实大小对油茶象幼虫生长发育的限制作用,采用Logistic方程对油茶象老熟幼虫体质量与其寄主果实体积大小的关系进行了拟合.结果表明:油茶象幼虫体质量随果实体积增大而增长,符合Logistic模型;油茶象幼虫体质量增长符合边际效应递减原则,可分为快速增长阶段(<3.216 cm3,每果1头;<4.747 cm3,每果2头)和渐进增长阶段(>3.216 cm3,每果1头;>4.747 cm3,每果2头);油茶象寄生的最小果实阈值为1.500 cm3(每果1头)或2.539 cm3(每果2头).明确了落果中油茶象老熟幼虫逃逸的时间格局,果实收集后幼虫逃逸数量逐天递减,逃逸高峰期集中在6:00—10:00,占43.9%,尤以7:00—8:00为甚,占21.1%;幼虫体质量越大,逃逸越早.寄主果实大小对油茶象幼虫生长发育具有限制作用,亲代雌虫选择大果实产卵是增加后代适合度的一种行为适应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果油茶 油茶象 生长发育 LOGISTIC方程 边际效应 适应对策
原文传递
小果油茶农家品种间遗传差异及亲缘关系分析 被引量:10
17
作者 谢一青 姚小华 +1 位作者 李志真 黄勇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01-207,共7页
从表型性状和分子水平上研究了小果油茶农家品种间的遗传差异及亲缘关系。结果表明:小果油茶农家品种在果实、叶和花性状上的变异极为丰富,每500 g鲜果数的变异系数最大(76.91%),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变异系数最小(3.31%);果实性状的变异程... 从表型性状和分子水平上研究了小果油茶农家品种间的遗传差异及亲缘关系。结果表明:小果油茶农家品种在果实、叶和花性状上的变异极为丰富,每500 g鲜果数的变异系数最大(76.91%),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变异系数最小(3.31%);果实性状的变异程度高于叶和花性状;果纵径和果横径与叶长、叶周长和花冠直径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农家品种宜春白皮中籽表型性状的总变异程度高于龙眼茶、羊屎茶和珍珠茶。利用25对AFLP引物组合在4个小果油茶农家品种和普通油茶中共扩增出921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706条,多态性条带比率达75.7%;羊屎茶与宜春白皮中籽的遗传相似系数最大(0.698 2),龙眼茶与普通油茶的相似系数最小(0.558 1)。AFLP标记和表型性状的聚类都可将小果油茶农家品种和普通油茶分开,但对小果油茶农家品种间的归类并未完全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果油茶 农家品种 遗传差异 表型性状 AFLP
下载PDF
野生小果油茶ISSR-PCR反应体系的建立与优化 被引量:10
18
作者 李国帅 曹福祥 +3 位作者 彭继庆 胥文 胡双喜 彭滟钞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6-42,49,共8页
为建立一个具有良好稳定性和可重复性的野生小果油茶ISSR-PCR反应体系,以提取的野生小果油茶总DNA为供试材料,利用单因素试验,正交试验设计L16(45)和方差分析对DNA模板的量,引物浓度,dNTPs浓度,Mg2+浓度,Taq DNA聚合酶的量5个影响ISSR-... 为建立一个具有良好稳定性和可重复性的野生小果油茶ISSR-PCR反应体系,以提取的野生小果油茶总DNA为供试材料,利用单因素试验,正交试验设计L16(45)和方差分析对DNA模板的量,引物浓度,dNTPs浓度,Mg2+浓度,Taq DNA聚合酶的量5个影响ISSR-PCR反应体系的因素进行优化研究。确定野生小果油茶ISSRPCR最优反应体系为:在20μL的反应体系中,DNA模板为30 ng,引物浓度为0.7μmol/L,dNTPs浓度为0.25mmol/L,Mg2+浓度为2.0 mmol/L,Taq DNA聚合酶的量为1.75 U。方差分析结果表明,5个因素对体系的影响均未达到显著水平,其中引物浓度对反应体系影响最大。应用建立的体系对5份野生小果油茶样品进行扩增,证明了该体系具有稳定性和可重复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小果油茶 ISSR—PCR 单因素实验 正交试验设计
下载PDF
贵州小果油茶种实表型性状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9
19
作者 朱亚艳 姚渊 +1 位作者 徐嘉娟 王港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16年第11期125-129,共5页
为了解贵州小果油茶的自然变异情况,以贵州黎平和榕江的5个居群30个小果油茶优良单株为研究对象,测定并分析果高、果形、高径比、果皮厚度、单个果重、单果中籽粒数、籽粒重和出籽率等8个种实性状,采用多重比较、变异系数、相关性分析... 为了解贵州小果油茶的自然变异情况,以贵州黎平和榕江的5个居群30个小果油茶优良单株为研究对象,测定并分析果高、果形、高径比、果皮厚度、单个果重、单果中籽粒数、籽粒重和出籽率等8个种实性状,采用多重比较、变异系数、相关性分析、聚类分析和Shannon-Weiner多样性指数等方法,分析小果油茶种实性状的多样性及群体间和群体内的变异特征与变异规律。结果表明:小果油茶不同种实性状的多样性指数为1.014-2.242,种实性状多样性高,在群体间和群体内均存在丰富的变异;经相关分析,小果油茶的果皮厚度与出籽率呈极显著负相关,果高与果径、果形指数、果皮厚度和单果籽粒数呈极显著正相关;表型性状聚类结果与居群分布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果油茶 表型性状 种实 贵州
下载PDF
小果油茶叶表型性状变异特征研究 被引量:9
20
作者 黄勇 姚小华 +3 位作者 李志真 谢一青 王开良 任华东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2013年第1期1-9,共9页
在小果油茶全分布区内,选择有代表性的18个居群,分析其叶表型性状变异状况,结果表明:小果油茶的居群内及居群间均存在广泛的遗传变异,且稳定性程度较差;小果油茶叶面积、叶周长、叶长及叶宽4个性状指标间均有极显著的相关关系,叶厚与叶... 在小果油茶全分布区内,选择有代表性的18个居群,分析其叶表型性状变异状况,结果表明:小果油茶的居群内及居群间均存在广泛的遗传变异,且稳定性程度较差;小果油茶叶面积、叶周长、叶长及叶宽4个性状指标间均有极显著的相关关系,叶厚与叶周长、叶宽及叶柄长相关关系显著,其他叶片性状间相关性则不显著。影响小果油茶叶表型性状各个指标变异的生态因子以无霜期、7月降雨量、8月降雨量、极端最高温及全年日照时数为主,其中全年日照时数是影响种实和叶表型性状的共同生态因子,而与生态因子相关的主要性状指标为叶面积、叶周长、叶长、叶宽及叶形状系数;在地理趋势面分析中,只有叶形状系数与地理变异间有明显的相关性;从小果油茶不同居群叶表型性状聚类分析结果看,在欧氏平均距离4.01处可较明显地将18个居群分为3大类群,总体上没有出现明显的地理区域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果油茶 叶表型 遗传变异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