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中温热泵的消防水带干燥装置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唐荣琪 刘龙 +4 位作者 黄晨 李永振 于昊 罗思义 左宗良 《可再生能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757-765,共9页
为研究消防水带的干燥特性曲线,实现低能耗、快速干燥的目的,文章研发了以R134A为制冷剂的中温热泵消防水带干燥装置。通过实验方法分析消防水带干燥特性,并对该中温热泵消防水带干燥装置的性能开展研究,对比不同送风温度、风速下,系统... 为研究消防水带的干燥特性曲线,实现低能耗、快速干燥的目的,文章研发了以R134A为制冷剂的中温热泵消防水带干燥装置。通过实验方法分析消防水带干燥特性,并对该中温热泵消防水带干燥装置的性能开展研究,对比不同送风温度、风速下,系统性能系数(COP)、制热量、干燥时间、干燥过程耗电量、单位能耗除湿量(SMER)、单位时间除湿量(MER)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随着送风温度的增加,COP降低、SMER和MER均升高。风速不变,送风温度为70℃时,干燥性能最优,SMER为0.427 kg/(kW·h),MER为1.584 kg/h,比送风温度为40℃时提高了10.9%和62.1%。送风温度不变,风速为4 m/s时,干燥效果最好,SMER为0.543 kg/(kW·h),MER为1.137 kg/h,比风速为2 m/s时提高了20.4%和50.2%。送风温度为50℃时,比消防水带吹干机节能约5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温热泵 热泵干燥 干燥特性 性能分析
下载PDF
中高温热泵技术在工业中的应用现状 被引量:11
2
作者 吴治将 张学伟 《制冷》 2017年第1期83-89,共7页
分析了中高温热泵技术的特点及其应用前景,并通过典型的工程实例介绍了我国中高温热泵技术在工业中的实际应用情况,最后总结了中高温热泵技术在工业应用中的注意问题和发展方向,为中高温热泵技术在我国的推广应用与高效运行提供有效参考。
关键词 中高温热菜 工业应用 节能
下载PDF
中高温热泵技术在工业余热回收中的应用 被引量:8
3
作者 陈恒 张世程 +1 位作者 孙鹏 杜振兴 《中外能源》 CAS 2013年第11期94-97,共4页
我国许多行业对热源的需求温度多集中在75~200℃之间,且存在着低温余热大量浪费的情况,可以把热能由低温位热源转移到高温位热源的中高温热泵技术有着巨大的应用空间。对高温热泵的研究多集中在适宜工质的选择和制热效率提高这两个... 我国许多行业对热源的需求温度多集中在75~200℃之间,且存在着低温余热大量浪费的情况,可以把热能由低温位热源转移到高温位热源的中高温热泵技术有着巨大的应用空间。对高温热泵的研究多集中在适宜工质的选择和制热效率提高这两个方面。国外的研究起步较早,混合工质方面的研究成果目前仍处于技术保密阶段。国内研究起步较晚,主要研究成果集中在高校,但尚未找到一种公认的环境友好、性能优越的高温热泵工质。近几年,国内在油田含油污水的余热回收.坑口电厂冷却水和矿井涌水的余热回收,涂装、电镀车间余热回收等领域进行了高温热泵技术的实际性工程应用,经济效益和环保显著.不仅节省了大量的化石能源,而且减少了二氧化碳的排放。但高温热泵技术在实际应用中还存在设备腐蚀等问题.需要结合余热源的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高温热泵 节能减排 余热回收 低温热源 传热 工质
下载PDF
近年来国内外制冷剂的研究状况 被引量:8
4
作者 王鑫 史琳 +2 位作者 朱明善 韩礼钟 于修源 《暖通空调》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40-43,共4页
总结了汽车空调HFC-134a替代、在用离心式冷水机组CFC替代、HCFC-22的替代和中高温热泵工质开发四个领域内的研究工作及研究成果。
关键词 汽车空调 离心式冷水机组 中高温热泵 制冷剂
下载PDF
寒冷地区应用中高温污水源热泵的可行性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马庆艳 闫泽生 廖吉香 《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6年第1期108-111,共4页
东北地区污水余热资源丰富,针对东北地区住宅建筑中常用散热器供水温度超过70℃这一特点,提出中高温污水水源热泵在东北地区应用的设想;分析了中国东北地区污水排放现状和常规污水源热泵的特点,并提出了一种能在寒冷地区实现供暖的新型... 东北地区污水余热资源丰富,针对东北地区住宅建筑中常用散热器供水温度超过70℃这一特点,提出中高温污水水源热泵在东北地区应用的设想;分析了中国东北地区污水排放现状和常规污水源热泵的特点,并提出了一种能在寒冷地区实现供暖的新型热泵系统,即污水/水和水/水双级热泵系统,并从经济及技术性两个方面分析了此系统在东北寒冷地区应用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高温 城市污水 双级 水源热泵
下载PDF
新型混合工质用于补气式大温跨热泵的变工况性能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闫超杰 郭健翔 +3 位作者 孙晋飞 张龙 包思凡 罗思义 《流体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5-21,共7页
针对大温跨单级热泵系统存在的排温增加、压比增大、循环性能大幅降低等问题,采用非共沸混合工质补气式大温跨热泵循环,在理论循环分析的基础上,对混合工质R134a/R245fa进行组分优化,提出新型二元混合工质M,在蒸发进水温度25~40℃、冷... 针对大温跨单级热泵系统存在的排温增加、压比增大、循环性能大幅降低等问题,采用非共沸混合工质补气式大温跨热泵循环,在理论循环分析的基础上,对混合工质R134a/R245fa进行组分优化,提出新型二元混合工质M,在蒸发进水温度25~40℃、冷凝出水温度60~85℃的工况范围内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系统在蒸发进水温度25℃,冷凝出水温度80℃的大温升工况下,COP达到2.127,排气温度仅为100.2℃,表明工质M在大循环温升工况下,具有较好的性能,满足低温热源、更高出水温度的使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工质 中高温热泵 大温跨 强化补气 实验研究
下载PDF
中高温热泵两级循环方式性能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刘昭云 王怀信 郭东奇 《热能动力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471-476,550,共6页
在冷凝温度70~130℃、循环温升40~65℃的工况范围内,以HFC245fa为工质,考察了单、双级节流中间不完全冷却与完全冷却等4种两级循环方式下的中高温热泵循环性能。结果表明:4种两级循环方式下COP(综合性能系数)均较单级循环明显提高,其... 在冷凝温度70~130℃、循环温升40~65℃的工况范围内,以HFC245fa为工质,考察了单、双级节流中间不完全冷却与完全冷却等4种两级循环方式下的中高温热泵循环性能。结果表明:4种两级循环方式下COP(综合性能系数)均较单级循环明显提高,其中两级节流中间不完全冷却方式带来的COP改善幅度最大,为12.04%~33.25%;COP改善幅度随循环温升增大而单调上升、随冷凝温度升高先减小后增大。两级循环方式还有助于降低压缩机排气温度,对于以湿流体为工质的情形,效果尤为显著。综合考虑性能收益与系统代价,对中高温热泵引入两级循环方式具有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高温热泵 两级循环 c0P 排气温度
原文传递
烧结矿显热分级回收实验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赵斌 温志梅 +1 位作者 钟晓晖 韩希强 《热能动力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96-599,628,共4页
基于余热能梯级利用理论,搭建烧结矿显热分级回收实验台。在烧结矿初温相等的条件下,比较了9组正交实验工况的火用回收率与热回收率。实验结果表明,在粒径10~16 mm、料层厚度1 200 mm、冷却风量748 m3/h、进口风温70℃的工况下,火用回... 基于余热能梯级利用理论,搭建烧结矿显热分级回收实验台。在烧结矿初温相等的条件下,比较了9组正交实验工况的火用回收率与热回收率。实验结果表明,在粒径10~16 mm、料层厚度1 200 mm、冷却风量748 m3/h、进口风温70℃的工况下,火用回收率和热回收率均较高,分别为49.0%和88.1%。动力与吸收式热泵分级回收系统平均热回收率达84.6%,平均火用回收率达47.6%,比单级动力回收系统热回收率平均提高了10.7个百分点、火用回收率平均提高了2.3个百分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结矿 显热 中低温余热 吸收式热泵 分级回 正交实验
原文传递
中高温热泵辅助太阳能空调系统的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赵军 黄涛 李新国 《流体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61-63,81,共4页
利用CSD方程对中高温热泵工质进行了理论计算,分析了不同工质的循环性能。提出了利用中高温热泵辅助的太阳能空调系统的运行方式,并与常规空调比较,分析了此方式的可行性。
关键词 中高温热泵 联合效率 可行性
下载PDF
过冷度对R245fa热泵系统性能影响的实验研究
10
作者 程世聪 刘清江 邵阳 《暖通空调》 2022年第3期137-141,共5页
对以R245fa为制冷剂的中高温热泵在不同过冷度下进行了不同蒸发温度和冷凝温度对系统性能影响的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对给定节流后干度和蒸发温度时不同冷凝温度和过冷度下制热性能系数和制热量的实验值与理论值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 对以R245fa为制冷剂的中高温热泵在不同过冷度下进行了不同蒸发温度和冷凝温度对系统性能影响的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对给定节流后干度和蒸发温度时不同冷凝温度和过冷度下制热性能系数和制热量的实验值与理论值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蒸发温度为45℃、冷凝温度为75~90℃时,过冷度每增大2℃,制热量增大约1.0%~3.3%,制热性能系数增大约0.3%~6.5%;节流后干度为0.15和蒸发温度为45℃时,冷凝温度从65℃升高到95℃,制热量增大约8.86%,过冷段制热量占比从3.4%增大到22.5%。在较高冷凝温度下,适当增大过冷度能明显提高系统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高温热泵 过冷度 R245FA 制热性能系数 制热量 蒸发温度 冷凝温度 干度
下载PDF
中低温热水型吸收式制冷与Ⅱ型热泵两用装置的研制
11
作者 冯丽珠 蔡觉先 +2 位作者 洪涛 张永恒 董元信 《兰州铁道学院学报》 1994年第4期48-59,共12页
本文介绍由90—65℃热水驱动的吸收式制冷与Ⅱ型热泵两用装置的结构特点、工艺流程及实施制冷循环和Ⅱ型热泵循环的性能,并进行了应用可行性分析。
关键词 中低温热水 制冷机 热泵 热力系数 余热利用
下载PDF
中高温热泵稳态仿真模型及其实验验证 被引量:1
12
作者 杨强 戴立生 +1 位作者 罗琳 岳献芳 《建筑科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77-80,共4页
本文针对水——水中高温热泵实验装置,建立了稳态仿真模型。对系统和仿真模型进行正交实验和实验验证后,得出该仿真模型计算精度在±10%左右,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数学模型及仿真程序精度较高、可靠性较好,适合于系统仿真研究。
关键词 中高温热泵 稳态仿真 正交实验 实验验证
原文传递
中高温工质在蒸发器中的换热模拟分析
13
作者 刘原卿 史琳 朱秋兰 《工程热物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z1期33-36,共4页
本文采用分布参数的方法,建立了水源热泵中普遍采用的壳管式蒸发器稳态数学模型.通过中高温水源热泵试验台的实验数据同模拟计算结果的对比,验证了数学模型的准确性。应用此数学模型对中高温工质HTR01、HTR02及R134a在蒸发器典型制热运... 本文采用分布参数的方法,建立了水源热泵中普遍采用的壳管式蒸发器稳态数学模型.通过中高温水源热泵试验台的实验数据同模拟计算结果的对比,验证了数学模型的准确性。应用此数学模型对中高温工质HTR01、HTR02及R134a在蒸发器典型制热运行工况,进行了模拟计算。得出了三种工质制冷剂侧换热系数沿管长的变化关系并对三种工质的换热性能进行了对比分析,为采用中高温工质的水源热泵换热器设计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蒸发器 稳态数学模型 中高温 水源热泵
下载PDF
中高温水源热泵研究与发展趋势 被引量:11
14
作者 王凯 李建风 +1 位作者 曹锋 邢子文 《流体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68-72,共5页
介绍了中高温水源热泵的概念和工作原理;中高温水源热泵的工质研究及近年来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包括中高温水源热泵制冷剂和系统性能的研究。讨论了中高温水源热泵的应用情况以及在我国发展的趋势。
关键词 中高温水源热泵 工质 应用 节能 环保
下载PDF
中高温热泵热水器新工质TJR01循环性能分析 被引量:3
15
作者 孙方田 马一太 王洪利 《天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53-156,共4页
为了研究新工质TJR01的性能,对TJR01和R22两种工质的基本物性进行了分析,并把充灌TJR01的热泵热水器机组放在房间热平衡室内进行实验.通过改变室外环境温度、进水温度和出水温度来研究TJR01在空气源热泵热水器上的循环性能和排气压力.... 为了研究新工质TJR01的性能,对TJR01和R22两种工质的基本物性进行了分析,并把充灌TJR01的热泵热水器机组放在房间热平衡室内进行实验.通过改变室外环境温度、进水温度和出水温度来研究TJR01在空气源热泵热水器上的循环性能和排气压力.结果表明,TJR01可灌注式替代R22;当环境温度为(21.8±0.3)℃、进水温度为(14.2±0.4)℃,排气压力在R22压缩机的正常工作压力范围内时,灌注TJR01的热泵热水器可产生60℃的热水,且其循环性能大于3.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源热泵热水器 中高温热泵热水器新工质 循环性能 压缩机排气压力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