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汉以前的医学流派概述——兼论医经与经方的关系 被引量:8
1
作者 刘文平 王庆其 《中医文献杂志》 2019年第1期34-39,共6页
结合史志、医籍、儒家经典和出土文献中关于汉以前医学流派的零星记载,梳理出上古医学流派、秦汉之际的医学流派及汉代官方所定医学流派的大致传承和演变脉络,并认为医经家与经方家影响最大,流传最广。对当前关于医经家与经方家关系的... 结合史志、医籍、儒家经典和出土文献中关于汉以前医学流派的零星记载,梳理出上古医学流派、秦汉之际的医学流派及汉代官方所定医学流派的大致传承和演变脉络,并认为医经家与经方家影响最大,流传最广。对当前关于医经家与经方家关系的不同观点进行述评,提出张仲景实现了医经家与经方家的融合,中医学也因之而传承千载、熠熠生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流派 医经 经方
下载PDF
秦汉之际医学流派的传承与《伤寒杂病论》的奠基 被引量:7
2
作者 王雪茜 王庆国 刘敏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5-8,共4页
目的研究秦汉之际医学流派的传承发展、相互交融的情况,探究其对于《伤寒杂病论》成书的影响。方法通过梳理秦汉之际医学流派的的概况,了解本时期医学流派间的割据情况、传承方式以及之后学派间的交流情况,探讨这种交流对《伤寒杂病论... 目的研究秦汉之际医学流派的传承发展、相互交融的情况,探究其对于《伤寒杂病论》成书的影响。方法通过梳理秦汉之际医学流派的的概况,了解本时期医学流派间的割据情况、传承方式以及之后学派间的交流情况,探讨这种交流对《伤寒杂病论》成书的影响。结果秦汉时期医学流派大概分为医经、经方、房中、神仙4派,经历了固守家学的学术壁垒期,逐渐进步为各家积极相互学习交流的发展时期,这种交流为总结先贤学术经验及中医药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条件,而正是这种交流发展催生了《伤寒杂病论》。结论秦汉之际医学流派间经历了从保守到交融的过程,这种交融是《伤寒杂病论》成书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汉之际 医学流派 传承 伤寒杂病论
原文传递
民国时期医派纷争的原因及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夏媛媛 《医学与社会》 2016年第9期92-95,共4页
考察德日派西医与英美派西医的形成及影响,描述德日派与英美派斗争的过程,比较两派医学校的异同,分析各医派的特点,指出医派纷争的根本原因在于后殖民现代性在政治、经济、文化三个方面的影响,以及医学教育体系建构过程的复杂性。
关键词 医学派别 医学教育 民国
下载PDF
王乐匋论治温病特色浅析 被引量:7
4
作者 岳冬辉 王键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6期1365-1367,共3页
从倡导寒温并重与寒温并用、推崇吴鞠通护阴与化湿治温要略、总结王孟英论治温病特色四法、阐发柳宝诒治伏温专意养阴与泄热四个方面对王乐匋教授论治温病的特色进行了研究总结。
关键词 新安医学 王乐匋 温病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