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5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单髁置换术与胫骨高位截骨术治疗膝关节内侧间室骨关节炎的近期疗效比较 被引量:27
1
作者 杨波 姜鑫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48-552,共5页
目的比较单髁置换术(unicompartmental knee arthroplasty,UKA)与胫骨高位截骨术(high tibial osteotomy,HTO)治疗膝关节内侧间室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的近期疗效,为临床选择恰当治疗方法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1... 目的比较单髁置换术(unicompartmental knee arthroplasty,UKA)与胫骨高位截骨术(high tibial osteotomy,HTO)治疗膝关节内侧间室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的近期疗效,为临床选择恰当治疗方法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1年6月收治并符合纳入标准的28例膝关节内侧间室OA患者,根据患者意愿分为2组,其中16例选择UKA(UKA组),采用Biomet Oxford第Ⅲ代单髁膝关节假体置换;12例选择HTO(HTO组),采用闭合式楔形截骨。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侧别、身体质量指数、各部位关节软骨退变分级及术前膝关节活动度(range of motion,ROM)、Lysholm膝关节评分、Tegner膝关节运动评分、胫股角(femorotibial angle,FTA)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术后UKA组于48 h内开始在助步器辅助下负重行走;HTO组6周开始在助步器辅助下部分负重行走,8~12周后逐渐完全负重行走。结果两组手术时间以及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406,P=0.688;t=—1.552,P=0.133)。术后两组切口均Ⅰ期愈合,无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两组患者均获随访,UKA组随访时间3.0~4.5年,平均3.5年;HTO组为3~4年,平均3.6年。两组组内手术前后Lysholm膝关节评分、Tegner膝关节运动评分、FTA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膝关节ROM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两组间以上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复查X线片示,两组膝关节力线均矫正良好,内固定物固定可靠,与宿主骨匹配良好。随访期间,UKA组、HTO组各1例出现外侧间室关节软骨Kellgren-LawrenceⅡ级退变,HTO组1例出现髌股关节软骨Ⅱ级退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778,P=0.378)。结论采用UKA与HTO治疗膝关节内侧间室OA均能获得满意的近期疗效,但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 内侧间室骨关节炎 单髁置换术 胫骨高位截骨术
原文传递
单髁置换术治疗膝关节内侧间室骨关节炎初期疗效 被引量:22
2
作者 马广文 尹宗生 +5 位作者 黄斐 王清 尹勇 王浩 吴云峰 李家华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208-1211,共4页
目的探讨单髁置换术(unicompartmental knee arthroplasty,UKA)治疗膝关节内侧间室骨关节炎的初期临床疗效。方法 2008年1月-2013年10月,采用OxfordⅢ单髁系统治疗膝关节内侧间室骨关节炎患者18例。其中男11例,女7例;年龄60-72岁,平均... 目的探讨单髁置换术(unicompartmental knee arthroplasty,UKA)治疗膝关节内侧间室骨关节炎的初期临床疗效。方法 2008年1月-2013年10月,采用OxfordⅢ单髁系统治疗膝关节内侧间室骨关节炎患者18例。其中男11例,女7例;年龄60-72岁,平均67.2岁。病程3-5年,平均3.7年。膝内侧负重痛或行走痛,术前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为(6.8±1.4)分。术前均行下肢负重全长位及膝关节正侧位X线片等影像学检查显示为内侧间室膝骨关节炎,按照Ahlback分期标准,Ⅱ期8膝,Ⅲ期10膝;膝关节活动度(112.3±11.3)°,膝关节内翻畸形(13.2±1.3)°。膝关节功能采用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评分为(59.0±6.4)分。结果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无关节感染和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等早期并发症发生。18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50个月,平均28个月。均无假体松动、脱位及对侧间室和髌股关节病变。术后6个月VAS评分为(2.8±1.2)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20,P=0.00)。膝关节HSS评分为(92.0±3.1)分,获优12例,良5例,差1例,优良率94.4%;HSS评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9.69,P=0.00)。膝关节活动度为(115.2±10.2)°,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81,P=0.23)。膝关节内翻畸形为(6.8±2.1)°,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99,P=0.00)。结论 UKA治疗膝关节内侧间室骨关节炎具有较好的初期疗效,中远期疗效还需更长时间随访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 内侧间室 骨关节炎 单髁置换术
原文传递
微创膝关节单髁置换术治疗70岁以上老年膝关节内侧间室骨性关节炎 被引量:20
3
作者 刘晓东 蔡珉巍 +2 位作者 马童 涂意辉 张长青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12年第2期109-111,共3页
目的探讨微创膝关节单髁置换术(MIS-UKA)治疗70岁以上老年膝关节内侧间室骨性关节炎的可行性及初步疗效。方法采用MIS-UKA治疗70岁以上老年膝关节内侧间室骨性关节炎21例(24膝)。评估切口大小、手术时间、出血量、引流量和并发症。比较... 目的探讨微创膝关节单髁置换术(MIS-UKA)治疗70岁以上老年膝关节内侧间室骨性关节炎的可行性及初步疗效。方法采用MIS-UKA治疗70岁以上老年膝关节内侧间室骨性关节炎21例(24膝)。评估切口大小、手术时间、出血量、引流量和并发症。比较术前、术后膝关节HSS评分、膝关节活动度及下肢力线(髋膝踝角)。结果术后平均随访18个月(12~24个月)。末次随访患者膝关节内侧间室疼痛明显减轻,HSS评分明显增加,下肢力线内翻畸形明显减少,但膝关节活动度无明显改善,无感染、脂肪栓塞或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假体位置不良、脱位,假体松动等并发症。结论 MIS-UKA可治疗70岁以上老年膝关节内侧间室骨性关节炎,但远期疗效尚需进一步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 单髁置换术 内侧间室 骨性关节炎 70岁以上老年人
原文传递
UKA与TKA治疗膝关节内侧单间室骨性关节炎的临床对比 被引量:19
4
作者 张树立 张勇 +2 位作者 孙鲁伟 宋磊 胡克伟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6年第24期4716-4718,4722,共4页
目的:探究膝关节单髁置换术(UKA)与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治疗膝关节内侧单间室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2011年4月-2015年7月期间因膝关节单间室骨性关节炎入院接受治疗的89例患者纳入本研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44例... 目的:探究膝关节单髁置换术(UKA)与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治疗膝关节内侧单间室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2011年4月-2015年7月期间因膝关节单间室骨性关节炎入院接受治疗的89例患者纳入本研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44例,行UKA手术,对照组45例,采用TKA手术方式治疗。对两组患者进行术后随访,对比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术前均有明显膝关节疼痛,术后膝关节疼痛均明显改善,组间差别无显著统计学意义(X2=1.323,P=0.250>0.05);术后膝关节屈曲角度、HSS评分相对于术前均显著改善,研究组术后膝关节屈曲角度(111.2±18.8)度高于对照组的(98.6±14.7)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SS评分(87.6±13.7)分高于对照组的(73.2±16.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膝关节屈曲至90度时间比对照组短,数据差异有统计学差异(t=-2.303,P=0.024<0.05)。结论:膝关节内侧单间室骨性关节炎采用UKA与TKA均能取得一定临床效果,减轻患者痛苦,改善膝关节功能,但UKA临床疗效较好,手术创伤较小,术后恢复较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 内侧单间室骨性关节炎 单髁置换术 全膝关节置换术
原文传递
单髁置换与胫骨高位截骨治疗膝关节内侧间室骨关节炎:1年随访比较 被引量:18
5
作者 陈锐鸿 葛鸿庆 陈文治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0期3143-3147,共5页
背景:膝关节内侧间室骨关节炎患者临床上经常会通过单髁置换或者胫骨高位截骨治疗,但选择胫骨高位截骨还是单髁置换更适合尚存争议。目的:探讨胫骨高位截骨与单髁置换治疗膝关节内侧间室骨关节炎的近期疗效。方法:纳入2016年5月至2017年... 背景:膝关节内侧间室骨关节炎患者临床上经常会通过单髁置换或者胫骨高位截骨治疗,但选择胫骨高位截骨还是单髁置换更适合尚存争议。目的:探讨胫骨高位截骨与单髁置换治疗膝关节内侧间室骨关节炎的近期疗效。方法:纳入2016年5月至2017年8月收治的38例膝关节内侧间室骨关节炎患者,根据意愿原则分成2组,其中胫骨高位截骨组18例,单髁置换组20例。记录比较2组患者Tegner膝关节运动评分及Lysholm膝关节评分,评价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根据膝关节负重位X射线片测定胫股角,评定膝关节各间室关节软骨退变情况。结果与结论:(1)术后2组患者手术切口均获得Ⅰ期愈合,并且均获得随访,胫骨高位截骨组随访时间为1.0-2.8年,单髁置换组为1.0-3.2年;(2)2组患者组内手术前后Tegner膝关节评分、Lysholm膝关节评分、胫股角比较,2组术后均能改善运动功能及矫正膝关节畸形,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 <0.05);2组间各指标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 0.05);(3)提示临床治疗膝关节内侧间室骨关节炎,无论是胫骨高位截骨还是单髁置换,均能获得满意的近期疗效,但中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高位截骨术 单髁置换术 内侧间室骨关节炎 膝关节 随访 关节功能 膝关节畸形 胫股角
下载PDF
胫骨高位截骨与单髁置换治疗膝关节内侧间室骨关节炎的Meta分析 被引量:18
6
作者 白浩 孙海飚 +1 位作者 韩晓强 薛建刚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0期4905-4913,共9页
背景:治疗膝关节内侧间室骨性关节炎最常见的手术方式是胫骨高位截骨和单髁置换,而两者之间的疗效是否存在差异仍缺乏系统评价。目的:采用Meta分析比较胫骨高位截骨和单髁置换治疗膝关节内侧间室骨性关节炎临床疗效的差异。方法:计算机... 背景:治疗膝关节内侧间室骨性关节炎最常见的手术方式是胫骨高位截骨和单髁置换,而两者之间的疗效是否存在差异仍缺乏系统评价。目的:采用Meta分析比较胫骨高位截骨和单髁置换治疗膝关节内侧间室骨性关节炎临床疗效的差异。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EMBASE、ScienceDirect、CNKI、万方、维普等数据库,搜集有关比较胫骨高位截骨/单髁置换治疗膝关节内侧间室骨性关节炎的病例对照研究或随机对照试验的文献,检索年限为2000至2019年。2人独立完成阅读筛选文献,提取数据和评价研究质量,采用RevMan5.3进行数据分析。结果与结论:①共纳入13项研究,共711例患者;②Meta分析结果显示,胫骨高位截骨组膝关节活动范围(MD=-5.47,95%CI:-9.53至-1.41,P=0.008)显著优于单髁置换组,单髁置换组末次随访时Lysholm膝关节评分(MD=0.84,95%CI:0.29-1.39,P=0.003)优于胫骨高位截骨组;③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全膝关节置换术翻修率、术后感染率、髌股关节软骨退变率、外侧间室退变率、手术优良率、术后胫股角等方面,2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④提示在治疗符合手术指征的膝关节内侧间室骨关节炎时,采用胫骨高位截骨术可获得与单髁置换相似的并发症发生率、术后全膝关节置换术翻修率、术后感染率、髌股关节软骨退变率、外侧间室退变率、手术优良率及术后胫股角,但是胫骨高位截骨术后关节活动范围优于单髁置换,而单髁置换后可以使膝关节获得较好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高位截骨 单髁置换 膝关节 内侧间室 骨性关节炎 META分析
下载PDF
双平面胫骨高位截骨术治疗膝关节内侧间室骨关节炎 被引量:17
7
作者 魏伟 沈计荣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406-1410,共5页
目的探讨双平面胫骨高位截骨术治疗膝关节内侧间室骨关节炎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1月—2017年1月采用双平面胫骨高位截骨术治疗的65例膝关节内侧间室骨关节炎患者临床资料。男28例,女37例;年龄46~75岁,平均53.2岁。左膝30例,右膝3... 目的探讨双平面胫骨高位截骨术治疗膝关节内侧间室骨关节炎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1月—2017年1月采用双平面胫骨高位截骨术治疗的65例膝关节内侧间室骨关节炎患者临床资料。男28例,女37例;年龄46~75岁,平均53.2岁。左膝30例,右膝35例。病程3~7年,平均4.0年。患者均有不同程度膝关节内侧疼痛,行走困难。膝关节内侧挤压试验阳性。术后采用膝关节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评分以及膝关节学会评分系统(KSS)临床及功能评分评估膝关节功能,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价疼痛程度。随访期间摄X线片,观察截骨愈合情况;测量股胫角(femur tibia angle,FTA)、胫骨后倾角(posterior tibial slope,PTS)、胫骨近端内侧角(medial proximal tibial angle,MPTA)以及膝关节内翻角(knee varus angle,KVA)。结果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仅1例出现?趾麻木,对症处理后症状消失。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3~18个月,平均15.4个月。X线片复查示,术后12周时截骨处均达骨性愈合。术后各时间点MPTA、FTA、PTS及KVA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6个月及12个月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内固定物无松动及断裂现象发生。术后12个月HSS评分以及KSS临床及功能评分均高于术前(P<0.05)。术后1周、6个月及12个月VAS评分显著低于术前(P<0.05)。结论双平面胫骨高位截骨术治疗膝关节内侧间室骨关节炎,可有效缓解疼痛症状、改善关节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平面胫骨高位截骨术 内侧间室骨关节炎 膝关节
原文传递
个体化开放楔形胫骨高位截骨治疗内侧间室膝骨关节炎的优势 被引量:17
8
作者 俞颖豪 赵继军 +3 位作者 刘冬铖 周子红 吴沼锋 冯德宏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7期4310-4316,共7页
背景:开放楔形胫骨高位截骨对于内侧间室膝骨关节炎合并膝内翻患者疗效明确,但目前关于力线矫正点的选择仍以Fujisawa点作为参考,个体化力线矫形是否能获得更优越的临床疗效?目的:探讨开放楔形胫骨高位截骨术中个体化下肢力线矫形治疗... 背景:开放楔形胫骨高位截骨对于内侧间室膝骨关节炎合并膝内翻患者疗效明确,但目前关于力线矫正点的选择仍以Fujisawa点作为参考,个体化力线矫形是否能获得更优越的临床疗效?目的:探讨开放楔形胫骨高位截骨术中个体化下肢力线矫形治疗内侧间室膝骨关节炎的短期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6月至2018年5月无锡市人民医院骨科因内侧间室膝骨关节炎行开放楔形胫骨高位截骨治疗的46例患者。根据X射线片、MRI综合评估患膝并划分退变等级(Ⅰ-Ⅲ级),其中Ⅰ,Ⅱ级患者随机分为个体化组及对照组,每组16例;14例Ⅲ级患者作为Fujisawa组。个体化组轻度退变Ⅰ级矫正下肢力线至胫骨平台50%点,中度退变Ⅱ级矫正至胫骨平台外侧55%点;对照组、Fujisawa组均矫正力线至62.5%点。测量评估术后下肢力线,比较术前、术后膝关节活动度、股胫角、胫骨近端内侧角;随访术前及术后3,6,12个月患膝的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评分、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比较患者术后综合满意度的自评分。结果与结论:(1)所有患者均获得12个月随访;(2)3组下肢力线矫形结果满意,术后膝关节活动度、胫骨近端内侧角较术前明显增加,股胫角明显减少(P<0.05);(3)随着随访时间延长,3组患者的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评分显著增加,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显著减少,组内不同时点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个体化组术后3,6个月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评分高于对照组,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个体化组及对照组术后12个月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评分、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4)所有患者对手术矫形效果满意,个体化组术后综合满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5)结果表明,个体化开放楔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 内侧间室 骨关节炎 膝内翻 开放楔形胫骨高位截骨 个体化 下肢力线 矫形
下载PDF
关节镜结合胫骨高位截骨术治疗膝关节内侧间室骨关节炎疗效分析及对软骨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15
9
作者 周鑫 刘祺 +5 位作者 梁涛 徐平 刘洋 扶世杰 汪国友 张磊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690-696,共7页
目的探讨关节镜结合胫骨高位截骨术(high tibial osteotomy,HTO)治疗膝关节内侧间室骨关节炎的疗效和对软骨损伤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3月—2019年3月行关节镜结合HTO治疗的57例膝关节内侧间室骨关节炎患者临床资料。男27例,女30... 目的探讨关节镜结合胫骨高位截骨术(high tibial osteotomy,HTO)治疗膝关节内侧间室骨关节炎的疗效和对软骨损伤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3月—2019年3月行关节镜结合HTO治疗的57例膝关节内侧间室骨关节炎患者临床资料。男27例,女30例;年龄44~57岁,平均52.4岁。病程3~6年,平均3.6年。Kellgren-Lawrence分级:Ⅰ级21例,Ⅱ级36例。膝关节屈曲挛缩畸形0°~8°,平均1.36°;内翻畸形5°~10°,平均7.60°。术前关节镜评估软骨损伤国际软骨修复分级系统(ICRS)分级为Ⅰ级11例,Ⅱ级42例,Ⅲ级4例。术前及术后3个月、1年和末次随访时,采用Lysholm评分、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评分和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IKDC)评分评估膝关节功能,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进行疼痛评估。术前及末次随访时测量胫骨近端内侧机械角(mechanical medial proximal tibial angle,mMPTA)及胫股角(femoral tibial angle,FTA)。内固定物取出时再次行膝关节镜探查软骨修复情况,选取再生等级和成熟等级进行软骨分级评价。结果所有患者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无切口感染及皮肤坏死等并发症发生。术后患者膝关节功能均明显改善,疼痛症状缓解,力线矫正达术前设定目标。术后3个月、1年及末次随访时患者VAS评分、Lysholm评分、HSS评分及IKDC评分均较术前显著改善,术后随时间延长均逐渐改善,各时间点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mMPTA和FTA均较术前显著改善(P<0.05)。内固定物取出时关节镜下再次评估,软骨再生分级为Ⅰ级10例、Ⅱ级47例;在Ⅱ级软骨再生膝关节中非成熟软骨再生18例、成熟软骨再生29例。各ICRS分级的软骨再生等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0.176,P=0.916),软骨成熟等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10.500,P=0.005)。结论关节镜结合HTO治疗膝关节内侧间室骨关节炎可有效改善膝关节症状及功能,并能一定程度促进关节软骨再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镜 胫骨高位截骨术 内侧间室骨关节炎 纤维软骨
原文传递
胫骨高位截骨术治疗膝内翻内侧间室骨关节炎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14
10
作者 张伟 曹光磊 +2 位作者 张志强 朱先龙 陶杰 《中国医药》 2019年第7期1066-1069,共4页
目的探讨胫骨高位截骨术(HTO)治疗膝内翻内侧间室骨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HTO治疗膝内翻内侧间室骨关节炎的38例(47膝)患者的病历资料,病例来源为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20例(26膝),北京市怀柔区中医医院1... 目的探讨胫骨高位截骨术(HTO)治疗膝内翻内侧间室骨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HTO治疗膝内翻内侧间室骨关节炎的38例(47膝)患者的病历资料,病例来源为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20例(26膝),北京市怀柔区中医医院18例(21膝)。术后配合中药治疗及规范功能锻炼。随访至术后6个月时通过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X线片测量胫骨近端内侧角(MPTA)和股胫角,美国西部Ontario和McMaster大学骨关节炎指数(WOMAC)评估手术疗效。结果所有患者术后未出现切口感染、皮缘坏死及下肢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术后6个月随访复查X线片显示截骨处均骨性愈合,VAS评分、MPTA、股胫角、WOMAC评分均较术前均明显改善[(2. 4±0. 7)分比(7. 2±0. 9)分、(90. 9±0. 9)°比(82. 2±3. 7)°、(170. 5±2. 0)°比(188. 5±8. 6)°、(49±10)分比(107±11)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5)。结论 HTO治疗膝内翻内侧间室骨关节炎能够减轻疼痛、改善畸形,临床效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高位截骨术 膝内翻 内侧间室 骨关节炎
下载PDF
膝关节单髁置换术治疗膝关节内侧单间室骨性关节炎对患者功能及并发症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0
11
作者 尚林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1年第1期19-22,共4页
目的:探究膝关节单髁置换术治疗对膝关节内侧单间室骨性关节炎患者功能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2月-2020年2月本院收治的136例内侧单间室骨性关节炎患者,依据治疗方案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68例。对照组给予全膝关节置换术... 目的:探究膝关节单髁置换术治疗对膝关节内侧单间室骨性关节炎患者功能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2月-2020年2月本院收治的136例内侧单间室骨性关节炎患者,依据治疗方案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68例。对照组给予全膝关节置换术,研究组给予单髁置换术。比较两组AKS、VAS及Lysholm评分,术后膝关节屈曲角度及胫骨角矫正情况,住院费用和手术时间等。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与止血带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输血例数少于对照组,住院费用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研究组AKS、Lysholm评分均高于对照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膝关节屈曲角度大于对照组,胫骨角矫形情况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单髁置换术治疗膝关节内侧单间室骨性关节炎,不仅能够改善患者机体疼痛与膝关节功能情况,还可缩短手术时间,降低住院费用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 单髁置换术 内侧单间室骨性关节炎
下载PDF
小切口单髁置换术治疗膝关节内侧间室骨性关节炎的早期疗效观察 被引量:9
12
作者 周友龙 陈奇 +1 位作者 康一凡 汪滋民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13年第8期716-718,共3页
目的探讨小切口单髁置换术(UKA)治疗膝关节内侧间室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5例(15膝)膝关节内侧间室骨性关节炎采用UKA治疗,术前行膝关节伸直位正侧位、双下肢全长正位、膝关节应力位、髌骨轴位X线片及膝关节MR检查。测量... 目的探讨小切口单髁置换术(UKA)治疗膝关节内侧间室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5例(15膝)膝关节内侧间室骨性关节炎采用UKA治疗,术前行膝关节伸直位正侧位、双下肢全长正位、膝关节应力位、髌骨轴位X线片及膝关节MR检查。测量术前及术后膝关节主动活动度,并进行膝关节AKSS评分。结果所有患者随访4-16个月,平均10个月。末次随访时屈曲度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AKSS评分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切口UKA治疗膝骨性关节炎早期疗效显著,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术后功能恢复快的优点,中远期疗效有待于进一步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内侧间室 骨性关节炎 单髁置换术 小切口
原文传递
微创单髁置换术治疗膝内侧间室骨性关节炎的早期并发症 被引量:8
13
作者 涂意辉 薛华明 +1 位作者 蔡珉巍 刘晓东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7期1416-1418,共3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微创单髁置换术后的早期并发症。[方法]从2005年5月~2010年1月,共有52例患者(56膝)在本院接受微创单髁置换术,其中男19例(21膝),女33例(35膝),平均年龄65.2岁(46~78岁),单侧48例,双侧4例,体重平均68.3 kg(55~80 kg)... [目的]回顾性分析微创单髁置换术后的早期并发症。[方法]从2005年5月~2010年1月,共有52例患者(56膝)在本院接受微创单髁置换术,其中男19例(21膝),女33例(35膝),平均年龄65.2岁(46~78岁),单侧48例,双侧4例,体重平均68.3 kg(55~80 kg),身高平均162.2 cm(148~178 cm),BMI平均26.4(19.6~34.6)。所用假体均为骨水泥型Oxford phase 3代。[结果]52例患者获得完整随访,随访平均18.3个月(12~31个月)。1例术后X线摄片发现内侧胫骨平台轻度劈裂,但骨折无明显移位,1例发生可移动半月板衬垫后方脱位。无1例发生浅表或深部感染、脂肪栓塞或下肢深静脉血栓、假体松动等并发症。末次随访HSS评分和膝关节活动度明显增加,下肢力线内翻畸形明显减少。[结论]微创单髁置换术治疗早期单间室骨性关节炎疗效确切,功能恢复满意,但是手术技巧的熟练掌握和规范的术后康复训练指导非常必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 单髁置换术 内侧间室 骨性关节炎 早期并发症
原文传递
胫骨高位截骨术治疗膝关节内侧间室骨关节炎的效果及对血清炎性因子、PⅡANP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7
14
作者 杜兴国 张勇智 +4 位作者 屈丽娜 周新立 孙强 强廷会 华云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0年第4期51-53,共3页
目的探讨胫骨高位截骨术治疗膝关节内侧间室骨关节炎的效果及对血清炎性因子、PⅡAN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4月至2018年6月本院收治的55例膝关节内侧间室骨关节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胫骨高位截骨术治疗。观察患者的治疗... 目的探讨胫骨高位截骨术治疗膝关节内侧间室骨关节炎的效果及对血清炎性因子、PⅡAN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4月至2018年6月本院收治的55例膝关节内侧间室骨关节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胫骨高位截骨术治疗。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术后3 d、1个月的HSS评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6个月和1年的HSS评分明显高于术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1、3、6个月及1年的VAS评分均低于术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不同时间的WOMAC评分均较术前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不同时间的胫骨近端内侧角及生理性外翻角均较术前显著增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不同时间的IL-6、IL-17、IL-1和PⅡANP水平均显著低于术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胫骨高位截骨术治疗膝关节内侧间室骨关节炎能有效改善患者膝关节功能,减轻疼痛症状,消除血清炎症因子,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高位截骨术 膝关节 内侧间室骨关节炎 炎性因子 胫骨近端内侧角 生理性外翻角
下载PDF
两种截骨术式治疗膝关节内侧间室骨关节炎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7
15
作者 许康永 童也 +2 位作者 赵鹏 周烨 石少辉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440-1448,共9页
目的比较改良胫骨结节下单平面胫骨高位截骨术(modified distal tibial tubercle-high tibial osteotomy,DTT-HTO)和内侧开放楔形HTO(open-wedge HTO,OWHTO)治疗膝关节内侧间室骨关节炎的疗效差异。方法回顾分析2016年1月—2019年1月采... 目的比较改良胫骨结节下单平面胫骨高位截骨术(modified distal tibial tubercle-high tibial osteotomy,DTT-HTO)和内侧开放楔形HTO(open-wedge HTO,OWHTO)治疗膝关节内侧间室骨关节炎的疗效差异。方法回顾分析2016年1月—2019年1月采用HTO治疗的80例膝关节内侧间室骨关节炎患者临床资料,其中40例采用DTT-HTO(DTT-HTO组)、40例采用OWHTO(OWHTO组)。两组患者性别、年龄、身体质量指数、侧别、病程、骨关节炎Kellgren-Lawrence分级,以及术前膝关节学会评分系统(KSS)评分、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评分、膝关节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髋-膝-踝角(hip-knee-ankle angle,HKA)、胫骨平台后倾角(posterior tibial slope,PTS)、下肢负重力线比率(weight-bearing line ratio,WBL)、Blackburne-Peel指数(Blackburne-Peel index,BPI)、Caton-Deschamps指数(Caton-Deschamps index,CDI)、Insall-Salvati指数(InsallSalvati index,ISI)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记录两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出血量、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KSS评分、HSS评分、VAS评分综合评价疗效;采用自制调查问卷评价患者膝关节低冲击运动能力恢复情况。X线片复查截骨愈合情况,测量HKA、PTS、WBL以及髌骨高度相关指数(BPI、CDI、ISI)。结果两组手术均顺利完成,OWHTO组手术时间长于DTT-HTO组(P<0.05),切口长度、出血量、住院时间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切口均Ⅰ期愈合。OWHTO组发生外侧合页骨折2例,DTT-HTO组发生外侧合页骨折1例、平台骨折2例;无其他并发症发生。两组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2~4年,平均2.8年。两组术后HSS评分、KSS评分、VAS评分均较术前改善,术后随时间延长均进一步改善,组内各时间点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DTT-HTO组术后3个月HSS评分、KSS评分、VAS评分优于OWHTO组(P<0.05),术后6个月及1、2年时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OWHTO组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 内侧间室 骨关节炎 内侧开放楔形胫骨高位截骨术 改良胫骨结节下单平面胫骨高位截骨术
原文传递
胫骨近端截骨联合异体股骨头植骨治疗膝骨关节炎 被引量:7
16
作者 吴疆 赵斌 +1 位作者 骆巍 黄竞敏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656-659,共4页
[目的]介绍胫骨近端开放楔形截骨联合同种异体股骨头植骨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手术技术与临床疗效。[方法] 2014年6月~2016年4月对20例膝内翻合并内侧间室骨关节炎患者进行胫骨近端开放楔形截骨联合同种异体股骨头植骨治疗。采用Miniaci... [目的]介绍胫骨近端开放楔形截骨联合同种异体股骨头植骨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手术技术与临床疗效。[方法] 2014年6月~2016年4月对20例膝内翻合并内侧间室骨关节炎患者进行胫骨近端开放楔形截骨联合同种异体股骨头植骨治疗。采用Miniaci法进行冠状平面矫正的术前设计,行胫骨近端内侧弧形切口,打入3枚导针,透视确定骨圆针位置满意后,采用摆锯和截骨骨凿,至距离胫骨外侧皮质1cm处,逐步撑开内侧胫骨截骨处,至力线杆应通过胫骨髁间棘外侧1/3的位置。按截骨间隙张开程度截取同种异体股骨头骨块,植入胫骨内侧截骨间隙,采用胫骨近端加压锁定钢板内固定。[结果] 20例患者均顺利手术,无严重并发症。术后平均随访(14.62±5.84)个月。VAS评分从术前的(2.48±1.82)分降至末次随访时的(0.63±1.2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所有患者截骨处均达到骨性愈合。胫股角由术前(192.58±3.77)°显著矫正至末次随访时(173.62±2.43)°(P<0.05),平均矫正度(10.02±4.29)°。[结论]应用胫骨近端开放楔形截骨结合同种异体股骨头植骨治疗膝内翻合并单间室骨关节炎可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内翻 内侧间室骨性关节炎 胫骨近端截骨 同种异体股骨头骨移植
原文传递
单髁置换术与胫骨高位截骨术治疗膝关节内侧间室骨关节炎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6
17
作者 陈为民 王卫军 施鸿飞 《安徽医药》 CAS 2021年第9期1753-1756,共4页
目的对比分析单髁置换术与胫骨高位截骨术(HTO)治疗膝关节内侧间室骨关节炎的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2月至2018年2月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膝关节内侧间室骨关节炎病人8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2例。对照组行HTO治疗,观察组... 目的对比分析单髁置换术与胫骨高位截骨术(HTO)治疗膝关节内侧间室骨关节炎的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2月至2018年2月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膝关节内侧间室骨关节炎病人8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2例。对照组行HTO治疗,观察组行单髁置换术治疗。对比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程度、手术前后膝关节活动度(ROM)、美国纽约特种外科医院(HSS)评分及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WOMAC)评分及并发症等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为(151.27±19.85)mL,低于对照组(172.55±20.32)mL(P<0.05);观察组术后1、3个月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分别为(1.81±0.72)分、(1.65±0.57)分,显著低于对照组(2.85±0.75)分、(2.58±0.81)分(均P<0.05);观察组术后1个月的WOMAC评分低于对照组[(36.55±7.01)分比(40.68±6.59)分,P<0.05],ROM高于对照组[(126.5±11.5)分比(120.5±10.8)分,P<0.05],观察组术后1、3个月HSS评分分别为(76.85±7.28)分、(87.73±8.48)分,均高于对照组(73.25±7.52)分、(82.69±8.15)分(均P<0.05)。观察组住院费用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单髁置换术与HTO治疗膝关节内侧间室骨关节炎均具有显著疗效,可减轻术后疼痛程度;单髁置换术近期疗效更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关节炎 膝关节内侧间室骨关节炎 单髁置换术 胫骨高位截骨术 疗效 并发症
下载PDF
胫骨高位截骨联合关节镜手术治疗膝内翻骨关节炎的近期疗效及二次关节镜探查结果 被引量:5
18
作者 仲鹤鹤 金瑛 +3 位作者 刘修齐 杨继滨 吴术红 刘毅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969-975,共7页
目的 探讨胫骨高位截骨术(high tibial osteotomy,HTO)联合关节镜手术治疗内侧间室膝关节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的近期疗效,并二次关节镜探查评估软骨及半月板转归。方法 回顾分析2014年8月—2018年10月收治的57例合并膝内... 目的 探讨胫骨高位截骨术(high tibial osteotomy,HTO)联合关节镜手术治疗内侧间室膝关节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的近期疗效,并二次关节镜探查评估软骨及半月板转归。方法 回顾分析2014年8月—2018年10月收治的57例合并膝内翻畸形的内侧间室KOA患者临床资料。男23例,女34例;年龄41~63岁,平均51.2岁。病程2~8年,平均4.7年。术前股胫角为(179.86±4.69)°,下肢机械轴通过胫骨平台的相对位置为24.21%±6.98%,胫骨平台后倾角为(5.23±1.45)°。膝关节Kellgren-Lawrence分级为Ⅱ级22例、Ⅲ级35例。术前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膝关节评分为(59.1±7.3)分,Lysholm评分为(48.8±7.6)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为(6.2±1.1)分。术中关节镜探查记录内侧胫骨平台负重区软骨退变(Outerbridge分级为Ⅰ级18例、Ⅱ级30例、Ⅲ级9例)及内侧半月板损伤情况并行相应治疗;HTO术中根据术前膝关节Kellgren-Lawrence分级调整冠状面力线。术后测量下肢机械轴通过胫骨平台的相对位置、股胫角和胫骨平台后倾角;记录术后膝关节Kellgren-Lawrence分级;结合术后1年膝关节MRI以及内固定物取出时二次关节镜探查,评估关节软骨退变Outerbridge分级及半月板转归;膝关节功能和疼痛程度采用Lysholm评分、HSS评分和VAS评分进行评价。结果57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36~58个月,平均42.1个月。切口均Ⅰ期愈合,术中无神经血管损伤、关节内及合页骨折,术后无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内固定失效等并发症发生;术后3个月截骨部位均获骨性愈合。术后1年取出内固定物,二次关节镜探查示内侧间室负重区软骨退变Outerbridge分级为Ⅰ级15例、Ⅱ级31例、Ⅲ级11例,与术中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31.992,P=0.997);其他间室未见软骨退变。损伤半月板可见半月板愈合表现,正常半月板未见损伤进展。末次随访时,Kellgren-Lawrence分级为Ⅱ级19例、Ⅲ级38例,与术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高位截骨术 关节镜 内侧间室 膝关节骨关节炎
原文传递
活动与固定平台单髁关节置换术短期疗效对比 被引量:5
19
作者 李金凤 路玉峰 +6 位作者 乔锋 张保刚 贾斌 贺金龙 许兆辰 钟豪良 任敬 《实用骨科杂志》 2022年第10期892-897,共6页
目的对比活动平台与固定平台膝关节单髁置换术(unicompartmental knee arthroplasty,UKA)治疗膝关节内侧骨关节炎的短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西安交通大学附属红会医院中西医结合骨科收治的124例膝关节内侧骨关... 目的对比活动平台与固定平台膝关节单髁置换术(unicompartmental knee arthroplasty,UKA)治疗膝关节内侧骨关节炎的短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西安交通大学附属红会医院中西医结合骨科收治的124例膝关节内侧骨关节炎患者,均采用UKA治疗。64例患者使用第2代LINK固定平台Sled假体(固定平台组),其中男18例,女46例;年龄50~83岁,平均(66.2±7.7)岁。60例患者使用第4代Oxford活动平台假体(活动平台组),其中男10例,女50例;年龄53~82岁,平均(63.4±7.1)岁。对比两组术前及术后美国膝关节协会评分(knee society score,KSS)、功能评分、机械股胫角(mechanical femorotibial angle,mFTA),术后胫骨假体内翻角、股骨假体外翻角以及胫骨假体后倾角。结果随访时间28~44个月,平均(36.0±7.3)个月。术后两组均未出现感染、衬垫脱位、骨折、症状性下肢深静脉血栓、无菌性松动等并发症。Sled假体UKA术后胫骨假体内翻明显大于Oxford假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6)。两种假体KSS评分和功能评分术后较术前均得到明显改善(P<0.001)。尽管Sled假体UKA术后KSS评分和功能评分高于Oxford假体,但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固定平台UKA与活动平台UKA均获得了良好的临床与影像学结果,两者短期内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侧骨关节炎 单髁置换术 固定平台 活动平台
下载PDF
胫骨高位截骨术中传统下肢力线测量法的指导意义
20
作者 丁铭阳 钟齐刚 +5 位作者 郑刘杰 庞楠雨 冯茹 闫子豪 李军 姚运峰 《中华骨与关节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2-136,共5页
目的:评估在内侧开放楔形胫骨高位截骨术中传统的下肢力线测量方法对术后站立位下肢力线的矫正是否具有指导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1年9月收治的54例因膝关节内侧间室骨关节炎接受内侧开放楔形胫骨高位截骨术治疗的患者,... 目的:评估在内侧开放楔形胫骨高位截骨术中传统的下肢力线测量方法对术后站立位下肢力线的矫正是否具有指导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1年9月收治的54例因膝关节内侧间室骨关节炎接受内侧开放楔形胫骨高位截骨术治疗的患者,对术中仰卧位透视和术后站立位下肢全长正位X线片的影像学资料进行测量评估,分析比较术中和术后的机械轴偏向(MAD)的平均差值及相关性;并分析性别、年龄、体重指数(BMI)、术前髋-膝-踝(HKA)角、术前膝关节关节线相交角(JLCA)对这种差异的影响。结果:内侧开放楔形胫骨高位截骨术中截骨后透视影像上的MAD与术后下肢站立全长正位X线片上的MAD单因素线性回归分析显示两者具有统计学意义的线性关系(P<0.05);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显示,BMI、术前负重位膝关节JLCA是术中与术后MAD差异的正向影响因素(P<0.05)。结论:在内侧开放楔形胫骨高位截骨术中,采用术中力线测量法评估下肢对齐的方法,对术后下肢力线的矫正具有较好的指导意义;术者可以尝试在术前规划时结合患者的BMI、负重位膝关节JLCA引入适量的矫正不足,这样或许能够获得更加满意的术后站立位下肢机械轴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高位截骨术 膝关节 内侧间室骨关节炎 术中下肢对齐 术后下肢对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