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9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传播的仪式观”与“仪式传播”概念再辨析:与樊水科商榷 被引量:80
1
作者 刘建明 《国际新闻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68-173,共6页
"仪式传播"和"传播的仪式观"中的"仪式"概念具有同样的涵义,但"仪式传播"外延更为宽泛,涵盖"传播的仪式观"。"媒介仪式"也属于"仪式传播"研究范畴。
关键词 仪式传播 传播的仪式观 媒介事件 媒介仪式
原文传递
如何理解“媒介事件”和“传播的仪式观”——兼评《媒介事件》和《作为文化的传播》 被引量:71
2
作者 郭建斌 《国际新闻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6-19,共14页
"媒介事件"和"传播的仪式观"是近年来中文传播研究中被广泛引用的两个概念,但一些引用中,存在着误读、误用。本文想对《媒介事件》和《作为文化的传播》两本书中的相关概念进行重理,以期更为准确地把握这两个概念。
关键词 媒介事件 传播的仪式观
原文传递
解析“媒介事件”的内涵 被引量:39
3
作者 刘自雄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5期35-39,共5页
通过对近年来新闻传播学界使用频率较高的“媒介事件”、“伪事件”、“奇观”和“新闻策划”等概念的内涵及其使用进行学理的梳理和辨析,认为这些概念之间具有一定的相通性,可以从两种理论范式的角度来理解:(一)真实事件→媒介化→媒... 通过对近年来新闻传播学界使用频率较高的“媒介事件”、“伪事件”、“奇观”和“新闻策划”等概念的内涵及其使用进行学理的梳理和辨析,认为这些概念之间具有一定的相通性,可以从两种理论范式的角度来理解:(一)真实事件→媒介化→媒介事件;(二)媒介化的动机→导演事件→媒介化→媒介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媒介事件 媒介化 伪事件 奇观 新闻策划
下载PDF
“仪式”视角下传播研究几个关键概念被误读现象研究——与郭建斌教授商榷 被引量:26
4
作者 刘建明 《国际新闻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64-74,共11页
本文认为,我国传播学研究中的确存在"仪式"视角下传播研究几个关键概念被误读的现象,尤其是"传播的仪式观"、"媒介事件"、"媒介仪式"等。"传播的仪式观"的内涵是,"仪式"... 本文认为,我国传播学研究中的确存在"仪式"视角下传播研究几个关键概念被误读的现象,尤其是"传播的仪式观"、"媒介事件"、"媒介仪式"等。"传播的仪式观"的内涵是,"仪式"不仅是传播的类比,而且是传播的实质,传播等同于仪式。"媒介事件"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在受到认同的同时,也遇到不断的质疑、补充和修订。"媒介仪式"与"媒介事件"既相互区别,又紧密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播的仪式观 媒介事件 媒介仪式
原文传递
媒介与城市 城市作为媒介 被引量:17
5
作者 斯考特.麦夸尔 潘霁 《时代建筑》 2019年第2期6-9,共4页
文章基于一系列历史和当下的实例,阐释了"地理媒介"的概念,将其作为理论视角来理解数字城市环境中公共空间的网络化过程。
关键词 麦克卢汉 地理媒介 媒介事件 列斐伏尔 对城市的权利
下载PDF
媒介动员:概念辨析与研究展望 被引量:14
6
作者 郭小安 霍凤 《新闻大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61-75,120,121,共17页
梳理2002—2019年国内有关"媒介动员"的中文文献,发现相似概念较为庞杂,研究议题存在以下偏向:一是套用戴扬、卡茨提出的媒介事件概念,研究对象为大众媒体组织策划下的庆典、仪式、竞赛等活动;二是在自媒体背景下带有社会维... 梳理2002—2019年国内有关"媒介动员"的中文文献,发现相似概念较为庞杂,研究议题存在以下偏向:一是套用戴扬、卡茨提出的媒介事件概念,研究对象为大众媒体组织策划下的庆典、仪式、竞赛等活动;二是在自媒体背景下带有社会维权色彩的新媒体事件;三是爱国运动、公益推广、主流价值倡导、环境保护等领域的共意行动。不同研究路径所依托的学科知识不同,客观导致了概念的误用和混用现象。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可穿戴设备、社交机器人在日常生活中广泛应用,"身体缺位"的中介化传播模式将被打破,人机融合、多屏互动、具身传播等现象使物质媒介和信息媒介的界限更加模糊。未来的媒介动员研究需要进行跨学科对话,从动员主体、文本、渠道等维度,建立起媒介动员概念从中介式传播到融合式传播、具身性传播的内在体系架构,这将拓展媒介动员研究的想象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媒介动员 社会动员 信息媒介 物质媒介 媒介事件
原文传递
深度媒介化与媒介事件的公共记忆 被引量:14
7
作者 李红涛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57-67,共11页
媒介事件堪称电子纪念碑,仿佛注定进入集体记忆。但深度媒介化对媒介事件的展演和记忆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也让媒介事件的公共记忆成为重要的研究议题。事件链和"生命史"的观念,有助于打破事件和记忆的分割,建立媒介事件公共记... 媒介事件堪称电子纪念碑,仿佛注定进入集体记忆。但深度媒介化对媒介事件的展演和记忆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也让媒介事件的公共记忆成为重要的研究议题。事件链和"生命史"的观念,有助于打破事件和记忆的分割,建立媒介事件公共记忆的整体性分析框架。这一框架触及媒介事件的"生前身后",意在捕捉它们在公共生活中的浮沉轨迹。该框架牵涉到事件与记忆碰撞的四个界面,分别是:纪念性的媒介事件、媒介事件展演中的历史叙事和记忆工作、媒介事件的跨时空旅程、媒介事件符号化及其社会框架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媒介化 媒介事件 历史叙事 公共记忆 事件链 生命史
下载PDF
构建政治认同:作为媒介事件的重大国际会议角色研究 被引量:9
8
作者 吴瑛 黄天依 《新闻大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9-17,146,147,共11页
重大国际会议如何能在国际社会构建政治认同,又将遭遇什么样的解读与解构?本文以近10年来中国主办的20场重大国际会议为研究对象,从利益认同、制度认同、价值认同三个层面解读全球媒体对重大国际会议的参与。研究发现,作为媒介事件的重... 重大国际会议如何能在国际社会构建政治认同,又将遭遇什么样的解读与解构?本文以近10年来中国主办的20场重大国际会议为研究对象,从利益认同、制度认同、价值认同三个层面解读全球媒体对重大国际会议的参与。研究发现,作为媒介事件的重大国际会议能"征服"时间与空间,让受众在节日和仪式中体验跨国界的利益共享;重大国际会议为国际制度设计提供了舞台,各国受众共同见证国际制度的设计与运行;重大国际会议向世界传播中国理念,构建国际社会的价值认同,并推动全球治理体制变革。但同时,重大国际会议也提供了一个开放的平台,部分国际媒体从利益、制度和价值三个层面提出质疑与批判,借此解构国际社会对中国的政治认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同 政治认同 媒介事件 国际会议
原文传递
中美主播跨洋对话的全球传播效果——一次中国全球媒介事件的案例分析 被引量:7
9
作者 罗青 方帆 +1 位作者 毕建录 马文龙 《全球传媒学刊》 CSSCI 2019年第3期132-147,共16页
本文作者作为CGTN国际传播课题组成员,采用案例研究的方法,把发生在2019年5月的'中美主播跨洋对话'作为一次融媒体时代中国全球传播的重大媒介事件,对参与此次跨洋对话的亲历者和组织者进行了深入采访,跟踪比较了事件前后CGTN... 本文作者作为CGTN国际传播课题组成员,采用案例研究的方法,把发生在2019年5月的'中美主播跨洋对话'作为一次融媒体时代中国全球传播的重大媒介事件,对参与此次跨洋对话的亲历者和组织者进行了深入采访,跟踪比较了事件前后CGTN有关中美贸易战的传播内容和效果,记录分析了本事件发展过程中诸多重要的全球传播数据,并从媒介事件的发展创新视角,分析了跨洋对话的国际传播效果。本文从全球媒体影响力评估、全球区域影响力分析、社交媒体影响力以及全球媒体报道内容角度,对此次中美主播跨洋对话的传播效果进行解读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美主播跨洋对话 全球传播效果 媒介事件 案例分析
下载PDF
戴扬、卡茨的新媒介事件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安平 《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5期117-120,共4页
在新近关于媒介事件的研究中,伊莱休.卡茨认为,以冲突为主题的创伤性事件取代传统仪式性媒介事件进入媒介中央舞台,并分析了创伤性事件的三种类型:恐怖事件、灾难、战争;而丹尼尔.戴扬则指出,在传统的强调整合和共识的媒介事件基础上已... 在新近关于媒介事件的研究中,伊莱休.卡茨认为,以冲突为主题的创伤性事件取代传统仪式性媒介事件进入媒介中央舞台,并分析了创伤性事件的三种类型:恐怖事件、灾难、战争;而丹尼尔.戴扬则指出,在传统的强调整合和共识的媒介事件基础上已发展出以幻想破灭、平庸化、冲突为特征的新媒介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媒介事件 创伤性事件 灾难马拉松 仪式性事件
下载PDF
我国内地媒介事件研究述评 被引量:4
11
作者 陈新民 张华 《科学.经济.社会》 CSSCI 2009年第2期121-125,共5页
本文从概念界定和多种理论关照下的多角度研究两个维度对1990年以来我国内地关于媒介事件的研究进行了爬梳与评价。对于媒介事件这一独特的大众传播现象,研究者对其概念的厘清与界定,经历了从辨析事件真伪到突出"策划"和从突... 本文从概念界定和多种理论关照下的多角度研究两个维度对1990年以来我国内地关于媒介事件的研究进行了爬梳与评价。对于媒介事件这一独特的大众传播现象,研究者对其概念的厘清与界定,经历了从辨析事件真伪到突出"策划"和从突破到"两种范式"的归纳两个阶段。在这两个阶段特别是第二个阶段中,研究者对众多个案研究加以理论关照,针对媒介事件的建构策略、价值与意义、应用与效果等作了较为全面的探讨。该研究存在的一些不足和缺陷,有待于研究者们更深入地探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媒介事件 “伪事件” 两种范式 我国内地 述评
下载PDF
北京冬奥会期间热点新闻传播对国家形象的正向影响及启示探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胡正强 石文强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6期49-58,共10页
作为影响全球的媒介事件,2022年北京冬奥会举办期间的热点新闻引发了广泛关注。结合习近平总书记针对国际传播工作的“5·31”重要讲话和对北京冬奥会发表的相关指示精神,从对国家形象产生正向影响的角度出发,回顾梳理分析相关热点... 作为影响全球的媒介事件,2022年北京冬奥会举办期间的热点新闻引发了广泛关注。结合习近平总书记针对国际传播工作的“5·31”重要讲话和对北京冬奥会发表的相关指示精神,从对国家形象产生正向影响的角度出发,回顾梳理分析相关热点新闻传播案例。北京冬奥会期间,传播主场外交新闻,塑造了大国政治形象;传播冬奥设施新闻,塑造了大国经济形象;传播赛事仪式新闻,塑造了大国文化形象;传播运动场外新闻,塑造了大国国民形象。就此得出对今后做好本土举办大型国际体育赛事新闻传播影响国家形象方面的启示,理论层面要精妙搭建框架,主动设置议程;内容层面要赛场内外结合,聚焦人文交流;技巧层面要“以小见大”叙事,“他者”视角转播。为体育新闻传播与国家形象二者之间的关系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冬奥会 体育新闻传播 热点新闻 国家形象 媒介事件
下载PDF
仪式观还是传递观——《媒介事件》与《作为文化的传播》再辨析 被引量:5
13
作者 郭静 《编辑之友》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59-62,共4页
我国的传播学界习惯将凯瑞的《作为文化的传播》与戴扬和卡茨所著的《媒介事件》视为一脉相承的传播学仪式研究著作。并出现了相当一批打着"仪式观"旗号,而实际上却是秉持着"传递观"的行为研究、应用研究。笔者认为... 我国的传播学界习惯将凯瑞的《作为文化的传播》与戴扬和卡茨所著的《媒介事件》视为一脉相承的传播学仪式研究著作。并出现了相当一批打着"仪式观"旗号,而实际上却是秉持着"传递观"的行为研究、应用研究。笔者认为,《媒介事件》与《作为文化的传播》从"仪式"内涵到研究范式均存在很大的不同,并指出凯瑞的仪式观和我国主流的哲学观、传播价值观以及民主观均不相符。而我国学者明明秉持着"传递观"却非要戴上"仪式观"的帽子则反映出根深蒂固的实用主义色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仪式观 传递观 《媒介事件》 《作为文化的传播》
下载PDF
从“案件”到“事件”:作为媒体事件的重大社会新闻报道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海贵 董辉 《新闻大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40-52,118,119,共15页
文章以“聂树斌案”系列报道为研究对象,探究该案如何从一起典型的刑事冤错案,逐渐转变为具有标志性意义的媒体事件。研究发现,“聂树斌案”的意义转变与媒体报道引发的舆论关注存在一定关联。主流媒体参与报道,借助司法政策调整,将其... 文章以“聂树斌案”系列报道为研究对象,探究该案如何从一起典型的刑事冤错案,逐渐转变为具有标志性意义的媒体事件。研究发现,“聂树斌案”的意义转变与媒体报道引发的舆论关注存在一定关联。主流媒体参与报道,借助司法政策调整,将其界定为司法主动纠错、程序正义得以实现的典型案件;同时,媒体自身报道观念的转变在这一过程中推动了意义转换;网络直播等扩大了公众对案件的理性认知,促进了媒体与司法在互动中开展合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聂树斌案 社会新闻 刑事冤错案 媒体事件
原文传递
国产怀旧电影中青春的集体记忆建构 被引量:5
15
作者 王诗如 《兰州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5期121-125,共5页
青春成长一直是电影创作的重要题材之一,随着2010年《老男孩》到2012年的台湾电影《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掀起了青春的怀旧潮。怀念青春的电影中,这些特定时代里的青春记忆,唤醒了与处在或经历过相同时代的社会成员所共有的记忆分... 青春成长一直是电影创作的重要题材之一,随着2010年《老男孩》到2012年的台湾电影《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掀起了青春的怀旧潮。怀念青春的电影中,这些特定时代里的青春记忆,唤醒了与处在或经历过相同时代的社会成员所共有的记忆分享,青春"集体记忆"的问题引进了学界的普遍重视。本文主要选取国内1979年至今拍摄的关于青春追忆的影片,分析电影中日常生活、媒介事件、历史事件和主题,建构了怀旧电影中青春的集体记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体记忆 文化记忆 媒介事件 仪式
下载PDF
盛典何以成为提升国家认同的媒介事件——对新中国成立70周年国庆庆典直播的个案分析 被引量:4
16
作者 叶小力 《传媒观察》 2019年第12期24-31,共8页
通过政治仪式提升国家认同是中国在新时代的使命之一。而在媒介化社会,政治仪式要实现提升国家认同需要首先被转化成为"媒介事件"。媒介事件是针对电视在鼎盛时期表现出的强大的社会团结力量而提出来的一个经典理论,但中国媒... 通过政治仪式提升国家认同是中国在新时代的使命之一。而在媒介化社会,政治仪式要实现提升国家认同需要首先被转化成为"媒介事件"。媒介事件是针对电视在鼎盛时期表现出的强大的社会团结力量而提出来的一个经典理论,但中国媒体对于新中国成立70周年国庆庆典的直播实践证明,在全媒体环境之中,媒介事件依然是可行和有力的。论文分析认为,此次国庆庆典的直播之所以能够成功塑造为有神圣历史意义的媒介事件,主要是基于三个原因:盛世期待盛典、神圣意义的中心化生成和新媒体技术引领的去中心化传播。这次国庆庆典的直播在媒介理论和实践上都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庆庆典 国家认同 媒介事件 直播 党媒
原文传递
北京地区大众传媒建构国家形象的策略 被引量:3
17
作者 惠东坡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4-7,共4页
本文运用系统论、区域传播、全球化、资源位等理论初步探析了北京传媒塑造我国国家形象的策略,即树立传播的"球土化"意识,处理好京派文化、民族文化、世界文化这三重视域的关系,充分利用京城发生的"媒介事件",研究... 本文运用系统论、区域传播、全球化、资源位等理论初步探析了北京传媒塑造我国国家形象的策略,即树立传播的"球土化"意识,处理好京派文化、民族文化、世界文化这三重视域的关系,充分利用京城发生的"媒介事件",研究不同传媒资源位的不同策略,营造系统、高效、立体的传播网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传媒 区域传播 国家形象 媒介事件
下载PDF
超越“媒介事件”:重访开国大典实况转播 被引量:4
18
作者 曹培鑫 宋启明 薛毅帆 《新闻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28-37,共10页
新中国开国大典的实况转播是一次具有节点意义的中国新闻宣传实践,也是新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媒介仪式。以戴扬与卡茨的"媒介事件"理论关照"开国大典",可以发现"开国大典"尽管呈现出戴扬与卡茨式"媒介... 新中国开国大典的实况转播是一次具有节点意义的中国新闻宣传实践,也是新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媒介仪式。以戴扬与卡茨的"媒介事件"理论关照"开国大典",可以发现"开国大典"尽管呈现出戴扬与卡茨式"媒介事件"的若干特征,但作为承载着深厚中共传统和典型本土要素的症候式传播实践,其独特面向需要放置在中国/中共新闻实践中予以考察。研究认为,中国/中共新闻宣传史脉络中的"开国大典"溢出了"媒介事件"理论的视野,塑造了中国式的媒介仪式典范,并为"媒介事件"这一西方概念提供了中国语境的实践检验与更为丰富的解释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媒介事件 开国大典 中国新闻实践 中共新闻宣传
原文传递
讲好中国故事:北京奥运会开幕式表演叙事方式变迁研究
19
作者 范平凡 侯迎忠 《新闻知识》 2023年第2期8-13,93,共7页
本文以两届北京奥运会开幕式表演为研究对象,探究其叙事方式的变迁,发现开幕式的叙事视角从“我”转向“我们”,从精英视角转向全民视角;叙事逻辑从陈述历史的宏大叙事转向讲述故事的微观叙事;叙事内容从“介绍中国”转向“一起向未来... 本文以两届北京奥运会开幕式表演为研究对象,探究其叙事方式的变迁,发现开幕式的叙事视角从“我”转向“我们”,从精英视角转向全民视角;叙事逻辑从陈述历史的宏大叙事转向讲述故事的微观叙事;叙事内容从“介绍中国”转向“一起向未来”。由此得到启示:只有根据国情调整叙事方式,创新中国话语体系,并站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立场进行共情传播,才能讲好中国故事,传递中国声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传播 奥运会 媒介事件 叙事方式
下载PDF
“一带一路”背景下传媒赛事与“芙蓉工匠”的内涵及关系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罗琦 《教育教学论坛》 2018年第2期78-80,共3页
2013年9月和10月,习近平主席分别提出了发展"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构想。2016年10月,湖湘智库研究"十大金策"之一提出《打造"芙蓉工匠"助推制造强省》。"芙蓉工匠&qu... 2013年9月和10月,习近平主席分别提出了发展"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构想。2016年10月,湖湘智库研究"十大金策"之一提出《打造"芙蓉工匠"助推制造强省》。"芙蓉工匠"是带有湖南地域特色的对工匠精神的更新诠释,契合"一带一路"倡议的传媒赛事是培养"芙蓉工匠"的有效途径,"芙蓉工匠"的培养促进传媒赛事发展,"一带一路"倡议需要能成为国际化高技能型人才的"芙蓉工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 传媒赛事 “芙蓉工匠” 内涵 关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