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68篇文章
< 1 2 3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应力软岩巷道变形与破坏机制及返修控制技术 被引量:135
1
作者 余伟健 王卫军 +1 位作者 黄文忠 吴海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614-623,共10页
针对高应力软岩巷道的大量变形与破坏问题,以江西曲江煤矿-850 m水平运输大巷为例,研究了变形机理和返修控制技术。首先,对该大巷的变形及破坏情况选取7个具有代表性的地段进行现场调查,发现变形与破坏形式主要包括两帮内挤、侧墙张裂、... 针对高应力软岩巷道的大量变形与破坏问题,以江西曲江煤矿-850 m水平运输大巷为例,研究了变形机理和返修控制技术。首先,对该大巷的变形及破坏情况选取7个具有代表性的地段进行现场调查,发现变形与破坏形式主要包括两帮内挤、侧墙张裂、U型钢棚架弯曲或折断、底板鼓起和顶板垮落等;进行了X衍射实验和围岩内部变形结构的现场窥视,表明该巷道围岩含泥质矿物较多,松动圈较大(4 m左右)。然后,采用巴顿分类Q值、地质力学RMR值和松动圈估计值等将-850 m水平运输大巷的各调查段巷道稳定性归为Ⅴ,Ⅳ和Ⅲ类,相应地将这3类巷道称为垮冒巷道、特殊巷道和标准巷道,并给出了初步支护方案。最后,借助于工程类比、围岩分类、截面面积校核和提出的锚固段长度经验公式等方法得到了返修巷道锚索(锚杆)的长度、间排距、强度、直径和锚固段长度等主要参数。由此,-850 m水平运输大巷试验段巷道选取了"锚杆、金属网、喷浆、锚索、注浆和底板锚索"的综合支护方式。应用表明:经过147 d,巷道两帮收敛量最大值仅为66 mm,顶底板移近量最大值仅为119 mm,监测后期的收敛速率均小于1 mm/d,处于稳定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应力 软岩巷道 变形机理 返修 支护设计
下载PDF
我国职业教育政策的变迁逻辑与未来走向 被引量:73
2
作者 祁占勇 王佳昕 安莹莹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04-111,共8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职业教育政策发展经历了中等教育结构调整阶段(1978-1995年)、职业教育多样化探索阶段(1996-2010年)和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阶段(2010年至今)三个阶段。在这一进程中,职业教育政策发展遵循着以管理体制调整为手段的职...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职业教育政策发展经历了中等教育结构调整阶段(1978-1995年)、职业教育多样化探索阶段(1996-2010年)和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阶段(2010年至今)三个阶段。在这一进程中,职业教育政策发展遵循着以管理体制调整为手段的职业教育政策形成的动力机制、以政策价值为导向的职业教育政策目标的价值取向、以人与财的规范为抓手的职业教育政策实施的过程保障、以经济学话语为主导的职业教育政策话语的文化规则的演进逻辑。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建立必将对职业教育政策的发展提出新的挑战,职业教育政策的未来走向需要实现动力形成机制由"权责不明"向"统一协调"转变、价值取向由"单一功利"向"多元取向"转变、过程保障由"监管与保障缺乏"向"强化监督与保障"转变、政策话语由"官方主导"向"民意参与"转变的转型与深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教育政策 动力机制 价值取向 过程保障 政策话语
下载PDF
校园足球发展的顶层设计与底层回应 被引量:46
3
作者 沈建敏 应孜 高鹏飞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83-88,共6页
校园足球改革已经成为中国足球改革和教育体制改革过程中的重要话题。为了进一步完善校园足球发展的理论基础,运用文献资料等研究方法对校园足球顶层设计与底层回应的相关问题进行分析,认为:1)旧有校园足球改革的弊端主要局限在竞技至... 校园足球改革已经成为中国足球改革和教育体制改革过程中的重要话题。为了进一步完善校园足球发展的理论基础,运用文献资料等研究方法对校园足球顶层设计与底层回应的相关问题进行分析,认为:1)旧有校园足球改革的弊端主要局限在竞技至上的思维仍然影响着体育在学校发展的定位,"体教结合"的错位、"课业压力"、经费投入与政策扶持等因素影响着校园足球的发展质量;2)新的校园足球改革顶层设计的核心实际上就是教育体制的改革;3)校园足球改革顶层设计的方向、内容和路径应该说相对明确,但是质量评估环节的设计和制度保障等具体细节有待于进一步论证和完善;4)在培养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训练竞赛体系、探索课余训练高水平化,促进校园足球市场化和社会化方面的保障机制,教练员以及师资培养上的专业化,校园足球品牌赛事的创立,运动员的培养回归国民教育"学训矛盾"等具体细节的核心问题仍需要进一步论证;5)以校园足球改革推动教育体制改革的关键是需要创立新型的考评机制,使其成为升学考试和获取自身利益的重要抓手;6)校园足球发展外部环境的营造则来源于制度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足球改革 教育改革 机制创新 质量评估 品牌赛事 师资培训 政策扶持 制度保障
原文传递
国际比较视野下的课例研究:背景、现状与启示 被引量:45
4
作者 安桂清 《教师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83-89,共7页
在反思"远离教学的变革运动"基础上,课例研究成为许多国家和地区推进教学变革的方法论。比较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的课例研究可以发现:就维持课例研究存续的动力机制而言,主要由体制性要求、项目推动和自愿开展三种。在操作模式... 在反思"远离教学的变革运动"基础上,课例研究成为许多国家和地区推进教学变革的方法论。比较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的课例研究可以发现:就维持课例研究存续的动力机制而言,主要由体制性要求、项目推动和自愿开展三种。在操作模式上,虽然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具体步骤不同,但都体现出群体性合作、过程性反思和持续性改进的共同特征。同时源于不同的研究传统,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研究方法和研究范式各有侧重。在支持系统方面,不同国家存在结构性差异。吸收课例研究的国际经验,未来我国课例研究的发展可以朝如下方面努力:拓展课例研究的研究视角;改进课例研究的操作方法;迈向教学法科学的创造;把课例研究整合进职前教师教育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例研究 动力机制 操作模式 支持系统
原文传递
复合顶板巷道变形破坏特征与锚杆支护技术 被引量:37
5
作者 高峰 李纯宝 张树祥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23-25,34,共4页
为解决辛置煤矿复合顶板巷道支护困难,通过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并结合工程实践,对复合顶板巷道变形破坏机理及相应的锚杆支护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复合顶板的变形破坏主要因锚杆的主动支护作用较差,加之复合顶板各岩层的节理裂隙发... 为解决辛置煤矿复合顶板巷道支护困难,通过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并结合工程实践,对复合顶板巷道变形破坏机理及相应的锚杆支护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复合顶板的变形破坏主要因锚杆的主动支护作用较差,加之复合顶板各岩层的节理裂隙发育,使复合顶板的初期离层量和变形量较大,顶板的稳定性持续恶化,最终导致复合顶板的大变形以至破坏。因此应提高锚杆(索)的预紧力,增强支护系统护表功能并加强锚索支护强度,以充分发挥锚杆(索)的主动支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顶板 巷道变形 破坏机理 锚杆支护
下载PDF
机车乘务员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30
6
作者 张玲 谭麓湘 +1 位作者 方章初 张野 《中国职业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19-20,共2页
目的 调查乘务员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防御方式问卷、生活事件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定式问卷 ,对 430名机车乘务员心理健康水平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乘务员SCL 90测试结果 :总分和 9项因子... 目的 调查乘务员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防御方式问卷、生活事件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定式问卷 ,对 430名机车乘务员心理健康水平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乘务员SCL 90测试结果 :总分和 9项因子分均高于国内常模 ,以躯体化、强迫症状两项因子分最高。多元回归分析提示 ,与SCL 90总分的相关程度 ,依次为不成熟防御机制、主观社会支持和生活事件。其中主观社会支持与SCL 90总分呈负相关。结论 影响机车乘务员心理健康的主要原因是生活事件因素和不成熟防御机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健康 SCL-90 生活事件 防御方式 社会支持 机车乘务员
下载PDF
复杂条件下巷道围岩控制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31
7
作者 李桂臣 杨森 +2 位作者 孙元田 许嘉徽 李菁华 《煤炭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29-45,共17页
煤炭资源开采正不断向深部迈进,面临的复杂地质条件问题也日益突出。深部资源开采、地下空间开挖等深部岩石工程活动迅速增加,而这些工程活动的开展和巷道的稳定性密切相关。重点总结了复杂条件下煤矿巷道围岩控制领域的相关成果,梳理... 煤炭资源开采正不断向深部迈进,面临的复杂地质条件问题也日益突出。深部资源开采、地下空间开挖等深部岩石工程活动迅速增加,而这些工程活动的开展和巷道的稳定性密切相关。重点总结了复杂条件下煤矿巷道围岩控制领域的相关成果,梳理了当下巷道围岩控制面临的主要复杂条件,划分了工程地质条件和开采技术条件2类巷道复杂条件。阐明了各类复杂条件下巷道围岩的变形破坏特征,指出了围岩应力、围岩性质和支护结构是巷道围岩控制的3类基本对象,明确了围岩应力环境恶化、围岩性质劣化和支护体性能弱化3种失稳形式,在此基础上揭示了不同地质环境与采掘时空关系下回采巷道的失稳机制。分析了现阶段困难巷道围岩控制基本机理:改善围岩应力环境、改良围岩性质与强化围岩承载结构;详述了基于卸压、改性、支护与协同控制的围岩控制技术在不同复杂条件巷道的阶段性理论研究与技术应用现状。同时,分析了泥质采动巷道渗流失稳与围岩控制的典型工程案例,揭示了该类复杂困难条件的巷道围岩失稳机理,提出了疏水泄压、泥岩置换、分级注浆、高强度封层支护结构与底板结构等多种方法协同作用的高强度综合修复与控制技术体系。最后,基于上述4方面研究,结合工程实践,展望了未来复杂条件下巷道围岩控制技术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条件 巷道围岩 失稳机理 围岩控制 巷道支护
下载PDF
对我国构建天然气交易中心的战略思考 被引量:29
8
作者 童晓光 郑炯 方波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10,共10页
自2010年以来,亚太天然气市场的进口溢价不断走高,对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影响显著;同时,我国天然气对外依存度也呈现出快速增加的趋势,迫切需要构建天然气交易中心,以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争夺定价机制的话语权,并优先形成地区基准价格。通... 自2010年以来,亚太天然气市场的进口溢价不断走高,对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影响显著;同时,我国天然气对外依存度也呈现出快速增加的趋势,迫切需要构建天然气交易中心,以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争夺定价机制的话语权,并优先形成地区基准价格。通过对内部优劣势和外部竞争力的对比分析,结果认为,我国现阶段天然气产业政策密集推出、现货和期货交易市场开始起步、天然气产量快速增长、基础设施建设快速推进,同时上海的区位优势明显,相对于新加坡、日本、马来西亚等国,已经基本具备构建区域性天然气交易中心的时机和条件。通过SWOT(优势、劣势、机会和挑战)分析和市场化演进进程分析,提出了"依托供给格局,逐步推进天然气交易中心构建;顺应政策预期,大力推进储备体系建设;发挥比较优势,形成区域性利益共同体;借鉴国外经验,加强市场化改革与监管体系设立"的发展战略。该成果系统地梳理了我国构建天然气交易中心的必要性、可行性和阶段性战略路径,可为推进我国天然气交易中心的构建提供决策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天然气 交易中心 竞争力 战略分析 实施路径 进口溢价 定价机制 决策支持
下载PDF
乡村旅游助推乡村振兴的实现机制与社会支持研究 被引量:28
9
作者 卢俊阳 邓爱民 《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0年第6期51-60,共10页
洞察旅游业助推乡村振兴的实现机制与社会支持对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至关重要。陕西袁家村、浙江乌镇和贵州西江苗寨三个村镇不同的旅游发展模式,及其促进乡村振兴的成效与机制,可为其他地区提供借鉴。研究发现,基层组织主导、公司主导和... 洞察旅游业助推乡村振兴的实现机制与社会支持对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至关重要。陕西袁家村、浙江乌镇和贵州西江苗寨三个村镇不同的旅游发展模式,及其促进乡村振兴的成效与机制,可为其他地区提供借鉴。研究发现,基层组织主导、公司主导和政府主导是三种典型的乡村旅游发展模式;地方政府为旅游业发展提供政策、资金等支持,为旅游业起步奠定基础,再通过授权更具活力的利益主体推进旅游业市场化进程;市场主体围绕游客需求打造高品质旅游产品、引导和规范社区参与、均衡利益分配,促进旅游业高质量发展;通过多产业协调发展、生态环境持续改善、乡村治理体系渐趋完善、文明乡风逐步形成以及居民生活水平有效提高,不断取得乡村振兴的实践成果。相应地,需确立科学发展理念、联合各利益主体、提升社区能力、延伸产业发展,为乡村振兴提供社会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乡村旅游 实现机制 社会支持
下载PDF
深部松软煤层动压巷道变形机理与支护技术研究 被引量:28
10
作者 李中伟 张剑 +2 位作者 王挺 李啸天 白建民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6-21,共6页
为解决辛置矿深部松软煤层动压巷道变形量大,变形机理复杂,难以维护的问题,分析了巷道的变形特征,测试了巷道围岩地质力学参数,数值模拟了煤柱内的应力分布情况,据此提出减少空顶空帮距离,加强帮部支护体强度及护表能力的支护技术。现... 为解决辛置矿深部松软煤层动压巷道变形量大,变形机理复杂,难以维护的问题,分析了巷道的变形特征,测试了巷道围岩地质力学参数,数值模拟了煤柱内的应力分布情况,据此提出减少空顶空帮距离,加强帮部支护体强度及护表能力的支护技术。现场试验结果表明:深部松软煤层动压巷道变形机理是巷道埋深大,地应力高,帮部煤体松软破碎承载力低,邻近工作面回采造成的岩层运动没有停止,巷道围岩应力不断变化,帮部支护强度不足,没有在巷帮浅部形成承载结构,巷道帮部移近与底鼓相互促进;煤柱内的应力距巷道边缘2.48 m处应力达峰值,为原岩应力的2.22倍;新支护技术应用于井下后,巷道变形量降低8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部巷道 松软煤层 动压巷道 变形机理 支护技术
下载PDF
千米深井软岩巷道破坏机理及支护技术研究 被引量:27
11
作者 李海燕 刘端举 +2 位作者 孙庆国 王怀新 刘玉萍 《山东大学学报(工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12-115,共4页
基于矿井开采逐渐向深部发展,巷道围岩呈现高地压、大变形、难支护的特点,常规锚网支护已难以控制巷道围岩变形的情况.通过对华丰煤矿-1100水平巷道破坏机理的研究,提出了采用马蹄形巷道支护断面和全封闭支护的理念,加强底板承载能力和... 基于矿井开采逐渐向深部发展,巷道围岩呈现高地压、大变形、难支护的特点,常规锚网支护已难以控制巷道围岩变形的情况.通过对华丰煤矿-1100水平巷道破坏机理的研究,提出了采用马蹄形巷道支护断面和全封闭支护的理念,加强底板承载能力和巷道抗蠕变能力;根据千米深井巷道围岩流变特性,研究得出了围岩地压得到合理释放趋于稳定时进行永久支护的时机和距离,并在永久支护中实施锚注加固,使松散破碎岩块胶结成整体,提高了围岩的内聚力和内摩擦角,使围岩由"软"变"硬",使无支护作用的围岩体变为支护结构,同时锚注锚杆成为全长锚固锚杆,加强了围岩的加固效果,达到安全永久支护巷道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岩巷道 破坏机理 二次支护 锚注
原文传递
软弱煤岩复合顶板巷道破坏机理与支护技术 被引量:26
12
作者 孙健新 《煤矿安全》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96-100,共5页
为解决软弱煤岩复合顶板巷道支护困难的问题,采用现场调查、实验室试验、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分析研究了某矿16402回风巷变形破坏规律。研究表明:软弱煤岩复合顶板巷道顶板不协调变形、片帮严重、支护结构破坏是由高应力导致的围岩流变... 为解决软弱煤岩复合顶板巷道支护困难的问题,采用现场调查、实验室试验、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分析研究了某矿16402回风巷变形破坏规律。研究表明:软弱煤岩复合顶板巷道顶板不协调变形、片帮严重、支护结构破坏是由高应力导致的围岩流变、地质条件差、水的影响和围岩结构不合理造成的。据此,提出了从改善围岩应力大环境和控制淋水出发的巷道优化设计方案,应用工程实践后的结果表明,巷道围岩变形和破坏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弱煤岩 复合顶板 破坏机理 支护技术 围岩流度
下载PDF
软弱再生顶板巷道围岩失稳机理及其控制原理与技术 被引量:25
13
作者 王平 冯涛 +5 位作者 蒋运良 刘海 李立新 余伟健 朱永建 鲁义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2953-2965,共13页
针对软弱再生顶板巷道围岩大变形问题,结合现场调研、室内试验、理论分析等手段研究了软弱再生顶板围岩失稳机理,并提出了针对该类围岩的控制原理、支护原则和支护技术。研究表明:软弱再生顶板具有自稳平衡拱结构,但极其不稳定。在扰动... 针对软弱再生顶板巷道围岩大变形问题,结合现场调研、室内试验、理论分析等手段研究了软弱再生顶板围岩失稳机理,并提出了针对该类围岩的控制原理、支护原则和支护技术。研究表明:软弱再生顶板具有自稳平衡拱结构,但极其不稳定。在扰动作用下快速松散、破碎,表现出局部到整体的连锁失稳特征。基于再生顶板围岩条件提出再生顶板“抛物线-半双曲线”扩展力学模型,即再生顶板平衡拱边界在纵向上以“抛物线”形式向上扩展,横向上以“半双曲线”形式延伸。巷道底臌使得两帮整体下沉或两帮肩角处破坏造成再生顶板自稳平衡拱结构不断地向围岩深部转移。根据该模型计算发现,此时棚架上的载荷增加更快。再生顶板松散范围的非线性增加使得棚架上的荷载急剧增加,围岩变形量增大,最终导致巷道整体失稳。因此,提出了“护底→固帮→控顶”的软弱再生顶板围岩控制基本原理。结合州景煤矿再生顶板巷道实际情况,通过疏干排水防止底臌、改善棚架结构加强帮、顶支撑,形成了“强化整体约束、优化棚架结构和架间协同控制”的支护原则,具体形成了“双层金属网+预支撑囧型棚架+可缩性纵向连接器”的组合支护技术,经工程试验表明该支护技术可有效控制软弱再生顶板巷道围岩初期的稳定,后期回采时建议采用“三支一体”支护体系进行加强支护,控制再生顶板围岩回采期间的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顶板 破坏机理 围岩控制 组合支护
下载PDF
金属卟啉催化烯烃环氧化及反应机理研究 被引量:14
14
作者 李臻 夏春谷 《化学进展》 SCIE CAS CSCD 2002年第5期384-390,共7页
本文就铁卟啉及锰卟啉模拟酶体系近年来在催化烯烃环氧化反应机理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进行了详细阐述。均相催化剂固载化技术的应用 ,使金属卟啉配合物担载于无机载体上克服了卟啉的二聚、催化剂再生等难题 。
关键词 烯烃 环氧化 金属卟啉 反应机理 中间体 催化剂 催化反应 模拟酶 铣卟啉 锰卟啉 细胞色素P-450
下载PDF
膨胀软岩巷道底鼓机理与耦合支护技术研究 被引量:23
15
作者 王进学 杨胜利 陈忠辉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6-20,共5页
巷道底鼓是造成巷道变形破坏的常见形式之一,是制约矿山安全高效生产的重要因素和关键难题,这一问题在深部开采和复杂地质条件下的矿山中尤其严重。针对高地应力破碎膨胀软岩条件下的巷道底鼓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巷道底鼓的机理,建立了复... 巷道底鼓是造成巷道变形破坏的常见形式之一,是制约矿山安全高效生产的重要因素和关键难题,这一问题在深部开采和复杂地质条件下的矿山中尤其严重。针对高地应力破碎膨胀软岩条件下的巷道底鼓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巷道底鼓的机理,建立了复杂条件下复合型底鼓的力学模型,根据动压理论推导了巷道底板塑性区范围及底板压力的本构方程。通过矿山实例,提出了锚杆锚索耦合支护设计方案,并利用FLAC-3D软件对巷道支护的稳定性进行了数值计算。研究结果表明,对巷道底板塑性区域内的滑移体进行关键部位加强支护,可以有效控制巷道底鼓的发生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巷道底鼓 高应力 膨胀软岩 机理 耦合支护
下载PDF
基于蝶形破坏理论的深部巷道围岩控制技术研究 被引量:23
16
作者 王卫军 范磊 +1 位作者 马谕杰 袁超 《煤炭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57-167,共11页
现阶段巷道围岩控制仍是煤炭资源深部开采的重大难题之一,而围岩塑性的形成与发展是导致巷道大变形和破坏的主要原因。通过数值模拟研究了巷道塑性区形成与发展规律以及对巷道稳定性的影响,结合理论分析和室内试验研究了锚杆支护的作用... 现阶段巷道围岩控制仍是煤炭资源深部开采的重大难题之一,而围岩塑性的形成与发展是导致巷道大变形和破坏的主要原因。通过数值模拟研究了巷道塑性区形成与发展规律以及对巷道稳定性的影响,结合理论分析和室内试验研究了锚杆支护的作用机理并阐述了支护与围岩变形的内在关系,基于蝶形破坏理论探讨了深部巷道围岩的控制原理,提出深部巷道围岩控制技术并在工程中予以应用。结果显示:(1)锚杆支护能够有效减少围岩变形,但是无法控制巷道不发生变形,即在现有的支护水平下巷道存在着部分无法控制的围岩变形,即“给定变形”,且“给定变形”随巷道埋深的增加不断增大。(2)锚杆支护对于巷道围岩剪胀、滑移等非连续性变形的控制效果明显,而对于完整岩体的连续性变形的影响十分有限。因此,锚杆支护主要是通过控制巷道塑性区内岩体的非连续性变形进而控制巷道的总变形。(3)巷道总变形主要包括“给定变形”和“支护残余变形”2个部分。巷道围岩控制的主要途径就是减少“支护残余变形”。(4)锚杆支护的作用机理要求锚杆的锚固基础必须始终位于完整岩体中,因此巷道开挖后的塑性区形态以及塑性区在服务期内的发展规律对于锚杆支护方式的设计至关重要。巷道塑性区形态及其力学响应的差异性决定了巷道支护方式必须差异化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部巷道 围岩控制 给定变形 支护机理 蝶形破坏 差异化支护
下载PDF
信息化教研赋能教师集群化高质量发展的创新与实践 被引量:22
17
作者 胡小勇 曾祥翊 +2 位作者 徐欢云 曹宇星 孙硕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5-10,18,共7页
教师是教育的第一资源,是建成高质量教育体系的重要保障。教研,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为贯彻《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等... 教师是教育的第一资源,是建成高质量教育体系的重要保障。教研,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为贯彻《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等国家战略,研究针对“传统教研模式失效、供给失衡、帮扶失准”难题,以实现教师队伍“集群化协同高质量发展”为核心目标,基于“基础调研—理论建构—模式梳理—实证应用—迭代推广”路线,构建了具有创新特色的区域信息化教研“3融1主N创”新形态模型、教师集群式高质量发展的双协同机制、面向教师信息化教研综合素养的精准帮扶策略,并结合“五化”实践策略,形成了信息化教研赋能教师高质量发展的理论与实践体系,推动了教师队伍的集群化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技术 教师教研 集群化 协同机制 精准帮扶
下载PDF
极破碎围岩半煤岩巷变形破坏机理及支护控制研究 被引量:22
18
作者 姚琦 冯涛 +3 位作者 王卫军 余伟健 王平 袁超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32-39,共8页
针对强膨胀性极破碎围岩半煤岩巷出现的大底臌、折帮和顶板下沉等变形破坏和支护困难的问题,运用力学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分析和现场试验研究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巷道变形破坏机理及其控制策略。研究表明:在原以工字钢拱架为主的被动支... 针对强膨胀性极破碎围岩半煤岩巷出现的大底臌、折帮和顶板下沉等变形破坏和支护困难的问题,运用力学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分析和现场试验研究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巷道变形破坏机理及其控制策略。研究表明:在原以工字钢拱架为主的被动支护条件下,巷道变形破坏受到吸水膨胀、软弱夹层、节理等弱结构面多重影响,巷道变形破坏严重。提出了"全断面锚索+金属网、钢带、梯子粱"联合支护,经过现场实践,掘进巷道在新方案支护183天后,两帮、顶底板收敛变形明显减小,变形处于相对稳定状态,达到了支护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破碎软岩 半煤岩巷 破坏机理 巷道支护
下载PDF
基于运行机制的旅游扶贫支持系统和开发模式 被引量:19
19
作者 朱晶晶 陆林 朱桃杏 《资源开发与市场》 CAS 2005年第4期296-299,共4页
旅游扶贫作为一种特殊性的开发扶贫形式,核心目标是以发展旅游业带动经济欠发达地区脱贫致富,但目前我国国内旅游扶贫工作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在分析旅游扶贫特性和运行机制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运行机制的旅游扶贫支持系统,阐述了该系统... 旅游扶贫作为一种特殊性的开发扶贫形式,核心目标是以发展旅游业带动经济欠发达地区脱贫致富,但目前我国国内旅游扶贫工作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在分析旅游扶贫特性和运行机制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运行机制的旅游扶贫支持系统,阐述了该系统的构建基础及其要素组合,并分别从旅游资源相对优势、资源特性、区域经济、城乡关系及开发时序方面探讨了相应的开发模式,以此关注贫困人口和贫困社区利益这一核心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扶贫 特性 运行机制 支持系统 开发模式
下载PDF
高地应力软岩公路隧道泡沫混凝土卸压机理及支护结构研究 被引量:18
20
作者 柳厚祥 郑智雄 《中国公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22-129,共8页
针对高地应力软岩隧道围岩稳定性差的问题,基于泡沫混凝土具有防水、保温、抗震、压缩性大和一定延性的特点,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分析了高地应力软岩公路隧道泡沫混凝土的卸压效应及其影响因素,进而研究泡沫混凝土的力学参数对卸压... 针对高地应力软岩隧道围岩稳定性差的问题,基于泡沫混凝土具有防水、保温、抗震、压缩性大和一定延性的特点,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分析了高地应力软岩公路隧道泡沫混凝土的卸压效应及其影响因素,进而研究泡沫混凝土的力学参数对卸压效果的影响。采用控制变量法计算确定了泡沫混凝土的最佳力学参数取值范围,进而分析得到了高地应力软岩公路隧道的泡沫混凝土卸压机理,根据以上研究成果,构思出一种新型的泡沫混凝土复合式衬砌结构型式-泡沫混凝土复合式衬砌。研究表明:高地应力软岩公路隧道添加泡沫混凝土层后,围岩应力的释放率由普通支护条件下的30%提高至62%,围岩强度应力比由1.92提高至3.74,隧道支护结构承受的荷载平均减小了37.19MPa;泡沫混凝土的最佳力学参数中弹性模量取400~800MPa,屈服压应力系数k取0.4~O.6,静水屈服拉应力系数kt取0.1~0.3,单轴抗压强度取2.0~4.0MPa;利用泡沫混凝土的高压缩力学特性,可诱导隧道围岩进一步产生可控的变形,从而释放围岩应力,减小支护结构荷载;新型衬砌可有效消除高地应力软岩公路隧道运营期间可能出现的局部围岩挤入产生的集中荷载、活动断层的错动引起的剪切变形、围岩的全断面压缩导致的荷载陡增等对隧道支护结构造成的破坏,为高地应力区软岩公路隧道的卸压及支护技术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工程 泡沫混凝土复合式衬砌 数值模拟 卸压机理 支护结构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