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7篇文章
< 1 2 2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汶川地震触发大光包巨型滑坡基本特征及形成机理分析 被引量:198
1
作者 黄润秋 裴向军 李天斌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2008年第6期730-741,共12页
大光包—红洞子沟巨型滑坡是汶川地震触发的最大规模滑坡,其体积达7.42亿m3,堰塞坝高达690m,是我国已知的最大规模地震滑坡和最高的滑坡堰塞坝,也是目前全世界已知的为数不多的几个方量在5亿m3以上的超大规模滑坡之一,其高达690m的滑坡... 大光包—红洞子沟巨型滑坡是汶川地震触发的最大规模滑坡,其体积达7.42亿m3,堰塞坝高达690m,是我国已知的最大规模地震滑坡和最高的滑坡堰塞坝,也是目前全世界已知的为数不多的几个方量在5亿m3以上的超大规模滑坡之一,其高达690m的滑坡堰塞坝为目前世界最高的滑坡坝。滑坡位于发震断层上盘,距发震断裂——映秀—北川断裂不足7km。震前斜坡为三面切割的孤立型山脊,相对高差达1500m;斜坡岩层走向与坡面近于垂直,层面延展性极好,构成滑动面形成的基础。调查和分析表明,斜坡的临空条件和贯通性好的灰岩层面是滑坡产生的基础;而高强度和长持时强震地面运动是导致滑坡产生的根本因素。滑坡产生的机理和过程可分为以下4个阶段:即坡体震裂、松弛和解体阶段、高速溃滑阶段、震动堆积阶段、二次抛射和碎屑流堆积阶段。失稳高速下滑的坡体,形成了沿主滑方向长4.2km,宽2.2km的堆积体,高速流动的碎屑流越过下游侧风波岩山脊,沿红洞子沟形成了长1km的碎屑流堆积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光包滑坡 形成机制 溃滑 震动堆积
下载PDF
四川省8·13特大泥石流灾害特点、成因与启示 被引量:206
2
作者 许强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96-608,共13页
2010年8月12~14日,四川省部分地区普降大到暴雨,在5.12汶川地震极重灾区的绵竹市清平乡、汶川县映秀镇和都江堰龙池镇诱发了极为严重的泥石流灾害。本次泥石流灾害表明:地震区和非地震区、震前和震后的泥石流在发育分布规律、启动条件... 2010年8月12~14日,四川省部分地区普降大到暴雨,在5.12汶川地震极重灾区的绵竹市清平乡、汶川县映秀镇和都江堰龙池镇诱发了极为严重的泥石流灾害。本次泥石流灾害表明:地震区和非地震区、震前和震后的泥石流在发育分布规律、启动条件、暴发规模、活动形式及其成灾方式和危害性等方面都具有显著的差别。通过对8.13清平乡泥石流、映秀红椿沟泥石流以及龙池泥石流的基本分析,表明8.13泥石流具有群发性、突发性、破坏性、灾害链效应等特点,同时还具有沿发震断裂呈带状分布、物源主要来自于汶川地震触发的崩滑堆积物、活动形式主要表现为"拉槽"侵蚀等显著特征。震区异常丰富的松散固体物源和极端气候所造成的局地短时强降雨是泥石流暴发的根本原因。针对汶川地震区泥石流暴发的新特点,应进一步加强对震区泥石流的防治,尤其是针对具有重大泥石流隐患的沟谷,一方面应提高设防标准,强化工程治理和专业监测预警,另一方面更应引入风险管理和控制的理念,注重"防""治"结合;"软""硬"结合;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结合;"治理"与"管理"结合,调动全社会力量,共同防范地质灾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8·13泥石流灾害 成因机理 群发性 灾害链效应 汶川地震区
下载PDF
Source mechanism of strong aftershocks (M_s≥5.6) of the 2008/05/12 Wenchuan earthquake and the implication for seismotectonics 被引量:105
3
作者 ZHENG Yong1,2,MA HongSheng3,Lü Jian4,NI SiDao5,LI YingChun6 & WEI ShengJi2 1 Institute of Geodesy and Geophysics,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Wuhan 430077,China 2 Institute of Geophysics,Chinese Earthquake Administration,Beijing 100086,China +3 位作者 3 Institute of Earthquake Science,Chinese Earthquake Administration,Beijing 100086,China 4 Earthquake Administration of Jiangxi Province,Nanchang 330039,China 5 School of Earth and Space Science,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Hefei 230026,China 6 Earthquake Administration of Jiangsu Province,Nanjing 210014,China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 SCIE EI CAS 2009年第6期739-753,共15页
Dozens of >M5, hundreds of >M4, and much more >M3 aftershocks occurred after the 2008/05/12 Wenchuan earthquake, which were well recorded by permanent and portable seismic stations. After relocated with P arr... Dozens of >M5, hundreds of >M4, and much more >M3 aftershocks occurred after the 2008/05/12 Wenchuan earthquake, which were well recorded by permanent and portable seismic stations. After relocated with P arrival, the >M3 aftershocks show two trends of distribution, with most of the aftershocks located along the north-east strike consistent with Longmenshan fault system, yet there is a north-west trend around the epicenter. It seems that substantially more aftershocks occur in regions with crystalline bedrocks. Then we collected waveform data from National Digital Seismograph Network and regional seismograph network of China, and employed 'Cut and Paste' method to obtain focal mechanisms and depths of the big aftershocks (M≥5.6). While most of those aftershocks show thrust mechanism, there are some strike slip earthquakes in the northern-most end of the rupture. Focal mechanisms show that the events located on the southern part of central Beichuan-Yingxiu Fault (BY) are mainly thrust earthquakes, which is consistent with initial mechanism of the main shock rupture. In the north part the aftershocks along the BY are also dominated by thrust slip, which is quite different from the right slip rupture of the main shock. Around Qingchuan-Pingwu Fault, the focal mechanisms are dominated by right-slip rupture with large depths (~18 km). So we suspected that in the north part the main shock might rupture on two faults: Beichuan Fault and Qingchuan-Pingwu Fault. The complex pattern of aftershock mechanisms argues for presence of a complicated fault system in the Longmenshan are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OCAL mechanism SEISMOTECTONICS WENCHUAN earthquake cut and paste.
原文传递
网络谣言传导:过程、动因与根源——以地震谣言为例 被引量:87
4
作者 王国华 方付建 陈强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1年第2期112-116,共5页
从谣言传导路径、主体和载体角度阐释了网络谣言传导过程;以谣言传导中发布者、传播者、行动者和模仿者等为视角分析了谣言传导的动因;并认为信息不对称、安全感缺乏、从众心理、公信力危机、社会记忆等是网络谣言传导的内在根源。
关键词 网络谣言 传导机制 地震谣言
下载PDF
鲁甸6.5级地震地下流体典型异常与前兆机理分析 被引量:76
5
作者 刘耀炜 任宏微 +6 位作者 张磊 付虹 孙小龙 何德强 余怀忠 周志华 张国盟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307-318,共12页
基于川滇地区前兆台网资料,结合异常现场核实工作结果,对鲁甸6.5级地震前的地下流体异常现象进行了总结。遵循地震分析预报的基本思路,按照长期、中期、短期趋势异常、临震异常和宏观异常阐述了鲁甸6.5级地震前地下流体典型异常现象。... 基于川滇地区前兆台网资料,结合异常现场核实工作结果,对鲁甸6.5级地震前的地下流体异常现象进行了总结。遵循地震分析预报的基本思路,按照长期、中期、短期趋势异常、临震异常和宏观异常阐述了鲁甸6.5级地震前地下流体典型异常现象。结果表明,长期和中期趋势背景异常主要出现在距震中300-500km范围,短期趋势和临震及宏观异常集中于震中区100km范围内。这种流体异常特征反映了在较高密度的观测点区域,可以观测到流体活动加剧的前兆现象,有利于判定地震危险区和短期阶段跟踪分析。区域应力加载作用可能引起的断裂带裂隙的开启与闭合,导致温泉和井水温、深部气体与承压井水位的持续变化;水岩反应加剧和地下水混合作用增强,使地下水离子组分浓度发生变化,甚至导致显著宏观异常。在一定密度的前兆观测地区,能够获取用于判定地震危险性的前兆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甸6.5级地震 地下流体 异常信息 前兆机理 地震科考
下载PDF
古建木结构抗震机理的探讨 被引量:54
6
作者 薛建阳 张鹏程 赵鸿铁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SCD 2000年第1期8-11,共4页
在对古建木结构基本构成及其营造工艺广泛调研的基础上 ,总结了其中所蕴含的朴素的抗震思想 ,通过殿堂结构的地震反应分析 ,对古建筑营造法则的有关条例从抗震角度给予了新的解释 。
关键词 古建木结构 抗震机理 地震反应
下载PDF
汶川震区暴雨泥石流激发雨量特征 被引量:50
7
作者 周伟 唐川 周春花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650-655,共6页
利用搜集的汶川震区典型泥石流暴发前后的降雨过程资料,分析了泥石流的激发雨量过程,获得了汶川震区的泥石流激发雨量特征,以期为泥石流的预测预报提供依据。结果表明,汶川地震区的泥石流激发雨型可分为快速激发型、中速激发型和慢速激... 利用搜集的汶川震区典型泥石流暴发前后的降雨过程资料,分析了泥石流的激发雨量过程,获得了汶川震区的泥石流激发雨量特征,以期为泥石流的预测预报提供依据。结果表明,汶川地震区的泥石流激发雨型可分为快速激发型、中速激发型和慢速激发型3类,其差异主要体现在降雨的持续时间和强度方面。不同激发雨型下的泥石流形成过程的差别主要体现在松散土体饱和过程。雨型的差异(降雨的持续时间和强度)使得土体饱和产生超渗产流的时间出现差异,进而使得泥石流暴发的时间存在差异。激发雨强跟激发雨型存在一定的关系,激发雨强最大者为中速激发雨型,其次是慢速激发雨型,最小者为快速激发雨型。与地震之前相比,地震后的泥石流暴发时的累积雨量和临界雨量都有所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石流 激发雨强 形成机理 汶川地震
下载PDF
2013年吉林前郭—乾安震源区中强地震矩张量反演与区域孕震环境研究 被引量:36
8
作者 吴微微 杨建思 +6 位作者 苏金蓉 杜文康 高瑜 郑钰 田宝峰 刘莎 吴朋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2541-2554,共14页
2013年10月31日11时03分,在吉林省松原市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发生M_S5.5级地震,11时10分,震区再发生Ms5.0级地震.截止2013年11月23日,吉林前郭-乾安地区(本文统称为前郭-乾安震源区)已经发生Ms5.0级以上地震5次.虽然震源区外围中... 2013年10月31日11时03分,在吉林省松原市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发生M_S5.5级地震,11时10分,震区再发生Ms5.0级地震.截止2013年11月23日,吉林前郭-乾安地区(本文统称为前郭-乾安震源区)已经发生Ms5.0级以上地震5次.虽然震源区外围中强地震活跃,但在前郭-乾安震源区内,据历史地震资料记载,仅2006年3月31日在距离本次地震序列以西8 km处发生过一次乾安、前郭交界Ms5.1级地震.除此之外,距离震源区90 km处,曾于公元1119年2月发生过M6.7级地震.为了更好地认识区域孕震环境,本文利用吉林、辽宁、内蒙古以及黑龙江数字地震台网的三分向宽频带波形资料,建立了适用于这些台站的分区速度结构模型,反演了2013年10月31日-11月23日前郭-乾安震源区M_L≥4.5级中强地震的矩张量解.结果显示,几次中强地震均呈现逆断层兼少量走滑性质,其中NW走向的节面Ⅰ为此次中强地震序列的断层面,发震断层的优势走向集中在320°左右,优势倾角分布在38°-65°.根据矩张量反演结果,结合地震序列重新定位(郑钰,待发表)后的空间分布情况,我们推测此次地震序列的发震构造可能是震源区基底深部一条NW向隐伏逆冲断层,这条断层延伸至地表的位置可能位于震源区北侧靠近124°经度隆起带附近.此外,震源区的发震构造和浅部应力场可能是在西太平洋板块俯冲产生的挤压应力场背景下,受控于郯庐断裂带右行走滑的次级应力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震源机制解 矩张量反演 中强地震 地震断层
下载PDF
2000年姚安地震的震源参数 被引量:32
9
作者 秦嘉政 叶建庆 +2 位作者 钱晓东 李白基 王绍晋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633-641,共9页
根据近场小孔径观测台网记录的余震序列资料 ,研究了 2 0 0 0年 1月 15日云南姚安MS6 .4地震序列的地震物理过程 .用地震标定律关系估算主震的地震矩M0 =1.5 8× 10 1 8N·m ,矩震级MW =6 .0 ,平均位错 D =0 .6 3m ,断层长度L ... 根据近场小孔径观测台网记录的余震序列资料 ,研究了 2 0 0 0年 1月 15日云南姚安MS6 .4地震序列的地震物理过程 .用地震标定律关系估算主震的地震矩M0 =1.5 8× 10 1 8N·m ,矩震级MW =6 .0 ,平均位错 D =0 .6 3m ,断层长度L =16 .6km ,断层宽度W =5 .6km .余震序列的高精度定位结果和能量分布走向 ,很好地证实了主震的断层破裂走向为N5 0°W ,震区马尾菁断裂为主震发震构造 ,断层错动性质以右旋走滑为主 .用横波记录资料及波谱分析方法估算出余震的震源参数 :地震矩范围为 10 1 0 ~ 10 1 6 N·m ,震源破裂半径a为 80~ 5 0 0m ,地震应力降范围为 0 .0 1~ 9.5MPa .较大应力降 (Δσ >1.0MPa)沿主断层线性排列 ,大应力降 (Δσ >2 .0MPa)与ML≥ 3.0级地震相关 .余震能量释放和高应力降的地震多发生在 6 .0~ 11km的深度范围 ,说明在这一深度范围内最大程度地集中了地壳中的应力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场数字地震观测 震源机制解 震源参数 姚安地震
下载PDF
强烈地震孕育与发生的地点、时间及强度预测的思考与探讨 被引量:31
10
作者 滕吉文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749-1766,共18页
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范围内强烈地震频频发生,势已进入到一个新的地震活动时期.我国大陆内部、周边和台湾岛内一系列强烈地震(Ms≥6.5)的发生,特别是2008年5月12日汶川M_s 8.0大地震的突发与其震前的异常平静表明:地表与上地壳均未见有... 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范围内强烈地震频频发生,势已进入到一个新的地震活动时期.我国大陆内部、周边和台湾岛内一系列强烈地震(Ms≥6.5)的发生,特别是2008年5月12日汶川M_s 8.0大地震的突发与其震前的异常平静表明:地表与上地壳均未见有明显的或确切能构成短、临强烈地震预测的浅表层活动过程,大地震由深部壳、幔物质运动,即深层动力过程所致.基于对强烈地震孕育、发生和发展的初步研究提出:(1)面对强烈地震的预测必须强化震源深部介质和构造环境的研究与探索,以达对未来地震发生地点的预测.(2)在地震强烈活动地区长期坚守介质破裂效应及其派生物理响应的井中观测,即"抚模"震源区介质与结构的动态"脉搏",以达对地震发生时间的逐步逼近或预测.(3)深入剖析强烈地震活动区、带、点的深、浅层空间结构与动力过程,历史地震在地震活动地域的纵向和横向的分布特征及可靠前兆信息的同步性经验和统计效应与发展态势,以对未来强烈地震发生强度的估计.这三个方面均必须以地壳深部信息的采集和研究为前提,是地震学和地震预测深化研究与探索的必经之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烈地震孕育 深部介质和构造环境 介质破裂效应 动力机制 地震预测
下载PDF
地震预测:从芦山地震到大陆地震 被引量:28
11
作者 李德威 陈桂凡 +1 位作者 陈继乐 郝海健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10,共10页
自从1990年以来,通过对青藏高原的调查和研究,认识到下地壳流动同步形成盆地和造山带,并受控于相关洋盆地幔软流圈向大陆的顺层流动和底辟作用。下地壳不均匀流动通过韧脆性中地壳热能-应变能转换孕育地震,部分发震能量通过上地壳脆性... 自从1990年以来,通过对青藏高原的调查和研究,认识到下地壳流动同步形成盆地和造山带,并受控于相关洋盆地幔软流圈向大陆的顺层流动和底辟作用。下地壳不均匀流动通过韧脆性中地壳热能-应变能转换孕育地震,部分发震能量通过上地壳脆性断层释放。在地震孕育过程中通常会伴生跨年度干旱和异常降雨,构成热灾害链。近5年内青藏高原东部连续发生汶川、玉树、芦山大地震,形成于从亚东流经羊八井、安多、玉树并分支流向汶川和芦山—康定的下地壳"热河"的仰冲式和侧冲式撞击作用。从2008年9月以来连续发表5篇论文,根据地壳热构造和热灾害链的时空结构对芦山地震的三要素进行了长期和中期预测。2008年9月预测从2013年开始可能发生大地震,2012年9月将鲜水河—安宁河—小江异常热流构造带5年内将发生多个7级地震的首个大震锁定在芦山或西昌。芦山地震只释放了亚东—羊八井—安多—玉树—鲜水河—安宁河—小江"热河"剩余热能中的一小部分,在西昌—会理—昭通地区、道孚—康定地区、通海—石屏地区近5年内很可能发生4个7级左右的地震。此外,华北典型的热灾害链结构表明震情严峻,环渤海地区近3年内很可能发生大地震。从地震热流体撞击机理与地震异常之间的关联性出发,提出了动态立体监测及短临预测地震的思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机理 地震预测 下地壳流动 芦山地震 青藏高原
下载PDF
采用体波谱振幅相关系数方法研究地震序列的震源机制变化过程 被引量:28
12
作者 朱航 刘杰 陈天长 《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11,共11页
发生在同一震源区的两个地震,当地震之间的距离远小于地震到台站之间的距离时,同一个台站的直达P波、S波零频观测谱值之比与其辐射图型因子之比线性相关,而辐射图型因子取决于震源机制解的几何特性。利用同一震源区两次事件的相同台站... 发生在同一震源区的两个地震,当地震之间的距离远小于地震到台站之间的距离时,同一个台站的直达P波、S波零频观测谱值之比与其辐射图型因子之比线性相关,而辐射图型因子取决于震源机制解的几何特性。利用同一震源区两次事件的相同台站的波形记录计算谱振幅相关系数,该系数可认为是震源机制异同的归一化的数值描述;据此对地震序列事件进行聚类分组以及计算序列事件的滑动平均相关系数时序曲线。对2001年雅江和2003年大姚强震序列,以及2002年漾濞和2003年洱源小震序列进行分析的研究结果表明:①强震序列与小震序列的滑动平均相关系数时序曲线形态存在明显差异;②某些强震序列的初期震源机制有从散乱到一致的过程。分析认为,孕震应力场的应力强度对孕震区内地震的破裂方向有明显的约束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震源机制 地震序列 体波谱振幅 相关系数 聚类分析
下载PDF
四川省茂县叠溪镇新磨村特大滑坡应急科学调查 被引量:27
13
作者 何思明 白秀强 +1 位作者 欧阳朝军 王东坡 《山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598-603,共6页
2017年6月24日四川省茂县叠溪镇新磨村突发特大高位顺层岩质滑坡,造成10人死亡,73人失踪,整个新磨村被毁的重大损失。通过对滑坡所处位置的地形、地质、降雨和历史地震综合分析,该滑坡是由历史上多次强烈地震形成的震裂山体在持续降雨... 2017年6月24日四川省茂县叠溪镇新磨村突发特大高位顺层岩质滑坡,造成10人死亡,73人失踪,整个新磨村被毁的重大损失。通过对滑坡所处位置的地形、地质、降雨和历史地震综合分析,该滑坡是由历史上多次强烈地震形成的震裂山体在持续降雨作用下触发的高位坡—碎屑流—堰塞湖灾害链。强烈地震造成的山体内部损伤可持续影响数百年以上,是未来高烈度区地质灾害排查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磨村特大滑坡 成因机制 地震 降雨
下载PDF
大陆板内地震的发震机理与地震预报--以汶川地震为例 被引量:23
14
作者 李德威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6,共6页
大陆板内地震主要产于新生代厚壳造山带或高原,在平面上呈弥散状分布,在剖面上震源沿中地壳成层分布,为浅源地震。盆山活动断层系统呈规律性组合,盆山挤压边界为逆冲型压性发震断层;盆山走滑转换边界为走滑型扭性发震断层;造山带... 大陆板内地震主要产于新生代厚壳造山带或高原,在平面上呈弥散状分布,在剖面上震源沿中地壳成层分布,为浅源地震。盆山活动断层系统呈规律性组合,盆山挤压边界为逆冲型压性发震断层;盆山走滑转换边界为走滑型扭性发震断层;造山带内部主要是伸展型张性发震断层。大陆板内地壳分层流变作用制约了板内地震的构造物理过程。大陆下地壳韧性流层为地震活动提供了热能,热软化和热融化介质发生缓慢的韧性流动,是孕震构造;中地壳韧一脆性剪切带发生热一应力转换,聚积应力和应变,为蕴震构造;当下地壳流动在中地壳积累的应变超过上地壳特定构造部位介质的应力一应变极限时,上地壳形成脆性发震断层,产生地震。震源出现在上地壳脆性断层与中地壳脆一韧性剪切带的交汇部位,青藏高原的震源深度通常为12-35km。目前地震预报是世界科学难题,然而,大陆动力学和板内地震的理论突破可能为短临预报提供了新思路。如果大陆下地壳热动力作用是中地壳产生地震和上地壳发生地震的根源,那么上地壳脆性断层活动会释放出地壳深部的热流体和热气体,引起局部的地温异常、水文异常和大气异常。建议从大气到地表再到地下系统地监测活动断层带及邻区的地下水、地表水、大气的温度异常和成分变化,结合观测下地壳流层厚度、地应力一应变变化、重力异常、磁异常、地电异常等,综合评价地壳活动性和发震可能性。2008年5月12日发生的里氏8.0级汶川地震处于龙门山造山带与四川盆地的构造边界上,是典型的大陆板内地震,震源处于映秀-北川断层上,震源深度为12km。350km长的地表破裂带呈右行左阶雁行排列在具有逆冲和右行走滑性质的汶川-茂县-青川、映秀-北川和江油-都江堰3条断层带上。下地壳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内地震 发震机理 地震预报 下地壳流动 汶川地震
下载PDF
汶川地震引发高速远程滑坡运动机理数值模拟研究——以谢家店子滑坡为例 被引量:26
15
作者 苏生瑞 张永双 +3 位作者 李松 郝莉莉 王凯 梅海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2010年第3期277-287,共11页
针对汶川地震引发的谢家店子滑坡,在现场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二维离散元数值模拟模型,采用2D-Block软件对其进行了全过程的数值模拟研究,并通过对跟踪块体的深入分析,研究了相应地质体在不同阶段下的运动特征。模拟结果表明,谢家店... 针对汶川地震引发的谢家店子滑坡,在现场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二维离散元数值模拟模型,采用2D-Block软件对其进行了全过程的数值模拟研究,并通过对跟踪块体的深入分析,研究了相应地质体在不同阶段下的运动特征。模拟结果表明,谢家店子滑坡经历了剧动启程抛掷阶段、快速撞击飞行阶段、铲刮减速碎屑流阶段及堆积掩埋阶段。为了揭示地震引发高速滑坡的发生规律,分别研究了地震震级、斜坡地形和斜坡上岩块的尺寸对高速滑坡启动和运动过程的影响规律。地震震级对边坡的启动、变形、破坏和运动有很大的影响,地震震级越大,滑体启动的加速度和速度也就越大,从而易形成高速远程滑坡。斜坡体本身的地形地貌对滑体运动也有较大影响。在震级和岩石力学参数一定的条件下,斜坡上岩块的大小对其启动、变形和运动过程有一定影响,随着岩块的增大,滑体运动的每个阶段历时都在减小,但当岩体十分破碎时,滑体虽然能够运动,但是很难发生抛掷。将地震滑坡的启动机理概括为积累变形效应、振荡启程效应和振荡加速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坡 数值模拟 运动机理 谢家店子 汶川地震
下载PDF
地下水诱发的浅层前兆异常及其机理与有关的地震预报问题(3) 被引量:25
16
作者 王吉易 宋贯一 +5 位作者 曹志成 郑云贞 张子广 范雪芳 黄辅琼 杨明波 《华北地震科学》 2003年第1期1-10,共10页
按照地下水诱发异常的机理,讨论了诱发前兆异常的干扰与识别问题,并对"降水、地下水干扰"观点提出质疑。拟定出5个诱发异常的判据。初步拟定以地下水为加卸载手段的加卸载响应比方法。提出"长、中、短、临多层次组合(耦... 按照地下水诱发异常的机理,讨论了诱发前兆异常的干扰与识别问题,并对"降水、地下水干扰"观点提出质疑。拟定出5个诱发异常的判据。初步拟定以地下水为加卸载手段的加卸载响应比方法。提出"长、中、短、临多层次组合(耦合)式地震预报模式"。提出地震分析预报方法"同一化"研制思路。对地震地下流体学的发展方向提出了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诱发机理 干扰 前兆异常 地震预报
下载PDF
2003年甘肃民乐—山丹6.1,5.8级地震发震构造及发震机制探讨 被引量:22
17
作者 郑文俊 2何文贵 +1 位作者 赵广坤 马尔曼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33-140,共8页
在总结甘肃民乐—山丹6.1级和5.8级地震现场考察资料的基础上,根据地震的发震特征,结合区域构造研究的最新成果,提出本次地震是位于大黄山隆起南缘的民乐—永昌隐伏断裂的民乐—大马营段与大黄山隆起西缘的童子坝河隐伏断裂共同作用的结... 在总结甘肃民乐—山丹6.1级和5.8级地震现场考察资料的基础上,根据地震的发震特征,结合区域构造研究的最新成果,提出本次地震是位于大黄山隆起南缘的民乐—永昌隐伏断裂的民乐—大马营段与大黄山隆起西缘的童子坝河隐伏断裂共同作用的结果,其发震机制主要受大黄山隆起向南西推挤的影响,是隆起区上拱作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震断层 发震机制 震害 地震烈度 民乐—山丹
下载PDF
Characteristics and triggering mechanism of Xinmo landslide on 24 June 2017 in Sichuan, China 被引量:24
18
作者 SU Li-jun HU Kai-heng +6 位作者 ZHANG Wei-feng WANG Jiao LEI Yu ZHANG Chong-lei CUI Peng Alessandro PASUTO ZHENG Quan-hong 《Journal of Mountain Science》 SCIE CSCD 2017年第9期1689-1700,共12页
At 5: 39 AM on 24 June 2017, a huge landslide-debris avalanche occurred on Fugui Mountain at Xinmo village, Diexi town, Maoxian county, Sichuan province, China. The debris blocked the Songpinggou River for about 2 km,... At 5: 39 AM on 24 June 2017, a huge landslide-debris avalanche occurred on Fugui Mountain at Xinmo village, Diexi town, Maoxian county, Sichuan province, China. The debris blocked the Songpinggou River for about 2 km, resulting in a heavy loss of both human lives and properties(10 deaths, 3 injuries, 73 missing, and 103 houses completely destroyed). The objectives of this paper are to understand the overall process and triggering factors of this landslide and to explore the affecting factors for its long term evolution before failure. Post event surveys were carried out the day after the landslide occurrence. Information was gathered from literature and on-site investigation and measurement. Topography, landforms, lithology, geological setting, earthquake history, meteorological and hydrological data of the area were analysed. Aerial photographs and other remote sensing information were used for evaluation and discussion. Eye witnesses also provided a lot of helpful information for us to understand the process of initiation, development and deposition. The deposition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moving material as well as the traces of the movement,the structural features of the main scarp and the seismic waves induced by the slide are presented and discussed in detail in this paper.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mechanism of the landslide is a sudden rupture of the main block caused by the instability of a secondary block at a higher position. After the initiation, the failed rock mass at higher position overloaded the main block at the lower elevation and collapsed in tandem. Fragmentation of the rock mass occurred later, thus forming a debris avalanche with high mobility. This landslide case indicates that such seismic events could influence geological hazards for over 80 years and this study provides reference to the long term susceptibility and risk assessment of secondary geological hazards from earthquak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gh-position landslide Xinmo landslide Landslide mechanism earthquake effects Rock fall Debris avalanche
下载PDF
汶川地震中500kV大型变压器震害机制分析 被引量:20
19
作者 谢强 朱瑞元 屈文俊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21-226,共6页
大型变压器是变电站中的重要设备之一,在历次地震中遭到严重破坏。汶川地震中,大批变压器受损严重,首先简要介绍了汶川地震中大型变压器的主要震害特征。为分析汶川地震中遭受严重破坏的某500 kV大型变压器的震害机制,建立了梁壳组合的... 大型变压器是变电站中的重要设备之一,在历次地震中遭到严重破坏。汶川地震中,大批变压器受损严重,首先简要介绍了汶川地震中大型变压器的主要震害特征。为分析汶川地震中遭受严重破坏的某500 kV大型变压器的震害机制,建立了梁壳组合的变压器-套管系统有限元模型。在实际纪录3组汶川地震波和其他2组地震波输入下,分析该有限元模型的地震时程响应,比较了变压器-套管系统结构关键部位的地震响应。分析结果表明:大型变压器套管结构高柔,绝缘套管抗弯强度小,且变压器箱体的柔度对套管的动力响应有放大效应,这些是导致大型变压器瓷质套管损坏的主要原因。套管是变压器的地震易损构件,在变压器的抗震设计中须充分考虑套管的地震易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变压器 套管 破坏机制 放大效应 抗震性能 汶川地震
下载PDF
渤张断裂带的构造机制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19
20
作者 侯贵廷 叶良新 杜庆娥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375-380,共6页
渤张断裂带形成于中生代,为剪张性断裂带。中新生代以来渤张断裂带一直活动,并控制中新生代沉积和火山活动。中生代至老第三纪早期(42Ma 之前)渤张断裂带为右旋走滑的剪张性断裂带,而老第三纪中晚期以来(42Ma 以来)渤张... 渤张断裂带形成于中生代,为剪张性断裂带。中新生代以来渤张断裂带一直活动,并控制中新生代沉积和火山活动。中生代至老第三纪早期(42Ma 之前)渤张断裂带为右旋走滑的剪张性断裂带,而老第三纪中晚期以来(42Ma 以来)渤张断裂带转为左旋走滑的剪张性断裂带,并控制了渤海盆地的油气分布和现代的地震活动。近期,沿渤张断裂带地震活动频繁,说明渤张断裂带仍在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渤张断裂带 构造机制 地震活动 油气分布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