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9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构式与意象图式 被引量:171
1
作者 陆俭明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03-107,共5页
以Goldberg为代表的构式语法理论虽已成为国际语言学界关注的热点,但是有个很本质的问题,至今尚缺乏讨论,那就是:构式义的性质是什么?为什么构式本身会具有独立于词语的意义?本文旨在说明以下两个问题:第一,构式是人的认知域所形成的意... 以Goldberg为代表的构式语法理论虽已成为国际语言学界关注的热点,但是有个很本质的问题,至今尚缺乏讨论,那就是:构式义的性质是什么?为什么构式本身会具有独立于词语的意义?本文旨在说明以下两个问题:第一,构式是人的认知域所形成的意象图式在语言中的投射,构式义就来源于人的认知域里所形成的意象图式。第二,构式并不像Goldberg所说的那样具有多义性。构式与我们通常所说的句式不同,句式可以具有多义性,而构式由于它是"形式—意义的对应体"(form-meaning pair),对构式的这一界定决定了构式具有单义性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式语法 构式义 认知域 意象图式
原文传递
隐喻产生的符号学分析及认知机制 被引量:25
2
作者 陆国君 《外语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17-120,共4页
索绪尔指出,符号的能指是音响形象,由语音体现;所指具有表达意义的功能和在此基础上使意义向外延伸的特征。这种延伸性会使符号的能指和所指合并在一起,共同成为延伸后符号的能指,语言由此产生隐喻意义。从认知取向上看,隐喻是以人类经... 索绪尔指出,符号的能指是音响形象,由语音体现;所指具有表达意义的功能和在此基础上使意义向外延伸的特征。这种延伸性会使符号的能指和所指合并在一起,共同成为延伸后符号的能指,语言由此产生隐喻意义。从认知取向上看,隐喻是以人类经验为基础,以相似性为支撑点,是一种以抽象的意象图式为基础的映射,从一个简单、具体的源域映射到一个复杂、抽象的目标域。通过映射,人们在源域与目的域之间建立联系,实现隐喻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喻 符号 意义延伸 映射 意象图式
原文传递
量词对名词空间义的表达 被引量:11
3
作者 龙涛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5期85-90,共6页
名词所指具有空间特征,故名词具有空间义,名词也具有空间量,空间量是名词主要的词类语义基础;名词空间量的主要语法形式是名词加量词来修饰。名词表达空间义时一般出现在句法结构的主宾语的位置上,以加量词为常式,但表示类指性事物时不... 名词所指具有空间特征,故名词具有空间义,名词也具有空间量,空间量是名词主要的词类语义基础;名词空间量的主要语法形式是名词加量词来修饰。名词表达空间义时一般出现在句法结构的主宾语的位置上,以加量词为常式,但表示类指性事物时不加量词也具有空间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义 量词 意象图式 隐喻 语义范畴的扩大化
下载PDF
言意之辨与象意之合——试论汉诗英译中的言象意关系 被引量:15
4
作者 刘华文 《中国翻译》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1-24,共4页
言、象、意作为中国古代哲学和诗学的核心范畴其关系定位代表了中国古代的语言哲学和诗学理念,从最初"言"和"象"这两种分别代表着概念思维和象思维的符号体系彼此独立,到逐渐携手共同服务于"意"的表达,... 言、象、意作为中国古代哲学和诗学的核心范畴其关系定位代表了中国古代的语言哲学和诗学理念,从最初"言"和"象"这两种分别代表着概念思维和象思维的符号体系彼此独立,到逐渐携手共同服务于"意"的表达,在这个发展脉络的背后"言不尽意"这一语言哲学观念充当着促使象表述加入言表述的主要理据。以象表述作为诗性表述特征的中国古典诗歌在翻译成具有强言表述特征的英语时,翻译者面临着两种表述方式的取舍,同时也就会相应地影响到言象意之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象思维 意象 汉诗英译
原文传递
“会意语言”对中国传统哲学思维方式的导向 被引量:5
5
作者 魏博辉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49-55,共7页
 一个民族的哲学语言潜在地规范着该民族的哲学思维方式。具有象征意义的汉语体现在中国传统哲学中,显现出了中国哲学语言的"会意性",这种"会意语言"对于中国传统哲学思维方式的形成具有一定的导向作用。
关键词 “会意语言” 中国 传统哲学 思维方式 哲学语言 汉字 文法
原文传递
图像的境况:视觉实践与图像阐释的传播视角——兼论图像阐释学的释义系统 被引量:6
6
作者 刘涛 《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11-124,共14页
在传统的图像学那里,图像阐释的两大问题——情境问题和象征问题未能得到系统解决,迫切需要引入传播学的分析视角加以修正和完善。传播视角下的图像,不再是“静观”的文本对象,而是既定传播场景中的要素单元和实践形式,因此需要从图像... 在传统的图像学那里,图像阐释的两大问题——情境问题和象征问题未能得到系统解决,迫切需要引入传播学的分析视角加以修正和完善。传播视角下的图像,不再是“静观”的文本对象,而是既定传播场景中的要素单元和实践形式,因此需要从图像文本转向图像实践,在传播维度上发现图像阐释的新问题、新变量及其打开的释义空间。具体而言,传播视角拓展了图像阐释的三大问题。一是图像分析的释义规则问题。图像阐释的互文语境、情景语境、文化语境,都存在一个基础性的传播生成逻辑。二是图像存在的发生场景问题。传播将信息模式带入现实场景,在图像发生学意义上重构了图像阐释的元语言系统。三是图像流动的生命历程问题。传播构建了由“图”及“象”的形象生成体系,从而赋予图像一种流动的“生命”形式,由此丰富了图像阐释的事件分析和历史分析进路。正是在传播视角下,图像阐释拥有了一种历时的、关系的、过程的、事件的认识维度,这使得我们可以围绕“图像的境况”命题,想象并重构图像阐释学的总体释义系统。传播视角赋予了图像阐释以新的意义空间,为克服当前较为普遍的强制阐释现象,提供了一种可能的整体性阐释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阐释学 瓦尔堡学派 图像实践 传播视角 释义系统 图像生命
原文传递
护理员对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态度的质性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王偲敏 张超南 +1 位作者 陈颖颖 孙彩霞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91-94,共4页
目的了解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护理员对养老服务的态度及其在服务中的收获和发现的问题。方法对温州市瓯海区3家养老服务企业46名居家养老护理员进行半结构式访谈。结果居家养老护理员对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多持积极态度;居家养老护理员在... 目的了解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护理员对养老服务的态度及其在服务中的收获和发现的问题。方法对温州市瓯海区3家养老服务企业46名居家养老护理员进行半结构式访谈。结果居家养老护理员对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多持积极态度;居家养老护理员在服务过程中的收获归纳为工作稳定与时间弹性、促进个人成长与发展、反思生命价值与意义3个主题,遇到的主要问题是专业形象不清晰、薪酬福利体系不完善、人身安全存在隐患。结论居家养老护理员在居家养老服务中收获较大,但也存在亟待解决的问题。需要加强政府、养老企业、医疗卫生机构等多方合作,加大对居家养老护理员的培训力度,完善管理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 养老护理员 个人成长 生命价值 专业形象 薪酬 培训
下载PDF
文字叙事设计方法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马全福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8期274-281,共8页
目的视觉性与空间性是文字叙事设计的最重要特征,以视觉的形式全程参与叙事过程是其根本所在,分析文字的视觉叙事特征并形成一套可行的叙事设计方法。方法全面考察各文字类型,从文字发展的源流、脉络及应用形式等考辨,紧扣视觉分析各文... 目的视觉性与空间性是文字叙事设计的最重要特征,以视觉的形式全程参与叙事过程是其根本所在,分析文字的视觉叙事特征并形成一套可行的叙事设计方法。方法全面考察各文字类型,从文字发展的源流、脉络及应用形式等考辨,紧扣视觉分析各文字类型具有的视觉叙事特征与功能,在此基础上研究各类文字的叙事设计方法。结论立足于视觉进行叙事文本的建构和解读是文字叙事设计研究的基础,适用于所有的文字类型及组合形式。文字叙事设计可从叙事性文字设计和文字编排的叙事设计两个层面进行研究,叙事性文字设计主要有形意互文、形声意合文、主题情境附加3种方法,而文字编排的叙事设计主要有情境编排和形象编排两种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意互文 形声意合文 主题情境附加 情境编排 形象编排
下载PDF
意境论 被引量:4
9
作者 刘伟林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3年第4期72-75,124,共5页
“意境”是中国古典美学和文艺心理学一个重要的审美心理范畴。“意境”乃“意中之境” ;境生象外、境缘于情、境赖于思为其主要的审美心理特质。
关键词 意境论 意中之象 形中之象 意中之境 境生象外 境缘于情 境赖于思 文艺心理学
下载PDF
中文句法建构中的声象与意象——四字格功能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申小龙 《北方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8-16,共9页
在中文句子的句读段的流动铺排中,四字格是一种典型的型式。它集中体现了汉语语法建构中意象和声象互为表里、相辅相成所产生的独特的句法功效。中文四字格因其具有"韵文"的形式而无法为现代语法学所理解。通过研究四字格在... 在中文句子的句读段的流动铺排中,四字格是一种典型的型式。它集中体现了汉语语法建构中意象和声象互为表里、相辅相成所产生的独特的句法功效。中文四字格因其具有"韵文"的形式而无法为现代语法学所理解。通过研究四字格在句子中的指称、描写评论和叙事的句法功能可知,四字格是汉语句子功能格局不可忽视的重要构成环节。从四字格入手可以深入中文句子建构注重声象和意象的文化肌理,打开汉语句型研究的新的天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字格 句读段 中文句法 声象 意象
下载PDF
中国古代意象的发生和表现及其理论构成意义 被引量:3
11
作者 张利群 《惠州学院学报》 2004年第5期27-33,共7页
中国古代意象论是中国古代文论和美学理论的基本范畴。意象的发生过程呈现出三个阶段:"意"与"象"分述的孕育期;刘勰"意象"论的萌发期;历代文论家阐发"意象"并使其理论化的发展期。"意象&q... 中国古代意象论是中国古代文论和美学理论的基本范畴。意象的发生过程呈现出三个阶段:"意"与"象"分述的孕育期;刘勰"意象"论的萌发期;历代文论家阐发"意象"并使其理论化的发展期。"意象"一方面在文学作品中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另一方面其理论在"意"与"象"、"形"与"神"、"意"与"境"等二元互动关系中构成,赋予其文论内涵及其审美理论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象 形象 “意”与“象” 神思 意象群
下载PDF
从火之“义”与“象”论治肺癌 被引量:4
12
作者 苏健 张伟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2年第2期161-165,共5页
从火之含义的中医源流入手,阐述火理论起源于《黄帝内经》,金元时期得到丰富完善,到明清发展成熟。论证了肺癌火热之象的普遍性,肺癌外在及内在的致病因素均具有火热的特点,肺癌各阶段的临床表现都与火邪伤津耗气相符,以火之虚实对临床... 从火之含义的中医源流入手,阐述火理论起源于《黄帝内经》,金元时期得到丰富完善,到明清发展成熟。论证了肺癌火热之象的普遍性,肺癌外在及内在的致病因素均具有火热的特点,肺癌各阶段的临床表现都与火邪伤津耗气相符,以火之虚实对临床常见的肺癌证型分类,提出益气养阴清热的治疗大法,倡导中西医结合,为临床治疗肺癌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火之义 火之象 正气亏虚 益气养阴 《黄帝内经》
下载PDF
情感意涵·情感意象——基于叙事语境下的建筑创作浅议
13
作者 袁方 《建筑与文化》 2024年第11期61-64,共4页
文章以叙事作为建筑创作活动开展的立足点,以对人的情感关照为基本诉求,通过对建筑创作中如何进行情感意象的维度选择、转译操作,以及空间符合评价等方面进行阐述,并结合三个实际设计案例的介绍,展现叙事性建筑创作的一种思维演绎过程;... 文章以叙事作为建筑创作活动开展的立足点,以对人的情感关照为基本诉求,通过对建筑创作中如何进行情感意象的维度选择、转译操作,以及空间符合评价等方面进行阐述,并结合三个实际设计案例的介绍,展现叙事性建筑创作的一种思维演绎过程;同时彰显叙事性建筑创作所蕴含的能够激发人的情感共鸣这一积极价值。文章希望通过探讨基于叙事语境下的建筑创作活动应如何开展,总结相关经验,为今后建筑创作提供可供参考的方法与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叙事 情感意涵 情感意象 建筑创作
下载PDF
言—象—意—道:媒介事件中的国家形象符号学分析——兼论G20杭州峰会的中国表达 被引量:3
14
作者 王臻 《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年第6期81-87,共7页
言-象-意-道是华夏文化中"名"与"实"思想的结晶。西方符号学奠基人索绪尔把符号分为能指和所指两种功能,而在东方哲学思想中符号还有第三个、第四个功能,即表"象"功能和传"道"的功能,只有同时... 言-象-意-道是华夏文化中"名"与"实"思想的结晶。西方符号学奠基人索绪尔把符号分为能指和所指两种功能,而在东方哲学思想中符号还有第三个、第四个功能,即表"象"功能和传"道"的功能,只有同时具备了音、形、义、道四个层次,才能完整地表现东方文化的"整体思维"。源于老庄、易经之论的DIMT模式是以言(Discourse)、象(Image)、意(Meaning)、道(Tao)四者互动关系为基础的东方符号学的完整表达。G20杭州峰会的符号战略是用一座城市反映一个国家、民族的特征,借"杭州印象"传达中国文化的包容性、民族性和时代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言-象-意-道 国家形象 G20杭州峰会 符号学分析 中国表达
下载PDF
中国古代文论中“意”“象”渊源简论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东琴 《井冈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4年第B12期23-25,共3页
“意”“象”在早期的古代文论中本是单独的概念,随着文学批评的逐渐丰富发展,二者也不断被赋予不同的内涵,它们以不同的内涵对文学现象进行品评,并最终形成“意象”这样一个抽象的文学批评理念,“象”、“意”、“意象”作为一种... “意”“象”在早期的古代文论中本是单独的概念,随着文学批评的逐渐丰富发展,二者也不断被赋予不同的内涵,它们以不同的内涵对文学现象进行品评,并最终形成“意象”这样一个抽象的文学批评理念,“象”、“意”、“意象”作为一种文学特征和美学现象,影响了整个古代文论。本文即对这三个重要的文学批评理念进行一个追本溯源的简论,以求教于方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 “象” “意象” 中国 古代文论
下载PDF
汉语多义词“立”的认知语言学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吴珊 李福印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8年第1期74-77,共4页
认知语言学认为多义词(polysemy)各个义项之间的关系不是任意的,身体和思维及词义之间存在紧密联系,多义词的词义扩展源于人们在客观世界中的身体体验(embodied experience)。以汉语多义姿势动词"立"为研究对象,首先通过一项... 认知语言学认为多义词(polysemy)各个义项之间的关系不是任意的,身体和思维及词义之间存在紧密联系,多义词的词义扩展源于人们在客观世界中的身体体验(embodied experience)。以汉语多义姿势动词"立"为研究对象,首先通过一项定量研究探索意象图式(image schema)对词义扩展的潜在理据作用,支持了多义词的义项扩展在一定程度上是以人们的身体体验为基础的论断;继而把中文"立"和英文stand进行对比研究,发现意象图式具有文化差异性,以及意象图式对不同语言中相同词汇的语义扩展方式具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词多义 词义扩展 意象图式 身体体验 汉语姿势动词“立”
下载PDF
从语义三角到语文圈 被引量:3
17
作者 杨赛 《符号与传媒》 2015年第1期204-220,共17页
中国古代的语言哲学很早就注意到由符号、解释者、对象三者构成的语义三角并非一个完满自足的表达体系,符号一旦脱离了解释者,脱离了感知对象的物理属性,就不能完全指示对象,"道"、"玄"等一些本体的普遍性、超时性特征也很难被符号... 中国古代的语言哲学很早就注意到由符号、解释者、对象三者构成的语义三角并非一个完满自足的表达体系,符号一旦脱离了解释者,脱离了感知对象的物理属性,就不能完全指示对象,"道"、"玄"等一些本体的普遍性、超时性特征也很难被符号所指示。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名家、杂家、佛家都提出了本学派的符号理论。魏晋玄学提出象的理论,力图在符号、解释者、对象之间找到一个交集,将对象所蕴含的普遍性与超时性全部表达出来,以解决中国符号理论非完满自足的困境,进入诗性表达的境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语言哲学 形名 言意 物我
下载PDF
动物词语的词汇研究价值 被引量:3
18
作者 周晓燕 《长春大学学报》 2012年第5期561-563,共3页
语言中存在着大量与动物有关的词语——指称动物名称的词以及以之为基础衍生出的复合词和固定结构。一方面,动物词语形象鲜明、生动活泼,大大地丰富了词汇系统;另一方面,相关新词的衍生、内部词义的发展、词与词之间的聚合关系显示了词... 语言中存在着大量与动物有关的词语——指称动物名称的词以及以之为基础衍生出的复合词和固定结构。一方面,动物词语形象鲜明、生动活泼,大大地丰富了词汇系统;另一方面,相关新词的衍生、内部词义的发展、词与词之间的聚合关系显示了词汇的系统性。因此,动物词语有重要的词汇研究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 新词 词义 形象色彩
下载PDF
新时期新词新义的修辞透视 被引量:3
19
作者 黄克顺 《皖西学院学报》 2007年第6期117-119,共3页
新时期新词新义的大量出现并得到广泛运用是我国当前语言生活的一个突出现象,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新词新义是通过修辞方式产生的,比喻等修辞手法已成为新时期新词新义生成的一种充满活力的方式,且这一类新词新义在词义的构成上也具有明显... 新时期新词新义的大量出现并得到广泛运用是我国当前语言生活的一个突出现象,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新词新义是通过修辞方式产生的,比喻等修辞手法已成为新时期新词新义生成的一种充满活力的方式,且这一类新词新义在词义的构成上也具有明显的特征,即词义色彩鲜明,带有丰富的情感体验性和浓烈的形象感,有着典型的民族语言风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词 新义 修辞 体验性 形象色彩
下载PDF
从《白鲸》中译本看词义、形象和情理选择 被引量:3
20
作者 周文革 刘平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04-106,共3页
在文学翻译中,原作诸多形象必须力求高保真地重现在译者的头脑中。重现得是否正确明朗,是否经得起情理的检验,关键之一体现在词义的选择上,即词义体现形象,形象制约词义。曹庸先生的《白鲸》中译本对阐述词义、形象和情理的关系可见一斑。
关键词 文学翻译:词义 形象 情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